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40000000081

第81章

次就界论。界论三界。约就此处明三律仪通局之义。于中先明别解脱戒。别解脱中分别四门。一者身处。二者心处。三成就处。四戒体处。言身处者。就三界中明受戒身。故曰身处。小乘法中别解脱戒欲界身受非上二界何故如是。别解脱戒防禁现恶。上界无恶。是故不受。若尔上界亦应无彼禅无漏戒。释言。上界定道律仪于欲界恶有持对治远分对治。所以得有别解脱戒随身在处防现遮过。是故不类。大乘法中别解脱戒粗同小乘。以理细论****众生亦应得受。何故如是。有****天闻菩萨法发菩提心。自誓要期尽未来际永断诸恶。无作随生故得受之。如地经说。虽在****光音天等亦得闻经。如是等也。问曰。小乘何故不尔。释言。小乘受形俱法彼无形恶。所以不受。菩萨通受尽未来际一切戒法。故得受之。问曰。无色何故不受。释言。有以。若是凡夫生无色界心志微细要期不成。故不发戒。若是菩萨生无色界先已成就别解脱戒。故不新发。言心处者。约就三界明受戒心。故曰心处。小乘法中受心不定。若就所求以别受心。为求人天而受戒者是欲界心。为求出道而受戒者是出世心。若就定散分别受心是欲界摄。散心受故大乘受心义亦不定。若就所求以别受心是出世摄。故地持云。菩萨律仪从于第一真实心起。菩提之心名为真实。若就定散分别受心是欲界摄。散心受故。若复通论乃至****闻思善心亦得受之。大乘****具闻思故。言成处者。随身所在成就。不失名为成处。小乘法中别解脱戒唯欲界成。此形俱法死时舍故。菩萨戒法三界成就。一受得已乃至菩提随身所在常成就故。戒体处者。小乘法中戒体不定。对果论之或欲界摄。或出世摄。为求人天而受戒者是欲界摄。为求解脱而受戒者是出世摄。若就定散分别戒体唯欲界摄。以此欲界散善业故。大乘法中别解脱戒义亦不定。对果论之是出世摄。菩提因故。若就定散分别戒体是欲界摄。以是欲界散善业故。若复通论****地中闻思善心而受得者是****摄。别解脱戒辨之粗尔。次论禅戒。于中亦四。一明身处。二明心处。三成就处。四戒体处。言身处者。毗昙禅戒欲色身生。非无色界。戒是色法。色处生故。成实大乘三界身生。何故如是。成实宗中戒是非色非心法。故无色得生。大乘无色有色心。故无色得生。言心处者。毗昙禅戒一向唯从****心起。非余二界。彼宗欲界一向无禅。故无禅戒。戒是色法。是故不从无色心发。若依尊者瞿沙所说欲色心发。彼说欲界有禅定故。成实大乘三界心发。何故如是。若依成实欲界有其如电三昧。故发禅戒。戒是非色非心法故。无色心边亦得发之。大乘宣说。欲界地中有无量定。说龙树言。佛常住于欲界定中名无不定。声闻暂得说为电光。彼定心边得发禅戒。无色心边义在可知。言成处者。毗昙禅戒欲色成就。非无色界。有漏之法在下成上生上之时必失下故。成实大乘三界皆成。彼说禅戒三界法故。又彼宗中有漏善法生上之时不失下故。戒体处者。毗昙禅戒唯****摄。瞿沙所说欲****摄。成实大乘皆三界摄。依三界地禅心生故。禅戒如是。次论道戒。于中亦四。一明身处。二明心处。三成就处。四戒体处。言身处者。毗昙道戒欲色身生。成实大乘三界身生。与禅戒同。言心处者。非三界摄。若随禅本与禅戒同。言成处者。三界皆成。无漏生上不失下故。戒体处者。性出三界。若随禅本如心处说。界别如是(此四门竟)。

次就趣论。趣谓五趣。约就此处明三律仪通趣局之义。于中先明别解脱戒。毗昙法中别解脱戒人天身生。人天成就。余趣难身不生不成。成实法中出家之戒局在人道。在家之戒人天鬼畜四趣中生。四趣成就大乘戒法。人天鬼畜四趣中生五趣皆成。一受得已常成就故。次论禅戒及无漏戒。毗昙成实人天身生。人天成就。依长阿含天品之中鬼子母天亦得圣道。道必依禅。若从彼义人天及鬼三趣中生。三趣中成。大乘法中菩萨遍在五趣之中皆生皆成。此云何知。如华严经。诸龙鬼等各于法门而得自在。提谓经中诸龙鬼等闻法悟道。方等经中地狱众生遇佛光明寻诸佛所闻法悟道。故知五趣皆成。问曰。若言地狱鬼畜得圣道者。云何名难。释言。此等由佛强缘方能悟道。离佛不能故名为难。趣别如是(此五门竟)。

次就形论。形谓男女及无根等。毗昙法中别解脱戒唯在男女一形中生。余者悕望不具足。故不发律仪。成则不尔。除二形人余皆成就。若依成实出家之戒与毗昙同。在家之戒除二形人自余一切皆生皆成。大乘之戒不简二形。一切身中皆生皆成。所受通故。次论禅戒及无漏戒。小乘法中在欲界者男女身生。一切形中皆得成就。经论之中不曾说有二形人等舍此戒。故在上界者非男女身能生能成。菩萨之人一切形中皆生皆成。形别如是(此六门竟)。

次就人论。人有邪正。外道名邪内道名正。依如毗昙别解脱戒佛弟子受。非外道得。成实法中外道亦得。故彼论言外道亦以深心离恶。故受得戒。禅律仪者内外俱得。外道亦修八禅定故。无漏律仪唯佛弟子非外道得。彼住邪见无八正故。人别如是(此七门竟)。

次论得舍成就之义。先论其得。次明其舍。后辨成就。所言得者。先无今起名之为得。别解脱戒唯一受得更无余义。受中差别如三聚中具广分别。禅律仪者。依如毗昙有二种得。一者断得。断下过时得上禅戒。二者生得。从上退未生下地时得下禅戒。成实大乘唯有断得。不说生得。彼说生上不说生得。彼说生上不失下故。退生下时不名新得。无漏律仪毗昙法中有三种得。一者断得。断下过时得士道戒。二转根得。转根之时舍钝根戒得利根戒故。三者退得。证圣果时舍彼因中无漏之戒。后退果时还得本戒。成实大乘唯一断得。余皆不论。彼说转根及得果时旧法增明非舍前法别有得故。得相如是。次论舍义。先有今失名之为舍。小乘法中别解脱戒有四种舍。一不用道舍。二命终舍。三断善舍。四二形生舍。所谓男女二形生时失律仪戒。有人宣说。犯初众罪亦失禁戒。是事不然。此但污戒。不名为舍。诸经论中皆同此说。菩萨律仪有二种舍。如地持说。一退菩提心。二增上烦恼犯波罗夷。不同所以三聚章中具广分别。禅律仪戒有二种舍。一者退舍。退起下过失上禅戒。二生上时舍。有漏生上则失下故。成实大乘唯有退舍。彼说。生上不失下故无漏律仪。毗昙法中有三种舍。一者退舍。退圣道时失无漏戒。二转根舍。转根之时舍钝根戒。三得果舍。得圣果时舍彼因中无漏之戒。成实法中三舍悉无。唯入无余涅槃时舍。大乘法中缘治俱者证实时舍。真证俱者毕竟无舍。三种律仪辨之粗尔。

止观舍义八门分别(释名一 定体二 辨相三 制立四 修起次第五 约境分别六 就位分别七 就人分别八)

第一释名。止观舍者。经中亦名定慧及舍。此乃修中之差别也。修义不同。一门说三。止者外国名奢摩他。此翻名止。守心住缘离于散动。故名为止。止心不乱故复名定。观者外国名毗婆舍那。此翻名观。于法推求简择名观。观达称慧。舍者外国名忧毕叉。此翻名舍。行心平等舍离偏习。故名为舍(此一门竟)。

次辨体性。唯依毗昙义释有二。一就同时心法以论。止者正用定数为体。观者或用观数为体。或复用彼慧数为体。伺求之观观数为体。照法之观慧数为体。舍者或用舍数为体。或用定慧二数为体。舍过之舍舍数为体。定慧平等舍离偏习。名之为舍。还即用彼定慧为体。二就前后修义分别。止者正用定行为体。定数为主。诸心心法相从住缘通名为止。观者或用观行为体。观数为主。诸心心法相随伺求通名为观。或复用彼慧行为体。慧数为主。诸心心法相随照境通名为观。舍者或用舍行为体。舍数为主。诸心心法相随舍过通名为舍。或用定慧二行为体。定慧两数以为正主。诸心心法随此定慧通名为舍。若依成实义释亦二。一就同体同时法中随义分别。一心体中住义名止。照义名观。调停曰舍。不同毗昙诸数别体。二就前后修义分别。作意住缘名之为止。作止照境说名为观。作意舍相方名为舍。通皆是心。无别主伴。大乘法中义别有三。一事识中修。二妄识中修。三真识中修。事识中修与毗昙同。心数别故。妄识中修粗同毗昙。细同成实。此云何知。如马鸣说。第七识中粗细六重。根本四重心数无别。故同成实。末后两重心与数别。共心相应。故同毗昙。真识中修义别有三。一就同时同体法中随义别分。寂义名止。照义称观。离相名舍。二就同时同体法中异门相摄。止义为门。诸行随之通名为止。观义为门。诸行随之齐名为观。舍义为门。诸德随之俱名为舍。三约修义前后别分。始心住法离妄名止。正见名观。终证舍相故说为舍。体性如是。以此类余诸行齐然(此二门竟)。

次辨其相。于中两门。一通就诸行开合辨相。二别就诸行开合辨相。初通就诸行开合辨者。此之三行开合不定。总之唯一。谓闻思修三行之中修行所收。或分为二。谓止与观。如地持说。于一切法不起妄想名之为止。知第一义离言自性及知世谛无量处法说以为观。或分为三。谓止观舍。此三犹前止观所摄。止观别修分为前二。止观双修合为后一。故有三种。或分为四。如地持说。一者修止。二者修观。三者修习止观。四者乐住止观。此四犹前止观及舍三行所摄。舍中分二。初为修习终为乐住。更无别行。所言止者。于事于义系心安住。远离一切虚伪轻躁及诸忆想。是名为止。事谓世谛。义谓真谛离轻躁者。息除事中轻乱心也。离忆想者。远离理外分别想也。所言观者。于事于义忆念选择。名之为观。修止观者。于前止观常修顿修。乐止观者。于前止观以久修故不勤方便。炽然不动。随义广分修乃无量。通就诸行开合如是。次就诸行别相论之。先就止行开合辨相如涅槃说。总唯一定。或分无二。一者世间八禅事定。二者出世合理之静。或分为三。谓上中下。下谓凡夫人禅事定。中谓二乘合理之静。上者所谓诸佛菩萨离妄真定。或分为四。一者退分。二者住分。三胜进分。四决定分。此决定分涅槃名为能作大益。义如下解。或分为五。所谓凡夫声闻缘觉菩萨及佛所得三昧。又涅槃中更分五种。一无食三昧。所谓初禅。彼离揣食故曰无食。二无过三昧。亦是初禅。彼离欲恶故名无过。三身意清净一心三昧。谓第二禅。离六识中觉观之过名身意净。内净一处故曰一心。四因果俱乐。谓第三禅。彼乐胜故。五常念三昧。谓四禅乃至生非想。彼免三灾绝于四受。离出入息定心不动。故曰常念。或分为六。谓五停心及观生灭。五停如下。或分为七。谓须陀洹所得三昧。斯陀那含罗汉辟支菩萨及佛所得三昧。或分为八。于前七上加凡所得。又八解脱八禅定等亦得分八。并如下释。亦得分九。谓九次第定。根本八禅及灭尽定。转相趣入名九次第。或分为十。谓一切入。亦如下释。广则无量。次就慧行开合辨相。总唯一慧。或分为二。一是世间世俗等智。二是出世。谓无漏智亦得分三。一者般若。此翻名慧。二毗婆舍那。此翻名观。三者阇那。此翻名智。此三何异经中两释。一约人以分。言般若者。一切众生。一切凡夫同有慧数。故名般若。毗婆舍那一切圣人。此名声闻缘觉为圣。彼能观察苦无常等。故名为观。言阇那者。诸佛菩萨。彼知一切诸法差别。故名为智。二随境别。言般若者。是别想观。别知世谛。毗婆舍那是总相观。总知真谛。言阇那者。是破相观。破离有无知一实谛。亦得分四。谓四无碍四谛观等。亦得分五。谓法住智.泥洹智.愿智.无诤智.边际智等。广如下释。又复五种无量之智亦是五种。亦如下释。亦得分六。谓知生死无常苦空无我不净涅槃寂灭。亦得分七。所谓知法.知义.知时.知足.知自知众.知尊卑.亦如下释。或分为八。知生死法无常与苦.无我.不净。知涅槃法常.乐.我.净。亦得分九。知前八种及第一义。亦得分十。所谓十智义。如下释。又复十力亦是十也。或分十一。所谓十智及如实知。亦如下释。广则无量。舍中有二。一定慧双修。离于偏习名之为舍义如前二。更无别行。二住空舍相。名之为舍。义则不定。总唯一舍。或分为二。一生空观。于人平等。二法空观。于法平等。或分为三。谓三空观。或分为四。谓四空观。有法空.无法空.自法空.他法空.是其四也。广如上释。或分为五。谓空.无相.无愿.无作及无起观。如无量寿经中所说。于空理中无相可取名为无相。无愿乐心说为无愿。无果可为名为无作。无因可起故曰无起。或分为七。谓七空观。亦如上释。或分十一。观十一空。如涅槃说。或分十八。如大品说。广则无量。辨相如是(此三门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时隔多年后

    时隔多年后

    我的诞生,父亲做出决定,我离开了的家人们
  • 穿越时空—流莺《不相忘》

    穿越时空—流莺《不相忘》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把她带回了宋朝,对于一个只知道宋朝有大清官包拯,诗人欧阳修的她,该怎么走下去呢?她与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一首《长相思》一段情一行泪!花似伊柳似伊花柳青春人别离低头双泪垂长江东长江西两岸鸳鸯两处飞相逢知几时!
  • 糖尿病一本通

    糖尿病一本通

    本书创造性地提出了糖尿病防治的“256”新模式,对糖尿病从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并发症到预防和治疗都有详细的描述。
  • 做最得力的中层:带好队伍用好人

    做最得力的中层:带好队伍用好人

    把责任落实到位,做最好的中层,对上,中层是被管理者,需要掌握与上级有效沟通的技巧和方法。对下,中层是管理者,既需要树立自己的权威把工作做出色,在领导中绽放你的光彩
  • 变身之烈焰彼诺修

    变身之烈焰彼诺修

    震惊某宅强化武器失败,与凯丽坠入爱河,一发不可收拾,终于......正经脸:宅男因在封闭空间吸烟呛到无法呼吸导致休克随即猝死,附身在了阿拉德大陆上疯掉快两年的女法师烈焰格拉卡的关底Boss烈焰彼诺修身上,熟悉阿拉德悲剧由来的她该如何选择自己的去路?是生存苟且,还是奋力一战?是与使徒抗争,还是与之合作?本文不小白,所有人都智商在线,无主角光环。所有人因立场不同没有正反之说,哪怕是主角也是亦正亦邪的存在。你挡我的路,在我眼里,就是反派。蒽,这很阿拉德。最近风头正盛,无奈开新书《在修真界建立服务器》多谢支持!
  • 全球降临

    全球降临

    这是第一款百分百虚拟现实的游戏,这是以修真为背景的神奇世界,这是征战无尽世界的宏伟世界,这真的是一款游戏吗?这是王冲不断地探索降临,不断地了解降临之后,心底生出的疑惑,也是在不断前进的道路上,接近着真实。当他找到真实的时候,已经成了。。。。
  • 锦绣农门

    锦绣农门

    家破之后阿绣成了农家养媳。昔日娇养的小姐手握菜刀,拈起针线,内伺候公婆,外送夫入学堂,端的一副贤妻之态。多年之后,宋添几经沉浮,入阁拜相,当年种种成为佳话。有人好奇,听闻孩时的宋相性情古怪,模样丑陋不堪,何以伉俪情深?难不成是被其才华所动,知道将来会做那一品夫人!从人了然。阿绣看了看手里的借条,暗道,“不,我是来讨债的。”*宋添年纪轻轻就中了状元,有人问他,“何以独占鳌头?”答,“我家娘子有光环。”
  • 我的世界有你王俊凯

    我的世界有你王俊凯

    虽然是王俊凯主角但是也有王源和千玺的,而且声明一下,这里的三小只不是明星只是普通人哈~
  • 首席一吻定情

    首席一吻定情

    处处逃避,却终逃不过他的魔爪。遇见他之后,狂躁的心根本无法消停下来,他是她永远逃不过的劫。
  • 异魂之世斗魂之巅

    异魂之世斗魂之巅

    小离是学生党,更期不定,慎入。当死神叶冰岚被神诀打的意识消散,被诅咒来往于各个大陆之间;当叶冰岚以神识的身份,出现在斗罗大陆之上;当冰冷的叶冰岚遇上腹黑的南门公主南门茗香,却阴差阳错选择了她成为自己的宿主;当叶冰岚看见宿主的亲人的尸体七横八竖的躺在面前,便发誓帮助宿主成为斗魂之巅......但是,世间的成功,哪能轻而易举地得到,有舍未必有得,但是,你若不舍便没有得。就看南门茗香舍不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