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50300000021

第21章 清明时节雨纷纷(1)

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阴。每年寒食这天回老家上坟填土,天是雾濛濛的,石许是天人感应,一种哀伤凄侧之感笼罩在心头。

乍暖还寒时节,尽管风吹在身上还冷飕飕的,善解人意的柳树已抽出淡绿色的枝条,垂发披肩,神情戚戚。坟头上小草泛绿一片,色的地丁花,淡黄的苦菜花在微风里频频点头,默哀泣诉。坟地的松树比春节上坟时绿了许多,叶缘上长满了米粒似的花序。记小时候每到寒食清明,我和弟弟到老茔地松树林里折松枝。邵,老茔地里的松树又高又粗,爬上去很吃力。风一吹,发出阴森森声响。乌鸦鹊莺唧唧喳喳地在松林间绕来绕去,我最害怕的是猫鹰,虽然它白天趴在树上不动。上树前我先折一根粗松枝摇晃泰着,免得受到它们的攻击,再捡邓些叶缘上米粒密集的松枝折,折一枝,往地上扔一枝。

清明戴松柏的传统不知何时兴起,每到这天早晨,男人插在帽沿上,女人戴在发夹上。据说清明这天戴松柏脑子清醒,不头痛。

松叶确实是一味中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说,久服能生毛发,安五脏,益气延年,治恶疾。我认为,清明这天戴松柏清脑治病不过是民间传说而已,也是精神上自我安慰罢了。

寒食这天,我很小就跟着父亲上坟填土,这是我们农村的既定俗。那时候,老茔地里坟多,印象中有几座很大的坟。一到坟地,就指着坟堆对我说,这是你那位老爷爷老奶奶的,那座是你爷爷伯伯的。辈分高的,坟堆自然大,填起来费力。辈分低的,坟堆小,。填完了土再扎一个圆锥形的土堌堆放到茔顶上,压上黄纸。填完了土的坟就一个人穿着黑大袍戴着礼帽端坐在那里,庄重、威严、肃穆。然后便是烧纸祭奠,跪拜叩首。这是农村小男孩必须从小学会的礼仪。

父亲上坟时总是给我讲寒食清明的来历。说春秋时期的介子推跟随被骊姬流放在外的重耳,受尽了千辛万苦,在粮绝水尽之时,重耳饿昏倒地,介子推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烤熟了给他吃。当重耳登上国君之位成了晋文公之后,封赏时竟忘了介子推。经人提醒后晋文公欲给介子推封赏时,不愿追名逐利,不爱荣华富贵的介子推坚辞不受,背起了老母躲进了绵山。晋文公企图利用烧山的方式来迫使介子推受封,结果导致了介子推与其母抱树而死的悲剧。晋文公感动之余下令每年这一天禁烟火,吃冷食来悼念介子推。

两千多年来,老百姓一直怀念这位忠君为国、不求报答的介子推,把忠孝节义当作治国理家之本,传承下来。每到寒食这天,为逝去的亲人祖先和为国捐躯的英烈们扫墓填土,寄托哀思。

我非常崇敬介子推,他那高尚的品格给我幼小的心灵打上了烙印。

村里老茔地里原有几十座坟墓。“****”时被当成“四旧”给革了。坟头平了,石碑推到,松树杀掉。拆出的坟砖建了屋,棺材板做了门窗。老茔地上一时白骨遍地。那些不知羞耻,不嫌腥臭的狗们,叼着先祖的骨头到处乱跑。晚上,老茔地里冒着蓝荧荧的磷火,好似冤鬼的眼睛,我们称鬼火。无树可倚的猫头鹰发出凄厉的叫声,令人恐怖惊悸。当时村里有几个人得了精神分裂症,老人们都说是拆祖坟让鬼魂魔的。村革委一名干部家里盖房子,用坟砖垒墙,棺木做门窗,住进去不久,其母吊死在门框上。“****”结束后,这位干部也突然病逝,死时才四十多岁。

村里重新规划义地(新坟地)后,父亲和我把三代宗亲的骨殖移到义地里,就是现在的六座坟墓。

爷爷奶奶的坟墓在后面,旁边是二爷爷的,前面是伯父伯母及堂伯叔父的。坟墓是逝者的房屋,一家人按辈分长幼排列。生者不离父母,死后也依偎在父母身边。六座坟墓中,我只认识奶奶和伯母两位女性,其他人皆无印象。

爷爷于1944年去世,时年65岁。关于爷爷的事,我知之甚少。只听奶奶和父亲说起过。爷爷是一个普通农民,年轻时信奉佛教、道教、吃斋念佛,行善积德,中年后渐入法门。他热心慈善事业,设道场做法事,劝诫人们多行善不作恶。自己带头捐款,四处化缘,修桥建庙设学堂。上世纪三十年代参加了康有为、江寿峰发起成立的“万国道德会”,自费请教师讲授《四书》、《五经》,宣传孔孟之道。以期用讲道德、说仁义的方式来消弭战争,实现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社会。然而当时国内战争频仍,列强人侵,国遭涂炭,民不聊生。终未能如他所愿。

爷爷没上过学,不识字,他的记忆力特别好。《道德经》、《华严经》等几部经书他从头到尾背得烂熟。去世后,弟子们称他为法师,并给他立了一座雪花白大理石石碑,找当地书法家拟的碑文。

佛文相通,我自幼爱好文学,大约是传承了祖父的基因。

“****”中,村里几个造反派企图给爷爷罗列罪名,并且四处打昕,调查取证。可是佛海无边,人心向善,哪儿能取得什么罪证。知情之缘,皆赞誉之声。不过,爷爷这座雪花白大理石石碑倒是挺神奇的充满神话色彩。造反派把爷爷的碑作为“四旧’”推倒后,运到大队磨坊,凿上两个方孔固定柴油机。“****”即将结束时,大队磨齄垮了,那块大理石碑也神不知鬼不觉地消失了。父亲找遍了全村也没找到。五年后,父亲偶然间在村子西头的沟崖上发现一座石骋,擦去泥土后才认出是爷爷的邓座石碑,就把石碑抬到爷爷的坟前。几年后,才知道这家当年盖房子时,把石碑抬到自己家的门前,不知好么原因,垒墙时没用,就把石碑垫在自己家门前的街上。不几年,他父亲去世了。儿媳妇过门后,整天腰痛腿痛浑身病,不能下地走路。到处问医求药,钱花了上千元也不见病情好转。得病乱求医。无奈之下就去找看手相的人看,看手相者掐手相面,问后便说,你家门前有块大石头,你的病是叫那块石头压的,回去挖出来就好了。儿媳妇回家和丈夫说,丈夫半信半疑,因为当年建房子时他还小,不知道门前埋没埋石头。就用铁锨镐头深挖,挖到五六午公分时镐头“砰”的一声,火星四溅,果然碰到一块大石头。挖出来看,是一座石碑,就把它抬到屋西面的沟崖上。后来他妻子再也没求医吃药,病竟然慢慢地好了。

在与朋友议论人死后有无灵魂时,朋友说,人活着时的精神,死后就变成了灵魂。说精神和灵魂一样,都是虚的、空的,看不见摸不着。我并不认同。不过前几年媒体上就人死后灵魂是否存在问题进行过探讨,还有理有据的争论过,始终无有结论。有资料介绍,美国人做了一次调查问卷,有23%的美国人说自己见过鬼,真是骇人听闻。当然,世界上有些现象至今用现代科学解释不透。但有一点应该牢记,就是对一辈子行善积德,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活着应该尊重,死后更应该敬仰。哪怕是他的神位也不能随意玷污和亵渎。否则,即便不会受到但丁《神曲》里描写的那种惩罚,也会心神不宁,魂魄不安。

现在爷爷的石碑躺在爷爷的坟上,当年固定机器的两个孔就像两只眼睛,孔里长出的小草也像老人的睫毛。土蜘蛛和蚂蚁在石碑上爬来爬去,似乎在考察这座石碑的价值。我折了一把草,赶走那些无聊的蜘蛛和蚂蚁,轻轻拂去碑面上的土,笔力严谨的楷书碑文清晰醒目。

我没见过爷爷的面,连他的照片都没见到过,脑子里也现不出爷爷的相貌和轮廓,但听到他的名字,看到他的碑和坟,亲情便油然而生。这大概就是血脉相传骨肉相连的缘故吧。

人是隔辈亲。我最敬爱的是奶奶。往坟上填着土,朦胧中仿佛听到奶奶叫我的小名。她那慈祥的面孔,硬朗的身板,闪现在雾濛漾的空中。奶奶于1975年去世,终年91岁。去世三十多年了,还时常梦到她。奶奶是一个伟大的女性,对她的评价可用几个字概括:遵从礼教、行善助人、勤劳俭朴、智慧坚强。奶奶身材矮小,裹着封建社会留给她的三寸金莲,身子骨却很强健。年轻时,爷爷到处讲经布道,伯父外出扛长工供父亲读书,家里地里的活全靠奶奶一人干。自我记事,奶奶已寿登耄耋,仍然家里地里的不闲着。奶奶劳动颠一组组图片始终在我脑屏上闪现:背上一捆高她半头的柴草;烈日下弯腰收割小麦;怀抱撵杆打场;手举木锨扬起大豆高粱;腰系包袱拾棉花;月光底下礤瓜干;煤油灯下纺线绳;雨天打苫钉盖垫……她亲手钉的莛杆盘子、盖垫我们家至今还用着。

童年时代,父母在外地工作,我跟奶奶和伯母在老家生活,奶奶待我如掌中宝。平日怕烧着烫着,一离开她的眼就满街找我。好吃的东西她舍不得吃,给我一留再留。她八十高龄的时候,我已到公社工作了,她还把好吃的东西放在一个漂亮的食品盒里给我留着回家吃。我记忆最深的就是每年清明节。

童年时代,农村过清明节仅次于春节,节日味很浓。一般过三天分大寒食、清明、末火日。清明这天,人们几乎都不下地干活,有大骡子大马歇半天之说。大人孩子换上新衣新鞋,到杏园里看花,到河边踏青,到场园里看大戏,到大街上打秋千。男女青年相亲验家,当年的新媳妇轮流坐席,节日过得丰富多彩,有滋有味。奶奶提前把鸡下的蛋攒起来,染成红色,煮熟,拣几个大的给我留着。碰鸡蛋是孩子们自创的游戏,谁的鸡蛋碰碎了算谁输了,输了就在地上学猪爬。常常把新衣裳爬得满身泥。遇到下小雨,有意识地在雨里淋,到街沟里玩水踩泥,从头到脚弄得像个泥猴。回到家,奶奶并没有立即责打我,给我换下脏衣裳,让我给她拿拐杖。看到奶奶不生気,我就乖乖地把拐杖递给她。奶奶接过拐杖,趁势拉住了我的手问,你今天该不该打?我说该打。为什么该打?因为我弄脏了衣服。知遣冢今天就不打你了。以后再弄脏了衣裳,屁股就要挨拐杖。

同类推荐
  • 朝鲜民间文学

    朝鲜民间文学

    《朝鲜民间文学》主要讲述的是:朝鲜民间文学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戏剧、民间说唱、民间谚语和谜语等多种体裁、形式。直到今天,口头传统在朝鲜半岛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活形态民间文学受到了政府的立法保护和资金援助。
  • 一生必读名家精品——智慧毕现

    一生必读名家精品——智慧毕现

    在人生无以反复的过程中,只有那些历史上最具天赋的作家才能使我们的灵魂受到一次又一次的震撼,只有那些超越了时空的经典文字才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我们,指引着我们远离浮华虚空。
  • 愿岁月静好,许你一世芳华

    愿岁月静好,许你一世芳华

    每个温馨的瞬间,每次温暖的遇见,每个温情的故事,在光阴的流转中,温润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在忙乱的世界里守住内心的诗意和从容。本书中,作者凭着一颗澄澈的心,一支真诚的笔,记录着生命的故事与岁月的芬芳,用文字构筑起一方小小的天地,让孤独的心灵得到慰藉,让疲倦的灵魂自在地栖居。
  • 读者精品——成长心声

    读者精品——成长心声

    读者俱乐部推出的这本《成长心声》,是由一篇篇短小的文章组成的,里面包含了成长过程中的诸多方面,讲述了各自在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以及所感受到的,是一本阅读性很强的书籍。
  •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解读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解读

    鲁迅一生都在探讨改造国民性的问题,他的《呐喊》、《彷徨》就是改造国民灵魂的艺术实践。通过描写农民和知识分子,来揭示现代中国社会的风貌和时代精神,形象地总结了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为中国社会变革提供了一幅幅惊心动魄的历史画面。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是六尾狐

    我是六尾狐

    柳儿:我原以为我的爱是那么感天动地,却唯独感动不了浮生。我在生命的尽头,却只是孤苦一人。浮生:不管你是人是狐,我都那么深爱着你,可你跟我在一起,只会死。我不能再让你冒险,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伤害你,然后把你推向另一个人的怀抱!赤铭:我所得到的,我想要得到的,难道真的就那么难吗?只要你能幸福,我愿意散尽我万年的修为,永世轮回。绿儿:原来,我们都在为对方着想,谁也没有真正的敞开心扉,柳儿,我若是你,我也会这么多,就算再痛苦,也是值得的。
  • 三国之小兵传奇

    三国之小兵传奇

    穿越回汉末,在群雄并起的时代,刘岩如何生存,如何在夹缝中慢慢成为一路诸侯,进而谋取天下,无数烽烟望九州,试看天下英雄出我辈。这里有铁血厮杀,这里有化骨柔情,这里有权谋天下,这里有热血江湖不一样的历史,却是一样的铁血男儿,让三国之小兵传奇带你走进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一起体验成为英雄的路。
  • 合道余一

    合道余一

    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寿蔽天地,无有终时
  • 至尊皇之王

    至尊皇之王

    他自从娘胎一出世就给族人宣判不适合修行,幼时的他性格孤僻,自卑,懦弱等等,除了家人之外没有谁愿意和他在一起……成魔成仙,在于一念之间。他不计族人前嫌领着他们抵制异族走向巅峰成为各界第一强族……爱与恨,在于一刹那间。他从无到有,从弱变强,他娶“还老返童”的长生美女为妻,纳“魔女”为妾,他如何成为:众多美女心中的理想伴侣和万人敬畏,众神膜拜的强者呢?还请大家多多关注与点击阅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费伦之罪孽深重的小黑脸

    费伦之罪孽深重的小黑脸

    本文为纪录片风格,旨在深度解密和编造卓尔那不为人知的神秘社会,并大胆的科学假设,探讨一下如果一名男性卓尔,与包括萝丝在内,60%的女性卓尔有过超友谊关系,并和其中,包括萝丝本在内的绝大多数卓尔女性生育有子女,那么这个男性有没有以此封神的可能。
  • 绝色美女的极品邪医

    绝色美女的极品邪医

    从国外归来的王密,本想轻轻松松的给美女总裁治病,奈何潜龙在渊,依旧遮挡不住他的风骚!当泼辣的警花,清纯的护士,霸道的女总裁……各种美女围绕他的身边,他的未来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ps:本书踩人打脸严重,爽点极多,纯洁少年慎入。(求推荐,求收藏,求打赏,求一切~怀夏见了一个群:366632658,欢迎大家进来聊天打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