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09400000007

第7章 人与自然亲和力的诗意书写(2)

唐代山水田园诗学习了谢灵运等人的“形”,即对自然的观照和技巧的锤炼,舍弃了运用连篇累牍的华丽辞藻说理的成分,真正使唐代山水诗有灵气的是把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和人格理想,对自然的热爱的平淡心态融汇到自然山水、田园风光之中。唐代诗人对陶渊明的人格都非常崇拜,孟浩然一生就“我爱陶家趣”(《李氏园卧疾》)“最嘉陶徵君”(《仲夏归南园寄京邑旧游》),在情趣上与陶有相近之处,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傲岸个性与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高洁品性是一致的。陶渊明体合自然,以疏淡之笔、白描手法描写平静的田园风光,以日常生活入诗的自然平和对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影响极大。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把酒话桑麻”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二“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有异曲同工之妙,用语情调毫无二致。陶渊明的平淡自然风格对张九龄、孟浩然、王维、储光羲、韦应物、柳宗元等人的诗风起了决定性作用。陶谢两家诗有机融合,就形成了唐代山水田园的新时代,这一重任的完成有赖于“王孟”,在他们手中,山水诗、田园诗合二为一,有机统一起来了。特别是中唐山水田园诗人韦应物、柳宗元、司空图诗风的交融契合,“王孟”功不可没。

总的说来,唐代山水田园诗“取神于陶谢之间,而安顿在行墨之外”《古欢堂集杂著》卷二。,既承继陶诗观赏自然时的主观感受,又师承谢诗观照景物、精细描摹之长,既学谢诗模山范水,但又洒脱不拘,既像陶诗那样道出内心之喻,又能使山水田园显得亲切自然。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王维、韦应物、柳宗元等一大批山水田园诗作家组成了强大的团队,把山水田园诗推向了崭新的时代,以至于推到了顶峰。

唐代山水田园诗不仅注重神韵自然、内容宏阔多彩,而且作法也达到了新的高度。我们知道,南朝山水诗语言“俪彩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只重雕琢字句,形式上的华丽妙赏,而谋篇作法上实为贫乏软弱,这就造成了有佳句无佳篇的局面。如:“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入彭蠡湖口》);“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登江中孤屿》);“密林含馀清,远峰隐半规”(《游南亭》);“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残红被径隧,初绿杂浅深”(《读书斋》);语言精炼工整,境界清新自然,从不同的角度向人们展示了大自然的美。真是“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文心雕龙·明诗》。,有此创作心态,“经纬绵密”,“体尽俳偶”《诗源辨体》卷七。深涩厚重,不免有“字句滞景”之嫌,以致造成后人“有佳句无佳篇”的定评。

就作法上而言,谢灵运山水诗领略山水之美采用移步换景式的游赏。寻幽揽胜,山水异态纷至沓来,不像陶渊明的静观,心境纯净,方能物我亲切交流,落笔成诗,便出意境。由此在布局谋篇上只有依时间先后顺序展开叙写景物,叶燮说“远近浓淡,层次脱卸、俱末分明”,过分繁复巨累,不是写心而是写形,捕捉到的山水是客观美,而意趣、情韵苍白,很难体会到语言的启示性,难以调动人们的想象和联想,缺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效果,也就是说,物象之间很少留有空白,他的写实性的语言密不透风,给人少有回味余地,由于过分追求新奇,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语多生撰、非注莫解其词,非疏莫通其义”清吴淇:《选诗定论》卷十四。之弊。清汪师韩《诗学纂闻·谢诗累句》曾指责谢诗“不成句法”“拙劣强凑”、“了无生气”见《清诗话》。之处达五十余条。虽有夸大之词,但也的确说明了部分问题。到了谢朓手下,谢灵运的繁复虽得到避免,山水诗清新隽秀,声韵悠扬,但“微伤密细,善自发诗端,而末篇多踬”《诗品》。,神韵气势上下不一,欠统一完全。甚至有的作品“篇篇一旨,或病不鲜”。但唐代山水田园诗不仅名句俯拾皆是,而且名篇同样如此,篇法之妙令人啧啧。孟浩然的“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残句》),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一气呵成,浑然天成,无迹可寻。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古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全诗写应邀过访故旧朋友的情景,诗人淡淡写来,如话家常,好像在客观描写场景,并把诗人融入画面,他那浓烈的感情已有机渗透到各种意象之中了,情景、主客浑圆。通体皆散,气韵贯注全篇,“所谓篇法之娇不见句法者”《唐诗别裁集》卷九。,“不可以炼字炼句求之”施补华:《岘佣说诗》。。“一字一句之奇,皆从全首元气中苞孕而出,全首浑老生动,故虽有奇句,不碍自然”贺贴孙:《诗笺》。。诗里感情淳真,没有半点虚假矫造,可说是原汁原味,醇厚味浓,句句自然,淡远高古,“淡到看不见诗了”。正如闻一多说“自六朝以来,作诗的多炼散句,整而匀称的作品很少见,所以大家都重视一气呵成的作品,孟浩然的诗大多是这种风格,如《听郑五愔弹琴》、《过故人庄》等等,都属体格高古,一气呵成这一类”郑临川:《闻一多论古典文学》,第93-94页。。这就是唐诗有别于谢灵运等南朝诗的地方。

综上所述,唐代山水田园诗虽然继承了陶谢的技巧神理,并大大发扬了他们的优点,摈弃了他们的短处,在他们山水诗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开拓和创新,无论从神韵、意蕴,还是形式、篇法,无论从情景的浑融,物我的统一,还是地域范围,灵气和生机都有了极高的探索,再创造,最终达到一气呵成,一以贯之的意趣。令人时刻感到诗中生气勃勃的灵性,体会到诗中空谷的足音,万象的奔突。宇宙中的神理韵味。正所谓“高明的作者,常常把美的感受,留给观赏者自己去揣摩,在脑海里自由自在的酝酿,才会影射出无限的遐思和品位,所以说,由自我发乎直觉或幻觉,由揣摩而得来的那种感觉的‘美’,才是每人所向往的属于自己对‘美’的隽永感。……常听人说,神来之笔,往往是‘无心恰恰用,有心恰恰无’的道理。留白是‘无’的表现,‘道以无为大,大而无所容’,当然也是一种技法的熟练与理念贯彻相辅相成的成果——即留白”陈子斌:《文明的生命力——河洛八卦开创新时代的新智慧》,第117页,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0年。,唐诗留下的想象空间十分辽阔,让人根据自己的生活阅历,展开驰骋想象,去补充这一空间的所有内容,这样内蕴就丰富多彩得多,奇妙得多,在富有包孕的片刻寂静中表现复杂多变、耐人寻味的体验,以此来玩索深层次的意趣神韵,给人一种心灵的感应和震撼,从而获得美的享受。这就是唐诗的魅力所在。

平淡清远的明秀诗境

在唐代,第一个用全部身心去描写山水田园诗的就是孟浩然。他即继承了南朝诗人的形式和技法,又师承了陶渊明田园诗的“自然平淡”的神理内蕴,他与王维二人真正将山水诗与田园诗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独特的山水田园诗,真正给人玩索的时空,令人回味不尽。他的诗如粗衣烂衫之农民,淳朴自然,不加雕饰,但如同一支青橄榄越嚼越有味,越嚼越清新醇厚。在二人的努力下,山水田园诗成为一种新体,新奇之处有目共睹,他们的创新形式与内容的全力拓展,为山水田园诗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孟浩然生于耕读传家的中小地主家庭,从小接受儒家思想熏陶,功名欲望极强,希望出仕中展示自己不凡的远大抱负。在《书怀贻京邑同好》等诗中表达了这一欲望的热切,“维先自邹鲁,家世重儒风。诗体袭遗训,趋庭沾末躬。昼夜常自强,词翰颇亦工。三十既成立,吁嗟命不通。……执鞭慕夫子,捧檄怀毛公。感激遂弹冠,安能守固穷?……秦楚邈离异,翻飞何日同?”“粤余任推迁,三十犹未遇……冲天羡鸿鹄,争食羞鸡鹜。望断金马门,劳歌采樵路。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谁能为扬雄,一荐《甘泉赋》。”(《田园作》)“观涛壮枚发,吊屈痛沉湘。魏阙心恒在,金门诏不忘。遥怜上林雁,冰泮已回翔。”(《自浔阳泛舟经明海》),可见他功名欲望,追求仕进无时无刻不挂记心头,强烈程度可想而知。为了功名,为了仕进,他多次进京寻觅仕途之机会。然而即没有考取功名,又没有被人举荐得到一官半职,压力非常大,情绪沮丧,出仕的打击可想而知。他“十上耻还家,徘徊守归路!”(《南阳北阻雪》),“惜无金张援,十上空归来。弃置乡园老,翻飞羽翼摧。”(《送丁大凤进士赴举呈张九龄》)。作者的出仕一再受挫,四处碰壁,沮丧与懊恼可以想见。求仕的一次又一次“空归”,不由得产生怀才不遇,不遇于时的怨愤之情:“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留别王维》)“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岁暮归南山》),强烈的怨愤必然带来牢骚不断。作者积极的用世思想,说明他不甘沉沦布衣。然求仕不得却终身布衣,这就是孟浩然一生的遭遇,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求仕的失败迫使他远离闹市,遁迹山林田园,以便求得走终南捷径,是否可以曲线求仕获得功名,这也不能说不是一种有效途径,更何况历史上这样的先例屡见不鲜。但最终他没能离开家园,曲线求仕也未能成功,不过,他的思想没有过分消极,处世态度始终积极向上,即使到后来漫游各地名山大川,也仍不甘于布衣身世,仍念念不忘仕进之用心,对求仕中的不遇始终耿耿于怀,愤愤不平,我认为,他写作大量的山水田园诗也有自我排解之意,也有发泄不满当世之情。

诗人曾与李白、张九龄、王维结交。又先后南游江、湘,北去幽州,一度寓寄洛阳,游历越中,自应试后遍交诗界群彦,曾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名震京城,尽管如此考试仍然名落孙山后,随后只得南下吴越,寄情山水,开元二十五年(737)入张九龄荆州幕,应和酬唱不少,不久辞归而卒。从他的经历可知,作者一生奋进不辍,但终归布衣。40岁之前是积极用世,态度、心情乐观,40岁之后是落第后的漫游与归隐,心境就转为愤怒与痛苦。怀才不遇的激愤,世无知音的寂寞十分强烈。杜甫在《遣兴五首》之五写道:“吾怜孟浩然,裋褐即长成,赋诗何必多,往往凌鲍谢。清江空旧鱼,春雨与甘蔗,每往东南云,令人几悲咤。”此诗即赞美了孟浩然的诗,又表达了对孟浩然的同情。无论是前期还是后期,孟浩然一生的基本生活内容是隐遁山林,归居田园。入仕精神不衰,为此,他写了大量的山水田园诗,是唐代第一个竭尽全力写山水诗的诗人,首开唐代山水田园诗之风。这些诗大部分是他在漫游途中写成,也有在家乡登临游览万山、岘山和鹿门山时所作,还有少数诗篇是写田园村居的生活,诗中取材地域范围相当广大。见多识广的经历,极大的丰富了他的创作素材,使诗人的创作资源更加厚实。在现有的田园隐逸诗和山水诗中均有充分的体现,正因为这样,他的诗的内容就比谢灵运、谢朓等的山水内容宽广得多,深厚得多,有神韵得多。

在唐之前,山水与田园各为一体,到了孟浩然手中,山水田园才有机统一,并且把这一体制的诗提升到了全新的境界。所谓新,就是在诗中较好的处理了情与景的关系问题,二者再不是互相割裂的了,而是水乳交融,在互相衬托中,达到天然的契合。使诗的意境单纯明净。他那道历代传颂的名篇《过故人庄》由一个个意象构成了一副优美宁静的田园风光图,而主客间的笑谈都萦绕于人耳,它不同于纯然幻想的桃花源,而是盛唐社会现实的升平展现。一个普通的农庄,一回鸡黍饭的款待,被表现得诗情画意。可以说这是他生活环境的一部分。生活入诗,即兴而发,不假雕饰,显出那样的自然而轻灵。全诗一气呵成,气象混成,自然淳厚,深得陶诗神韵,孟诗开头与陶渊明的《饮酒》之十四:“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境界相类,孟诗的结尾与陶诗结尾“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虽表现手法不同,但意趣同调,又如“开轩”“把酒”两句,又从陶诗“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归园田居》其二)化来,显然,诗人借似陶之口吻,写自己恬淡旷逸的心迹,抒自然淳真的情志,书坦荡无尘的襟抱。他的诗脍炙人口的五绝《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全诗仅四句,从春眠的甜美到春声的喧闹,从春声的喧闹到风雨的萧萧,从而联想到春花的零落,四句诗流走地记下春晓瞬间的思想变化的流程,而这一思想流程又是通过具体画面形象组接来显示的,作者的一切主观意绪全部隐去了,流露出来的是惜春情绪和对在春天里易感而难以言传的生活感受。很显然,作者继承了陶诗白描手法,但内蕴深厚,语出天然,如话家常,天然而掩其巧,更接近陶渊明诗豪华落尽见真淳的境界。

孟浩然的山水诗,多为遇景入咏之作,常常从高远处落笔,自寂寞出低徊,随意点染的景物与清淡的情思相融,从而形成平淡清远而意兴无穷的明秀诗境。如《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宿建德江》、《耶溪泛舟》、《彭蠡湖中望庐山》、《夜归鹿门山歌》等等,先看他的同写江湖而各有风情韵味的诗: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宿建德江》

落景徐清辉,轻饶弄溪渚。澄明爱水物,临泛何容与。

白螺垂钓翁,新妆浣纱女。相看似相识,脉脉不得语。

《耶溪泛舟》

从以上三首诗看,作者写诗“为多膳食乐,频作泛舟行”《经七里滩》》,爱水爱山正是古人志趣嗜好,因为山水标志着古仁人的洁尚品德,同时也标志着人和自然进一步的沟通与和谐,标志着一种新的自然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也标志着唐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一定程度上彰显着人与自然的亲和精神。山是高洁的象征,水是清纯的象征,作者以行者的目光看山水,喜写水,就是为表达自己品德高洁,不愿与世俗为伍,不愿折腰屈从的心迹。前两首诗中无论叙事言情,均有“愁”字,思绪重重。表面是怀友不得而“愁”实为诗人落第不遇而愁,寂寞惆怅的孤独心情,因野旷天低、江清月近而愈显清远无际;这些孤独凄凉的心情都在景物描绘中流露,所有的景物、环境、时间与这一愁紧紧揉合,作者亲近自然,欣赏明月就是为了散心头之愁。第三首表现的较为轻松愉悦,在傍晚泛舟,心情散淡逸兴,老翁少女相对视,落落大方,情纯意净,少有凡俗之气。融合了诗人新鲜的感受和天真的遐想。在他的视野里,无论是沐浴在夕照清辉中的人物,还是嬉戏于水下岸边的游鱼,所见的一切,仿佛都化作会心而亲切的微笑。这些诗境,确实给人晶莹剔透之感。意境以动态物象为中心,具有了飞跃感和流动感,人与物互动之效明晰。

同类推荐
  • 一本书读懂史记故事大全集

    一本书读懂史记故事大全集

    《一本书读懂史记故事大全集》是我国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学巨著,位列“二十五史”之首,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终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三千年左右的历史,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研读《史记》,除了可以丰富史学知识之外,更主要的是可以以史为鉴,探寻社会发展与国家兴亡的规律、经验和教训,寻找人生道路上的坐标。为此,本书精选了《史记》中的精华篇章,以事件发生的时间为顺序,全方位、新视角、多层面地阐解原著。《一本书读懂史记故事大全集》文字精练,语言生动,图片精美,以帮助读者从全新的角度和崭新的层面去考察历
  • 蓉城未眠

    蓉城未眠

    本书以散文的形式叙写生活里一些看似琐碎的事,却含有深刻的哲理性。作者用她敏锐的心思,以淡然的文笔细细诉说着这个城市以及与这个城市有关的故事。然而,这里的天空无论阴霾或晴朗在作者笔下又有了不一样的色彩。不管你是否喜欢蓉城,只要你还热爱着自己的生活,总会从书中文字里发现有那么点点滴滴,能感动或触动你。
  • 澄明集

    澄明集

    本书系曾扬华先生二十四篇论文结集,对中国古代文学、哲学、史学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毕数十年研究功力于一书,古今贯通,视野宏大、观点新颖、材料丰赡,内容翔实,不啻是思想性、学术性并重,有深度、有广度的精湛论著。
  • 一本书读懂二十五史故事大全集

    一本书读懂二十五史故事大全集

    “历史不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史,也是一部有理想、有灵魂的生活史和奋斗史。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智慧的民族,回望过去五千年的历史,每一处都值得我们去感受,去品味。在先人们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里,史学典籍为数众多,《二十五史》以涵盖中国历代二十五部纪传体史书而大放异彩。由于《二十五史》内容浩繁,文言文枯涩难懂,很多读者纵然想去研读,也是有心而无力。为此,《一本书读懂二十五史故事大全集》特别甄选了《二十五史》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按照各部史书的时间顺序分为25个章节,全方位、新视角、多层面地阐述中国历史,简明扼要地勾勒出中国历史演进的基本脉络和发展历程。科学简明的体例
  • 叩击心灵的经典哲理美文

    叩击心灵的经典哲理美文

    《叩击心灵的经典哲理美文》内容简介:走进名家的心灵深处,体验不朽名篇的智慧与美。生命中瞬间的感悟,定格为永恒的经典。一本温情的合辑,亲情的温馨,爱情的甜美,友情的珍贵——一篇美文,一种感悟。
热门推荐
  • 墨染情天

    墨染情天

    穿越时空而来的超级强悍剩女遇上了超级无敌腹黑男,在一次次的阴谋阳谋中女主被算计赖上了温柔男主。但是请别忘记女主也是很腹黑的哦。看女主如何步步为营的走出女王范。。。
  • 大力的奇幻冒险

    大力的奇幻冒险

    在一片宽广的海域边,即将面临毕业实习的实习狗柏大力悠悠醒来,面对茫然不知所措的大海,看着自己身上满身累累的伤痕,这一切都让柏大力感到茫然,而此时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我的努力都白费了啊,说好的毕业实习找到好工作,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呢啊喂?!贼老天此时一阵熟悉的声音飘过:“嘀,条件达成,系统开启......他要面临的第一个世界,确实陌生又收悉的——刀剑神域!………未完待续
  • 其实我是一个经纪人

    其实我是一个经纪人

    穿越过来之后只想重操旧业的动漫监督被迫走上了一条成为全能经纪人的“荆棘之路”。他是《乐队的夏天》最酱油贝斯手和最强创作人他是第一个女装cos自己作品人物的动画导演但是从一开始,他是一个经纪人。
  • 穿越之吃货王妃

    穿越之吃货王妃

    90后美女吃货穿越到古代变身为王妃。咦。。。这帅哥竟然是我老公,妈妈咪呀,我还不想结婚。不过这是哪里呀!
  • 八荒蛮帝

    八荒蛮帝

    前世她是被人操纵无法反抗的木偶,这世她是身无斗气遭人唾弃的废物。但是这一世她一定不会再成为任人操纵的木偶,也不会再成为世人唾弃的废物,她一定会造就属于她的神话。废物?你见过毫无斗气却一脚踹飞斗者的废物吗?你见过把丹药当糖豆吃的废物吗?你见过招一招手就有千军万马的魔兽军团的废物吗?身负上古血脉,她是定数中最大的变数。“天道不公,焚天如何?人道不平,杀尽如何?”铁血长枪,征战蛮荒,累累白骨方能造就帝王路。
  • 地外合约

    地外合约

    林忻本来以为,外星生物都是友好的。可是,当外星生物以非友好的方式与林忻握手时,林忻才知道,外星生物都是一个样的。林忻被迫与外星生物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从此,他们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无尘之钻

    无尘之钻

    这什么都不是,只是一个游戏人的执着,全真模拟的VR或许还离我们很远,但是这篇小说是我对未来游戏的期望。看文祥游戏生涯的坎坷,读一世游戏人的心。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曾踏足这片星空

    我曾踏足这片星空

    星星将你带到我的身边,我们一起仰望写星空,当流星划过深邃的星空时,我们共同许愿,永远陪在彼此的身边。在天空的尽头,你如星光一般璀璨,于是我闭上了眼睛,内心却止不住对你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