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587000000046

第46章 护法品(2)

所谓无尽灯,就是取一灯分百千灯,灯灯相传,法脉无尽的意思。《维摩经》说:“无尽灯者,譬如一灯燃百千灯,冥者皆明,明终不尽。”在佛教里,灯代表智慧、光明、佛法、真理;学佛,就是要点亮心里的明灯,以照破无始以来的无明烦恼。《华严经入法界品》说,善财童子“以信心为烛,以慈悲为油,以念为器,以光为功德”,以此无尽灯来灭除贪嗔痴三毒,来点亮内心的光明。学佛的要务,就是要点亮心里的灯光;外面的灯光纵使再亮,但是照不到自己的内心,惟有点亮心中的般若之灯,才能照亮自己,照亮别人。

禅宗讲究传承,讲究一脉相传。在六祖大师之前,历代祖师均以衣钵为传承信物;到了六祖大师以后,虽然不再授衣传钵,可是他提倡无尽灯,也就是要我们每一个参禅的人把禅法灯灯相传,所谓“推舂日久工夫熟,祖宗勘挑无尽灯”。只要我们舂米、推磨的功夫日深,铁杵终能磨成绣花针。只要我们参禅有所得以后,所谓“一花五叶,分灯无尽”,过去历代祖师的大法,就要靠我们点燃无尽灯,灯灯相传,才能赓续不绝。

五、如何是大乘的境界?

在佛教里,一向有大乘佛教、小乘佛教之分。小乘佛教又称南传佛教,大乘佛教是指北传佛教。

过去佛教从印度对外传布,形成两大主流,流传于东南亚一带,包括锡兰(斯里兰卡)、缅甸、泰国、高棉、寮国等,即是南传佛教。另一主流,经中亚传至中国、韩国、日本,属北传大乘佛教。

大乘是指发“上弘下化”菩提心的菩萨,小乘是指以自己的解脱为主要目标的声闻、缘觉。“乘”是车子的意思,喻指能够将众生从烦恼的此岸载至觉悟彼岸的教法。菩萨发心普度众生,故称“大乘”,《大乘庄严经论》卷十二载,大乘的“大”有七种意义:

◆缘大:指菩萨修行大乘之法,以一切佛法的广大法义为缘,因此称为缘大。

◆行大:指菩萨修行大乘,既能自利,又能利他。自他两利,妙行具足,因此称为行大。

◆智大:指菩萨修行大乘,常以智慧观察,了知人、法皆无我,于一切境善能分别,不起执著,因此称为智大。

◆勤大:指菩萨修行大乘,从久远劫以来,发广大心,勤修无间,期登圣果,因此称为勤大。

◆巧大:指菩萨修行大乘,由善巧方便,化导于他,不舍生死,化身生趣,于生死中去住自在,救度众生,因此称为巧大。

◆畏大:畏即无所畏。指菩萨修行大乘,智力内充,明白诸法道理,能善加判别,于大众中广说一切法义,判定无失,则无所恐惧,因此称为畏大。

◆事大:指菩萨修行大乘,为令一切众生了解其大事因缘,因此屡屡示现于世间,演大妙法,入大涅槃,因此称为事大。

另据《菩萨地持经》卷八所载,菩萨的七种大是:

◆法大:法,即诸佛所说之法。指菩萨能受持十二部经之法,为最上最大。

◆心大:心,即诸佛广大之心。指菩萨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解大:解,即解了。指菩萨由解十二部经,了知诸法的义理,全无疑碍。

◆净心大:指菩萨既能解了十二部经,依之而行,则能远离诸惑染,超过一切解行,心得清净。

◆众具大:指菩萨所修福德智慧,都是成佛的资粮,毕竟证得无上菩提。

◆时大:时,即时数。指菩萨历三大阿僧祇劫修行六度,毕竟当得无上菩提。

◆得大:指菩萨由前六种功德为因,证得无上菩提之果。

大乘菩萨因为具有这七大,因此能发大菩提心,实践自利利他的菩萨行,做众生的舟航。

此外,大乘还有七种大性:

◆境大性:菩萨所缘的境界,即十方无量诸佛的世界,重重无尽。

◆行大性:菩萨实践自利利他的修行,广大无边。

◆智大性:菩萨的般若智慧,无所不知,尤其能够知道广大无我的法身实相。

◆精进大性:大乘菩萨,所谓“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在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里,难行能行,难忍能忍。

◆方便善巧大性:大乘菩萨不住生死,也不住涅槃,所谓“以智慧故,不住生死;以慈悲故,不住涅槃”。

◆证得大性:菩萨证得如来的四无畏、十八不共法。

◆业大性:大乘菩萨穷生死际,示现一切菩提,建立广大的佛事。

《法华经》中有个比喻,说有羊车、鹿车、牛车、大白牛车。声闻只能自度,不能度人,好比羊车奔逸,不回顾后群;缘觉修十二因缘以求出离三界,略有为他之心,如鹿驰走,能回顾后群;菩萨自度复能普度众生,如牛荷负,安忍普运一切;最后会归佛乘的大白牛车。《法华经譬喻品》说:“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愍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因此,凡是能发心自利利他,具有这种思想、精神的人,就是大乘菩萨。

六、何谓实性?

实性就是真实的自性,也就是真如佛性的异名。佛性在各部经典中称谓不一,名称繁多,略举如下:

《菩萨戒经》称之为心地,能生起万善。

《般若经》唤作菩提,以觉为体故。

《华严经》立为法界,交彻融摄故。

《金刚经》号为如来,无所从来故。

《般若经》呼为涅槃,众圣所皈故。

《金光明经》号曰如来,真常不变故。

《净名经》号曰法身,报化依止故。

《大乘起信论》名曰真如,不生不灭故。

《涅槃经》呼为佛性,三身本体故。

《回觉经》名为总持,流出功德故。

《胜鬘经》号曰如来藏,隐覆含摄故。

《了义经》名为圆觉,破暗独照故。

此外,佛性有时又称为实相、般若、真如、真心等,可说是一法千名,应缘立号。不过,尽管名称再多,所指的都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我们与诸佛如来所以能够并肩而坐,就是自性平等;平等的自性,就是实性。实性是“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实性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这一种实性,就是我们的真心本性。真心本性常住不迁,实相如如,犹如黄金,你可以把它做成耳环、手镯、戒指,尽管外相千变万化,可是黄金的自性永远是黄金。

实性不可以言说,不可以分别,实性就是我们的法身慧命;法身遍满虚空,充塞法界,无所不在,无处不有。所谓法身实相不是哲学上的理论,不是知识上的分别,它完全是一个修证的境界。

有一次,太原孚上座在扬州光孝寺讲《涅槃经》时,有一禅者因听讲至三德法身,广谈法身妙理时,禅师忽然失笑,孚上座讲罢,便请禅者喝茶,问道:

“我对佛学的研究,依文解义,我知道不够深契佛旨,适蒙见笑,希望您能不吝慈悲,给予指教。”

禅师:“座主刚才所讲的三德法身,在我听来,座主并不认识法身。”

座主:“我刚才所讲的,是哪地方不妥当呢?”

禅师:“你再讲一遍。”

座主:“法身之理,犹若太虚,竖穷三际,横亘十方,弥纶八极,包括二仪,随缘赴感,靡不周遍。”

禅师:“我不说座主讲的不对,只说座主对法身体相妙用未能认识。”

座主:“既然如此,请慈悲为我开示。”

禅师:“你信得过我吗?”

座主:“我怎能不信呢?”

禅师:“那你从现在起,停止讲经旬日,于室内端然静虑,收心摄念,善恶诸缘,一起放下!”

座主就听从禅师所言,每日静心息虑,从初夜至五更。一天闻鼓角声,忽然契悟,便去扣禅师的门。

禅师:“教你传持大法,夜来为何酒醉?”

座主:“今日始知过去讲经,将生身父母鼻孔扭捏太紧,致使不能任性逍遥,从今以后不敢在语言文字上搬弄!”

座主便罢讲经,遍历诸方,终能名闻宇内。

法身,即真理之身,也就是吾人的本来面目,这法身平等自性是要体证的,所谓菩萨断一分生相无明,证一分法身也。学佛修行,千般辛若,万般艰难,所希望的是什么?就是认识自己,就是证悟自己的自性。能够认识自己的实性,也就能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

七、不生不灭是常见外道否?

《般若心经》云:“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世间诸法,皆由因缘和合而生;既然凭借因缘而生,即非实有,所以说不生;因缘离散而诸法灭,既先已无生,何得有灭?所以说不灭。因缘生,虽生而不起;因缘灭,虽灭而不失,生灭宛然而不生不灭,所以,不生不灭不是世间上的断见、常见。断见、常见各偏于一边,不生不灭是一个本来的、本然的事理,是出世间的真理。

同类推荐
  • 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道德经》的思想精华之所在,其意思为整个自然界,都是在“道”的管理下,按照一定的法则在运行。和谐世界,以道相通,只有学习和掌握了“道法自然”的哲学智慧,才能了解人生之真谛、处世之哲理,才能知天道、明人道、开商道,才能以正确的心态处事、正确的方法做事,拥有快乐而成功的人生。
  • 百年佛缘:生活篇

    百年佛缘:生活篇

    星云大师的《百年佛缘》是一部重要的口述历史的著作,全书分为:生活篇、社缘篇、文教篇、僧信篇、道场篇、行佛篇、新春告白、别册、名家看百年佛缘十个部分,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记述了星云大师与社会各界的往来、弘扬佛法和为社会服务的经历,读来非常令人感佩和感慨,展示了台湾几十年来的历史变幻和海峡两岸关系从冰冻到如今的全面交流与交融的全过程,是一部难得的历史巨篇。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说佛

    本书是弘一法师晚年将其学佛心得整理、修订,以大才子、大学者、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出佛门的真谛。他的演讲稿与辑录的处世格言被梁实秋、林玉堂等作家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 佛教文化纵横谈

    佛教文化纵横谈

    简洁而清晰地勾画了佛教从印度传来我国以后,与儒家、道家文化碰撞、斗争、互融并逐步发展、改革的来龙去脉,将佛教文化放在人类文化的大背景下,与世界上有代表性的先进文化以及我国的儒道文化、民间文化相对照、相比较,进行思辨性、比喻式的论证和阐释,阐明了佛教文化不仅是僧侣信众念经拜佛、修身养性的仪轨,也不仅是寺庙中美轮美奂的魏晋雕塑、唐宋壁画,而是经典的浩瀚、学问的广博、思想的深邃、宗旨的崇高。
  • 佛家的智慧管理——管理也要参点禅

    佛家的智慧管理——管理也要参点禅

    禅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朵奇葩。我们参考禅宗修行的方法,与企业管理结合起来,借鉴前人的经验、教训、转化为自己的智慧。然后再用于管理实践。盛大网络的老总说过这么一句话:他之后以能有今天这么成功,在他看来主要是他对事业有着执著的追求。
热门推荐
  • 生死淘汰

    生死淘汰

    我太难了!这个游戏是什么鬼,要求生?不要啊!
  • 蛮荒仙道

    蛮荒仙道

    一个法力高强的正派帅哥和在与通道的师姐妹的恋爱,和一次意外的邂逅魔道众美女而丢了自己苦心修炼了20多年的法力而后又找回法力和众美女恋爱的感人故事~~~~~~!!!!?e大家看完一定要顶?d下我的空间啊
  • 宝贝神医:都是温柔惹得祸

    宝贝神医:都是温柔惹得祸

    师傅有事弟子服其劳,没问题她很愿意的嘛,可是为什么臭老头子一脸踩到狗屎大便的样子。师傅:因为我欠人家的是恩,不是仇啊。宝儿拍胸脯保证:报恩什么的完全小意思,看我貌美无边小神医为师傅恩仇一块报!师傅不允许?!小事一桩全部迷晕谁还能阻她!
  • 无郁

    无郁

    当一个人走进无尽的黑暗之中是否有人愿意拉他一把呢…
  • 友达以上,恋人未满

    友达以上,恋人未满

    她,喜欢他多年,而他,也知道她喜欢他多年。他们之间保持着超过了朋友的默契,彼此都是非常亲密的朋友。因为一个意外,让她向他说明了自己内心的想法,朋友之间的友情破碎……多年的情意破碎。在爱情的这场游戏里谁先把爱说出口谁就是输家……
  • 不属于

    不属于

    生活里,为了钱,我们在容忍,忍耐,有的得到了,很成功,如愿了,是一种微幸福,浅笑的成分。为了爱情,付出真心和各种代价,如果被伤害,除了痛就是坚强,只有钱和坚强的生活很难过,希望有个相爱的人陪伴,希望努力有收获,希望家人平安幸福,女主角白缘的生活再现,会让你有什么感触呢?有人希望她过的好吗?本书准备把前几部作品的续集都融合在一起,各种路程一起出发,展现生活的各种花招手段,道一道对生活的无奈,还有……
  • 凡人意识

    凡人意识

    什么是意识?是所有生物都拥有意识,还是人类独有?察觉杀气果断反杀,遭遇GANK提前离开,意识存在万物之间。在不断萎缩的世界反面,少年背负起旧神的灵龛,从灰暗的历史中走了出来,决定带给凡人们新生。
  • 绯恋情殇

    绯恋情殇

    高傲如她,不甘沦为废物。再世为人,嗜血成性。清冷如他,不染俗世,却背负着常人难以想象的仇恨。一朝痴情,她,以他为主。一朝情断,他,血溅于纱。“多年以来,我对你的情,却是换来了你,亲手予我一死吗?”“你要杀我?你可别忘了,我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还不都是因为你!”人世间,唯有一“情”字了得。任谁也难以相信,曾经风华绝代的神族宫主,竟愿屈尊于一个人类。不错,她不是魔,她是被神族背弃的,诅咒的神女。他不会独活吧,是他,亲手终结了痴情人的性命呢。我的目光找寻着,看见一块石碑伫立在沙土之中。“原来真正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呵。”“真的只有一世的交错?被覆上怨念的亡灵么,可没有那么容易消散。”
  • 记忆的的那束光

    记忆的的那束光

    那些年是关于谁的青春?波西西李小默江小语或者是你我在青春的记忆里等你。
  • 救赎2:连线者

    救赎2:连线者

    觉醒的安娜和眼前的杀手,他们二人究竟有何种关系,案件似乎引导他们二人相遇,安娜和他相互帮助,不停的破解一个个耸人听闻的案件,只不过每次结束都会有新的线索将他们引向更深处的黑暗,当他们来到这最后才发现原来自己的一切都是被人安排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