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07200000018

第18章 18 研究乐府诗的一些情况和体会

我于1947年夏季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留任该系助教。大学学习期间,兴趣比较广泛,古今中外的文学、历史、哲学书籍,都涉猎一些,还喜欢写短篇小说。当了教师后,感到自己生活经验不丰富,也缺少创作才能,决定今后从事古典文学的研究工作,并打算先以汉魏六朝文学为探索对象。当时中文系主任是陈子展先生,我帮他做一些教学工作,时常到他家里谈谈,听他讲治学的经验。他劝我系统阅读史书,并介绍我读王?运编的《八代诗选》。《八代诗选》末尾有一卷“杂体诗”,专选双声诗、离合诗、回文诗一类作品,陈先生认为它们虽是游戏文学,但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艺术爱好和创作风尚,值得探讨。我接受了他的意见,陆续读了前后《汉书》、《晋书》、《南史》等正史,并阅读《八代诗选》、《乐府古题要解》等书,就杂体诗作一些研究。杂体诗中有一项叫“风人诗”,其特点是利用谐音双关词语来表现思想感情(多数是男女的爱情)。这种谐音双关词语,在六朝乐府清商曲辞的吴声歌曲和西曲歌歌辞中特别多,因此我就去仔细阅读《乐府诗集》中的清商曲辞。开头,我写了一篇《论吴声西曲与谐音双关语》;后来,又从《晋书》、《宋书》、《南史》及其他史籍中发现不少有关吴声、西曲的材料,因此扩大兴趣,对这两类歌辞进行较全面的探索,写出了《吴声西曲杂考》等五篇论文,后来集成《六朝乐府与民歌》一书出版。这本小书主要是在1948到1950这两年中写成的。稍后,我又对汉魏六朝的清乐和汉乐府作了一些探索,陆续写出了《清乐考略》、《说黄门鼓吹乐》等十来篇论文,集成《乐府诗论丛》一书出版,它们大体上是50年代前期写的。此后,学习、研究的重点就转移到唐代文学和古代文论方面去了。

大学毕业论文,我写的是《秦观评传》。题目确定后,临时找了一些有关材料阅读,对北宋婉约派词,缺少系统的理解,所以论文写得很肤浅。这次写乐府诗的论文,比过去有了明显的进步,这首先得归功于懂得一点目录之学。大学念书时,虽然也看过《书目答问》,但当时由于种种因素,接触古籍不多,对目录书的作用也缺乏认识。做了教师后,看书、买书的条件都大为改善。当时认真读了《隋书?经籍志》、《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目录书,还买了一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常翻阅。《四库提要》成书较晚,介绍最详明,对我的启发帮助尤大,我感到从它那里得到的教益,比学校中任何一位老师还多。每门学科,每个专题,都有它的若干重要原始材料,有或多或少的前人研究成果。我们进行研究,必须掌握这些资料,以此为出发点,才能向前推进。读了《四库提要》等目录书后,在自己从事研究的范围内,应当系统地阅读哪些书籍,重点放在哪里,仿佛找到了一个最好的向导。当然,一些后出的、新的研究成果,还没有来得及在目录书上得到反映,也要随时留意。

系统地阅读有关史书,获益很大。文学作品总是产生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中,又表现了一定的历史现象;因此,对它们产生时代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的情况,知道得愈全面,愈仔细,对作品的认识也就能更准确、更深入。我当时读了《晋书》、《宋书》、《南史》等史籍后,发现不少记载,表明六朝的贵族上层阶级人士,在日常生活中喜欢听吴声、西曲这类通俗乐曲,爱用谐音双关的隐语进行酬对和嘲谑,这为我理解吴声、西曲的历史背景和思想艺术特色,打开了一扇大门。数百首吴声、西曲歌辞,内容绝大部分是谈情说爱,在过去封建时代被认为是淫靡之词,不受学者们的重视。清代朱乾的《乐府正义》笺释乐府诗,比较注意探究历史背景与诗歌本事,对汉乐府古辞也提供了若干有价值的资料,但仍未注意到吴声、西曲的有关史实。萧涤非先生的《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40年代由中国文化服务社在重庆出版),首先对六朝乐府的历史背景予以重视,发掘了一些值得重视的史料。此书对我启发很大,我在这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正是沿着它的路子继续走下去的。吴声、西曲的不少曲调,如《子夜歌》、《前溪歌》、《丁督护歌》等,据《宋书?乐志》等记载,在产生时往往有一个本事和作者,其作者多为贵族文人。“五四”以后的一些文学史研究者,因现存歌辞内容往往与这些记载不合,对所载的本事、作者常不予理会,甚至认为虚诞不可信。他们把吴声、西曲歌辞视为纯粹出自下层的民歌,同当时贵族文人的生活和创作没有多少联系。这是一种脱离历史具体条件的看法。我从正史和其他文献中搜集到不少材料,写了《吴声西曲杂考》一文,证明《宋书?乐志》等的记载还是可靠的。我国古代许多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文,所记大抵是真人真事,与历史的关系最为密切。把文学和历史结合起来研究,以历史释文学,以文学证历史,可以相得益彰。清代学者研究杜甫、李商隐诗,在这方面取得了很显著的成绩。现代学者陈寅恪、岑仲勉,结合唐代历史和文学进行研究,也获得有价值的成果。我国古代文学和历史的遗产都非常丰富,这方面还有大量问题存在着,等待着我们去挖掘和探讨。

我研究乐府诗,重点放在汉魏相和歌辞、六朝清商曲辞上面,都是当时的通俗乐曲。在所阅读参考的文献资料中,感到《宋书?乐志》、《乐府诗集》两种最为重要。《宋书?乐志》根据西晋荀?《荀氏录》(今已亡佚),著录了一部分魏晋时演唱的清商三调歌诗,不但保存了一部分重要篇章,而且各篇均注明解数,对了解乐府歌辞体制,很有帮助。它对俗乐的叙述也比较具体,对一部分吴声歌曲重要曲调的本事作者,首先作了介绍,以后《晋书?乐志》、《通典?乐典》、《旧唐书?音乐志》关于这方面的介绍,大抵沿袭《宋书?乐志》。郭茂倩的《乐府诗集》,编集汉魏以迄唐五代乐府诗,搜罗完备,编排精当,可以考见各类歌辞、各个曲调的源流和发展变化。书中的小序、题解,征引浩博,考订精审,以后元明清时代的各种乐府总集,都不能出其范围。我在钻研熟悉了两书的有关内容以后,好像抓到了纲领,其他一些资料的价值和得失,便容易掌握了。一门学科或一个专题,文献资料往往颇多,但主要的往往不会很多,有时只有几种;钻研时也不能平均使用力量,要把力量集中在主要的资料上。

要理解乐府诗,必须懂得乐府诗的体例。乐府诗的一个曲调,除原始古辞(有时古辞亡佚)外,以后产生不少同题之作。这些作品的内容,往往与曲名与曲调本事不相符合,但在题材、主题或声调上仍保持或多或少的联系。不理解这种情况,容易对某些乐府篇章产生误会。朱乾《乐府正义》、余冠英先生的《乐府诗选》,都注意从乐府特殊体例上来进行注释,因此持论往往比较客观中肯。我在细读《乐府诗集》过程中,发现吴声、西曲歌词中的和送声非常重要,排比材料,写了《论六朝清商曲中之和送声》一文,指出吴声、西曲许多曲调的后出歌辞,主要是利用该曲调的和送声来进行新的创作,所以其思想内容往往与本事不相符合,从而解释了这方面的疑问。

除细读若干重要典籍外,当时还广泛浏览、检阅了许多有关资料。除注意读正史中的《音乐志》外,还读了政书、会要、类书中的音乐部分和若干古地理志。读了丁福保的《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注意读其中的“杂歌谣辞”,因其与乐府关系较密切。翻阅了严可均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注意读其中与音乐有关的文章(如马融《长笛赋》)。注意利用《文选》李善注、王先谦《汉书补注》等注文中所提供的丰富材料。还把汉魏六朝的古小说读了一遍,从中也获得若干有价值的材料。例如南朝志怪小说中颇多鬼唱吴歌的记载,表面虽属荒诞,但联系看,却能说明鬼唱《子夜歌》这种男女恋爱不自由的社会现象。又如刘宋戴祚《甄异传》中有“金吾司马义妾碧玉善弦歌”的记述,结合《晋书?汝南王亮传》等的记载,可以考明《碧玉歌》中的碧玉确是汝南王之妾,旧说不错。有许多历史文献,乍看似无多大关系,但如果认真考察,往往能够联系起来说明一些问题。

1982年

同类推荐
  • 烽火诗情——新四军诗选

    烽火诗情——新四军诗选

    这是一个亿万人情不自禁地为新时代的到来而歌唱的诗的时代,一个不能没有诗的时代,一个诗人和诗篇喷泉般涌现的时代。想到这些,我就常常要想到新四军。
  • 怀石逾沙

    怀石逾沙

    第二卷内容以《岛》前期散文和《最小说》前期专栏为主,那段时间里,发生了很多事情,经历很多挫折,也遇到很多变故。书名逾沙二字,取自成语逾沙轶漠,形容跋涉了很多路途,经历了很多事情。而怀石,则是指这段岁月的跋涉,尤其沉重,负担着心中的壁垒,依然艰难地前行。
  • 少女与永生

    少女与永生

    《少女与永生》是作家草白的随笔集,包括《写作者》《少女》《幻想家》《失踪者》《浪子》等14篇,以“我”身边亲人、朋友的命运变化为描写对象,共同组成“我”的少年记忆和家族记忆,书中有因被误解而跳井自杀的玩伴小莫,有人生轨迹不断变化的老师,有身为体力劳动者却不断想“发家致富”的小舅,有突然失踪的表叔,有命运多舛却仍努力生活的堂姐,还有出售经文的九十一岁的祖母、“浪荡子”哥哥。草白的书写真挚而动人,书中警句频出,对于成长期的女孩,进入社会不算太久的年轻女性,深具启发性。
  • 话本小说

    话本小说

    《话本小说》主要内容分为话本小说概述、宋代话本小说、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等章节。“话”在古代有一层含义是“故事”,这种释意在隋代就已经通行了,唐、宋、元、明都沿用这一意义。
  • 倾听生命的低语

    倾听生命的低语

    《倾听生命的低语》是散文作家鲁先圣积数年之力完成的一部随笔断章作品集,全书语句凝练,思想深邃,情感真挚,禅意浓郁,讲述了在面对不公和不平等以及人世间的冷暖时,我们应该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拼搏,改变这种现状,而不是一味地抱怨和仇视身边的人和事。书中大量列举了作者的亲身经历和成功经验,进一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含义,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当代心灵读本。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简单管理学

    简单管理学

    事物的本质原本很简单,只不过我们将它复杂化罢了。管理,按照旧有的管理模式,我们将简单的东西复杂化了,现在需要做的就是还原简单,让管理回归本质。本书中分析了大量的学术观点和实务经验,指出了大多数管理者可能存在的误区,提出了几项管理思维法则,从而引导读者重构思维方式,走向学术和实务精进。
  • 鬼族秘术:阴阳鬼咒师

    鬼族秘术:阴阳鬼咒师

    【鬼咒师Ⅱ:养鬼奇谭】惊悚骇人的湘西赶尸,蛊虫肆虐的苗家村寨,鲜为人知的巴蜀藏尸,惊心动魄的灵术对决,闻所未闻,奇之又奇。沉睡千年的的鬼族文明能否重现人间?失传千年的鬼巫之术是否真的已经绝迹?盛唐时期,称雄巴蜀,湘苗两地的鬼族人是如何养鬼、如何放鬼的?在那个繁华的年代,蛊,鬼,尸,又是以怎样的方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呢?阴阳鬼咒师凉子沫在经历鬼域历险,并遭遇一系列打击之后,精神所挫,意志消沉。就在这悲观绝望之际,凉子沫发现了师父留下的一封信,在信里,师父告诉了凉子沫一个惊天的秘密,而这个秘密,就隐藏在那本祖师笔记里。五年间,凉子沫一直想参透藏在笔记里的秘密,却毫无成果。直到一个苗族少女的站在他的门前,盛情邀请凉子沫,前往苗疆,为她的家乡驱除鬼患,本想拒绝的凉子沫竟惊奇地看到一张熟悉的脸。一张原本熟悉苏小惜的脸,此刻,却刻在了一个苗族少女的脸上。于是,凉子沫带着喜与忧,随她去了西南苗疆。
  • 医妃有毒:狂妃要逆天

    医妃有毒:狂妃要逆天

    她是国际榜的顶级杀手,平时仅少接任务,却每次都好死不死遇到他!他是军中最具前途的少将,执行任务要是撞见她,总能被坏了好事!于是,他追,她逃,明争暗斗,直到那天午夜飙车,双双坠崖,再度睁眼,却是满目喜红。当看清彼此的真面目时,某女眯眼了,某男勾唇了。很好,是时候该算算总账了!可是,算着算着……这画风好像从哪里开始变得不太对了?“狐狸,你相信一见钟情吗?”“不信。”“那就是相信日久生情啦?”“嗯?等等,撒开你的猪手,想干啥?”“你觉得呢?爱妃~”门突然被炸开,四个身影极默契地杀了进来。“夜冷枭!你又来骚扰咱老大?没门!”
  • 情陷帝王劫

    情陷帝王劫

    她是江湖女子,精通琴棋书画,却不通武!她是“公主”,遭逢巨变,一无所有。她是平民百姓,却为何成了当朝皇后?他为何许诺,此生独爱一人?愿意重回‘牢笼’,舍身赴爱。权势挑战爱情?孰赢孰败!
  • 斗战风暴

    斗战风暴

    八条锁链从虚空中蔓延而来,汇聚在一起,锁住了一个人。这个人承受着无数天灾,他目光锐利的看向苍天,冰冷的说道:“我曾三次舍身拯救众生,可为甚么众生要囚禁我?我倾尽所有只为她,可她为甚么要背叛我?我一片赤忱之心对兄弟,但他为甚么要杀我?我不甘心,我要复仇。”于是以自身毁灭为代价、崩碎了锁链,其灵魂化作一道金色流光穿越空间,向下坠落。大地之上,一个双手、双脚都被锁链缠绕的少年奴隶,在看到周围同伴都被无情的杀死后,他双眼望天,眼中流出了血泪,然后低沉的说道:”我想要自由,永恒的自由。“
  • 锦汐缘之王妃的马甲

    锦汐缘之王妃的马甲

    云府庶女云锦汐,自幼流落在外,十五岁方被带回云府,据说是户部尚书与青楼女子在外的私生女,据说这位私生女无才无德,相貌普通,性格孤僻,远不及她的二位姐姐。直到及笄之日,京城太子爷拿太子之位要挟皇帝,非这位云府小庶女不娶……九王爷坐在玉龙椅上幽幽的对皇帝说:“皇位和云锦汐你选一样给我。”所有人不解,这云府庶女竟何德何能,直到她某个身份露了出来……
  • 完善学校规范化管理的体制

    完善学校规范化管理的体制

    学校的规范化管理,是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把学校管理活动中最基本的、相对稳定的管理内容,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和规范,采取强制执行、严格训练和有效的思想教育,使之成为学校师生员工自觉遵守的习惯,内化为师生员工的素质,进而形成学校的传统,以达到管理非管理,似有似无的境界,并形成一定的常规。
  • 梵音劫

    梵音劫

    瑶琴惊梦,迷雾重重。菩提树影,传送异世。梵音之劫,即将开启。天下苍生,亟待尔等拯救!她,东方未晞,自此命运交换,于异世大陆谱写新的神话。傲娇如她,火凤之翎,盛世佳音。他,南宫云麟,金玉箫翩翩佳公子,天赋秉异。一脸看似腹黑无害,殊不知实则深藏不露。可暖男白衣公子的出现让一切都陷入了迷局……若千年前我们三人未曾相遇,结局又将是如何?若菩提树下当初的誓愿都实现,是否能换回你如花笑靥?怪只怪命运太无情,设下千年梵音劫。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一音一世界,一乐一人生。谁也躲不过,又换来谁去默默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