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85300000026

第26章

王莽本来以重兵东进攻赤眉军,以确保洛阳(今洛阳东)的安全,当他得知绿林军建政称号,并围攻宛城时,感到长安(今西安西北)所受威胁更为严重,对更始农民起义军的战略动向十分不安,于是慌忙改变军事部署,将主力由对付赤眉军转而对付更始军(又可称为汉军,既绿林起义军)。派遣大司空王邑到洛阳,会合镇守洛阳的大司徒王寻,征发各州郡精兵,由各州郡牧守带领,组建集结大军约43万,号称百万南进攻打更始军。随后,还携带一批虎豹犀象之类猛兽以壮军威。企图以优势的兵力与更始农民军进行决战,一举消灭绿林军,以确保宛城,安定荆州,保障长安、洛阳的安全。

5月间,王邑、王寻率军西出洛阳,南下颍川(今河南禹州市),在那里与纳言大将军严尤、秩宗大将军陈茂军两部会合,并迫使先期进抵阳关(今河南禹县西北)的更始军刘秀部撤回昆阳。然后继续推进,逼近昆阳城。

当王莽军逼近昆阳的时候,昆阳城中的部队仅有八九千人。如何对付气势汹汹、兵力处于绝对优势的强敌,更始农民军意见开始时并不统一。有的将领认为敌我兵力众寡悬殊,难以取胜,因而主张避免决战,化整为零,分散避敌,先回根据地,再图后举,而且多数将领主张放弃昆阳城。但刘秀则坚决反对这种消极做法,他主张集中兵力,坚守昆阳,迟滞、消耗王邑新军的兵力,掩护更始主力攻取宛城,然后伺机破敌。而且坚守昆阳尚有生存希望,如果畏惧强敌退却,必然导致昆阳、宛城两地的起义军都会被歼灭。诸将终于被刘秀说服,同意了刘秀的建议。这时王邑的先头部队10万人已逼近昆阳城北,在这紧急关头,诸将讨论后决定由王风、王常等率众坚守城邑,另派刘秀、李轶率13骑趁夜由南门出城,赶赴郾县、定陵一带调集援兵。

王邑、王寻等人统率新莽军蜂拥抵至昆阳城下,将其团团围困。这时曾与绿林军交过手、深知其厉害的严尤向王邑建议说:昆阳城易守难攻,而且更始农民军主力正在宛城一带,我军应当绕过昆阳,迅速赶往宛城,疾攻在宛城外的刘寅,先击败更始军在那里的主力,必然能获得胜利,以解宛城之围。届时,昆阳城即可不战而破。然而王邑、王寻等人自恃兵力强大,根本听不进这一适宜的意见。王邑认为,百万大军不能破昆阳小城,有损军威。

坚持先攻下昆阳,再进击更始农民军主力。于是动用全部兵力列营百余座,围昆阳城数十重,猛攻不止。并傲慢地扬言:“百万之师,所过当灭,今屠此城,喋血而进,前歌后舞,顾不快耶!”随着时间的推移,新莽军后续部队陆续赶到了昆阳附近。40余万部队,在王邑的指挥下轮番向昆阳城发起进攻,驾起的云车高达10余丈,新莽军俯瞰城中,居高临下,弩矢如雨,以冲车撞城,并挖掘地道攻城,企图强攻取胜。昆阳守军已经别无退路,遂依靠城内人民的支持,昼夜合力抵抗,坚守危城,虽然多次击退王邑新军的进攻,给予敌人以很大的消耗和挫折,但是形势已经十分危急。

严尤眼见昆阳城屡攻不下,已方的部队已然日趋被动,于是再次向王邑建议:“围城须网开一面,使城中守军逃出一部分到宛城下,去散布恐怖情绪,以动摇敌军的军心,瓦解敌军的士气。”可是刚愎自用的王邑依然不予采纳,反而坚信破城在望。

刘秀等人到达定陵、郾县后,经过反复的游说,终于说服不愿出兵的诸营守将,于六月初一率领步骑精兵约万余人立即驰援昆阳。此时王邑新军久战不下,已经疲惫,锐气早已丧失殆尽,这就为更始军击破它提供了战机。

于是,刘秀亲率领千余援军精锐步骑为前锋,在距王邑新军二三公里处列成阵势,准备接战。王邑、王寻等人自恃兵力雄厚,骄妄轻敌,只派出数千人迎战。刘秀率领部队奋勇进攻,反复猛冲,当场斩杀王邑新军数十人,诸将并力奋进,新莽军被迫退却,并被歼灭了上千人。更始农民军取得了初战的胜利,大大振奋了部队士气。

刘秀为了鼓舞全军士气,动摇敌人军心,便伪造了攻克宛城的战报,用箭射入昆阳城中;又故意将战报遗失,让王邑新军拾去传播(其实在此时,更始起义军主力在刘寅的率领指挥下,已经于3天前攻占了宛城,但捷报还没有传到昆阳)。这一消息一经散布,昆阳城中的守军士气更为高涨,守城的决心更加坚决;而王邑新军则由于屯兵昆阳坚城下时间比较长,久攻不下,而且听说宛城已经失陷,士气更为沮丧和低落。胜利的天平开始向更始农民军这一边倾斜了。

刘秀又及时捕捉战机,在取得初战胜利后,乘新莽军士气沮丧和主帅狂妄轻敌的弱点,精选勇士3000人,由城东迂回至城西,出其不意地绕到敌军的侧后,偷偷地涉过昆水(今河南叶县辉河),向王邑新军大本营发起极其猛烈的攻击。在此时王邑、王寻等人依旧轻视更始军,认为更始军仍然不堪一击,没有把刘秀放在眼里,同时又担心州郡兵马失去控制,遂下令各营勒卒自持,不准擅自出兵,而由自己和王寻率领万人迎战刘秀的冲杀。

然而,王邑这一做法造成了严重的恶果。在刘秀所率领精兵强将的猛烈进攻下,王邑手下的万余人马很快陷入被动挨打的困境,阵势大乱。可新莽军诸将却又因王邑有令在先,各州郡兵将谁也未敢前出救援,致使王邑新莽军败溃,王寻被杀。昆阳城内的守军见新莽军主帅已脱离部队,敌军阵势已乱,也乘势及时出击,内外夹攻,杀声震天动地,打得王邑全军一败涂地。王邑新军的将卒们见大势已去,遂纷纷奔跑逃命,互相践踏,积尸遍野。这时又恰遇大风飞扬揭瓦,暴雨骤至如注,所带虎豹犀象之类猛兽受惊后四处狂奔,踩踏新莽军兵将,滍水突然剧涨,王邑新军涉水逃跑而被淹死者不计其数,死伤者的尸体使得滍水河水都流不动了。最终,仅有王邑、严尤等率长安兵数千人狼狈逃脱,窜入洛阳城。至此,昆阳之战就在更始起义军歼灭王莽军主力,并尽获其全部装备和辎重的辉煌胜利中结束了。

三、作战评析

昆阳之战是绿林起义军推翻王莽政权的一次战略性决战。

在这次决战中,刘秀等人领导的绿林农民起义军,以大无畏的勇敢精神和灵活机动的战法,一举全歼王莽赖以维持统治的军队主力,撞响了新莽王朝彻底覆灭的丧钟,在中国历史上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战后绿林军分兵进击,一路由王匡率领,攻克洛阳;一路由申屠建、李松率领,西入武关,直取长安。长安市民暴动杀了王莽,绿林军迅速攻入长安,新莽政权垮台。

在昆阳之战中,王莽军的兵力有43万人,而更始起义军守城和外援的总兵力加在一起也不过2万人,双方兵力对比如此悬殊,在战争史上也是十分罕见的,然而起义军竟能取得全歼敌人的辉煌胜利,这绝不是偶然的。归结其要旨有这么几条:政治上,反抗王莽暴政统治符合广大民众的愿望和要求,因而得到民众的拥护和支持,这是昆阳之战中起义军取胜的深厚政治根源。

军事上,起义军实施了坚守昆阳、牵制敌人、调集兵力、积极反攻的正确策略,严重迟滞了王邑新军的行动,消耗了它的实力,牢牢地掌握了战场攻守的主动权。在作战指导的具体运用方面,起义军敢于拼杀,坚决果断,同仇敌忾,英勇顽强,士气高昂,又善于利用敌军的弱点,善于运用谋略,攻心打击和军事进攻双管齐下,摧毁敌人的战斗意志,积小胜为大胜;并且能够把握战机,分兵迂回,作战目标明确,选择敌军指挥中心为首要进攻目标,将其一举拿下,使得敌军陷于群龙无首的境地,为后续进攻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最终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反观王邑新军,指挥不力,骄傲自大,轻视对手,军心不稳定,内部意志不坚,听不进去部将正确的建议。战术手段呆板,只是依仗兵力优势强行攻击,不知灵活应变。在于作战目标的选择上也不能把握重点和关节点,自然最终难以逃脱失败的命运。

八一声战

本篇取意于“虚张声势”,旨在阐述进攻作战中“声东击西”战术的重要作用问题。“声东击西”实际上是一种佯动误敌的战术手段,是指挥员经常用以进攻敌人而且屡屡奏效的战术,往往诱使敌人就范,进而达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作战效果。这在现代高技术战争中仍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只要我们加强对敌军的侦察和分析,并善于调动敌人,或通过示假等手段使敌人出现指挥或部署上的失误,寻敌之虚,就一定能以小的代价获取大的胜利,最终战胜敌人。海湾战争中,美军的“左勾拳”行动则是现代高技术战争“声东击西”战述的具体体现。

【原文】

凡战,所谓声者,张虚声也。声东而击西,声彼而击此,使敌不知其所备。则我所攻者,乃敌人所不守也。法曰:“善攻人者,敌不知其所守①。”

【意译】

凡进攻作战,所谓声,就是虚张声势,即声东击西,声南击北,使敌人不知道应该在哪里设防。而我所要进攻的地方,恰是敌人不防守的地方。《孙子兵法》指出:“善于进攻的人,使敌人不知道怎样防守。”

【原例】

后汉建武五年,耿与张步相拒,步使其弟蓝将精兵二万守西安,诸郡太守合万余人守临淄,相去四十余里。进兵画中,居二城之间。视西安城小而坚,且蓝兵又精;临淄虽大而易攻,乃敕诸将会,俟五日攻西安。蓝闻之,日夜为备。至期,敕诸将夜半皆蓐食,会明至临淄。护军荀梁等争之,以为宜速攻西安。曰:“不然。西安闻吾欲攻之,日夜备守;临淄出其不意,至必惊扰,攻之则一日可拔。拔临淄则西安孤,张蓝与步隔绝,必复亡去,所谓击一而得二者也。若先攻西安,不卒下,屯兵坚城,死伤必多。纵能拔之,蓝帅兵奔还临淄,并兵合势,观人虚实,吾深入敌地,后无转输,旬日之间,不战而困。诸君之言,未见其宜。”遂攻临淄,半日拔之,入据其城。张蓝闻之,果将兵亡去。

(自《后汉书·耿弇传》)

【译文】

东汉建武五年(公元29年),大将耿弇率军同割据势力张步相对抗。时据守剧县(今山东昌乐西北)的张步,派遣其弟张蓝率领精锐部队2万人进驻西安,并令其所辖诸郡太守集中兵力万余人驻守临淄,两城相距20余公里。耿弇率军进至画中,此地位于西安与临淄二城之间。耿弇侦察知道西安城小而坚固,且有张蓝精锐部队防守;临淄城虽大却容易攻取。于是,耿弇责令诸将集会一处,宣布说5天后进攻西安。张蓝获此消息后,昼夜严加戒备。

到了第五天,耿弇命令全军将士提前于半夜起床吃饱饭,天亮时候进至临淄城下。这时,护军荀梁等人在攻打临淄的问题上同耿弇发生了争执,他们认为应当迅速攻打西安。耿弇分析指出说:“不能先打西安。因为西安的守敌听说我军要进攻他们,已经昼夜加紧守备;我们现在进攻临淄乃是出其不意,必使该城守敌惊慌失措,猛攻一天就可破城。攻克临淄,西安就陷入孤立境地,张蓝因与张步之间交通断绝而成孤立无援之敌,因此必定又将弃城逃跑。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一箭双雕的战法。如果先攻西安,不能很快攻克,屯兵于坚城之下,必会给我军造成更多伤亡。纵然能够攻克西安,张蓝率兵逃往临淄,与该城守军合兵协力,便可寻机向我发动进攻。我军深入敌境作战,没有后方供应,10天之内,不经交战便将陷入困境。诸位所谈意见,看不到有何恰当可取之处。”于是,耿弇挥军进攻临淄,半天即攻克,进占了该城。张蓝听到这个消息后,果然率兵逃跑了,汉军不战而得西安。

八二和战

本篇旨在阐述如何运用“和谈”手段配合军事斗争的问题。

战争实践经验证明,军事策略的实施往往离不开政治、外交策略的紧密配合。而假装议和则是指挥员常常用以迷惑和麻痹敌人的重要手段。然而,善战者不仅应当善于运用“伪和”手段配合军事进攻以夺取作战的胜利,而且更应当善于识别敌人“伪和”阴谋以挫败其作战意图。

【原文】

凡与敌战,必先遣使约和。敌虽许诺,言语不一。因其懈怠,先锐卒以击之,其军可破。法曰:“无约而请和者,谋也①。”

【意译】

凡与敌交战,必须首先派遣使者议和,敌人虽然答应了某些条件,但其内部意见并不一致。趁敌懈怠的时候选派精锐兵卒攻击,就可以打败敌人。《孙子兵法》指出:“敌人尚未受挫而主动议和的,一定是另有图谋。”

【原例】

秦末,天下兵起。沛公西入武关,欲以二万人击关,张良曰:“秦兵尚强,未可轻。闻其将多屠、贾子,易以利动。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且日益张旗帜为疑兵,而使郦生持重宝啖秦将。”秦将果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叛,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懈怠击之。”沛公乃引兵出击秦军,大破之。

(自《史记·留侯世家》,又见《汉书·张良传》)

【译文】

秦朝末年,全国各地都纷纷起兵反秦。沛公刘邦率军向西进入武关后,准备用2万兵力进击峣关的秦军。谋士张良劝告他说:“秦朝的军队现在还强大,不可以轻视它。我听说那里的守将多是屠夫、商人子弟,这些人是容易以财物利诱所买动的。我希望您暂且留下坚守壁垒,派人先行一步,筹备5万人的粮食,并在峣关附近的山上多多张挂旗帜,作为迷惑敌人的疑兵;同时,派遣郦食其携带贵重宝物前往峣关收买秦将。”秦军将领在郦食其的重利诱惑下,果然叛秦而要与刘邦军联合一起向西袭取秦都咸阳,刘邦打算听从秦将的意见。但张良及时提醒刘邦说:“这仅仅是秦军将领想要反叛罢了,恐怕他们的士兵不会服从。士兵一旦不服从,必将给我们带来危险。因此,不如乘秦将麻痹松懈之隙而出兵袭击他们。”刘邦于是亲率大军袭击峣关,把秦军打得大败。

八三受战

本篇旨在阐述处于被敌人包围的情况下作战应注意把握的问题。在实战中被敌人包围的情况下,是坚持抗击,还是撤退,不能一概而论,应当根据敌情、我情、地形、任务等方面的条件而定。正确的作战指导应该是,依据实际情况,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打得赢不打,容易丧失战机,是保守主义;打不赢硬打,容易遭受失败,是冒险主义。古今中外作战,各自情况虽然各不相同,但其中的道理是一样的。

【原文】

凡战,若敌众我寡,暴来围我,须相察众寡、虚实之形,不可轻易遁去,恐为尾击。当圆阵外向,受敌之围,虽有缺处,我自塞之,以坚士卒之心。四面奋击,必获其利。法曰:“敌若众,则相众而受敌①。”

【意译】

凡攻战,如果敌以众多部队突然包围了我,就必须在查明敌人众寡和虚实态势后采取应对措施,而不能轻易逃走,这主要是恐怕敌人尾追攻击我。应当将部队摆成圆阵而向外,以对付敌人的包围。即使有缺口,自己也要尽力堵住,以坚定官兵的信心。这样四面奋战,一定能得到胜利。《司马法》指出:“敌人如果众多,就要面向敌人严阵以待。”

【原例】

同类推荐
  • 抗战之乱世兵王

    抗战之乱世兵王

    弱肉强食的年代,唯有以拳头和智慧说话。兵王凌厉的刀法,飘逸的武打是男儿忠义本色的体现,那些挥洒的鲜血,就是暗示着这残寒世界的幕景!这是一部超热血的男儿戏----赚钱、美女、爱国一样都不能少。
  • 楼兰兴亡录

    楼兰兴亡录

    晋武帝晚年,朝中大臣张仁贵被当朝司徒萧桧诬陷以致全府人被杀。张仁贵刚出生的小孙子张成俭在奶妈王兰花和一位发现萧桧与东海王密谋叛乱而躲在张府的王怀恩共同保护下逃到楼兰国。张成俭长大后,在“西域文武大会”上夺得“文辩会”第一名而被楼兰国王授予高官,让他与沈明空主持经济变法。同时,张成俭营救出在“西域武斗会”上夺得第二名的龟兹人高灵深脱难并举荐给楼兰国王,楼兰国王让高灵深主持“军事变法”。从此,他们三位在楼兰国开始了变法图强。鄯善国王也想统一古楼兰地区,为此楼兰变法时鄯善国也在变法,鄯善国王请在“西域武斗会”上夺得第一的宇丰铠主持军事变法。楼兰和鄯善两国开始了你死我活的争斗。
  • 我是一名狙击手

    我是一名狙击手

    只有当你倒下时才能意识到我的存在!这就是狙击手。
  • 日军海外征战记下卷

    日军海外征战记下卷

    本书共分21章,按照以史为经、以事为纬的思路,以章回体的形式介绍了日本从崛起,到对外疯狂侵略,到最后惨遭失败的历史。
  • 第二次世界大战非洲战场:大漠厮杀

    第二次世界大战非洲战场:大漠厮杀

    1939年9月前,中国的抗日战争、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战争等世界反法西斯抵抗运动就拉开了序幕;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宣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正式开始;1945年9月3日,日本向盟国投降,昭示世界反法西斯伟大战争取得全面胜利。
热门推荐
  • 邪王俏妃

    邪王俏妃

    【甜宠+强强+1V1+爆笑+轻松+爽文】一个是杀手界的头号人物,一个是神偷世家的传人。他们因为一个神秘盒子不期而遇,从此新的命运转轮悄悄为他们开启……她,古灵精怪,天不怕地不怕,却是怕他,因为她不知何时偷了他的心。从此躲他、忍他、让他、想他、恋他……最后无奈的发现自己不能没有他!谁说杀手都是冷漠无情?如果是,那他,就是杀手界的一朵奇葩!他对谁都可以冷漠淡然,唯独面对她时人设瞬间崩塌。从此逗她、怜她、护她、爱她、宠她……有一天兴奋地发现她也喜欢他!欢迎小可爱收藏阅读(*^ω^*)!
  • 我家醋海又涅槃啦

    我家醋海又涅槃啦

    小两口日常:黄青桔:“你去哪儿?”风瑾昭:“涅槃!”黄青桔:“为啥?”风瑾昭:“你心里没点数吗?”黄青桔:“行吧。记得带点孜然辣椒面,外焦里嫩时叫我一声。”风瑾昭:“……”体弱多病、双商奇高的病娇师妹,腹黑起来又A又飒。经常在醋海翻波的火爆凤凰师兄,开窍起来又盐又甜。
  • 南山祭

    南山祭

    冰封的巨棺里,沉睡的是不曾开掘历史还是不为人知的民族?早已诞生了一百二十五亿年的宇宙可曾孕育其他文明?如果有,他们在哪里,他们可曾来过我们的世界。
  • 和平精英之英雄崛起

    和平精英之英雄崛起

    一群怀着梦想的电竞孩子,他们虽然追梦方式不同,哪怕还未开始就不被人看好,可是只要还有一点点希望,只要最后结果还未可知,他们就永不放弃,这是一个人的荣耀,也是为了团队的光荣,更是他们成长的路……“只要路在脚下,只要还有心中一丝光明,我们就永不放弃,我的命运我说了算!”这是他们经常说的话
  • 苦逼中的战斗机

    苦逼中的战斗机

    这是一个起初看着挺良心的系统一步一步坑宿主的故事。(作者瞎写看着玩就行)天行九歌-全职高手-诛仙-雪中-秦时明月-妖精的尾巴。
  • 曲尽梦歇

    曲尽梦歇

    一次山匪袭村,平民陆惟意外成了幽齐国荣宠无限的静嘉公主。梦中的白衣男子,神秘阴冷的国师,陌生又熟悉的感觉……
  • 唯宠世尊之笔录

    唯宠世尊之笔录

    他们是专情的帝王或领袖,她们或许只是过客,又或许是他们的命。得之吾幸,失之吾命。
  • 旅游经济学

    旅游经济学

    旅游经济学是研究旅游活动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经济科学。研究旅游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各种经济关系和旅游业发展规律的学科。它和农业经济学、工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物资经济学一样,是研究国民经济中某一部门的经济学科。旅游经济学区别于旅游饭店管理学、旅游市场学、旅行社管理、旅游地理学等学科。这些学科是以旅游业中某一具体业务做为研究对象,而旅游经济学是从整个旅游经济活动全过程进行研究的。有诸多该学科教材及论著。
  • 本男神朴实无华

    本男神朴实无华

    “我为什么要过得朴实无华且低调?大概是因为除了帅气一无是处吧。”“作为一个神豪系统持有者,我的父母还是去了非洲。”“金钱不能带来快乐,宠妹可以。”“只要我是个面瘫,他们就不会把我看穿。”——————日常轻松流~
  • 赌石之财阀娇妻

    赌石之财阀娇妻

    苏翡被车撞了,赌徒父亲和继母卷走医疗费,若不是许桓之又一次付清欠债,只怕她就要眼睁睁看着自己走向死亡。再次醒来时,天赋异能,让她能透过石头看到价值千金的翡翠。赌石暴富,豪门爱情,望族遗产,贵族身份……在那一刻通通向她砸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