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206700000009

第9章 国破山河在

国破山河在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唐·杜甫《春望》

在我们这个养育了无数诗人,产生了无数诗篇的诗的国度里,可曾有哪一位诗人,像杜甫那样经历过如此多的坎坷与磨难,品尝了如此多的困苦与辛酸?战乱、漂泊、贬谪,穷愁、饥饿、病患,竟然像影子一样死死追逐着他短暂一生的大半,直到他最后在湘江的一叶扁舟里,永远停止了歌唱……

这是公元八世纪中叶,一个春深似海的日子。大唐帝国京城长安,已没有了往日绮彩叠秀的歌舞繁华了。一场被史家称为“安史之乱”的战祸,正在黄河流域蔓延。落入叛军虎口的杜甫,被押送到沦陷的京师。呈现在诗人眼底的是一片杀戮劫掠后的凄惨景象。还有什么能比战乱之恨更强烈地震撼着诗人的灵魂呢?花解人心,也为感叹时局而垂泪;鸟明人意,也为怅恨离别而惊心。烽火不熄,亲人无讯,大山一样沉重的焦虑,折磨得他刚过不惑之年就早生华发,而且根根脱落,几不能束发连冠了。

“穷年忧黎元”,这就是杜甫之为杜甫;“有句皆忧国”,这就是杜诗之为杜诗。诗人从个人际遇的小天地里挣脱出来,把目光投向了远为博大的空间。他已经把一己之悲欢同大众的苦乐息息相通,把个人之进退同社稷的安危紧紧相连了。披阅杜诗,谁能不为那颗拳拳的赤子之心而唏嘘,谁能不为那种深沉的忧患意识而扼腕呢?

或许,我们应当感谢历史风雨的无情,感谢时代生活的严酷吧,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不正是这无数的艰难困苦,为我们民族玉成了一位千古诗圣吗?

剑外忽传收蓟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这首脍炙人口的律诗,是历代诗论家极为推崇的杜甫“生平第一快诗”。

唐朝的安史之乱延续了七年零三个月,从战乱开始,杜甫就和百姓一起饱尝背井离乡之苦。广德元年(763)春,他正流寓梓州(今四川三台),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一天,忽然从剑外传来消息:官军收复了洛阳和叛军老巢蓟北等地。主将史朝义兵败自缢身亡,叛军纷纷投降。这消息如春雷乍响,喜从天降。噩梦般的日子终于过去了。诗人郁积已久的感情再也抑制不住了,他热泪纵横,沾满衣裳。再回头看妻子儿女,昔日脸上的愁云早已荡然无存,个个笑逐颜开。是啊,兵戈已止,祖国重归统一,重返故里的时刻就要来到了,怎不叫人欣喜若狂!诗人随手卷起诗书,兴奋得已无心伏案了。年过半百的诗人竟要纵情饮酒,高歌一曲呢。多好啊,那明媚的春光将要为游子返归而伴行,那梦寐以求的日子就在眼前了。他恨不得立即驾起轻舟越巴峡、穿巫峡,船抵襄阳,即刻乘车直奔洛阳——回到那魂牵梦萦的故乡。

杜甫诗中的激情,仅是单纯地抒发个人的悲欢离合吗?不!他从来都与人民共苦乐。当山河破碎,生灵涂炭时,他竟不顾妻儿安危,不畏路远艰险,只身由鄜州奔赴凤翔,对肃宗论国家得失,陈政策利弊。当他为坚持正义触怒肃宗,被放还鄜州时,他仰天长叹,发出“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的感慨,为报国无门而神伤。当他在流亡途中,耳闻征夫怨妇的哀告,目睹寒月白骨的惨象时,他悲愤地写下了字字血、声声泪的不朽诗篇,控诉了战乱对百姓的残害。

杜甫就是这样,心系国家,位尊不曾忘谏君,位卑未敢忘忧国。

杜甫就是这样,目光不离百姓疾苦,寸管常诉黎民衷肠。

杜甫就是这样,像一条大江,有时呜咽,有时歌唱,有时呼喊,但为国为民的思虑从来没有停止过。

春风不度玉门关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有一位清代书法家为慈禧太后的玉扇题写了这首广为流传的名诗。大概由于紧张,竟漏掉了一个“间”字。慈禧接扇一看,勃然大怒,以为欺她不学无术,喝令推出斩首。这时书法家急中生智,大胆上前奏道:“这是罪臣改写的词。”他从容地指着扇上的字念道:“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吟罢,慈禧太后转怒为喜。就这样,几个小小标点,竟救了他一条性命。

这首诗就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之涣的代表作,也是唐代绝句的压卷之作——悲而壮、凄而慷的《凉州词》。

诗人登高远望,那汹涌澎湃、浪涛滚滚的黄河,像一条丝带,迤逦千里,飘上云端。一座地势险要、处境孤危的要塞边城,设在高耸云霄的崇山峻岭之间。无畏的将士们,就在这连杨柳也不生长的苦寒荒凉的塞外,扼守着祖国的神圣疆土。可他们也是有爱有情的血肉之躯啊。当羌笛声起,一支名为《折杨柳》的离别曲,竟勾起了征夫们的万般离愁别恨。他们怎能不思挂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儿女,怎能不想念“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家园、故土呢!但何须怨呢?要知道,春风是度不过玉门关的。

将士们懂得:家乡总得有人保,国土总得有人卫啊!“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这就是将士生活的主旋律。没有武士的悲壮,哪有黎民的幸福安康;没有士卒的离乡,哪有万家的灯火辉煌。将士们就是千家万户的攻不破的堵堵围墙。

愿结后生缘

沙场征戍客,寒苦若为眠。

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

蓄意多添线,含情更著绵。

今生已过也,愿结后生缘。

唐·开元宫人《袍中诗》

饱经外患磨难的中华民族,从来就尊崇戍边戎马生涯,仰慕卫国将士。这首《袍中诗》就生动地反映了这一点。

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朝廷命宫女为边防戍士制作棉衣。有位宫女把自己写的这首诗缝在棉衣内,以表达对戍边战士的爱慕之情。然而,在当时,这是“大逆不道”的。得到这件棉衣的戍士被迫把诗上交给统帅,统帅把它呈给了唐玄宗。玄宗大怒,兴师动众在宫中追查。可诗的作者敢作敢当,毅然自首,并愿担“万死”之罪。玄宗终被她的爱卒之心所感动,说道:“朕与尔结今生缘也。”便把她许嫁给得诗的戍士。长江不怕三峡险,因为它要奔向大海;宫花不甘寂寞红,因为她向往自由与爱情。这位宫女为表达对戍士的尊敬与爱慕,特意给战袍加线添棉。她痛悔今生不能把爱献给戍士,发誓来世也要与他结良缘。

边防戍士常年离妻别母,风餐露宿,马革裹尸也是常有的事。他们纵有美满姻缘,也只能落得个“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的结局,但少女贞妇们却对他们一片痴情,这是为什么?

戍士跋涉的艰辛,铸造了人民生活的欢乐;戍士职责的神圣,带来了万家团圆的喜庆;戍士献身的精神,创造了歌舞升平的安康。戍士应该得到爱。

烟笼寒水月笼沙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唐·杜牧《泊秦淮》

诗人杜牧,从二十六岁举进士后,因秉性刚直,曾几度被人排挤,生活很不得意。当看到晚唐帝国朝政昏乱,国势衰微,他也很想干一番事业。可身处风雨飘摇,仍然麻木不仁、醉生梦死的当权者,怎么能容得他,而他又怎么能不发出忧愤之声呢?请看这首《泊秦淮》。

秦淮河是美丽的。烟雾笼罩着冰冷的秋水,月光照耀着河边的泥沙。就在这样静谧的夜里,诗人停泊在酒家林立、公子哥儿往来其间的秦淮(在今江苏南京)岸边。当他听见远远近近的酒楼里,传出阵阵投壶掷骰的嘶哑的叫喊时,诗人愤怒了:达官贵人呀,花天酒地何时休?难道就不知道国家社稷危在旦夕吗?看来,被声色犬马、美酒琼浆玩昏、唱昏了头的官僚,与卖唱的歌女一样,是不知道国家将要灭亡的。这不,他们又醉醺醺地向歌女点唱由荒淫误国的陈后主所制的靡靡之音《玉树后庭花》。昏庸呀!

醉汉从来不承认自己是醉了的,所以历史的警告对统治者来说也从来都是无效的。直到大难临头,他们才去悲叹“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直到绞索系颈,他们才去哭泣“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但是怒吼的黄河翻卷着厚重的泥沙,停也不停,听也不听,滚滚东去了。

将军白发征夫泪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宋·范仲淹《渔家傲》

宋仁宗时,西夏时常南下侵扰,西北边疆危急。康定元年(1040),年过半百的范仲淹,受命出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镇守西北,抗击西夏。这首《渔家傲》就是那时写下的杰作。

塞外边关的千里防线,寒冷、空旷、荒凉,连大雁也难以栖息,想飞回温暖的衡阳去。寒风怒号,战马嘶鸣,四面八方的号角声、羌笛声回荡在这烽火边疆的上空。在崇山峻岭之中,在长烟落日之下,被敌人虎视眈眈的一座孤城紧紧地关闭着,更显得无比肃杀、悲壮!

在万里之外的塞外边陲,范将军面对苍茫无际的山川大地,百感骤增。此时此地,即或喝上几杯浊酒,岂能消释那浓重的乡愁?可是,国难当头,将军抗敌征战的大功尚未成就,离东汉窦宪将军当年追击匈奴于燕然山麓(今蒙古杭爱山)“刻石勒功而还”的日子还相差甚远,又怎能回去见父老乡亲呢?深夜里,寒风刺骨,银霜满地,远处不时传来羌笛的凄婉悲切之声。面对这一切,他那思家的眷眷之情,忧国的切切之意,愈难为怀!唉,怎么能入睡呢?春去秋来,将军在忧国中霜染白发,征夫在思乡中泪沾衣襟!

是的,英雄也罢,凡人也罢,思乡之念、儿女之情,人皆有之。但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范仲淹和他的将士们,没有追随避寒的大雁,没有在杯杯“浊酒”中厌倦、消沉。相反,他在率兵抵抗侵略者的征战中,屡建奇功,被西夏人称为“龙图老子”(范仲淹曾官拜龙图阁直学士),称他“胸中有数万甲兵”。范将军在思乡恋土中更坚定了报效祖国的信念,征夫们在滴滴泪水中更加深了为国戍边的高尚感情。

范仲淹远在边塞,压抑苦涩的思乡之情,激扬保国的崇高之志。我们从他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箴言里,不是能清楚地看到民族之魂的闪光吗?

青山遮不住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在淳熙三年(1176)任江西提点刑狱,“节制诸军,讨捕茶寇”。在路经造口(今江西万安西南)时,他追忆四十多年前金兵南侵的往事,悲痛地写下了这首《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金兵南侵,分两路渡江。一路攻陷建康(今江苏南京),直指临安(今浙江杭州),追逼高宗,侵扰浙东;一路追袭隆祐太后(高宗伯母)。太后仓皇南逃,先乘船逃到造口,再陆路流亡赣州。金兵追太后御舟,沿赣江一线烧杀抢掠,惨不忍睹,百姓蒙受了巨大的苦难。

四十年后,辛弃疾站在造口,遥想当年郁孤台(今江西赣州西北)下的那滚滚不息的赣江水,在那里流离失所的人们曾倾注了多少血和泪。辛弃疾远望郁孤台,怀恋着早已沦陷的汴京(今河南开封)和千里中原,禁不住发出“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的感叹——京都啊,何时才能恢复呢!重峦叠嶂虽然挡住了北望京都的视线,但滔滔东去的江水却冲破高山险阻,载着人民的血泪和抗战的希望奔流不息,什么东西也遮它不住。可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不思复国,以致江山难以收拾。词人虽有重整山河的赤心,但耳边却传来阵阵“行不得也,哥哥”的鹧鸪鸟的叫声,又怎能不叫他怆然泪下呢!尽管中原大地在默默地销蚀着死难者的尸骨,尽管爱国志士一直为恢复大业惨淡经营,但长期偏安一隅的南宋王朝,终于还是被北方的强邻吞并了。

太阳要东升,月亮要西下,历史的去向是谁也左右不了的。辛弃疾——这位意气峥嵘、风采凛然的词人和爱国将领,也只能在历史面前洒一掬英雄泪了。而这英雄泪却折射出华夏的凝聚力,升华成巍峨的民族魂。这大概就是中华民族在弱肉强食的世界上曾几度劫难又几度崛起的原因吧。

春入愁城

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

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

想故国,高台月明。

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

宋·刘辰翁《柳梢青·春感》

南宋政权,偏安一隅,终于临安陷落,国破家亡。它使多少爱国志士日夜忧愁,满怀悲怆。刘辰翁奋笔疾书,写下了这首《柳梢青》词,以抒发他对故国的思念。

亡国后的第一个元宵节,避乱山中的刘辰翁,目不见昔日火树银花的璀璨夜景,耳不闻熟悉的咚咚戏鼓和悠扬的笛声。现在,满眼是铁骑横街,满耳是胡调羌音。诗人默无声息,终夜独坐。他眼盯着孤灯,脑际萦念那陷落后的临安城,其痛苦之情令人心酸。烛泪一滴一滴地流着,他的眼泪也一行一行地淌着。一切都模糊了,已分不清哪滴是烛泪,哪滴是眼泪。忆当年,佳节来临时,明月高照,花灯盏盏;大街小巷,车水马龙。而现在呢,虽江山依旧,可面目全非——一切都被雨打风吹去了。那深山野林中的几间茅屋已成了这位南宋遗民的唯一归宿。可他的思念并没有完结,在那遥远的南海上,陆秀夫、张世杰等人继续抗元的壮举,还时时刻刻牵动着诗人的心。

世间悲痛有万般,但没有比亡国之痛更猛烈的了。眼睁睁看亲人赴死,那痛呀,似万箭穿心;目睽睽观江山沦丧,那苦呀,如油煎火烧。入元以后的刘辰翁隐居山村,拒不出仕。“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人啊人,就该这样,“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汉上繁华

汉上繁华,江南人物,尚遗宣政风流。绿窗朱户,十里烂银钩。一旦刀兵齐举,旌旗拥,百万貔貅。长驱入,歌楼舞榭,风卷落花愁。

清平三百载,典章文物,扫地俱休。幸此身未北,犹客南州。破鉴徐郎何在?空惆怅,相见无由!从今后,梦魂千里,夜夜岳阳楼!

宋·徐君宝妻《满庭芳》

哀惋国耻的黍离之悲,抒发忧民的志士之叹,是宋代文学的主旋律。当元军大举渡江,苟安一隅而又风雨飘摇的南宋小朝廷,不知制造了多少惨不忍睹的人间悲剧。徐君宝妻的这首词就写出了其中的小小的一幕。

徐君宝之妻被元军掳至杭州。敌酋垂涎她的美色,一直想占有她,可都被她巧施身手避开了。敌酋几番不逞,欲火中烧,不禁勃然大怒,耍横蛮于她。一介柔弱女子,看来在劫难逃,终不免蒙辱了。但她请求先祭过亡夫再承新欢,敌酋允诺。于是弱女子盥洗严妆,面南而泣,并挥笔在墙上题写了这首《满庭芳》。词成泪尽后,举身投水。

汉江上下,依然是满眼的叠彩堆绣;满朝文武,照旧像在徽宗政和、宣和年间一样,奢享着靡费的种种风流。那十里长街,净是华丽的绿窗朱户;那家家户户,银晃晃的灿烂帘钩,也在闪闪夺目。然而,忽一日刀兵齐举,旌旗蔽日,百万猛兽吞没了大好河山。元军长驱直入,如风卷落花。多少宫殿楼阁、舞榭歌台,顷刻间尽成颓壁残垣。可怜大宋王朝三百年聚集的历史文化、典章制度,霎时间荡然无存。可不幸中有幸,我虽然身陷魔爪,但总算还未离开故土。徐郎啊徐郎,我的夫君,你今在何方?我满腹忧伤对谁讲——你我再也不能破镜重圆再见面了。从今往后,我的千里孤魂夜夜都将飞回家乡,与你相会于岳阳楼。

徐君宝妻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女子,可是一旦身临国破家亡的浩劫,面对如狼似虎的敌酋,她竟然迸发出如此刚强勇毅的精神——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异族入侵、山河破碎的历史关头,竟然能用自己的双肩分担起民族的深重苦难。可赞,可叹!

化作啼鹃带血归

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宋·文天祥《金陵驿二首》(其一)

南宋末年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在战地被俘,他在被押往元都城的路上途经金陵(今江苏南京),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慷慨悲壮的诗歌。

当年富丽堂皇的离宫如今已被丛生的野花所掩盖,西边余晖残照,天空愈来愈暗——国势已经无可挽救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文天祥的命运不正像这天上的孤云一样,随风漂泊,无傍无依了吗?

抬头望山山还青,低头看水水照流。但金陵城里的行人却已大半陌生了。留下的还能有什么呢?只有伴他殉难的遍地飘零的芦花,和那失主无投、不忍离去的燕子了。

别了,金陵!别了,江南!此番离去再也无缘相会了。但水流千遭归大海,我即使以身殉国,也要变成啼血的杜鹃,飞回到故国来的!

多么至真、至善、至美的赤子之心!

多么豪迈、悲壮、感人的忠国之魂!

“身无英雄生亦累,事关家国死非虚。”正是由于这如磐石般的坚定信念才成就了文天祥的伟大与不朽。

同类推荐
  • 李白诗歌语言研究——并列式复合词

    李白诗歌语言研究——并列式复合词

    本书全面统计出李白诗歌中共有复音词14563个,其中有并列式复合词1223个;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联系唐代文化背景和全唐诗的语境,通过艰苦的考证和分析,相当准确地解释了其中218个并列式复合词的语义,包括一些宗教色彩颇浓的词语;分析了构成李白诗歌并列式复合词两个语素之间的各种语义关系;论证了这些复合词是以上古单音词作为语素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归纳出这些并列式复合词意义的类聚特点,揭示李白诗歌中并列式复合词应用的鲜明系统性以及李白诗歌用词“无一句无来历”的特点。
  • 现代小说技巧讲堂

    现代小说技巧讲堂

    这是一部大学讲义,共八讲。第一讲:小说技巧的缘起第二讲:故事与情节第三讲:角色与身体第四讲:场面与背景第五讲:谁在说与怎样说第六讲:切分与组合第七讲:语言与言语第八讲:意图与理念。从小说文本和小说创作技巧的层面,对现代小说的各个要素,进行分析和阐述。全书依托国内外名家名篇技巧分析,追踪故事、人物和环境三要素之从体验到构思,再到语言生成的想象化与符号化过程,强力洞穿经典叙述技巧的秘密。全书既有开阔的理论视野,又有对小说诸要素清晰独到的论述和精彩的文本分析。
  • 诗经全鉴

    诗经全鉴

    在我国的文学艺术宝库中,有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它的名字就叫《诗经》。《诗经》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也是绽放于世界文学舞台的艺术奇葩。各个时代的文人墨客,无不从《诗经》中汲取营养,并渗透在他们自己的作品当中。《诗经》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拥有如此令人着魔的魅力?阅读本书,你将找到答案。
  •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萧红作品集(4)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萧红作品集(4)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蒋子龙文集3:人气

    蒋子龙文集3:人气

    小说以一个大城市的房改为背景,描述了从市长到平民形形色色的人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纠葛和感情波折,尽现男女之战、金钱之战、权力之战、利益之战。作者蒋子龙1972年3月入党,1958年8月参加工作,中专学历,编审。蒋子龙,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天津作家协会主席、天津文联副主席。作为着名作家和中国文化的使者,他先后出访过欧美亚等十几个国家。
热门推荐
  • 快穿之恶毒女配打脸系统

    快穿之恶毒女配打脸系统

    天之骄女洛清歌发现自己居然是被操控的恶毒女配,一路脑残的作死。打破枷锁之后,绑定了恶毒女配打脸系统,开始穿梭于各个世界,开启打脸的征途。完成恶毒女配的愿望,赚属性分和能量的同时,无意间收获忠犬一枚。带着忠犬一起向幕后黑手主神挑战,揭开身世神秘的面纱。PS:主角不纯善,不喜勿喷!
  • 白手党

    白手党

    其实这个作品的类型我也不知道有可能我是一时冲动最后可能填不上坑——这是试水之作。-------------------------------分界线------------------------一个学生,却继承了父亲的产业。身为家族的教父,他向往的不是权力、财富,而是……
  • 俏丫环:皇上,我不入宫

    俏丫环:皇上,我不入宫

    哎呀,偷个东西而已嘛,干嘛这样惩罚人,电棍碰一下就穿越了?而且还是一个楚楚可怜的小丫鬟,不过,年轻的小少爷还是很帅的。何止很帅,还很色呢,让她给洗澡搓背也就算了,还要搓前面?还故意把衣服脱了……还……还抱人家,居然还亲人家!大概因为喜欢吧,她每次都很害羞,可是,天意弄人,却在一个夜晚被皇上强行霸占了,还怀孕了,少爷,我不能嫁给你了!555…【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真的是君王

    真的是君王

    她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千金小姐,她的世界向来是华丽简单的,她从未体味人间疾苦,她知道她会一直这么幸福下去,可是,等等,这是什么鬼地方?这些又是什么人?不,一定是在做梦,不是,他凭什么抓我,救命~~这是一个古代君王的爱情故事,像所有爱情故事一样过程总会有酸甜苦辣,额??对,就是酸?苦辣
  • 精灵世界物语

    精灵世界物语

    精灵和怪物之间的碰撞,两者之间诞生的新生命。
  • 唯我独尊之逆天废材五小姐

    唯我独尊之逆天废材五小姐

    她是腹黑,心计与美貌结为一体的绝世佳人。身为一个叱咤风云的绝色杀手,一次任务中,就因听到一道声音,糊里糊涂地竟然穿越了!而且还是魂穿!她从冥界公主变成丞相府中的南宫家草包五小姐,从绝世容颜变成丑女,从小就被姐姐们任意欺凌。“Why?白痴草包?丑女?什么鬼?”翩然醒转,绝世容颜,笑靥如花,她比谁都狠毒无情;倾城流世,云淡风轻,她只为他所在乎;强者为尊,她誓与天齐,搅乱一池风云;生杀予夺,翻云覆雨,且看她手段如何;他,绝世强者,邪魅狂肆,腹黑一枚,无情无义,却独对她爱护有加,疼宠入骨。风云涌动,且看两人如何联手,倾覆天下,逆转乾坤!?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神兵天下

    神兵天下

    这是武者和神兵横行的世界,强者拥有一切,弱者失去一切。一次欺骗,一次机缘,让秦川拥有了天底下最可怕的神兵之体,从此夺神兵,铸神躯,灭王朝,掳美人,走上一条至高至狂的道路。
  • 追上你的步伐

    追上你的步伐

    为梦想奋斗的李沫,和在舞台上的他。到底怎样才会遇见。
  • 中天神仙

    中天神仙

    李轾,天生神晶,本应道术无上,却从小被封住眉心。他没有被村人戳脊梁骨捣死,吐口水淹死,白眼掀死;大虫将他追进黑窟窿没有摔死,老狼叼进窝里没有当食物吃掉···他一身是伤。他不是正人君子,却有良心。他说:“你可以践踏我的尊严,把我的脸踩在地上啐吐沫。但动我娘一根头发,变成畜生也要咬死你。”他爷爷说:“李轩,我死了以后葬在死地,李家会做万年历史主角。”他哥哥李轩说:“我是咱家的大犊子,谁敢碰俺娘和俺弟弟,咬你也要带三两血肉下来。”李家的人不受待见,在红尘中打滚,在长江里撒过尿,在黄河边杀过人,却不愿弄脏一个老婆子的洗脸水。他们说,那个东西···干净。眉心印堂,有脑神,神念如绞,凝练神晶。天劫九次,成就神仙,神晶照天下。天地乃葫芦,上圆下方,冲破葫芦的嘴儿,飞渡苦海彼岸,无量功德。书群qq:2112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