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103800000020

第20章 陈桥兵变(7)

大概是觉得那么多太监、宫女在身边不方便,赵匡胤便命他们退出,所以这些人只能远远地看着这兄弟二人对坐喝酒,至于他们两个席中说了些什么,那是谁都不知道的了。烛影之下,只见弟弟赵光义时不时避席(离开座位说话,以示尊敬),酒力不支,“有不可胜之状”。三更时分,赵匡胤走出屋子,以“柱斧”戳雪,回头对弟弟说:“好做,好做。”(想不通“好做,好做”到底是什么意思,大概是赵匡胤喝醉了发酒疯无意识下说的话吧)随即,赵匡胤就寝,鼾声如雷。当夜,赵光义也宿于宫内。五更时分,太监发现赵匡胤已经驾崩了,而什么时候驾崩的,又是如何驾崩的,这些人一点动静都没听到。很快,赵光义就在赵匡胤的灵柩前继位为帝。这就是“烛影斧声”的内容,因为有烛影,有斧声,故称为“烛影斧声”。

元修《宋史》说到赵匡胤之死时,只说“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关于赵光义继位也只说“开宝九年冬十月癸丑,太祖崩,帝遂即皇帝位”,这么重要的事情,语焉不详,短短几句话就打发了,故此各种传说大行其道。不过,细思之下,《湘山野录》一书的作者是个和尚,他的记载恐怕虚构想像的成分居多,不可尽信。

另外还有一种传说,说是当时赵匡胤背上生了一个大疮,痛苦异常。当天晚上,赵光义来到皇宫看望他的哥哥,却发现一个女鬼正在给赵匡胤捶背(原来这个疮是这样来的),赵匡义护兄心切,情急之下,抓起一把斧头就朝女鬼砍去,结果被女鬼闪过,砍中的却是赵匡胤,赵匡胤就这样驾崩了。连“女鬼”都出场了,这样的故事也就是当作闲聊娱乐罢了,更是当不得真。不过,这个神话故事里点明赵匡胤是死于赵光义的斧头之下,而后又将责任推到无可捉摸的女鬼身上,这种开脱之辞背后恐怕大有深意。

还有一个故事不像上面这个这么荒诞,见于《烬余录》,人物仍然是两男一女,两男自然是赵匡胤和赵光义,一女则是被召入宫中的原后蜀主孟昶妃子花蕊夫人费氏。《烬余录》上称,赵光义垂涎花蕊夫人,趁赵匡胤病中昏睡不醒时半夜调戏花蕊夫人,没想到惊醒了赵匡胤,赵匡胤大为愤怒,抄起玉斧就朝赵光义砍去。赵光义恶向胆边生,一不做二不休,就此杀了赵匡胤,夺得帝位。这个故事与几百年前的杨坚、杨广和宣华夫人的三人故事何其相似,简直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不过色情加暴力,这绝对能吸引人们的眼球、好奇心和虚伪而下流的偷窥欲望,所以这个说法也是流传甚广。

以上三种说法确实曲折离奇,不过如果因为赵匡胤之死缺乏历史资料就“饥不择食”,将这些小说性质的记载当作史实来用的做法还是不要为好。前两个故事中都出现了“斧”字,而且第二个故事里用的还是真正的斧子,赵匡胤真的是死在斧头之下吗?之所以让人联想到斧头,是因为《湘山野录》里出现的“柱斧”二字,后来的人望文生义,就把这个“柱斧”当成了杀人利器斧头,以讹传讹,于是就有了现在常说的赵匡胤死于斧头之下的说法。《湘山野录》里说的“柱斧”其实是一种装饰品或文具,作用类似于教师手里的教鞭,可以用来指点地图(见《宋史》)。赵匡胤曾经因为生气,用柱斧敲掉过奏事大臣的牙齿(见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一)。

柱斧这件事情当真好笑,就因为赵匡胤死前曾拿着柱斧活动了一会,而且名字中有个“斧”字,后世的人便拼命把赵匡胤的死与斧头联系起来。难不成因为赵匡胤死前用过柱斧,那么他就必然是被赵光义用柱斧杀死?如果赵匡胤死前拿着毛笔写过字,或者拿筷子吃过饭,不知道后世的人是否会认定赵匡胤是被毛笔或筷子戳死的呢?赵匡胤之死,广为流传的详细一点的记载也就是上面三种了。三种之中,没有一种能够让人信服,所以赵匡胤之死只好成为一个悬案。至于赵光义如何夺得帝位,司马光提供了一种纪录。司马光乃是国之重臣,而且他作的《涑水记闻》披露了很多皇家秘闻,后来被列为禁书销毁,所以《涑水记闻》的记载可信度要高得多。《涑水记闻》里并没有说赵匡胤死于赵光义之手,只说赵光义夺了自己侄子的皇位而已。当夜四更,赵匡胤驾崩,孝章皇后马上派内侍都知王继恩去召秦王赵德芳前来。没想到,王继恩没去找赵德芳,找的却是赵光义。当王继恩来到赵光义家门前的时候,发现医官贾德玄坐在赵光义家门口。天寒地冻,贾德玄却坐在赵光义家门口,王继恩觉得奇怪,上前询问,贾德玄说道:“我原本好好在家,二更时分,屡次听见有人在门口喊道:‘晋王有事召你。’我出去看的时候,却空无一人。我担心晋王生病,所以就来了。”王继恩便将此行目的告诉了贾德玄。二人叩门求见,当赵光义得知王继恩来意的时候,大吃一惊,犹豫不敢前去,借口要同家人商议此事就躲在屋里不出来了。王继恩等得不耐烦,说道:“事不宜迟,再晚了估计就被人抢先一步了。”

于是赵光义、王继恩、贾德玄三人直入皇宫。依王继恩的意思,是先由自己进宫禀告,贾德玄却认为直接进去就是了,何必在外面等呢?赵光义听从了贾德玄的意见,三人一起闯进寝宫。孝章皇后听说王继恩回来了,问道:“德芳来了吗?”王继恩却回答说:“晋王在此。”孝章皇后见到晋王站在那里,顿时愣住,很快就明白了怎么回事,对赵光义说:“官家,我们母子的性命,就全托付给你了。”(宋代称皇帝为“官家”)赵光义也很“动情”地说:“你放心,我一定保证你们的富贵。”这就是赵光义抢了侄子皇位的过程。

司马光的这个记载可信度虽然要高一些,却不是完全没有让人怀疑的地方。贾德玄不过是一名医官,为何会突然闯入赵光义夺位这件事情中?他出现在赵光义府前的时间和原因都显得很诡秘,而且,赵光义和王继恩对贾德玄也是完全信任,王继恩见到赵光义之前,就把自己此行目的告诉了贾德玄,后来贾德玄又陪着赵光义和王继恩一同入宫,这个贾德玄到底是什么身份?我们可以肯定贾德玄不是一个医官这么简单,那么他何以会在赵光义府前坐着而不去敲门?他到赵光义府上的目的是什么呢?这些都是值得怀疑的地方。

不管怎么说,赵光义就这样当上皇帝了。赵匡胤是否死于弟弟之手我们没有证据,不过他的皇位是从自己侄子的手里抢来的则是确凿无疑的。

六年后,赵普抛出了“金匮之盟”的说法,企图替赵光义提供合法性,以帮助他消解皇位问题的尴尬。

太平兴国六年(981年),也就是宋太宗即位的第六年,原宰相赵普突然上书朝廷,说建隆二年(961年)六月,杜太后病重,派人将他召去安排遗命。当时在场的就只有杜太后、太祖和赵普三人。杜太后问赵匡胤:“你知道你的天下是怎么来的吗?”赵匡胤正为母亲的病伤心,只哭不做回答。杜太后不耐烦了,说道:“我正在跟你讨论国家大事呢,你哭什么哭?我再问你一遍,你为什么能坐上皇帝的位子?”赵匡胤回答说:“那都是靠祖先和母亲大人您的功德而来啊。”杜太后却说:“不是的。那是由于柴氏当皇帝的乃是个小孩子,天下人心不附的缘故啊。你和光义都是我亲生的,你之后应该由光义继位。立君以长,这才是国家之福。”赵匡胤流泪答道:“儿子一定听从母亲的教导。”赵普于是当面做了一份誓书,并在末尾署上了自己的名字。这份誓书被保存在一个金盒之中,安排了一个口风严谨、做事细密的宫人掌管。“金匮之盟”的说法由此而来。

这份迟来的“金匮之盟”的疑点和破绽实在是太多了,拙劣不堪,基本上可以断定乃是伪造。

第一点,按照赵普的说法,立誓的时候就只有杜太后、赵匡胤和赵普三人在场,如今杜太后和赵匡胤都已经去世,这件事情的知情者就只有赵普一人了,这件事情的真伪完全无法验证。

第二点,这份等同于传位诏书的誓书如此重要,赵普为什么不在赵光义登基之时这个最佳时刻拿出来,反而一直等到赵光义登基六年之后?赵普当然不会是得了健忘症。

第三点,杜太后死时赵匡胤不过三十来岁,他的长子德昭也已经十一岁了。即使是赵匡胤再活十年,赵德昭也已经二十一岁了,完全有能力做皇帝,何来幼帝当政的危险呢?更不用说赵匡胤死的时候了,这时赵德昭已经二十五岁,连小儿子德芳也已十七岁了。

第四点,既然当时杜太后已经确定赵匡胤之后由赵光义继位,为何不把赵光义找来解释清楚,也一同做个见证?第五点,杜太后将赵匡胤和赵普找来,立下这样一份誓书,表明杜太后根本不放心赵匡胤的口头保证,定要赵匡胤留下书面文字作为凭证,那么她又怎么会想不到自己死后,赵匡胤和赵普会有可能勾结在一起,销毁这份誓书?又怎么会想不到,如果有一天赵匡胤暴毙,那么誓书就会落入赵普一人之手,也就是说皇位的继承问题将完全由赵普一个人说了算,她连赵匡胤都信不过,又怎么会相信赵普?与之类似的,杜太后去世后,知道这份誓书存在的就只有赵匡胤和赵普,赵匡胤又怎么会不对上面说的这种情况担心,从而采取防范措施?第六点,如果“金匮之盟”确实存在,赵普敢把它藏起来达六年之久吗?隐藏誓书六年,居心叵测,单以这个罪名就可以灭赵普九族,赵普何以无视这个可以令他家破人亡的罪名,六年后公布了“金匮之盟”,这不是自己找死么?……

“金匮之盟”的不合理之处太多,根本无法自圆其说,基本上可以断定是伪造的。赵普和赵光义二人,一个为了再当宰相,恢复往日荣耀;一个为了使自己的皇位变得正大光明,掩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煞费苦心地做了这样一出戏。偏偏又做得不够精细,就像是一个蹩足的魔术师,让人瞧出这么多破绽来,让人发笑。这也实在难为赵普和赵光义了,谎话说得不多,难以让臣民相信;说得多了,又会露出破绽来,这就是当了婊子又想立牌坊的尴尬和为难了,徒增笑料,反倒更惹人怀疑了。

紧接着,赵匡胤的两个儿子和弟弟都死于非命。

979年,赵匡胤长子赵德昭自杀。

981年,赵匡胤的另一个儿子赵德芳离奇病死。

984年,赵匡胤和赵光义的弟弟赵廷美在流放地抑郁而死。

1127年,北宋亡于金。

1276年,南宋亡于元。

同类推荐
  • 管你输赢

    管你输赢

    正在悠闲度假的富二代凌书,猛的发现自己竟置身于春秋时期......这里强敌环伺,多国争锋,虽说他只是个理科生不懂历史,不能当预言家,也不会用历史机遇来成就非凡人生,可他偏要在这期间闯出一番天地来。且看他作为一个历史盲,还是否能还原原主人的一世伟业
  • 北宋弄潮儿

    北宋弄潮儿

    主角穿越到北宋成了三岁多的蔡悠,此时离宋江方腊造反还有二十年,离阿骨打起兵灭辽还有十三年。随着蔡悠的成长,且看他如何顺应历史的潮流、融入历史、改变历史,直至创造历史,上演一幅波澜壮阔的北宋弄潮儿之画卷。
  • 夜的眼睛之微臣

    夜的眼睛之微臣

    万间宫阙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有人誓做那时间长河中的弄潮儿,誓为黎民百姓博一番出路,于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万古强秦

    万古强秦

    时年,秦始皇率大秦之师,华夏千载之英灵,力抗群雄,横扫天下,所谓“凡江河所至,日月所照,皆为大秦国土!”而这一切,都要从一尊传国玉玺说起……
  • 佑明

    佑明

    一将功成万骨枯。在明末清初这一乱世。英雄想要功成,何止万骨。更何况.却还是要为大明力挽狂澜。注定尸堆如山,血流似海。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宅男最平淡无奇的穿越。手无缚鸡之力的小白脸却附身于一个膀粗腰圆,野蛮至极的魁梧大汉......
热门推荐
  • 接了我的糖就是我的人

    接了我的糖就是我的人

    一颗糖,承载着少年长达六年的爱,女孩会接受吗?
  • 玄天一斗

    玄天一斗

    大陆初成而五帝破空,,百年后人族日渐兴盛,又百年,天降大劫,生于人性之恶侵扰天道,遂有暗魔,五帝灭魔,炎帝赴义,以无尽寿命为代价封印暗魔,终始天道之光重现。人族开始为求自保,修炼玄气!而今大陆玄气炫丽斗艳,人们追求无上力量。在一个小城里,一个孩子带着不凡和传奇来到世上!不念超脱轮回苦,但求沙鸥斗玄天!
  • 蓝色太极门

    蓝色太极门

    最风趣的玄幻篮球,带你走进你从没有过的篮球感觉。我们只追球这种不一样的境界。就像主人公尚水在校打篮球,无意中得到世人争抢的太极令的奥义所在,就把他用到篮球里来,于是太多的奇迹在发生。水金火木土争相斗战,樱木花道,流川枫的视界之约,nba里战火纷飞。尚水追不到的太极梦里的人。
  • 我用了爸爸的钱

    我用了爸爸的钱

    一个生活在极度自卑,虚伪而抑郁的世界的人,都有着自己的幻想,在自己的幻想世界里苟活,他忘记了自己还在现实世界里。
  • 我的徒弟是魔道公主

    我的徒弟是魔道公主

    魔道公主陈清(死),穿越到俗世赵家赵如意的身上。意外!!!拜仙道四绝中琴匠为师,但陈清曾潜入过仙门世界,化身水墨,成为仙道四绝之一画师!且看一体双魂的赵如意或陈清该如何面对呢???
  • 乐符之乐

    乐符之乐

    丝丝棉花糖卷出了不平凡的人生,这个学校也有阴谋?外星人真的存在?真的可以把人死而复生吗?等了六年的人,变成了一个无情的杀手?她,真的回来了……
  • 素兮锦时

    素兮锦时

    顾家有一女,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家中即是簪缨世族,又是候门大族,可谓家世是极好的,奈何后院鱼龙混杂,颇为混乱,深宅之处又发生了何事?
  • 饕噬

    饕噬

    饕,龙之五子之一,远古四大凶兽,贪婪,可怖,困于南荒,天仙巅峰,凡间无人可敌羊面人身,虎齿人爪,胸有巨目,口吐紫焰,贪得无厌。位于神州极南,食人无数。殊不知终日食人者也有为人所食之日
  •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雨巷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雨巷

    中国一世纪的经典绝唱震撼几代人心灵的不朽篇章,作者包括鲁迅、朱自清等作家,丛书包括:茶杯里的风波、沉郁的梅冷城、春风沉醉的晚上、春风回梦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三生命、丰收、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荷塘月色、红烛、狂人日记、等文章。
  • 读者精品——亲情独白

    读者精品——亲情独白

    我深深地知道:系念着漂泊天涯的我,只有母亲;然而同时感到凄楚黯然,对月挥泪,梦魂犹唤母亲的,也只有你的女儿!节前许久未接到你的信,我知道你并未忘记中秋;你不写的缘故,我知道了,只为规避你心幕底的悲哀。月儿的清光,揭露了的,是我们枕上的泪痕;她不能揭露的,确是我们一丝一缕的离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