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721700000017

第17章 政治大将——谭政

·32年后回家乡,见当地依然“放卫星”,乡亲们却一脸菜色,他很担忧,强调“三要三不要”,号召要实事求是·再次回乡,看到孩子们个个小脸红扑扑的,他高兴极了。他说:“这回是真吃饱了,我放心了!”

·家乡人民给谭政送上5斤茶和5斤烘糕,他吩咐秘书付款,“否则,我什么都不能要!”

谭政,人称“政治大将”。在他的家乡,人们至今仍念念不忘他的政治情感和家园情感。人们记得他回乡后批评家乡干部“左”的工作作风和形式主义的东西;人们记得乡亲们送他一包茶他非要付钱的故事;人们记得他对母校的关心,他求实求真的精神成为家乡人的精神财富,正是这一无形资产,让家乡发生了重大变化。

和罗荣桓元帅一样,谭政是大将中做专职政治工作的。他并不是冲锋陷阵的指挥员,但他是人民军队的灵魂工程师。他在领袖们的指挥下,以半个世纪的呕心泣血,致力于军魂的塑造,为我中国人解放军成为“威武之师、仁义之师、文明之师”贡献了毕生精力。

谭政(1906年6月14日—1988年11月6日),原名谭世铭,号举安。湖南湘乡人。他是党和军队的优秀领导人,杰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早年参加秋收起义。曾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常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国防部副部长等职务。后被诬陷、监禁,**********后担任中央军委顾问等。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88年于北京逝世。

谭政以其求实的态度、积极的思维、辛勤的耕耘一一不断著书立说,对人民革命战争的胜利和建国后军队现代化建设,对革命军队的政治工作的创建及其发展,从理论到实践,都做出了重大贡献。正如谭政80寿辰时徐向前元帅给他的贺信中所指出的:“您对人民军队的政治工作的建树,您对革命的功迹,是永不磨灭的。”

位于湖南省中部的湘乡,古称龙城,东邻湘潭,西接娄底,南毗双峰,北界韶山、宁乡,和南岳一脉相继,湘江支流涟水河横贯其中,是湘乡的腰间一条飘逸的绶带。风景秀丽的湘乡建县已有2000多年历史,这里人杰地灵,英才辈出。

三国蜀相蒋琬,元代文豪冯子振,清代湘军统帅曾国藩,力平新疆叛乱的“飞将军”刘锦棠,辛亥革命先躯龚铁铮,共和国军事家、红军杰出将领黄公略,大将陈赓与谭政,上将丁秋生,诗人萧三,著名儿童文学家张天翼,爱国将领宋希濂,一代报人成舍我。

他们都是湘乡的好儿郎。

我现在要去的就是大将谭政的家。

出生诗书之家

******的第一任秘书

2009年5月16日早上,我从湘乡市乘车来到楠香村。楠香村地处沉香冲。冲,是湖南的方言,就是“山里的平地”的意思。沉香冲中有楠竹山,各取一字连为村名,就有了楠香村这个村名。

村书记李志方接待了我。这是个热情的小伙子,他说吃完早饭领我到村中转转。同时,送我一本《谭政大将人生之路》让我看。

早饭后,李书记领我来到了谭政故居。准确地说,算是故居的遗址。因为这里只有一幢土房而已,四周是荒地。

李书记说:“解放后,村里一直没有小学校。1968年,正是谭将军遭受****四人帮迫害得最严重的时候,可是,他忽然想起村里没有小学的事,于是托人捎话来,要用他的老屋拆掉改成学校。上百间房子都没有了。现在剩的土屋,是他们家老宅中的附属建筑。可能是仓房吧。”

谭政的远房侄子谭成生,今年76岁。他说:“我们楠香村共有1153人,多数姓谭。是明朝年间从茶陵迁过来的。”在他的记忆中,谭政的故居是这样的——

位于楠香村楠竹山屋场,它北依蛇形山,南眺虎形山。一百多间土木结构的大院错落有致,分布均匀,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大农舍。门前有10多棵参天的松柏,清澈的堰塘水从树下汩汩流过……

中厅大堂屋右边一间很大,是男主人谭润区的药铺、书房兼卧室;左边一间是女主人文氏的卧房;文氏卧房后面过天井间也是两间卧房。

1906年6月14日,谭政出生在妈妈文氏的卧室里。祖父给他起名谭世名,老人希望孙子能够“一世留名,光宗耀祖”。谭政的父亲谭润区是湘乡县立第二高小的教书先生,祖父去世后,父亲回到了家中掌管家业,被族人推为楠竹山村谭氏家族的族长。

谭政是家中长子,下面有一个弟弟六个妹妹。6岁至10岁期间,在本村私塾启蒙读书,11岁又到相邻的二都乡柳树铺村继续读私塾,16岁考入湘乡东山学堂学习,19岁毕业回到家乡七星桥族立初级小学当教师。这位深受“五四”运动影响的进步青年立志与旧中国决战。

1927年7月,在内兄陈赓的感召下,毅然告别新婚不久的妻子,投入到伟大的北伐战争中。

当年9月,谭政参加了******领导的秋收起义。10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四个月后,1928年2月,他成为******的第一任秘书。

楠香村的百姓对谭政有很深感情,多少年过去了,谁也没有去动他故居的半点土地。他们在等待重建谭政纪念馆的那一天。

关于重建将军故居纪念馆的计划,李书记说:十多年来,我们努力保留着故居的原貌也是这个原因。只是我们资金不够。故乡人很想念他,他对故乡的爱,真诚又温顺。发现问题及时指出来,可是,在乡情面前,他温顺得像一头小牛。1 979年,我们送他一点茶,他都非要给钱不可。这个人太好了。人中的典范。

极力反对“放卫星”

强调“三要三不要”

谭政离家多年,他无时无刻不挂念家乡父老。

1949年8月,第四野战军第45军、46军和49军浩浩荡荡挺进湘乡,作为野战军政治部主任的谭政同志军务实在繁忙,不能够回乡。但他惦记着家乡的解放情况。当他得知大军于8月13日解放湘乡后,他高兴极了。特地从中南军区总部驻地给家乡新生的人民政府打电话,他说:“我祝贺乡亲们,你们从此就将过上好日子了!”。

1959年2月21日,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央军委常委的谭政大将,回湘乡。他这次回乡,是受党中央委派,对农村经济工作做调查研究的。老家,从1927离开那年算起,他已经有32年没有回来了。

53岁的将军,确实有种“少小离家老大归”的喜悦。他坐在军用吉普里,隔着喜泪看家乡的一切,多么可亲,多么新鲜。

突然,他脸上的喜悦不见了。

县城左前方5公里之外的东台山上“苦战三年,改变湘乡面貌”10个大字格外耀眼,10个字占据了东台山的一半。

将军一看就明白了,这又是全国流行的假大空“放卫星”。终于,他忍不住发问了。见实在瞒不下去了,湘乡县的领导只好如实向他汇报了。

大标语诞生于上一年,即有名的******1958。去年下半年的时候,全国都在轰轰烈烈地******,湘乡也不能不沸腾一下。为了鼓舞全县51万人民的干劲,县委也学了别的地方弄宏伟口号的办法。于是,领导们决定由一中、二中两所学校的全体师生来修筑这幅标语,2000多名师生在山上安营扎寨,日夜奋战2个多月,每个字直径100多米,笔画粗10米,10个字占地80多亩,砍掉树木30000多株,用石灰3000多担……

这哪里是鼓劲,这不是劳民伤财搞破坏吗?这要花多少钱哪,可这又有什么用啊?

素来讲究实事求是的谭政,听到这里,刚才的喜悦全没有了。他严肃地说:“这条标语称得上世界第一,如果你们的生产也能创世界第一,那就要你们到中南海领奖啰!”

干部们羞愧地低下了头。

22日,谭政提出要看看县委县政府领导对他讲的“吃饭不要钱”、“群众十分满意”的“公共食堂”。

这天中午,谭政在地方干部的陪同下,来到东风公社雅苗大队。中午,他走进了食堂。将军看到一碗白菜心,一碗猪肉,一碗鱼。谭政觉得还错,他一边吃边说:“公共食堂办得不错嘛!”他发现,村干部不让群众挨着他吃。他就主动走到堂姐谭四姨的桌旁,坐下,和她一起吃。

见他过来,谭四姨眼泪就流了出来,说道:“我的弟弟,这都是搭帮你的福呀,平时哪里能吃这个?”

他听明白了,这又是做样子。他给这位堂姐擦去眼泪,劝道:“哭什么?有社会主义保障,不要怕!”

这时,在食堂工作的侄孙谭常忠说:“爷爷,我说实话吧,大伙是真的吃不饱呀。”

谭政说:“你们再坚持一下,过两年就好了。”接着,他又与其他公社的社员唠,倾听他们的意见,一一地记在本子上。

听说月山公社数千人正在大修水库,谭政非要去看不可。

23日上午,谭政登上16米高的水库大坝,眼前确实有一片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红旗在迎风飘扬。工地负责人兴奋地向他介绍说,全公社的社员,除了起不了床的、吃不下饭的,男女老少都上阵。社员们干劲冲天,夜以继日,晚上点着灯、打着火把干。

谭政听了这样的描述,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他说:“群众越是有干劲、有热情的时候,你们当干部的越是要关心他们、爱护他们。他们吃不饱,还要这样夜以继日地干,身体吃得消吗?如果把他们都累倒了累病了,甚至出了人命,修这个水库还有什么意义?你们记住了,人民群众的生命比什么都重要。”

连续三天的调查,谭政看到了家乡最真实的情况,他准备回京向中央汇报。临行前的24日,应湘乡县委的要求,谭政在县直属机关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会议上讲了话。这就是人们至今仍记忆犹新的“三要三不要”他对大家说:“思想要求实,不搞虚假、浮夸;工作要扎实,不搞形式主义;作风要民主,不搞强迫命令。”

多少年过去了,湘乡的干部群众仍铭记大将军的话。在他们的生产建设上,一直走一条求实的道路。这是谭政留给家乡的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故乡人送茶来

大将军坚持要付钱

粉碎“******”后的1979年,谭政任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副主任。这年的2月,他到长沙视察工作。

谭政住在长沙的蓉园三号,凭窗南望,老人家想到了老家湘乡。又是20多年没回去了,他想那里的乡亲。

湖南省委接待处的彭处长看出了谭政的心思,马上给他介绍湘乡的变化,“首长,您的家乡现在变化可大了。新建了水泥厂,还有啤酒厂。农业生产更不用了说了,又建了新水库。老百姓的生活比过去好多了。”

谭政的秘书佟印听了,马上说:“首长,现在既然到了家门口,我们就回去一趟看看吧。”

谭政听了,说:“我是想回去看着,可是就担心我一回去,家里人知道了,会利用我这个关系向政府提这要那,这不就给县政府添麻烦了吗?算了,以后再说吧。”

彭处长说:“首长,你放心,我们保证不惊动当地政府。”,谭政想了半天,说,你们可要说话算数。

谭政还是不放心,回湘乡的前两天,他请湖南省委接待处给湘乡县委办公室发出通知,交待湘乡接待他有“四不准”:不准组织人员迎送,不准设宴招待,不准送情送礼,不准住外边的招待所。

5月28日,出发前,谭政特别叮嘱佟印:“告诉县政府的同志,这次来湖南,我只是回去看看家乡的建设和变化,千万不要通知我的亲属,免得她们打我的旗号找政府的麻烦。”佟印爽快地答应道:“好的。”

回到久别的湘乡,谭政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工厂、学校、剧团、到水库实地考察,还特别抽出时间来听取了县政府的工作汇报。

当天中午,湘乡县委负责同志考虑到是接待老将军的第一餐,就多安排了几个菜,还摆上了酒。谭政见了,脸绷得紧紧地,他严肃地说:“你们的情谊我领了,但不按我的要求办事就要批评,我谭政的嘴历来不馋,今天中午吃几道菜,其他的留到晚上吃,摆上来的酒请收起来。”县委负责同志只好按他的意思办了。谭政这才高兴地说:“这样我就吃得安心,你们也陪得放心,老百姓也就会欢心,不然的话,会让我谭政脱离了百姓,老百姓的钱不能花在吃喝上。”

这一次,他在家乡住了三天。

谭政对东山学校一往情深。

1959年2月,回乡的时候,他就来东山学校一次,很多老教师还记得他20年前的音容笑貌。

那天,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蓝棉衣服,戴着一顶洗得有些发了白的帽子,健步走进久违了的父老乡亲之中,向大家问好。他对师生们说:“湘乡是毛主席的外婆家,东山学校又是毛主席读书的地方,你们要为湘乡争光。要把东山学校办成一所有名气的学校,学校要多出人才,要多出高素质的人才。”

说罢,应大家要求,挥笔题词:“努力学习,做一个******的好学生。——东山小学校留念。”

与师生握手告别时,他语重心长地叮嘱说:“你们不要忘记这是毛主席的母校,学校管理一定要严,教学要严,严才能出人才啊!”

谭政将军对这所学校有着极其特殊的感情,因为这里是他的母校。1923年他16岁时,成功考入这所闻名三乡的学堂。说起来,******还是他的学长兄呢,不过,这时的******已离开学校12年了。第十六班的学生谭政在这里不但学习了文化知识,而重要地是学习了革命。他在这里阅读了《新青年》、《湘江评论》、《庶民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书籍,东山学校是谭政革命的起点。

所以,这次回乡,东山学校仍是他必去的地方。进了校门,他一个教室一个教室地看,听老师们讲课,看学生们的作业本。当他看到孩子们个个小脸红扑扑的时候,他高兴极了。他说:“这回是真吃饱了。我放心了。”

湘乡县委请谭政看了县花鼓剧团演出的《追鱼》,他非常高兴,好久没有看到家乡的花鼓戏了,那个韵味那些个架势,让他感受到了三湘大地浓烈的乡情。

演出结束后,谭政高兴地和全体演员合影留念,还给剧院题写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八个大字。

愉快的三天很快过去了。

谭政依依不舍地踏上返程。

湘乡县人民政府的负责同志,为了表达家乡人民将军的深厚感情,他特意给谭政送上了5斤茶和5斤烘糕。

谭政笑了,他说:“中央三令五申,我们党的干部不能请客送礼,不搞特殊化,我们领导同志都要模范遵守才是。所以呀,这个礼我不能收,我谢谢家乡人民对我的好意。谢谢他们。”

县政府的同志只好把这些小礼物交给省委接待处的彭处长。

谭政回到长沙的蓉园三号后,发现了那些礼品。他很不高兴。彭处长连忙解释说:“谭老,是这样,县政府的同志太热情了,送您的东西硬放在我车子里了,家乡人民的一片心意,请您老收下吧。我怎么好拒绝他们呢,您也不好不拒绝呀。人们都说,最重莫过于乡情呀。”

谭政说:“家乡人非要给我送烘糕、送茶叶,那就按价给钱给人家,我就带回北京去;如果不收钱,那我什么都不要。”

说罢,他转身对佟印说:“佟秘书,你代我付款给县政府。”并对彭处长讲“下不为例!”

佟印马上按谭政同志的指示去办了。这件事,佟印以为就过去了。

可是,当天中午的时候,谭政敲开他的门。

“你付钱给县政府了没有?”谭政问。

“付了。”佟印说罢,拿出了付款的单据。

谭政放心地点点头,忽尔,他又追问了一句:“你付了多少?”佟印说:“付了15元,我估计差不多。”

谭政严肃地说:“差不多是什么意思?这不行!不能随便收人家的礼品,这是我们党的纪律,我们要严格遵守。领导干部要做清正廉洁的带头人。你快去,再付15元,并且代我表示歉意,谢谢我的乡亲们。”

牢记将军嘱托

故乡经济实现腾飞

1959年2月,谭政将军对故乡讲的意味深长的“三要三不要”,即“思想要求实,不搞虚假、浮夸;工作要扎实,不搞形式主义;作风要民主,不搞强迫命令。”至今仍是湘乡人民开创进取的法宝。

在农业经济上,湘乡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全市有耕地66万亩,是全国粮猪生产百强县(市)。建有优质水稻、畜牧、水产、水果、经济林等五大类农产品基地;分割肉、皮革、饲料、蛋品已成为全国的集散地;大米、生猪、茶叶、干椒、火培鱼等饮誉海内外。

湘乡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现有城区面积15平方公里,市区人口20万。建材服饰、烟酒副食、电讯汽配、五金交电等专业市场,规模甚大,生意兴隆。“南拓北进”工程正在实施,“两型社会”建设纵深推进。在城区东以行政中心、文化中心、教育园区等板块构建成东山新城区,在城区北正在建设省级工业园区和现代化物流园。

发达的科教,是湘乡的腾飞的翅膀,是全国文化先进市、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市有260余所中小学,2所省重点中学,每年考入全国各类大学就读本科以上的学生在1500人以上。有3个较大规模的科研机构,24个专业协会,获得500多项国家、省、市级科技专利。

楠香村呢,它现在已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目前,正在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和休闲生态农业。李志方说:“1988年11月6日,我们全村人看了电视上播的大将军逝世的消息。那时,全村人发誓,好好干,给我们村里走出去的大将争气争脸。现在每年都要有成百上千的人来看将军的故里,看的什么,是传统,也是发展,而这些都谭政将军带我们这些乡亲的。谭政是我党我军卓越的政治工作者,他生前没给我们什么物质上的特殊照顾,但是,他的精神影响我们一代又一代。他回乡时除了讲过三要三不要,还讲过我们共产党人最高的政治就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这句话,对我们基层党务工作者来说,太重要了……”

同类推荐
  • 遇见一些人,流泪

    遇见一些人,流泪

    世界上最触动人心的东西,其实是人的命运。可以说,这是一本人物小记,也可以说,它是一本心情手记。翻读它,就像触摸人物柔软的命运。不管是李叔同,还是三毛,还是诗人普拉斯,画家潘玉良,歌手科恩……他们的生命是多么伤感,孤独是多么深刻,情感是多么脆弱。他们的爱与恨,和他们的作品一样,让人爱怜,让人惊叹。爱情会崩溃,寂寞会唱歌,人生会告别。遇见了20个人,遇见了他们的脆弱与眼泪……
  • 中国古代科学家故事

    中国古代科学家故事

    刘殿学为青少年朋友撰写的古代科技故事,在生动的故事里再现了古代人民开拓创新精神,作者特别从数学、医学、地质学、机械学等各领域里选出代表性人物如祖冲之、孙思邈、郦道元等人物故事。
  • 一个孤独散步者的遐想

    一个孤独散步者的遐想

    《一个孤独散步者的遐想》是卢梭继《忏悔录》之后另一本自传性质的著作,主要记录了卢梭的一些思想片段。由于这本书是在卢梭遭受长期迫害,身体虚弱不堪,又居无定所时完成的。书中的卢梭是一个细腻、敏感的人,别人任何一个微小的举动,无论它多么没有意义,都可能对卢梭造成影响。当他发现自己的行为因为过多地受到他人的影响,而变得不得不被动接受时,他感到自己失去了自由。面对这样的情况,卢梭不会像加缪一样以“抗争”与以回击,天主教背景和懦弱的个性使他最终选择了逃避。
  • 肯尼迪

    肯尼迪

    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1917.5.29—1963.11.12)是美国第35任总统,生于马萨诸塞州。父亲约瑟夫·肯尼迪是金融巨子,也是民主党坚定的后台。作为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肯尼迪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最后读了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1940年毕业。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肯尼迪加入美国海军,在对日作战中负伤。战后,肯尼迪29岁即当选为议员,后三次连任。1960年肯尼迪参加总统竞选。他提出“新边疆”的竞选口号,倡导在科学技术、经济发展、战争与和平等各个领域开拓新天地。1961年,肯尼迪在选民投票过程中以极小的差距赢得总统的位置,击败了共和党人尼克松,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
  • 权力玩家赵匡胤

    权力玩家赵匡胤

    从一个底层小兵到九五至尊的平步青云之路,全面解密“带头大哥”赵匡胤的低调弄权之术。赵匡胤建立的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公认*积弱的王朝,但赵匡胤却是中国历史上被公认的“仁君”。中国的“仁君”不止赵匡胤一个,但是亡国之时能让老百姓全城以死相殉的王朝,只有宋朝一个。中国几千年来,真正达到帝王权术最高境界的,只有赵匡胤一人。
热门推荐
  • 魔道不悔

    魔道不悔

    泡妞?盗宝?骗人?我是痞子哎而且是个善良的人看我跟你说了几句话脸都红了我是个羞射的暖男哦不要调戏我因为···我会···反击哦
  • tfboys星空下的爱恋

    tfboys星空下的爱恋

    三个女孩,因为自身原因,搬迁,与偶像偶遇,这些在电视剧里的剧情,却成为了现实,他们和她们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当爱过时我已灰飞烟灭

    当爱过时我已灰飞烟灭

    当我喜欢你时,你没有搭理我,只有冷漠、无情,就像那时“封君逸,我喜欢你!”当你的温柔给了别的女人“封君逸!我恨你!!!”原来你对我已经到冷漠至极,避之不见的地步了。当你要离婚“南倾儿,把离婚协议书签了!然后搬出去,茗伊要来住”原来,我在你心里始终不敌你前女友啊!你说“爱又怎样?爱又怎样!”你的这句话彻底的把我最后一丝希望给抹杀了。我签了离婚协议书,收拾了行李离开了别墅。我的离开是成全你们吗?不!不是!是成全我自己。封君逸!当你发现你爱上我时,我已早就灰飞烟灭。【推荐《医妃驾到闲杂人等请回避》宠文】
  • 五星魔斗

    五星魔斗

    大魔法师与女王有一个孩子,但把她送到人类世界生活,隐瞒她有魔法的事实,因为她与别人不一样,拥有五星的魔法,没有善恶,一旦变成恶势力,便造成世间混乱,本书主要是说她在初中的事情,相信还是学生的看了一定有同样的感想,不是的,也一定回想起学生时代
  • 缘倾歌尘

    缘倾歌尘

    本为金玉同缘,一场阴谋,一度变化,冰山融化,又再度冰封,自古帝王终无情,可我们魂穿的女主却与老祖宗对着干,扔下皇位,跑去追美男,哦买噶的,你走错世界了吧!无限美男在线撩,是妹子就来看看吧!
  • 黑蟒特别行动组

    黑蟒特别行动组

    身为超能力者,却憋屈的生活在都市之下,冒着生命风险为上头处理超自然事件,防止普通人发现超能力者的世界。看上去很不划算的买卖,但这就是黑蟒存在的意义。
  • 归来的穿越者

    归来的穿越者

    她(他)是归来的穿越者。他(她)重生到了龙珠的世界,成为了赛亚人。现在她(他)回来了。这是一个穿越成为赛亚人的人回到地球的故事。++++++++++++++++++++++++++++++++++++++++++++(本书为《超越赛亚人》的续篇,不过虽然是续篇,但是就算没有看过前作的也无所谓,因为联系不大。)
  • 只为妖姬狂

    只为妖姬狂

    她是一代贤后,因为相貌平平遭皇帝嫌恶,被皇帝和他的宠妃害死之后她怨气难消,阴错阳差的她附体在她人身上,几经周折进入皇宫的她发现皇位依然移主,新皇对她情有独钟,可是她的心里却始终装着别人,身背妖女祸星的她如何在宫中安稳度日,再遇见心爱之人她又能否舍弃对她深情不已的帝王,宫中的尔虞我诈她又如何从容应对?敬请期待新作,只为妖姬狂!
  • 重生妖妃狠逆天

    重生妖妃狠逆天

    简介:华夏鬼医圣手,一朝穿越,成了南吟国楚相府的废物大小姐。不仅面貌丑陋,还痴傻成性。她穿越而来,势必会让害死原主的人付出代价。这一世,她必定会踏着森森白骨,杀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她习鬼道,能和亡魂沟通。化亡魂之气为己用,世人皆传她是妖孽,杀人如麻,心狠手辣。唯恐避之不及。却偏偏某人迎难而上,她走到哪,他就跟到哪。她杀人,他掩护。她虐渣,他配合。他还说:“烟儿,累了就向后倒,我一直在你身后。”[1v1双洁爽文]
  • 戏班

    戏班

    清末,北京喜乐戏班进宫演戏,后台管事黄之诚被钦点为戏班老板。正当黄之诚踌躇满志,大展宏图时,接到父亲病危的家信,立即离京回乡,亲眼见父亲被百年对手范家戏班逼死。因父亲之死,黄家戏班被迫解散,为重振百年基业,黄之诚放弃回京。黄之诚势单力薄,无力起班,只好上岸玩票,从办票房,办节日班做起,待机而起。范家戏班老板有钱有势,串通警察,陷害黄家票房,使其唱票得罪主人遭嫌弃,唱堂会被安排与专业戏班对台唱戏,一败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