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414500000037

第37章 传略篇(12)

余师名清,字樾坡,满清廪生。民初毕业于两江优师,在外地一师范学校执教数十年,新旧文学兼容并蓄,以年老(时已60多岁)回乡设教,时称改良私塾。塾址设在他自家住所,当年招收学生三十多人。除附近(如黄家溪、军田庄、河头庄……)少数走读外,多食宿在塾,伙食由学生雇工轮番自理,每周二人一起轮流值日,计划开支。学费全年每人20元,概不二价,分两期交足,伙食可按月或半月一交,因多是农家子弟,组茶淡饭吃个饱于愿已足(有两户富家子弟例外)。因交费不过分集中,负担不感到太重。这一年,在原有基础上同学水平自多提高,同学间一般多可资琢磨,更由于老师课上讲解提纲挈领,点金有术,批改上句段斟酌,着意推敲,举一反三,自多启发,受益显著。时同学中有几名是前列的。记得在秋冬交替的一个深晚,同学们多按时回宿舍了,余老师还在他宿舍里的窗头书桌上批改作业。有两位同学和我一起在嵌着毛玻璃的窗外,用高点的凳子站在上面静静地向里望着有未改到自己的作文本。只听到师母在催老师说:“时间不早了,可睡了,明天再改吧……”老师说:“好了,收学生时,我要少收几个,你不同意,收来了,不下功夫,怎行?”接着她又问起:“这些伢儿中,有几个出傥点的呀?”老师说:“有等四、五个人比较好,写的作文大致可拿得出手,有些地方挑挑剔剔就可以了。”听了上面的闲话家常,尽管是无意的,而我感到的是,书山学海,勤苦为径,良师固属可贵,自身更须努力,穷而益坚,无论何时何地总不应虚度那有为的岁月。

三年的出外就傅,自顾是有长进的,同时自己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尤认为对古文时论尚有一知半解,而于自然科学知识,还未启蒙。如急谋生计,错过年华,再行外出,那亡羊补牢,为时已晚。但家庭经济不继,怎么办?踌躇彷徨,无所适从,筹思者再,念及何、余二老师都是苦读出身,且考虑到何老师二年前曾有过典当皮袄周济我生活一举,即以自己的心思明白告知:总的生活开支自理,要求免交学费(全年20元),办法是学当“小先生”,协助处理一部分“小同学”的作业。以减轻老师批改作业的负担。老师还可适当多收几个“大同学”,使经济收入得到补足。果然,老师是同情的,并予赞许。

这样可一面听点课,对古文学习可多个深造机会。对自然科学的学习这一头,想从补习数学开始,每天以两个学时计算,每月交五元学费,一学期共花30元大数,自然负担不无困难。当时找了一位熟人和黄中初中部数学老师何竞秀(一名何一峰)洽谈,千个馒头一滚汤,多个人,同样教材,基本上不外加课时,他还增收了一个学语文的补习生。以后又找了两个人一起补习,先生收入增多,自然也增加了处理作业时量。作文本由先生和我分担改,这样我虽然多了批改作文的任务,但我个人的数学补习每月应交的学费也就全免了,减轻了自己的经济负担。而既当学生,又当助手的本身,倒也是个很好的学习机会。补习了半年数学,学到初中“开方程”,当与同学张明文、吉光明等萌有升学念头,做些升学复习准备。时有“富中学、穷师范、讨饭职校”的说法。普通中学如私立黄中,招生少,交费高,自然不想,要考什么农牧兽医职校,招人有限亦非所愿。而交费不高、国家有资助、将来又可安排小教工作,只有乡师速师。因此,就在这年的夏季想报告如皋师范。时有何淼其人,籍贯如皋,为黄桥何氏宗祠世系。此人有一定学识,为何老师房族,经介绍,三人(吉、张和我)一同前往参考。当时交通固多不便,乘车往返也属不赀。一天起个大早,决心步行。开始气力足、走路快。时值炎夏,日方斜西,走到搬今、加力,又渴又饥,步履艰难。走段路就问人,这里离如皋城还有多远。太阳快下山了,听说还有二十多里、十几里路时,真是心急如焚,边行边谈边怨,怎么搞的,从黄桥到如皋说的是六十里,怎么变得这么远了呢?天快昏黑了,除问尚有多少路,还问黄如之间实有多少里程,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农回言,说是六十里,实有八十里长啊。原来如此!里外百里都跑了九十了,十里当着一半路程,爬也要爬到如皋城去的。有了这样的信心,看到不远处灯光闪闪,如皋城在望,时已晚上九点多了。好不容易到了如皋城,什么不管,先打听弄个地方住下来喝点水,吃点随身带的黄桥斜角饼,用以解渴充饥是了。一夜睡下来,浑身上下疲惫不堪。天亮了,日红了,实在懒于起床,但又不得不起来。首先打听何淼这人的住地,同时了解如师招生的日期。真的事不凑巧,皇天也负有心人,何淼外出了,如师考期刚过。一时心里很不是滋味,只有徒唤奈何而已。乘兴而去,败兴而归。当于半早时间,拖着无精打采的两腿来个缓步当车。

走着走着,到半夜十二点回到了黄桥,计算时间总的并不比昨天增加多少。昨天路不见长,今天路又不见短,这是为什么?昨天是向生地跑,人生地不熟,远近不知底细,心理上比较紧张,今天沿着熟路回,心里踏实,情绪不同,效力各异。昨天初跑是疲劳,但反过来腿劲得到了锻炼。“三日肩头四日脚”,搬运工与人力车夫的肩和脚也就是这样磨炼出来的。这也是在回黄桥后几个人在闲谈中所悟出来的。这次的事情也是个人在学生生活中的一个插曲吧,尽管事情是那么简单,时间也过去好多日子了,但记忆犹新,未能忘怀!

考师范未成怎么办?在新的学期里我还是依照与何老师商定的计划继续下去。岁月流水般的过去,“一年容易又秋风”,古来不少怨秋客。现在暂可棲身,明年又将如何?曾托人谋过职业,如打算到一家商店学写写账本,未成;又想去珠巷一家石印社写写石印字,可又不进人,这时思绪多端。几年来,学无所长,谋生乏术,真是恨人逢恨事,我心自此灰矣。记得有一次读《古文观止》中的《滕王阁序》和《劝学解》等篇时,不自觉的又凑起几句话:闻之学业精于勤,如我鲁钝岂足云。一哭穷徒效阮籍,请缨无路等终军。流露出自己的某种消极心情。凉秋九月,一次何老师与当时黄中知名的语文教师何卓甫(他们是叔侄关系,均是满清末年秀才)相过从,该诗为卓先生偶然间看到了,说了声,诗可以学,但青年人伤感不好!是的,诗言志,有诸内必形诸外,穷愁的感情流露,有不期然而然的。以后用当时读过的“在陋巷箪食瓢饮不改其乐”的圣贤之言教育自己,同时存有听天命、顺其自然的想法。

那年的十一月底,一次假归有事,看望了房族中的一位长老。他问及来年的意愿时说:庄上住户多,伢儿上学有困难,如回来增设个私塾,二、三十个学生总是有的。一时在心理上处于无可奈何的境地,但有业好遮身,无事也赋闲不起。经过和家庭商量,就开始请人说合,最后还得要立下“关书”(旧时聘请教师或幕僚的文书)为定,由此,结束了三年的出外就傅、一年伴工带读的学习生活。

三、回乡设塾(1937年——1940年)

1937年春回到家乡车马庄,开始设塾为业,以资生活,直至40年底总的为四年,实际为三年半,基本情况是这样的。

1937年上半年地方上共收了二十几个学生,其中蒙童从习惯的念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起,上过二、三年级的念到学、庸、语、孟的占多数,再高一点的较少。借坐人家的一间住房,生活自理,年薪约20元上下。教了半年,社会及学生反映还可以,并得到了另一部分家长的好感,说是将小孩下半年也来上。

是年,“七七”事变起,抗日战争开始,国民党蒋介石发动征兵,应征对象为蛇年所生,即普遍为20岁,我正合到这属相。当时有规定,在学的中、小学生可免役。当即设法考上了私立黄桥小学,并取得了录取证书,结果是免现役,秋半年只得停“馆”去上学。该校是新创办的,设在私立黄桥中学的河北岸,为老布业公所,原黄中师生宿舍所在地。校长为叶康侯(任黄中训育主任)。我插上六年级,班主任为丁松涛老师,教我的算术课。教语文、史、地课的为李寿海老师。同班同学中,有吕伯刚(三里庄人)、周义勇(大元垛人)等人。学校虽属新办,而师资力量、教学管理等还较好。我对上述课程的学习能较好地完成任务,因为语文有些基础,算术曾专门补过半年(学到初中二年级内容),其他也能跟上,对体音美等课既少基础,又不怎么爱好,但多在及格分数以上,满以为借机学点新的东西回去,为适应乡塾改良之用。可上课只两月多点时间,闻说日本鬼子已由南通什么地方登陆了,一时整个镇上居民都处于惶惶不可终日的态势中,学校自不例外。不几天,又说到了如皋什么地方……黄中散了,黄桥小学也跟着散了。我们农村的同学自然回到农村这个一时的“安乐窝”去,尽管学校关照说,情况好转再通知来校,那是何日子的话呀!

11月、12月……个月的时光过得真快,这一学期到快结束了,对设塾上半年的“束修”,有人不想把,把的也不全(以半数计),因为没有教到底,还耽误了人家子弟的半年功课呢!有人对我说,上学看来无望,不如重砌炉灶,从头办起私塾来。就这样以原有学生为基础,又新添了好几个,达30多个学生。在农村通行的正月十六日为开学日,从而也就开起学来了。这生活一直继续到40年底,三个年头。

教学内容:除少数低中年级生有教新国语或选读点时文外,老师教给我什么,我就以什么教给学生,多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再则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号称四书),大的读些经传(诗、书、易、礼、左传)。

教学方法:是孔步亦步,孔趋亦趋,即过去老师怎么教我的,我也就怎么个教学生,多属先生讲,学生听,什么背早书、念晚书、读夜书;什么写字、作文、对对子等,可算应有尽有。

教学要求:教师从严,“教不严,师之惰”,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人知敬师。

对学生学习则要求勤奋刻苦,“勤有功,戏无益”,对学习不勤奋,不好好完成学习任务,甚至犯规的学生,也用过“戒尺”,叫做“夏楚示威”。(夏,槄也;楚,荆也。二者所以扑挞犯礼者。)

教学阶段:以能讲说点论语孟子,口诵些经传为能事,在塾内为“长学”者就称“出师”,能找职业糊口或务农了。在学的绝大多数上过二三年,能粗识一些字,多少会点算写,就是不多的了。

“束修”收入,随着学生人数增多,年龄的增大,逐年由17元到20多元、30多元,借房住、自吃饭,清汤清水的。尽管生活上一般艰苦,但在教学工作上不稍懈惰,认为要在一个社会的小天地里—一个庄子的部分立下脚来,光靠人说合帮助(当时叫“纠馆”),自己不着力不行。由于比较认真负责,专心致志,一时还争得附近村庄部分学生的走读、寄读在有关亲戚家的,有严堡、蒋堡、丁庄等地的。

注意对少数困难户子弟的照顾。(1)经济上减免,少交或不交学费;(2)个别连买笔墨纸砚有困难的,经常买一两刀仿纸给他们应用;(3)不用他们请吃。旧社会一年有三节——春节、端午、中秋要请教师吃饭的,人事处熟了,叫他们俗不“拘礼”,这不是瞧不起那家。这是我母亲经常教育的,自己是穷念书出身,不要忘掉啊!穷人的日子难过,自己少收点学费,少吃人家顿把饭,也过得去。

设塾之初,基本上是关起门来教书,概不与闻外事,一则在社会上人头不熟,缺少立脚点,交往自然少。后来学生家长——这个社会基础渐渐增多了,并取得一些好感,一些应酬也经人介绍到了,如农村到了秋后,什么土地买卖、经济借贷,还有婚丧喜庆,我带笔去写契约、作对、写联语等。在那社会应酬对了,会落得个好的反映,如是错了、别了(包括各式或内容),也会较容易地传开说世故少,知识浅。记得有一回,有个买卖契据,本来是请一位同桌的老先生(本家)写的,他转身叫我写,我说没弄过,我是“开蒙”(小孩上学),你说我先打个草稿,你修改后我誊清好了。就这一次基本没有差错,从此遇事找上我的就日渐多起来了,但涉及当时地方上层,如乡、保人员及小绅董等参加的有关地方瓜葛,我是望望然而去,不与过从。在当时用以束身自好的话是“吾安吾业”,如是者三年有半。

四、小学教育(1941年月——1945年7月)

1940年底黄桥镇一时为敌伪所占领,原驻办的党政军各级领导机关暂时均有准备转移至农村,进行游击战争。同时间,为办好抗日民主教育,黄桥小学于1941年春搬迁到车马庄东南二里许的杏塘庄一座古庙上来办,郁文纲同志为校长。因广大群众送子女上学热情很高,校舍拥挤不堪。经与地方协商,设分部于车马庄东首庙上,叫我把原村塾的学生合并在一起,并明确由我负责分部工作。共三个教工人员,暂设两个班,学额是够满的。郁校长不断来这里指导工作。地方上即筹建了校董会,推选了几位知名人士当会长和委员,每人集资5元作开办费,地方教师带半义务性质。教学内容主要有语、算、体育、教唱等。经过第一学期的努力,即改变了过去社会上一些人相信村塾,不相信学校,认为跳跳蹦蹦唱唱学不到东西的看法。

当时,学校教育除一般传授知识课外,基本内容是以抗日民主教育为主导思想,用来武装广大儿童和青少年,是为广大工农群众和革命阶层所拥护,亦即为敌伪所反对的。在1942年的5月间,一次黄桥敌伪军下乡扫荡至杏塘庄的庙上——黄桥小学迁办地,全体师生都事先转移掉,部分教学用具也作了埋伏,敌人将庙房付之一炬,全部烧光了,其歹意在毁灭抗日根据地的学校教育,而广大师生则更加激愤起来,在群众的支持下,化整为零,采取了分散与露天教学相结合的做法,坚持教学与活动不停,直至学年结束,完成了预期的教学任务。黄桥小学为革命办学的精神,一时在群众中广为传播。

同类推荐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梅汝璈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梅汝璈

    梅汝璈(1904——1973年),字亚轩,江西南昌人,是我国著名的外交家、国际法学家。他早年留学美国,获法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从事数学、写作、编辑、翻译工作多年,并曾参与立法。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以后,梅汝璈代表中国担任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法官。
  • 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清官,是指那些公正廉洁、克己奉公、惠及百姓的官员,也被人们称之为“廉吏”。在历朝历代,都有一大批著名的清官廉吏。如先秦时期的晏婴、乐喜,汉晋时期的召信臣、杜诗、吴隐之,隋唐时期的姚崇、宋璟、柳宗元,宋元明清时期的包拯、范仲淹、海瑞、于谦、张伯行等等。时移世易,万象更新,但历史上的清官有不少做法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本书《中国古代清官传》从史籍、野史、传记和笔录中选择了105位代表人物,按其出生年代为序,各自成篇,汇编成册,希望它能帮助大家一起学习!
  • 通家人师南怀瑾(谷臻小简·AI导读版)

    通家人师南怀瑾(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南怀瑾是什么性质的学者?他为何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他给社会带来的主要贡献是什么?一本能全面了解南怀瑾大师的书。
  • 人物百科知识博览

    人物百科知识博览

    这里有神秘诡异的百科知识等你阅读,这里有扑朔迷离的背后玄机等待你的发现,这里有鲜为人知的惊险内幕等待你的探索,这里有匪夷所思的灵异事件等待你的追寻。
  • 柳井正全传

    柳井正全传

    无论是经营理念、管理手法还是商业思想,柳井正都是值得人们探索的一座高峰。《柳井正全传》落实于细节,用事实做基础,让你从每一个转折中领悟商业之道。柳井正,被称为日本战后继松下幸之助、稻盛和夫的新一代“经营之神”。
热门推荐
  • 武魔

    武魔

    一个背负千年诅咒的废物,意外神秘的传承;一场单纯的邂逅,生死不弃的纠缠;一把邪恶的魔刀,不分敌我的杀戮,历史重演,灾难重现,预言之子,是神是魔?挥刀苍茫,血雨腥风,魔武邪神,掌控众生脉搏,傲视神州,演绎热血澎湃的传说。
  • 重生之影后很美很飒

    重生之影后很美很飒

    简介无能,请看正文,支持正版,新人作者,感谢支持
  • 妈咪!总裁爹地超宠哒

    妈咪!总裁爹地超宠哒

    五年前,苏酥被逼出逃前往国外,五年后,她带着一对萌宝强势归来。本想靠自己夺回苏家,没想到,半路出现个萌宝爹地,包揽了所有脏活累活不止,还把她和萌宝宠上天。“苏家欠我的,我会一样一样拿回来。”“老婆,最近天气凉了,你看什么时候让苏家破产比较好?”
  • 雨中的小孩

    雨中的小孩

    还记得年少时候的自己吗?还记得最初的那份悸动吗?那些难忘的故事,那些难忘的人,也许只是时光深处的惊鸿一瞥,却足以让年少的我们沉醉于一个华丽的梦境。年少时候的情怀,是那么纯粹,仅仅是因为某一时刻的心动,便会暗暗喜欢一个人很久,不表露,不张扬,把对方默默的藏在心里,藏在心里并不是因为不够喜欢,而是因为太喜欢,所以不想破坏心中的那份美好,纯纯的,暖暖的,你把他变成你心里面的一个秘密,永久的保存在今后漫长的时光里,让最初的那份懵懂成为年少时的一个印记。
  • 宅女求生记

    宅女求生记

    李沐遥是个宅女,不是她想宅,而是从小身体不好,除了宅在家里看书,哪也去不了,还不到二十岁就面临着死亡。可是,突然有一天,一个人救了她的命,但做为回报就是跟他走!可这一走就拉开了她悲惨生活的序幕!先被扔到如垃圾场一样的资料室,用了百年时间,好不容易整理完所有东西,又被人扔去无尽海的另一边,九死一生的到了地方,又让人推进一个小世界,才进去又遇到空间崩塌!终于从崩塌中出来,却进入一个不知名的空间!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 问卿云深几许

    问卿云深几许

    云卿,一个被抱错的“假”千金。云清,隐世医学世家私生女。当时空逆转,当她变成她。“卿卿才从乡下回来,我们不能让她太紧张”“许爷家的小姑娘娇气得很,你们可得小心担待着”土包子,娇气...当把一个个人设放到少女身上时,他们才发现他们大错特错。
  • 成功从优秀做起

    成功从优秀做起

    100个跨越平庸,成就卓越的行动方案,100个笑傲职场,走向成功的职业指南。一个人想要成功并不难,只要你能够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知道什么是自己该做的,并努力做到、做好,只有这样,你才能更快地步入职场优秀者的行列,成为一个成功人士。
  • 世间之大

    世间之大

    这是一篇关于宇宙与原子核的书,书中写到了聪明的孩子和他的父亲发现了宇宙之外还有一个世间的故事。
  • 上古世纪之众神宝藏

    上古世纪之众神宝藏

    索兹思德半岛,巴拉奇丘,这是个平凡的山丘,上面住着群诺亚人。诺亚人都具有与生俱来的高贵气质,是天生的贵族,热爱大自然,崇拜冥界女神,不,老实说,巴拉奇村的年轻人汤姆森算是个例外。他是巴拉奇村里锻造师的孩子,出名的捣蛋鬼。当然,他总是会给自己的恶作剧找借口,他会说,他是在寻找众神们留下的宝藏。
  • 太上说紫微神兵护国消魔经

    太上说紫微神兵护国消魔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