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587000000045

第45章 护法品(1)

第1:原典

神龙元年上元日[1],则天[2]、中宗[3]J诏云:“朕请安、秀二师宫中供养,万几[4]之暇,每究一乘[5]。二师推让云:‘南方有能禅师,密授忍大师衣法,传佛心印[6],可请彼问。’今遣内侍薛简驰诏请迎,愿师慈念,速赴上京!”

师上表辞疾,愿终林麓。

薛简曰:“京城禅德[7]皆云:‘欲得会道,必须坐禅习定;若不因禅定而得解脱者,未之有也。’未审师所说法如何?”

师曰:“道山心悟,岂在坐也?经云:‘若言如来若坐若卧,是行邪道。何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无生无灭,是如来清净禅;诸法空寂,是如来清净坐。究竟无证,岂况坐耶?”

简曰:“弟子回京,主上必问,愿师慈悲,指示心要[8],传奏两宫及京城学道者。譬如一灯,然百千灯,冥者皆明,明明无尽。”

师云:“道无明暗,明暗是代谢之义。明明无尽,亦是有尽,相待立名故。《净名经》云:‘法无有比,无相待故。’”

简曰:“明喻智慧,暗喻烦恼。修道之人倘不以智慧照破烦恼,无始生死凭何出离?”

师曰:“烦恼即是菩提,无二无别。若以智慧破烦恼者,此是二乘见解,羊鹿等机,上智大根悉不如是。”

简曰:“如何是大乘见解?”

师曰:“明与无明,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实性者,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去不来,不在中间,及其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

简曰:“师说不生不灭,何异外道?”

师曰:“外道所说不生不灭者,将灭止生,以生显灭,灭扰不灭,生说不生;我说不生不灭者,本自无生,今亦不灭,所以不同外道。汝若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恶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净心体,湛然常寂,妙用恒沙。”

简蒙指教,豁然大悟,礼辞归阙[9],表奏师语。其年九月三日,有诏奖谕师曰:“师辞老疾,为朕修道,国之福田。师若净名,托疾毗耶,阐扬大乘,传诸佛心,谈不二法.薛简传师指授如来知见,朕积善余庆,宿种善根,值师出世,顿悟上乘,感荷师恩,顶戴无已!”并奉磨纳[10]袈裟及水品钵,救韶州刺史修饰寺宇,赐师旧居为国恩寺。

第2:注释

[1]上元日:阴历正月十五日叫上元日,即元宵日。

[2]则天:即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唐代许州(河南许昌)人,名曌。十四岁被选入宫,为太宗才人,以黠慧获宠。帝崩,依制削发为尼。高宗即位后,召入宫为昭仪,未久立为后。于高宗晚年,专决政事。帝崩,先后废中宗、睿宗。天授元年(690)改国号为周,自称则天金轮皇帝。执政达四十条年。曾师事高僧神秀、法藏、义净等,又度僧、造寺、塑像、写经,历年为之,从不厌倦。

[3]中宗:唐高宗太子,名显。即位后五年,武后将他废为卢陵王,徙居房州十四年。至武后被迫归政,中宗始得复位。

[4]万几:几,微也。谓当戒惧万事之微。后借指帝王日常处理的纷繁政务。

[5]一-乘:即指佛乘。乘,载运的意思。佛陀出世,本欲直说《法华》,然因众生根机不等,于是先说三乘法使众生调熟,因此有所谓“会三归一”。总之,佛说一乘之法,为令众生依此修行,出离生死苦海,运至涅槃彼岸。

[6]心印:又作佛心印。禅宗认为,依语言文字无法表现的佛陀自内证,称为佛心。其所证悟的真理,如世间的印形决定不变,故称为心印。

[7]禅德:禅宗大德的简称,用以尊称禅师。

[8]心要:法门的至极,即指最精要的法义。

[9]阙:指宫阙,是帝王所居住的地方。

[10]磨衲:袈裟的一种。相传乃高丽所产,以极精致的织物制成。磨,指紫磨,属于绫罗类。

第3:译文

唐中宗神龙元年(705)正月十五日,则天太后和中宗皇帝下诏书说:“朕曾迎请惠安和神秀两位大师到宫中来供养,在治理纷繁的政务余暇,经常参究一佛乘的教理。但是两位大师都很谦逊地推让说:‘南方有惠能禅师,曾受五祖弘忍大师密传衣法,是传佛心印的人,可以迎请他来参问。’现在派遣宫中内侍官薛简,带着诏书速往迎请。希望大师慈悲,迅速来京。”

六祖接到诏书之后,上表称病谢辞,表示愿意在山林终其一生。

薛简便说:“京城里的禅师们都说:‘想要体会佛道,必须要坐禅,修习禅定功夫;如果不透过坐禅习定而能得到解脱,那是不可能的事。’不知道大师的看法如何?”

六祖说:“道要从自心去悟,怎么是在坐呢?经上说:‘如果有人想从坐卧相见到如来,这就是行邪道。为什么呢?因为如来是无所来,也无所去。’无生无灭就是如来的清净弹,诸法空寂就是如来的清净坐。究竟的真理本来无有一法可证,哪里还有什么坐或不坐呢?”

薛简说:“弟子回京城以后,皇上必定要问我,希望大师慈悲,指示佛法心要,让我能奏闻皇太后与皇上两宫,并且告诉京城中所有学道的人。这就好比点亮了一盏灯,辗转燃点百千盏灯,使幽暗的地方全被照亮,光明将永无穷尽。”

六祖说:“道没有明、暗的分别,明、暗是新旧更替的意义。说光明永无穷尽,也是有尽,因为明暗是互相对待所建立的名称《维摩经》说:‘佛法是无可比拟的,因为没有对待的原故。’”

薛简说:“明譬如智慧,暗譬如烦恼。修学佛道的人如果不用智慧的光去照破无明烦恼,如何能出离无始无终的生死呢?”

六祖说:“烦恼就是菩提,并不是两个东两,也没有什么区别。如果说要用智慧的光来照破无明烦恼,这是声闻、缘觉二乘人的见解,也就是以羊车、鹿车譬喻的根机。有上智大乘根性的人都不会作这样的见解。”

薛简问:“如何才是大乘的见解呢?”

六祖说:“明和无明,在凡夫看来是不同的两种东两,有智慧的人了达它的性体没有两样,这无二的性体,就是真如实性。所谓实性,在凡愚身上并不曾减少,在圣贤身上也不会增加,住于烦恼之中不会散乱,处于禅定之中也不滞空寂,不是断灭,也不是恒常,没有来也没有去,不在中间也不在内外。不生不灭,性相一如,永不改变,称之为道。”

薛简又问:“大师所说的不生不灭,和外道所说的有什么不同呢?”

六祖说:“外道所说的不生不灭,足以灭来终止生,以生来显现灭,如此灭还是不灭,生也只是说不生。我所说的不生不灭,本来就是无生,现在也无所谓灭,所以和外道不同。如果你想要知道佛法要旨,只须对一切善恶诸法都不去思量,自然就能悟人清净心体,澄明常寂,妙用无穷。”

薛简得到指示教诲,忽然大悟,于是礼谢辞别大师,回到京师,将六祖的话表奏皇帝。同年的九月三日,又有诏书奖谕六祖说:“大师以年老多病辞召,愿意终身在山林中为朕而修道,真是国家的福田!大师犹如维摩诘居士,托疾居住毗离耶城,弘扬大乘佛法,传授诸佛心印,讲说不二法门。薛简回宫表奏大师所指授的如来知见,是朕积善而有余庆,宿世种下的善根,所以才能幸逢大师出世教化,得到顿悟上乘的妙理,承蒙大师法恩,当顶戴感激不尽!”同时并奉送磨衲袈裟及水晶钵,敕令韶州刺史重修寺院,赐名六祖的新州故居为国恩寺。

第4:讲话

一、武则天与中宗对佛教的关系如何?

六祖大师生当佛教兴隆的盛唐时代,尤其自从在黄梅五祖座下悟道得法以后,虽然人在南方,但在京城的则天女皇与中宗皇帝曾经数度派遣使者,要迎请大师进京供养。所以,则天皇朝和佛教的关系十分密切。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自称是佛陀的虔诚弟子,佛学造诣深厚,今天佛教徒常诵念的开经偈,就是武则天的作品。尤其,则天皇帝对佛教最大的贡献,就是建立大乘八宗的丛林,奠定了后来中国佛教八宗蓬勃发展的基础。

今叙述则天女皇护持佛教的事迹如下:

1.奉佛于首:唐朝自高祖、太宗以来都是将道教置于佛教之上,武则天即位后,即下诏将僧尼列于道士、女冠之前。她以五戒教育世人,以佛法辅助治国。

2.护法济贫:武后奖掖华严,曾经礼请实叉难陀法师翻译《华严经》对于译经道场的护持,效法过去朝廷对鸠摩罗什、玄奘大师的译经道场,给予资助供养。所以,武则天不但亲临译场,并且供养法师饮食资用,译经工作完成时,还亲制御序;华严宗三祖法藏大师讲《华严经》,深获武后赏识,赐号“贤首大师”,后来法藏大师更以镇殿“金师子”诠释华严深奥的义理,令武后更加佩服,特赐“康藏国师”之号,华严宗由于她的护持,更加兴盛。

她对国际佛教的交流也很重视,例如从印度来的沙门菩提流志,则天武后优厚礼遇他,安排他住洛阳佛授记寺,并且请他说法。义净大师从天竺返国时,带回近四百部的梵本经、律、论及佛舍利三百粒,武后亲自到东门外京郊跪迎。此外,武后学习佛陀慈悲的精神,设立悲田养病坊,帮助贫病之人。

3.礼敬国师:武后临朝当政时,定僧官,曾诏请嵩岳慧安禅师与北宗神秀禅师入宫,亲自行跪拜礼,朝夕问道,并尊慧安禅师为“国师”。慧安国师入灭后,武后将他的舍利迎到宫中供养。神秀禅师也深受武后尊崇,受赐“两京法主,三帝国师”的尊号。神秀禅师示寂时,武后为他辍朝五日,亲自送葬。

4.开凿石窟:中国佛教雕塑艺术在唐代能光芒四射,武后的提倡,功不可没,尤以龙门石窟奉先寺卢舍那佛的开凿,最负盛名。据闻,武后为了这尊佛像的开凿,“助脂粉钱二万贯”,并主持开光仪式。大佛呈现的宏伟气魄,正是武后与当时大唐盛世的精神写照。

中宗从小就接受玄奘大师佛法的教育,有“佛光王”的法号,曾经发愿出家修道。登位之后,全心全意护持佛教,在位五年期间,做了不少护法的事迹,例如:

◆禁止《老子化胡经》的流通。

◆礼遇六祖惠能大师,赐予磨衲袈裟、水晶钵等。

◆延请高僧道亮等人入宫夏安居,为帝传授菩萨戒。

◆为义净法师所译经典亲制御序。

◆亲自参与菩提流志译经工作。

◆授予神秀大师谥号。

◆颂赐紫袈裟与慧安禅师。

◆实叉难陀自于阗再度前来长安时,亲自到郊外迎接。

◆迎请佛骨舍利到宫中供奉礼拜。

◆景龙二年(708),请画工把参与译经的高僧大德法相绘在林光殿的壁上,并亲撰赞辞。

武则天和中宗皇帝奉佛虔诚,并且承继太宗、高宗时的护佛事业,使得佛教的发展如日中天。因此,《坛经》里也不断提到当朝的情形。

二、慧安、神秀二师如何推崇六祖大师?

中国历史上,帝王护持佛教,与高僧往来密切的事例很多。唐朝时,武则天与中宗曾经下诏云:“朕请安秀二师宫中供养,万机之暇,每究一乘。”可见慧安与神秀大师都是当朝所重的一代宗师。

神秀禅师对朝廷的贡献很大。他为国家制订礼仪制度,尤其在书信方面,做尺牍供皇朝参考。后来,神秀禅师的门徒与六祖大师的弟子,彼此对禅法的见解有很多不同的意见,纷争不断,此乃两位大师所始料来及。

神秀禅师于神龙二年(706)在洛阳寺灭度,朝廷下诏谥号“大通禅师”,首开帝王为僧伽赐号的先例;并且为他举行了一场隆重的葬礼,从皇帝到王公大臣,都亲自来送葬,歧王范、燕国公张说、征士卢鸿都曾为他撰写碑诔。他的门人普寂、义福禅师等,并为朝野所重,实际上也是对神秀禅法的推崇。

此外,嵩山的慧安国师,于隋文帝时就已出家,他的相貌端雅,不染俗尘,修学法门无不该贯。隋大业年中,会集庶民,开通济渠,饥殍相望,师以乞得的食物救济病困。唐贞观年间,于黄梅山参谒五祖,遂得心旨,为五祖弘忍十大弟子之一。六祖座下的大弟子怀让禅师,曾经向他问道,只是当时机缘未具,安师遣以参叩六祖,成就了怀让禅师的悟道因缘,由此可见慧安禅师对六祖大师的推崇。

武则天待慧安禅师与神秀禅师一样,同等尊以师礼。

有一天,武则天问慧安国师:“你多大年纪了?”

慧安国师说:“我记不得了。”

“怎么多少岁数你都记不得呢?”

安国师说:“生死之事,其若循环,环无其竞,应何计数?”

意思是说,人的生死都是五趣轮回、六道轮回,如环无端,如何能以数计呢?

中宗神龙二年,帝赐紫衣,尊以师礼,延入宫中,供养三载,备受尊崇。

但是,他们对六祖惠能大师更是推崇,因此,对于皇帝的诏请,慧安和神秀大师一致上表辞让,他们说:“南方的惠能禅师,曾经接受弘忍大师的衣钵传法,佛心印可,理当诏请他入京问道才是。”由此可见,神秀大师与六祖惠能大师的感情,并不如传言般的势如水火。而且,神秀大师也曾屡次请人带信,派人迎请惠能大师北上传法,甚至几次上表,向朝廷荐举。只是,惠能大师每次都称疾固辞,他自谦说:“我形貌丑陋,身材矮小,如果到了北方,北方人身材比较高大,见到我丑陋的样子,反而不信佛法,不如我不去。”所以,《宋高僧传》里评论说,神秀与惠能禅师的德行,可以说在伯仲之间,彼此相等,不相上下。

三、坐禅、习定能够会道吗?

六祖大师得法后,几经颠沛,最后回到曹溪,大弘禅法,一时四方学众纷纷投止,从之受学者如云,就连当朝皇帝也派遣内侍薛简,驰诏迎请。当时薛简曾问惠能大师:

“现在京城参禅的大德部说,我们要觉悟,必须要坐禅习定。请问大师:你有什么高见?”

六祖大师说:“道由心悟,岂在坐也?”

意思是说参禅修道,要用心去参,用心去悟,光是打坐不一定能够开悟。就如一般常听人说,某寺的佛、菩萨很灵感;如果没有心,纸画木雕的佛像怎么会有灵感呢?所以,灵感不在纸、木,而是在心。

六祖大师引述《金刚经》说:“若言如来若坐若卧,是行邪道。何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无生无灭是如来的清净禅,诸法空寂是如来的清净坐,究竟无证才是真禅。”所以,一个禅者能够把万缘放下,一念不生,那就是禅定的功夫。

有一首诗说:“高高山顶上,四顾寂无边,静坐无人识,孤月照寒泉。泉中岂无月?月是在青天,吟此一曲歌,歌中不失禅。”所以,禅在哪里?“高高山顶上,四顾寂无边”,禅虽然是静坐,也没有人识得,像孤月、寒泉一样,禅者和世间就是这样的关系。

坐禅习定的人,须知有十种修行的法门:

◆坐处明净:参禅的地方要明亮洁净。

◆看守诸根:就是看好自己的眼耳鼻舌身心,不攀缘外境。

◆晓了于相:对于外境一切诸相,不一定要排拒,重要的是要了解它、明白它,要不执不拒。

◆令心自调:参禅的三步骤,要调身、调息、调心,尤其调心,要使妄心调伏。

◆制伏懈怠:参禅亦如临敌作战,要有大勇猛、大精进。

◆心无秽着:心里不能贪着某一个境界,要心生欢喜。

◆心定常舍:心入定境,但不执著于境。

◆近学定人:要亲近学定的人,就是亲近善知识。

◆乐中安定:要能持续心中的禅喜、禅悦、禅定。

参禅的人很容易发生的境界:第一,就是有定。有的时候,一坐五六天,甚至十天,也不需要吃饭,却是面色红润。第二,能开发智慧。参禅到达某一阶段,自然心地灵明,对于过去、未来或者现在的事物,都能了了分明。第三,心生欢喜。参禅的人会感受一股不同于世俗之乐的禅悦法喜。第四,有慈悲心。有了禅的体悟,会顿觉众生很苦,因此满怀慈悲,想去广度众生。第五,会有神通。有了禅定,自然会有神通力,例如久远以前的事物,霎时近在眼前;遥远的地方传来的声音,如在耳边等等。不过,这一切的境界,均不可执著,有了执著,会成为麾境。所以,参禅的人,不但是“魔来魔斩”,还要“佛来佛斩”,不执著,如此坐禅、习定,才能会道。

四、什么叫“无尽灯”?

同类推荐
  • 星云日记3:不负西来意

    星云日记3:不负西来意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中的第三册。收录星云大师1990年1月1日至2月28日期间的日记,记录了星云大师生活、工作、弘法度众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等,全书分为“片叶片金”、“不负西来意”、“受得起也给得起”、“万事如意”四部分。这是一份特別的日记,内容不仅是大师个人生活点滴,也是人生的省思,它来自众生,属于众生,读“星云日记”,仿佛进入一个开阔的胸怀,一页内心最深层的省思。
  • 星云日记24:收支平衡的人生

    星云日记24:收支平衡的人生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的第二十四册。收录星云大师1993年7月1日至8月31日期间的日记。日记详细记载了星云大师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计划,熔佛法、哲学、文学、慈心悲愿于一炉,实为一代高僧之心灵剖白与济世旅程,为现代佛教历史的进展保存或提供了至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亦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养精神之津梁,从中可获得许多做人做事的启示与新知。
  • 降伏其心(下册)

    降伏其心(下册)

    学佛必须要看清自己的心动念,修行先要降伏自己的身心,历世炼心即是福慧双修,守住真心胜过所有法门,激活能量打开心量,没有过去未来就是当下,每一个当下都能觉悟那就是佛,众生成就了你,没有众生就没有无上菩提,冤枉你就是成就你,修行就是转外境而不是被外境所转。
  • 清心禅:心是莲花开

    清心禅:心是莲花开

    本书分别以禅心、禅悟、禅意、禅机、禅定、禅谛为主题,讲述修身养性、待人处事的人生哲学,教人有良好的日常心态。说理叙事从日常小事入手,将其中蕴藏的禅理娓娓道来,浅显易懂,为读者展示了禅的宗旨:发现自己,不被物欲所奴役,最终获得心灵的自由。
  • 佛教

    佛教

    佛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相传为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释迦牟尼所创,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东汉时传人我国。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殉生

    殉生

    殉和生是两个反义词却擦除不同的火花,。不明真相的【正义之善】,远比实际的作恶还要恐怖。不明真相却推波助澜的人,才是双手沾满鲜血的人。
  • 你我是不等式

    你我是不等式

    即使你爱我,或是我爱你,我们已是不等式。我们的所有早已结束,何必纠结。命里有你,命里无你,为何还要一直追求?我们分开是最好的决断,忘记过去,做好现在。你我是不等式,怎么改变?奈何桥下,我会看你失魂落魄;忘川河上,我会望你等她心急;彼岸花间,我会瞧你担心的模样。你若不离,我便不弃。你若离弃,我便负义。你我早已是不等式......忘了吧......
  • 陆九渊文选

    陆九渊文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星梦成萤

    星梦成萤

    凤倾心记得许多,却又忘记了许多,她尽量记住那些重要的人和事,她感觉到自己身体里有一个灵魂,祂时而睡着,时而醒来,疯魔着,叫喊着,或许有一天她会被祂吞没了。QQ群号428208750欢迎各位读者大大,这是我的处女作,如果写的不好请多多见谅,我会尽量周更的!女主强VS男主强,有点黑暗,但是多偏治愈。
  • 漫步仙云

    漫步仙云

    现代求职女意外走上修仙之路:她来到古代,这里的人说话很别扭,幸运的拜入了玄玉宗。从此,世界再不同以往了!这条修真之路该如何走下去,她的大道又在何方?终于知道,原来她是拾遗者!大道九千,总归有卿之路……
  • 华锦公子

    华锦公子

    她是世间最尊贵的漓熙公主,拥有着无上的一切,而他则是闻名天下的四王爷,她从第一世起,便爱上了这个如画般男子,可他终是负了她两世,奈何桥畔,他望着对面憔悴的女子,开口唤到:“七七,来世由我来寻你可好?”可是,却再也没有一个人低眉应语【后文偏虐,但是结局我会甜到腻哒】
  • 论穿越之后的作死生涯

    论穿越之后的作死生涯

    1v1互宠“你……”许秋看着眼前凤冠霞帔的人儿。“那个…良池啊,你想…顺路结个婚吗?”夏嫣将一旁沾上灰还挂在树上的喜服拽了下来,僵硬的扯了扯嘴角。“结个婚?”“……成个亲”“……”—夏嫣自认为生前没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她连手机话费都没欠过。奈何老天不公,她不过出门上个古玩城手欠碰了朵白玉雕成的玉兰花,回到家打开门啥都不是了。“……叮当猫来做客了?它把任意门放我家了?”夏嫣茫然,夏嫣惊愕,夏嫣不知所措。为什么要让她一个妙龄少女来到一个没有手机没有WIFI与世隔绝的地方?老天爷不知道这对于一个网瘾少女来说是断她活路吗?行,好,穿越是吧。待老娘适应一番!—可以,夜逛青楼惊遇美男出浴“我的桃花要来了吗…大哥别拔剑…!”OK……催婚?!没关系!“良池,你快穿上这身衣服给爷挡一挡!”夏嫣邪笑着拿出一套凤冠霞帔。“我觉得你是命不久矣。”许秋弯起那对桃花眼,脊背发凉的夏嫣抬头问苍天“有没有什么百度或者知乎什么的,感觉自己要凉了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妖孽妩媚[划掉]公子x爱好男装的穿越憨憨
  • 秘恋:娇妻太娇不得不宠

    秘恋:娇妻太娇不得不宠

    秘恋:从校服走到婚纱直至······没有直至/没有期限/我会牵着你的手到你我生命的尽头,我会用我一生证明我只爱你/=-=-=-=-=-=-=-=“你这个王八蛋!”“给你胆了是不是!啊!”“哎!你儿子奶粉尿布没了!懂!”“哎!你儿子都能打酱油了,我们······什么时候把婚礼办一下!”“哎!·····”-=-=-=-=-=-“我的错!”“哎!好咧!”“我这不是怂,是爱和宠,把她宠刁了,谁还要呢!啧啧!这是智慧!“我其实很强势的,不过那啥,我老婆有时比我更强势!”“羡慕不!有票子,有房子,有车子,有妹子,有儿子!还有从妹子进化成的老妈子(感觉要被打了)!就问你羡不羡慕!”
  • 长恨歌(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长恨歌(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一个女人四十年的情与爱,被一枝细腻而绚烂的笔写得哀婉动人,其中交织着上海这所大都市从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沧海桑田的变迁。王安忆看似平淡却幽默冷峻的笔调,在对细小琐碎的生活细节的津津乐道中,展现时代变迁中的人和城市,被誉为“现代上海史诗”。本书荣获第一届世界华文文学奖,并于2000年获得我国文坛上最具荣誉的大奖——茅盾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