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73900000009

第9章 眼界决定成败(4)

如果我们只能听得见赞誉,多半会因为不思进取而失败;如果我们能听得进责备的话,就会奋发努力获得成功。一个人的胸怀有多大?能够容忍诽谤者为大,能够笑对毁誉者为大。我们堵不了别人的嘴,但是可以捂上自己的耳朵;我们可以捂上自己的耳朵,却不能控制住让自己的心不去想,因此最重要的还是要修炼心性。生活中有很多人能成功,也有更多人失败,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能不能听得进批评。换言之,一个人的胸襟决定了他的成与败。

人生需要磨砺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论语》

这段话译过来应该是这样的:子贡问夫子:“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这里体现的是孔子希望他的弟子以及所有的人们,都能够达到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这样的理想圆满的境界,而这种“道”是经过磨砺才有的。因而在平时对弟子的教育中,就把这样的思想讲授给学生。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社会上无论贫或富都能做到各安其位,便可以保持社会的安定了。

《诗经》里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南怀瑾先生解释说,这话的意思是人应该像雕刻一样,用后天的努力勉励自己,雕琢自己。做学问要像雕玉一样地切磋琢磨,这里是用切、磋、琢、磨等玉石雕琢方法来比喻教育。

南怀瑾先生说,一个人生下来,要接受教育,要慢慢从人生的经验中体会过来,学问进一步,工夫就越细,越到了后来,学问就越难。这就像一个人慢慢磨炼自己的心性,慢慢体味人生的味道,慢慢雕琢粗糙的自我。如果我们仔细地琢磨自己人生的话,就会发现,就算是顽石,其中也隐藏着连你自己都不曾察觉的美玉。如果你自己不去精雕细琢而是安于粗陋的人生,那么你自然就会平庸一生。

如果一个人的思想和意志得不到应有的磨炼,就不可能有积极向上的动力,人往往是好逸恶劳的,不磨炼自己的意志力,就会在平庸的人生中安于现状,就不会获得内心真正的幸福和享受,最终在安逸的环境里失去自我,一事无成。

这正如古人雕砚。砚石最初都是工匠从溪沟里挑选出来的,最初石块呈灰色,运回以后首先需要经过暴晒,因为有许多石头在溪流里十分精致,却有难以察觉的细小的裂痕,只有经过不断的日晒雨淋才能显现出来。而且未经打磨的石头表面很是粗糙,不容易看出色彩和纹理,只有在经过切磨抛光这些工序以后,石头的本色才能完美而持久地呈现出来。雕砚最关键的一步就是修底。如果底不平的话,上面不着力,就没有办法雕好,无论多么细致的花纹与藻饰,都要从最基础的地方开始。

做人其实也是如此的,无论表面原来是怎样的拙陋,一经过琢磨以后,都会呈现美丽的纹理来。人在生活中的历练,正如砚石在雕砚时的磨砺,外表敦厚内心耿介的君子,经过心志与肌体的劳苦之后才能承担大任。修底与磨砺都是正身的过程,只有经历过磨砺的石头,才显现出美丽的纹理,只有经历过磨砺的人生,才会有不凡的气度与成就!

生活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蕴藏着无限的哲理与深意。生活就像是一本大书,只有我们用心去读过,才能品味到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和真理。而一个人只有在感悟了生活中的真理后,眼光才能看得更远;一个人只有在深知了生活中的诀窍后,才能活得更加自在、洒脱和游刃有余。生活中充满着智慧与学问,只有我们用心去领悟了,才能体验到它的真谛。

所以我们说,人生总是要经过磨炼的,不经过反复磨炼,就会使自己永远停留在原始的状态中。一个人无论在怎样的环境里都要精心地琢磨自己,否则他就不可能改变自己的人生,更不可能最大限度地创造自己的价值。所谓“一苦一乐相磨炼,炼极而成福者,其福始久;一疑一信相参勘,勘极而成知者,其知始真。”

人生就是不圆满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大戴礼记》

这话的意思是说:水太过于清澈的话鱼就难以生存,人太精明或者过分苛察,就不能容人,就没有伙伴没有朋友。因为精明者往往容不得他的过错或性格上的差异。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就是太要求完美了。

我们在体味人生的时候,会有这样的感觉,人的一生不可能很完美,但是我们可以让它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景观来。当你感到生命中的缺憾,你就体验到了人生五味,也便拥有了完整人生——从缺憾中领略完美的人生。

凡是做人做事,不论是国家大事还是朋友亲人之间的个人小事,很少有一件事情可以被看做是圆满的。南怀瑾先生说这就是佛学说的那个道理:婆娑世界,万事都有缺陷,没有一个是圆满的。做人做事的难处也在于任何事都很少有真正的圆满。

有时候,就算是有一时的丰功伟绩,也未必就能够名留青史。乾陵有一块“无字碑”,也称丰碑,据说“无字碑”是按武则天本人的临终遗言而立的,或许是意在功过是非由后人评说。

武则天曾经辉煌一时,临终前在经历了被逼退位之后,她预见到自己身后将会面临着无休无止的荣辱毁誉,于是她一改前人碑上留铭的做法,让后代为她立了一块无字墓碑。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不论何时何地,也不管哪一个人,都不可能把事情做到圆满无缺。所以我们说,做人做事能够做到不论成功和失败都没有后患的,只怕是难于登天。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上,每个人都在尽自己的努力去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从古到今,人们所希求的那种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就像人们常常说的:正是因为有种种缺憾,才感到人生的美好。说白了,也就是不完满才是真正的人生。就像西方谚语所说的那样:你要永远快乐,只有从痛苦中去找。我们再把它延伸一点儿:你要想拥有完美,也只能从缺憾中去寻找。

《圣经》中说,人生来就是有罪的,这就是原罪。南怀瑾先生解释说,其实人生来不是有罪,而是有缺憾,不完美,不圆满。按佛教中的说法,也就是说人生来就有“业”,有善业、恶业,以及不善不恶的无记业,这个“业”其实是一种力量和动力,它会牵着你向前走。从某种意义上说来,这正是一个人灵魂升华从而获得完满的动力所在。

不是不能做,只是不肯做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单,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孟子·梁惠王上》

这是孟子在回答齐宣王的时候说的一段话,意思是:现在大王您的恩惠能够达到禽兽身上,可是功德没有达到百姓的身上,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这样看来,那么,一片羽毛举不起,是因为不肯用力气啊;整车的柴看不见,是因为不肯用眼力啊;百姓们没有受到安抚,是因为不肯施给恩惠啊。所以,君王没有实行王道来统一天下,是不肯做,不是不能做啊。

这段话生动地反映了孟子安民生、行王道、反霸道的政治主张。

一个人活在世上,有许多事情是我们应该做、必须做的。但是很多时候,往往是这些我们该做、必须做的事,我们却都没有做到,而且常常并不是我们做不到这些,而是因为我们不肯去做。

齐宣王问孟子,像他这样的人君,能不能使百姓生活安定。孟子非常肯定地说他当然能够了。宣王就问孟子凭什么知道他就能够做到。孟子就说:听说大王不忍心将一头发抖的牛屠宰了做祭祀,凭这样的好心,就可以使百姓生活安定。

宣王又说,当他用一只羊代替了那头牛的时候,老百姓还以此说他吝啬呢,而且,他为什么这样做以及这样做与王道有什么关系,他自己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孟子对此的解释是:“百姓说大王吝啬也并不为奇怪,毕竟牛大羊小,大王是用小的代替了大的。老百姓这样误解大王也没什么关系。但是大王这种不忍看牛被杀的心,正是能使百姓生活安定的仁爱之心。为什么这么说呢?道理就在于大王亲眼看见了那头牛,而没有看见那只羊。假定现在有个人向您报告说他有举起三千斤的力量,却拿不动一根小羽毛,他的视力好到可以把天上飞鸟的羽毛看得清清楚楚,但一车摆在他眼前的柴草却看不见。你肯相信这样的话吗?当然不信,为什么呢?”

孟子接着说:“如今大王的好心好意足以使动物都沾光,却又自己说不能使百姓得到好处,这难道与前面那个人有什么两样吗?实在是没什么不一样的了。那么同样的道理,一个力能举鼎的人说自己拿不动一根羽毛,那只是他不肯花力气的缘故。一个目力能见秋毫之末的人说自己看不见摆放在面前的一车柴草,那只是他不肯用眼睛去看的缘故。老百姓得不到安定的生活,就是治国为政者不肯施行仁德的政治的缘故。所以大王没有使百姓归服,这是因为你不肯去做,而不是不能做。”

对于孟子的这些话,南怀瑾先生说:归根到底,一个人要想成事,在于你是否去做。光想不做终究也做不成事,画在纸上的图是不会自己变成高楼大厦的,打好的腹稿也要写到纸上才能成为文章。

说千道万,事情只有你去干才有成的机会,也才有可能成功。如果能做却不去做的话,那么说什么也是没有用的。成语说“事在人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就像孟子说的那样,要让一个人把一坐大山夹在腋下去过河,这样的事情确实是人力所不能为的,我们肯定会说“做不到”,而如果说让你帮一位老人去折一根树枝,你要说“做不到”的话,那就是你不肯去做了。

而在生活中,不论是君王治理天下,还是我们身边的这样那样的一些事情,都不会是夹着大山去过河这一类的,我们的事情几乎都是属于折树枝那样力所能及的,所以,不是我们不能够,而是我们不肯去做而已。

宋朝着名书法家米芾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合称为“宋四家”,他自幼就喜欢书法,但是练习了好几年也一直没有很突出的进展。

有一个从外地来的秀才据说字写得很好,米芾听说,就前去向秀才求教。秀才见他确实爱练字,就答应收米芾做学生,并拿出一本字帖对他说:“你回去后就照这本字帖练习,写好之后再拿给我看吧。”

米芾回去后照着秀才的话去做,很快就将字写好了。他就忙着跑去见秀才,恭敬地请秀才指教。可是秀才只看了一下就摇着头说:“不是很好。这样吧,你要我教你写字,就必须要用我的纸来写。”

米芾痛快地答应:“没有问题,只要老师愿意教我,我就依您的指示去做。”

秀才接着说:“可是我的纸很贵啊,要5两银子一张。”米芾听后虽然感觉吃惊,但为了练好字,最后还是答应了。

米芾回家向母亲说明了情况,母亲于是只好将首饰拿去变卖后让米芾拿去买纸。米芾拿着买来的纸,怎么看都觉得它与普通纸并没有两样,但是因为花了大把的银子,因此他不敢随便下笔,于是对着字帖琢磨笔势好长时间,然后一直用手指在桌面上来回照着写来写去,就是无法下笔。

秀才看到米芾半天还没写一个字,出来就问他为何还不写。米芾回答说:“纸太贵了,怕写坏了。”

秀才笑着说:“你不写,要我如何教你呢?”于是米芾就非常认真地用心写了一个字,结果这个字比字帖上的字更有力量,这连他自己都感到意外。

秀才这时才对他说:“过去你写字总是不能用心,所以就写不好,这次因为纸很贵了,你怕写不好,所以就会非常用心之后再下笔,结果当然就不一样了。”

米芾的故事说明了这样的道理,有些事情不是你不能做或做不好,而是你根本没有用心去做。只要你想做而且能够用心去做,就一定会有说所收效。

一个视力正常的人与一个双目失明的人一起走在崎岖的山路上,视力正常的人接连摔跤,而双目失明者走起路来却四平八稳。视力正常者很是疑惑,他问那个盲人:“为什么你看不见路,却能够走得如此稳当,而我看得到路,却为何还接连地摔跤呢?”

盲人回答说:“因为你有明亮的双眼,而我却什么也看不到。”

视力正常者一听更加疑惑了。盲人解释说:“就是因为你拥有明亮的双眼,能看清楚远方,却往往会因此而忽略了脚下的路,对于眼前的路还没有看太清楚就大步地走过去,所以一不小心就会被绊倒。而我与你却正好相反,因为双目失明,看不到远方,所以我能全神贯注,将脚下的路探清楚以后再迈出脚步,我是用心在走路的,因此才能走得很平稳,才不会摔跤。”

天下一切事情都在人为,很多事情的失败,其实只是因人的内心根本不想去做或没有用心去做罢了。

邓普西生下来的时候只有半只左脚和一只畸形的右手。他的父母一直对他像平常人那样进行教育,从来不让他因为自己的残疾而感到有任何的不安。也就是说,他能做到任何健全男孩所做到的事,如果童子军团行军十里的话,他也同样可以走完十里。

后来他去学踢橄榄球,他发现自己能够把球踢得比在一起玩的其他男孩子们都远。他于是请人专门为他设计了一只鞋去参加了踢球测验,幸运的是,他得到了冲锋队的一份合约。

不过,他的教练却尽量婉转地告诉他,说他“不具备做职业橄榄球员的条件”,并且建议他去试一下其他的事业。而他却坚信自己能够做一个好的球手。

后来,邓普西申请加入新奥尔良圣徒球队,并且恳请教练给他一次机会。那个教练虽然对他心存怀疑,但是当看到眼前的这个男孩子是那样的自信,教练也对他有了好感,因此就收下了他。

几个星期以后,教练对他的好感更加深了,因为他在一次友谊赛中踢出了55码,并且还为本队挣得了分。这就使他获得了专职于圣徒队踢球的工作,而且在那一季的比赛中,他为他的球队挣得了99分。

最后,他一生中最伟大的时刻到了。比赛那天,球场上坐了6.6万多名球迷。球是在28码线上,比赛只剩下了最后的几秒钟,这时球队把球推进到45码线上。

“邓普西,进场踢球。”教练大声说。

同类推荐
  • 当代科技伦理的焦点问题

    当代科技伦理的焦点问题

    20世纪是科学和技术空前大发展的世纪。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巨大发展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加深,科学和技术与人类社会各方面的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科学和技术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甚至与原来完全不同。
  • 人生哲理小语心是快乐的根

    人生哲理小语心是快乐的根

    一个简单而富有哲理的故事,足以给人意味深长的人生启示!本书就是将许多充满智慧的人生哲理故事以最简单、最朴实的方式呈献给读者。
  • 跨越时空的对话

    跨越时空的对话

    没有怀疑一切的精神,就不可能有社会的任何进步。李华平的这本书原来的名字就是“批判一切”,“批判一切”就是“怀疑一切”。思想界要想真正做到解放思想,只有“怀疑一切”和“批判一切”。作者通过与27位已故名人的对话进行了严肃的学术探讨和理论思考,要想和这些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文学家以及政治家进行对话,必须了解他们时代的背景、著作精华和社会评价,可以想见作者读书之广、思考之深。与其说这本书是作者与已故名人的思想交流,不如说这是作者以超越时空对话的形式表现出作者对超越时空对话主题的自己的价值判断。“政治”和“思想”,在作者身上已经和“生命”高度融洽在一起了。
  • 老子心解

    老子心解

    老子的《道德经》是一部流传已久的经典,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不乏一些思想高超的圣贤对它加以批注,但是印度哲学家奥修所讲的有其独到的见解,他的讲法是原创的,不论你对道德经是否曾经研究过,奥修所讲的必定是极具参考价值的。
  • 创造的进化论

    创造的进化论

    本书是柏格森的代表作,书中论证了“生命冲动”的理论和直觉主义方法论,并对之前的进化论哲学体系作了批判。该书的出版标志着柏格森生命哲学的成熟。
热门推荐
  • 冲不上的云海

    冲不上的云海

    给你一个晚上的时间,你需要想明白然后回答我一个问题:你是谁?——各位旅客您好,欢迎搭乘云海联盟成员安然国际航空公司的班机,我是本次航班的乘务长Eve,很高兴为您服务。这趟旅途的终点是……——我不知道我是谁,也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我和你,都是骗子。
  • 今生唯一的

    今生唯一的

    世界上有没有两个人拥有相同的生活?我不知道,但是我觉得如果说有两个人拥有相同的生活,那他们会不会是连体人?!有人认为是老天安排的每个人的一生,我觉得扯蛋,老天爷累死也不能想象出这么多人的一生,我又觉得有可能,因为有时候两个人或者更多的人拥有过相同的人生经历。
  • 仙音轮回守护

    仙音轮回守护

    琴魂穆琴语在校园体验大学生活,因其在大学任教的姐姐被抓,意外结识了由单亲妈妈带大,警察之子林翔,本该宁静的大学生活,因为这件事情的发生,解揭示了一个惊天秘密。
  • 教师快乐工作手册(上)(教师职业发展与健康指导)

    教师快乐工作手册(上)(教师职业发展与健康指导)

    教师的职业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职责是把教学当成自己的终生事业,用“爱”搭起教育的基石,用自己的学识及人格魅力,点燃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
  • 欢迎来到全新游戏

    欢迎来到全新游戏

    夜梦澜,一个普通女高中生无意被卷入一个意外醒来在一个全新世界是命运,还是....
  • 姒鸟归林有幸期许

    姒鸟归林有幸期许

    由一只说走就走的小猫引发的绝美命案美食女主播vs声优网游主播。呆萌女租客和洁癖房东先生的生活小日常。“你的猫,在我房间干了什么?”许林一头黑线,皱着眉头问道云姒一副做错事了的样子低下头说:“对不起>人<,我明天一定会把床单洗干净的。”许林一脸无奈,皱着眉头说:“下不为例。”“谢谢,谢谢。”云姒抱着肉包(猫)跑回了房间。………厨房里,云姒正在直播做菜,忽然一声尖叫。“云姒,你的猫。”许林气急败坏的喊到云姒立马放下了手上的东西跑回了房间,看到许林一脸嫌弃并且直勾勾的盯着肉包,十分气愤的样子。“对不起。”云姒立马上前抱起肉包“你朋友什么时候回来?”“呃……大概,可能,明后天吧!”“打电话问一下,我不想在看到它了!”“好的!”………漫展上的挺身而出,聚会时的义气相助,独一份的下不为例,微妙的感情,慢慢发酵。许林的人生台词:做一只安静鸟儿的饲养员也不错。云姒:天空这么大,归家的林子可只有一个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当沙雕美少女穿书后

    当沙雕美少女穿书后

    “女人,你就算是嫁给我,我也不会让你好过的。”这句冷酷无情的话一字一句的从他嘴里说了出来。几个月后……“玥玥,来张嘴,我喂你吃。玥玥,衣服放下,我来。”竟又对她百依百赖。“就凭我这神仙皮囊再加上我有趣的灵魂,你不可能不爱上我。”齐梦玥玩弄着手指,不屑的说(我这个不会写简介的傻///逼,啊啊啊我太难了)
  • 奴兽行

    奴兽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命兽,小至蜩鸟,大至鲲鹏,随着它游戏世间,快意恩仇或一统天下。每个人都生活在不同的井里,一旦有一天离开了尺寸之地,面对广阔而未知的天地,是迷失还是坚强?
  • 边荒封帝榜

    边荒封帝榜

    这个世界,名为灵荒。至高无上者被尊为帝。三千年前,所有的大帝神秘失踪。留下了无数的传说和疑惑。三千年来,灵荒大陆迎来辉煌,却再也没有大帝的出现。三千年后,雪夜里降生的孩子,被冠宇名字为无道。三千年里,那些秘密,成帝的道,终于掀开了神秘的面纱。成帝的秘密源为无道,这个雪夜的孩子也叫无道。一张从未现世的封帝榜,一段神秘的过去,在这滚滚历史长河中被淹没,一切的源头——边荒封帝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