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07200000108

第108章 108 刘勰为何把《辨骚》列入

“文之枢纽”

《文心雕龙?序志》篇在介绍全书内容时,有一段话说:“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文之枢纽,亦云极矣。”从这里可以看出,刘勰是把全书的前五篇作为讨论“文之枢纽”的总论的,《辨骚》篇是五篇之一,这是讲得明明白白的。但骚是一种文体,跟《宗经》、《正纬》篇讨论的经书、纬书性质有所不同,而与自《明诗》至《书记》各篇所探究的各体文章却相类似。萧统的《文选》也把骚作为文之一体,与诗、赋、七、诏、册等并列。因此,有些研究者主张《辨骚》一篇不应列入全书总论,而与《明诗》至《书记》20篇同归于文体论部分。这种看法,固然有一定理由,但违背了《序志》篇中刘勰自己的话,显然是不妥当的。《辨骚》篇究竟何属,看起来似乎是一个小问题,实际却涉及到对于刘勰的基本文学思想的理解,不可以不加辨明。段熙仲先生在《〈文心雕龙?辨骚〉的重新认识》一文(见《文学遗产》第393期)中指出,自《明诗》至《书记》20篇的内容,如《序志》篇所说,是包含“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等四项内容的,《辨骚》篇内容不是这样,因此它与《明诗》以下20篇应区别开来。这种看法是有价值的。段文也谈到刘勰为何不把《辨骚》列入文体论而列入“文之枢纽”,只是说理比较粗略,令人有不够惬意之憾,本文试从刘勰的基本文学思想来说明这个问题。

“轩翥诗人之后、奋飞辞家之前”的《楚辞》,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在汉魏六朝时代,为许多文人所学习模仿,和《诗经》一起被奉为韵文的经典作品。比刘勰年辈稍早的沈约,在《宋书?谢灵运传论》中论述汉魏以迄南朝诗赋的发展时,就说过“源其飙流所始,莫不同祖风骚”的话。与刘勰同时代的钟嵘,在《诗品》中系统地评述了汉魏两晋南朝诗人,指出这些诗人的渊源不出“国风”、“小雅”、《楚辞》三者,实际也就是“同祖风骚”的意思。刘勰充分认识到《楚辞》对于后世文学的深远影响,“其衣被词人,非一代也”(《辨骚》)。他又说:“模经为式者,自入典雅之懿;效骚命篇者,必归艳逸之华。”(《定势》)明显地把《楚辞》和儒家经典相提并论,认为是两种不同文学风格的渊源。上面沈约、钟嵘、刘勰的议论具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把《楚辞》跟《诗经》(扩大一点就是儒家的经典)相提并论。他们把古代优秀的文学作品当做创作之源,固然是错误的;但这类看法反映了后世文人对《楚辞》的充分重视,反映了《楚辞》在中国文学史上巨大深远的影响。从这个角度讲,刘勰把专门探讨《楚辞》的《辨骚》篇列入全书的总论,而和着重探讨汉魏以来各体作品的《明诗》等20篇区别开来,是完全合理的。

刘勰把《辨骚》列入“文之枢纽”,不但说明他对于《楚辞》历史地位的尊重,而且还表明了他的一个重要的文学观念,即创作必须以儒家经典为准则,对《楚辞》的奇变的文风,必须加以批判地吸取。

刘勰认为文人作文,必须宗法儒家的经典。这些圣人的作品,是“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是“圣文之雅丽,固衔华而佩实者”(《征圣》),即思想艺术两方面都很完美的。经典的文风,在刘勰看来,概括地说,其风格特色就是“雅正”、“典雅”或“正”。刘勰认为宗经之文,有“六义”之美,“一则情深而不诡,二则风清而不杂,三则事信而不诞,四则义直而不回,五则体约而不芜,六则文丽而不淫”(《宗经》),这就是经典文风在思想艺术上的具体特色。这种竭力夸张经书的主张,表现了浓厚的儒家正统思想和复古观念。

《楚辞》的出现,是儒家经典文风的一大变。刘勰在《辨骚》篇中,以经书为标准,折中汉代诸家的议论,指出屈宋的作品同于风雅者有典诰之体、规讽之旨、比兴之义、忠怨之辞四事,异于经典者有诡异之辞、谲怪之谈、狷狭之志、荒淫之意四事,结论是:“论其典诰则如彼,语其夸诞则如此”,“乃雅颂之博徒,而词赋之英杰也”。这些意见表面看来似乎颇为全面,实际上并没有摆脱汉儒依经立论、提倡温柔敦厚的狭隘保守观点。刘勰认为《楚辞》文风的特色是“奇”,它的优点是“虽取?经意,亦自铸伟辞”,“惊采绝艳,难与并能”;缺点是有不少地方异于经典,形成“夸诞”之风。《辨骚》篇的结论是:“凭轼以倚雅颂,悬辔以驭楚篇,酌奇而不失其真(一作贞,意同‘正’),玩华而不坠其实。”这就是要求以儒家经典雅正的文风为准则,批判吸收《楚辞》奇丽的文采,而不流于夸诞。《定势》篇说:“旧练之才,则执正以驭奇;新学之锐,则逐奇而失正。”在刘勰看来,以儒家经典文风为准则,酌取《楚辞》的“惊采绝艳”,便是“执正以驭奇”;不然的话,就要“逐奇而失正”。

要求“执正而驭奇”,反对“逐奇而失正”,是刘勰的一个基本文学主张,除《辨骚》篇外,还表现于其他各篇。《史传》篇强调史传内容必须“务信弃奇”,批评许多史传在这方面的弊病道:“若夫追述远代,代远多伪。……盖文疑则阙,贵信史也。然俗皆爱奇,莫顾实理;传闻而欲伟其事,录远而欲详其迹;于是弃同即异,穿凿傍说,旧史所无,我书则传。此讹滥之本源,而述远之巨蠹也。”又援引班彪之论,批评司马迁《史记》有“爱奇反经之尤”。这里所指摘的史家爱奇之失,是指记事夸诞失真或议论谬误不合经典。《宗经》篇六义中的两义是“事信而不诞”“义直而不回”,史传记事夸诞失真、议论谬误,所以说是“爱奇反经之尤”了。《诸子》篇批评《列子》、《庄子》、《淮南子》运用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的弊病,认为是“踌驳”、“虚诞”;又批评韩非子、公孙龙学说的“杂诡术”;接着要求“洽闻之士,宜撮纲要,览华而食实,弃邪而采正”。从刘勰宗经的标准看来,诸子的这些内容,有的是违背“事信而不诞”的标准的(神话、传说一类),有的是违背“义直而不回”的标准的(韩非、公孙龙学说),都是逐奇失正的东西,是“邪”,必须摒弃。《史传》、《诸子》两篇所批评的“奇”和“邪”都指内容。《练字》篇主张用字“依义弃奇”,批评《尚书大传》和傅毅把“列风淫雨”作为“别风淮雨”是“理乖而新异”,是出于“爱奇之心”。这是指的形式。还有《定势》篇所批评的逐奇失正之风,是指语言和风格,也属于形式。至于《序志》篇说的“去圣久远,文体解散,辞人爱奇,言贵浮诡”,这里所指摘的现象,又是兼包内容形式两方面了。总之,刘勰并不笼统反对文章之奇,但反对“逐奇而失正”,他把这种现象和儒家经典的文风对立起来,作为《文心雕龙》全书的主要抨击对象。

刘勰认为,汉魏以来,离开儒家经典文风的准则,形成“浮诡”、“讹滥”文风的现象,主要应由辞赋尸其咎。这一看法在《情采》篇中表述得很明确。他认为诗三百篇作者是“为情而造文”,其文“要约而写真”;辞人的赋颂却是“为文而造情”,其文“淫丽而烦滥”。“而后之作者,采滥忽真,远弃风雅,近师辞赋,故体情之制日疏,逐文之篇愈盛”。《文心雕龙》其他篇中对于辞赋的批评是颇多的,这里毋须赘述。辞赋的这种华而不实的毛病,发源于《楚辞》。《宗经》篇说:“建言修辞,鲜克宗经,是以楚艳汉侈,流弊不还。”《通变》篇说:“商周丽而雅,楚汉侈而艳。”都是《楚辞》汉赋连类而言,并把它们和儒家经典文风相对举。《物色》篇赞美《诗经》描状自然景色,用字精要,“皎日?星,一言穷理,参差沃若,两字穷形,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接着说:“及《离骚》代兴,触类而长,物貌难尽,故重沓舒状,于是嵯峨之类聚,葳蕤之群积矣。及长卿之徒,诡势瑰声,模山范水,字必龟贯,所谓诗人丽则而约言,辞人丽淫而繁句也。”这里“丽淫而繁句”固然是直接批评汉赋,但认为《楚辞》在这方面起了不良的先导作用,语意之间也是颇为明显的。纪昀评《辨骚》说:“词赋之源出于骚,浮艳之根亦滥觞于骚,辨字极为分明。”这话是探得了刘勰的用心的。当然,刘勰并不笼统反对《楚辞》之艳,他认为“若爱典而恶华,则兼通之理偏”(《定势》),但他坚决反对“楚艳汉侈、流弊不还”的现象,因为那是“逐奇而失正”了。综上所述,可见刘勰把《辨骚》列入“文之枢纽”,作为全书总论之一篇,不但由于《楚辞》产生时代较早,对后世文学发生深远影响,必须尊重它的历史地位;而且从阐明自己的创作原则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刘勰认为《楚辞》的“奇文郁起”,是儒家《五经》以后文风的一个巨大转变(《序志》篇所谓“变乎骚”意即指此),它有“自铸伟辞”、“惊采绝艳”的优点,但也有异乎经典的“夸诞”之弊。这种弊病由于汉赋的继承发展而扩大了,形成了后世“浮诡”、“讹滥”的不良文风。为了矫正这种不良文风,刘勰强调必须以儒家经典文风为准则,批判吸取从《楚辞》开始的奇辞异彩,强调“正末归本”(《宗经》),强调“执正驭奇”。这个重要主张贯串在《文心雕龙》全书中间,而在总论中作了开宗明义的论述。这层意思,即在《宗经》、《辨骚》的篇名用字中间,也是可以窥见的。

刘勰在“文之枢纽”中所表现出来的崇经抑骚的思想,在钟嵘《诗品》中也有明显表现。钟嵘最推崇上品中的曹植、陆机、谢灵运三位诗人,都是源出“国风”;对源出《楚辞》的张华、鲍照、谢?等诗人,则较多不满之词,都置于中品。《诗品序》中更讥笑当代“轻薄之徒”,不肯好好向源出“国风”的曹植、刘桢学习,而专门师法鲍照和谢?。这种议论跟刘勰宗经、辨骚的宗旨是很相近的。

我们评价刘勰《辨骚》的文学思想,应该肯定它的价值,特别是其中对《楚辞》的艺术成就和《楚辞》中各篇的风格特色,作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比起前人在这方面的理论,有了很大的发展,这表现了刘勰卓越的艺术鉴赏才能和分析能力,无疑是应该肯定的。再有,在刘勰宗经、辨骚的文学主张中,着重谈到了奇与正的问题。不少同志根据刘勰对于奇的言论来探讨刘勰对于浪漫主义的看法,这也是有其道理的。但应该看到,文学作品中奇的现象是比较复杂的,有的与浪漫主义有关,如神话传说,有的却无关,如“别风淮雨”之类,奇并不都是浪漫主义。刘勰对于奇的态度也不是简单的,他对于奇不是笼统肯定,也不是笼统否定。他既要执正驭奇,要酌奇玩华;又要依义弃奇,反对逐奇失正。因此我们探讨刘勰对于浪漫主义的看法,必须作全面的考察和科学的分析,否则是很容易说错的。

1964年

同类推荐
  • 红楼梦中人

    红楼梦中人

    在《红楼梦》美奂绝伦的场景中穿梭,看掠过大观园的微风以及在繁华中沉浮的男人,也怜惜着那倾城的红颜。
  • 意识荒草

    意识荒草

    本书写到,20世纪80年代至今,牛撇捺在从事行政管理工作之余致力于政治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专业研究和杂文创作,这些作品体现着作者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创作旨趣和思维状况,但数十年里从未改变的是,贯穿这些文章始终的视野开阔、秉笔直言、针砭时弊的创作风格以及作者作为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感和杂文家的社会批判精神。
  • 把岁月编织成一幅画(唯美阅读)

    把岁月编织成一幅画(唯美阅读)

    本书中有对真情的体悟,有与孤独的对话,有对人生的感叹,有与命运的抗争。书中选取了关于人生、理想、奋斗等多方面的励志故事。一则故事改变一生,本书会给青少年带来不一样的人生感悟。其内容涉及人生的方方面面,有的灵气十足,它们有的睿智凝练,让心灵为之震撼;有的灵气十足,宛如一线罅隙中奔涌而出的清泉,悄然渗入心田……
  • 拯救火车

    拯救火车

    本书作者多年来创作的诗歌作品集,收录了作者自诗歌创作以来发表在全国各大诗歌刊物、报纸副刊的优秀诗歌作品。
  • 真情与梦想

    真情与梦想

    本书收录有“给生命来点幽默”、“母爱”、“我的园地我的朋友”、“懂得感激”、“怎样发现自己”、“不能没有温暖的家”、“螃蟹的故事”等散文作品。
热门推荐
  • 立阴司

    立阴司

    那个,因为想在这个圈子里活下来所以开新书了《英魂棺》发在创世,起点这边要签了约才能看到,有支持的可以去qq阅读支持我一下。
  • 美食与宝藏

    美食与宝藏

    平凡厨师异能觉醒!情节前期有点快,金手指开发略微慢,需要您细细品~倒闭的饭店小厨师被神秘家族错认米其林大厨。参赛、看展、投资、鉴宝、智斗悍匪,游览名胜、秘境寻宝、对抗暗黑......靠厨艺引得美人怀抱,靠厨艺寻得厨神秘宝,靠厨艺斗争暗黑集团,靠厨艺走上璀璨巅峰。主角重度抠门患者,厨房强迫症达人,听到寻宝就走不动道病患,这是一段曲折、黎齐的美食之旅。又名:《平平无奇小厨师》、《你给我做饭我们还是好朋友》
  • 九重春色之倾城佳人笑忘川

    九重春色之倾城佳人笑忘川

    初遇,他们才子佳人,一世之约难表于口。再见,身份云泥之别,在杀戮中艰难守候。相守,是弥补也是救赎。
  • 爱的守护精灵

    爱的守护精灵

    她是来人间完成守护任务的守护精灵,他是从小和她一同长大,立志要保护她一辈子的少年精灵,···这是一场关于精灵与人类的爱的交响曲···到底最终会如何抉择呢?
  • 教师公文包-趣联漫话

    教师公文包-趣联漫话

    本书分“谐趣”、“述志抒怀”、“哀愤”、“馆铺第宅”、“江山名胜”等六部分,介绍了一部分有趣的对联和故事。
  • 乔夫人奋斗记

    乔夫人奋斗记

    村姑到诰命夫人,要奋斗,更要幸福。她的一切付出,终是有回报的。
  • 非实之战

    非实之战

    战争的意义是否真实,是否保持初心,为了守护,还是为了杀戮,在沙场中逐渐迷失。
  • 废材逆袭史

    废材逆袭史

    废材小姐完美逆袭,恋爱,打斗,吃醋…浴火重生,化茧成蝶……
  • 抗战之幸存者

    抗战之幸存者

    或许在抗日年代,最重要的不是各种yy,而是活下去。当然本文是作者自己写着玩的,是看别人的不过瘾自己写喽,当然更新就不稳定,看心情喽。但总要交待的明明白白的。
  • 踏星

    踏星

    浩瀚宇宙,无尽种族!恢弘战技,十决横空!远古独姓,百强战榜!以我之名,脚踏星空!2200年的一天,当人类第一次登上海王星,看到的是一柄战刀和一具站立的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