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54800000021

第21章 高推预研和中推核心机(2)

在上级没有正式批准之前,我们可以先做一些计算、分析和方案设计工作。于是我通过每周一上午的总师办公会逐步落实不需花大钱的设计工作。先安排三大部件的设计研究工作,在完成后三级设计工作的基础上,采用先进的设计方法(如全三维计算、叶片弯扭技术等),对整个七级压气机再做进一步修改完善,并强调一定要与前四级很好地匹配起来,形成一个能达到美国F404发动机水平的完整的先进七级高压压气机方案,并准备安排在所内工厂加工,需外协的项目和单位由工厂自定,所里提供经费支持。同时开展气动雾化喷嘴的全尺寸短环形燃烧室试验件和带气冷叶片的全尺寸高压涡轮部件试验件设计,但设计参数和前后接口尺寸,都要与新的七级高压压气机匹配起来,以便将来能够串装成一台完整的中推核心机。

在所内调研和安排好三大部件设计工作的前提下,我又与高推办斯永华、陈爱华等同志一起到所外单位进行调研,包括北航、南京航空学院(简称南航)、西工大、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工厂有410厂、420厂、430厂和460厂等,几乎跑遍了大半个中国。斯永华同志由于长期担任高推办主任,对高推预研和后来的中推核心机、高性能发动机预研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大家都叫他“高老板”或“斯老板”,对他有异乎寻常的亲切感。之后,我们又到航空工业部向有关机关领导做了汇报和沟通,得到发动机局王祖浒、孙巩、周晓青、柳承美、刘孝安、秦学兴、马恒儒等领导同志的同情、理解和支持。

柳暗花明又一村

完成所内外调研和初步汇报后,我们形成了一份建议稿,经王所长同意,于1988年2月13日向航空工业部发动机局上报了《关于调整高性能发动机设计技术研究立项论证报告的意见》,建议将高压压气机由四级试验件恢复为七级高压压气机部件,同时恢复带气动雾化喷嘴的短环形燃烧室和带气冷叶片的全尺寸涡轮部件研究,需新增经费2000万元。当时部发动机局原则上同意先行恢复七级高压压气机研究,经费1000万元,但需要听听专家的咨询意见。

1988年6月9—14日,新成立的航空航天工业部科技委发动机专业组在贵阳460厂召开会议,共有两项议程:一是审议624所提出的《90年代高性能推进系统预研论证报告》,大家一致认为技术指标合适,关键技术明确,课题选择配套,经费预算合理,顺利通过评审;二是讨论高推预研七级高压压气机攻关问题,则出现了明显的、尖锐的分歧,有支持的,也有坚决反对的,一时难以达成统一意见。当时发动机专业组组长枉云汉(注5)老厂长问我怎么办?我建议如果不能形成发动机专业组的一致意见,就以专家个人签名方式形成评审意见,报部发动机总公司作最后决策。结果绝大多数与会专家同意签名,并肯定624所开展七级高压压气机研究攻关是十分必要的,方案设计是合理可行的。

但会议开到最后两天,我终于坚持不住,病倒了。

当时贵阳那个地方卫生条件较差,苍蝇、蚊子很多。我开始就有点腹泻,后来愈来愈严重,一天拉20多次,吃药根本止不住,有时坐在便桶上就起不来,很快身体就出现虚脱,感到自己一点儿力气都没有了。

460厂姚克佩总师和011基地二所江和甫总师两人一起到招待所来看望我。他们一下子就看出我有点儿脱水了,说这样不行,你一定要马上去住院。我考虑第二天会议将结束,想坚持回到所里后再住院。但他们立即打电话叫来救护车,硬是把我拉到工厂职工医院输液治疗。

我在工厂医院住了3天,624所留下一位同志照顾我。到机场后,用机场的磅秤称了一下,比来时的体重掉了4千克。可见那次腹泻对我的身体影响是很大的。我至今仍很感谢姚克佩和江和甫两位总师,当时要不是他们坚持让我住院的话,后果不堪设想。后来有人说我为了这1000万元,连命都豁出去了,这的确就是我当时的心情。

1988年8月16日,部发动机总公司在北京召开“高压多级轴流压气机技术攻关”工作会议,我带领詹寿楠、周拜豪等同志参加,方案顺利获得通过。

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高推预研工作从此跨入了一个新阶段。

在申报七级高压压气机攻关之前的1987年,我还专门找到所外的一些单位和领导,得到空军第八研究所发动机室副主任常淑清同志、011基地二所江和甫总师和420厂枉云汉老厂长的大力支持。因为当时624所定位为预研所,是不能搞型号的,担心领导出面干预,所以没有正式地向部领导和机关进行过系统的汇报,完全是我找他们几个人自发酝酿的。后来有人说我们这是在搞“地下活动”,也可以这么说吧。因为当时我想,如果部里立项走不通的话,就先在几个单位联合起来干,以后再慢慢去说服领导。

当时,我们也准备分三步走:

第一步:完成总体方案和图样设计,由624所负责。以七级高压压气机为龙头,再设计一个与其相匹配的带气动雾化喷嘴的短环形燃烧室和带冷却空心叶片的全尺寸涡轮部件,并形成中推核心机;在此基础上配上先进的风扇和低压部件系统,形成7500~8500千克力的中等推力小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验证机。

第二步:是进行加工制造,由420和460厂分工负责,经费先行挂账、厂内垫付,待项目立项后再如数奉还。

第三步:分步完成部件、核心机和验证机的地面台和高空台试验,经费由624所自筹解决。

但是,这件事没有进行下去,因为没过多久部里就知道并且立项了,也就没有必要再遮遮掩掩了。

中推核心机登上历史舞台

1989年1月底,我应邀参加中央军委刘华清副主席召开的歼10飞机及其发动机汇报会,没想到突然领导要我汇报高推预研进展情况和下一步开展中等推力核心机和验证机研制的设想。听了我的简要汇报后,刘副主席当即指示:中等推力涡扇发动机的研制工作应该开始论证了。

1989年4月初,航空航天工业部发动机总公司和空军科研部联合发出通知,决定分南北两片成立两个专家小组(两个组624所均派人参加),开始中等推力涡扇发动机研制方案的论证工作,正式纳入了部的计划及管理渠道,中推发动机终于浮出水面,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624所想搞三大高压性能部件和中推核心机的想法和要求,很快就被林宗棠部长(注6)知道了,他很支持我们这样做。林宗棠部长解放前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系,曾任国家经委副主任。航空、航天两部合并后,他出任航空航天工业部部长。林部长不仅是管理型政府官员,也是技术水平高、学术造诣深的全国知名专家,在机械工程界享有崇高的声誉。

1989年4月所值班室接到部办公厅电话,叫624所准备“F404发动机的特点、高推预研的进展情况和今后预研工作的打算,派主要领导到北京向林部长汇报”。这是624所期盼已久的好消息。我们按部里的要求做好了准备,王所长和我与斯永华3人一起进京。那天的“发动机预研工作汇报会”阵势很大,规格很高,由林部长亲自主持,出席的主要领导有:何文治、姜燮生两位副部长,王昂总工程师、毛德华等几位副总师,科技局、发动机总公司、飞机总公司、财务局等相关局级领导都来了。在会上,我代表624所做汇报,王所长做补充,汇报提纲是按照部要求的三个问题准备的,但我又增加了一个“国外航空发动机发展的进展、规律及启示”,特别强调了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加强预研,打好基础,是我国自主研制航空发动机的必由之路,明确提出了“在10年高推预研基础上,开展三大高压性能部件和中推核心机、验证机预研”的工作设想和建议。讨论时几位副部长和机关主要领导同志做了发言。最后,林部长在会议总结时做了重要讲话。他首先明确表示同意624所的汇报和建议,并强调指出:在搞三大高压性能部件的同时,就要开始中推核心机的预研,否则,等三大部件研制成功后再决策就晚了。林部长的讲话高屋建瓴,全面深刻,具有远见卓识,一直成为624所开展三大高压性能部件和中推核心机预研的行动指南。

1989年6月12日,部发动机总公司下达《关于进行高性能推进系统三大核心性能试验部件研制的通知》,明确624所为该项目的技术负责单位和研制任务的具体承担单位。

1989年7月20日,部发动机总公司任命三大核心性能试验部件研制项目指挥系统的负责人:由部发动机总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周晓青任总指挥,王靖寰任常务副总指挥兼现场总指挥,我任副总指挥兼总设计师,钱笃元、朱鸿义任副总设计师,斯永华任办公室主任。

1989年7月28日—8月1日,部发动机总公司在624所召开“三大高压性能部件研制工作会议”,评审研制规划及技术方案。会议由我汇报“高推预研三大核心性能试验部件研制方案论证工作”,有关主任设计师汇报“三大核心性能试验部件的技术设计方案”。与会领导和专家称赞说:“汇报得很好,真没想到在短短时间内你们做得这么细致和深入。”所有项目都顺利地通过了专家评审。部发动机总公司陈浚总经理在讲话中说:“这是我们经过近一年的论证和调研后做出的决策。中推发动机三大高压性能部件,研制周期3年,投资3000万元。”624所与会同志报以长时间的热烈掌声。经费这一项是我们与发动机总公司反复测算和协商之后取得的共识,其数额超过了624所1988年2月13日申报的2000万元。老实地说,研制经费提多少合适,当时是颇费思量和斟酌的。提少了怕“入不敷出”,人家说你搞“钓鱼工程”;提多了又怕把领导给“吓”回去了,一时立不了项。因此,1988年在规划时我们反复仔细测算,我提出“实事求是、用好每一分钱”的原则,也就是说凡是624所能干的事就自己办,如七级高压压气机后三级的加工,虽然所内工厂的设备条件较差,经验不足,但我们还是立足在自己工厂加工,并且没有把振动传感器、二次仪表等项目列入预算中,下狠心将申报经费需求压低到2000万元,显然这是偏低的。但林部长和发动机总公司的领导还是非常了解624所的困难处境和基础条件的。经反复深入协商,把经费指标调整为3000万元,这反映出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因为以前我们向部机关申请经费时,上面只有“砍”而没有“加”的,这次不但没有“砍”反而增加了,破天荒地给我们加了1000万元。

1990年6月15—17日部发动机总公司按照林部长指示,又组织专家对624所提出的三大高压性能部件的匹配技术(即中推预研核心机)方案进行了评审。

1990年12月,国防科工委召开预研工作会议,将中推核心机技术研究列入国防科技“八五”期间18项关键技术之一。至此,中推核心机研制正式立项,登上了我国航空发动机研究的历史舞台。

“三大高压性能部件研究”和后来的“中推核心机技术研制”正式立项启动,是10年高推预研工作的重要转折点,也可以说是“起死回生”的里程碑,624所的预研工作由此走出困境,开启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新起点。

领导关怀是无穷的动力

自从航空航天工业部和林部长决定开展三大高压性能部件和中推核心机研制之后,中央军委、******各部委和空军领导相继来所视察、检查和指导工作,成为624所开展和完成中推核心机研制工作的无穷动力。

1989年10月21日,副总参谋长何其宗少将,在空军副司令员林虎中将(注7)、王昂副部长(注8)陪同下来所视察工作,传达了中央军委副主席******对航空发动机研制工作的重要指示:加快航空装备发展问题,首先就是发动机的问题,飞机的主要难点也在发动机。要走自力更生的道路,研制出自己的发动机来。

1990年2月28日,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叶正大中将一行11人,来所视察和检查工作。

1990年3月2日,国防科工委副主任怀国模中将一行4人来所视察和指导工作。1990年3月26日,国防科工委主任丁衡高上将一行16人来所视察和指导工作,调查研究,为中央专委会议作准备。

1990年4月,中央专委会议专门为中推发动机预研做出决定,指出:“八五”期间要抓紧中等推力涡扇发动机关键技术的预研工作,等取得成果后转入型号研制。

1990年5—12月,航空航天工业部林宗棠部长相继四次来所视察和检查工作,要求我们集中力量打歼灭战,要有强烈的时间观念,用拼搏精神来搞预研,来确保质量;他深入基层,看望群众,并强调指出:三大高压性能部件和中推核心机预研工作都已经定了,不能动摇,要马上进行工作,要坚持“七事一贯制”和“四个到现场”(注9),把研制工作做得更好。

原国防科工委主任丁衡高上将(右3)视察624所

同类推荐
  •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2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2

    本书主要讲述了中年时期的苏东坡在政治、文学上的成就及其情感生活。在政治层面,苏东坡仕途坎坷,多次被贬,甚至卷入“乌台诗案”的困局,但他不改一心为民的政治理想,体恤百姓,刚直不阿。在文学层面,他是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文化巨人,继欧阳修成为第二个“文坛宗主”,写了很多流传至今的诗词,堪称空前绝后的一代奇才。在情感层面,该书主要讲到苏东坡的第二任妻子王闰之,她质朴贤淑,在苏东坡遭受排挤时,默默地照顾他,直至离开人世。
  • 因为尽情,所以伤心:纳兰容若传

    因为尽情,所以伤心:纳兰容若传

    《因为尽情所以伤心(纳兰容若传)》是一本全面讲述大清第一才子纳兰容若短暂却又精彩一生的人物传记。纳兰容若的诗词近年来不断升温,尤其为年轻人所喜爱。因此他的诗集或者对他的诗词进行解读的图书种类不少,而且大都畅销。如安意如《人生若只如初见》。但像本书这样人物传记却少之又少。本书作者晓梦斜阳光是研究与纳兰容若相关的历史文献与文学作品就花了五年。本书所展现的纳兰容若,真实、全面,许多故事闻所未闻。而且作者以女性的笔触去体会、描写纳兰容若,文辞优美,读来美不胜收。绝对媲美《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传》。
  •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外交家上

    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百位世界杰出的外交家上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 尘埃里的姐妹花:张爱玲与苏青

    尘埃里的姐妹花:张爱玲与苏青

    本书把视角房子张爱玲和苏青身上,分别选取了她们人生中的几个片段,描写张爱玲和苏青的生活、工作、交友等方面。
  • 震撼中国的100位英雄模范人生

    震撼中国的100位英雄模范人生

    虽然生活的年代不同、事迹不同,但他们都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贡献。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人生境界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他们是民族的英雄,时代的先锋,祖国的骄傲!他们的名字如璀璨的明星,照亮了后人前行的道路!他们的功绩会永远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史册!他们永远是人们学习的榜样! 八女投江、夏明翰、张学良、杨虎城、白求恩、刘胡兰、狼牙山五壮士、董存瑞……他们的人生都是壮美的。他们的名字令人感动、催人奋进。本书属人物传记类图书。本书以“双百”人物为对象,再现了他们光荣模范的一生事迹,为弘扬爱国精神、社会主义文明提供榜样。
热门推荐
  • 全球最强的男人

    全球最强的男人

    人类文明突飞猛进,从青铜时代以来,人类经历了蒸汽时代,电力时代,信息时代,基因变革时代,灵气复苏时代,如今是31世纪初,拥有各种异能的超凡者们开天辟地,人类分化成两个文明!修炼文明,科技文明。杨凡躺在床上,颇为感慨!无敌之后,我再也感受不到紧张,悲伤,恐惧,各种情绪都仿佛离我远去。现在的我,只想做回普通人,我要找回自己的初心!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巫为上

    巫为上

    巫为上,X为下!蚂蚁民:如同猪牛羊一样,可随意屠宰。见着巫,都得五体投地!巫平民:一跪一拜敬着贵族与巫子们。一旦昂首挺立,就是暴尸荒野。巫子:上天的宠儿,拥有者无与伦比的巫力。但见着贵族还得,迎面鞠躬。巫贵族:尊崇的地位,华丽的服饰,高昂的头颅。巫力如同春雨般贵如油。至尊的地位,独一无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巫大陆,巫为尊,X为卑!掉落在巫世界的两人,开启人生的新的征程。逻辑王PK炸毛王,尽是他乡之客,不坠青云之志!赌上我的灵魂,亲眼见证巫与X的平等!目睹逻辑王和炸毛王开创盛世!
  • 这对cp太好嗑了

    这对cp太好嗑了

    夏日一个周日的午后,太阳炙烤着大地,窗外的蝉鸣过分地聒噪季睫和晏筠提前回到学校,都往教室的方向走去,男生似乎走的更快些,女生也好像不认识他一般在后面不远不近地跟着。不一会儿,两个人走进走廊,不约而同地往一个教室走去,进了教室,季睫和晏筠都笑了,这是两个的小秘密,小心翼翼地守护着……若干年后晏筠宠溺地说:“能不能别作?”“嗯~”季睫拉长音,“我就zuō!”“啾!”季睫在晏筠脸上飞快地嘬了一口。晏筠无奈地看着身边人的可爱动作。
  • 废柴公主的崛起之路

    废柴公主的崛起之路

    她,猫族九公主,虽天生废柴,受继母虐待,被白莲花姐姐欺负,但深得父皇,三皇兄,六皇兄,八皇兄喜爱,一次阴谋,他被姐姐们推入水中丧生,异魂重生,她天资爆表,圣兽护体,世界第一。(本文双男主,一男配,双结局,)本文已弃
  • 道姑的妖仙大人

    道姑的妖仙大人

    古灵精怪的道姑林语嫣出生在一个世世代代为道士的家族,直到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事,历经曲折最终该何去何从。
  • 记录员

    记录员

    我在城市和乡村之间的游荡,在人群和酒吧里停留,穿过森林和高山,找到被遗忘的书信和雕刻,口口相传的神话,乡间传说,诡异传闻,将它们刻在石板上,记录下来。总之就是什么奇奇怪怪,神神叨叨,乱七八糟,奇形怪状的东西都有可能出现的故事集。
  • 爱情练习题

    爱情练习题

    当初在互许诺言的那一刻,谁也没有想过从爱情的世界里逃跑?然而,在相爱的过程中,又有几人能坚守到最后?本书通过忠实陈述爱的真实案例,透过一次又一次爱的经验,来帮助我们完成爱的练习题。本书中,作者从“自省、清醒、冷静、相处、尊重、放下”六个部分来分析,在男女相处的过程中,有时我们需要冷静,有时需要适当的示弱,更多的时候,我们必须先认清自己、反省自己,才能拥有更多的智慧、更大的心胸清楚地明白,在相处的每一刻,我们是用什么方式爱着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孽爱掠宠

    孽爱掠宠

    她成为他的禁宠,孽爱掠宠,真正的爱情开始降临的时候,曾经强要的爱变成心心相印的时候,他们的孽缘才真正开始……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白马王子,貌似都会从白马变成黑马,从此虐爱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