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322900000028

第28章 李纲、姜夔、刘仙伦、王沂孙、史达祖、张炎词名句考论(1)

“拥精兵十万,横行沙漠,奉迎天表”考论

“拥精兵十万,横行沙漠,奉迎天表”只是李纲的个人宏愿而已。北宋覆亡后,以高宗为首的南宋小朝廷处于节节败退状态,在风雨飘摇的历史环境中,凭借地势天险,暂时得以苟延残喘,早已失去了抗战信心和勇气,何谈赢得“二圣环”之事!南宋初期,文恬武嬉,特别是宋高宗无心抗战,军队士气低落,哪里有“精兵十万”可拥。任李纲为相本来就是高宗十分勉强的选择,有难言之隐,只是“虚位以召臣”而已,将李纲当做威吓金人的物象,统帅军队当然不可能有实质性的权力,其军事才能得不到充分验证,加上群小出于私心的围截,使每一步重大决策都不能如愿实施。更有甚者的是,李纲任相仅七十五天就被无情弹劾,“南渡以来第一人”的抗战生命被草菅,“奉迎天表”成了梦幻中的理想。李纲的宏愿值得颂扬,但过早为宏愿的实现下结论又与现实稍有距离,显得有些“机浅”。读者当以唯物史观论之,不可因感情湮没真理。

“拥精兵十万,横行沙漠,奉迎天表”一句为李纲《苏武令》名作中的名句,兹录如下,以供观览:

塞上风高,渔阳秋早,惆怅翠华音杳。驿使空驰,征鸿归尽,不寄双龙消耗。念白衣、金殿除恩,归黄阁、未成图报。谁信我、致主丹衷,伤时多故,未作救民方召。调鼎为霖,登坛作将,燕然即须平扫。拥精兵十万,横行沙漠,奉迎天表。

此词最早见于赵彦卫《云麓漫抄》卷十四,但其中没有认定此词即是李纲所作,只云“李丞相纲作,未知是否”。据上书记载,《苏武令》一词于南宋绍兴初广为流传。唐圭璋先生认定此词为李纲作,今人皆已认同。唐圭璋先生在其与潘君昭、曹济平合注的《唐宋词选注》中,将此作选为李纲的代表作之一,并将“拥精兵十万,横行沙漠,奉迎天表”一句视为名句,认为“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精神和豪迈的英雄气概”。王兆鹏为唐圭璋高足,受其影响,同样将《苏武令》视做李纲的代表作,认为“七首咏史词和《苏武令》(塞上风高)最具特色”王兆鹏,刘尊明主编,《宋词大辞典》,凤凰出版社,2003年,第447页。。

《苏武令》词没有编年。吴熊和主编《唐宋词汇评》(两宋卷)汇集前人研究成果对李纲部分词加以编年,《苏武令》却不见编年。唐圭璋等人也没有对《苏武令》加以编年。没有确切的旁证文字记载及没有作者作词小序说明创作年代,是不能为此词编年的根本原因。但依据词的内容,可以大致确定创作时间。据唐圭璋先生的一系列注释“归黄阁”句“指授官至宰相”唐圭璋,潘君昭,曹济平选注,《唐宋词选注》,北京出版社,1982年,第316页。可以知道,李纲此词一定作于高宗时期任相之后。因为李纲在宋钦宗时任职为兵部侍郎,后升任为尚书右丞。尚书左右丞在“元丰新制后,定为正二品”,有“贰揆臣”别名,“为副宰相之意”龚延明编著,《宋代官制辞典》,中华书局,1997年,第180-181页。,显然没有上升到宰相位置。“词的上片写作者思念宋徽宗、钦宗被虏北方,叹息自己还不能复仇雪耻”唐圭璋,潘君昭,曹济平选注,《唐宋词选注》,北京出版社,1982年,第315页。,明显指出创作时间在二帝北狩之后。“未成图报”与“未作救民方召”也能看出李纲对短暂为相未能完成光复大业的遗憾。李纲任相于1127年五月初五日,为高宗皇帝即位后的第五天,被罢于1127年七月,为相七十五天,时为建炎元年。赵彦卫《云麓漫抄》卷十四载《苏武令》一词于南宋绍兴初就广为流传(即“盛传”),“绍兴”为高宗“建炎”后年号,始于1131年。“绍兴初”当是1131年以后的若干年。此期间李纲被贬于地方任职,仍然作词,如《江城子·九日与诸季登高》词与《梁溪集》卷二十七《九日登高山亭会饮》《九日示诸季,时会饮者八人》等诗可以互证为作于建炎四年(1130年)。依此类推,《水调歌头·同德久诸季小饮,出示所作,即席答之》与其余两首《水调歌头》“如意始身退”“物我本虚幻”也可能作于此年或稍后。“盛传”一定是在词作出后的一段时间才可以见到的情形,但创作时间又不可推得太迟。从词的内容可以看出,此时的李纲抗战决心犹在,没有完全进入暮年心境状态。1132年李纲还在湖南宣抚使兼知潭州任上与潭州、鼎州、荆州、鄂州帅臣等人一起约定日期聚集军队“收捕湖寇”。“绍兴”持续三十多年,依据中国人的传统观念看,前十年为初期,中十年为中期,后十年为后期,所以“绍兴初”大概在1131-1141年。李纲于1140年离世,上述词不可能作于晚年。这样我们就可以放心地将词的大致作年确定为李纲被贬之后不久。李纲被贬没有受到致命打击,在贬臣中还算幸运,其心态依然较为平静,还能够积极关心国家大事,这在《苏武令》词中能够看得出来。确知词的创作年代,对分析“拥精兵十万,横行沙漠,奉迎天表”的可行与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李纲有“中兴相”中“公居第一人”(曾开《李伯纪丞相挽词》)之美称,特别是在主张抗战人士及与李纲没有成见的人的心目中,具有十分崇高的地位。可以假设,在一部分人的心中,如果李纲在相位上能够如愿以偿,“拥精兵十万,横行沙漠,奉迎天表”将是可以实现的目标。事实恰恰与此相反,李纲不过是发了一点“调鼎为霖,登坛作将,燕然即须平扫”的宏愿而已,内中有着诸多阻挠李纲不能如愿“救民”及“致主丹衷”的因素。李纲及广大人士对此应该是明白的,但没有人说破,现在当加以考述。高宗赵构任李纲为相并非出于真心用人,只是权宜之计,至少有两点可以看出高宗赵构的心思。其一,想借助李纲的威望稳住局势。李纲有强烈的抗战精神,有七首咏史词借古喻今,充分表达了坚持抗战的爱国热情,受到时人的广泛好评。还有“御戎五策”广为传颂,“复刺臂血”,上疏请求徽宗禅位(徽宗当时已有退位之意,以求与金人和好),辅佐钦宗登基有功,颇得人心。任兵部侍郎后,力促钦宗仿效真宗亲临澶渊与金人对峙,与参谋官聂山一起在殿前司集合各路兵马,充任亲征行营使,积极防备,并带兵亲临城上,与金人血战一个晚上,平定了敌人对宣泽门的进攻。通天门、景阳门告急时,还在朝廷应对的李纲不顾个人安危,率领善于射箭的一千名禁卫军,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战,使危局得以暂时减除。之后因钦宗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李纲受到罢免尚书右丞和亲征行营使的处罚,但在说明事实原委后,李纲依然“感泣以谢”。李纲复职后,极力维护钦宗的皇帝地位,在谣传道君皇帝将要“复辟”的危急关头,接受召见,以高度机敏的思维,应对了道君皇帝的种种疑问,使徽钦二宗父子之间的隔阂得以消释,使钦宗皇帝得以安心于谋划未来,李纲获得了“捍守宗社有大功”,“当遂垂名青史”沈志华主编,《文白对照全译〈续资治通鉴〉》,改革出版社,1994年,第2122页。的高评。钦宗受群奸挑拨,私心不时泛起,对李纲于有意与无意间再生误解,在没有任何军事准备的情况下,迫使出兵救援太原。由于当时各将领都接受皇帝的批画,事情都可以自己专决与上达,自行决定前进与后退,宣抚空有节度的名称,各路人马大都不遵守命令,致使李纲不能有效指挥,失败便在预料中,从而为不断贬谪造下了无法开释的理由。李纲的功过是非在时人心眼中,如果不是出于个人陈见,都是明白的,康王赵构也不例外。赵构在兵荒马乱的环境中,接受元祐太后的册命及群臣的拥戴登上皇帝宝座(立康王赵构为帝最早建议由吕好问提出,因为赵构当时任兵马大元帅,加上有元祐皇后的内应,充分体现了“天意”的安排,有足够的权力与力量安定天下)。在人们的眼中,赵构皇帝就是复兴汉室的光武帝、安定晋国祸乱的晋公子重耳。赵构皇帝肩负如此重任走上神坛,不论心中有多少私心,总要给推戴他的人做出一点榜样,以示不辱“期中外之协心,同定安危之至计”的厚望。在诸多人选中,李纲成了“安刘室”的宰相第一人选,因为在金人眼中,李纲具有与童贯等人相同的威慑力,是“二圣”时期的抗战名将,可以用来扼制金人的肆意侵略。李纲在人格上不类奸臣,有着服众望的广泛影响力,这是高宗皇帝知人的必然选择,这就是“使远人畏服,非相卿不可”的真实动因。赵构即位时年方二十一岁,有年轻人进取的方刚血气,在举国上下的激励声中,做出一点努力营救“二圣环”的举动,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可以不费任何神思与体力。然而李纲对高宗赵构没有做出先期的推戴拥立之功,又加上李纲性情刚烈,敢于抗颜直论,易于与周围人群形成对立,引来他人构陷,成了为高宗赵构利诱的钓饵。其二,借助任李纲为相做烟幕弹,名正言顺地将自己的亲信黄潜善、汪伯彦拉入最高权力中枢。黄潜善与汪伯彦拥戴高宗赵构有功,于五月一日赵构登基时即被封为中书侍郎及同知枢密院事。在黄、汪二人看来,凭借自己攀附拥戴高宗之功,谋取宰相位置应该不成问题。由于黄、汪二人没有亲自深入战场与劲敌较战的特殊经历,于人心未能生出过高威望,在靖康之难的危急关头任相意味着要与金人进行殊死决战,面临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危难,非有超出常人之胆略者不能胜任宰相之职。高宗赵构知人,理当包括黄、汪二人。黄、汪二人对高宗赵构的用心未必完全理解,所以对李纲构成不和之势。虽然如此,高宗赵构依然难忘旧情,时时寻找机会图报,在任李纲为相的同时,任用黄潜善兼御营使,汪伯彦兼御营副使。“御营使者,建炎元年六月,始命宰相李伯纪为之。本以行幸总军中之政。其后遂专兵柄,枢密院几无所预。”李心传撰,《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二,中华书局,1985年,第122页。可以知道,黄、汪二人兼任御营使的根本目的所在。虽然李纲任相时也兼御营使,有兵权在握,表面看来权满兵实,然不久之后,黄潜善的权力就膨胀到了与李纲齐平的程度,一身兼有门下侍郎、权中书侍郎、御营使、守尚书右仆射数职,出现了并相的局面李心传撰,《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二,中华书局,1985年,第198页。。黄、汪二人成了牵制李纲的真正权力人物,并相意味着对李纲权力的削夺,如皇帝幸南阳守中原与幸东南都建康的大事去就之争,李纲作为宰相已经没有任何决定权力了。这些事实的出现,实际上都出自于高宗赵构本意。并相是解除李纲相位的信号,也是高宗赵构逃跑主义抬头的预示。黄潜善一味逢迎讨好高宗皇帝,双方彼此达到心领神会的默契程度,在事关个人情感的大是大非上,高宗赵构必然要站在黄潜善一边。李纲作为徽钦二宗的要人,工作的重心始终在“奉迎天表”,使北狩二帝回宫,重振赵家江山。这一点正是挑起高宗赵构心中暗暗隐痛的关键。高宗赵构即皇帝位虽有顺从天意与民意之自我感觉,但终归不是从前任皇帝手中接来玉玺的名正言顺,又在为河北兵马大元帅后,逶迤于磁州与相州之间,大权在握却未能招来勤王之师阻遏金兵退路,坐视二位皇帝被掳北上,心中总有几分不踏实感。这些无疑在徽钦二宗心中生出不快,同时期的许多当事人也不会完全没有想法。高宗赵构在当下想做的第一件要事当是以求和的方式稳住局势,巩固皇帝地位。李纲主张抗战的一系列谋划显然未能与高宗赵构达成高度默契;他始终未能成为圈子里的人,不过是一个在危难面前需要冲锋陷阵的局外干将而已。李纲处于这样的环境当中,要想“拥精兵十万,横行沙漠,奉迎天表”是可以想到其艰难程度的。当为了迎合高宗赵构皇帝,不实之词的“谤书满箧”向李纲袭来时,罪恶的屠刀一定会刺向被谤者一方。李纲被罢免后,接替相位的人,不可能是与李纲志同道合者,相反一定会是顺从高宗赵构心意主张和议之人。范宗尹反对李纲为相,缘于其力求与金人议和的主张。范宗尹任相,缘于割让土地以息边患的主张正合高宗赵构下怀,与向金人求和没有丝毫不同。在彼时,议和的代价与抗战的代价难以确切估量。从表面上看,“和”可以带来暂时的“安定”,是苟且偷安者的选择;而抗战得法,可以从根本上消除隐患,但要付出更多眼前伤痛。对于一个充满私心的皇帝,其选择自然是用不着论证的。抗战是长期投入,而且在金人处于高度进取之时,谁也无法毕其功于一役。黄潜善等人之所以敢于在抗金大事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大胆“复倡和议”,除有左相、右相职位作为强有力的支撑外,“朕何患国事不济”的志同道合的圣旨是最为重要的保障。秦桧在极为复杂的政治环境中占稳宰相宝座,同样是高宗赵构不思抗战的结果。从高宗赵构即皇帝位起到流亡以求安命,直至在杭州安下心稳做皇帝的时间流程中,“战”与“和”始终是两家人争议不休的重大话题。高宗赵构面对复杂形势,也并非一味倒向一侧,但从总体轨迹上看,抗战人士没有得到重用,李纲只是其中之一而已。当亲信不能够保全自身安危时,高宗赵构便做出本能的反应,暂时唤来主战人士替自己冲锋陷阵,这一招数与钦宗赵桓在落难时呼唤“壮士忠臣何处”(赵桓《西江月》)没有两样。缘此,李纲的入相与出相,在旁观者看来,是完全在预料中的事情。黄、汪二人的进退命运,在其如此主子面前,也并非是完全能由自己做主。李纲遇上了真实的高宗赵构,要想实现理想,其难度与登天可以同日而语。

同类推荐
  • 江南烟雨塞北雪

    江南烟雨塞北雪

    “江南烟雨塞北雪”,作者把现实生活与艺术想象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与读者促膝交谈,娓娓道来。至情至理,亲切感人。给人以轻波摇梦、低吟浅唱的情韵,很有几分耐人品嚼的味道。特别值得一读的是“谁主沉浮”这篇。作者构思奇巧,立意新颖,哲理性强。读后既让人感到无奈,苦涩、沉重、惋惜,又耐人思索与回嚼,并久久不能忘怀。黄河系列文笔流畅,语言优美,感到句句有诙谐,字字是真理。黄河是个大题材,从涓涓细流,到融汇百川,千回百折,奔流不息。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走访过她,讴歌过她。作者的黄河系列中的“一任西行”、“心诉”及“雪落黄河静无声”等都值得一读。故乡与怀旧系列,作者构思巧妙,入情入理。
  • 洎水悠悠(郭宏彬诗文集)

    洎水悠悠(郭宏彬诗文集)

    作者经过大约两年左右的思考整理,从300多首诗歌及文章中挑选组成本书,算是对人到中年的一种总结和回顾。故乡也好,母校也好,巴山蜀水也好,不仅是作者成长和生存的根基,也是创作的土壤。虽不知道这些作品最后的命运,还是借用黛玉之言,不指望它们带我“玉堂金马登高第,只望它高山流水遇知音”。这也是我真实的愿望。
  •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肖洛霍夫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肖洛霍夫

    本套丛书用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形式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从古至今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优秀代表作品。这套丛书将引导青年朋友去漫游一番那绚丽多彩、浩瀚无边的文学世界——从古希腊的神话王国到中世纪的骑士、城堡;从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到五光十色的繁华都市;从奔腾喧嚣的河流、海洋到恬静幽美的峡谷、森林、农舍、田庄…它将冲破多年来极左路线对文学领域的禁锢和封锁,丰富青年朋友的精神生活,为青年朋友打开一扇又一扇世界文学之窗,让读者花费不多的时间就能游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浏览各国人民今天、昨天、前天直至遥远的过去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图景,去体会他们的劳动、爱情、幸福、欢乐以及痛苦、忧伤、斗争、希望…
  • 温莎的风流娘儿们

    温莎的风流娘儿们

    《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三幕喜歌剧,另译为《乐天的妻子》,莫森塔尔编剧,奥托·尼古拉谱曲,1849年3月9日在柏林宫廷歌剧院首次公演,由作曲家亲任指挥,大获成功。可是只指挥3次后,在5月11日因急病去世,享年只有39岁。1900年3月9日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初次演出。尼古拉在寄给父亲的信中表示说:“我的新歌剧在作曲中便已经制造出无数的快乐。”事实上,他已经把所有获得的经验注入到了《温莎的风流娘们儿》中。
  • 大山水

    大山水

    《大山水》是作者在该领域数年闭关之后的爆发之作,为《大地三部曲》之一,它是作者在这一创作领域中从文体到思想的一次重要尝试。全书点数了帕米尔高原、青藏高原、横断山区这些雄山峻脉与四围堪称地球上最壮观最神奇的复杂水系的生生关系,尤其着墨于山与水、水与人的关系;呈现了神山圣水流变对人文积变的绝对影响,最终收笔于日复恶化的水环境的忧思。
热门推荐
  • 紫云修仙传

    紫云修仙传

    山村小子紫云经历兄长与父亲被妖兽杀死,自己被妖蛇吞食,但幸运没有死,然后得到了一位真丹境高人鬼魂的指点,从此进入了修仙者的行列,看他如何在这复杂的修仙世界中经历起起落落,悲欢离合。历经无数生死,感悟修仙之道,最终能否成就长生大道。
  • 女孩一生要结识的100位名人

    女孩一生要结识的100位名人

    本书从不同角度剖析当今社会最杰出的100位女性,阐述那些别具一格的成长,以及她们成功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旨在让渴望美好、渴望幸福、渴望成功的女孩们感受精彩的时候,也能融入其中,激荡起属于自己的青春气息与时代风云。
  • 喜欢你我说了算

    喜欢你我说了算

    林薇:我要上清华。江宿:我就不一样了。江宿:我除了要上清华,还要……你。…誓要上清华的学霸女主VS伪学霸真桀骜的男主…我这样的人不值得你喜欢。喜欢你我说了算。…【无论过去多少年,江宿和林薇都不会忘记那一天,那是他和她见面的第一天。】
  •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我所知道的康桥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我所知道的康桥

    中国一世纪的经典绝唱震撼几代人心灵的不朽篇章,作者包括鲁迅、朱自清等作家,丛书包括:茶杯里的风波、沉郁的梅冷城、春风沉醉的晚上、春风回梦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三生命、丰收、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荷塘月色、红烛、狂人日记、等文章。
  • 陆月贰拾贰

    陆月贰拾贰

    每次雨后的蝴蝶,都会伴随着清新的空气与阳光,以及,另一只蝴蝶的相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嘉德传

    嘉德传

    地球上的天才科学家林笑,在一次太空探索之旅中,因探索黑洞,意外穿越,重生到异世,并因此获得了如赛博坦机械生命的体格和魔法师的神奇力量。虽然是与异世毫不相同的种族,林笑潇洒依旧,发挥他高达九百九十九的妖孽智商,与美通行,轻松拯救正处于水深火热的异世界。
  • 快穿的滋味妙不可言

    快穿的滋味妙不可言

    沈妙奄奄一息时与系统绑定,于是各种世界穿梭赚取生机。等到沈妙的生机足够,她想休息一下时却发现平凡的她引起了大夫人的注意,于是,为了获得自主,她不得不继续忙碌,当有人问沈妙拜师几何时,沈妙想,快穿的滋味妙,不可言。
  • 重生火影之我是鼬神

    重生火影之我是鼬神

    一个意外重生到火影世界,还变成了鼬神。灭族,你在逗我,叛逃,别开玩笑了。止水哥,爹,搞出九尾,先杀团藏,再杀三代,这才是该做的事啊。
  • 我的总裁老婆是女鬼

    我的总裁老婆是女鬼

    萧凡本是一个包了一百亩地种大蒜的极品农民,可是一个突如其来的相亲打乱了他平静的生活。什么?你是蕾丝,我只是一个幌子!啥啥啥?你还是个女鬼?好,互不干涉泡妹子,可你抢我妹子算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