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73900000030

第30章 为人处世的谋略(1)

是真名士自风流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论语》

申枨是人名,是孔子的学生。这话大意是这样的:孔子说,他从来没见过刚毅不屈的人。有人说,申枨可以算是这样的人。但是在孔子的眼里,申枨也不是,原因就是他欲望太强。

人有了欲望,就会有牵绊,也就会受制约,所以,有成语说“无欲则刚”。像申枨这样的人是做不到刚毅不屈的。而在南怀瑾先生看来,人到无求品自高,要能做到一切无欲,才真的能够做到刚正,才可以做顶天立地的人。

按孔子的说法,没有欲望的人才是真正刚直的人。我国东汉时期的严子陵就应该是这样的人,因为他没有名利的欲求,所以他从来不受别人的控制,尽情地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据说严子陵与光武帝刘秀是老同学,但他却不攀附他这个老同学,而是一直过自己的清贫生活,对名和利没有一丝一毫的向往,俨然一位雅士的风范。

刘秀称帝以后,曾命人到处寻找严子陵未果。刘秀就召集宫廷的一流画师们,描绘出严子陵的容貌,复制许多份后颁发于天下,让各地官吏负责寻找严子陵。可是,过了许久,仍杳无音信。

其实,严子陵在刘秀打得天下以后,知道一定会封他做官的,可是他生来厌恶官场,不想享受朝廷的俸禄,于是就隐姓埋名,过起了隐士的生活。

一农夫上山砍柴,在河边喝水的时候看见一个人独自坐在河边钓鱼。他越看越觉得这个人很面熟,回到镇上,农夫看到集市上张贴的画像,才明白那个在山中钓鱼的人就是刘秀重金寻找的严子陵。于是,那农夫不顾一天的劳累,跑到了衙门,把此事报告给县令,农夫也因此得到了一笔赏金。

县令马上就上书给刘秀说:有一个人身披羊皮大衣,在富春山溪水边钓鱼,很像严子陵。刘秀看到上书后,就立即命官吏备好车马,想把严于陵请出富春山。然而,当官员们到达时,严子陵却说:“你们认错人了,我只是一普通的打渔人。”

使者不理他的解释,硬是把他拉进了官车,送到了京城。到了京城以后,严子陵住进了刘秀特意为他安排的馆舍里,每天饭菜也相当可口,还有数十名仆人为他效劳,然而他对这些却从来都是不屑一顾。

当时的大司徒侯霸与严子陵是旧时的好友,不过,这个时候的侯霸已经今非昔比了。侯霸听说严子陵到了京城,就让侯子道给严子陵送了一封信,表示对严子陵的问候。侯子道一见严子陵,就恭恭敬敬地把信递了过去。而正斜倚在床上的严子陵听到是大司徒侯霸派人来送信,也面无表情。他只是大概看了下信,就把信放在了桌子上。

侯子道说:“大司徒本想亲自来看望您,因为公事繁忙,他一刻也脱不开身,他一定会抽空登门拜访您的,请严先生写个回信,我也好有个交代。”

严子陵想了一下,拿出笔墨,由他口述,让侯子道来写这回信。他在信中说:君房(侯霸字君房)先生,你做了汉朝大司徒,这很好。如果你能帮助君王为人民做好事,大家都会高兴,如果你只知道奉承君王,而不顾人民的死活,那可千万要不得了。”

他说到这儿就停了下来,侯子道请他再说些什么,严子陵也没有再说话,侯子道讨了个没趣,就只好回到了侯霸那里交差。

侯霸知道这事以后面有怒色,觉得严子陵不把他这个大司徒放在眼里,于是就把严子陵的这一番话报告给刘秀,谁知刘秀却说:“我了解他,就是这样的倔脾气。”

当刘秀去看望严子陵的时候,严子陵也不理会,只是躺在床上养神。刘秀进来后,看到他这副情景也并不恼火,走过去用手拍拍严子陵的肚子,对他说:“老同学,你难道不能念及我们的旧情,帮我一把吗?”

严子陵说:“人各有志,你为什么一定要让我做官呢?”刘秀听后,长长地叹了口气,失望地走了。

又一次,刘秀与严子陵一起叙旧。谈话间,刘秀问他:“我比从前怎么样啊?”

严子陵大模大样地回答道:“嗯,应该是有点儿进步。”

谈话之后,两人睡在一起,严子陵故意大声打起呼噜,并把自己的腿压在刘秀的身上,刘秀对此也是毫不介意。

第二天早上,太史惊慌地汇报说:“昨晚微臣观察天象,发现有一客星冲犯了帝星。”

刘秀轻描淡写地说:“没什么事,昨晚我和严子陵住在一起。”

刘秀想封严子陵为谏议大夫,他不肯上任,仍旧回到富春山中过他的隐居生活。建武十七年,刘秀又一次召严子陵入宫,严子陵还是拒绝了。

严子陵无意于仕途,却寄情于山水之间,这确是一种人生的乐趣。其实,他的无意仕途也是一种对自己最好的保护。像严子陵这样的贤士,对于名利场上的险恶一定有清醒的认识,与其为名为利争来斗去,还不如做个山野村夫而悠然自得。事实上,也就是那些真正没有欲求的人,才可能保持如此清高的节操,才不会被别人所左右,严子陵可以说是一个真正悟透了生活的人。

南怀瑾先生在《原本大学微言》里提到,南北朝之前的中国历史,有很多关于英雄和名士们的记载,这些人都是真正的大英雄、大豪杰,也是真正的名士,他们一般都是性情中人。

我们说到人的本色,或许都能想到两个词语:英雄本色、名士风流。

秦末农民起义领导人之一的项羽是楚国下相人,年轻时他与刘邦上山伐木的时候,看见秦始皇出巡时头顶华盖,队伍浩浩荡荡,男女随从无数。刘邦于是长叹:“大丈夫当如是。”而项羽则顿生豪气说:“彼可取而代之!”由此可见项羽雄霸天下之气势!

项羽的一生多于征战,先是破釜沉舟,击破巨鹿三秦(章邯、董翳、司马欣),后来又刺杀了怀王,逼走了刘邦,并自立为“西楚霸王”,然后又大封诸侯。

楚霸王四年,项羽返回彭城时遭到齐王韩信追杀而至垓下,韩信以“四面楚歌”之计包围了楚兵。项羽高唱着:“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毕就自刎于乌江边上。

项羽不是笑到最后的那一个人,但是我们说他虽败犹荣。这首《垓下歌》体现了项羽那种卓绝超群、雄霸天下的气概。面对四面楚歌而最终惨败的结局,一种英雄末路的感慨油然而生,让人读来备感苍凉。项羽从江东率40万大军而威震天下,所向无敌,最后却兵败如山倒,身边只剩下28骑相随。然而面对失败,“不肯过江东”的项羽当然只剩下死路一条,但是,项羽的故事却也让人听来感觉豪气顿生,使人获得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历来人们对汉高祖刘邦的评价各不相同,不过这位传奇的开国皇帝,给我们留下最有影响的东西也许是他那一首《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短短的三句诗是那么掷地有声,气势磅礴且壮怀激烈!其气象之大,也许只有“西楚霸王”可与他抗衡了。

与“英雄本色”相对的便是“名士风流”了。

南怀瑾先生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读书人都有傲慢和自负的酸味,其实这是指其中很多人狂放和任性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我们并不是要仿效他们那种极度张狂和目中无人,也不是要学习他们的矫揉造作、东施效颦的假风流,我们要学习的是那个时期的人们那份洒脱和自如。

三国时的阮籍可以算是名士,据说他一表人才,富有个性,为人豪放高傲且又任性不羁,还常常喜怒不形于色。据说他行为十分怪异放荡,曾经以天地为室,以屋宇为裤,赤身裸体。有人走进他书房的时候,他就对来人说:“你怎么走进我的裤裆里来了?”他采取这种极端的方式蔑视和否定那种束缚人身自由的礼法,他对于拘泥于封建礼法的儒生们也很是瞧不起。据说阮籍的眸子很有意思,能显青和白两种颜色。当有志同道合的人来访的时候,他用青眼看人,当所谓的儒者来访的时候,他就用白眼来看人。

还有人们常说的刘伶、嵇康、曹植等人,都可以说是当时极有代表性的人物,他们可说是真正的“是真名士自风流”。魏晋时期的名士们大多旷达风流,他们很多人认为讲规矩是多此一举,因此都遂然任性,放其自流。

其实,不管是哪一个朝代,名士风流也许都大抵如此,他们从不矫揉造作,总是能够痛快淋漓,比起我们现在人的虚情假意来,古人实在是可爱得多了。

不管是英雄本色还是名士风流,这些实际上都像孟子所说的那样是“养浩然正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意思是说,有那么一种气,它最伟大,最刚强。用正义去培养它,一点也不加伤害,就会充满上下四方,无所不在。那种气,必须与义和道配合;缺乏它,就没有力量了。那一种气,是由正义的经常积累所产生的,不是偶然的正义行为所能取得的。

我们应该养得浩然正气,如果能做到光明磊落,诚信为上,抱负高远,我们也算是实现了“是真名士自风流”了,这难道不是我们做人做事应该具备的品质吗?

为人要讲诚信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论语》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要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老百姓要不误农时。”

这里关键是一个“信”字,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是信用。南怀瑾先生对此做了进一步的解释,他说:至于“而信”,就是使下面的人绝对信服,争取下面的“信”。那么如何得到“信”呢?就要敬其事,说了的话一定要兑现。所以要“敬事而信”。不论是孔子的话,还是如南怀瑾先生所述,这无疑都是强调诚信的重要。

我们总在谈论什么是诚信,其实,所谓的诚信就是不欺人,重承诺,不耍花招,敢于负责任。作为一种传统美德,诚信不仅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底线,也是人际交往与社会事务能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

曾子,春秋末期鲁国着名的思想家、儒学家,孔子门生中七十二贤之一。他博学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养性,德行高尚。

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年幼的孩子哭着吵着要跟着去。妻子不愿带孩子去,便对他说:“你在家里好好玩,等妈妈回来,将家里的猪杀了煮肉给你吃。”

孩子听了非常高兴,于是不再吵着要去集市了。妻子这话本是哄孩子说着玩的,过后,曾参的妻子便忘了。

不料,曾子却真的把家里的一头猪杀了。当妻子回到家里,看到曾参把猪杀了,十分惊讶,就问他:“为什么你要把家里的那头猪杀掉啊?”

曾子说:“你不是答应孩子说要给他煮肉吃吗?”

妻子说:“我是为了让孩子安心地在家里等着,才说等赶集回来把猪杀了烧肉给他吃的,你怎么能当真呢?”

曾子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孩子年纪小,不懂世事,只有学习别人的样子,尤其是以父母作为生活的榜样。今天你欺骗了孩子,就是玷污了他的心灵,明天孩子就会欺骗你,欺骗别人,今天你在孩子面前言而无信,明天孩子就会不再信任你,你看这危害有多大呀。”

父母的言行直接感染了孩子。又一天晚上,曾子的小儿子刚睡了以后又突然起来,从枕头下拿起一把竹简就往外跑。曾子问他:“这么晚了,你要去干什么?”孩子说:“这是我从朋友那里借来的书简,说好了今天要还的,再晚也要去还给人家,人不能言而无信啊。”曾子笑着把儿子送出了门。

曾子不但主张教育孩子们要说话算话,而且主张在与朋友交往的时候更要讲究信用。他说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无信乎?”这话的意思是,我每天都再三反省自己,替别人出主意办事情,有没有不忠诚的地方呢?与朋友交往的时候,有没有不守信用的时候?曾子是一个对自己要求相当严格的人,他尤其重视自己的道德修养,他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已经成为我们现在知识分子们的修身格言。

无独有偶,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采用“言而有信”这一方式教育子女的还有孟子的母亲。相传,孟子很小的时候,有一天他看到邻家在杀猪,他就问母亲:“邻家杀猪是做什么用的?”

孟母回答说:“是给你吃的呀。”她的话本来是脱口而出的,原意是同儿子说着玩,但她转而思索之后,又感到非常后悔。儿子才刚刚懂事,如果自己说的话要是假的,那就等于是在欺骗孩子,教孩子不讲信用啊。于是,孟母真的去邻家买来猪肉,烧给儿子吃,表明自己讲的是真话。这就是史书上记载的那个有名的“买肉明不欺子”的故事。

由此我们看到,只有讲诚信的人才会被人信赖。

2000多年前的孔子就告诫人们,为人要讲诚信。而南怀瑾先生则主张既要教育孩子诚信,也要让孩子懂得诚信中的权变。南怀瑾先生的这种说法是一个折中实用的方法,既继承了孔孟衣钵,又开创了现实新局。不过,所谓的权变,只是适度的变通,不管怎么说来,诚实守信作为一种美德一直是十分必要的。

东汉时期,汝南郡的张劭和山阳郡的范式同在京城洛阳读书,到学业结束的时候,要分别了,张劭站在路口,望着天空的大雁对范式说:“今日一别,不知何年才能再见……”说着就流下泪来。

范式拉着张劭的手说:“你不要太过伤悲,两年后的今天,我一定去你家拜望老人,和你聚会。”

转眼间,两年就过去了。又到了秋天,张劭听见天空的一声雁叫,牵动了他的心思,不由得自言自语道:“范式快要来了吧。”说完,就回到家里对母亲说:“刚才我听见天空里的雁叫,估计范式快要来了。”

母亲笑着说:“不可能吧,山阳郡离我们这里有1000多里路,范式怎么会来呢?”

张劭却说:“范式为人正直而且诚恳,他是很守信用的,说来就不会不来的。”

眼看着约定的日期到了,范式果然风尘仆仆地赶来了。两位老友再次重逢,自然亲热异常。母亲激动地站在一旁,感叹地说:“天下真有这么讲信用的朋友啊。”范式重信守诺的故事一直被后人传为佳话。

诚信,体现的是一种独特的人格的魅力。如今是市场经济,我们身边所发生的一切关系都离不开一种契约,而这种契约的基石源自诚信。如果没有了诚信,人与人之间就会有很深的隔阂,大家都不会相信彼此,那么所谓的公平交易就无法进行。因此,诚信实际上是我们立足于社会的最根本条件,这些关于诚信的典范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所谓“人无信不立”,说的就是这样的道理。

南怀瑾先生说,社会与环境都不足以影响人的思维和行动,每一个人都有独立的修养,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永远能保持一颗光明磊落、纯洁质朴的心灵,这才是做人的最高修养。其实,这里说的光明磊落,其实也就是真诚守信。

心存宽容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论语》

同类推荐
  • 易经的智慧与应用

    易经的智慧与应用

    《易经》,是一部大智慧的书,博大精深,学问渊薮,是中华民族理性思维的集中体现。德国大哲学家、大数学家莱布尼茨,就是受到了《易经》的启示,破译了二进位制的奥秘,研制成功了手摇计算器——电子计算机的前身。世界上有许多大企业家,如丰田、三星的创始人,都是凭借《易经》的引发与感悟,成就了一番大事业。本书既依据传统的历史文化又结合现代科学理论,揭示出《易经》八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创建原理,阐明了伏羲氏结绳记事(实际上是结绳记数,事是无法用绳子记的)的理性思维过程。这种理性思维就孕育了二进位制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又通过符号语言的更替与演化,便产生了人类智慧结晶的八卦。
  • 普鲁斯特的美学

    普鲁斯特的美学

    马塞尔·普鲁斯特是法国20世纪初的伟大作家,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其主要作品《追忆似水年华》奠定了其文学大师的地位,写作风格和技巧突破传统小说,本书从其人格美学、风格美学、叙事美学、小说美学、戏剧美学、时间美学、空间美学等多个方面细致研究了其艺术美学,是一本普鲁斯特美学研究的较为系统全面的专著。
  • 我们偶尔也会歇斯底里

    我们偶尔也会歇斯底里

    本书详细讲解歇斯底里型病态人格的成因、行为模式以及如何调整。在文中将列举大量真实的患者案例,便于读者的理解。在事例中找到自身困惑的所在,从而抓住矛盾和恐惧的根本,以最为有效的间接手段解决生活中辗转反侧也难以通明的各种学习、工作、婚姻、社交的问题。通过了解人格心理理论,使我们更加理解社会问题,通达人情冷暖,学会回避社交风险,解决人际矛盾,成为高明的问题终结者和自己的心理医生。
  • 宗镜录略讲(卷三)

    宗镜录略讲(卷三)

    《宗镜录》一百卷,唐末五代永明延寿禅师著,是中国佛教传世的经典名著。延寿禅师为禅宗法眼宗第三代法嗣,他有感于当时禅宗信徒因未明佛法而产生的种种流弊及争论,乃邀集天台、华严、唯识三宗知法比丘,互相问难,并以禅宗心要加以折中,著成此书。书中引用佛经及中印圣贤论著达三百本之多,可谓“和会千圣之微言,洞达百家之秘说”,这在佛学的相关论著中,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宗镜录》撰成千载以来,以其规模宏大,辞美旨深,在广受好评的同时,也被大众读者视为畏途。南怀瑾先生有鉴于此,乃就此书精要部分,深入浅出,详加剖析。本卷内容包括全书中有关禅宗以及唯识论的部分。先生在章析句解的同时,融会各种佛门要义,并结合中西方文化精髓,使当代学人得以借此进入这部博大精深的佛学著作。兹经版权方台湾老古文化事业公司授权,将老古公司二〇一三年九月初版校订出版,以供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二〇一七年七月十四日)
  • 教师必备的哲学基础

    教师必备的哲学基础

    本书针对目前新课程教育改革中的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和育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老师在课堂上怎样把自己的知识更好地传给学生,使其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知识;如何处理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与学生获得知识途径的多样化之间的矛盾;如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真正的知识;怎样展现和突出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等,这些已成为许多老师经常反思的问题。本书对这些问题做了诠释和解答。
热门推荐
  • 丢失的四年

    丢失的四年

    希望用我的指尖记录我生活的故事与回忆,大多都是本人日常与看法。
  • 半夏虐恋:等待爱情的薰衣草

    半夏虐恋:等待爱情的薰衣草

    “莲儿,照顾好自己……”洛雨莲从梦中惊醒,脑中还是叶诺的声音,挥之不去。但是在纷乱的脚步声中,还掺杂着另一个人的声音。城市另一边的白慕笙还是忘不了莲,他能怎么办,他也很无奈啊。算了,提上行李,与妻携手,偶尔虐虐渣,手撕白莲花……(筱珍珠集合QQ群群号:646920428)
  • 遇见梦中的你

    遇见梦中的你

    一部关于tfboys和EXO的小说。因为萝卜是草饭,所以写了很多个明星。第一卷的男主角是萝卜本命鹿晗哦,第二部的男主就保密啦~废话不多说,赶快切入正文吧~
  • 诡刀

    诡刀

    灯火又回来了,新书《异界之暗黑时代》已经上传。这次是个完全不同的故事,但文风还是灯火自己的,大伙如果喜欢玄幻,可以试着去看看,若对您胃口,请收藏支持。
  • 我开了金钱挂

    我开了金钱挂

    不用为钱发愁的生活快乐不快乐?即将上大学的王宇贤表示,有那么亿点点快乐~这是一个开了金钱挂的大学生的故事。
  • 时空秘闻录

    时空秘闻录

    时空之城致力于维护时空间的和平,她含辛茹苦的保护无数时空了两千年,而她也在一次又一次的危机中逐渐成长,变强。人们敢说,如果没有时空之城,那么这世间定将陷入一片混乱。话是这么说的。时空历两千年,外部世界一片和平,危机逐渐浮出水面,国家的分裂,敌人的卷土重来......“创始者”的子女们还能保护世界吗?(本书绝不弃坑,但苦于学生党,更新龟速。请谅解,谢谢。)
  • 重生之逆袭学霸

    重生之逆袭学霸

    当一个最具影响力的金牌教育家,留洋归来的天才女博士,穿越到一个普普通通的初三女生身上;当重获新生的她从原本的丑女学渣逆袭成神级学霸;当心如止水的她被学生时代懵懂的情感打动;苏瑜将会如何成功蜕变,逆袭学霸?
  • 天殊幻月

    天殊幻月

    衣阙飘飘仙衣使,两袖盈风斗法相。与人类缔结契约,相识,相知,都是为了神位,一切的感情都是……卢文安,一个人类少年,与司夜缔结契约,获得了某种特殊的能力,地球的安危,全在他一个人身上!!!“安仔,你要好好的”
  • 送韦书记归京

    送韦书记归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梯殿

    天梯殿

    天梯殿,一个不为外人所熟知的杀手组织,在华夏建国初期它便已经存在,天梯殿中有上万位成员,其中囊括杀手,杀手经纪人,杀手情报组等等。而在天梯殿内部,有着一个杀手排行榜,名为——封神榜,只要是封神榜上的人,他们无一不是世界上最顶级的杀手。没有人知道他们长怎么样,知道的人已经不存在了。他们每次的任务从来也没有失败过,而且报酬非常的高,很少有人请的起他们,而且他们接任务全凭心情而定。直到有一天,封神榜排名二十八位的黑刃突然身亡,让沉寂已久的天梯殿终于掀起了一丝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