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472000000007

第7章 手 足 情 深

第七章手足情深

苏轼(1037~1101)、苏辙(1039~1112)两兄弟;弟弟苏辙比哥哥苏轼小两岁。兄弟俩谊深似海,情同手足。他们兄弟情谊之深厚,在历史上实属罕见。他们既是同胞兄弟,又是实际的师生;即是诗词唱和的文友,又是政治上荣辱与共的伙伴;还是终生在精神上相互勉励和安慰的莫逆知己。翻看一下两人的诗集,很大一部分是两人相互应答的诗词。苏轼几乎每到一个任所就给弟弟子由寄信赠诗,晚年被贬谪时其情益笃,书信赠诗更多。这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独特现象。因为像他们两个人这样,相同的养育环境,同窗共读,相同的价值取向,同榜中进士,同朝为官,同为当世的大文豪,同时跻身唐宋八大家行列,同在政坛上达到巅峰,彼此政治立场与人生经历又惊人的相似,相互又都视对方为最重要的知己的兄弟,实在是少之又少,的确罕见而又罕见了。

那么,苏轼苏辙兄弟俩的这种深厚情意,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首先是由于他们两个人只差了两岁,从小一起接受教育,一起读书,从小一起长大,终年累月,耳鬓厮磨,所以培养起来特别深厚的兄弟的情谊。请看苏辙在祭奠他兄长苏轼的祭文是这样说的:“手足之爱,平生一人,幼学无师,受业先君,兄敏我愚,赖以有闻,寒暑相从,逮壮而分。”就是说我们两个,互相之间的这种手足之情,毕其一生只有对方一个人。我这一辈子,手足之情最重最重的,就是我的兄长苏轼。而我的兄长苏轼,手足之情最重的,就是我。我们两个从小读书的时候没有老师,父亲就是我们共同的的老师。不管是春天,秋天,夏天,冬天,不管是天气热,还是天气冷,我们两个都老在一起读书,总在一起成长;一直到壮年以后,各自成家,才不得不彼此分开。”这对我们现在的青少年的成长,应该很有启发意义的;也足以使我们现在独生子女家庭所羡慕。这种手足深情,也足足温暖了他们各自的终生。

兄弟俩相隔两年相继出生之后,母亲程氏便全力以赴投入育儿和教子的日常家务之中。兄弟俩,睡则同床,食则同桌,玩则同时,学则同窗。在天天耳鬓厮磨中,一起长大。苏轼十分疼爱弟弟,有一块冰糖他总是塞到弟弟嘴里,有两块他也不肯吃,全留给弟弟。看着弟弟开心,苏轼笑在脸上,甜在心里。“古来兄弟相亲相爱相知之乐,未见有过二苏者”。尽管如此,兄弟俩性格却迥然不同,苏轼旷达,苏辙内敛,苏轼不拘小节,苏辙沉静严谨。俩人都聪慧伶俐,智商都很高,但也都顽皮,贪玩。

苏家有个不小的庭院,绿树成林,郁郁葱葱。引得不少可爱的小鸟,叽叽喳喳在树枝上唱个不停,哥儿俩非常喜欢。但母亲告诫他俩和仆人,谁也不许伤害鸟儿。久之,鸟儿觉得很安全,便在树上筑巢。哥儿俩经常踩上凳子,去窥伺鸟窝里的鸟蛋和出生的雏鸟。有一种五颜六色的小鸟,常在枝头发出悦耳的叫声,叫得人非常高兴,哥儿俩都喜欢。正厅的房梁上,有一窝小燕子,一天,一只雏燕,不小心从窝里掉了出来,摔伤了,哥儿俩觉得可怜,放在一只笼子里喂养,母亲告诫他:“燕子生来性情高洁,不吃嗟来之食,这样在笼子里喂它,它会绝食饿死。它习惯在天空自由翱翔,圈在笼子里,它也会闷死的。它和麻雀不一样,麻雀饿了,你喂它就吃;还会给你唱。快快把它放回窝里去!”俩人在小燕子腿上系了一条红丝带,请大人帮忙放回燕子窝,第二年春暖花开的季节,一只腿上系了红丝带的燕子来苏家筑巢,故友相逢,哥俩觉见分外高兴,倍感亲切;也深深体验了燕子高洁的性情,知恩图报的品德。

一天,哥俩和几个小伙伴在院子里刨土玩,刨出一块彩色石头,晶莹剔透,带有绿色花纹,敲敲发声清脆,苏轼喜欢,请人做成了一方砚台取名‘天石砚’;苏轼很喜欢这方砚台,经常带在身边;后来还传给了儿子。以苏轼和苏辙为核心,聚集了堂兄堂弟苏不欺、苏不疑、苏不危;表兄表弟程之才、程之元、程之邵等,和邻家一群小伙伴,玩抓迷藏、丢手绢、老鹰抓小鸡、滚铁环、打陀螺、抗拐等游戏,上山采野果、下河摸鱼虾,乐此不乏,玩的特开心。充满了童趣和欢乐。

有时,他们也聚在母亲膝下,听母亲讲故事。一次,他们听母亲讲了后汉书范滂的故事。

她讲道:范滂清正而有节操,州里人对他都十分饮佩,因品行孝顺、正直,又有敦厚、质朴、逊让、节俭的美德,因而被提拔。太守宗资早已听说范滂之名,请他出任郡中功曹,并把政事都交给他处理。范滂在职期间,严加整顿不良风气。若有不孝顺父母、不友爱兄弟、不遵循仁义之道的,一律清除、驱逐出官府,不与其共事。大力推举那些品行卓异之人,选拔那些才高位卑的隐士。李颂是范滂的外甥,他也不关照。他身边聚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人,被人指责为“范党”。

后来因朋党之争坐牢,被关押在黄门北寺牢狱内。狱吏要拷打囚犯,范滂以同狱囚犯大多身体患病为由,就请求率先受酷刑,于是别人也争着接受酷刑。桓帝派王甫去审问,范滂等人的手、足、颈都被锁上木制刑具,用囊蒙头,暴晒在阶下受刑。王甫责问道:“你作为国君的臣子,不考虑尽忠报国,却共同结成朋党,互相褒扬提拔,抨击朝廷,虚构一些没有的事情,你们所有的阴谋策划,都是想干什么呢?都要以实招认,不得隐藏掩饰。”范滂回答说:“我听孔子曾经说过,‘见到善事便争着去做,好像自己赶不上别人一样;见到恶事便马上躲避,好像手碰到了开水一样。目的是褒扬善人以及其高尚品德,铲除恶人以及其污浊行为。’我认为这应是推行王政的人所愿听到的,并不知道什么是结成朋党。”王甫说:“你们互相提拔,互为唇齿,有志向不合的,就被你们排斥,你认为这样做对吗?”范滂情绪激昂,仰天叹息道:“古人做好事,能使自身多福;今人做好事,却身遭杀戮。我死之后,希望能埋在首阳山侧,对上,我没有辜负苍天,对下,我无愧伯夷、叔齐。”

后来,范滂之事得到化解,南行还乡。桓帝死后,灵帝继位,更加严厉地捕杀“朋党”,范滂也在追捕之列。县令不执行追捕令,愿随范滂一起流放,范滂不想连累别人,情愿自首伏法。临行前流泪跪别老母,请他老人家别太难过,自己多保重。范母慨然道:“你今天能与李白、杜甫一样留得英名在世,我死还有什么遗憾吗?既有这样的好儿子,我有何必再求长寿?”

苏轼反问母亲:“等我长大了,也做范滂那样的人,你愿意吗?”母亲回答道:“你能做范滂,难道我不能做范母吗?”这种大义凛然的教育,在苏轼幼小的心灵里,铭刻了深深的印记。

后来到了启蒙的年纪,父亲便做了他们的启蒙老师。父亲执教甚严,但也循循善诱,培养他们的读书兴趣,引导他们形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并应用激励和竞争机制,建立他们的自信心。比如苏轼的作文写了一篇《黠鼠赋》:

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嘐嘐聱聱,声在橐中。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耶?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吾闻有生,莫智于人。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

坐而假寐,私念其故。若有告余者曰:“汝惟多学而识之,望道而未见也。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此不一之患也。言出于汝,而忘之耶?”余俯而笑,仰而觉。使童子执笔,记余之作。

文章第一段叙事,写小老鼠骗人,栩栩如生,狡猾地得以逃脱;第二段分析老鼠骗人逃脱的伎俩,感慨身为万物之灵的人也不免被老鼠所蒙骗;第三段揭示中心:自己不能专心致志,反而受外物左右,这是人被老鼠欺骗的真正原因。专一而事成,疏忽则事败。

《黠鼠赋》,看其表面题旨当是通过黠鼠利用人的疏忽而乘机狡猾脱逃的日常小事,来说明人须集中精神,发挥智力,方能搏猛虎、役万物,否则将猝不及防,而“见使于一鼠”的道理。

哥俩一起学习,互相鼓励,互相学习,有时也有竞争的色彩,据苏辙回忆,哥哥还写过一篇《却鼠刀铭》说不论多么猖獗的老鼠,一见此刀,便立即逃之夭夭。

见哥哥写的不错,弟弟苏辙也奋起直追,提笔写了一篇《缸砚赋》:

《缸砚赋》苏辙

先蜀之老有姓滕者,能以药煮瓦石,使软可割如土,尝以破酿酒缸为砚,极美。蜀人往往得之,以为异物。余兄子瞻尝游益州,有以其一遗之。子瞻以授余,因为之赋。有物于此,首枕而足履,大胸而大膺,杯首而箕制。其寿百年,骨肉破碎而独化为是。其始也,生乎黄泥之中;其成也,出乎烈火之下。尾锐而腹皤,长颈而巨口。

餔糟啜酒,终日醉饱。外坚中虚,肤密理解。偶与物斗,协漏内槁。弃于路隅,瓦砾所笑。忽然逢人,药石包裹。不我谓瑕,治以鼎鼐,烹煎不辞,斧凿见剖。一为我形,沃我以水,污我以煤,处我以几。子既博物,能识已否?客曰:嗟夫!物之成也,是必固有毁也邪;物之毁也,则又不可谓弃也邪。既成而毁者,悲其弃也;既弃而复用者,又悲其用也。是亦大惑而已矣。且以予观之,昔子则非开口而受湿,茹辛含酸而不得守子之性者邪。今子则非坦腹而受污,模糊弥漫而不得保子之正者邪。且其饮子以水也,不若饮子以酒;以物污子也,不若使子自保。子果以此自悲也,则亦不见夫诸毛之捽拔,诸楮之烂靡,杀身自鬻,求效于此,吐词如云,传示万里。子不自喜而欲其故,则吾亦谓子恶名而喜利。弃淡而嗜美,终身陷溺而不知止者,可足悲矣。

这显然是根据自己早年所写的《缸砚赋》后来加工成的,基本保留了早年的雏形。无论如何两个十几岁的孩子,能写出如此出色的文章,立意,状物,叙事,论述,结论,遣词,造句,章法,都值得称道。足见哥俩都聪明绝顶,智商极高,也刻苦好学,有着丰厚的国学基础。兄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切磋,彼此鼓励,你争我赶,谁也不甘落后。在手足情谊的浓厚氛围中,形成了一种良性竞争,释放出更大天天向上的正能量。父亲把他们的这几篇文章裱糊起来,挂在墙上,又充分激励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了信心。

更重要的是,父子三人都有着浓厚的文学爱好,读书,写作,乐此不乏。“书中自有乐无涯”;书文之乐,乐在其中。苏洵爱听两个孩子的读书和背书声,听书声琅琅,能检验哥俩确实是在心无旁骛地读书;书声琅琅,寄托着父亲对哥俩的殷切希望;听儿子读书声,苏洵有时会突然打住,问:“这句是什么意思?”或者说:“这两句对仗工整,再背一遍!”然后再给他们详细讲解,有时也插讲些有趣的故事,哥俩听得津津有味。读书之乐,其乐无穷!

苏轼13岁那年在寿昌书院读书,老师刘拒写了一首《鹭鸶诗》,自鸣得意,拉起长调,摇头晃脑,大声给学生们朗读起来:

鹭鸟窥遥浪,寒风掠岸沙。

渔人忽惊起,雪片逐风斜。

苏轼听后,仔细琢磨,说:“老师此诗的确写得不错,只是结尾让它老在空中飞不好,您看改成‘雪片落蒹葭’,是不是更好些?”

鹭鸟窥遥浪,寒风掠岸沙。

渔人忽惊起,雪片落蒹葭。

刘老师反复鉴赏,赞不绝口,连声说:“妥帖,妥帖;令人遐思无限。吾非若师也!”显示苏轼的才华,有着无限的诗歌创作潜力。,小小年纪,硬是把老师给比倒了。

北宋嘉佑年间,苏洵带着苏轼、苏辙两个翩翩美少年从老家四川挺进中原开封,哥俩在那年科举中一鸣惊人,同榜中进士;而且苏轼还得了实际的第一名。北宋文坛大家欧阳修十分推崇苏轼,宰相韩琦则喜欢苏洵的老道,力荐苏洵出山,苏洵推说多病。苏轼天资绝伦,是一轮冉冉升起的明月。苏辙知道月亮只有一个,尽管自己也可以发光,但只能是一颗星星。苏辙淡泊名利,把更多的精力用来照顾多病的父亲,膝下承欢尽孝,为苏轼免除后顾之忧。

“黄州为全鄂胜境,子由《快哉亭记》谓其南合湖、沅、北合汉、沔,其势奔流肆放,益张于赤壁之下。余尝三至其地,凭苏子吊古之墟,瞰长江之清流,慨然想见其为人。夫以天地之大,白露清风,长江皓月,何在非供骚人笔墨资者?然非所性不失,有以胜造化鼓铸之情,鲜不动于物而生其羡矣。坡仙以象外之神,写个中之境,物皆自得,兴与人同,故能使一时望君吁古之怀,遂成为千百世凭吊兴亡之所。而其穷耳目之胜,又适如子由之记《快哉》,令人读之,真有难为兄难为弟者。此所由壮色江山,而江山皆乐为之助也欤!”

苏辙太好了,好的做他哥哥难;苏轼太好了,好的做他弟弟更难。

嘉佑二年(1057年)苏轼与苏辙同科进士一起步入仕途,两人政治思想大致相同,在变法争斗中共同进退,晚年同样被贬到南方的蛮荒地带。苏辙性格沉稳不外露,人情世故高苏轼一筹,常常给予兄长忠告。所以他的仕途较为平坦些。嘉佑六年(1061年)苏轼任凤翔府判官,弟辙送至郑州。这是兄弟间第一次分手。苏轼登高眺望子由的乌帽随山坡的起伏而忽隐忽现的影象,顿生出悲悯和忧伤;望啊望啊,望不见了,在站的高些,直到再也望不见了,子由的身影彻底消失在山野之中……。

在熙宁九月(1076年)的中秋夜,苏轼写出了著名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注明:“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这一时期,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展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苏轼杭州三年任期届满时,他请调至密州,因为当时苏辙正任职济南,两地都在山东,相距不远。但是,苏轼到密州后,兄弟聚会的愿望仍无法实现。这一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转眼已七年未得团聚了。淡淡的月光如水,时值中秋,思念之情,油然而生。此刻,词人苏轼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难以平息。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篇。由于怀念子由而写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愿望。天上人间,悲欢离合,我们兄弟共赏一轮月亮,权作团聚了。

对于苏轼来说,最大的打击是“乌台诗案”,他被关进开封监狱。一直沉默的苏辙站了出来,上书皇帝要求自己效法缇萦,替哥哥坐牢;但奔走呼号未果。苏迈的朋友烹制鲜美的鱼到狱中送饭。耳目繁杂,不通音讯,苏轼见到鱼大惊,继而万念俱灰。因为他和儿子约定,如果事态平静就一直送些简单的蔬菜和米饭果腹,如果事态恶化,就送鱼告知。可朋友哪里知道他们的秘密约定?苏轼以为死期已到,写下了著名的绝命诗两首寄子由;情感真挚、动人,不但感动了百姓和官员,甚至连皇上也为之动容。苏辙想学汉代提萦救父典故,愿免一身官职替哥哥赎罪,最后被贬筠州,监盐酒税务。苏轼出狱后,苏辙前去接狱,特地捂住哥哥的嘴,以示其要‘三缄其口’。元佑年间苏辙升尚书右丞,苏轼遭人排挤,乞求外任;苏辙连上四札,也乞求离京外任。

唐代韦应物有“宁知风雪夜,复此对床眠。”的诗句,子瞻读后感触很深,与子由约定“夜雨对床”,后来两人在互答诗中不断提起,如苏轼曾说:“君知此意不可忘,慎勿苦爱高官职。”,在绝命诗两首寄子由时说:“是处青山可埋骨,他时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世未了因。”但这种心愿一直未能实现。苏辙曾说:“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蹇裳先之。”,幼时“游戏图书,寤寐其中,早余二人,要始是终。”,“平足之爱,平生一人。”“自信老兄怜弱弟,岂关天下无良朋。”。在《东坡墓志铭》上说:“扶我则兄,诲我则师。”。苏轼在写给他好友李常的一首诗中说:“嗟余寡兄弟,四海一子由。”“吾少知子由,天资和且清。岂是吾兄弟,更是贤友生。”。还常常说他实不如子由,“至今天下士,去莫如子猛”。

另外据宋人笔记记载“东坡病殁于晋陵,伯达、叔仲归许昌。生事萧然。公笃爱天伦。曩岁别业在浚都,鬻之九千数百钱,悉以助焉。嘱以轻用,时公方降三官,谪籍夺俸。东坡殁后,二苏两房大小近百余口聚居。”

“乌台诗案”十余年之后,苏辙遵循朝廷“规章制度”,亲手把苏轼葬在距开封不到500里的郏县,用亲情和热爱,用不能化解的悲伤和绵绵思念。居不可无竹,据说郏县三苏园的竹子青翠挺拔,格外茂盛;仿佛昭显了苏轼、苏辙不朽的手足情意,标志着苏轼家族的根深叶茂,文脉郁郁葱葱。

手足情深,历久益笃。这种温馨的兄弟情谊,温暖了他们一生,传为佳话,也足以为后世楷模,更难免为独生子女家庭所羡慕。

同类推荐
  • 敦煌愿文的类型研究

    敦煌愿文的类型研究

    在敦煌遗书中,除传世文学作品和讲唱文学作品,如变文、讲经文等外,最富有文学色彩的应用文当属愿文了。在这些愿文中约占95%的内容是关于佛教的,其中又以佛教徒的发愿文和非佛徒向佛菩萨祈求护佑的发愿文为多。大多数的佛教愿文,不管是俗人的还是佛教徒的,都具有诚恳情切的特点,因而其语言的运用多具有较强的文学性。本书拟从厘清敦煌遗书中的佛教愿文类型入手,结合愿文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对敦煌佛教愿文的文学艺术色彩作较为详尽的分析,并对其文学因素进行了探讨,以及对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提出一些看法。
  • 往事:旧面孔、老长衫

    往事:旧面孔、老长衫

    广为人知的民国历史人物,鲜为人知的逸事趣闻。胡适、徐志摩、闻一多、丁玲、蔡元培、鲁迅、张学良、沈从文……在他们的辉煌背后藏着什么样的辛酸故事,在他们的才华背后又有多少鲜为人知的浪漫爱情往事。
  • 红楼梦之我是贾环

    红楼梦之我是贾环

    一次意外,使黄峰穿越附身到了荣国府三少爷贾环的身上。面对庶子出身的他受尽他人白眼。该如何做呢?他又会如何拯救红楼史呢?QQ群:50989583希望大家踊跃加入一起讨论红楼!
  • 庶子皇途

    庶子皇途

    .问书生手中三尺剑,可挑得起这江山?可退得去那胡虏?甚么竖儒蜂起壮士死?我只说莫道书生不丈夫.一次不成功的穿越,对一个满腹书生气的少年意味着什么?一个死而复生的皇子,能给这千疮百孔的天下带来什么?一个本该破碎的王朝,一次不该发生的偶遇,因为一场怪雪,一切都变了…….有道是:军史仙侠假作真,胡诌瞎侃摆龙门。小说皆自YY起,Y罢诸君乐几分?.……本书属非武侠,玄幻擦边,历史架空类。.号外:《俯仰》建群,群号:35211705欢迎朋友们加入.诸位看官若还看得过眼,就加个收藏,觉得不错,给个推荐,不强求,只想要点动力.
  • 移民大开发与宁夏历史文化

    移民大开发与宁夏历史文化

    本书是一部系统记述宁夏历史上移民轨迹及演变过程的著作。宁夏作为西北边地,历史上人口流动频繁,少数民族和汉族移民不断地在这里迁移居住,构成了多姿多彩的宁夏移民文化。本书通过对史料的详细挖掘,从中整理出宁夏移民历史的整体脉络。为读者展现历史各个时期宁夏移民的类型和特点。
热门推荐
  • 时间雕刻家

    时间雕刻家

    每个人心底都留有无数遗憾。我们不止一次幻想过:“如果回到过去,我将会......”“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现在,他,获得了这种“后悔药”!
  • 慕少甜宠小影后

    慕少甜宠小影后

    一次意外,唐家大小姐唐米诺成了亚洲首富慕斯辰慕少的妻子,他爱她,宠她,含在手里怕化,捧在手里怕摔(短篇小说)
  • 许先生手摘星辰

    许先生手摘星辰

    初遇,林星辰便撒了新邻居一盆水。再次见面,林星辰便知道了他的名字——许晨凡他是她的后桌再后来,许晨凡给林星辰的印象就是一个霸道腹黑的混蛋学生时代的生活往往都是甜蜜幸福,他与她手牵着手游逛操场可因为一次误会,他俩分隔两年,历经波难,终于许晨凡把林星辰收入怀中.....婚后,许晨凡依旧是那个霸道腹黑的混蛋林星辰:总能把我制的死死的许晨凡:是啊,平时是,在床上也是哦【甜蜜小宠文,第一次写书,不要吐槽我呢?】
  • 逆天女配系统带我装逼带我飞

    逆天女配系统带我装逼带我飞

    当擅长扮猪吃老虎的“伪”纯真少女,遇上了坑爹的系统,也只能懵逼的各种穿越,玛丽苏,小白女主,白莲花女主,黑化女主……她不去地狱谁特么替她啊(哭晕在厕所)当好不容易攻略完所有傲娇,腹黑,变态,耽美,伪柔弱……她又莫名其妙的掉进了另一个大坑,“系统,你妹的,给我滚出来”系统君:(?ω??)!!!人家不在……表找我~~
  • 殖民大明

    殖民大明

    扬帆!起航!新的征途就在前方!新世界的黎明!
  • 末世手表空间种个田

    末世手表空间种个田

    丧尸爆发?高温干旱?还有龙卷风吗!看我手表空间种田养猪,一家五口三灵兽的欢乐日常
  • 王俊凯之总裁遇爱宠妻

    王俊凯之总裁遇爱宠妻

    开始谁都不认识谁,现在谁都了解谁,开始是陌生,现在是熟悉得不要不要滴。其实王俊凯和夏颖以前真的不认识对方。。。。。。。。。。。。想知道王俊凯和夏颖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进来看看吧。
  • 武动太古

    武动太古

    黑暗动乱的太古年代,人族积弱,妖兽横行,以人为食。然而,它们并没有满足于此,终于,爆发了惨烈的诛族之战,赤地万里,尸横遍野,人族危在旦夕,灭族之灾近在咫尺。就在这个时候,姬少玄来到了沧桑孤寂的太古,他肩负着寻找父母与妻子的重任!却无意卷入了诛族之战,作为人族一份子,他能否力挽狂澜,拯救人族?一路争锋,人族的太古七邪,妖族的上古十凶兽,又有洪荒异兽,远古神魔,百鬼夜行,千年古刹,万年精怪。姬少玄带你走进一个古老苍凉,与众不同的蛮荒世界!朋友们,恳请你们在看过本书后,对于本书的剧情相关提出宝贵的见解和看法!书评区的每一条宝贵意见,我都会回复的!谢谢!再三拜谢!新人不易!求诸位支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鬼修通天

    鬼修通天

    内生阴死力,吾为自在仙。且看一介凡人,携带上古邪木种子,辗转几世轮回,修鬼通天!我为鬼修,欲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