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492200000016

第16章 康熙:伟业奠基(4)

在搞好第一产业的同时,康熙还不忘搞活经济,实现富国强民。首先,对采矿业实行奖励政策,广东的铁、铅矿,广西的锡矿,湖南的铜、铁、锡、铅矿以及贵州的水银铅矿,山东莱阳与陕西临潼的银矿等,都陆续得到开采。其次,鼓励发展手工业。清朝对发展手工业实行“物畅其流,民便为要”的宽松支持政策,从而促进了全国手工业的恢复与发展。如铁器铸造业、棉布染织业、粮食加工业、制茶业、制糖业、制瓷业、造纸业、木材加工业等,在全国各地都有很大的繁荣。商业也得到了快速恢复,大中城市迅速崛起,在吉林、黑龙江新建城市八座,辽沈地区新建城市十五座;商业重镇得以复苏,扬州、苏州、南京、杭州、广州、汉口等城市的工商业最为发达,浙江的乌青镇、枫泾镇,江苏的平望镇、南翔镇,江西的景德镇,广东的番禺、东莞,四川的成都、重庆等等大小城镇,工商业都已逐渐兴盛。

在发展对外贸易方面。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政府统一台湾,消除了海上最大的反清据点,为解除海禁创造了有利条件。二十三年,清政府在福建泉州府的厦门港建立起了全国第一个海关——闽海关,第二年又在江苏松江府的上海县境建江海关,在浙江宁波府的镇海县建浙海关,在广东广州府的南海县设粤海关。

为了加强对来华外商的监督管理,清政府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首先在广州商行中设立洋货行。洋货行以十三行最为着名,故又称之为十三行。商人开设洋货行,须向官府缴纳高达数万两银子的费用,由官府批准后发给执照,特许独揽对外贸易,承销外商进口的商品,并代外商收购出口货物。洋行即代表外商缴纳关税和礼银,又代表政府管束外国商人,传达政令。它不只是私商贸易组织,而且还是代表官方管理外贸和外事的机构。清代广东的洋行制度,又称之为行商制度。

康熙二十五年又实行开海政策,使海上贸易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中国商船到国外去的越来越多,外国商船也不断来到中国。康熙帝的开海贸易政策,促进了沿海以至全国经济的繁荣,也给清政府增加了财政收入。但清政府对人们的出海活动始终怀有戒心,对出海的商船,乃至造船和出海经商的人员,都作出了种种规定加以限制。

在广开途径,增加收入的同时,康熙更注重于自我的节流,多方精简经费,减少开支,取消不必要的浪费。康熙曾不无自豪地说:“朕每岁供御所需,概从俭约,各项奏销浮冒,亦渐次消厘。外无师旅饷馈之烦,内无工役兴作之费……朕屡行蠲免,而无国计不足之虑,也仰仗这些平素的经筹啊!”与康熙过从甚密的法国传教士白晋,曾这样描述康熙的生活用度:从康熙皇帝可以任意地支配无数的财宝来看,由于他的国家辽阔而富饶,他无疑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君主……然而,康熙皇帝本人的生活却是简单而朴素的,在帝王中是没有先例的。实际上,像康熙皇帝这样闻名天下的帝国君主,吃的应该是山珍海味,用的应该是适应中国风俗的金银器皿。可是康熙皇帝满足于最普通的食物,绝不追求特殊的美味;而且他吃得很少,在饮食上从未看到他有丝毫铺张浪费的情况……冬天,他穿的是用两三张黑貂皮和普通貂皮缝制的皮袍……此外就是用非常粗糙的丝织品缝制的御衣……在夏季,有时看到他穿用荨麻布做的上衣,荨麻布也是老百姓家中常用的东西。除了举行仪式的日子外,从他的装束上能够看到的唯一奢华的东西,就是在夏天他的帽檐上镶一颗大珍珠。这是满族人的生活习惯。

据史料记载,康熙二十九年的宫中用度,木柴七八万斤、红螺炭百余万斤,而明代分别为二千六百万斤和一千二百万斤。而康熙四十九年理藩院接待外藩宾客的费用,也从八十万两锐减至八万两。

正是康熙王朝这一番又一番的调整措施,和康熙本人的增源节流、艰苦朴素,使得大清王朝在经过初期的激烈震荡后,终于又迈入了四海升平、安居乐业的境界。全国的重心任务也从战争走向了经济发展,为大清朝的稳定和强盛铺平了道路。

(第七节)皇帝中的楷模,天子中的学者

在中国古代近二百个帝王中,有一颗特别璀璨夺目的明星“爱新觉罗·玄烨康熙大帝”。如果说他是中华帝国众皇帝中最出色的皇帝,一点也不为过。康熙大帝是与唐太宗李世民齐名的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之一。他在位六十一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这个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时期之一。康熙帝八岁即位,在朝廷清除鳌拜集团,在南部裁撤“三藩”,对外北部平定噶尔丹,征服蒙古,建立满蒙联盟;东北抵御沙俄入侵,签定两国和约;统一台湾,稳定江南;安定西藏、西南等等。康熙大帝开疆扩土,奠定了中国版图,清朝时的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康熙大帝体恤民情,在位期间为百姓造福无数,曾多次亲自参与治理黄河、运河,蠲免钱粮,惩治,提倡节俭,重视士子,使百姓安居乐业,百业兴旺,天下太平,犯罪记录很少;最好的时期,每年勾决的犯人仅十余人。当时的国民生产总值,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占全世界的百分之五十一,是整个世界上国力最强大的国家。康熙帝开创了一个盛世,一个新时代。

康熙是一个很自负的皇帝,他并不满足于仅仅做一个政治上的至尊者,他还想做一个学术上的仲裁者。因此,在历朝历代的皇帝中,康熙皇帝可以算是最博学的帝王之一。首先,他的出身给予了他先天的教育优势。在康熙身上,有着三种血统、三种文化和三种品格。他的父亲是满洲人,祖母是蒙古人,母亲是汉族人。他深受祖母的教诲,又向苏麻喇姑(苏墨尔,孝庄皇后随嫁贴身侍女)学习蒙古语,向满洲师傅学习骑射,跟汉族师傅接受儒家教育。康熙的勇武与奋进,受到了满洲文化的影响;他的高远与大度,得益于蒙古文化的熏陶;他的仁爱与韬略,来自汉族儒学的营养。他是三个民族的典型代表,以满族文化的勇武与奋进代表自身事业的发展要求;以蒙古文化的高远与大度代表胸怀鹏志的前进方向;以汉族文化的仁爱与韬略作为品性智慧的根本体现。后来,他的开放与求新,则是受了耶稣会士西方文化的熏染。康熙帝吸收了中华多民族的、西方多国家的,悠久而又新进、博大而又深厚的文化营养,具有当时最高的文化素质。这为他展现帝王才气,实现宏图大业,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其次,康熙的一生是“活到老,学到老”的一生。他不但熟读传统文学经典,还崇尚自然科学,热心解剖医学,对尊重科学身体力行。康熙五岁就直接进入书房读书,昼夜苦读,不论寒暑,甚至废寝忘食。他又喜好书法,“每日写千余字,从无间断”。他读“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必使字字成诵,从来不肯自欺”。后来他要求皇子读书,读满百遍,还要背诵,这是他早年读书经验的传承。

自继位后,康熙一面忙于国务,一面更加勤奋学习,甚至出现咯血,差点“过劳死”。他读书不是为消遣,而是为“体会古帝王孜孜求治之意”,以治国、平天下。他在出巡途中,深夜乘舟,或居行宫,谈《周易》,看《尚书》,读《左传》,诵《诗经》,赋诗着文,习以为常。直到花甲之年,仍手不释卷。康熙帝更重视史籍,下令编纂《清文鉴》(满文字书)、《康熙字典》、《古今图书集成》、《全唐诗》、《皇舆全览图》等,开一代整理与雕印文化典籍之风。他还有《御制文集》(三集)、《御制诗集》、《几暇格物编》等传世,留下1147首诗词。

另外,康熙不仅醉心于古典文科知识,对理工科也颇有兴趣,这一点远远超过了只会遣词造句、吟风弄月的文人帝王,具备了“高科技含量”。

俗话说,久病成医,一次得疟疾的经历,使他接触到了西医。此后,康熙便对西药发生了兴趣,命人在京城内炼制西药,还在宫中设立实验室,试制药品,亲自临观。他提倡种痘以防天花。关外的游牧族群,特别怕患上天花。顺治因患天花而死,康熙也出过天花,脸上留下麻子。清朝在塞外建避暑山庄、木兰围场,原因之一就是蒙古贵族可以不入京朝觐,减少出天花的机会。他破除因循,推广种痘,且命先给自己子女及宫中女子种痘,还给蒙古的四十九旗及喀尔喀蒙古部民种痘。这就使千万人因种了痘,而免去患天花死亡或不死而留下麻子的悲剧。而且,康熙帝还命耶稣会士巴多明将西洋《人体解剖学》书籍翻译成满文、汉文。他曾命人将一只冬眠的熊进行解剖,并亲自参加。

康熙还喜爱、研习自然科学。他学习和研究自然科学的一个动因,是曾经因为不懂自然科学,而在处理政事时遇到困难。即钦天监杨光先与汤若望、南怀仁等关于天算历法的大争论。一事不知,士之耻也!由此康熙萌发了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的念头。康熙二十七年(1688)十一月二十八日,白晋、张诚等六位法国科学家在乾清宫受到康熙的召见,他们献上了从法国带来的三十件科技仪器和书籍作见面礼。康熙从没见过这些高科技玩意儿,天颜大喜,当即决定让他们入宫,担任自己的科学顾问。从此开始了外国科学家在清朝宫廷从事科学活动长达数十年的局面,还创建了最早的“中国科学院”——蒙养斋算学馆,促使康熙实施了中国地理大测绘。

同类推荐
  • 江南女

    江南女

    以江西丰城女熊时雨开创江南蚕丝业为线索,穿连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有北伐战争、抗日救亡、除恶反特、反对封建礼教、家族纠葛的斗争,也有男女青年生死相恋、夫妻恩怨情仇以及妇女自强不息的细致刻画。剧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从一个侧面再现了江西人民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的生活和斗争。是一部具有浓烈江西地方特色的江南风情的电视剧。
  • 画风奇怪的商朝

    画风奇怪的商朝

    理科生穿越到了商朝……本以为是个饭都吃不上的野蛮人时代,需要凭借自己的双手发展科技。却发现好像这个商朝画风不太一样……鹿台……鹿台是导弹发射基地?封神之战中那些神奇的法宝只不过是各类高科技物品??我才是那个野蛮人??
  • 我真的不想当秦王

    我真的不想当秦王

    不给我系统什么的也就罢了,好不容易穿越成大秦三皇子你告诉我我现在是个傻子?如果有得选,王沐一定选择穿越成一位侠客,依马仗剑,浊酒独醉,或者穿越成富家公子也将就,赚赚小钱钱,过过神仙日子。可,不想习武行不行,殿下您是皇子啊,不想赚钱行不行,殿下您是皇子啊,不想宫斗行不行,殿下您是皇子啊……我真的不想当秦王,可实力……它不允许啊!
  • 带着红楼到红楼

    带着红楼到红楼

    贾环穿越了,带着一本《红楼梦》,他决定该看的人都给看看。
  •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1卷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1卷

    本书作者从汉朝吕后开始,历数西汉时期著名女性的故事。吕后、窦太后、卓文君、赵飞燕……她们的故事在作者笔下幽默诙谐,又不失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历史苍凉的反思。本书是继当年明月和袁腾飞之后又一论史巨作,那些你不知道的历史故事,那些你一知半解的历史史实,那些你好奇已久的美人的秘密,那些充满争议的女人,都可以在本书中得到答案。你还等什么?赶紧拿起此书,寻找答案吧。
热门推荐
  • 时序之龙

    时序之龙

    重生为厄多斯深渊黑龙孵化巢中的一颗蛋,脱离深渊祸害西斯法大陆的故事。恶龙:“告诉你一个道理,要对强者保持敬畏!然后你这样的弱小的生物才能残喘到生命的终结日。”公主:“勇者斗恶龙的故事是真的吗?”恶龙:“是的,可能你被我劫走的消息还没有散开,我们要耐心等待。”这是公主被恶龙绑架后第十九天的对话......PS:多元化架构,让我们一起见证起点的彼岸-完本之路!书群:695150563
  • 灵气复苏后我无敌了

    灵气复苏后我无敌了

    灵气复苏,超能力者大量涌现!但其它超能力者的战斗力只有几百,几千,最多几万。而吴迪的战斗力是——1个亿!
  • 溯源太古

    溯源太古

    张铎是没落宗门的孤子,肩负弘扬宗门的使命。追寻太古,得道古音,救济苍生,以得永生。
  • 我在末世喝奶茶

    我在末世喝奶茶

    苏冉刚刚还在追男神的新电视剧,转眼就身处末世危机开始6年后。没有穿越,没有重生。但有神秘科技在线护航,随身空间可调动世界仓储提供充足物资。人类生存空间被丧尸病毒进化和物质缺乏被步步紧逼压榨缩小,人类急需反击。可苏冉只想和小伙伴们喝喝下午茶,追追男神过自己的小日子。本文女主不圣母,假傻白甜,真黑莲花,阴谋论本论,被迫害妄想症末期患者。因为想要做到逻辑尽量严谨,所以本文前期各种解释和介绍背景架构的描述会占大部分篇幅。请大家谅解。毕竟一旦接受了这种设定,后面看的就会轻松。不知天高地厚的开坑新人,烦请大家多表扬,轻批评。谢谢~
  • 末世完美法则

    末世完美法则

    一封隐藏了十年的奇怪家信,揭开了末世的帷幕。她胆小、她懦弱,但她还想力所能及在末世救下更多的人,还想与那个强大的男人并肩而行。所以,只能一步步的,挺起胸膛面对所有的苦难与阴谋。天塌了,就做个罩子顶起来;家没了,就重新创造个家园;权谋计策?你会,我也会,我比你玩得更好;抢我男人?你、找、死!带着一身的“完美基因”,在末世中艰难却从容地走下去!
  • 八玉之子

    八玉之子

    身为八玉之子,不仅要轮回天道,更要有自己的天道
  • 爷爷的狼狗

    爷爷的狼狗

    世间万物皆有灵性,请善待它们。狼狗固然会让人畏惧,但它们也有善的一面。<真实的感人故事>
  • 闯人生

    闯人生

    14岁的我感慨万千,14年来,感觉自己很迷离,没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希望自己能够清醒
  • 风雷律

    风雷律

    这是一个久远的故事,巫术和神灵并存,道义和奸诈相遇。这是一个动荡的故事,政权更迭,战火咆哮,没有人能全身而退。这是一个浪漫的故事,绝色美人,联袂出场。这是一个大地和海洋的故事,雾气弥漫的海岸吹来死亡的气息。
  • 情迷异世腹黑王

    情迷异世腹黑王

    她,现代特种兵出身,因执行任务而穿越时空,不但是姚安国公主,还是周晋王最下贱的侍妾,更荒唐的是,她居然为了旧情人私奔,还因此失去了他们的孩子,她明明知道这一切并非她本人,也很想置身事外,却不想他却强行要了她,她恨他,更不惜要杀了他,就在他身重剧毒,命在旦夕,周晋国却发生战乱,当她看到百姓流离失所,终于她决定在她离开前,要试着挽回这个已被她搅得无法收拾的局面,他的柔情、他的独宠,让她无所适从,可是当她真真决定投入时,却发现那柔情面具下,却是那样一张狰狞可怕的真相。他,周晋国皇帝,他精明睿智却又狠辣无情、此生最大的心愿便是能一统江山,他为了能达到目的,不惜送上他还未出世的亲骨肉,只是他没有想到,为此却付出了最沉痛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