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09400000051

第51章 开拓心灵世界的一代大师(3)

诗人所生活的时代,社会混乱,人民生活无以为继。他一心想挽救这一危亡的局势,但是虽有“匡国”用世之心,却无意间卷入党争漩涡,受排挤、受压抑的窘境始终困扰着他,使他痛苦不堪,以至于无法摆脱;妻子不幸病逝,子女年幼无人照顾,更加重了他的心绪焦虑和精神痛楚。所有这些难堪的处境就促成了李商隐感伤的、内向型的性格与心态,他把自己的内心痛苦和复杂的内心世界用女性心理细微变化的特点展示出来,“他的悲剧性和内向型的性格,使他灵心善感,而且感情异常细腻。”袁行霈:《中国文学史》二,高等教育出版社,第426、431页。家事国情,人情冷漠,世态炎凉,与朋友的交往,与异性的接触,他的一腔苦水,都能引发他丰富的情感活动。于是,“多感”、“多愁”及其所带有的悲剧色彩,就形成了他作品中女性情结的主调。晚唐的衰败腐朽,引起了士人对现实的失望和悲观,他们的生活圈子越来越狭小。李商隐就是在其中的游走者。在当时,诗歌的形式和内容前人已作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诗人在继承学习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吸取各家所长,从自身情感和审美情趣入手,在诗歌内容与形式方面进行了艺术独创性的开拓。就内容而言,男女情爱(《无题》)善于表达男女双方的情思,别离后的思念之苦,作者完全是用“心”来写情,用“心”来写意,用“心”来写人和物的,所以诗中每个意象都有浓郁的情感,都带有温柔而细腻的女性情结。就形式而言,他擅长用精美华丽的语言,含蓄曲折的表现方式,回环往复的结构,构成朦胧幽深的意境,所有这些就成了诗人一生的不懈追求。

总之,家世、身世、时世等方面的经历造成了诗人的内向性格,受压抑的痛苦,又使他情思敏锐,多愁善感,感伤情调浓重,善于描绘女性特有的细腻心理灵感,在诗歌的发展上确实富有开拓和创新精神,并将其发展到了极致。对心灵变化的挖掘刻画的深细,并能将短时间内的心理灵感转化为可感的内心形象,使读者可感、可视、可亲,这种效果在他的《无题》诗中表现的非常充分,使他的《无题》诗朦胧曲折,含蓄多义,对心灵世界刻画描写的深邃细密,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境地,从而构成了《无题》诗审美的外部表征。

《无题》大多为爱情诗,他的爱情诗又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写给妻子王氏的,有婚前的爱慕,如《荷花》、《赠荷花》,“唯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以荷花比喻妻子,以天真自然的真淳盛赞妻子的美丽漂亮;“雾夕咏芙蕖,何郎得意初”(《漫成三首》之三)。写得是初婚时的得意与欣喜心情;《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用从前与妻子相聚之乐,来宽慰当下孤独寂寞的相思之苦。王氏死后,诗人又写了不少悼亡诗,如《正月崇让宅》写物是人非、人去楼空的悲哀,由景见情,从白天写到夜晚,由门外到宅内,再到室内,对环境的层层描写,那种悼念亡妻的悲痛心情和内心活动衬托而出,情真意深,十分感人,所以张彩田称它“情深一往,读之增伉俪之重,潘黄门后绝唱也。”。《玉谿生年谱会笺》。另一类是诗人写给心仪怀恋的女子的情诗,具体的时间、地点、对象均都难以确指,为此名为“无题”。因为这种特殊的婚外情在古代是不被社会认可的,所以往往都有一定的隐秘性和悲剧色彩。诗人在热切追求爱情之时,往往穿插交织着个人的理想愿望的渴求,每当爱情遭到挫折和痛苦时,仕途的失意、怀才不遇的郁闷、怨恨融汇其间,所以曲折情深多变,哀凄感人,令人心灵震颤,一腔悲情往往表达出让人敬仰的悲剧美。如对男女双方情投意合、心心相印的描写是“身无彩风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描写无怨无悔、万死不辞的追求;用“梦为远别啼难唤,树被摧成墨未浓”来抒写相思之苦、离别之痛;用“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表达了对心上人的期盼;用“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来抒写爱情失败后撕心裂肺的呼喊;用“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来表达对情人刻苦铭心的思念,这些名句都是描写男女情爱生死不渝的心灵契合,具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他的爱情诗影响最大的还是这一类“无题”佳作。

对内心活动而言,本是抽象的,诗人往往能使这一抽象的东西变为具象的东西,有的用画面来显示,有的用具体的物来说明,有的通过形象来流露。特别是那些爱情诗对女性内心活动的刻画更是精细微妙,诗人对心灵世界的展示达到了无人逾越的高度,他能把男女情爱写得真真切切,血浓于水,放在同一环境中,往往把自己的相思之苦推及到女性身上,显示出了男女之间的感情是互相的,一致的,相通印证的。“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这两句诗,诗人将自己的相思苦熬推及到女方身上,想象女方早上起来梳妆时如何担忧容颜衰老,春光不再,晚上吟诗时又如何觉得月光寒冷,孤独难耐。从“晓”到“夜”的思念着心上人,无时无刻不在表达对对方的关心体贴和一腔热情,在作者的想象中是如此的令人心碎。这种推己及人与体贴入微,将男女双方的相思之意表达得真挚感人,催人泪下,如果没有切身的生活体验,是无论如何表达不到位的。同时,凄苦的情,艳丽的词的有机融合,使诗人的性格显得那么灵感,那么心细如丝。我觉得,这实际上是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痛苦挣扎,在这挣扎中,诗人又苦苦寻觅着心中的理想,心中的梦,心中的美。在李商隐的《无题》诗中,心灵世界的各种触发,女子那种独特复杂的、丰富多彩的、隐约凄苦的心理变化都有纷纭的反映和展示。有时为了展示这种微妙的心理特征,他的诗中的意象自然而然地就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诸如玉烟、珠泪、梦雨、灵犀等等,这些意象如同作者用心网过滤了一般,一切客观的因素都不复存在,留下来的完全是经过作者净化了的、与女性心灵相融合的纯情。在他的笔下,男女之间是平等和谐的,特别是恋情方面,没有占有和被占有的霸气,也没有谁为满足某种欲望的庸俗情调,而有的只是热烈的相爱,刻骨铭心的相思;即使情爱毁灭后的感伤,也都表现出了对对方的同情、理解、尊重和体谅。这就说明,诗人是用女人之心的善良去对待每一个人,去善待每一个人的。如《无题二首》其一:“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首联是由今宵情景引发对昨夜的追忆;颔联由追忆昨夜回到实境。“身无彩凤双飞翼”向来用作美满情爱的象征,此处用来暗示爱情相隔,富有翻新意义。“心有灵犀一点通”比喻男女心心相印。虽不能相见,却有一种心灵感应,心与心相会了,充满了神异色彩。男女相爱而不能相见,是十分痛苦的,人不能聚而心却相通,也是莫大的安慰。不过,“诗人所要表现的,并不是单纯的爱情间隔的苦闷或心灵契合的欣喜,而是间隔中的契合,苦闷中的欣喜,寂寞中的慰藉。”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第1159页。颈联表面上写诗人所经历的实境,实际是因身受阻隔而引起的对心上人今夕处境的想象,酒宴上游戏的欢快、气氛的热烈,更加重了诗人分离的痛苦,表现出诗人多么希望与对方相聚相守的心情。作者这种心情往往是在突出女性心理的变化来表现的。从而通过这种迫切心理的描绘,增强诗人的孤独感、寂寞感。诗人由己的相思焦虑推及到对方的相思苦闷,由对方的相思煎熬,强化自己的心理饥渴难耐之情。在这里,诗人将双方的心理变化写得很纯,很美,很圣洁,不杂一些他念,达到了令人仰望的境界。这种心理灵动的闪现完全打破了时空次序,从昨夜到今宵,再到昨夜,突然又宕到今宵相离相分的实境,由想象到自身处境,实境虚写,虚境实写,交错迭宕的展现,显得时断时续,变幻迷离,把诗人无法抑制的离别痛苦,孤独难耐的心理表现的淋漓尽致。男女间的爱恋是建立在平等、互相的基础上的,对对方充分表达了尊重、关心、爱护之意,这种心理感情的平等关系的彰显,正体现出作者对女权的重视和善意,表现了作者积极的爱情观和女性观。只有心心相印,人与人之间才会有这样的体验。只有始终以一颗赤诚之心善待他人才能写出这样的深情。可见诗人对女性灵动的心理探寻真可谓细腻到了不能再细腻的地步,实在令人瞠目,从而创造了“色彩繁艳、吐韵铿锵,结体林密,而旨趣之遥深者未窥焉”冯浩:《玉溪生诗笺注序》。的独特风格。对这种心理的描绘,只能通过女性复杂微妙的感悟来表现,因为女性对客观事物的感悟的敏锐程度比男性细致的多。而这种心理的灵感又是隐隐约约、时隐时现的,所以又是难以捕捉的。诗人的《无题》诗又善用比喻,典故,象征,暗示等手法,有的比兴还有咏物寄托,借指某事之意,这就造成了理解上的难度。尽管如此,“人们仍能欣赏这类诗中朦胧的柔情美,因为诗人通过众多互不连贯的独特意象将他爱情生活中的痛苦和无限的思念表现得深切美丽,仍然能让人概括出人们共同体验过的情绪,所以仍能为一般人所理解。”葛晓音:《唐宋诗词十五讲》,第180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这种理解的难度及多义,其实是一种朦胧的美的境界,表现出来的常常是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效果,造成朦胧的,虚虚实实的,似梦似幻的新奇。同时,在技法上诗人为了达到某种效果,有时对女子心灵的多层次多角度的开拓挖掘中,往往造成所写没有了一件具体而完整的情事,有的只是把稍纵即逝的心理感触作为描写对象,要具体的确切的说明什么,要告诉读者什么,只能给人一种模糊的或模棱两可的、难以捕捉的某种暗示。但是,读者读后却受到一种美的浸染,接受到一种精神愉悦和享受,从而领略到一种异彩纷呈的妙境。

诗人对女性刻骨铭心的细腻柔情的描写,意象与意象,情事与情事之间往往是“山药蛋”式的不和谐。但正因为这种不和谐,就给读者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间,让读者根据接受美学的理论,去扩大和补充自己的阅读期待。读者群中的生活经历、审美情趣、审美经验的不尽相同,男女读者的个性的差异,对作者笔下这些意象、情事就会产生相反的理解和结论。所以说,《无题》诗产生朦胧多义也是正常的。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当然,出现这种现象,一方面是诗人本身的因素,另一方面是今人在阐释古诗时,往往是用今人的思维方式和欣赏标准去衡量古人的事、古人的心理。去感受古人所处的情境,特别是用现代人的思维定式去揣猜古人,那必然会产生时代距离感,也必然会造成五花八门的理解,得出形形色色的结论。然而,正是这种多义的理解,恰恰丰富了其《无题》诗的情感内蕴和艺术厚重感,从而使他的诗义更加丰富多彩。

就当时的诗坛发展来看,诗人对女性心理世界的精妙描绘,可以说是诗坛上的一大创新。这是因为,在他之前的诗人中没有哪位诗人将女性心理变化作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他为什么要选择这一独特意象呢?这是因为他就是借用对女性内心的细微变化来反映对时代的看法,用凄艳的情感表达了对社会的担忧,用朦胧的意象表达了对唐王朝无力回天的哀挽。无论从意象、意境、诗体结构等方面都是一大突破,正因这一创新,才具备了他独领诗坛而又高于诗坛的大师地位。假若他不在女性心理灵动上发掘开拓,他的孤独、飘零、惘然、无奈、感伤情调就失去了依托,正是因为他做到了凄苦的情和艳丽的词通过对男女情感的有机统一,才在艺术上给后人开辟了无以逾越的新境界,在当时令人耳目一新,让后人念念称颂,赢得了世人的推崇是必然的。

综上所述,在李商隐的《无题》诗中,女性与男性是平等的,女性不再是“祸水”、“玩物”、“男人的附庸”,这充分说明作者对女性地位的捍卫。在诗人看来,女性就代表着美丽,代表着柔情,代表着温馨的家,代表着美好的生活。所以诗人在诗作中歌颂女性,实际上就是为了让女性世界更精彩。诗人对女性的歌颂,也是在歌颂美,歌颂生活,因为在诗人看来,女性是生活的全部,没有女性就没有了生活,没有女性就没有多彩的世界。当时,作者尽管举步维艰,生活困顿,但他还是热爱生活,向往生活的。作者正是通过女性情结这一载体来展现生活的美好,以及自己美好的理想和追求的,这正是他在诗坛上的一种开拓性创新。

李商隐在对心灵世界的开拓中,善于用典故,使意象着意于情感表达的力度,使心灵世界的层次丰富多彩,使朦胧的心灵意象化为恍惚迷离的诗境,令人难懂难猜,形成诗歌的飘渺扑朔的朦胧美。在《春雨》一诗中,为所爱之人远去而心境凄悲伤感,寻访不遇而雨中独归,推及到对方路途中和自己一样的悲凄,梦醒后,冀望梦境依稀、书信不通的怅惘、男女彼此的思念,真是回环往复,层层缠绵盘旋。全诗借助于春雨飘洒迷朦的自然特点,把主人公迷茫的心境、思念的深挚、别离的寂寥浑然一体的烘托出来了,“红楼隔雨相望冷”使色彩与感觉相对照,“珠箔飘灯独自归”因雨而产生的幻觉,细致入微的描绘出主人公寂落而又迷茫的心理状态,尾联的象征意义更富有创造性,借自然景象把书信不达的预感形象化了,从而使主人公抑郁惆怅的情绪与广阔无垠的云天融为一体,有力的表达了人物的生活、处境和感情,其中雨丝、灯影、珠箔等意象,具有轻丝般的迷蒙,诗境极具幽美曲折之致。另如《碧城》:

碧城十二曲阑干,犀辟尘埃玉辟寒。阆苑有书多附鹤,女床无树不栖鸾。

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若是晓珠明又定,一生长坠水精盘。

全诗都用隐喻,幽晦深曲。用假托仙女来写入道公主,通过居处、服饰和周围景物来写幽期密约,因所要表达的意旨皆通过象征、暗示、双关、用典来表达,似觉恍惚朦胧,所指难明。如将幽约场景安排天上,将道教传说和古代神话引入诗中,使诗作极为瑰丽奇伟。颈联设想新奇,景象壮美,有与李贺《梦天》相比美,用典巧妙,意境深曲,又与《梦天》迥然有别。全诗所指莫衷一是,众说纷纭,体现了诗人朦胧多义的特征。

同类推荐
  • 雷达自选集(散文卷)

    雷达自选集(散文卷)

    《雷达自选集:散文卷》这是一本雷达写的一本散文集,里面收录了雷达大量精选散文,于2006年10月1日在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
  •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本书大约创作于1590年至1598年之间,其诗作的结构技巧和语言技巧极高,每首诗都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其全部154首诗都集中歌颂了爱情、友谊与真善美。在英国乃至世界十四行诗的创作中,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是一座高峰,当得起空前绝后的美称。作为英国最伟大的剧作家、诗人,莎士比亚被誉为“时代的灵魂”、“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不只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全世纪”。他的十四行诗在其全部作品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 青春韵语--被风诱惑的蜡烛

    青春韵语--被风诱惑的蜡烛

    本书为散文集,作者在书中写出了自己对家乡的情意,写出了人生百态,写出了自己的读书感悟等。作者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优美的文字中,我们可以从中读出作者的心理,体会作者的感受。
  • 齐裕焜讲水浒

    齐裕焜讲水浒

    本书是齐裕焜老师毕生研究《水浒传》的心得与成果,分别从《水浒传》的人物群像、流传过程、思想价值、艺术成就、后人评价等方面对《水浒传》这部奇书做了全面而独到的解读,其中主体部分是对水浒人物的点评,作者对文本的理解深刻而细致,可谓见微知著,察人所不察,如对晁、宋关系的分析,对宋江的解读,对卢俊义的评价,对潘金莲、潘巧云等人行为逻辑的看法颇发人深省。
  • 寂寞花凋青颜改:陆小曼

    寂寞花凋青颜改:陆小曼

    朱丹红编写的这本《陆小曼:寂寞花凋青颜改》是“倾城才女系列”丛 书中的一册。传主陆小曼,近代知名才女、画家。《陆小曼:寂寞花凋青颜 改》全书以散文诗般的文字,讲述了陆小曼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从艳压群 芳的青年时代,到终归寂寞的美人迟暮,陆小曼以她的特立独行获得了珍贵 的爱情,也招致了不少非议。《陆小曼:寂寞花凋青颜改》将这些片段娓娓 道来,引人不胜唏嘘。
热门推荐
  • 丝丝心动

    丝丝心动

    谁说神仙就一定不食烟火,清心寡欲,温柔贤良,三从四德?偏偏我就寂寞芳心,情丝未尽怎么咩?!他们都说穿越下凡必有后福,像本宫这种绝色美姬小奇葩肯定能福上加福。所以,我立志要在人类的世界腐败一下,可是命运像剥洋葱般,一片一片剥下去。总有一片让人流泪。
  • 都怪我不好

    都怪我不好

    一个屌丝的回忆录,记录了他小学的初恋。记录了那悲剧的网恋,记录了猥琐的人生,记录了不被看好的梦想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在魔法世界开启大乱斗模式

    在魔法世界开启大乱斗模式

    翠西是穿越者,被深渊大魔王从毁灭的城市里捡到,并收养。从此翠西成了深渊大魔王的孩子。离开人类的世界来到深渊领地,弱小的人类一直被深渊里的魔族看不起,她的几个哥哥姐姐也看不上她,15岁的翠西成年了,她被迫参加王选之战……“好啦!别念啦!羞死人了。”翠西把报幕的心语一把拽下来。朝一脸懵逼的观众鞠躬道歉:“不好意思各位,打扰了”心语被拖到一旁,苦口婆心:“干嘛不让我说完,你知道这出戏我们排练了多久?花了多少心思?”“可是……”翠西撞着指尖委屈道:“被那么多人知道,总感觉怪怪的……”“怕什么?”心语有些无语,这可是你想出的主意耶!事到临头却反悔……但说出口的却是另一番话:“我家公主最棒啦”
  • 一诺倾晴

    一诺倾晴

    “亲爱的。来吧。这就是我跟你说起的李晴小晴晴。”欧吉品嗲声嗲气的向着走廊的一头喊。这不用问一定是在喊他们家那口子的。李晴扭脸一看。就被雷击中了。那个亲爱的,欧吉品的亲爱的是个男人!!!哦,老天。幸福来的太突然了。这是活生生华丽丽的11真人版啊。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一辑——呐喊
  • 诸天畸变

    诸天畸变

    触手、腕足、不规则的肉块!眼梗、浓浆、残破的蝠翼!幻觉、灵视、隐秘的低语!——就让我为诸天带来一场血肉盛宴!…………第一个世界:妖兽都市开启!
  • 嫡女未央

    嫡女未央

    上天有眼,她凤若桐又睁开眼睛,重生为人了!不是都当她结巴懦弱好欺负吗?那就继续扮猪吃老虎,撕破二妹的美人皮,揭破姨娘的伪善真面目,报复恶毒心上人的卑鄙行径,为自己、为娘亲讨回公道!嫡女重生,锋芒渐露,绝色女子才艺无双,惊艳天下,谁与争锋!她傲然笑对天下人,我命由我不由天!可是苍天,她只想报仇而已,风流王爷阅人无数,为何偏对她不依不饶,戏弄起来没完没了?什么,想娶她做王妃?开什么玩笑!就凭他的风流花心,她会稀罕一个天天在女人堆里打滚的男人?
  • 穿越之魔女驭夫记

    穿越之魔女驭夫记

    她是国际组织的头目,为了他的爱人,也为了她义父的心血,甘愿以命相抵,一朝跳海,醒来却穿越到异世魔女身上,她仰天一吼,为毛她穿越就是一个人人喊打的魔女呀?从此欺吾者,让你想死死不成,辱我者,让你百倍还之。他,异世顶端之人,神族圣子,却遭小人陷害,被她所救……“娘子,时候不早了,我们要早点休息了!”某女很是无奈的看了看这太阳当空照的天,嘴角不禁抽了抽,这个家伙,真是什么都用上了!扶额,想拐我,先吃老娘一鞭……某男牛肉满面,呜呜呜……自古神魔之恋天地不容,然而,且看魔女与神之子如何突破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