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492200000015

第15章 康熙:伟业奠基(3)

其实不然,签订该条约是康熙冷静考虑当时战略形势的正确选择。一方面这时内乱刚平,清政府不愿大量用兵对外作战,不主张单纯用武力解决俄国入侵黑龙江流域的问题。而在与俄国长期交涉的过程中,康熙逐渐懂得,没有强大的武装,不建立巩固的边防,不经过激烈的战争,不可能劝说俄国放弃侵略,撤出中国领土;同时,清政府也懂得,中俄两国都是封建大国,不可能用军事力量彼此压服,只能通过和平谈判,商定两国都可以接受的边界线,才能有边境上的安定,才能保持长期的和平。鉴于这一认识,就是在雅克萨战争期间,清政府也没有放弃和平解决同沙俄入侵的争端问题。康熙帝就曾多次写信给沙皇,一面谴责俄国对中国的侵略,一面建议他们撤军谈判。因此,一经沙皇要求停战谈判,清政府就立即下令停止对雅克萨的进攻,并于1687年单方面撤离雅克萨,等待俄国使团到来。

另一方面,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已经占领外蒙古的噶尔丹,对中原虎视眈眈,狼子野心。康熙要同时面对已经开战的沙俄和来势汹汹、即将开战的噶尔丹南北两个敌人,当然要选择先解决一个问题再处理另一个问题。所以清廷立即与俄国签订了和约,在制止了沙俄入侵的基础上,腾出手来对付已经占领了整个外蒙古的噶尔丹。反之,如果康熙不签订尼布楚和约,就必然面临正北、东北两线作战。以当时清朝的实力、必然有所不及,战线太长,难以应付。《尼布楚条约》保住了已经收复的黑龙江中下游领土,使康熙可以集中力量对付噶尔丹。在清朝国力未达鼎盛时,这是正确的选择。连当时沙俄的谈判代表在签约之后都说:“我们丢掉了三十年来开发的黑龙江领域,而中国人可以放手对付噶尔丹了。”

(第五节)西北防护林:大清的“万里长城”

上天似乎对康熙“独有情钟”,刚刚平定了三藩内乱,就来了俄罗斯侵边;刚解决完东北,西北又杀来了噶尔丹。真是杀完了狗,对付完了熊,紧接着狼又来了。内忧外患一件接着一件。

噶尔丹何许人也?据说他的出生也颇具传奇色彩,史书说噶尔丹“生而神异,有大志,好立奇功,父母欲立之为洪(珲)台吉”,但他日后却去西藏出家当喇嘛了。据蒙古文文献记载,1635年,西藏黄教赴准噶尔的首领温萨活佛,曾向巴图尔珲台吉的妻子玉姆夫人许诺,死后将在她的怀里转世。在温萨活佛圆寂后的第二年,玉姆夫人正巧生下了噶尔丹。这为噶尔丹的出生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在噶尔丹十三岁(一说九岁)时,他被认定为西藏温萨活佛的转世,于是被迎请到了西藏。他先是在扎什伦布寺拜四世班禅为师,尔后到拉萨在达赖喇嘛门下学经。由于他禀性聪颖,很得五世达赖的赏识。如果按照这条路走下去,噶尔丹一定会是一个德高望重的活佛。

然而,历史为噶尔丹准备了另外一条曲折的道路。1670年,在争夺准噶尔汗位的斗争中,噶尔丹的哥哥僧格(1653-1670在位)遭到异母兄弟车臣台吉和卓特巴巴图尔的杀害。消息传到西藏,达赖喇嘛立即准许噶尔丹还俗,支持他返回准噶尔掌权,以在卫拉特蒙古中扩大黄教。一年后,噶尔丹自西藏返回准噶尔,并率领僧格旧部与车臣台吉和卓特巴巴图尔联军,在阿尔泰山地区展开激战。车臣兵败被杀,卓特巴巴图尔携幼弟达哩及残部逃亡青海。噶尔丹虽然出身喇嘛,却极具军事才干。凡遇战事,他战略战术得当,指挥果断,无所畏惧,身先士卒,奋力拼杀;所以每战必胜,自己则“身不着一矢”,由此树立崇高威信。他还俗的目的,不仅仅是为僧格报仇,更在于缔造一个如成吉思汗时期那样的、不依附于任何政治势力的统一的蒙古帝国。因此,噶尔丹在掌握准噶尔的统治权后,便接受了臣僚提出的“近攻计”,对卫拉特诸部和邻近部族发动了一系列征服战争,不断壮大实力。通过一系列的西征,噶尔丹不仅拓疆千里,解除了来自汗国西部的军事威胁,而且在军事实力和物资供应等方面,为挥戈东进做了充足的准备。

为实现统一蒙古的事业,噶尔丹必须首先要同清朝争夺对喀尔喀蒙古的控制权。在这个过程中,噶尔丹运用外交手段寻找靠山。1673年,卫拉特的使者向俄国外交事务部递交了噶尔丹的两封信。在这些信件中,噶尔丹力图说明他对俄国的和好态度。之后,他又多次派遣使者跟俄国当局沟通,表现出利用清政府和俄国的矛盾来制约清廷的意图。而作为回应,俄国通过贸易的方式,给予了噶尔丹大量火器支援,这些火器在以后的战争中给清军带来了不小伤亡。不久,因沙俄入侵,中俄战争爆发。康熙皇帝经过反复权衡,在雅克萨之战取胜的情况下,于《尼布楚条约》中对俄国做了部分让步,以换取俄国不支持噶尔丹。

那时候,蒙古族分为漠南蒙古、漠北蒙古和漠西蒙古三个部分。除了漠南蒙古早已归属清朝外,其他两部也都臣服了清朝。噶尔丹的东进打败了漠北蒙古。十万的漠北蒙古人逃到漠南,请求清朝政府保护。康熙帝便派使者到噶尔丹那里,叫他把侵占的地方还给漠北蒙古。噶尔丹自以为有沙俄撑腰,十分骄横,不但不肯退兵,还以追击漠北蒙古为名,大举进犯漠南。

面对草原狼的进攻,康熙帝决定亲征噶尔丹,康熙二十九年(1690)七月六日,康熙帝分兵两路进发:左路由抚远大将军硕裕亲王福全率领,出古北口;右路由安北大将军硕恭亲王常宁率领,出喜峰口。康熙帝本人则亲自带兵在后面指挥,率领内大臣国舅佟国纲、佟国维,内大臣索额图、明珠等,组成强大的军事智囊团和后勤部队。

右路清军先接触噶尔丹军,结果打了败仗。噶尔丹长驱直入,一直打到离开北京只有七百里的乌兰布通(今内蒙古昭乌达盟克什克腾旗)。噶尔丹得意扬扬,还派使者向清军要求交出他们的仇人。祸不单行,这时康熙也由于水土不服,发起了高烧。无奈之下,他只有命福全全力反击,自己打道回宫了。

康熙二十九年(1690)八月初一,福全率领的清军抵达乌兰布通。两军隔河而望,噶尔丹在高处,福全在低处;噶尔丹在暗处,福全在明处。噶尔丹把自己的几万骑兵集中在大红山下,后面有树林掩护,前面又有河流阻挡。他把上万只骆驼,缚住四脚躺在地上,驼背上加上箱子,用湿毡毯裹住,摆成长长的一个驼城。叛军就在那箱垛中间射箭放枪,阻止清军进攻。结果,这些可怜的骆驼成了清军炮火的活靶子。清军用火炮火枪对准驼城的一段集中轰击,炮声隆隆,驼城被打开了缺口。清军的步兵骑兵一起冲杀过去,福全又派兵绕出山后夹击,把叛军杀得七零八落,杀得噶尔丹找不到北。狡猾的噶尔丹一看形势不利,一面派喇嘛到清营求和,一面趁机带着残兵逃到漠北。福全战斗经验太少,为人心眼太实,中了噶尔丹的缓兵之计,这次战斗没能彻底消灭噶尔丹势力。

噶尔丹回到漠北,表面向清朝政府表示屈服,暗地里重新招兵买马。1694年,康熙帝约噶尔丹会见,订立盟约。噶尔丹不但不来,还暗地派人到漠南煽动叛乱。他扬言,他们已经向沙俄政府借到了鸟枪兵六万,将大举进攻。内蒙古各部亲王纷纷向康熙帝告发。

1696年,康熙帝第二次亲征,分三路出击:黑龙江将军萨布素从东路进兵,发起侧面大进攻;大将军费杨古率陕西、甘肃的兵,从西路出兵,截击噶尔丹的后路;康熙帝亲自带中路军,从独石口出发。三路大军约定时期夹攻噶尔丹,来个包饺子。康熙帝的中路军到了科图,遇到了敌军前锋,但东西两路还没有到达。这时候,有人传说沙俄将要出兵帮助噶尔丹。随行的一些大臣就有点害怕起来,劝康熙帝班师回北京。康熙帝不为所动,坚持到底,继续进兵克鲁伦河,并且派使者去见噶尔丹,告诉他康熙帝亲征的消息。噶尔丹在山头一望,见到康熙帝黄旗飘扬,军容整齐,连夜拔营撤退。

康熙帝一面派兵追击,一面赶快通知西路军大将费扬古,要他们在半路上截击。噶尔丹带兵奔走了五天五夜,到了昭莫多(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东南)正好遇到费扬古军。昭莫多原是一座大树林,前面有一个开阔地带,历来是漠北的战场。费扬古按照康熙帝的部署,在小山的树林茂密地方设下埋伏,先派先锋四百人诱战,边战边退,把叛军引到预先埋伏的地方,清军先下马步战,听到号角声起,就一跃上马,占据了山顶。叛军向山顶进攻,清军从山顶放箭发枪,展开了一场激战。费扬古又派出一支人马在山下袭击叛军辎重,前后夹击。叛军死的死,降的降。最后,噶尔丹只带了几十名骑兵脱逃。

经过两次大战,噶尔丹叛乱集团土崩瓦解,康熙帝要噶尔丹投降,但是死脑筋的噶尔丹继续顽抗。隔了一年,康熙帝又带兵渡过黄河亲征。这时候,噶尔丹原来的根据地伊犁,已经被他的侄儿策妄阿那布坦占领;他的左右亲信听说清军来到,也纷纷投降,愿意做清军的向导。噶尔丹走投无路,最终服毒自杀。

康熙帝与噶尔丹的战争,打了八年,终于平息了蒙古草原上的骚乱,维护了中国版图的统一。打那以后,清政府重新控制了阿尔泰山以东的漠北蒙古,给当地蒙古贵族各种封号和官职。清政府又在乌里雅苏台设立将军,统辖漠北蒙古。后来,噶尔丹的侄儿策妄阿那布坦攻占了西藏。1720年,康熙帝又派兵远征西藏,驱逐了策妄阿那布坦,护送达赖喇嘛六世进藏。以后,清政府又在拉萨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西藏回到了祖国大家庭的怀抱。从此,康熙花费了十余年时间,终于在西北建立了一条长达万里的“防护林”,一条无形的“万里长城”,有效地完成了国家一统的使命,为中国的广袤疆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六节)休养生息:帝国的经济动力

一个王朝的兴盛,归根到底还是要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只有经济的快速发展,才会为国家的繁荣富强打下良好的基础和储备发展的动力。康熙亲政时,由于长时间的战火连绵,烽烟不绝,经济萧条,财政匮乏,国家处于艰难困境之中。这让康熙清醒地认识到,发展才是硬道理,我们的执政理念是“自给自足,安居乐业”,我们的治国方针第一是发展,第二是发展,第三还是发展。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国之本在于农。康熙紧紧抓住第一产业大做文章。首先是奖励垦荒,发展农业生产。对于有主的荒地,由原来的主人负责开垦,政府给优惠,三年不收税;对流民不论原籍本籍,编入当地保甲,发给当地户口,在房屋上给予经济适用房,鼓励开垦荒地,永准为农。为切实做好这项工作,真是落到实处,康熙对各地方官员限期整改,规定硬指标和期限,各省荒地自次年起,限五年内垦完,到期清查时,若仍“荒芜尚多,督抚以下分别议处”。在康熙年间,清政府的劝垦重点,是刚刚结束战争的云贵地区,以及像湖广、四川等当时还地广人稀的省份。康熙十年(1671),清政府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放宽起科年限,下令新垦荒地四年起科,第二年又宽延到六年。奖励垦荒,停止圈地,实行“更名田”,都是有利百姓之举。军队也实行屯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减轻国家的经济负担。据不完全统计,清圣祖康熙元年(1662),全国有耕地五千四百九十三万顷。1685年,清圣祖康熙二十三年,全国耕地已增长到六千零七十九万顷。直隶京畿、太湖、长江三角洲、鄱阳湖地区,都已成为主要产粮区。到康熙后期,全国的耕地面积已经接近或达到明万历初年的水平。政府的财政收入也明显得到好转。从康熙初年起,户部的库银每年都有积存。据奏报:六年(1667)已存银二百四十八万余两。八年、九年“每岁存剩约六七百余万”,完全改变了顺治年间入不敷出的局面。到十二年(1673),即三藩战争爆发之年,库存银已达到二千一百三十五万余两。康熙帝正是凭借这种经济力量的支持,才敢毅然下令削藩的。

同时,在农业政策上与时俱进,改革不合时宜的措施,推行与民休息,轻徭薄役,为农民减负。为了使田赋征收有章可循,清政府曾于顺治十四年(1657)颁布了第一个《赋役全书》,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又重修《赋役全书》。因旧书中地亩钱粮数目分厘丝毫等尾数太长,即累赘又不易查核,而且容易舞弊。故康熙指示,采取四舍五入,将毫忽以下小数删去,取名《简明赋役全书》。并在各地设立公告牌,将钱项、数目、税类一一明示,账目公开,责任到人,对于抑制私派、滥派,防止官员吏胥包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在此基础上,康熙更是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在康熙五十一年(1712)发布的一道诏谕中明确宣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根据这道诏令以及后来的补充规定,以后再收粮食,就以康熙五十年的人口总数为标准,再有生育的人口也不征收钱粮,即免去了长期以来征收的人头税,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而它的最大意义在于,进一步加速了“摊丁入亩”的进程。因为丁银固定,使之比以前更容易地归并到田亩中去,为雍正初年大规模地推行“摊丁入亩”铺平了道路。当然,这同时也加速了人口生产,并利于清查户口。

农业要发展,水利是关键。康熙一直把“河务”作为初期三项基本原则之一,牢记于心。黄河水患一直是农业生产的达摩斯克之剑。1662年至1676年,即从清康熙元年到康熙十四年的十多年间,黄河决口多达六十余次。康熙在实践中认识到,治河不能单凭热情和苦干,还要有一定的科学知识,才能事半功倍。首先人才是关键。经过反复考察,康熙决定起用安徽巡抚靳辅为河道总督。靳辅不但是清代名臣,而且也是我国历史上着名的水利专家之一。靳辅在治河过程中,重视实地考察,精通业务,钻研技术,在实践中发现真理和坚持真理。尤其是他知人善任,聘用才能出众的陈潢为幕客,协助他在治理黄河中取得卓越的成效。在黄河之外,康熙还修治了黄河的兄弟——永定河(亦称“小黄河”或“无定河”,其实它是海河的一条分支)以及各地的中小型水利建设,如治理大湖,疏浚三江,兴修海塘、两湖、赣北等地的筑堤拦水,等等。它们除防洪通航外,大多直接与农田灌溉有关。

除此之外,康熙还亲自过问农业生产,培育和推广了双季稻御稻种。这种稻米第一季的成熟时间平均不到一百天,最短的只有七十天左右,因此收割后可再种一季。这种米粒长、色红、味香。《红楼梦》中所描写的“御田胭脂米”和“红稻米粥”,说的就是这种御稻米。为农业需要,康熙下令每天记录气象,并作为一种制度保留下来。至今故宫内还保存了大批清代的《晴雨录》,这是研究气象的宝贵史料,为加强气象研究和发展农业生产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同类推荐
  • 消失的世界和神秘的文明:罗诺克(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消失的世界和神秘的文明:罗诺克(谷臻小简·AI导读版)

    1492年,哥伦布发现到达美洲的航线之后,欧洲各国开始在美洲建立殖民地以掠夺财富,提升国力。1587年,英国殖民者怀特带领117名殖民者到达罗诺克岛(现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海岸线附近),几个月后,由于供给不足,怀特一人返回英国寻求帮助。但由于各种原因,怀特直到三年后才得以返回罗诺克殖民地。令他失望的是,殖民地已被废弃,殖民者们也不见踪影。因天气等各种原因,怀特不得不返回欧洲,之后,他再也没能回到罗诺克岛。1607年,弗吉尼亚公司在詹姆士河沿岸建立了詹姆斯敦殖民地,并对罗诺克殖民者进行了搜寻。虽然从印第安人口中得到了一些线索,但他们依然未能找到罗诺克殖民者,也无法弄清到底是什么使他们销声匿迹。之后的400多年来,无数的探险家、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都探寻过这个岛屿,希望解开罗诺克殖民地消失之谜,但都以失败告终。人们也对罗诺克殖民地的消失提出了各种推断,但都缺乏足够的证据。直到今天,依然有考古学家在探索这个未解之谜。让我们回到过去,从历史的真相中去了解,去探索……
  • 明荷大海战-决胜料罗湾

    明荷大海战-决胜料罗湾

    料罗湾海战又称崇祯明荷海战、金门海战、明朝荷兰料罗湾大海战,是临近灭亡的明王朝与国力蒸蒸日上的荷兰(七省联盟已成立、从西班牙的统治下独立在即)进行的一场大海战。其规模不亚于200余年后的鸦片战争,但与清朝中后期丧权辱国的历次海战结果相比,同样面对武器装备具有明显技术优势的西方海上力量,这场明朝与荷兰之前的料罗湾海战,却由中国取得了胜利。希望借此小说,跨越历史的长河,再度回到岌岌可危的明王朝末期,重新演绎那段中国军民以勇气与智慧取得最终胜利的海战传奇。
  • 神话妖孽枭雄

    神话妖孽枭雄

    姬尘在表白后惨遭拒绝,失魂落魄的他走在大街上,被一辆货车撞飞,本以为一切已经结束的他,却重生在另一位面。可夺舍的却是一位年轻皇帝,而都城也即将被攻破,枭雄系统降临其身,且看他如何叱咤这片陌生的位面
  • 初元

    初元

    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平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
  • 江山倾美色

    江山倾美色

    历史是什么,是庙堂上的刀光剑影,还是寻常百姓的喜乐忧愁?是“青春作伴好还乡”的狂欢,还是“大江东去浪淘尽”的惆怅?是男人的雄心壮志,还是女人的柔肠百转?……一项改造历史的庞大计划,一段帝国养成的漫长过程。江山似铁,美人如玉,烽火岁月中的历史长卷为您徐徐展开……(起点第五组签约作品)
热门推荐
  • 空之哀

    空之哀

    空之一字蕴含着太多的无奈与悲凉,尽管知道自己倾尽一切去做的事最后会成为一场空,他们也依旧无悔自己的选择……明知道不可能却还是不放弃……故事之中的故事,回忆之中的回忆,这一次的笑闹是用多少伤痛换来的?我们,绝不放弃抗争!无论你待我如何,我都会陪着你一起,喜悲笑叹……历尽风雨血狂沙,只为离你再近一些。不同的身份,记忆,样貌,经历,以及那只会越扎越深的情……
  • 她以为她是妖

    她以为她是妖

    田如莫名其妙来到异世界。开始她以为这是原世界的平行世界。后来,慢慢的发现。竟然。有许多种没见过的植物、动物。有更加先进的科技。还有不一般世界构造。开始她是一只阿飘,什么也摸不着碰不到。她不饿不疼不冷。后来,慢慢的。她能吃能睡还能跑。最重要的是,某一天,竟然有个声音问她。你愿意回家吗?
  • 刚好遇见正好青春

    刚好遇见正好青春

    此书为爆笑校园文,请各位看此书前做好十足的准备,千万不要吃东西或者喝水,笑掉大牙,概不负责哦。李理想就是一个神奇的生物,地球上一种特殊的存在。不过,对于她这样的女孩,大家还是很喜欢的。裴寂声,一个内心波澜万阔,脸上纹丝不动的学霸,骨子里也是一个有趣的灵魂。外加三个主要奇葩人物,庄一,严非,廖远昊。这一群人有趣的高中生活让如今的我们羡慕不已。后来李理想和裴寂声在一起了……李理想,一脸谄媚:“我想测量一下你的体温。”裴寂声,挑眉:“说人话。”李理想:“抱我啊。”翻白眼儿。“我还想要一种棉花糖般的触感。”裴寂声:“翻译一下。”嘴角上扬。李理想:“笨死了,当然是吻我……”话还没说完,裴寂声已经亲上去了,只剩下李理想僵直地站着,还满脸的错愕。哦,两个有趣的灵魂碰撞到一起了哎。
  • 发誓要做大佬

    发誓要做大佬

    路人不露脸,杂兵无人权,咸鱼人王铮在无良系统的逼迫下,流泪发出“我要当大佬”的誓言。
  • 千万别看低自己,没人喜欢尘埃中的你

    千万别看低自己,没人喜欢尘埃中的你

    一本写给年轻人的心智提升读本,心灵励志书。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失败是因为在自我认识方面出现了问题,近而使自己无法走上梦想的道路,生活不如意,困惑重重。比如,自我评价过低,自责,内疚等。这些心态让他们不断地从心底里产生卑微感,在爱情,婚姻,事业等诸多方面都会退缩,从而错失良机,严重影响了他们的人生发展和幸福体验。作者围绕爱情、婚姻、职业、人际关系等几个方面展开话题,针对现代人因为自我评价过低而产生的困惑,写出了自己的认识和破解这种难题的办法。作者对这种自我认知上的偏误进行了纠正,表明你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决定了别人对你的态度。只有你相信自己,别人才有可能信任你,欣赏你。读者可以通过阅读此书获得新的认知,对自己有更客观的认识,获得内在提升,从而获得更好的人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永乐大帝朱棣

    世界伟人传记丛书:永乐大帝朱棣

    永乐大帝朱棣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在明朝诸帝中,其丰功伟绩恐怕无人能与之匹敌:韬光养晦,卧薪尝胆,借镇边扫北之机,在为国立功的同时,私蓄日后能为自己夺取皇位拼死效力的文臣武将。征漠北、平安南、通西洋、修大典、建北京,缔造了一个“永乐盛世”。人必有是非功过,他凶杀成性、冷酷无情,成为历史上颇有争议的皇帝。本书以精练的语言为读者朋友逐层揭开了永乐大帝神秘传奇的一生。
  • 苏曼殊新传:解读儒文化圈天才人物

    苏曼殊新传:解读儒文化圈天才人物

    苏曼殊(1884—1918),原名戬,字子谷,更名玄瑛。出家,自取法号“曼殊”。原籍广东香山县沥溪乡。父苏杰生有一妻三妾。与大妾何合仙之胞妹何合若私通,生下曼殊。满月,母子被赶出苏家。后因苏家男丁不旺,六岁时又被父亲从日本带回交何合仙抚养。不容于族,屡遭其父之正妻陈氏等欺侮。十一岁大病被扔柴房等死,十二岁被六榕寺赞初大师带走,十三岁随姑母至上海寄养,始学画,并从西班牙人庄湘博士习英文。十五岁随表兄林紫垣赴日本横滨大同中学读书,继入日本陆军学校。归国后在苏州教书。1905年在广东惠州慧龙寺削发为僧。1918年5月病逝于上海广慈医院,享年三十五岁。临终留下八字遗言:“一切有情,都无挂碍。”本书作者集成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新史料,鸟瞰曼殊的诗国,追寻其行迹,为读者勾画出一个富于生气的苏曼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暗夜帝王的甜心宝贝

    暗夜帝王的甜心宝贝

    一个不被父母待见的私生女,从小受尽了磨难却单纯善良,隐忍的苦难天使,一次偶然的邂逅,认识了黑白两道鼎鼎大名的陈三少,从此,他疼她,宠她,爱她,给她全世界。本文很温暖,很有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