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103800000024

第24章 靖难之役(4)

其实就是他想到了,也不敢真的去执行。焉知建文帝将来不会让他来背这口大黑锅?不管怎样,耿炳文以及后来李景隆、盛庸还有他们手下几百万士兵都严格遵守了这道命令的表面意思,谁都不敢越雷池一步。燕王在与朝廷实力对比明显落于下风的情况下能够靖难成功,不能不称道建文帝亲手为燕王配备的防护罩的良好性能。

耿炳文很快率军到达真定(今河北正定),沿滹沱河两岸起造营垒,准备与燕军决战。潘忠、杨松率军驻守离雄县五十里的鄚州(今河北任丘县),精锐先锋九千人进驻雄县(今属河北)。

朱棣探知清楚后,于八月十五日悄然摸至雄县偷袭。时值中秋之夜,这九千人只顾饮酒作乐,竟然毫无防备,仓促应战,九千人全部战死,燕军俘获战马八千余匹。

偷袭雄县只是朱棣计划的上部,他的用意是既打援又吃掉两处城池。

雄县出事,潘忠、杨松立即率军前往救援。朱棣早就料定二人会来,命大将谭渊率千余勇士埋伏在前往雄县必经之路的月漾桥,伏于桥下水中,每人头顶茭草一束做掩护。另以少数兵力吸引潘忠、杨松,待二人过桥后,一声炮响,伏兵从水中杀出,占据了月漾桥。燕军前后夹击,南军大败,潘忠、杨松被俘,手下很多士卒落水淹死。朱棣乘胜追击,率领一百精兵赶往鄚州,留守鄚州的万余人不战而降。

在鄚州投降的南军中,有一个名叫张保的降将尤为卖力,不仅请求做先锋,而且将南军的虚实都告诉了朱棣。这时耿炳文驻兵真定,尚有十万人马,分为两营,列于河两岸。朱棣原本打算偷偷进兵,突袭耿炳文,听了张保的介绍后就改变了主意,命张保返回耿炳文大营,诈称被俘逃回,散布杨松、潘忠已全军覆没,燕军旦夕且至的消息。

燕王手下的将领都不明所以,认为南军势大,突然袭击的计策就很好,为何突然改变,放回张保让耿炳文早做防备呢?朱棣却有他的打算,他担心的是自己兵少,双方大战时耿炳文必然前后夹击自己,如此己方就会陷入南军的重重包围,己方骑兵的机动优势就丧失了。但如果耿炳文知道燕军来攻,必然会移营合兵一处,虽然这样会让自己正面面对的压力更大,但是自己没有了后顾之忧,便可以发挥自己的长处,带领骑兵从两翼和后方进行突击,南军士气不振,只要自己冲击成功,必然全线溃退。

朱棣所料丝毫不差,耿炳文得知燕王将到的消息后,马上移营合兵。朱棣趁耿炳文合军之际,率军猛攻,又派部将邱福率兵从背后冲击南军,南军大败,耿炳文慌忙退入真定城。朱棣还是很了解和相信耿炳文的守城能力的,只围了两天就退回北平了。

官军第一次北伐,失败。

真定大战南军的败绩其实早就端倪渐显了。耿炳文善守城不善野战,南军已经先输了一筹。

南方久无战事,士兵疏于训练,又输了一筹。临行前,建文帝下令不得伤害燕王,南军士气不扬,又是一筹。耿炳文所率部将多是洪武武将之后,一群生于富贵的纨绔子弟,根本不是燕王手下那些出生入死、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悍将的对手,这又是一筹。朱棣设计擒获潘忠、杨松后,只带领百余名士卒就前往鄚州招降,城里的万余士卒竟然不战而降。此次真定之战,南军一受骑兵冲击,就溃不成军,朱棣手下大将朱能领着三十个人就把耿炳文数万人马撵着到处跑。真是羊再大再多也斗不过狼。

真定一战,南军虽然损失数万人马,但主力尚存。固守真定,以朱棣之能,恐怕也攻不破耿炳文的防守。耿炳文转入防守正是扬长避短,朝廷兵多粮足,战事演变为消耗战,正中耿炳文下怀。但那样的话,朱棣就顶不住了。纵然在靖难檄文中说得天花乱坠,朱棣和他的部下都明白,他们是造反者。通常来说,大众心里的天平都不会倾向于造反者。如果不能以秋风扫落叶般的气势夺得皇位,战事延宕则必生变故,十有八九造反者会输得倾家荡产,最后连老婆孩子和自己的命一块搭进去。

朱棣的担心是多余的。建文帝又出来搅局了,再次帮朱棣打开了局面。

耿炳文战败的消息传到京师后,建文帝坐不住了,他需要的是胜利,而不是两军相持,更不是失败。自己是皇帝,造反的是逆臣,虽然自己在道义上占有优势,但还需要军事上的胜利来证明燕王作乱失败的必然性。堂堂朝廷十几万大军竟然被燕王几万人马打败,实在有损皇帝的威严。黄子澄上前来安慰他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不用这么忧虑沮丧(“胜败常事,不足虑”)。这句话原本也对,坏就坏在黄子澄一介书生,根本就不懂军事,他和齐泰推荐代替耿炳文的人选是李景隆。

《剑桥中国明代史》评价黄子澄、齐泰以及方孝孺说:“所有这三个人都勇敢、正直和满怀着理想。但是,他们都是书呆子,缺乏实践意识和从事公共事务的经验,也没有领导才能;他们对于问题的分析往往限于纸上谈兵,不切实际。”生于荣华、长于富贵的建文帝盲目地认为他手下的这三位谋臣都是一等一的能臣,加上自己的英明领导,四人组合必能削平天下,受万人敬仰,朱棣这个“小毛贼”定然是有来无回。

九月,建文帝封李景隆为征北大将军,取代耿炳文率兵北伐。建文帝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李景隆身上了,他亲自为李景隆送行,并赐诸将犀玉带以资鼓励。李景隆兴致勃勃地出发了,很快就到了德州,收拢耿炳文的败兵,加上自己所率兵力,共计五十万。

耿炳文虽然不能靠野战获胜,至少也能保持平局,长久来看,说不定最后还会获胜。可是以李景隆代替耿炳文,就只有失败而已。

李景隆是开国名将曹国公李文忠的长子,李文忠是朱元璋的侄子,还是他的义子,说起来李景隆跟建文帝的渊源很深。朱元璋能夺得江山,李文忠功劳甚大。李文忠病逝于洪武十七年,死因颇为可疑,很有可能是朱元璋下的毒手。洪武十九年,李景隆袭爵曹国公。人们常说虎父无犬子,但是这句话绝对不能用在李景隆身上,他没有从他才华横溢的父亲那里学到或继承到半点才能,继承下来的只有李文忠留给他的爵位,用现在的话来说,李景隆是个不折不扣的二世祖和大草包。偏偏他同时是个大帅哥,《明史》上说他“长身,眉目疏秀,顾盼伟然。每朝会,进止雍容甚都”,连朱元璋都喜欢多瞅他两眼。李景隆对军事倒也不是一窍不通,做了曹国公后,他多次到湖广、陕西、河南练兵。但这次是带兵打仗,不是训练士兵,更不是绣花枕头选美大赛。带兵五十万,这么重的责任他竟然有勇气接下来。也许在他的想像中,带兵和练兵没有多大差别,双方聚到一起,比一比兵力大小,不用冲锋陷阵,不用流血厮杀,弱小的一方就会乖乖跪地投降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建文帝不是伯乐,李景隆也不是千里马,偏偏最后拍板决定的是这个嘴上无毛的建文帝,挂帅出征的也是这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李景隆,再加上出谋划策的书生齐泰和黄子澄,堪称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最差劲组合。

朱棣得知李景隆代替了耿炳文,大喜过望,对部下说:“李九江(李景隆小名九江)不过是个纨绔子弟罢了,从没带兵打过仗,收拾他再容易不过了。让他带这五十万士兵那不是害他吗?赵括这样的人再次现世了。”

作为最后的胜利者,朱棣靠的不光是运气,还有实力。虽然在战略上瞧不起李景隆,但在战术上他还是做了细致周密的安排。因为李景隆率领的人马不是五万,而是五十万。即便是五十万只羊,也不是那么容易杀的,更何况是五十万手执兵器的士兵。

朱棣很了解李景隆的性格,自己在北平镇守,李景隆欺软怕硬是不敢来攻的,况且守城并不是自己的强项,只有在野战和运动战中才能打败李景隆。但俗话说,杀人一千,自损八百,即使以己之长——野战和运动战获胜,自己的兵力也远远不足,要吃掉李景隆的五十万人马,更是难上加难。紧急招募士兵,不仅时间不够,而且匆忙召集的士兵战斗力低下,这种乌合之众只会适得其反。朱棣瞄上了他的邻居,也是他的兄弟——宁王朱权。

宁王朱权是朱元璋第十七子,受封于大宁(治今内蒙古宁城西)。宁王以多谋善战著称,有“带甲八万,革车六千”,手下的朵颜三卫由蒙古骑兵组成,更是骁勇善战。

这时江阴侯吴高正在围攻永平,朱棣率军前往解救,吴高撤围而去。朱棣随即折向北行,前往宁王封地大宁。

朱棣不仅是难得的帅才,更是搞阴谋诡计的好手,“全杯同汝饮,白刀不相挠”。一路上“偷偷地进村,打枪的不要”,到达大宁后,命令士兵潜伏于城外,自己只带少数人马现身露面。

朱棣的身份是反贼,宁王对他自然十分戒备,只让朱棣一人进城。见面之后,朱棣眼泪两行,鼻涕一把,只说自己是不得已起兵靖难,如今朝廷重兵围剿,已经撑不下去了,希望宁王看在兄弟的情分上替他向朝廷求求情。宁王原本怕朱棣来邀请自己一同造反,现在看见朱棣混得这么惨,心一软,也就同意了。朱棣于是在大宁城中住了下来,每天好吃好喝,宁王的防备也就慢慢松懈下来。朱棣没有动作,不表示他的手下没有动作。他的属下趁宁王防备松懈混入城中,秘密交结游说宁王的部将和朱棣一直以来垂涎三尺的朵颜三卫。七天时间转眼即过,朱棣见事情办得差不多了,提出要回北平。宁王作为兄弟,自然要出城送一送,于是宁王朱权就在自己的地盘上被劫持了,妃妾、世子一同被掳,他的部将和朵颜三卫已被朱棣收买,不听宁王的指挥了。宁王就这样身不由己地参加了燕王的靖难之役。

十一月,朱棣带着这支生力军赶回北平。这时李景隆正同朱棣的世子朱高炽打得不亦乐乎。

离开北平前往大宁时,朱棣命道衍协助世子朱高炽坚守北平,并给朱高炽留下一个很简单的“锦囊妙计”——坚守不出,等自己从大宁回来,内外夹击。计策虽好,风险也很大。北平城虽然坚固,能否在朝廷大军的围攻下坚持到朱棣返回难说得很。但起兵造反本来就是把脑袋别在裤带上的活,不冒险就只有等死。

南军这边,李景隆听说朱棣外出,马上率兵来捡便宜,发兵十万围攻北平。战斗十分激烈,正阳门情势岌岌可危,朱高炽连妇女都派上来了。她们虽然没有什么战斗力,但可以投掷砖瓦石块。男人最怕被女人瞧不起,这批娘子军对北军的精神鼓舞作用要远超过她们的实际战斗作用。李景隆虽然“奸懦专阃”,但他的手下却有好几员猛将,如瞿能、平安、盛庸。主攻张掖门的便是瞿能。瞿能和他的两个儿子率千余精骑奋勇攻城,突入张掖门。北平城眼看就要被攻破了,李景隆停止进攻的命令也到了。全军退后十五里扎营,功败垂成。

原来是李景隆的虚荣病和嫉妒病发作了。他看到翟能马上就要攻破北平,忽然觉得翟能如果攻破了北平,那么自己这个主帅还有什么好夸耀的呢?攻破北平城这么光荣的事情,应该自己亲手来做才好。北平城没什么难攻的嘛,翟能不就差点进北平了么?翟能能行,自己这个大将军亲自出马那还不是手到擒来?这只是李景隆一厢情愿的想法而已。机会往往稍纵即逝,不会等人。这边李景隆正在做着美梦呢,老天来帮朱棣了,寒流袭来。朱高炽这边连夜赶工,以水泼城。第二天李景隆兴冲冲赶来的时候,北平早已变成一座冰城,连攀爬都很困难,更不用说进攻了。城门也没有昨天那么容易攻破了,因为朱高炽可以把部分守城墙的士兵调去守城门。不仅如此,守军在夜里不断派遣小股部队骚扰南军,弄得南军精疲力竭,人心不宁。就因为李景隆这个“天才”的脑筋一动,朝廷大军就陷入了撤又不能撤,攻又攻不下的尴尬局面。

朱棣可不是扔下北平和他的儿子不管了,很快他就“打劫”归来,一同回来的还有一支虎狼之师。

这是朵颜三卫追随朱棣后的第一场大战,一定要来个开门红向朱棣证明自己的价值。朵颜骑兵果然不同凡响,锐不可当,疾风暴雨般连破南军七营。

李景隆整顿军马,在郑村坝与燕军决一死战。这场战斗前后进行了三天,惨烈无比。李景隆从没有经历过这样血腥的战斗,竟然连夜拔营南逃。匆忙之中却又没有通知围攻北平九门的将士。朱棣率军回击北平,攻打九门的南军很快就被击败。朱棣大获全胜。

官军第二次北伐,失败。

李景隆打了败仗,保荐他的黄子澄不敢向建文帝报告实情,只是说北方天气寒冷,士卒不堪忍受,大军暂时回到德州,待来春再战。同时,他又派人密告李景隆,不让他将失败的消息奏报朝廷。

建文帝受黄子澄蒙蔽,反而奖励打了败仗的李景隆,并赐给李景隆黄钺弓矢。作战失利这么重大的事情,建文帝竟然被一个黄子澄骗得团团转,朱允炆这个皇帝做得也够失败的了。当然也有可能是建文帝假装不知情,顺水推舟。

从郑村坝大战结束直到第二年四月,李景隆与朱棣之间并没有大规模战事,也自然没有逃跑的事情发生,他只是被朱棣的诡计骗了一次而已。二月,朱棣佯攻大同,李景隆果然率军救援。朱棣见目的达到,优哉游哉地退回北平,李景隆带着士兵在刺骨寒风中跑来跑去进行冬季大拉练,不但劳而无功,反而冻伤了不少士兵。

建文二年四月,李景隆会同郭英、吴杰等,集合兵将六十万,号称百万,进抵白沟河(今河北雄县附近),这是李景隆同朱棣的第二次正面交锋。大战开始,南军的平安、瞿能父子首先率军猛冲燕军的侧翼,斩杀燕军骁将都指挥房宽。燕王也率精骑绕到李景隆大军的左翼发动了攻击,李景隆又派人绕到了燕军后面。几十万人在白沟河浴血厮杀,连战百余合,天昏地暗。朱棣连换三次坐骑都被射杀,三袋囊箭都射光了,连宝剑都砍出了缺口,可见战况之惨烈。燕王毕竟兵少,渐落下风,被围在河堤下,差点被翟能父子抓获。朱棣眼见不支,心生一计,站到堤上,假意用马鞭向河堤的另一边招呼,李景隆果然上当,没敢继续追击。朱棣之子朱高煦率数千人马急忙来救,朱棣这才脱离险境。正在双方打得难解难分的时候,忽然一股旋风吹起,巧的是这股旋风别的地方不刮,偏偏将李景隆帅旗刮断了。这可是一件要命的事,因为按照迷信的说法,这是大凶之兆,南军见此,忽然都没有了斗志。朱棣抓住这难得的时机,纵火烧敌,南军溃败。

白沟河之战,翟能等人死于阵中,李景隆单骑逃往德州,建文帝损失兵力二十万。官军第三次北伐,失败。

李景隆刚进德州,燕军就追踪而至。于是李景隆从德州又逃到济南,燕军还是不放过他,又追到济南。李景隆被迫应战,很快就被燕军击溃。李景隆再逃。

同类推荐
  • 美国[图说天下.世界历史系列]

    美国[图说天下.世界历史系列]

    1620年9月16日,一艘名叫“五月花号”的轮船载着102名乘客,从英国普利茅斯启航,开始了它跨越重洋的旅程,在大西洋的狂风巨浪中航行了68天之后,抵达北美东海岸。这些乘客开始在北美的土地上建设新的家园,而英国人在北美的移民亦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此后北美的历史发展峰回路转,英国在北美的移民后裔有了一个新的名字——美利坚,独立和自由植根于它灵魂深处,为此不惜与母邦兵戎相见,经历战火洗礼之后,步伐更加坚定。南北对峙,国家面临分裂之际,一位伟大的总统挺身而出,将国家从危机中拯救。两次世界大战它都在乱局中受益,国际风云变幻之际,荟萃世界英才,国势蒸腾,今日有睥睨天下之势。
  • 重生之美丽新世界

    重生之美丽新世界

    一次意外的车祸,导致了活得并不快乐的唐骏丧失了生命,而在他的灵魂即将升上天堂的时候,却意外地遇到了第一次执行任务的无常黑豆豆和白晶晶.在这两个新一代黑白无偿的帮助下,唐骏不但在冥界有了一番机遇,也重新获得了生命,只是在返回现代社会的时候,由于白晶晶的食物,却将它误送到了另外一个时空,在这个时空里面,唐骏有了一个不一样的人生......
  • 明国崛起

    明国崛起

    “人类的历史。”..“本质上是人驯化人的历史。”..“无论如何,明国不感谢徐奕。”
  • 空间之门——军火商

    空间之门——军火商

    故事发生在1998年一个小镇上~一个孤儿成为空间之门的发现者为了曾经的历史,毅然跨入平行空间但是个人的力量到底能有多大呢!为了曾经的历史,他做起了军火商人贩卖一切可能的战略物资。利用空间之门的便利,以及先进的科技制造技术。他能在那个年代无往不利吗?我们拭目已待..........***************************************致歉声明:因为生病肺炎住院,所以严重违背了一天两章更新的约定,所以在此给各位关心偶的读者道歉,因为隔离所以没办法来写声明。希望大家能理解,偶这人JJ虽然不是很大,但决不会割掉的。对性福生活还是蛮期盼滴!!——哈里路呀
  • 武霸蜀汉

    武霸蜀汉

    公元227年,诸葛亮正磨刀霍霍准备北伐,蜀汉国力日衰,民生凋敝,且看穿越在后主刘禅身上的刘镡如何带领蜀汉军民,重返中原,完成大一统。
热门推荐
  • 大宋帝国埋葬者

    大宋帝国埋葬者

    生为契丹人的耶律铸,曾经想挽救汉人这破碎的山河…可最后发现自己却成了压垮大宋脊梁的最后一根稻草!历史与命运…我们凡人面对这一切该如何面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帝玄谣

    帝玄谣

    她有着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在山中逍遥自在快活过神仙,可是一段身世之谜的揭晓改变了所有的一切。本以为与他相遇是命中注定的缘分,哪知缘分是缘分,可惜是场孽缘。一颗神奇的帝玄珠可以让她窥探任何人的真心,却始终不能参透他的心意。她与他,不仅隔着家仇,还有国恨,最要命的就是还有几朵贱桃花跟着搅局。究竟是上天捉弄,还是好事多磨?一切答案其实早有定局……
  • 鸽子

    鸽子

    弋舟,1972年生,青年新锐作家。有长中短篇小说200余万字,见于《作家》《花城》《人民文学》《天涯》《青年文学》《上海文学》《大家》《中国作家》《山花》等文学刊物。著有长篇小说若干。
  • 六海说事

    六海说事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握不住的沙,不如扬了它!
  • 笑问何人与原创版

    笑问何人与原创版

    出卖与被出卖,两个仇深似海的人纠缠一生的传奇江湖!策马江湖,风起云涌!他们曾经是倾心而谈的知音,曾经弹琴舞剑,逍遥快活!但他却被他出卖,失去了一切。而他因出卖过他,也失去了一切。两人仇深似海,都欲杀对方而后快。但,每每到下手时,却都不忍......再次重逢的两人,会在江湖掀起什么样的惊涛骇浪?苍茫天地间,笑问何人与,缘起缘灭,命中劫!
  • 娱乐圈路人攻略

    娱乐圈路人攻略

    娱乐圈里的男明星易辰竟然在生日会上公开表示自己正在追求一位女性!—————————————————————————“易辰,请问你喜欢那个女生哪点呢?”他认认真真思考了半天,说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答案:“她学历高。”“……”—————————————————————————而远在千里之外,正在某座山头埋头苦干的简乐在听到这个消息后露出了一个十分复杂的表情。“又拿我当挡箭牌?”—————————————————————————“那你认为追这个女生难在哪里?”“那就难在……她从不追星。妥妥的娱乐圈路人。”“所以?”“所以,我要千方百计攻略这个路人!”
  • 起点之荒城

    起点之荒城

    “天渊之下封印的魔物?”“天渊之下是魔物,那躲在九天之上的仙人,岂不是鼠胆之辈?”“你可知本仙尊,一句话便能让你魂飞破灭?”“我不信!”天渊之下数十具栩栩如生的尸体,跨越无根大地,来到九天之上。“这是数百万年前为尔等战死的英灵,尔等不过是躲于九天之后的宵小,妄自称尊?我看这仙界不如就此打崩,让你们丑陋的嘴脸呈现在世人的眼前!”一道霸气的声音,席卷仙界、人间、冥界,其声如战锤,直击人心。
  • 此后皆是你

    此后皆是你

    林涵很不甘心的死了,说出来都可笑,是被未婚夫和自己妹妹气死的丧礼上,她魂魄漂浮在空中,越来越虚渺,看着下面哭晕过去的父母,心里越发的不是滋味突然,她好像看到了一个很熟悉的身影,疯狂的推开人群,跪在自己身旁,疯癫的喊着自己的名字,诉说对自己的爱恋,落魄不已最后的一瞬间,她看清了他的脸,怎么是他,林子辰,她名义上的哥哥,也是她的前夫到底怎么回事?还没等她多想,一股强大的力量将她扯走
  • 差不多小姐传

    差不多小姐传

    用苏未几的话来说她差不多活了二十四年了,有差不多的工作,差不多的生活,可是你总觉得差不多就好,哪么世界对你也就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