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103800000018

第18章 陈桥兵变(5)

等到赵匡胤平定了李筠的作乱,立即掉过头来对付李重进。首先赵匡胤将李重进改封为平卢节度使,又派六宅使陈思诲携带铁券来到扬州,以示安慰。铁券是一种带有奖赏和盟约性质的凭证,有点相当于护身符,也是臣下梦寐以求的事物。铁券镌刻的内容包括赐券的日期,赐予对象的姓名、官爵、邑地;受赐者的功勋;皇帝的恩赐,如免死多少次等。功臣和他的后代一旦犯罪,就可以拿出铁券免罪。赵匡胤能够做出这样的让步,倒也算有点诚心。不过,铁券这种东西,说到底不过是皇帝把自己的承诺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而已,既然皇帝可以赐予,那么皇帝也就可以废除,随时都能把铁券变成不值一钱的废铁。

李重进见赵匡胤先给了他一巴掌,再给一颗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要回去的甜枣,于是扣押了陈思诲,准备造反。和李筠造反一样,李重进也四处请外援找帮手,他找到的是南唐。不过南唐早就被柴荣和赵匡胤打怕了,比北汉更胆小,压根就不敢听李重进的建议。李重进无奈之下,只好硬着头皮一个人上,独力对抗赵匡胤。

十月,赵匡胤御驾亲征,亲自来斗李重进。十一月,赵匡胤大军来到扬州城下,扬州当日就被攻陷,李重进为自己挑选了和李筠一样的死法,举火自焚。

李筠和李重进之死,多半是他们自寻死路。以赵匡胤的性格,在去掉李筠和李重进的利爪之后,多半不会再下黑手。只是李筠和李重进都不敢相信赵匡胤的人品,不敢相信有不吃人的老虎,也不愿将自己的未来交到赵匡胤的手里。李筠李重进二人,一个狂傲自大,一个优柔寡断,如果当初他们能联合起来,一同起兵的话,还有和赵匡胤斗一斗的希望,一对一的话就绝对不是赵匡胤的对手了。

至此,安抚和镇压相结合的第二阶段宣告结束。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要创设新制度,力求国家长治久安。

5.醉解兵权

可以说,赵匡胤的善后工作做得相当出色,一举解决了困扰中国几百年的难题,这其中就包括让后世十分推崇、赞叹不已的“杯酒释兵权”。不过,不客气地说,赵匡胤也是大宋帝国三百多年富而不强局面的始作俑者。

李筠、李重进谋乱平定之后,在大宋帝国国内已经没有人敢反抗赵匡胤和中央的权威了。不过仍然有一根刺扎在赵匡胤心头,让他忧惧不安。赵匡胤的皇位靠兵变得来,自然严防他人循着他走过的路重走一遍。如今叛乱已经平定,是解决“政变隐患”问题的时候了。直到今天还被人津津乐道的“杯酒释兵权”就是赵匡胤“反政变”措施中的一项。

某日,赵匡胤找来赵普,问道:“自唐末至今,中间几十年间已经更换了八姓帝王,战乱不断,兵祸连结,生灵涂炭,民生困苦,原因何在?我欲令天下再无战乱动荡,国家长治久安,该如何行事?”赵普回答说:“陛下忧心至此,实乃社稷百姓之福啊!出现陛下所说的这种状况,原因很简单,就是藩镇的权势过大,导致君弱臣强。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要削弱藩镇的权力,制约他们的钱粮,收夺他们的精兵,天下自然而言地就安定了。”

第二年三月,宋太祖就免除了慕容延钊殿前都点检的职务,改为山南西道节度使,侍卫亲军都指挥使韩令坤改为成德节度使。从此,这一职务不再授人,免得再出现“点检作天子”的事情。

其实,早在建隆元年(960年,也就是赵匡胤兵变之年),赵匡胤和赵普就开始了收夺兵权的第一步。这年七月,赵匡胤下诏将殿前司、侍卫司中的骁勇者拣出,升为上军,并抽调各州士卒来补充中央禁军。而后又从禁军中挑出一些强壮士卒定为兵样,分送各地,要求各地以此为标准招募士卒,加以训练,训练完毕,即送到京师补入禁军,“由是犷悍之士皆隶禁籍矣”。除此之外,赵匡胤和赵普又设立了更戍法,将部分禁军派往各地戍守,定期换防。

“自是将不得专其兵,而士卒不至于骄惰。”因此,赵匡胤着手解决“政变隐患”问题的开始时间不是建隆二年三月,而是从建隆元年七月就开始了。

消除慕容延钊和韩令坤对皇位的威胁后,赵匡胤又将眼光瞄上了石守信等人。石守信等人是赵匡胤的结义兄弟,赵匡胤虽然有意要削夺他们的兵权,却碍于这份兄弟情谊,又觉得石守信等人对自己一贯忠心耿耿,不会有反意,一直迟疑不决。赵普先后数次提议将石守信等人调离禁军要职,赵匡胤都以石守信必然不会起兵作乱为由拒绝了。赵普见说不动赵匡胤,苦思之下,想到了一个赵匡胤绝对不会反驳的理由。建隆二年(961年)七月某日,赵普再次向赵匡胤提出调离石守信等人,赵匡胤仍然以先前的理由拒绝了。赵普不慌不忙地祭出了他的杀手锏:“我也不担心石守信这些人会造反,不过这几个人都不是统兵的将才,控制不了自己的部下,万一某天这些人的手下作乱,恐怕他们也身不由己呀。”

这句话彻底打动了赵匡胤。而后某日,赵匡胤召石守信等人宴饮。就在君臣尽欢、酒酣耳热的时候,赵匡胤遣走身边侍从,感慨道:“若非你等助我,我也不会有今天。不过,皇帝做起来也是辛苦得很,还没有你们节度使安乐。自从当了皇帝之后,我就再没睡过一天好觉。”石守信等人都觉得奇怪,做皇帝还有做得像赵匡胤这般痛苦的?赵匡胤回答说:“原因很简单,现在是我坐在这个位子上,哪个人不想来坐坐呢?”石守信等人见皇帝这么痛苦,都坐不住了,叩头问道:“陛下何出此言?如今天下已定,哪个还敢生异心?”赵匡胤紧接着说道:“你们我当然是放心的,不过你们部下中若有贪图富贵者,哪天也给你们来个黄袍加身,到时候你们想不干都不行了。”石守信等人这才明白赵匡胤说来说去原来说的竟然就是他们,惊骇无比,赶忙表白自己的忠心道:“臣等驽钝,从没有想到这些,请陛下念在旧日的情分上,给我们指点一条生路吧。”赵匡胤对他们的态度很满意,慢悠悠地说:“人生百年,如白驹过隙,晃眼即过。你们追求的富贵,不过是多蓄金钱,满足口腹之欲,并使子孙无冻馁之忧而已。为今之计,你们不若解去兵权,到地方大藩去做个节度使,置下田地屋宅,留与子孙作安身之本,再多买些歌姬舞女,终日欢饮,颐养天年,岂不快哉?我再与你们约为儿女亲家,你我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岂不两全其美?”石守信等人见皇帝这样替他们着想,知道自己已经捡回了一条命,赶紧跪谢皇帝的浩荡天恩,说道:“陛下这么为我等考虑,恩同再造。”

翌日,石守信等人纷纷称病辞职。皇帝自然体谅,无有不从,并厚加赏赐,以示慰问。随即石守信改任天平节度使,高怀德改任归德节度使,王审琦改任忠正节度使,张令铎改任镇宁节度使,先前所任军职全部免除。惟独石守信仍然兼任侍卫都指挥使,不过也只是个摆设罢了。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杯酒释兵权”。

开宝二年(969年)十月,“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再次上演。同样是赵匡胤设宴款待,不同的是这次款待的对象是王彦超、武行德等几个老资格的节度使。又是在酒兴正浓时,皇帝发话了:“诸位爱卿都是国家的元老重臣,长期在外劳累,事务繁杂,这与朕优待臣子的心意不合啊。”有了几年前的先例,王彦超立即就明白了皇帝的意思,上前说道:“微臣本来就没有什么功劳,如今更是垂垂老矣,请求陛下恩准微臣回家养老。”

宋太祖立即答应了他的要求。安远节度使兼中书令武行德,护国节度使郭从义,定国节度使白重赞,保大节度使杨廷璋不知是脑筋反应迟钝,没有领会皇帝的讲话精神,还是不甘心就这么不明不白地被剥夺了兵权,抢着诉说自己当年的艰辛。赵匡胤见他们不肯顺从,冷冷说道:“都是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有什么好说的!”随后,武行德被改封为太子太傅,郭从义改为左金吾卫上将军,王彦超改为右金吾卫上将军,白重赞改为左千牛卫上将军,杨廷璋改为右千牛卫上将军。

世人多对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赞叹不已,这种手段的确巧妙,也确是煞费苦心。但是从另一角度来看,赵匡胤的胸襟和才干都不足以称得上雄才大略,竟然连驾驭手下大将的胸襟和才干都没有,他这个皇帝色厉内荏,胆小怯懦,实在是窝囊。在强敌未除的情况下,他这样做更无异于自毁干城。这个被毛泽东看重的“宋祖”其实不过尔尔。

强者不一定要拥有盖世无双的武力,能够发现和使用人才,能够将这些人收至麾下为己所用,这才是真正的强者。真正的强者是不会惧怕手下的强势的。对真正的强者来说,这是值得高兴的事情,而不是让人恐慌的事情。真正的强者会在展现自身能力的过程中让手下心服口服,也可以用很多方法让这些强势的手下为己所用,让这些人发挥最大的作用,例如制衡、监视、联姻等等。

如果我们用狼和羊的比喻来形容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情况:羊领着羊、羊领着狼、狼领着羊、狼领着狼。第一种情况,羊领着羊,这是最差劲的一种组合,从上到下都没有多少战斗力,是注定要被淘汰的一种。第二种,羊领着狼,如果不加以改组,这种组合注定是一场悲剧。下属即使能力超强,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徒唤奈何。第三种,狼领着羊,这种情况比最后一种情况虽然有所不及,但还是比较合理的,这种组合会比羊领着狼这种组合做出更大的成绩。第四种,狼领着狼,这是最为理想的一种组合,这要求领头狼要具备突出的素质,它不一定是最强壮的,但它一定得是最聪明的、最有远见的、最能让下属充分发挥自身能力的。这匹领头狼能够将所有的狼团结在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如果能够做到以上这些要求,那么这匹领头狼就是真正的强者。

如果我们要用这种分类法来评价赵匡胤,那么很遗憾,赵匡胤只是属于第三种,狼领着羊,他远远没有达到第四种境界。

还是有很多人达到第四种境界的,例如,刘邦、李世民、武则天、朱元璋、柴荣……

当然,刘邦和朱元璋在让部下帮自己打下江山,人尽其才之后,又将他们诛戮殆尽,做得实在过分。所以真正处于第四种境界顶峰的人物,真正与下属善始善终的,非唐太宗李世民莫属。这不仅是道德品质问题,也是胸襟气度问题。柴荣也不错,不过英年早逝,让人徒生遗憾。相比唐太宗李世民,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都要略逊一筹。

很可惜,赵匡胤连刘邦和朱元璋都不如,他们好歹也是等到外患消除,天下安定之后才对这些手下的“狼”下毒手,赵匡胤根本没有统帅手下的“狼”的信心,天下未定就把这些能替自己打江山的“狼群”一股脑地“杯酒释兵权”了。赵家皇帝的一隅江山和自己的皇帝宝座倒是暂时安全了,可是当时契丹还在旁边虎视眈眈呢。这位“宋祖”在把江南的软柿子捏完之后,就心满意足了,根本就没有一统天下、荡平契丹的想法。

周世宗柴荣曾立下“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雄心壮志,可惜天不假年,堪堪只做了六年皇帝,柴荣如果能再多活十年,将契丹收入囊中应该不成问题。有柴荣在,赵匡胤就只会乖乖地做他的殿前都点检,借他个胆儿他都不敢发动什么陈桥兵变。

6.强干弱枝

“杯酒释兵权”不过是赵匡胤改革军制,加强君权措施中的一项而已,而且并不是最重要的一项。给宋代和中国带来深远影响的是赵匡胤的制度改革。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带来了贞观之治,大唐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的全面辉煌;陈桥兵变带给中国经济和文化的高度发达,可惜如同琉璃,美则美矣,一碰即碎,难以持久。赵匡胤制定了行政(中书省)、军事(枢密院)、财政(三司)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这三个部门互不统属,都是直接对皇帝负责。枢密院虽然掌管军事,但是它所掌握的仅仅是调兵权,而且需要经皇帝核准后才能调兵,管兵权由三衙掌管,最后统兵权由皇帝临时指定的将领掌握,一旦军事任务完成,将领必须交出兵权,部队则返回原营区。这才是“反政变”最重要的措施。

除此之外,另有措施配合这套制度,包括削弱相权,设立转运使,将地方钱粮大部分运往京师。而且大宋帝国一反五代十国武高于文的状况,特别尊重知识分子,文官待遇十分优厚,相比之下,武将则统统被看作不安定因素加以防范,士兵要在脸上刺字,将领一旦立功,立刻调往京师以防拥兵作乱,知识分子在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上全面压倒了武将。北宋时期文武官员见面时,武官要先行礼打招呼。文武官员地位的差距据说是出于赵匡胤这样一种思想,有一次赵匡胤很感慨地对赵普说:“让一百个文官到地方上当官,即使他们全都变成了贪官,所造成的危害恐怕都比不上一个武将所造成的危害大。”不过,事实证明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祸害起百姓来一点都不逊色于武将。

那时候的人已经被兵乱和武人吓破了胆,这套制度是典型的矫枉过正。这套制度确实很彻底地解决了兵变隐患,成效显著,终两宋三百多年,除了南宋刚刚建立那段混乱时期,再没有发生过兵变的事情,可见赵匡胤这位太祖为他的子孙后代定下的制度是多么的有效。

当代很多学者都很羡慕宋代,觉得那是一个富有魅力的传奇时代。费正清认为“宋代是伟大的创造时代,是中国人在工技发明、物质生活、政治哲学、政府、士人文化等方面领先全世界。印刷的书籍、绘画、文官考试制度,只是中国此种卓越地位的两三个实证。”

不过,终两宋三百多年时间的积弱问题,也与赵匡胤的这个精心之作大有干系。整整三百多年的时间,大宋帝国的军事不值一提,在对外战争中从来没有值得称道的功绩,反倒是两宋灭亡在少数民族手中,靖康之变更是奇耻大辱。北宋一百多年中,枢密院的一把手枢密使几乎全都掌握在文官或者宦官手里,武将必须在文官的指挥下作战,打赢了是文官们指挥有方,打输了是武将们不肯出力作战,罪名当然由武将承担。这样的制度,这样的环境,哪个武将还能斗志昂扬、情绪高涨?在解释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可以先打个比喻,帮助我们更好更快地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就拿“虎”来比喻五代十国以及宋初的士兵吧。五代十国以及宋初士兵的所作所为倒真的和虎差不多,很能咬人,一咬一个死。不过这只虎不太稳定,甚至有反噬的事情发生。赵匡胤借助这只猛虎的力量登上了皇帝的宝座,而后就把这只老虎的爪牙都给拔掉了。老虎变成了老猫,平时踩死家里几只老鼠虽然绰绰有余,要对付“来访”的恶虎可就不行了,往往只好夹着尾巴逃跑。

同类推荐
  • 再冬

    再冬

    那个只想开个果子铺的太子,最终还是成了太子。那个想去往九州的姑娘,最终也归于九州了.
  • 布星录

    布星录

    风流才俊士无双呕心沥血为谁忙鞭挞宇内万骨枯江山不改源流长---《英雄赋》
  • 南北朝原来是这样

    南北朝原来是这样

    群雄并起、社会动荡、能人辈出、怪胎不断、民族融合、文化碰撞……南北朝,是一个大破坏的乱世,也是一个大融合的盛世;是一个分裂了两百年的铁血时代,也是一段英雄辈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光辉岁月。本书再现了5到6世纪,中国从南北对峙、东西分裂,到最终走向统一的历史。书中有草原民族拓跋鲜卑的崛起、衰落与消亡,有一代代被权力击垮的南朝皇帝的变态,有边关小兵高欢的艰难奋斗与失意,有江南的烟雨柔情和在温柔乡中的魂断命丧,更有一个民族的挣扎、迷茫与蜕变。这是一曲中华民族形成的关键时期的悲歌壮曲,值得每一位中国人重温与铭记。
  • 海商

    海商

    俗语有云“禁赌则庄家私开赌坊者发迹,禁娼则老鸨四处拉皮条者发迹,禁烟则烟馆走私鸦片者发迹。”如此,清朝有海禁,到乾隆年间仅余广州一处为通商口岸,偏是海运、河运发达的江南却设立了禁止外海通商的海关道。主角穿越后附身于江宁府一商家子弟,后经过努力,利用这个海禁,利用这个海关道,建立了他的“海商”霸主地位,让清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化为乌有。不是皇帝却胜似皇帝,不是海盗却比海盗还狠,一个让东印度公司,让整个欧洲都为之颤栗的名字“唐一鸿”,在这个特殊的空间之中诞生了。
  • 宋朝的腔调

    宋朝的腔调

    《宋朝的腔调》选取两宋时期在我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影响的19位诗人、词人和文学家,爬梳剔抉了流传下来的大量历史资料,集宋代文人评传与诗词品读鉴赏于一体,讲述了这些文豪们坎坷曲折的成长经历及艰难险阻的官道仕途,既有感人至深的趣味故事,也有扼腕痛惜的辛酸遭遇,读来发人深思又饶有趣味。还撷取了文豪们留存于世且经久不衰的名诗佳句为解读案例,娓娓道来,即兴评价,条分缕析,要言不烦,准确恰当,是一部价值极高的宋代诗词鉴赏书。
热门推荐
  • 惊天奇缘之花晓迷宸醉

    惊天奇缘之花晓迷宸醉

    苏晔晓是21世纪著名的金融经济学学霸,家里本是医学世家,她学了12年医学最终厌倦学医改行金融经济学,最后因为从小受医术熏陶以及金融方面超高的天赋使她在这两方面领域都极为优异。步入社会后,她在一家大公司工作,因为一次同事的陷害被公司辞退,却因祸得福穿越到了凌天大陆,从此展开了一段惊天奇缘……
  • 腹黑大竹马诱骗呆萌小青梅

    腹黑大竹马诱骗呆萌小青梅

    她两岁,追着他要他抱。他七岁,处处都要躲避她的突然袭击。她十二岁,交了一个男朋友,被他巧妙的破坏。他十七岁,即要自行清理掉身边的莺莺燕燕,还要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处理掉她身边‘不要命’的人。她十八岁成人典礼后,被二十五岁的他强势扑倒在床,邪魅一笑“记住!今晚过后你就是我的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爆笑洞房:媒婆很忙

    爆笑洞房:媒婆很忙

    她是无良媒婆,遇美男必垂涎之。他是腹黑馆主,时男时女难辨之。他是冷魅王爷,对女人敬而远之。他是第一庄主,弹指令敌毙命也。当他们遭遇她,才深知,有理说不清。情字当头,愿者上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太上纪之红莲花开

    太上纪之红莲花开

    无。纯属个人乱写。闹着玩的。哈哈哈哈哈哈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雨后天晴刚好有你

    雨后天晴刚好有你

    “她俩为什么在一起”,“……”“斯淼……”“……”病痛折磨,心里恐惧,朋友背叛,男友离开……一个人默默的在房间里,回想发生的一切,从出生到现在,所以的不幸都发生在她身上,是绝望?还是……,多年之后……她遇到了他,“陶方旭,雨后天晴,刚好有你”
  • 醒天之路

    醒天之路

    和谐号划过浩瀚星空,闯进了未知的世界。神秘少年横空出世,终结了神话,缔造了不朽,奠定了宇宙三分的格局。凌龙问道:“老大,现在怎么办?”凌天看着自己的肱二头肌说道:“万事以和为贵,能不动手就别动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