登陆注册
33422500000006

第6章 三国四方的角逐(5)

魏德迈看完信后直率地说:“马歇尔将军,这您永远办不到,它行不通。”

“为什么行不通?”马歇尔带着惊愕的神情问道。

“国民党执掌着这里的一切权力,决不肯让出一丝一毫。而共产党则决心夺取这里的一切权力。把他们撮合到一起根本没门儿……我非常诚恳地告诉您,您到这里来执行的是一项无法完成的使命,”魏德迈坦率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马歇尔听后十分生气,厉声喝道:“魏德迈,我要让它行得通,而且,你一定要帮助我去完成使命!”

在魏德迈的记忆中,还是第一次听到马歇尔这样讲话,他只得小心翼翼地说:“我尽力帮助您,随时听您的吩咐。”

马歇尔在二次大战中克服了无数别人克服不了的困难,这次也是志在必得,没想到魏德迈在他到达的当天就泼冷水,他感到无法容忍。然而,更不幸的是,后来的结果恰恰被魏德迈言中了。

蒋介石对马歇尔来华是欢迎的。虽然国民党军在东北连连得手,但当时国民党军进攻中共解放区的部署还没有完成,如果拒绝马歇尔来华,可能会引起美国的不快,加之如果调停不成功,还可以把责任推到共产党身上。

中共对马歇尔来华也是欢迎的。但同时也制定了明确的对美政策:“力求在某种程度上中立,不挑衅,对其错误的政策必须给以适当批评,对其武装干涉中国内政必须以严正抗议,对其武装进攻必须坚决抵抗。”

12月21日,马歇尔飞抵南京。当晚,蒋介石在小红山别墅接见了他。在会谈中蒋介石说:“杜鲁门总统声明中最重要的内容是中国的统一,而取消中共自治性军队是中国统一的根本途径。”接着提出:“国军目前的策略是首先占领华北,只要那里有足够的军队就可以促使中共妥协。另外还要看能否调动更多的军队,这一点正是要与特使协商的。”

马歇尔听后坦率地声明,实现杜鲁门总统对华声明与美国的对华援助是联系在一起的,除非采取明确的行动,给人以和平解决的希望,否则,美国人民将不允许总统保持对中国的军事援助和对中国提供经济援助,美国在华北的军事存在也不会长久。

蒋介石心里明白,如果没有这些美国军队,一些地区马上会被共军占领。他感到这位特使咄咄逼人,遂将话题转到苏联侵略东北和赤化中国等问题上,把共产党的策略说成是苏联指使的结果,还把共产党军队在东北接收的日军投降后的武器装备,说成是“苏军已在满洲用武器装备的方式援助中共”。他想利用苏美矛盾的逐渐激化,把中共和苏联联系起来,使这位具有浓重反苏战略意识的特使马歇尔将军在调停中倾向于他。蒋介石的话加重了马歇尔对苏联和中共关系的疑虑。

第二天,马歇尔飞抵国民政府临时首都重庆,准备和中共代表会晤。周恩来到机场友好地迎接了他。马歇尔对周恩来说,美国在太平洋战争中付出了巨大代价,有资格也有义务维护这一地区的和平,因此美国政府才派他到中国来。最后指出:“中国必须寻找达成协议的基础,以便结束中国存在两支军队的局面——那意味着存在两个政府、两三人小组成员周恩来(右一)、马歇尔(右二)、张治中(右三)个国家。中国应该只有一支军队,而且这支军队是为国家服务的。”

周恩来明白马歇尔的意思:其一,让中共接受美国调解;其二,强调中国统一的关键是统一军队。于是,周恩来提出在“美国不干涉中国内政”和“不得援助国民党以武力统一中国”的前提下,接受美国的调解。接着指出,中国共产党的要求首先是立即无条件停战,其次是政府必须民主化。目前的一党政府是存在两支军队的根本原因。中共的原则立场是先建立民主政府,然后军队国家化。

马歇尔知道,作为调解人,必须做出公正的姿态,他说:“周将军所说的,正是杜鲁门总统对华政策声明中所保证的。”

在马歇尔的不断努力下,12月27日,国共双方正式恢复谈判。对于中共代表团提出的双方所属部队就地停战的要求,国民党未作正面答复,反而提出要恢复交通。国共双方和马歇尔都明白,如果不能保证双方军队驻于原地,恢复交通必然被优势的一方用于运输军队和物资,为向另一方进攻做准备。为解决这一问题,马歇尔综合双方的意见,提出一份备忘录:立即停止一切战斗行动;除东北外,停止一切军事调动;停止一切破坏交通的行动;一切军队维持其现时的地位,马歇尔又分别会晤蒋介石和周恩来,主张无条件停战。

马歇尔认为,国军在华北的进攻不仅无法恢复交通,而且无力抽兵进入东北,是不符合美国战略意图的。因此,他拒绝为蒋介石向华北运兵,冻结美国控制的华北各港口,拒绝蒋要求的立即商谈整编军队的建议。这一下就切中了要害,蒋介石只好从命。

经过反复磋商,由中共代表周恩来、国民党代表张群和美国政府代表马歇尔组成“三人会议”,会商解决军事冲突及有关问题。

1946年1月10日下午3时,国共停战协定的签字仪式在怡园举行,周恩来和张群正式签署了《关于停止国内军事冲突的命令》、《国共双方关于停止冲突、恢复交通的命令和声明》等4份文件。马歇尔作为美国政府代表,也在有关文件上签了字。

停战协定规定“所有中国境内军事调动,一律停止”,但东北除外。规定停战令于1月13日晚12时发放。随后,国共两党各向所属的部队发布了停战命令。此后,关内的战火一度基本平息下来。同一天,中国人民盼望已久的政治协商会议终于开幕了,中国大地上又露出了和平的曙光。

蒋介石同意停战,只是当时的权宜之计,就在停战令发布的前3天,蒋介石向各战区司令长官发出了一份密电:

政治协商会议日内召开,停战令将在10日公布,13日生效。命你部迅即抢占有利地点。已下令前进至某地,如有未到达者,应催促星夜前进。其尚有未缴械地区,应速令该地驻军施行缴械,免被奸军利用。行动务希秘密迅速,勿资共方借口。

《解放日报》和《新华日报》关于1946年1月10日国共双方颁布停战令的报道接到密令后,国民党各战区加紧行动。

尽管1月10日下达了停战令,但蒋介石自恃东北的军事发展形势对其有利,故不愿将东北的战事停止下来。在停战协议公布的同时,他宣布:“国共停战,东北除外”,拒绝和中共谈判东北问题,反而在“接收主权”的掩护下,大肆向东北增兵。

美国为了支持蒋介石,调集海军第七舰队所有的运输舰,从上海、广东、越南陆续运送国民党新一军、新六军、第六十军、第七十一军、第九十三军运到秦皇岛、葫芦岛登陆,继续扩大东北内战。

在1946年1月10日政治协商会议的开幕式上,蒋介石作出了关于保障人民自由、保障各党派的合法地位,实行普选和释放政治犯的4项诺言。在1月31日会议结束时,通过了关于政府组织、国民大会、和平建国纲领、军事问题、宪法草案等5项决议。蒋介石在致闭幕词时保证,对各项方案,政府必然十分尊重。

中共中央原来估计,东北地区在经过谈判后也有实现停战的可能。但毛泽东毕竟与蒋介石打了那么多年的仗,对于蒋介石出尔反尔、言而无信的作风是很了解的。

伴随着苏军从1946年3月11日开始由沈阳沿中长路逐步回撤,国共双方的冲突加剧了。

国民党当局掀起反苏浪潮后,苏军对中共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们不再限制民主联军的行动。中共东北局抓住这个机会,从西满地区调黄克诚第三师主力迅速北上,由法库赶往四平。苏军在3月13日撤出四平,黄克诚就指挥他的两个旅及辽西军区保一旅,在17日半夜突然攻进四平城里。国民党辽北省长刘翰东带着4000保安队,还没打就当了俘虏。

共产党在东北的力量已日益强大,民主联军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苏军撤走后,民主联军控制了东北90%的地区,国民党军的武力接收显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方是为了和而战,一方是为了战而和,和与战之间,双方的实力在消长变化之中。马歇尔感到东北问题已到了不能再拖的时候,他认为,蒋介石对东北用兵,反而会使东北的局势对蒋不利。如果把东北问题也列入调处的范围,问题或许有些转机。

马歇尔再度同蒋介石交涉。这一次,蒋介石终于松口了,同意派遣执行小组去东北,但必须以5个条件加以限制。这5个条件是:

一、小组之任务仅限于军事问题。

二、小组应伴随政府部队,避免出入苏军占领地。

三、小组前往冲突地点或国共军队密接地点,使其停止冲突并作调处。小组应访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的指挥官及司令部。

四、国民党军受权在东北重建主权。在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两侧30公里的狭长地带,实行单独管辖。

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撤离国民党军为重建主权而必须占领的地区,包括煤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不准开进苏军撤离地区实行占领。

蒋介石提出这5项条件,是想在谈判桌上获得从东北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

3月10日,马歇尔与周恩来的会谈时,转述了蒋介石这5项条件。周恩来表示不能同意,认为这5项条件的实质是国民党军队可以接受一切地区,要中共军队从任何地方撤出。周恩来提出了中共解决东北问题的原则是:

一、外交与内政分开,中共不介入外交,内政要协商。

二、军事和政治平等解决。政府军在东北只保留5个军的兵力,实行政治民主,地方自治。

马歇尔担心国共为此事僵持不下,只得表示,此事以后再协商。

根据杜鲁门的要求,马歇尔于3月11日回国述职。

回国之后,马歇尔把时间都花在和政府官员商谈关于贷款给中国的问题,以及用船只和剩余物资援助中国等事项上。他之所以这样做,是认为,只有靠中国复兴和经济状况的一般改善,中国的政治和军事的统一才能巩固,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止共产主义在中国的胜利。

苏共首先支持的是国民党

中苏同盟条约的签订,表明斯大林支持的是国民党而不是共产党。1945年7月,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在一份报告中直言不讳地写道:中国共产党人不相信,斯大林会同意支持蒋介石领导下的国民政府。中国共产党人一直确信,苏联是支持中国共产党人反对国民政府的。这种看法直到苏联与中国签订了支持国民政府的条约才开始改变。

对于国共两党问题,斯大林也准备参照意大利共产党和法国共产党的方法解决中共问题,以中共加入国民政府的方式帮助蒋介石实现中国的统一,达到他自己说的中国只能有一个军队和一个政府的目的。

正当中国共产党决定收复失地时,1945年8月20日,斯大林通过苏军延安情报组转来一封电报,说:中国不能再打内战了,如果再打内战,就有可能把民族引向灭亡的危险地步。

电报落款用的是“俄共(布)中央委员会”。毛泽东当然知道,这是莫斯科最高统帅部的主意。

接到这封电报,毛泽东非常生气,愤懑不平地说:“我就不信,人民为了翻身搞斗争,民族就会灭亡?”据毛泽东的翻译师哲回忆说:这封电报引起了毛泽东的“极大不快,甚至是很生气”。

当天,毛泽东还给山东、平原、冀鲁豫和晋察冀4个分局发了电报,说:苏联红军占领东北,国民党军队力图争夺东北。我方除了李运昌率领3个团进入辽宁、冀东、冀察各有一部进入热河外,中央还决定从山东调两个团、冀鲁豫调1个团、冀中调1个团,共4个团(每个团不少于1500人),并配备相当数量的地方干部由万毅率领开赴东北。山东两个团在10天内准备完毕,即行出发,经河北会同冀中和冀鲁豫两个团,开到热河边境待命。这4个团的任务是乘苏军占领东北期间同国民党争夺东北。

此外,毛泽东还准备从陕甘宁边区配备1个团,晋绥军区配备3个团,延安配备1个团,共5个团,由吕正操、林枫率领开赴东北,同国民党一争高低。

可是,偏偏在这个时候,斯大林发来电报,要他到重庆去谈判,这自然引起了他的极大不快。毛泽东认为,这是斯大林不许他革命。

11年后,毛泽东在同苏联驻华大使尤金谈话时还批评了斯大林。他说斯大林对中国的形势和中国革命发展的可能性作了不正确的估计,斯大林更多地相信国民党的力量,不相信共产党的力量。1945年他坚持主张同蒋介石讲和,特别是那时中共中央收到了不知为什么以俄罗斯共产党的名义发来的密电,坚持要他到重庆同蒋介石谈判。中共中央曾反对去重庆,因为预料蒋介石可能会进行挑衅。但是,他不得不去,因为斯大林坚持要这么做。

其后,毛泽东在同尤金的另一次谈话中,又批评了斯大林的错误。他说,斯大林在最紧要关头,不让我们革命,反对我们革命。在这一点上,斯大林犯了很大的错误。第三国际解散了,他还下命令,说你们中国共产党如果不与蒋介石讲和而打内战的话,中国民族就有灭亡的危险。

8月22日,斯大林又发来一封电报,内容与前一封电报差不多。斯大林告诉延安,莫斯科不能支持中国共产党粉碎蒋介石的进攻计划,你们要采取和平态度,以积蓄力量,所以,毛泽东应该到重庆去谈判。

其实,这两封电报是斯大林应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王世杰的请求发出的。斯大林还向毛泽东保证,他在重庆的安全由莫斯科和华盛顿负责。

21日以后,中共中央只好改变了原定的战略方针。在接到斯大林电报的当天,中共中央发出一项新指示,决定取消8月20日确定的上海等地起义计划,指示说道:苏联为中苏条约所限制及维护远东和平,不可能援助我们。蒋介石利用其合法地位接受敌军投降,敌伪只能将大城市及交通要道交给蒋介石。

在这种形势下,我军应改变方针,除个别地点仍可占领外,一般应以相当兵力威胁大城市及要道,使敌伪向大城市集中,而以必要兵力着重于夺取小城市及广大农村。

斯大林发来的两封电报,大大出乎共产党的意料,以致共产党无法判明苏军占领区的政策。但是,中国共产党还是力争控制热、察两省,因为这两个省不在中苏条约范围之内。所以,中共中央指示晋察冀分局,要他们抽调大批干部,由武装护送,到红军占领区建立党组织和地方政权。即使在苏联红军占领的城市,也应派干部去。如果苏联红军许可武装部队进入,我应派部队进驻。万一苏联红军有所顾虑,就应同他们很好地商量,并在苏联红军允许的范围内活动。

同类推荐
  • 二战史·瓜分世界

    二战史·瓜分世界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我们历史地辨证地看待这段人类惨痛历史,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使人类文明惨遭浩劫,但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给战后世界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促进了世界进入力量制衡的相对和平时期;促进了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促进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促进了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军事科技和理论的进步;促进了人类认识的真理革命;促进了世界人民对和平的认识。
  • 穿越的元帅

    穿越的元帅

    两名青年现在的军事迷,两人出身军事世家,从小一起在部队长大,两人亲如兄弟,都是青年军事上的精通者,在两人毕业进入了部队,那年正好南海挑拨时间爆发,两人也参加了这次的战争.
  • 红染天边

    红染天边

    抗日战争刚胜利,国共两党处于夺取全国决战关键时刻,中共派遣李立红同志去东北边陲开展工作,神秘莫测的山洞,凶狠嗜血的日本遗军,尔虞我诈的国共战斗,层出不穷的灵异事件,无一不彰显着这片白山黑土地上的战火狼烟!!!
  • 铁血1949

    铁血1949

    1949年2月,紫渊市解放,潜伏在紫渊大特工头子陈浩南,为了破坏紫渊的金融市场及市场秩序,建立了一个极为庞大的地下特工组织“特战营”。
  • 亮剑之绝世杀手

    亮剑之绝世杀手

    刘博然,一个华夏血统的杀手,在杀手组织对华夏动手的时候,选择舍身取义站在祖国这边,杀死所有来华杀手,自己去也因为触犯了自己杀手的底线,自杀身亡。不过这只是他另一个传奇的开始,他重生成为了亮剑中的一个小兵。但是却凭着自己杀手那神乎其神的神枪术,被李云龙重用,之后他就开始了一段好吃好喝打鬼子传奇。他告诉读者,打鬼子还可以这样的!李云龙:“小刘啊,鬼子冲上了,一个牛肉罐头一个,小鬼子的指挥官一个半。”刘博然:“团长,以前不是十个吗?”李云龙:“我们整个团缴获的...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韶华似初

    韶华似初

    【甜宠无虐1V1】“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你的眼里似有星辰大海,遇见你后,那万丈星河都不及你半分。我愿为你披荆斩棘,哪怕赴汤蹈火我也在所不辞。
  • 穿越未来之星际药膳师

    穿越未来之星际药膳师

    初入星际,就被人差点扔掉,她一无所有,只能抱紧眼前这个人的大腿,可她发现这人的腿并不是很好抱,看女主霜月如何在星际混的风生水起,自强不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玛丽真不苏

    玛丽真不苏

    我好像穿越了!我难道重生了?……………………刚才到底是咋回事?好像有个姓孟的老太婆追着赶着让我喝汤,真不是我不给面儿,关键是鲱鱼罐头做的汤还拌辣椒油!!一想到我上辈子工作上兢兢业业生活中乐于助人却最终落了个英年早逝的结局,啧…啧…啧…这辈子我定要吃喝玩乐纵情享受才行!不对!?好像有个红脸的大叔说我是来赎罪的…………
  • 十方战王

    十方战王

    一走源神,二行天命,三过仙桥,四达玄通,五六阴阳过生死。七八轮回上九霄,九重至尊还有谁?唯独,十方界中王!战遍九天十地后,谁能直指王中王?
  • 侯府今日垮了吗

    侯府今日垮了吗

    新书《退婚别慌,换我来》在隔壁,欢迎新老读者前去打卡。封蓝柚穿书了,有了一家子炮灰。老侯爷瘫了,世子爷没了。牛鬼蛇神们开始狂欢了。有人想接手侯府的权势,有人想掏空侯府的财富;如果这些人没有遇上封蓝柚......一开始,人们每日一问:“哎今日那侯府垮了没?”“还没有......”后来,人们饭后闲聊小小声:“哎那个封蓝柚今天被人打死了吗?”“估计快了吧。”----历经千辛万苦回到侯府门前的世子,意外发现自家祖宅没有易主;曾经厌恶的妻子,不仅稳当侯府主母,还得到了众人拥戴;他的安危无人关心,多年好友只想知道:“你打算几时和离?”世子:“......”她敢绿我?---这大概率是篇爽文,虽然女主虚伪,爱演,喜欢仗势欺人,但她是个好女孩。
  • 止杀道

    止杀道

    前生不容于天地,行绝杀之道,天弃之。今生悖天地而行,以杀伐入道,天罚之。若吾不死,必以杀伐之道,行止戈之事。生逢厄世,唯有以杀止杀,方可傲视天地。止戈于武,方能以对本心,正乾坤之大道。
  • 我在仙界当宦官

    我在仙界当宦官

    陈昱穿越仙界,通体舒畅,自己这是九世行善终得福报啊,抬眼间,只见天空处处祥云,仙宫堂皇巍峨,好一派仙家福地,只是,为什么感觉不对劲.....“陈公公,您为什么蹲在地上啊?”陈昱奔溃,仙界,为什么还有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