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721700000018

第18章 岳麓赤子——肖劲光

·“停车,我要走着回家,不要吓着我的乡亲。”将军下了车,沿着他小时砍柴走过的羊肠小路,一步步攀登上山了。

·侄外孙原想在部队谋个一官半职,结果,肖劲光把他送到了前线打仗去了。另一个亲戚,被他直接送到了炊事班。

·家乡要为他修故居,他摇头,说:“要把钱用在经济建设上,用在改善老百姓的生活上。”

真是奇怪,肖劲光当年的老邻居们几乎都能背出他的革命简历。足见将军在他们心中的位置。这一点,和黄克诚家乡的人极其相似。

肖劲光(1903—1989),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国家和军队的优秀领导人,人民海军的主要创建者。早年在安源从事工人运动,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军第六师党代表。

任第五军团政治委员时,曾率部参加赣州、水口战役。1935年月1月任红三军团参谋长。到达陕北后,任****陕甘省委军事部部长兼红二十九军军长,红军后方司令部参谋长。为红军在陕北建立革命根据地立下汁马功劳。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后方总留守处主任,留守兵团司令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司令员。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兼参谋长,后改兼南满军区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南满军区司令员,与****一起指挥“四保临江”,在北满部队“三下江南”的配合下,扭转了南满局势,巩固了南满根据地。1947年率部参加夏季和秋季攻势。1948年5月兼任东北野战军第一兵团司令员,与萧华率部围困长春,争取国民党军一部起义,迫使其余全部投降,解放长春。1949年任第四野战军第十二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湖南军区司令员。在衡(阳)宝(庆)战役中,指挥第十二兵团,在兄弟部队配合下,歼灭国民党白崇禧集团四个主力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奉命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从建国初期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以空、潜、快为主,以潜艇为重点”,“建设一支现代化富有攻防力的、近海的、轻型的海上战斗力量”的方针和开展海上破袭战的思想。强调要打好政治思想、组织、文化技术三个基础。重视培养海军技术力量,积极兴办学校,兼任第一海军学校校长。1954年任国防部副部长,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这些,廖锡群老先生几乎是脱离口而出。

山乡砍柴娃

成长为红军政委

2009年5月18日下午,我走进长沙市郊区岳麓山乡天马村赵洲港肖劲光的家。

肖劲光故居位于赵洲港29号,在岳麓山前,天马山麓,湘江西岸,是一坐西向东的清末民居,正面三间,两侧是厢房,土筑墙,方格窗,青瓦双坡屋顶。大门框上额“乾”字,两侧书“元亨”、“利贞”,南、北厢房门口分别额“福”、“禄”二字。表达的都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肖劲光在厅屋北房出生,并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和青年学生时代,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将、海军司令员。

肖劲光故居解放前卖给了傅姓人家,后又卖给了刘姓,土改时分给了胡金陵等,现为岳麓区文物保护单位。

将军的故居,已没有亲人。这二层的土墙房,很随便地藏在大杂院里,虽然是2007年的公布的长沙市文保单位。但,居民仍在这里进进出出,甚至在将军的故居门前晾衣服。

将军的故居,现在只是一座空房子,没有任修饰,因为将军生前不允许。

院子里没有人,只在东厢房里传来麻将声。顺着声音,我推开了一扇门,对里面一个中年妇女说明来了来意。

她听了,说:“这要找老廖,我去给你喊。”说罢,跑到院子中间,大喊:“老廖!老廖!老廖!”有人在旁边的楼上答应了,她说:“来记者采访肖劲光的。”“好的,上来吧!”

我顺着声音,上了那个小木楼。

肖劲光将军的老邻居老朋友廖锡群先生接受了采访,廖先生67岁,很健壮,有着湖南人的直率与热情。他把让到自家的楼上,一边喝茶,一边讲他所知道的肖劲光。

在背完了肖劲光的简历后,廖锡群先生说:“肖劲光这个人,走了多年了,可是我们家乡人都想他。解放后,他几次回家乡,我都赶上了。一点大官的架子也没有,走进院子,往地上一坐,就跟我们聊天。可和气了,就像个老熟人,一个好朋友。”

1903年1月4日,肖劲光出生。小的时候叫肖玉成,他的出身很贫苦。肖家祖居岳麓山乡天马村的赵洲港,祖父和父亲都是乡间织布的机匠。父子俩常年带着简单的工具,在城乡间奔走,为人们织布。

肖劲光有三个哥哥,两个姐姐。在他2岁的时候,祖父和父亲先后去世。留下的惟一遗产,就是一台破旧织机。然而,这对肖劲光一家来说已经没有用了。

为了抚养6个未成年的孩子,母亲在天马山下租了一块地。在乡亲们的资助下,盖了3间茅草房。白天,她在地上种菜,晚上便在昏暗的油灯下绣花、绩麻、打草鞋,以解决家中吃盐、点灯和穿衣的费用。两个姐姐是湘绣好手,她们凭这个一技之长,以微薄的收入贴补家里的生活。吃饭的问题,就要靠兄弟四人每天早上到岳麓山砍柴换米。每天傍晚的时候,母亲要把锅里的水烧开,坐在大门口,然后望眼欲穿地往山上看,看她背柴的儿子回来。

日子,没脑没脑地在苦难里熬。不知出头之日是哪一天。坚强的肖劲光,对小伙伴们说,我就不相信我们穷人就永远这样苦下去。

1911年,肖劲光8岁了。母亲和当厨师的大哥、三哥商量,肖家要有个读书的人。于是,在兄弟中选中了老四肖劲光。

在伯父的帮助下,肖劲光进了私塾馆。他天资聪颖,加上十分的用功,行走坐卧手不释卷,因此,同学们称为“书憨子”的他,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从私塾馆、镇上的洋学堂、到长沙城里著名的长郡中学,他一路考进去,一路读下来,国语、算术、英文、地理,门门第一。

“五四”运动后,肖劲光那颗仇恨旧中国的心,被强烈地激发起来。他开始如饥似渴地阅读进步书刊,从中捕捉真理的光芒。

1920年8月,肖劲光加入了******等同志创办的湖南俄罗斯研究会,这年年底,他又进入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创办的“外国语学社”学习,并于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1年4月,革命青年肖劲光与刘少奇、任弼时等一行19人,登上了一艘去海参威的货轮。两个月后,他进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一年后,进入苏联红军学校学习军事。

1922年底,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成为****旅俄支部的重要成员之一。1927年9月初,进入列宁格勒托尔马乔夫军政学院学习军事。4年后回国,他这个洋学生已是红五军团的政委了。

一代名将,从此,以自己超群的文韬武略在中华大地上驰骋。

亲戚朋友想当官

将军不为他们说话

1949年8月5日,长沙宣告解放。一个月后,肖劲光带着一身征尘,回到了阔别30年的家乡。18岁他走时,是个中学生。46岁他回来时,是第4野战军第12兵团司令员兼政委,****中央华中局委员、****中央中南局委员。湖南军区司令员。

9月的一天上午,一辆军用吉普车乘轮渡过了湘江。上了北岸后,在岳麓山脚下的小路徐徐地开。

肖劲光身穿一件白衬衣,下身穿一条黄布军裤,脚蹬方口布鞋,手拿大蒲扇。看着那一片熟悉的山水,那些乌瓦白墙的老房,他心潮起伏,想像着乡人们的模样。

车窗外,到处是欢庆解放的歌声,一个陈旧的时代带着满身的灰尘远去了,明朗的天空下,大地从昔日的苦难中抬起头来,听那湘江两岸大潮一样的欢歌。

在距离牌楼口离赵洲港还有1里多路的地方,“停车,我要走着回家,不要吓着我的乡亲。”肖劲光这样对司机说。

将军下了车,沿着他小时砍柴走过的羊肠小路,他一步步攀登上山了。

远远地,他的视野里出现了一个砍柴人,他认出来了,是童年的好伙伴。肖劲光快步走过去,大喊一声:“菊生!”

“你是……玉成哥?真是你吗?听说我当了大官了?怎么才回家来呀?”周菊生也认出他来了,叫着他的乳名。

“早就想回来了,可是,公务缠身啊!”肖劲光笑吟吟地答道。他拉着周菊生的手,边走边谈。

到了周家,乡亲们早就聚集在院里了。大家都是来看望当了大官的肖劲光的。

肖劲光往地上一坐,就和大伙聊了起来。那时的廖锡群还是个7岁的孩子,只是在地上跑来跑去。他看到的肖劲光是个随和的军人,眼睛笑眯眯地。

记忆当中,童养媳出身的陈二婶流着泪说:“长沙城搭邦玉成哥带兵解放了,真了不起啊!”

肖劲光马上笑着纠正道:“是共产党、毛主席领导全国人民解放的。”说到这里,他从地上站起来,对乡亲们说:“当前的革命形势很好,大家要鼓励自己的儿女踊跃参军,彻底打败******,解放全中国,我们穷苦人才有好日子……”

有些老乡和亲属,以为跟肖劲光当兵走可以升官呢,结果,事实证明,他们想错了。

廖锡群有个本家叔叔,水性特别好,在湘江里游几个来回玩一样。他向肖劲光提出要当兵,肖劲光同意了。他到了部队做了泅渡的教练。结果,他适应不了部队的生活。想当干部,肖劲光并不给他讲话,他只好退役了。

肖劲光的侄外孙姓姚,也去当兵了。原本也是想在部队谋个一官半职,结果,肖劲光把他送到了前线打仗去了。另一个亲戚,也跟着当兵了,肖劲光直接把送到催事班做饭。

肖劲光走到姚家槽门口时,他看见到了那棵大树下的小土地庙。庙门上还保存着一副对联:“土生万物,地降吉祥”。他沉思了一会儿,他对大家说:“这副老对联,小时候我们看不懂,现在重读时才理解了,土地菩萨只说出半截话,人民得到了解放,人民要过上幸福生活,都靠共产党的领导,靠自己双手劳动,这副对联应改为:土生万物靠劳动,地降吉祥在人为。”乡亲们听了,都觉得他讲得有道理,大家开心地笑了。

这天晚上,将军在湖南省委的食堂设宴招待家乡人。有他的同学,也有他的好朋友,廖锡群的伯父也去了。他说了很多话,其中一句,让乡人深思:“解放了,我们要好好珍惜我们的新中国,这是我们老百姓自己的国家。怎么珍惜?那就是要不爱钱,不能像国民党那样一心只爱钱。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国家。”

拒绝修葺故居

“把钱用在经济建设上。”

廖锡群说:“肖劲光在1953年,土地改革时,回到老房子里信了几天。1954年,他陪******回长沙,他也回到了老家来,他和我们大家合影,鼓励乡亲们好好劳动,多打粮食。他最后一次回家乡,是1970年。”

那是12月的一天,长沙的天气已经有点冷了。身为海军司令员的肖劲光又一次回到老家的赵洲港。

汽车刚一开进老家的门前,乡亲们立刻潮水一样拥了上来,大家向肖劲光伸过手去,七嘴八舌地问候他。

67岁的将军开心地笑了,他操着地道的家乡话亲切地询问乡亲们:“周菊爹,还砍柴吗?”“谢六哥,身体还健旺啵?”“砍哪!”“还行呗!”“哈哈哈……”

细脚婆婆胡三一扭一扭地赶来了,肖劲光连忙迎上去握住她的双手亲切的叫道:“莲姑妈,您老好啊!”

胡三激动地说:“乡亲们托您的福,我们都很好!”

肖劲光说:“不要这样讲,老人家,是托共产党、毛主席的福啊!”

大家陪同将军走进了老家院子里的禾场坪,对着那扇正中间的门,肖劲光深情地注视了许久,他对陪同人员说:“我就出生在这屋子靠北边的那间厢房里,我小时候,从这个门里跑来跑去的,60多年了……”

乡亲们捧上一杯家乡的清茶,他长长地啜了一口,慢慢地品着。

忽然,肖劲光抬起头来,发现门牌上写着“红旗港”,他觉得不大对劲,这是明显的左的痕迹。他回头便对一位长沙的陪同人员说:“这里原叫‘赵洲港’,我认为还是将姓‘赵’的‘赵’字改成‘照’耀的‘照’字,叫‘照洲港’为好,毛主席的光辉照九洲嘛!”

乡亲们一听,热烈鼓掌,廖锡群说:“改得好!既保持了原名,又增加了新意。记也好记,找也好找。要不然的话,外面人一来我们这里,总要解释一番的,告诉人家,原先叫赵洲港的,现在叫红旗港了。这回好了,就只说一个照洲港。”

“你看,现在‘照洲港’门牌还挂在乡亲们的门楣上呢。”廖锡群指着一个牌说。

改革开放后,乡亲们准备为肖劲光修复故居。

1987年12月,长沙市郊区区委和岳麓山乡党委的几名负责同志,代表全区人民专程赴京去看望肖劲光,同时征求老人对修复旧居的意见。

当他们来到肖劲光家里,看到将军披着军大衣站在门前,正迎候他们。

将军笑呵呵起身热情相迎,一一问过来者的身份后,风趣地对我们说:“你们是家乡的父母官啊!”

大家刚刚落坐,还没等开口问候他,他就急切地问起家乡的情况。

85岁高龄的老将军,精神旺盛,思维敏捷。扳起指头,仍能说出周菊生等童年好友的姓名和年龄。

来自家乡的客人带来了乡亲们采摘的桔子,肖老将军剥开一个,放进了嘴里,突然,一股热泪涌了出来。众人沉默了。

好久好久,肖劲光才说:“家乡的桔子真甜!真甜!我多想再回家乡看看啊……可是我老了,手脚不灵便了,我怕是回不去了,我看不到我的乡亲了……怎么样,我们照洲港的发展?”

岳麓山乡党委书记戴香龄听到这里,马上汇报说:“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家乡人民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乡亲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村民们盖起了一幢幢崭新的住房。只有您老人家那幢旧居显得很陈旧,乡亲们渴望党和政府早日修复,我们顺乎民意,决定由区、多拿出些钱修复一下,怎样修复好,想听听您老的意见……”

听到这里,肖劲光连连摆手,他说:“家乡人民的情意我心领了,可是旧居不要修了,不要把钱花在这上面,这没有用的。你们哪,要把钱用在经济建设上,用在改善老百姓的生活上。”

修复故居的事就这样被他制止了。

两年后,即1989年3月29日,肖劲光在北京逝世。消息传到照洲港,乡亲们络绎不绝地来到故居门悼念他们的好乡亲好朋友。

“那天,我们这里下了雨,湘江,还有岳麓山笼罩在雨雾里,好像大地在哭。一个好人走了,我们都很想他……”

同类推荐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42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42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大清体制内的改革者曾国藩传

    大清体制内的改革者曾国藩传

    "曾国藩历来是个受争议的人物。他被冠之以“中兴名臣”、“洋务之父”、“理学大师”的称号,但又有人称他为“曾剃头”、“曾屠户”。他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李鸿章的一生,是悲壮的、凄凉的。他虽然以外交能手自负,但没能改变大清国被动外交,割地赔款的局面。最终,他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曾国藩一生毁誉参半,有人称之为千古一完人,而也有人称他为祸国殃民的败类。纵观曾国藩一生,可以说的跌宕起伏波澜壮阔。无论毁誉,曾国藩的一生都值得研究。"
  • 战国四公子

    战国四公子

    《战国四公子》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名人传记丛书——丰臣秀吉

    名人传记丛书——丰臣秀吉

    “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本文为你讲述丰臣秀吉。
  •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徐志摩,以“情诗”闻名于世,本书通过生动细腻的笔调讲述一代才子徐志摩的传奇人生。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诗人生命中不可错过的三个女人,他与她们之间又经历了怎样的感情纠葛……《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带你亲临“情圣”徐志摩的世界,解析大诗人不为人知的婚姻内幕。
热门推荐
  • 西安城外

    西安城外

    讲述了西安城外的那些花季雨季的故事。大致目录:此处可见北极星,风的呢喃你的话,下雨总约巴黎天,那年我们的童颜,等……多个故事。本人学生党,更新较慢,大约一周一更。
  • 千载录

    千载录

    人能断石破壁,飞天遁地这样的奇异本领,都是通过引用自然的能量,人都是一个微小的个体,通过不断的修行,为的都是能够驾驭更多的自然能量,通过对原生能量的开发和不同利用,形成世界各种各样的奇能异术,有的能利用兵器练得一身无上神技,有的靠一身强健的体魄变得刀枪不入,有得专攻手腕腿脚灵巧,千机百态,踏雪无痕,所以各种门派都没有固定的武学典集,或多或少会有一些武学修行心得
  • 妃本佳人

    妃本佳人

    世人皆知东离大国,天之娇女,姬千雪。本该,我是最高贵的公主,非玉露而不饮,非雪锦而不着。笑容灿烂,天真无邪可却,我是天雪山的诛颜,银白的长发直至脚裸,身畔跟随一只数丈长的雪蟒。手执凤凰羽剑,杀人不过眨眼间…这一世的宿命,才刚开始,我爱你,可以为你生,为你死。我在赌…当我某一天剪断羁绊,让过去都过去,我会赠你一份好礼,让你永世不忘,何为生不如死…
  • 快穿之炮灰只想求生存

    快穿之炮灰只想求生存

    一个平凡的21世纪少女穿越成不同的影视小说中的悲情人物,为了改变命运而奋起,不求成为发光发亮的主角只求一生幸福平安
  • 青涩了春

    青涩了春

    一个异地求学的男生,寄宿在一位学霸女神家中,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而面对传闻可怕的新学校,他又将何去何从......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振大宋

    重振大宋

    一个金牌特工因为一次任务被人暗杀灵魂附身到一个南宋悲催太子赵竑的身上,面对内有奸臣当道,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外有北方宿敌金国频频进犯和蒙古国的虎视眈眈,他又该如何抉择与应对?蒙古南下,崖山之役是否重演?************************本书为架空历史小说,与正史多有出入,请谅解!
  • 勇者魔王都得死

    勇者魔王都得死

    快乐渣男裴永昌意外穿越到了异界,成为了魔塔世界中的一名【骷髅战士】。上有主宰乾坤的神祗,中有诡计多端的同僚,下有冲锋陷阵企图来魔塔解救公主的勇者。骷髅表示心好累,你们都给我去死吧!别管你是勇者还是魔王,通通给劳资去死吧!公主,你也不要用无辜的表情看着我,为了世界和平,你也去死吧。这是一段属于阴谋家的传奇故事,且看一位平平无奇的骷髅战士如何演绎他的异界乱武秀。(这本书的世界观乃是原创,不是同人!不是同人!不是同人!不管你是小白老白都可以进来看看,主角的吐槽非常好笑)
  • 昨世清秋

    昨世清秋

    阴差阳错,踏入军阀府门;一朝成误,终是爱恨交织。可所谓机缘,却是一场精心谋划,一笔利益交易,一段纠葛岁月。是阴谋,还是误解?只道,一遇卿卿,此生无休。
  • 聊生卿简半世清浅

    聊生卿简半世清浅

    卿本佳人,江南诗会崭露头角,是为他。简世偏安,家世突变身涉九幽,是为她。莫要消了红尘,与君长诀。安之,换取一句,一生知己,永不相负。清浅之于长安,清而长之,浅而安之,笑生百媚,求一双人。愿这,乱世,长安。有你…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