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73900000010

第10章 眼界决定成败(5)

当邓普西进场的时候,他知道他的队距离得分线有55码的距离,那是由巴第摩尔雄马队的毕特·瑞奇踢出来的。球传接得很好,邓普西一脚全力踢在球身上,只见那球在笔直地前进。6.6万名球迷屏住气观看,大家都想知道,邓普西的球能踢到那么远吗?只见那球在球门横杆之上几英寸的地方越过了,紧接着,人们看到在终端得分线上的裁判举起了双手,表示得了3分,圣徒队以19比17获得了胜利。所有的球迷都在狂呼乱叫,为这个踢得最远的球而兴奋,因为这是只有半只左脚和一只畸形的手的球员踢出来的!

“说来真是令人难以相信啊!”有的人感叹道。但是,邓普西对于人们的说法都只是微微一笑。这时候他想起最爱他的父母,是他们一直在告诉自己能做什么,而不是他不能做什么。邓普西之所以创造了这么了不起的纪录,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他们(父母亲)从来没有告诉过我,我有什么是不能做到的。”

话说回来,在大多的时候,人生中的许多事情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能够做到的,只是我们不知道自己能做到,或者不会相信自己能够做到。其实,如果我们都能够尝试并坚持做下去,我们就一定能够做到,而且还一定会做得很好。不过,关键的问题在于,你一定要搞清楚自己肯不肯去做,而不是你能不能去做。

不为名利所羁

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也。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庄子·人间世》

道德的毁败在于追求名声,智慧的表露在于争辩是非。名声是互相倾轧的原因,智慧是互相争斗的工具。二者都像是凶器,不可以将它推行于世。

“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庄子借孔子的话说,因为有的人有求名利的心理,所以就会不择手段地去做,把人生的行为标准都破坏了;所知愈多,意见之争也愈大,真学问也就没有了,这是因为固执个人的所知所见,所以便争强好胜。

南怀瑾先生认为,历史上真有学问的人,他不是为了考功名,他不要功名,他为了自己读书,为了自己求道,所以他一生能成就,名留千古。

东晋末的陶渊明就是这样的人。

陶渊明在年轻的时就有高尚的志趣,曾经作自传《五柳先生传》来自喻,文中说:先生不知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表字,因为住所旁边有五棵柳树,所以就用五柳做他的号了。他性情恬静,很少说话,更不贪图荣华利禄。他最爱好读书,但又不拘泥字句,每当有些心得体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记吃饭。先生生性喜欢喝酒,但是因家境贫寒而不能经常得到。亲戚朋友知道他的情形后,有时准备了酒给他喝,每一次他总是尽情地喝,而且是希望高高兴兴地喝醉,一醉了就退席,一点儿也不在意平常的那些礼节。他的家中空有四壁,不能遮风蔽日,身上也只是粗布短衣且破烂不堪,还常常缺吃少喝,他却能安然自得,常写些文章自寻乐趣,以展示自己的志向,而且从来不把得失放在心上,就这样度过了他的一生。

他的自述如此,当时人称之为真实的记录。

因为母亲年老,家中贫困,陶渊明就受邀请当了州的祭酒,可是他受不了官场的束缚,没有几天就自动离职回家。官府里招聘他做主簿,他也不去。最后,他几乎过着隐居生活,亲自耕种供给自家生活,辛苦的劳作使他的身体又弱又病。

后来,他又担任了镇军将军和建威将军的参军,并对亲戚朋友说:“我出任地方官,想以此为家庭提供生活费用,可以吗?”当权的知道陶渊明的心思,就任用他为彭泽县令。做县令的时候,他常吩咐属下在官府的田里全都种上秫稻,他的妻子坚持要他种粳稻,于是他将地分成两块,一边种秫,一边种粳稻。

郡守派督邮到彭泽县来,县中小吏告诉他应当整冠束带、衣帽整齐地去拜见。陶渊明于是长叹一声说:“我不能为了五斗米的薪俸去弯腰拜迎乡里的小人。”然后他解下印绶。又一次离职而去。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被传为千古的佳话,这也表明了他淡泊名利、法度自然的心性。我们从他的作品中也能感受到那种远离喧嚣的宁静与淡泊,我们宁愿相信梦中的桃花源其实就是他的理想。其实,很多时候,“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心远地自偏”的生活情趣不是也自然惬意吗?

一个人所具有的价值在于他的内在本质,而绝不是因为穿了华丽的衣服身居高位,或披着破旧的蓑衣住茅草房子所能改变的。

“贪”是争名夺利的根源,所以要想戒除争名夺利,首先要戒除贪欲,我们要懂得播种一分、收获一分的道理,任何强求和希图意外的惊喜都是不应该有的想法。如果你不努力学习,就不会有好的成绩;如果你不认真学习和刻苦钻研,就不会有创造发明;如果你不懂得经商之道,为了获利而不惜坑蒙拐骗,就不会有真正的成功。《渔夫与金鱼的故事》中那个老太婆得陇望蜀、贪得无厌,结果金鱼在愤怒和厌恶的同时收回了一切,老太婆仍旧生活在往日的贫困中。故事深刻地揭示了人的本性以及这种本性所带来的危害。

相传清朝乾隆皇帝巡游江南的时候,看见江中数百只帆船来来往往,他就问随从:“这么多船在江中干什么?”

随行的道静和尚说:“我只看见江中两只船,一为争名,二为夺利。”乾隆帝听后默然无语。

人们对名利的追逐,从古至今都没有淡化过。庄子曾对人们贪名图利的心理表达了他的看法,他借用了孔子的话说:“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也。”意思就是:名是相互倾轧的原因,智是相互斗争的手段。再看我们身边有的人为了求名求利,不择手段去争去斗,最后让自己被名利困住了。也有的人为了好胜、为了榜上有名去读书,而不是为了求得学问而去读书,这是斗争心理的开始。在这里,我们不是说名利和知识不是好东西,而是说如果为了求名、为了好胜而去求知识的话,这两样就都不怎么样了。“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就是说名与知这两样都是杀生的武器,破坏自己的生命,这是不道德的行为,不是真正懂得人生生命的人所为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当面对名利的苦恼时,有人也努力告诫自己不去看重名利,视名利为粪土,可在实际的生活中,便又身不由己地卷入名利争夺的漩涡。因此就有人感叹说:古今中外,真正能看破名利的能有几人呢?

人们之所以难以摆脱名与利的枷锁,就是因为人们对人生的根本问题缺少认识。人为什么而活着?怎样活才能够更有意义?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他绝不会急于功名利禄,而是更看重自我价值的实现。这样的人能够对外界的诱惑生出很强的抵制力,也就能保持一颗平常的心。

沈从文,现代文坛上享有盛名的作家,一位能从俗世的名利纠缠中退出的人,他以其淡泊宁静的心态设计着自己的人生道路,始终保持心灵的安宁与平和,从而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他那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与独具一格的创作成就,成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传奇。

沈从文出生于湖南凤凰的一个军人世家,十几岁的时候,因为家中贫困,他便投身于一支旧军队,在军队呆了6年。那段时间里,他随军移防,足迹遍及川、湘、黔三省各界及淮水流域,饱览了“人生这本大书”。眼前太多的杀戮,太多的死亡,使沈从文得以体验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和形形色色的社会百态。20岁的时候,他离开了军队,到北京去追寻他的文学梦。

这位湘西青年在北平的日子里生活是艰辛的。在失业、贫穷、世人的讥讽中,他始终不改自己对文学梦的追寻。他旁听北大的课程,自学于京师图书馆,在他那“窄而霉”的公寓里辛苦地伏案写作。后来,他的才华终于被世人所赏识,他的小说和散文使读者兴奋不已,一部《边城》更是使他蜚声于中外。

新中国成立后,这位从一名湘西小兵成长起来的大作家遇到了麻烦。他的作品在那些左派理论家们的眼中成了“不合时宜”的东西,他本人也被称作“清客文丐”、“地主阶级的弄臣”而受到了批判。那段日子里,沈从文感到无所适从,由于不被理解,不被认同,不被接纳,他陷入了极度的恐惧之中。于是,他整日足不出户,“灵魂陷入了茫茫迷雾之中,前不见灯塔,后不见陆岸,理智开始迷乱,神经在高度紧张与自恐自吓下,承受不了这没完没了的强大张力,终于呈现出病态特征”。在惊惧之中,他想以结束生命的方式来消除痛苦。不过幸运的是,他自杀没有成功。

经历了那一场精神劫难后,沈从文的心灵开始慢慢恢复了平静。他决定改行,到历史博物馆去整理文物。当他要告别文坛的消息传出以后,读者们表示不解,亲朋们也深感惋惜,因为沈从文是大师级的文学家,现在却要放下曾创造了翠翠、萧萧等鲜活艺术形象的那支笔,这是多么大的损失啊。但是沈从文对此不多作解释,只报之以微笑。

事实上,沈从文自己也不想离文坛而去。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他的生命都体现在他的作品里。他之所以做出告别文学的选择,实在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已经不允许他再从事创作,他是被剥夺了创作的权利而不得已离开文坛。

但是,沈从文并没有因此去抱怨。他无法改变自己当时的状况,于是他只能改变他的生存状态了,那便是以淡泊宁静的方式寻找新的人生道路。

就这样,他来到了历史博物馆,一开始的工作仅仅是一种枯燥的简单劳作:为文物写标签。这是一种无须用脑的活计,但沈从文却安之若素,心如止水,且做得非常认真。一段时间以后,他从历史遗留下来的金石、陶、瓷中找寻到了乐趣,也发现了他后半生的意义所在。

同类推荐
  • 厚黑学

    厚黑学

    作为闻名于世的学府,哈佛大学培养了许多名人,他们中有4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8位美国总统以及各行各业的职业精英。哈佛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大学之一,关键不在于它传授给学子们多少知识和智慧,而在于它教授给人非凡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和方式是能锻炼出来的。《哈佛学生最爱玩的逻辑思维游戏(精选版)》精选了哈佛学生历年来最热衷的逻辑思维游戏,这些题目不仅设置巧妙,提供了快速拓宽思维广度、挖掘逻辑潜能的方法,而且绝对好玩,让你越玩越有趣!越玩越入迷!越玩越聪明!
  •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卢梭谈生活品质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卢梭谈生活品质

    本书包括:正确判断人的自然状态、奴隶制和权力、政治社会的建立和流弊、财产权的问题、主权是不可分割的、公益与众意之间、人民与政府等内容。
  • 论美与人的生存

    论美与人的生存

    本书收录的文章包括:《王阳明与康德美学思想的比较研究》、《我看20世纪中国美学——兼论我国美学的理论建设和发展方向》、《文艺本体论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在当代的发展和意义》等。
  • 南怀瑾选集:第三卷(典藏版)

    南怀瑾选集:第三卷(典藏版)

    《庄子》一书记载了庄子本人及其门人后学的思想言行,是道家的代表作品。自魏晋以降,其影响力更是跨越道家,与儒、释、禅等学术流派相结合,成为中国传统士人修身应世必读之书,其中尤以《内篇》七篇因严密的思想体系和恣肆的文风向来为人所称。历代有关《庄子》的注疏之作也是如缕不绝。南怀瑾先生以融贯中西的学术视野及其通透灵动的人生感悟,上下古今,广征博引中国各类典籍,并参照西方宗教思想,撰成《庄子諵譁》一书,对《庄子》内篇进行了逐句讲解。全书透过《庄子》看似突兀跳荡的行文,为我们展示了其中清晰的内在思想脉络,是当下读者了解《庄子》的优良读本。
  • 梁启超其人其书

    梁启超其人其书

    作者系中国近代史、中国经学史研究名家,长期收集、整理近代思想家文献,对于戊戌变法研究尤为深入,此书系作者近三十年研究梁启超的心得,对梁氏生平与论著的重要侧面进行探索,对于研究中国近代史具有较高学术价值。
热门推荐
  • 狐狸不成精

    狐狸不成精

    他只是一个小混混而已,他只想就这么混吃混喝一路到老而已,可是,上天为什么偏偏让他碰到这只讨厌的狐狸?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异能在异界

    异能在异界

    雷恩是一个被收养的野孩子,有一天,突然有人告诉他,他属于一个特殊的群体,怪物的群体,不以为然,天真烂漫的他依旧想过现在的生活,可是家族的巨变、神秘的组织,让他一步步的接近了那个怪物群,到底谁在后面操纵一切,真相就在眼前。
  • 真梦之旅

    真梦之旅

    21世纪华夏男青年林浩,意外穿越异世,在那全然一新的世界,林浩将怀着不变的初心,踏上回家的路,路中会遇到相伴一生的人,以及把酒言欢的人,最终通往真梦之旅。注(本文不是一贯爽文,将会对许多人物进行深入描写,以及个人所见融汇文中给大家呈现一个完整的玄幻世界。)
  • 带着校草去私奔

    带着校草去私奔

    我叫项小五,一个俗到不能俗的名字,一个平庸到不能平庸的女生,在一个美女多到比牛毛还烦人的私立学校读书。可笑的是,我们云霄中学只有两大帅哥:晟思危和顾南湘。哼!帅哥!了不起吗?那些家伙在我眼里就是可笑的猴子。可是、、、、、、很丢脸的说,我是顾帮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在两千四百年的时光里漫游是件蛋疼的事,特别是被裹挟在历史洪流中,自以为是煽动翅膀的蝴蝶,窥探到的却是一个持续了两千多年的秘密....
  • 我爱你,全世界都知道

    我爱你,全世界都知道

    柯晓彤喜欢成荣,已经成了一种习惯,而成荣却从来不知道。追随着成荣,柯晓彤一步步从小学到高中到大学,一步步改变着自己,变得足够优秀。当她蜕变的那一刻,才发现成荣离她从始至终都不遥远。她淡漠如水的性格便注定了两个人的感情不会顺利。可当一切尘埃落定,蓦然回首时却发觉――时光流逝,岁月老去,原来我还爱着你。
  • 日夜游巡

    日夜游巡

    日夜巡游,是指一些本该四处游荡,不得轮回的凶神,在一定机遇之下,成为阴间藏王等神明的部下。他们是分别于日间、夜间监督人间的善恶的鬼神。这是讲述一个少年,无意之间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成为了一名兼并日夜的驱鬼巡游,于是开始了一段不一样的人生。
  • 我开网店真的没想出名

    我开网店真的没想出名

    “这家公司吝啬得可怕,从来不肯在广告宣传上面花很多钱,却有无数的当红明星抢破头想要出现在它的宣传海报上,哪怕没有代言费也欣然接受,无数的小嫩模嗷嗷叫着扑向年轻的品牌创始人……嗯,我想要做这样一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