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40000000082

第82章

次辨制立。以何义故立此三行不增不减。解有八义。一行性不同。定数是止。慧数是观。舍数为舍。二行相不同。住缘是止。知法是观。调停是舍。三功能不同。止能息乱。观能断惑。舍能违治。四修时不同。如涅槃说。心慢修止。烦恼增强戒律羸损诸根不调。于善疑悔则宜修观。定慧不等则须修舍。又经宣说。定慧平等则宜修舍。五行门不同。如涅槃说。彼空三昧名之为止。以心住空离分别故。无愿三昧说之为观。慧观生死能断舍故。无相三昧说为舍行。证入涅槃舍众相故。六依境不同。多门如后。今此且依一相论之。依事修止。如世八禅。住事中故。依法修观。观察诸法苦无常等名为观。故依理修舍。证空平等舍众相故。七随人不同。多门如后。今且依一相辨之。如涅槃说。声闻缘觉定多慧少。菩萨之人慧多定少。诸佛如来定慧平等。说之为舍。八所为不同。如涅槃说。为三义故。所以修止。一为离烦恼依禅伏结。二庄严大智依禅发慧。三为得自在依禅发通。为三义故。所以修观。一为观生死果报过故依慧灭苦。二为增善法依慧离业。三为破烦恼依慧除惑。为三义故。所以修舍。一为调定慧其令平等。二为证空舍离有相。三为得中道故离有无。制立如是(此四门竟)。

次明修起次第之义。于中次第略有四阶。一制发舍。二止举舍。三止观舍。四定慧舍。此之四门通释是一。于中别分前之两阶行修方便。后二修成得法相应。前方便中有始有终。得法亦尔。故有四阶。制发舍者。方便之始对治昏觉。昏谓昏睡。觉谓八种恶觉烦恼。言八觉者。所谓欲觉.恚.害.亲里.国土.不死.族姓.轻。侮若有恶觉则便制之制心住于数息门等。昏则发之念身无常。三恶道苦。佛法欲灭。以此鞭心令去睡昏。昏觉俱离修心得中。是时名舍。止举舍者。方便之终对治沉掉。沈谓沉没。掉谓掉动。心志浊闷名之为沈。心数异缘说以为掉。掉则修止止心鼻端眉间足指。随在何处。沈则修举念身无常苦无我等。沉掉俱离修心得中。是时名舍。止观舍者。得法之始所治有三。一对爱见以明修治。四住烦恼分为爱见。初一是见。后三是爱。于此门中修止治爱所谓世俗八禅方便。修观治见所谓出世无漏方便。止观双修离于偏习。是时名舍。二对痴爱以明修治。五住烦恼分为痴爱。无明名痴。余四名爱。于此门中修止治爱。修观治痴。痴爱俱离。止观双修。是时名舍。三对痴妄以辨修治。直就无明住地之中有闇有妄。迷覆诸法名之为闇。妄有所取说以为妄。如地持说。如是如实凡愚不知是其闇也。起八妄想是其妄也。于此门中修止治妄。如地持中。佛为讪大迦旃延说。不依地等一切法想而修禅定。马鸣论中亦同此说。离一切想名为修止。修观对治痴闇之心。故地持云。于一切法不起妄想名之为止。知离言性及知无量世谛方便名之为观。双修离于偏习是时名舍。定慧舍者。得法之终更无别治。于前止观所除烦恼究竟尽处所成行德为定慧舍。修起如是(此五门竟)。

次约境界分别三行。于中义别略有三阶。一三法相对以辨三行。二两行相对以辨三行。三历就一法以辨三行。初就三法相对之中别有二门。第一约就事法及理以分三行。事者所谓阴界入等。依之修止。如世八禅。法者所谓苦无常等。依之修观。理者所谓第一义空。依之修舍。舍离众相。二约三谛以分三行。言三谛者。一是世谛谓法有相。二第一义谛谓法无相。三一实谛谓法非有非无之相。此三门中起修不定。从事入理依世修止。如世八禅。故依真修观观诸法空。从寂起用依真修止。离分别故。依世修观观诸法故。依一实谛修习舍行舍有无故。故地持中随事取者名平等观。随如取者名平等心。等犹止也。舍离有无名第一舍。上来约就三境辨行。故约二境。言二境者。一世谛法。二真谛法。通而论之于此二中不起妄想通名为止。照见二谛俱名为观。故地持中不起妄想说名为止。了知二谛同名为观。止观双修调停名舍。于中别分起行各异。若就观入依世修止依真修观。若论起用依真修止依世修观。止观双修调停名舍。次就一法以辨三行。随于何法何事之中摄止安住即名为止。照察名观。止观调停名之为舍。约境如是(此六门竟)。

次就位论。位别有五。一外凡位。二内凡位。三见道四修道位。五无学位。通而论之一一位中皆具三行。于中别分进退有三。一义分别外凡位中修世八禅。名之为止。内凡位中学观谛理。名之为观。见道已上证理平等同名为舍。第二义者内凡位中安心谛理而未能见。说之为止。故见谛前名为定净。见道位中始见谛理。名之为观。修道已去定慧调停说名为舍。第三义者见道已前同名为止。见修二道照理名观。无学位中得涅槃果舍离十相。故名为舍。位别如是(此七门竟)。

次就人论。人有五种。一是凡夫。二是声闻。三是缘觉。四是菩萨。五是如来。通而论之人人皆具止观及舍。于中别分略有三义。一凡夫之人修世八禅。但有止行。声闻缘觉观察四谛十二缘等。有其观行。菩萨及佛证法平等。有其舍行。二凡夫有止。义如前释。菩萨二乘同观法性。有其观行。佛证涅槃。有其舍行。三除凡夫直论贤圣。声闻之人住寂名止。菩萨了知差别法界。名之为观。佛得涅槃。有其舍行。止观舍义辨之粗尔。

三慧义五门分别(释名一 辨体二 就位分别三 就界分别四 就人分别五)

第一释名。言三慧者。经中或时名闻思修。或复说为闻思修慧。通释是一。于中别分义有宽狭。若当直言闻思修者。其义则宽通一切。通一切中始受行法通说为闻。于所闻法分别简择通名为慧。依法正行通说为修。若当说为闻思修慧。其义则狭局在般若。不通余行。就般若中受教名闻。生解名为闻慧。简义名思。从思得解名为思慧。进习名修。从修得智名为修慧。名义如是(此一门竟)。

次辨体性。三慧皆用慧数为体。慧依法成。法有三种。一教。二义。三者行法。三藏言数是其教法。三谛之理是其义法。三乘行仪是其行法。于中别分依教起闻。依义入思。依行起修。通而论之依一一法皆具三慧。于教法中初受名闻。简择是非说以为思。成就闻持陀罗尼行说以为修。于义法中有其三种。一者世谛。二第一义谛。三一实谛。通而论之于此三谛初受名闻。简择名思。成就正智说以为修。随相别分依于世谛成就闻慧。世法可为。言教及故依第一义成就思慧。理出言外。正智思量方能及故依一实谛成就修慧。一实精微正证修行方能见故。于行法中初受名闻。简择称思。造行曰修。又复前三随教修行通名为闻。舍言趣证说以为思。得证相应说之为修。又复证相初来现心义说为闻。盖乃是其不闻闻矣。正得名思。得已上进说名为修。体性如是(此二门竟)。

次就位论。通则位位一切皆具。于中别分非无差异。异相如何。准依毗昙外凡位中初受师教说为闻慧。五停心观总别念处想心观行未得禅定修慧法故。判为思慧。暖等已上依定修行。判为修慧。又更分别五停心观依教之始。判为闻慧。总别念处背教已远观心转强。判为思慧。暖等已上依定修行。判为修慧。成实法中念处已前初受师教。随闻得解。判为闻慧。念处位中堪能自心分别简择说为思慧。暖等已上现见空理说为修慧。问曰。成实三慧如是。此三慧中解知何法。有人释言。闻慧地中以阴分生得众生空。思慧地中别观五阴坏苦无常成前生空。兼趣法空。暖等已上总观五阴行苦无常得诸法空。盖是人语不关经论。若当闻慧但解生空。法空寂闻竟在何处。若当思慧坏法以成众生空者。法空寂思复在何处。若修慧地唯解法空。生空寂修复在何处。二空之理皆藉初闻。次思后修方能悟入。而言生空但有闻慧而无修慧。法空有修而无闻思。岂非谬浪。当知闻慧具闻二空。思慧地中具见二空。修慧地中具见二空。不得偏取。大乘法中位分不定。据始为言。习种位中依教悟解成就闻慧。故华严中宣说。十住随所闻法即自开解。性种位中舍诠得义成就思慧。解行已上修习出道成就修慧。次胜以论。种性地中于出世道但可闻知。未能思量。同为闻慧。解行位中能观出道判为思慧。初地以上正行渐增。判为修慧。次上以论。习种性种直尔成就出世种子。未能方便趣入出道。三慧俱无。解行位中能起方便趣入出道。于出世法能闻能思具闻思慧。故地持中说解行地具足闻慧思慧思惟。初地已上发起正行说为修慧。极上以论。一切地前成就教行同为闻慧。初地之中始观人如判为思慧。二地已上证心转增判为修慧。位别如是(此三门竟)。

次就界论。界谓欲色无色界等。杂心中说。闻慧局在欲色两界不通无色。无色无形不能听受。是故无闻。思慧局在欲界地中上界则无。何故如是。上界报静。敛思量则与禅定修慧相应。故无思慧。问曰。上界若无思慧应无觉观。释言。上界所有觉观修慧所摄。故得有定。修慧局在色无色界。不通欲地。一切禅定修慧摄故。上界有修。欲界无定。故无修慧。瞿沙所说闻思同前。修慧一种遍通三界。彼说欲界有禅定故。成实所立闻慧如上。思慧不定。随教之思局在欲色。推义之思遍通三界。此云何知。论解觉观。粗思名觉。细思名观。彼说觉观三界皆有。明知遍通通修三界。彼说欲界有电光定。明修通下。大乘三慧并通三界。何故如是。菩萨虽在无色界中能来佛所听受正法。又得闻持陀罗尼故。具受一切诸佛教法。是故闻通。菩萨常思。是故思通。大品宣说。欲界有定。是故修通。界别如是(此四门竟)。

次就人论。人谓声闻缘觉菩萨。通而论之人人皆具。于中别分声闻之人闻教悟道成就闻慧。是故当相说为声闻。缘觉深思十二缘义成就思慧。是故当相说为缘觉。缘者是义。觉谓思也。菩萨善修俱利之道。成就修慧。是故当相说为菩萨。菩萨此翻名道众生。以修自利利他道故。三慧如是。

三种般若义

同类推荐
  • 东度记

    东度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讲瑞篇

    讲瑞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真诰

    真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益州名画录

    益州名画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道余录

    道余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谷殇

    谷殇

    譬道之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纯属练手纯属练手纯属练手纯属练手纯属练手
  • 狂狼战神

    狂狼战神

    为了能配得上她,他消失了六年,从凡胎肉体成长为一代战神;六年里,她忍受家族的屈辱,众人的嘲笑,终于她快撑不下去了;今日他带着无上荣耀君临白川,他发誓要让最爱的她和女儿成为众星捧月,最幸福的人,他要让那些欺负过她们母女的人都要付出百倍的代价。
  • 你是我的烈火骄阳

    你是我的烈火骄阳

    姜苏一永远记得跨年夜那天,少年把她困在角落一隅,用低沉又邪魅的语气引诱她说“小同学你是不是喜欢我,是的话你就告诉我一声,以后嘉爷就是你的人。”连绵不绝的烟火,将少年清隽俊朗的脸照的明亮,四周一片嘈杂,而她只能听见自己雀跃的心跳声和她念过千万遍的“我喜欢你。”山河万千,人间烟火,不及你眉间姿色。
  • 纷乱韩娱

    纷乱韩娱

    世界很大,首尔很小,他在首尔与她们相遇。缤纷绚烂的夏季,纷纷扰扰的一切。他说,是我的就是我的,一个也跑不了!当他功成名就,转身离去之时,就给后人无数鄙视。他的离开,留下的,不只是一个传说!还有一堆垃圾。PS:夏某人只是一路人粉,书中一切乱入,考据党请勿纠结。
  • 锁梦师现世相思引

    锁梦师现世相思引

    继《锁梦师前传-魂归无继》之后,花子归,白之华小一辈,媒妁婚约,爱恨情仇,人间正道,殊途抉择的故事……人间。任晓天,字思君。任府长女。花澄霁,字君忆。花城二公子。大哥花子归。方佳倾,字伊人。方府独女。白稃蓟,字于术。白仙观老二。大哥白之华。玄霜法师,杜氏。无名岛申屠氏,屠戮百姓取其心脏,试炼秘术。
  • 叶萝莉精灵梦之仙境传说的秘密

    叶萝莉精灵梦之仙境传说的秘密

    仙境内,传说中有两个大仙子——墨花溪和花香雪,为了拯救仙境的天灾人祸,用禁术结束天灾,她们的仙灵寄托在两个仙境公主身上,完成她们未竟的使命。“我该怎么做?”——玲珑…
  • 对你十分欢喜

    对你十分欢喜

    高中时,阮羽在一众损友面前放下狠话“我这辈子喜欢谁都不可能喜欢那个呆瓜。”后来,机场相遇不知是谁跟在人家屁股后面说:“帅哥,加个微信呗!”“.......真香。”用阮羽自己的话来讲“年少不珍惜,以后徒伤悲啊”主角:阮羽滕子言|配角:很多人欢脱元气小学渣学渣X闷骚高冷之学霸
  • 邪魅天帝:魔女太撩人

    邪魅天帝:魔女太撩人

    她是人人唾弃的魔族后裔,为了父亲,甘愿被送到人界,为弟弟,不惜自戳双目,成为人人喊打喊杀的过街老鼠,最终,含恨而死,在睁眼,她已经不是她……他是人人敬仰的神秘天帝,冷酷邪魅,严重洁癖,绝世无双……妈逼,扯淡,为毛我只看到一个大无赖?
  • 倾慕朝朝

    倾慕朝朝

    他是权力至上的冷酷王爷,笑中藏刀,武功盖世,更是宠妻魔王,她是前朝的灭国公主,古灵精怪,笑中带蜜,更是迷糊大王。“你得罪了本王,让我想想该怎么惩罚你。”“打手板,跪祠堂怎么样?”终有一天命运将二人分开,“灵儿,本王终于找到了你。”“你找我的未婚妻做甚?”“我真的是你的未婚妻吗?为什么我感觉他那么熟悉。”“皇上,她既然是灭国公主就应该斩草除根为王朝除了这祸患。”“谁敢动她,我定将谁满门抄斩。”“为什么帮我。”“因为你是我的小兔子。”“无论多久,我都会等你想起我。”“无论多久,我一定要想起你。”我们的第一次相遇到底是情缘还是孽缘。
  • 快穿:肆意反派你好毒

    快穿:肆意反派你好毒

    经过N次失败,系统终于领略了忽悠人的精髓。某一天,老天眷顾,让它遇见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结果还没绑定就被人抓走了。系统内心崩溃,老天,要不要这么坑统,它只是想绑定个宿主而已啊!“现在立刻马上,绑定我!”鸢肆语气冷冽,但在系统听来犹如天籁。惊喜要不要来的这么突然!?系统乐滋滋的和鸢肆缔结了契约,却不想,这才是他噩梦的开始。“宿主,你咋能不能崩人设呢!?”“宿主,你怎么能拆CP呢!?”“宿主,咱们的任务不是这样的啊啊啊!!!”……鸢肆敲歪系统的猪脑:“给老子滚远点!”系统抱头痛哭,宿主以前不是这样的,宿主不爱我了嘤嘤嘤……一少年凌空而立:“她何时爱过?”系统卒,这对夫妻还不要不人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