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225100000014

第14章 有效地开发自己的各种智能

智能,是指人们在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所必备的心理条件或特征,是一种以脑神经活动为基础的偏重于认识方面的能力,其核心是抽象思维能力。除此之外,还包括创造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和注意力。学会有效地开发这些智能,将对中学生的成长大有裨益。

人的智能所包含的内容

什么是智能?一般地说,智能不是个别能力,智能是与人的各种认识活动相联系的一种潜在能力,抽象思维在智能中具有核心意义。也可以这样说,智能是一种以脑的神经活动为基础的偏重于认识方面的潜在能力,其核心是抽象思维能力。智能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所在。爱因斯坦曾说,人与动物的区别就是人有智慧,善于思考。中学生朋友要想成才,就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智能。

智能主要包括“才、学、识”三方面的内容。三者互相作用、影响,不可分割。以下分别从才、学、识三方面简要谈一谈智能对人成功的决定性作用。

(1)才是一种能力

“才”,是一种在执行自己的主观意图时正确、迅速、灵活地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有无这种能力,对于年轻人能否顺利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东汉末年,雄心勃勃的曹操在剿灭实力远胜于己的各路军阀后率军南下,势如破竹,直达长江北岸。曹操下书孙权,宣称要以“雄兵百万,上将千员”与孙权“会猎”江东。一时,东吴朝野,主降之声甚高,弄得孙权惶恐不安。这时,诸葛亮身负联吴抗曹的使命来到东吴。在那里,诸葛亮联合只占孙吴集团少数的主战的文武大臣,舌战群儒,力排众议,使孙权终于下定了“联刘抗曹”的决心,最终取得了赤壁大战的胜利。

诸葛亮不辱使命,使得形势终于按照自己的设想发展。这除了他过人的见识以外,同他高超的政治外交才干是分不开的。如果诸葛亮光有“识”而无“才”,那他是难以完成自己的战略设想的。

(2)学是一种手段

“学”,即一个人所掌握的各种知识。在人的智能品质的诸要素中,“学”是“识”和“才”的基础。如同食品是人体的营养品一样,知识是智能的营养品。“不学”和“无术”历来就是如影随形的,孤陋寡闻往往是智力枯竭的重要根源。一个缺乏知识的人,同样也是一个缺乏见识和才干的人。

(3)识是一种结果

“识”,是指一个人在与自己的生活及有关的领域里,统观全局、分清主次、把握关键的能力,预见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和可能性趋势的能力以及根据全局形势和事物的发展趋势做出正确的决策和目标选择的能力。通常人们所讲的“远见卓识”、“胸有全局”、“眼光远大”等都是对一个人见识的高度评价。诸葛亮当年“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成为“远见卓识”的佳话,千古流传。

爱因斯坦曾经谈到,学会识别能导向事务精髓的东西,学会避开那繁多的、令人头昏脑涨、偏离目标的一切,这些见识对于他取得成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此可见,“识”在诸种智能品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欲成功的中学生朋友,要努力在“才学”的基础上培养“识”的能力,善于分析问题,抓住主要矛盾,找到解决矛盾的方法良策。这是每一位成功者必须具备的素质。

(4)兼具“才、学、识”

在人的智能品质结构中,“才、学、识”三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当然,这三者在智能品质中构成的成分、所占的地位是不同的,各自的功能也有所不同。当代科学家王祥坤说:“才如战斗队,学如后勤部,识如指挥员。”只有将“才、学、识”三者以最佳的方式加以组合运用,才能发挥其最大的能力,取得最好的效果。对于人的智能品质来说,三者是不能相互取代的,它们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的。

现代中学生更需要在“才、学、识”三方面都具备较高的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

温馨提示:

提高智能不可偏废,既要学识兼备,又要刻苦能研,两者缺一不可。所以,中学生就应当尽早地开发自身的各种智能,以使其健康成长。

下工夫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指人脑借助语言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进行间接、概括反映的能力,或者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进行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学生朋友要想成才,必须下工夫努力培育自己的思维能力。

在某种程度上,思维力几乎等同于智能,这是由它在智能中所处的核心地位而决定的。

思维是智能的核心。思维具有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等特点。但在日常生活的思维判断分析过程中,我们的思维层次经常流于肤浅、缺乏理性。特别容易停留在“叫什么”的阶段,而很少深入到“是什么”的层次。

当我们大约一岁半的时候,开始学说话,妈妈教我们“这是眼睛,这是嘴”。这种最初级的启蒙教育,属于“叫什么”的阶段,我们需要把名词和实物一一对应起来。至于眼球的结构怎么样,什么是视网膜,什么是玻璃体,这是以后的事,这后一种求知的过程,就属于“是什么”的阶段。一个人不只懂得一个东西“叫什么”,而且还开始探究这个东西“是什么”、“怎么样”,这说明他在走向成熟。

我们迎来了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信息论、控制论、存在主义、符号学;海德格尔、萨特、叔本华、尼采……,大批名词像闹蝗虫灾一样铺天盖地地飞来,什么“在”、“存在”、“酒神精神”、“解构”、“重构”、“二律背反”……我们像走进了一个新名词的超市,我们的思维绝不能停留在一岁半的水平。

在通向成功的路上,中学生朋友都应该防止自己的思维漂浮在名词与概念的躯壳之上。那种肤浅的、自以为是的思考比白痴更可怕,因其将给个人乃至社会带来破坏性影响,最终势必会与成功背道而驰。

为了提高思维能力,中学生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培养自己。

(1)有的放矢

思维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的,不能含含糊糊,否则思维就会无的放矢,变为胡思乱想,这是要不得的。因为,任何一个思维活动都是遵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原则。要解决问题就要确定解决这个问题的目的。思维就要围绕这个目的展开。平时可以养成这个习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始终很清晰地知道要解决的是什么具体问题,自己的一切解题思维都要围绕着这个所需回答的问题。

(2)准备充分

目的明确以后,要注意收集有关资料,学习有关资料,这一步对促进思维取得成效有很大的作用。例如,你在做作业前应先将有关作业的知识复习一遍,做到先复习后做作业。这样做,看起来好像比直接做作业慢了些,实际上不是慢而是快,这就好比“磨刀不误砍柴工”。

(3)顺序思维

有顺序地思维十分重要,它使思维少走弯路。其一般做法是:首先分析问题,排出主次关系;其次分析材料,把握可利用的内容;再次解决问题;最后再进行检验。

(4)尊重规律

思维与其他客观事物一样,是有规律的。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也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基础。分析过程就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也是动脑思考、深刻理解的过程。综合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过程,也是揭示事物本质规律的过程。

(5)重视训练

发散性思维训练。这是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的。它是“从给定的信息中产生信息,其着重点是从同一的来源中产生出各种各样的为数众多的输出”。也就是举一反三、灵活多变的意思。平时在解数学题时你也可自觉地运用多种方法去解一道题,这就是一题多解的方法。

敏捷性思维训练。这种训练可提高思维的速度。你平时做作业,在准确解题的基础上,要加快解题速度。如做数学就要利用速算法加快计算速度;对一些常用数字的平方要背得滚瓜烂熟,以利于提高解题速度。

创造性思维训练。不要满足于已有知识的掌握,要善于突破、敢于突破旧的模式、旧的框框。如伽利略突破了亚里士多德关于“两个不同重量的物体同时下落时,重的物体先着地”的错误结论。创造性的思维方法不少,其中逆向思维就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一个好方法。对有些问题、命题、结论,有时可故意反过来想想,看看有没有什么新意。

以上就是锻炼思维力的一些方法。在实践过程中,可结合自身情况,灵活运用。时间久了,思维的深度和广度都会有质的飞跃。

温馨提示:

一个人的思维能力不是天生就能达到较高水平的,那些优秀人才所具有的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无不是通过后天的训练和培养得到的。

下工夫提高自己的记忆力

瑞士心理学大师卡尔·荣格说:“人类的所有思想不过是人类的集体回忆而已,人类历史也是如此。”中学生朋友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旺盛时期,我们必须养成良好的记忆能力,使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积累起来。

新版《辞海》中给“记忆”下的定义是:“对经验过的事物能够记住,并能在以后再现(或回忆),或在它重新呈现时能再认识的过程。它包括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三方面。识记即识别和记住事物特点及其间的联系,它的生理基础为大脑皮层形成了相应的暂时神经联系;保持即暂时联系以痕迹的形式留存于脑中;再现或再认则为暂时联系的再活跃。通过识记和保持可积累知识经验,通过再现或再认可恢复过去的知识经验。各人记忆的快慢、准确、牢固和灵活程度,可能随其记忆的目的任务、对记忆所采取的态度和方法而异;各人记忆的内容则随其观点、兴趣、生活经验为转移,对同一事物的记忆,各人所牢记的广度和深度也往往不同。”

记忆,顾名思义,先有“记”,而后有“忆”。识记和保持就是“记”,再认或再现就是“忆”。“记”是“忆”的前提,没有“记”绝不会有“忆”,“忆”是“记”的验证,“忆”不出来或不准确就是“记”得不好。所以,记忆是个“记”与“忆”彼此紧密联系的完整的心理过程。

要记忆外部信息,必先接受这些信息,而接受信息的“通道”不止一条,有视觉、听觉、动觉、触觉,等等。有多种感觉知觉参与的记忆,叫做“多通道记忆”。这种记忆方法效果比单通道记忆强得多。

古书《学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学无当于五官,五官不得不治。”意思是说,学习和记忆如果不能动员五官参加活动,那就学不好,也记不住。这说明远在2000年前,我国古代人就已经认识到读书学习要用眼看,用耳听,用口念,用手写,用脑子想,这样才能增强记忆效果。

宋代学者朱熹说,读书要“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住25%,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住15%,若把视觉与听觉结合起来,能够记住65%。

有位老师曾经让3组同学用3种方法分别记住10张画的内容:对第一组同学,他只是告诉说画上画了些什么,并不给他们看这些画。也就是说这组同学只是听,没有看。对第二组同学正好相反。老师只给他们看这10张画,可是不再给他讲每张画画了些什么。也就是说这组同学只是看,没有听。对第三组同学是又让听又让看。老师不但告诉他们画的内容,而且在讲每张画的内容的同时,就给他们看那张画。过了一段时间,老师分别问这三组同学记住了多少画的内容。结果第一组记住的最少,只有60%;第二组稍多,记住了70%;第三组记住最多,达到86%!这说明只听不看的同学记得最少,只看不听的同学记得稍多一点,又听又看的同学记得最多。这还仅仅是两种感觉器官并用,记忆效果就比只用其中一种好得多。如果把所有的感觉器官一齐调动起来,记忆效果就更好了。

多通道记忆法动员脑的各部位协同合作,来接收和处理信息。这种方法在掌握各种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效果最显著。因为不论哪一种语言,学习目的总是为了读、写、听、说,这四种能力恰恰涉及信息输入和输出的四种不同的通道,因此,在学习语文、外语等课程时,最好采用多通道记忆法。

因此,在掌握各种语言文字或是接收处理语言信息之时,应运用多通道记忆法。其正确的做法是,边听边积极思维,以听懂为第一,总结出所接收的语言信息的内容要点,并在其语言停顿的空隙,扼要地记上几个字或几句话。

在日常生活中,要记住一段比较长的话语,最好是边听边记。有人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其强调的就是“眼过千遍,不如手写一遍”,旨在说明动笔对于记忆的重要。

温馨提示:

记忆力好比人的知识宝库,一个人如果需要使用这种知识,就可以随时到他的知识宝库中去选取,而这正是帮助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动力。

努力培养自己的观察力

富兰克林曾说,观察力是一种重要且十分有效的搜集信息的能力。观察会把人带进问题的世界。在你不断提问的过程中,你的思考能力会得到锻炼和提高。

观察,既要做到系统全面,又要做到细致入微,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事物的脉络,作为你行动的先导。

然而,有些中学生朋友不屑于观察事物的细节问题,总是片面地认为这些东西没什么用处,因此就忽略了。其实它是与成功密切相关的,只要你把这些细微的部分搜集起来,然后按照一定的系统整理,你就会发现,它是一条极为重要的信息或你目前正在寻觅的信息,所以,这种细节,我们也要处处留心。

当信息积存多了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有的信息之间是可以互相依赖的。

用眼睛看世界,用心发现世界,同样的世界也会给我们带来惊喜、带来酬劳。那么,该如何培养观察力呢?下面就简要介绍几种培养观察力的方法。

(1)目的明确

无目的地观察是不会有收获的,常常是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例如参观展览会,有的人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参观后有很多收获。有的人漫无目的,走了一圈儿后,什么也没得到。一般讲,观察的目的越具体、越明确,观察的效果就越好。

(2)方法得当

盲人摸象,各执一词。生活中,我们又何曾没充当过“盲人”的角色呢?片面的观察,常使我们以偏概全。因此掌握好的观察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好的方法常常事半功倍。比较好的观察方法有如下几种:

有序性。观察事物要按照一定的顺序。一般观察有从上到下,从左(右)到右(左),从前到后,从远(近)到近(远)以及整体—部分—整体等多种形式。只有这样才能使观察有条有理,不会疏漏。

抓重点。根据观察的目的,观察应抓住主要的、关键的特征,进行仔细、反复的观察。对其他特征,一般地观察,这样的观察既省时又省力。

进行对比。这种观察方法是指对观察对象进行比较,达到认识事物的普遍特征与个别特征的目的。这种观察方法可以对两个以上的事物进行比较,找出其共性与个性差别。也可对一个事物的不同方面进行比较,找出该事物的主要特征。

全面性。观察时要观察对象的各种特征,对各种特征逐一地进行观察。观察的事物还要注意要有一定的数量。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和克服观察中的片面性。

上述各种观察方法不应该孤立地使用,应与其他方法配合使用。当然,观察时可以重点选择一种方法为主要观察方法。

(3)丰富基础知识

观察的效果与观察者的知识储备程度关系密切。毛泽东曾经说过,“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更好地感知,感知的东西不一定理解。”例如,苹果落地是常见的现象,为什么牛顿观察到这种情况会启发他发现万有引力呢?这是因为他具有扎实的力学基础,并且正在研究思考这个问题,所以这样的观察才能起作用。

(4)善作观察笔记

笔记在观察中有很重要的作用。首先,观察笔记有利于观察资料的积累和保存;其次,观察笔记有利于观察有条不紊地进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使之更具有逻辑性。此外观察笔记有利于思维的发展,有时还能悟出新的灵感。

记观察笔记应该写得具体、真实、准确,要抓住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在记观察笔记时也可对事物的初步研究写出一些自己的看法。观察笔记的内容可以记录一次性的观察,也可以记录连续性的观察。

只要能持之以恒,你的洞察世事的能力就会提高,内涵也随之深厚,知识储备也一定会日益广博。

温馨提示:

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解决问题的基础,只有善于细致入微的观察,我们才能不断地认识我们身边的一切未知世界。中学生应及早地掌握这把认识世界的钥匙。

努力培养自己的注意力

一个对什么事情都没有兴趣、都不注意的人,也不可能做好任何事情。而一切成功者,又都是善于集中注意力的人。英国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曾说,“在成功因素所起到的作用中,专注和耐心占了50%”。

由于注意力表现在个人身上的差异,形成了人们注意品质的不同。如有些人注意转移与分配的能力较强,有些人注意转移与分配的能力较差;有些人注意的范围较广,有些人注意的范围较窄;有些人注意力比较稳定,有些人注意力不甚稳定。但是良好的注意力素质是可以培养的。

为了使自己有一个良好的注意力,中学生应做到以下几点:

(1)要有相当广泛而固定的兴趣

如果一个人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的话,也就很难产生注意力。因为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比如一张音乐会的广告,马上会引起音乐家和音乐爱好者的注意,可是对音乐毫无兴趣的人,对此就可能视而不见。

(2)要做注意力的主人,不做注意力的奴隶

譬如,新东西很容易成为注意的对象,而千篇一律的、多次重复的东西就很难吸引注意。但是在有的情况下,却需要重复,要迫使自己摆脱新东西的诱惑,把注意力集中到需要的客体上,既能够拿得起,又能够放得下。

(3)要善于集中自己的注意范围

因为注意的范围越大,把握的对象越多,要达到高度水平的注意也就越困难;反之,注意的范围越小,把握的对象越少,要达到高度水平的注意就越容易。世界上凡是有成就的人,都是能始终把自己的注意力和注意范围集中在某一点上的人。当然,这并不是说注意范围越小越好,关键是要适当。

温馨提示:

当意识到注意力不集中会给我们的学习和成长造成影响和危害时,中学生就应当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排除影响,培养起自己的注意力。

努力提高自己的想象力

想象,是人们在对现实事物认知的基础上,加工改造出来的新认识、新事物。人拥有的这种能力就是想象力。有人说,想象力是让生活起飞的翅翼,是创造新事物的源泉。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新形象的过程。在想象过程中,人脑中所出现的事物的形象,并不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简单地重现,而是新事物形象的形成。例如:方志敏1936年在《可爱的中国》一书中就有过对新中国的想象,他说:“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代替了贫穷,健康代替了疾苦,智慧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杀,生之快乐将代替死的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这时,我们民族就可以无愧色地立在人类面前,而生育我们的母亲,也会最美丽地装饰起来。”今天,这些想象都成为现实了。

想象虽然是新形象的创造过程,但它是在已有的表象的基础上加工改造来的,是从现实中来的。以神像来看,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曾说,对同一个神像,法国人画的像法国人,英国人画的像英国人,德国人画的像德国人……人是按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上帝。俄国著名文学家屠格涅夫在《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从来不会光凭脑子去创造,要描写一个人物,我必须选择一些真人作为我的凭借。”这说明想象总是来源于现实。科学家提出大胆的假设,总是从现实出发的,文学家所创造出来的典型形象,可能不是真人真事,但仍然是以生活中的事实材料为依据的。可见,感性材料越丰富,想象也越丰富。至于那些神话里的怪诞形象,虽然经常与客观事物不相符合,但也都是取材于客观现实的,是表现的重新组合。《西游记》中的猪八戒,是肥胖的人身、猪头、钉耙等所组成的新形象。因此,想象是在过去感知材料的基础上形成的。没有相应的感知材料,就不能产生想象。天生的盲人决不会想象出春天的鲜艳美景,天生的聋子决不能想象出优美的音乐。所以,想象不是凭空产生的,总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对于中学生来说,培育想象力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1)扩大知识领域,丰富表象储备

想象是在已有的表象上展开的,任何想象都不能离开已有知识基础。一个人的感性知识越丰富,就越能产生丰富生动的想象。对已储备的知识,要善于在实践中运用,在实际应用中加深印象,并在运用中提高想象的积极性。

(2)拓宽视野,博览群书

阅读是培养想象力的有效途径。阅读时,要根据阅读材料的性质提出不同的要求。阅读文学艺术作品要根据作品的描绘,在头脑中形成生动具体的形象,同时努力提高阅读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阅读科技读物,应在读懂作品文字说明的基础上,进一步全面了解各种现象的相互关系,努力领会所讲述的科学原理、原则,不能浅尝辄止,一知半解。阅读历史、地理、经济、政治类读物,不能死记硬背,要理清头绪,展开想象,做到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尽收腹中。

(3)养成想象习惯,参加创造活动

受年龄与知识的影响,中学生对周围的一切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特别富于幻想。这种好奇心与探求欲望,是值得特别珍惜与爱护的。中学生应当在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下,努力形成自己正确的世界观和树立远大的理想,力争使想象有健康的内容、正确的方向,并且符合客观实际。

温馨提示:

想象是中学生对美好人生、美好事物的一种追求,丰富的想象力能激发中学生不断创新的欲望,能促使其朝着更美好的未来去奋力追求。

努力开发自己的创造力

创造活动包括知、情、意在内的各种心理活动的最高水平上的综合。在这种综合基础上产生出具有社会价值的创造性成果的能力称其为创造力。创造不是简单的重复劳动,不是模仿,而是探索未知的创新劳动。创造力是独特地解决问题的最高级能力,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开放系统。而且创造力中的诸种因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具有高度创造力的人有许多共同的特点,影响创造力的因素也很多。

生理因素是创造力的自然条件。优秀的身体素质是创造力依存的物质基础,而且许多研究表明,人的创造力有一个最佳年龄区。有人曾统计了从公元600~1960年间,1243位科学家、发明家做出1911项重大创造发明的年龄情况。分析表明,约50%的人在30岁左右即开始做出重大发明创造,有60%的发明是由40岁以前的人做出的。25~45岁是人的创造能力最旺盛、最容易获得成果的时期,其中峰值在37岁左右。即使是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年龄也是呈现类似的统计规律:从1901~1979年间305位获奖者中,30~45岁占总人数的62.7%,其中物理奖获得者最佳年龄在25~35岁。而化学、生理、医学获奖者取得成果的最佳年龄在30~40岁。

研究表明:创造的最佳年龄还是客观存在的,中青年时期是科学创造的最佳年龄期。尽管创造的最佳年龄期是对人才群体的统计规律,但却并不适用于每一个人,有的提前,有的落后,而且学科类别不同,创造的最佳年龄期也不一样。但了解创造的最佳年龄期,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有利于做好必要的准备,及时把握创造的最佳时机,合理运筹时间,及时抓住成功的时机。

温馨提示:

创造性是一切优秀人才的本质特征之一,创造活动是人类心理的高级活动,是一种创新的劳动。一切有志成才的中学生都要努力开发、培养自己的创造力。

同类推荐
  • 学会感恩,拒绝抱怨

    学会感恩,拒绝抱怨

    没有人喜欢喋喋不休的抱怨者,宽容感恩的人才受欢迎。不抱怨的人是最快乐的人,没有抱怨的世界是最美好的世界。不批评,不责备,不抱怨;常宽容,常分享,常知足。让这本影响世界优秀人士的心灵励志读物,席卷全球600万人的人生哲思宝典,带你逃离抱怨轮回,踏上幸福快车。
  • 让成功来敲门

    让成功来敲门

    本书作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认为,天资+机遇+优良性格=成功。从这个人生成功的公式出发,本书分别探讨了天资——人生成功基础,机遇人生成功阶梯,优良性格人生成功的关键。围绕成功公式,进一步分析和诠释如何开发天资潜力、如何把握机遇、如何认清自己的性格以及修炼性格的八大途径和方法。
  • 人情世故一本通

    人情世故一本通

    《人情世故一本通》内容简介:有的人,也许满腹经纶,才华横溢,却不得人缘,屡遭人忌;有的人,也许刚正不阿,品德高尚,却常遭暗算;有的人,也许勤奋努力,满腔热忱,。却不被赏识,郁郁终生……你可以说,他们对为人处世缺乏了解;也可以说,他们在办事求人方面缺乏手段;还可以说,他们的人生经营得很失败。其实,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他们不懂人情世故。不通人情世故的人是不成熟的人,这种人不但在社会上吃不开、行不通、玩不转,而且还会时时受掣肘,处处碰霉头。即便是那些有着一技之长的人,如果不通达人情世故,最终也将难成其事。
  • 放慢你的人生脚步

    放慢你的人生脚步

    全书共分为八章,主要内容包括:生命不可承受之快、让工作回归常态、掌控好你的情绪、找回自己、学会休息、学会慢生活、限度人生、筑好心灵的后花园。
  • 20几岁,决定男人一生的成功:优秀男人必备的10种心态

    20几岁,决定男人一生的成功:优秀男人必备的10种心态

    成为优秀男人的10种心态,对成功人士的创业经验和管理经验等做了详尽的阐述,通过诸多事例。生动的刻画了成功者的艰辛历程,对读者有较好的借鉴和启迪作用。
热门推荐
  • 寒川录

    寒川录

    “我只信自己”这是他的宣言,大世争锋,天才丛出不穷,无数体质重临大世。神体独奏战歌、圣体孤傲绝世、仙体飘渺出尘。看少年凭手中刀与无尽意志如何力压无数天才、妖孽,踏上巅峰。他曾说:愿许你满天繁星。也曾道:战血不尽,战意不绝。一个人的孤独,一个人的坚持,一个人的执著追求。
  • 抗战之英雄血

    抗战之英雄血

    这是一伙活跃在抗日战场,非常神秘跟凶残的抗战份子。侦察、破坏、突袭、狙杀无所不能,让叛国者闻风丧胆,令日军头疼不止却无之奈何。很多人将他们视为英雄,可这支队伍的指挥官却觉得,真正的抗战英雄,是那些千千万万毅然踏上抗日战场抛头颅,洒热血,最终战死沙场的无名英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待君兮

    待君兮

    为了等一人归,身为血族大长老的她在人界开了一家店,并且用自己的能力实现人们的愿望,代价便是他们自身的故事…这一家店的名字便是——待君兮
  • 超神富少

    超神富少

    一个休学的富少兵王,突然被表妹逼学,走进学校,变为校草,身边美女如云。走在街头,回头率,百分之百。传奇一生,就一直逍遥吗?一个阴谋在滋生,危险在逼进。他应该如何是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七界天

    七界天

    凡俗一世几度春秋,仙魔转眼万古成空。唯我不灭,七界,混沌,我为天。
  • 敬亭高飞

    敬亭高飞

    花木兰作为家喻户晓的女英雄,真实记载中却连名字、籍贯、出生年份都众说纷纭。结合《木兰辞》做标题,做一些我自己的理解。
  • 绿茵下的龙母

    绿茵下的龙母

    铁与火的交融,化为龙的悲鸣。绿森下的宁静,隐藏巨大灾难。利维亚打败过无数来自黑暗的怪物,他立于时间之丘,行走于光暗之间。他不是一般的杀手,他的目标不局限于人类,还包括在野外各种吞噬生命的怪物,只要有人出足够多的金钱,他总能找到合适的理由来让自己接受任务。人人口口相传猎人的卑鄙龌龊,为了金币能干出不少下三滥的事情,而他就是那名危险的、邪恶的赏金猎人。但真相往往与谣言截然不同,利维亚从独眼巨人手中救下一名木材商人,从他口中利维亚得知自己曾经救过的一位女孩参加到屠龙队伍中来,让原本对此事毫不关心的他,显得十分犹豫和被动。
  • 流年

    流年

    母亲过世之后,18岁的夏延一直与父亲生活,赫林与她同岁,两人自幼便是相识,经常结伴。看似阳光的少年,性格却是暴戾而又孤傲,跟小镇上的所有荒废学业的少年一样,青春的冲撞,却找不到出口。一次意外的斗殴,结识了神秘少年陈辞安,陈辞安刚来到这个城市,因为某些不可告人的原因。父亲本是政府官员,因为被指控涉毒而被监押。而母亲已有自己的家庭。而辞安却一直坚信父亲是被陷害,一直在暗中寻找证据。而随着时间的推进,夏延却发现自己与赫林,以及陈辞安三人的人生都交缠到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