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587000000044

第44章 顿渐品(4)

六祖大师的一生,于悟道前后所遭遇的迫害无数,真可以说灾难重重。从他刚到黄梅亲近五祖弘忍的时候,就几乎不敢在人前多说话,为的是怕别人嫉妒他。及至悟道以后,随即有惠明的追赶,想要抢夺他的衣钵。后来更有神秀大师的门徒,为了夺取衣钵,竟然买动武功高强的刺客,名叫行昌,要来行刺六祖大师。

行昌虽然武功很高,可是俗话说“邪不敌正”,当行昌进入六祖惠能的室内,正要加害的时候,六祖大师端然静坐,不但不躲避,而且是引颈就刃。行昌用很凶猛的力量,连续挥砍三下,六祖惠能不但头颅没有落地,甚至毫发未伤。这时六祖说:“正剑不邪,邪剑不正,只负汝金,不负汝命。”

意思是说,假如是一个侠士的宝剑,不能做出不正的邪事;如果是一把邪剑,当然不会做出什么好事来。你现要来行刺我,我只有欠你的钱,不欠你的命。你要钱,我可以给你,你要我的命,你是无法如愿的。

当时,行昌虽然是一个浪迹江湖、坏事做尽的亡命之徒,但是在六祖大师这样有道的高僧之前,又听他讲出这一番话来,当下惊倒在地,过了好久一段时间,才悠悠醒来,跪在六祖惠能大师的座前,求哀忏悔,甚至要跟六祖大师出家学道。这时候,六祖大师给了他一些钱,对他说:

“你现在要跟我出家,不是时候,因为一个想要行刺我的刺客,一旦弟子们知道以后,怎么可能容许你在团体里跟大家一起生活?你现在还是先离去,等到将来有机会,你换一个身份,改装而来,我再来摄受你,接受你出家。”

行昌听了惠能大师的指示以后,顶礼膜拜,悄悄地离开了。后来别投僧团出家,受具足戒,精进修行。

经过许多年,有一天,行昌想起六祖的话,于是从远方来礼见六祖,从此改名志彻,成为六祖门下弟子,也有了非常大的成就。

从六祖大师一生的遭遇看来,我们可以知道,在这个世间上,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不过,所谓“没有黑暗,哪里有光明?没有罪恶,哪里有善美?”六祖大师能够成为一代宗师,正因为有这么多的灾难、魔考来砥砺他的意志,增长他的人格、道德。所以,加害他的次数愈多,六祖大师的声望也就更加地一天高过一天。

八、佛性是真常,为何说无常?善恶是无常,何以说为常?

前文提到行昌受神秀大师的门徒买动,想行刺六祖大师,却被六祖大师感动,因而萌生出离的心志,但是六祖大师告诉他,暂且离去,他日易形再来。

过了一段时日以后,行昌果真依约再来见六祖大师。

行昌问六祖大师说:“弟子出家以来,常常阅读《涅槃经》,可是不能明白常、无常的意义。”

六祖大师说:“佛性是无常,善恶诸法的分别心是常。”

行昌不由心生怀疑:“怎么和尚讲的,完全和经文相违背呢?”

其实,六祖大师的境界到底还是高人一等。本来,所有佛法都是为了对治众生的毛病而敷设,无论常、无常,都是对待法,可以说“常即无常,无常即常”。当然,在佛法的根本上讲,“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一切有为法都是无常的;无常,就是生灭。所以,我们学道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从无常的世间超越出来,寻求一个不生不灭的涅槃世界,那就是“生灭灭已”,就是不生不灭,就是涅槃的世界。

涅槃的世界,就是常乐我净,在这个世界里,生命是恒常的、安乐的、真我的、寂静的。

六祖大师说:“无常者,就是佛性。”

佛性是真常,涅槃是真常,现在,为什么把涅槃、佛性都说成是无常呢?我们要知道,烦恼固然可以束缚人,涅槃、菩提、佛性也是一样,如果你执著了,它一样也会束缚人。你日日祈求远离生灭、远离无常,反而给这一种执著所束缚了。因此,能够体会“无常即常”,当下就是佛性。

如果你说“佛性是不变的,是真常的”,那么,我们还要再说什么善恶诸法呢?乃至一个人如果不发菩提心,佛性不就是无常了吗?所以,我们说一切法是无常,主要的就是一切法皆有自性。你从自性里体会法法皆有它的自性,这就是常性。所以,无常就是常,这就叫做真无常。

无常有两种:

第一,念念无常。念念生灭叫无常。例如我们的心,一个念头起来,它不停留,又再一个念头起来,所以,前念后念一直翻滚不停。就好像大海里的水,后浪推前浪,一直流动不停。又好像世间上的人,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这一切都是生灭法。这个世界有成住坏空,人有生老病死,我们的心念则是生住异灭,这就是无常。

第二,一期无常。无常的意思是相续法坏,世间上一切都是相续的,所谓“缘会则聚,缘散则灭”,因为生灭相续的诸法都有散坏的时候,所以,发菩提心,要从无常里去体会常,从烦恼里去证悟菩提。除了烦恼,哪里还有另外一个菩提呢?除了无常以外,哪里还有常呢?所以,在烦恼的时候,就应该知道,烦恼也是佛性。

六祖大师把这许多道理跟行昌讲过以后,行昌终于大悟,说了一首偈语:

因守无常心,佛说有常性;

不知方便者,犹春池拾砾。

我今不施功,佛性而现前;

非师相授予,我亦无所得。

无常的心里有常性。行昌听了六祖大师的开示以后,理解到世间一切诸法,所谓“空有不二,性相不二,常无常不二”,因此他悟道了。六祖大师于是替他取名“志彻”。

九、何谓八颠倒?

所谓颠倒,即:违背常道、正理,例如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等,对于本真的事理持相反的妄见就是颠倒。

当初,佛陀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成等正觉的时候,他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想要涅槃,因为他发现自己所证悟的真理,和世间众生的认知、欲求,都不一样。世间众生对事理的看法都是颠倒妄见,例如,佛陀觉悟五欲是苦,六尘是不究竟的生活,可是凡夫众生莫不以五欲(财、色、名、食、睡)、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为生活里最重要的东西,为生活中所向往、追求的目标。佛陀所证悟的真如自性、法身理体、真实慧命是真实的,可是世间众生因为见不到自心本性,反而以虚无来认识,岂不颠倒?

凡夫所知所见,背离正觉真理,因此称为颠倒,即:第一,以无常为常;第二,以众苦为乐;第三,以无我为我;第四,以不净为净。

不但凡夫有颠倒,二乘的声闻、缘觉一样也有四种颠倒妄见,即:第一,以真常为无常;第二,以真乐为众苦;第三,以真我为无我;第四,以真净为不净。以上合起来,称为八种颠倒,分述如下:

1.凡夫的四种颠倒。

◆以无常为常:又称常颠倒。是对于世间无常的法,生起常见。世间一切有为法皆由因缘而生。依生、住、异、灭四相,于刹那间生灭,故称无常。例如我们的身体,是五蕴和合的假有,是无常的,可是众生不觉,因此每天执著我的身体、我所拥有的东西,等到大限一到,才知道手忙脚乱。

◆以众苦为乐:又称乐颠倒。世间五欲之乐都是招来苦果的因,凡夫不明此理,妄计为乐。例如,财、色、名、食、睡,这是苦的根源,可是凡夫众生却仍汲汲营营,错把苦恼当快乐。

◆以无我为我:又称我颠倒。所谓“我”,必须具有自主性、主宰性、必然性、永恒性;然而凡夫众生执以为“我”的身体,是无常苦空的,是无法自主的。例如人到了寿命终尽的时候,欲求不死而不得,也就是说,我们无法主宰我们的身体。所以执著无我的身体为我,这是错误的。

◆以不净为净:又称净颠倒。己身他身具有五种不净;不净就是污秽、鄙陋、丑恶、过罪等的总称。五停心观中,有观自身不净的观法,称为不净观。即:种子不净、受生不净、住处不净、食瞰不净、初生不净、举体不净、究竟不净等。然而凡夫不明此理,妄生贪着,执以为净。例如,一般人吃鱼、吃肉,当成美味佳肴,如果把它当做尸体,如何敢吃?

2.二乘人的四种颠倒妄见,正好与凡夫相反。

◆以真常为无常:又称无常颠倒。于如来常住法身,妄计有生灭变异的相状。世间上,虽然一切有为法莫不迁流无常,可是从自性上说,却有一个不变的真理。例如,法身理体是恒常不变的,但是二乘人看不到这个不变的理体,只看到这是无常的世间。

◆以真乐为众苦:又称无乐颠倒。于涅槃清净之乐而计无乐。

◆以真我为无我:又称无我颠倒。五蕴和合的“我”,虽然是不真实的,可是这个“我”可以借假修真,乃至真心、佛性还是不离这个“我”,然而二乘罗汉于佛性真我之中,妄计无我,故说颠倒。

◆以真净为不净:又称无净颠倒。如来常住之身,非杂食身,非烦恼身,非血肉身,非筋骨缠襄之身,二乘不明此理,故计为不净。

颠倒,就是背于常道、真理。凡夫对于世间的颠倒,就是太认真了,太执常了;反之,二乘人则是太消极了,太执著世间为无常,这都是颠倒。如果我们能够不执空、不执有、不执真、不执假,真假之中自有一个中道,空有之中自有一个中道;能行中道,那就是大乘佛道,就不会颠倒了。

十、六祖大师如何建立一切教门?

六祖大师的南宗顿教法门究竟有些什么样的内容?他是以什么样的事理来建立这个教门的呢?

1.六祖大师以自性三身佛建立教门。六祖大师主张,吾人自心本性里都具备有佛法僧一体的三宝;也就是说,每一个人的自心本性里面都有佛性、法性、僧性,所谓佛、法、僧“三身一体”,就在我们自己的心里。所以,真正的皈依三宝,就是要皈依我们的自性三宝。

2.六祖大师的教门很重视发四弘誓愿。所谓四弘誓愿,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大乘的四弘誓愿,其实就是小乘佛教的四圣谛一一苦、集、灭、道。众生因为苦,所以才要“众生无边誓愿度”;众生有业、有集、有烦恼,所以才“烦恼无尽誓愿断”;世间的有为法之外,还有一个清净无为的佛道可以追求,所以“佛道无上誓愿成”;要成就佛果,必须修习佛法,所以要“法门无量誓愿学”。

3.六祖大师很重视摩诃般若波罗蜜。六祖大师在五祖座下,就是以《金刚经》而印心得道,所以他很重视般若自性的开发,惟有智慧才可以波罗蜜,才能完成自己。

4.六祖大师的教门很重视无相忏悔。忏悔是佛教重要的修行法门,忏悔能够净心。在佛教里,不管修学任何法门,都必须以清净的心,才能纳受功德,因此忏悔是必修的法门。

忏悔有事忏、理忏、作法忏等。六祖大师重视无相忏悔,所谓“罪业本空由心造,心若灭时罪亦亡”,在相上而言,造作业因,必有果报,但从本性上看,罪性本空。所以,修习无相忏悔来灭罪,才是最究竟的。

5.六祖大师提倡生活就是禅。日用生活是中国禅宗的活水泉源,禅宗注重“日日是好日,处处是好地”,这是中国禅宗的一种境界。所以,六祖大师提倡生活就是禅,在生活里:戒不可以不持,戒不持,就是人天路绝;行不可以不做,行不做,则功德不能圆满;经不可以不讲,经不讲,则理论不明;禅不可以不参,禅不参,则心地不能透悟;道不可以不悟,道不悟,则触目成滞。所以,自从六祖以下,他的门徒子孙们,非常提倡生活禅。例如黄檗希运禅师的参禅,就是天天种田,天天植菜,在种田、植菜里参禅。又如六祖大师本人,就是在磨坊里舂米,就是打柴、挑水。所以,到后来的许多禅师,尤其百丈禅师,提倡“搬柴运水无非是禅”、“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因此,六祖惠能大师建立的教门,所提倡的就是:

◆以病苦为良药。修行人要带三分病,生病,反而可以发道心。

◆以灾障为解脱。面对苦难、障碍的时候,只要有忍耐的力量,当下就是解脱过场。

◆以群魔为法侣。修行就是与烦恼魔军作战,只要我们有功夫、有力量,都可以把他们当做朋友。

◆以留难为成就。任何困难,对有力量的人来说,越是困难,越能成就。

◆以敌友为资粮。学佛修行,善知识是很重要的助缘,善知识不一定是正面的,所谓“善可为法,恶可为戒”,有时候敌人,跟他交个朋友,也可以成为学道的资粮。有时候,学佛修行,如果没有敌人、没有反对者,自己也不知道要进步;如果没有魔王来扰乱,自己也不懂得要发大菩提心。

◆以屈抑为行门。有修行的人,即使被人委屈,给人抑制、冤枉了,这个时候,正是好修行。

◆以拂逆为园林。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如果是平凡的人,就会被击倒,可是在一个有禅定、有修为的禅师,越是拂逆的境界,他越是觉得逍遥、自在。

◆以淡泊为富贵。钱财再多,不一定代表人格、道德,所谓“淡泊明志”,在淡泊里面有时候更为富贵。在禅者的心中,他视功名富贵如敝屣,他的价值观念不是名利,而是宇宙的真理。

因此,在禅者的心中,不计荣辱毁誉,不慕荣华富贵;所谓禅者,是大勇猛、大坚定、大忍耐。禅,就是我们的心;世间、出世间、有无、好坏,一切都在我们的禅心里。有了禅,就能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我们的心真是广大无边。

同类推荐
  • 满船空载月明归

    满船空载月明归

    书精挑细选了或者有名或者有趣的禅诗,有些禅诗的创意、发想令人拍案叫绝!期望读者在诗偈文学语言中,在美的抚触里,悄悄被禅无声无息溜进你的心里。
  • 伊斯兰文化新论

    伊斯兰文化新论

    本书综合运用文化学、宗教学、社会学、哲学的相关理论,用一种独特的视角、新颖的方法和别具一格的表述语言,将伊斯兰文化放在一个广阔的人类文化大背景之下,对其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和分析,并且在分析其特点时往往与其他文化如西方文化、中国文化等做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从而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的学术风格。本书在相对意义上构建了伊斯兰文化研究的新框架和新体系,拓展了我国宗教学的领域,丰富了我国宗教学的内涵;同时在伊斯兰经济文化、法文化、伦理文化、教育文化、生态文化、婚姻家庭文化等领域,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 尘世佛心

    尘世佛心

    唐朝通慧禅师30岁出家,不蓄粮食,饥则吃草果,渴则饮水,树下住,终日禅思,经过五年,因木头打到土块上,块破形销,豁然大悟。晚年一裙一衲,一双麻鞋穿了20年,布衲缝缝补补,冬夏不易。唐朝智则禅师总是披着破衲,裙子垂到膝上,房间仅有单床、瓦钵、木匙,房门从不关闭。他说出家远离世俗了,不修道业,专为衣食奔忙,浪费时间,扰乱内心宁静,这样怎么能行?
  • 定不在境

    定不在境

    生活在都市里的人们是浮澡的,人们常常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本书通过一系列佛理的故事,讲述了如何做人及该做怎样的人的道理。
  • 禅宗与道家

    禅宗与道家

    本书以专题研究的方式,系统阐述禅宗与道家的宗旨、源流、修持和影响。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禅宗与佛学”,对佛教产生的历史背景,大小乘佛教的基本教义,禅宗的传承,奠定后世禅宗思想基础的六祖慧能的事迹等,做了精湛的论述。下编为“道家与道教”,对隐士和方士的由来,养神、服气、饵药、祀祷的派分,老庄之学,齐燕之风,阴阳五行,神仙丹道,道教的形成与演化,以及道家与道教对古代天文、历算、地理(堪舆)、物理、化学、医药等自然科学的贡献等,做了深有见地的剖析。
热门推荐
  • 仙途逐鹿之问鼎

    仙途逐鹿之问鼎

    山海村是一个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庄,靠近海边,李风就是这个小山村的。一个偶然的机遇让他了解道了修仙的认识,他就下定决心修仙,但是宗门放弃了他,但他没有放弃自己,后面就看他是如何一步一步的从一个凡人修仙成道,如何打造自己的势力,如何让所有的朋友家人都在仙域成为传奇。
  • 狼王陛下不好惹

    狼王陛下不好惹

    墨惜缘年方十八,美貌如花,人称“兰墨第一花”。没事爬个墙,逛个倌楼,养些个小倌消遣消遣,舒舒服服的享受生活。谁知道爬墙也能爬出个美男来,都是花心惹的惑,原以为捡到个美男,谁知道美男是只狼,还是个腹黑阴险的狼王,被狼吃干抹尽后还乐的屁呵呵的后知后觉……
  • 我的美女总裁老婆

    我的美女总裁老婆

    “牛人横行都市,公子少爷让道!”六年前,他以震惊世界的彪悍成绩从世界猎人学校毕业,六年来,他出现在世界各地,与梵蒂冈老头侃过大山骂过街,与宗族女王玩过。当这样一个妖孽王者回到都市,各种极品佳人粉墨登场,毫无疑问,火花四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酷盖的追妻歌单101

    酷盖的追妻歌单101

    【女学霸x男明星,青梅竹马,三分虐,七分甜,追妻火葬场,HE】此书又名《一个不苟言笑的男明星背地里到底有多甜》,或者《我的爱豆一开始是我的“哥哥”,后来变成了我的老公》。小学时:只有宋一一能把我踩在脚下!中学时:谁敢给宋一一写情书,我弄死他!分开后:专心搞事业,只想宋一一!重逢时:手机壁纸只能是我,敢换成别人试试!对外人:不苟言笑,惜字如金,酷到极点。对一一:甜度爆表,花式宠溺,有求必应。慢热型作者,开篇苦手。轰轰烈烈看腻了的话,来尝尝这道小葱拌豆腐叭。喜欢记得收藏~
  • 傲世盛雪

    傲世盛雪

    凌家三少爷,从出生之时便被命为废柴少爷。筋脉受损,无法吸纳天地灵气;丹田先天闭合,灵药无数皆无法治疗。生于将臣之家,却无法保家卫国。从小就被遗弃于东雾云海,不问世俗之事。然而,又有谁人知,无数寒月腊月之时,那坚强的小身影,来回于山脉之间,负重上百斤。又有谁人知,凌家三少爷,竟是女儿身?类似于男频的女频文,不爱者可以绕道,钟爱女频修真玄幻,想提出本书意见,一同探讨者,请入群:283495131。
  • 笙情录

    笙情录

    为一个不可能的缘,等一个不可能的人,许一个不可能的愿,留一个不可能的念......
  • 以此告别

    以此告别

    一段感情的开始到结束,以此告别,作为纪念
  • 爱意如洲

    爱意如洲

    暗恋就像一场雨,细细碎碎淋透内心,但冷暖自知。
  • 呆子的秋

    呆子的秋

    人类对于感情最原始的感觉就是思念,可这事儿。可能哪天地心引力都消失,太阳黑子都死去……我也就不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