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103800000028

第28章 夺门之变(2)

这就是帝国政治制度的致命缺陷——最高权力掌握在一个难以预期的皇帝身上,帝国的文武大臣和民众,乃至国家命运都被动地捆绑在这个皇帝身上。如果这个皇帝雄才大略或者宽厚仁慈,那么帝国说不定还会出现个某某盛世、某某之治什么的。但是如果押在了一个糊涂、荒唐、暴虐的皇帝身上,那么整个帝国都会成为押宝行为的殉葬品。谁应该为这种悲剧负责呢?每个人都可以说出辩解之词,但是每个人都在这场悲剧中扮演了一个角色,都为这场悲剧的发展推波助澜过。所以这种悲剧既是这些权力场中人的悲剧,也是整个中国封建政治制度的悲哀。

王振是个有“抱负”的人。但是他的抱负是获取荣华富贵,而不是造福苍生。如果要对王振讲什么国家利益和忠贞大义,肯定是对牛弹琴。从王振进宫到他得势后的所作所为,我们都会很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在王振的心里,压根就没有什么正义道德观念。他所考虑的,能够让他动心的,是权势,是出人头地,是一呼百应,是所有人见到他都毕恭毕敬。只要能达到这个目的,就没有什么不能做和不敢做的。至于这样做的后果是否有违道德,是否会损害国家利益,是否会导致朝纲败坏,百姓困苦,只要不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只要不会影响到自己的权威,从来就没有王振关心的东西。

一个非常突出的事例是王振暗中勾结敌国瓦剌,进行走私活动。他唆使党羽、镇守大同的太监郭敬每年私造箭镞数千瓮送给瓦剌,瓦剌则还赠良马作为报答。这可不是两国之间的正常贸易往来。当时瓦剌是明朝的大敌,王振这种行为属于不折不扣的汉奸卖国行为。

自从被徐达等人撵出大都后,蒙古人一直阴魂不散地缠着大明朝,虽然朱元璋和朱棣或派大将出征,或是亲自出征,而且差不多每次都打得蒙古人抱头鼠窜,但要将蒙古人斩草除根,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蒙古退出中原返回大漠后不久就分成了三大部:鞑靼部、瓦剌部和兀良哈部。正统初年,瓦剌部强盛起来,其首领脱欢统一了瓦剌和鞑靼两大部,拥立元朝皇族后裔脱脱不欢为可汗,自称丞相。正统四年(1439年),脱欢死,其子也先更是精明能干,自称太师淮王,不仅征服了北方蒙古各部,又西征哈密,控制西域要道,东破兀良哈三卫,侵扰辽东,威胁朝鲜,日渐跋扈,成为北方严重的边患。野心勃勃的也先一心想要报仇雪耻,恢复大元江山,于是烽火屡举,边衅不断。

在具有中国特色的朝贡贸易中,大明王朝本着“花钱买名声”的策略,对前来朝贡的人员厚赍赏赐,大做赔本生意。有些国家便瞄上了这条生财之道,动不动带上点土特产什么的就来了,而且一年之中往来好几次。其中比较积极的有琉球、高丽、安南等,完全把大明王朝当成了下蛋的老母鸡,动不动就跑过来捡鸡蛋。搞得明政府不胜其烦,最后不得不宣布每个国家朝贡的时间限制和人数限制。

蒙古人也很看好这条生财之道,他们的策略是增加朝贡人数,从最开始的几十人发展到后来的一两千人。这么多人,足够进行一次小规模战役了。明政府不肯当这个“冤大头”,多次劝告蒙古方面缩减朝贡人数,也先都当成耳旁风,全没当一回事。

这样下去,迟早会生出事端来。果然事端就出在正统十四年。

这一年,也先派出两千人的使团携带马匹进贡,却宣称是三千人,企图冒领朝廷的赏赐。此外,这些马匹是作为聘礼而来的。之所以出现聘礼一事,是因为先前出使瓦剌的使者有一次估计喝醉了,竟迷迷糊糊地擅自答应了也先提出的通婚请求。这种事情可不是闹着玩的。这次瓦剌的使者便将通婚一事提了出来。结果,不仅求婚的请求没有得到明政府的答应,连自己带来的马也被明政府来了个跳楼吐血大砍价,只给了要价的五分之一。

也先恼羞成怒。当年七月,也先发兵四路,分别进攻辽东、甘肃、大同和宣府。大同守军出战失利,“塞外城堡,所至陷没”。

边报传来,王振坐不住了,这么大的事情,怎么能少得了自己呢?他极力怂恿明英宗御驾亲征,希望用军功给自己的权势增加一颗砝码。在他看来,这么多年来,明军在对蒙古的战争中几乎从来没有输过,每次蒙古人都被撵着像兔子一样漫山遍野地跑,要打败小小的也先,自然也是手到擒来。我们已经说过,像王振这种人,没有什么事是他不敢做的。他的自信狂妄来源于他的愚昧无知,如果他见过真正的战争,成千上万人刀剑相斫,性命相搏,他肯定就不会这么热情主动地要求陪英宗亲征了(其实是英宗陪他亲征),他肯定情愿安安稳稳地在北京当他的人上人,打死他都不会去亲征。

没有什么好说的,只能感慨一个人小时候的经历对他日后发展的巨大影响。英宗除了王振的话,谁的话都不听。在王振的煽惑下,亲征的命令很快就发出去了。要求:两日后出发!这真是太过儿戏了。出征这种事可不像晚饭后外出散步,说走就走,说回来就回来。想当年朱棣亲征蒙古,是慎之又慎,从兵将的调配到粮草的征集,是久经筹划,花费诸多时日,筹划妥当之后才出兵。时过境迁,英宗、王振亲征给出的准备时间竟然只有两天,这两天够干什么呢?英宗和王振大概以为这是出去打猎游玩,也先看见朝廷大军到来,就会束手就擒,非常顺从地献上自己的头颅吧?亲征消息传出,举朝震惊。吏部尚书王直率领百官伏地哀求,但英宗固执己见,抱定了先生所说的话一定要听,其他人的话只当放屁的信念,对群臣的劝告一概不理,最后实在听烦了,下令再敢前来劝谏者以煽动军心论处,斩首示众。这很有可能又是出于王振的唆使。视百官如无物,实在令人寒心。

七月十七日,英宗命其弟郕王朱祁钰留守北京,太监金英辅佐(监视),自己和王振率五十万大军匆忙从北京出发,开始了他和王振的刺激冒险历程。陪同出征的有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靖难之役名将朱能之子)、内阁成员曹鼎与张益、兵部尚书邝野等人。这些人大多数没能从那场令人痛心的战争中活着回来。国家培养人才不易,这么多国家栋梁就这么毁在王振和明英宗这两个混蛋手里了。看到皇帝固执地要去送死,给事中鲍辉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气愤,豁出命来拦在路上质问英宗:“陛下如果想要自杀就自己一人去好了,可是你的社稷和宗庙该怎么办呢?!”

明军离京后,北出居庸关,过宣府,向大同进发。大军未至大同,兵士已经乏粮,饥寒交迫,死者满路。加上连日风雨,军心更加动摇。随驾的大臣多次劝明英宗回京。王振一心要建功立业,毫不理会。除了少个皇帝称号,他现在的权势和皇帝也差不了多少。公侯大臣进见王振,竟然得膝行向前,兵部尚书邝野因触怒“王皇帝”被勒令长跪于荒草之中,直到天黑才被赦免。

也先听说英宗和王振大军到来,佯退,设下口袋等着英宗和王振往里钻。八月一日,明军抵达大同。这时,原大同监军太监郭敬向王振进言,建议停止前进,就此退兵。王振从郭敬那里得知蒙古军队的厉害,又听说蒙古军队正在前边等着他呢,不由得慌了手脚,第二天就下令全军撤退,由紫荆关(今河北涞源)入京。

撤退就撤退好了,王振偏偏想要皇帝到他的家乡蔚州(蔚州当时属大同府)看看,然后到他家里坐坐。后面有好几万敌人盯着,随时都有可能追上来,你说现在是去观光的时候吗?很难说清楚王振的心理,我们只能说,作为一个肢体不全的残疾人,王振残而不废和出人头地心理要比正常人强烈得多。

古人云,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大多数人都有或轻或重的虚荣心,并在心底存有对自己家庭出身、家庭环境的不满,所以每当在外发达了,就会想到风风光光地回家。除了因为想家,更多的是为了在自己的老乡面前炫耀一番,看到他们改用崇敬或畏惧的眼神看着自己,这种反差带来的内心满足感是其他方式所不具备的。即使在外面混得不怎么样,回家的时候也会冒充一把大款,哪怕因此自己以后在外面要顿顿喝凉水啃馒头也心甘情愿。王振更是如此,他的发达是由他的自残行为带来的,真正有学问、有能力的人哪里用得着走这条路呢?王振偏偏要向别人证明,谁说阉人不男人?阉人也是可以出人头地的,而且要比那些寒窗苦读的人更有出息。

可是,刚走出四十里地的时候,王振忽然想起这五十万大军人踩马踏,一定会踩坏地里的庄稼,立马变了主意,下令改道向宣府撤去,改由居庸关回京。也先在大同周围设下的圈套没派上用场,听说王振和英宗溜了,就日夜兼程紧追上来。

八月十日,英宗、王振终于赶到了宣府,这时也先也追了上来。英宗派成国公朱勇率兵四万前去拦截,结果四万人马中了也先两万人马的埋伏,竟然全军覆没。十三日,英宗逃到土木堡(今河北省怀来县东)。这里距离军事重镇怀来仅有二十里,如果抓紧时间入城,也先的骑兵再厉害,也只能“望城兴叹”了。

偏偏王振又跳出来反对。因为他发现自己还有一千多车财物落在了后面(推测一下,这么多财物应该是路上各地官员孝敬的),于是全部人马在土木堡扎营等候。兵部尚书邝野见形势危急,两次奏请英宗迅速入关,留重兵殿后,但奏章都被王振压下不报。邝野拼命闯进行殿,要当面启奏。王振派人拦住,破口大骂:“你一个读书人懂什么军事?再胡说八道当心你的脑袋!”邝野义正词严地回答说:“我乃是为了国家和百姓,不必拿死来吓唬我!”王振愈加恼怒,喝令武士把他赶了出去。

最后的希望被王振粉碎了。

土木堡只是块荒地而已,没有水源,士兵挖地两丈还见不到水,而距土木堡以南十五里的河流又被瓦剌军占领。明军人马已有两天没喝到水,饥渴难忍,军心更加浮动。

十五日,也先派使者假意讲和,并指挥军队佯装撤退。明英宗和王振信以为真,立即传令移营就水。明军将士接到命令,争先恐后地跳出壕堑,向河边飞奔。也先立即出动精锐骑兵,从四面八方冲杀而来,大呼“解甲投刀者不杀”。明军丧失了斗志,抛枪曳甲,四散奔逃。

蒙古骑兵的机动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如虎入羊群,肆意砍杀,漫山遍野到处都是明军的尸体。

明英宗率亲军突围不成,下马盘膝面南而坐,被瓦剌军士俘虏。王振也结束了他卑鄙可耻的一生。一说他死于乱军之中,一说他死于护卫将军樊忠之手。这两种死法都是不得好死,出于对坏人的痛恨心理,后一种说法更令人解气。

这一仗,明军士兵死伤数十万,随驾的数百名官员战死。“骡马二十余万,并衣甲器械辎重,尽为也先所得。”也先大获全胜,押着战利品和英宗凯旋北还。从此,英宗就在蒙古人那里“做客”,史书上称为“英宗北狩”。手下的几十万将士和几百名官员都战死了,自己却毫发无损地活了下来。明明作了俘虏,偏偏要说成是“北狩”,真是好笑。

3.兄弟闾墙

也先当然不会见好就收,他的目标是一鼓作气地拿下北京。大明帝国首次面临着生死考验。

有赖朱祁钰和于谦领导有方,诸将士用命,大明帝国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大明王朝转危为安。但是,从得知英宗被俘这一天开始,围绕着皇位的斗争就从没有停止过。历经劫难的朱祁镇好不容易回到了故土,却接着以太上皇的尊贵身份被软禁于南宫达六年之久。在权力欲望的支配下,朱祁钰、朱祁镇二人兄弟反目,亲情荡然无存。

八月十七日,土木之变的消息传到北京,举国震动,群臣在朝堂上痛哭流涕。所有的精锐都损失在土木堡了,北京只剩下不满十万的老弱士卒,拿什么来抵达蒙古大军的攻击?面对咄咄逼人的瓦剌军队,郕王朱祁钰召集群臣商议战守大计时,朝廷中出现了对立的两种意见。以翰林侍讲徐珵为首的一些官僚,主张迁都南京。徐珵装模作样地大声说:“从星象和历法来推算,天命已变,只有南迁才能免去这场灾难。”以兵部侍郎于谦为首的一批官员则主张坚守北京。于谦听到徐珵鬼话连篇,非常气愤,站出来厉声呵斥:“主张南迁的人,应该统统推出去斩首。北京乃是天下根本,如果迁都,大势去矣。你们难道没看到宋朝南迁的结局吗?”平心而论,主张南迁的人并非全是因为贪生怕死。因为当时的情形确实非常危急,皇帝被人俘虏了,朝廷几十万精锐大军和几百名朝廷官员都命丧土木堡,大明帝国经此一役,元气大伤。也先挟得胜之势,一鼓作气,直冲北京,确实难以抵御。迁都可以避开也先的锋芒,以图再起,至少可以保住明帝国的半壁江山。但仓促之间南迁,风险也不小,能安全撤到南京的恐怕就只有百官和后宫等人了,黄河一带也将全部丧失,沦为蒙古人的牧场和猎场。至于黄河地区的民众,将不得不任其自生自灭。如果以赌博来打比方的话,徐珵的处理意见实际上是放弃了赌博,以主动认输来保住一小部分赌本。而于谦等人则是舍命一搏,不是输就是赢,根本没有输赢之外的第三种可能。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抵抗并不就意味着正确,迁都也不等同于错误。但是在讨论中,于谦表现得非常强势,原本正常的讨论被他上纲上线搞成了“批斗会”,恐吓、威胁要将持不同意见的同僚处死。虽然于谦的意见最后被证明是正确的,但是这种手段和方式是绝对错误的。

不以瑕掩瑜,却也不能以瑜掩瑕。北京保卫战后,于谦的这种作风表现得更加明显。这也是于谦之死的一大根源。

不可否认,很多人确实是想南迁,但是看到徐珵不光被于谦训斥,还被太监金英威吓以杀头,最后被人轰了出去,谁也不敢再说话,立马见风使舵成为了主战派。坚守北京的方针就这样确定下来。

同类推荐
  • 皇城

    皇城

    历史的长河滚滚向前,奔腾不息。时光齿轮推动着时代潮流的发展。朝代不停更替,几分新,几分旧。历代,人来人往,时聚时散,唯有顺应潮流,方才能在历史天空留名。让我们深入皇城,感受历史曲折前进的真谛!
  • 约兰与飞骑士

    约兰与飞骑士

    这个世界有四大洲:格奇耶洲、克琪瑟洲、绵密洲、延洲。彼时,位于格奇耶、克琪瑟、绵密三州交界处的[约兰]已经形成了统一的政权,各个城邦同意凝聚在国王[弗伦一世]的[剑]下,组成一个统一的[约兰王国]。约兰历864年,位于[天罚谷]北部的荒蛮之地来了一群“不速之客”,他们自称为[哥尔人],按照约兰人的古老传说,他们是传说中[出走的先民],如今迎来了[回归]。双方依据传说结成同盟,去寻找传说中被流放的[负罪者],借[先民之剑]问罪他们的后代。这就是[哥尔-约兰联合军团]成立的最初动机。约兰历1121年,联合军团远征[第一个罪人之国][迪安]失败而归,不久后弗伦四世病逝。此时一位叫[哥曼努]的军团参赞,受到[天罚谷]附近的一种传统游戏启发,探讨了[飞骑士]这样一种新概念兵种的有效性。寻找传说的真相鼓舞人们向海外进发,而这个时代的人们也热衷于[探索未知],以飞骑士为契机崛起的天罚谷地区的[劳妮奥家族]也逐步登上了历史舞台。而年轻的新王——弗伦五世也刚刚登基......
  • 三国杀传奇之霸道征途

    三国杀传奇之霸道征途

    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星,人间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即便是游戏中的英雄,依然是历史长河形象中的桀骜不驯,特立独行。武之巅峰吕奉先,遗计鬼才郭奉孝,宁我负人人毋负我的曹孟德,惟贤惟德能服于人的刘玄德······如何收服这些机心百变的豪杰?漫漫征途,霸道天成。
  • 极品御弟

    极品御弟

    一个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而且是最没有用的那种男人。无意中来到一个陌生的古朝,还变身为王爷。胆小怕事的他,该如何改变自己以前的人生,用这个全新的身份去过上一段崭新的生活?还是个处男的他,又该如何去讨取古代美女的欢心?若是心爱的女人爱上了别人,他又是如何征服那少女的芳心的?且看一个小人物的自白,一个没有武功,没有异能,没有文才,只知道耍无赖的混混,是如何混的风生水起,美女投怀的。----------------------------------------如果你觉得本书还有点意思,请大力收藏。看了一段时间,觉得本书还值得,请推荐。
  • 三国之重生诸葛

    三国之重生诸葛

    身手不凡的超级特工朱葛亮因得罪上司被长期弃用,沦为落魄的黑市拳手。一次偶然的盗墓行动,无意间让他再次被历史委以重任。穿着21世纪花花绿绿的行头的他,带着一瓶能够改变人类基因构造的新药、一本1965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间谍手册》和半本《中国历史速成大全》穿越时空来到三国时代……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热门推荐
  • 迷欲潘多拉

    迷欲潘多拉

    一群年轻的都市男女,在现实中有着属于自己光鲜的工作,在网络上却是一群彼此惺惺相惜的作者及作家。因为一场意外的旅游,而引起了一局惊心动魄的逐命游戏。由王春春的死引起了大家内心的不安和慌乱,有着不为人知过去的作协会委员、来自贫困山区的实习律师、家世雄厚的珠宝设计师、将红未红的女模特、迷信的服装设计师,严谨却有着抑郁的金融会计师,热衷探究真相的重案组刑警队长,奶茶店普通的店长,这一群来自四面八方搅合在一块的都市男女,究竟是因为什么而牵连在一起。
  • 动漫二次元之旅

    动漫二次元之旅

    林枫本来只是一个普通的高中生但是死过一次以后他的人生却不再普通在【学院默示录】中挣扎求生在【命运守护夜】中与英灵并肩作战在【弑神者】中创造奇迹在【刀剑神域】中对决怪物他还有一个十分中二的同事,老是自称自己是魔王【主角处于没有动漫的世界,这样的设定大伙应该明白是什么意思吧?】
  • 源来开始喜欢你

    源来开始喜欢你

    五官精致,侧颜尤其好看,可塑性强,能驾驭多种风格。身材比例好,肩宽腿长的衣架子的王源,爱上了清新可爱的柠萌。会擦出怎样的爱情火花。
  • 考试高手

    考试高手

    本书从心理、复习方案、考前准备方略、考试方略、选择题方略、非选择题方略、选志愿方略七个方面,介绍了考试高手的成功秘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书荼同龟

    书荼同龟

    ^^^^^^^^^^^^^^^^^^^^^^^^^^^^^^^^^^^^^^^^^^^^^^^^^^^^^^^^^^真不会…………………………………………………………………………………………………………………………………………………………………………………………
  • 都市九尾狐:灵魂交易站

    都市九尾狐:灵魂交易站

    何谓灵魂交易?就是往生者出卖自己的灵魂,弥补生前的遗憾。她是潜藏在都市里的最后一只上古九尾狐妖。她的确是妖,但准确的说,她还是一个高大上的妖——上古妖兽九尾妖狐!她以人类的身份,居住在这个城市。但,她同时,以多个身份,穿梭在各个平行空间,弥补尚且活着的,已经死去的和一些妖物的遗憾,同时获取他们的灵魂,以得永生不灭。她在人群里行走,在历史里行走,甚至在未来行走,看别人的故事,尝别人的辛酸,兀自淡漠如风,殊不知故事的最终,她也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ps:这是由多个故事组成,每一个故事都可能戳中你的泪点,笑点,爽点,萌点!女主妖狐身份,力量强大,性情淡漠。男主保密!亲们赶紧跳坑!一起和作者君yy吧!
  • 一世有勋,一鹿有晗

    一世有勋,一鹿有晗

    如我抛下一切,不顾一切的爱你。你会爱我吗?—吴世勋。我会尽我所能,努力的去爱你。—鹿晗
  • 千年一梦的繁华

    千年一梦的繁华

    在红尘漂泊了十几年的他,终于回归属于自己的世界。慢慢红尘,走过忘川河畔,踏遍无尽冥界,尝遍世间繁华冷暖。最终会怎样呢?
  • 喜欢你时最忧伤

    喜欢你时最忧伤

    一生太过短暂,我们常常追求那些得不到的,放弃那些已拥有的,失去那些不愿失去的。有些东西我们希望改变,但总是一成不变。而那些我们希望永远不变的,却在一转身物是人非沧海桑田。这是一篇让你看了会笑到流泪的文,这也是一篇你看了会突然沉默的文。这是一段最陈杂的成长,这也是一场最平常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