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993200000028

第28章 非人境遇与“人”的觉醒——《红楼梦》对龄官、司棋的情爱书写

《红楼梦》作为一部别开生面的人情小说,“虽其中大旨谈情”(第一回空空道人语),却不像一般人情小说(如“佳人才子”小说)那样止于“谈情”,而只是从“情”出发去写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展现复杂纷纭的人生世相。《红楼梦》所“谈”之“情”,当然不限于儿女之情、风月之情,还包括骨肉之情、亲友之情、家族之情以及其他人情,不过,儿女之情、风月之情,即人的情爱、情欲,是《红楼梦》书写重点之一。

《红楼梦》对人的情爱、情欲书写,大致可分为三块。全书重中之重的第一大块,当然是以“天下古今第一淫人”的“意淫”者贾宝玉为核心或轴心,浓墨重彩、精雕细刻书写的宝黛钗的爱情、婚姻纠葛及其悲剧,同时也或多或少、或显或隐写到宝玉与湘云、晴雯等众多女儿之间的亲昵感情或朦胧恋情。第二块则是对贾赦以及贾珍、贾琏、贾蓉等“皮肤淫滥”者“调笑无厌”“云雨无时”的淫欲书写,市井二尤的“红楼”悲剧,鸳鸯的拒“婚”、抗“婚”等情节线索,与这块淫欲书写也密切相关,交织一起。第三块便是对贾府戏子奴婢,包括龄官与司棋的情爱书写,这一块尽管着墨不多,分量不重,却从情爱方面,展现了豪门底层人们的生存境遇和精神状态。

贾府虽被称为“花柳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但对生活在底层的戏子奴婢来说,绝不是什么人间乐园,而只是一座装饰精美的牢笼。在此,我们不能不首先想到第三十六回一段发人深思、颇带象征意味的情节。爱上了戏子龄官的贾蔷,有次破费一两八钱银子买了个雀儿笼子(“上面扎着个小戏台”,雀儿“会衔旗串戏台”),兴致冲冲提来见龄官,对她说:“买了雀儿你顽,省得天天闷闷的无个开心。我先顽个你看。”说毕,“便拿些谷子哄的那个雀儿在戏台上乱串,衔鬼脸旗帜”。逗得众人都笑说“有趣”,“独龄官冷笑了两声,赌气仍睡去了。贾蔷还只管赔笑,问他好不好。龄官道:‘你们家把好好的人弄了来,关在这牢坑里学这个劳什子还不算,你这会子又弄个雀儿来,也偏生干这个。你分明是弄了他来打趣形容我们,还问我好不好。’”龄官说贾蔷买雀儿笼子来是为了“打趣形容”她,自然是天大的冤枉,但能由鸟及人,由“衔旗串戏台”的雀儿想到自己学的演戏这行,由关雀儿的鸟笼想到关自己的“牢坑”,联想很有道理,表明她对自己的非人境遇有难得的悟性,对贾府主子把他们买来专供其消遣玩乐的行径表示了强烈不满。这段情节的意义已超越了事件本身,对于身处豪门底层,同样有着非人境遇的所有卑贱者来说,都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贾府几百号下人中,对自己非人境遇能有如此省悟的,除龄官外,似未见第二人。

龄官对自己非人境遇的省悟,意味着她“自我”意识中“人”的觉醒:尽管主子不拿自己当人看,但至少自己要把自己当人看,不要自轻自贱,奴性十足。龄官悟性很高,也是性情中人,兼之学戏中受到剧情内容和戏曲艺术的熏陶感染,不仅多情善感,更是个特立独行的痴情女儿。贾蔷也勉强算个主子(从小寄养在贾珍家长大的),但她爱上贾蔷,绝不像有些丫鬟(包括从戏子“转业”当丫鬟的芳官)那样是为了“攀高枝”、往上爬,而只是出自一个纯情少女的爱——她甚至还根本没想过这种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同时,她一旦爱上了贾蔷,就如痴如迷。第三十回,小说便从宝玉的视角,生动描写了龄官“画蔷”的痴情痴态。宝玉“隔着篱笆”看到,蔷薇花下的龄官,“眉蹙春山,眼频秋水,面薄腰纤,袅袅婷婷,大有林黛玉之态”,又见她蹲着用金簪在地上画什么。经反复细看、比划揣摩,才发现画的是“蔷”字,“画完一个又画一个,已经画了有几千个‘蔷’”,直画到突下阵雨,“身上都湿了”,仍未停止。后来,还是宝玉大声提醒,她才从痴迷中醒过来,而她也同时提醒宝玉自己正淋着雨呢。这段情节完全从宝玉视角写来,叙述者中止了一切判断,宝玉对龄官只见其人其行,不知其名其意(画“蔷”用意),却十分传神地表现了龄官对贾蔷念兹在兹、时刻不忘的一片痴情,当然,也一笔并写两面,同时表现了“局外”观察者贾宝玉本人细心关注体贴女儿的情痴性格。蔷薇花下画“蔷”字,“隔着篱笆”看“画蔷”;人美情美,意美境美,构思独特巧妙,极富诗情画意。

龄官的特立独行,更表现在她虽“身为下贱”,在主子面前却没有奴颜媚骨,甚至有点傲骨,即使对于宝玉这样女孩子们都喜欢的公子哥儿,她也表现出傲慢和冷漠。龄官唱戏在贾府戏班颇有名气,但宝玉只闻其名,未见其人,此前也不知那天见到在地上不断画“蔷”字的女孩子便是龄官。“一日,宝玉因各处游的烦腻,便想起《牡丹亭》曲来”,“因闻得梨香院十二个女孩子中有小旦龄官最是唱的好”,便“着意出角门来找时,只见宝官玉官都在院内,见宝玉来了,都笑嘻嘻的让坐”。当他来至龄官房内时,“只见龄官独自倒在枕上,见他进来,文风不动。宝玉素习与别的女孩子顽惯了的,只当龄官也同别人一样,因进前来身旁坐下,又赔笑央他起来唱‘袅晴丝’一套。不想龄官见他坐下,忙抬起身来躲避,正色说道:‘嗓子哑了。前儿娘娘传进我们去,我还没唱呢。’宝玉见他坐正了,再一细看,原来就是那日蔷薇花下划“蔷”字那一个”。龄官对宝玉这种少见的傲慢和冷漠,一不是作秀,二不是使气(她和宝玉原本不认识,不存在故意使气问题),主要原因,除了她固有的矜持外,更在于她太痴情于贾蔷,对包括宝玉在内的其他任何男性都毫不动心,甚至不屑一顾。宝玉笑脸央求龄官唱《牡丹亭》一段套曲,遭到她“正色”拒绝后,十分尴尬,有“从来未经过这番被人弃厌”的感觉,“自己便讪讪的红了脸,只得出来了”。对第三十六回这段情节,蒙府本有批语云:“非龄官不能如此作势,非宝玉不能如此忍,其文冷中浓,其意韵而诚,有富贵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之意。”龄官的特立独行和傲慢冷漠,也许使一般人难以亲近,但她这种相当“自我”的独立人格,对于被视为玩意儿的一个小戏子来说,还是难能可贵的。宝玉由龄官对贾蔷的痴情和对他的冷漠,更“深悟”出“人生情缘,各有分定”的道理,也才第一次意识到自己不可能得到所有女孩子的感情。

显而易见,《红楼梦》对龄官的情爱书写,侧重在精神的、纯情的层面:从她同情人娇嗔使气的片言只语中,写出她对自己非人境遇的感悟;从日常的细枝末节中,表现她对情人的一往情深和特立独行的人格精神。

作为丫鬟的司棋,与作为戏子的龄官,非人的生存境遇基本一样,也都有正常人的感情需要和情爱追求。但司棋性格气质与龄官迥然不同,作品对司棋的情爱书写也大异其趣:既写她的爱,也写她的欲,从“爱”与“欲”、“灵”与“肉”的结合上,写她对情爱的执著追求,写她在禁欲的非人境遇下,为偷偷满足一下人的正常感情欲望而付出的沉重代价。

司棋也许缺乏龄官的悟性和浪漫,却有自己的质朴和刚强。对于奴婢的非人境遇,她说不出龄官那样发人深思的话,却以自己的行动和生命,向把人不当人看的奴婢制度作了大胆的挑战和殊死的抗争。司棋的姑舅表弟潘又安也是贾府的一名小厮,与她是亲戚关系,在府内府外(走亲戚)交往接触中产生了感情,这原是十分正常的。但,按贾府规矩,丫鬟必须服役到一定年龄,经过主子批准,才能在府内或放出去“配小子”,否则,自己有“私情”,就是违规犯禁,必遭严惩。正因为有这种约束奴婢、违背人性的清规戒律,司棋才只好与表弟秘密约会。不巧有晚二人在园子幽会时,被路过“小解”的鸳鸯无意发现。司棋“只当鸳鸯已看见他的首尾了,生恐叫喊起来使众人知觉更不好,且素日鸳鸯又和自己亲厚不比别人,便从树后跑出来,一把拉住鸳鸯”,双膝跪下求“千万别嚷”,又坦陈原委,叫出潘又安一起向鸳鸯“磕头”求情。鸳鸯出于好心和同情,答应了司棋的请求,并一诺千金,始终替她严守了秘密(第七十一回)。司棋与潘又安园中幽会她明知是“犯禁”,却情不自禁地冒险冲闯禁区,正像《旧约》中的夏娃与亚当在伊甸园中偷尝禁果一样,这与其说是色胆包天,不如说是人欲大于天,在大胆的情爱追求中隐含着某种“人”的觉醒。

正因为如此,鸳鸯虽然违背自己道德感“包庇”了司棋与潘又安的“犯禁”行为,二人却并没有因此忍痛割爱,斩断私情——或者说这种感情一发而不可止,他们想斩也斩不断。于是,终于事发,大祸临头。

第七十四回,由小小“绣春囊”事件引发抄捡大观园的轩然大波,看似小题大做,实是借题发挥。贾府长期存在、不断发展、日益激化的种种矛盾,都借此事为引信来了个总爆发,荣府在野的长房一派,更借此事向掌权的二房一派权力和权威提出了公开的严重挑衅。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在这突如其来的风波中,真正的受害者是一些无辜的丫鬟,而司棋便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司棋的老娘(外祖母)王善保家的原本是邢夫人的心腹,也是抄捡工作组成员中长房一派的主要代表,在抄捡过程中,她一直洋洋得意、盛气凌人,以为此一战胜券在握,殊不知欢喜老鸹打破蛋,恰恰在最后一站抄捡自己外孙女时抄出了问题,即从司棋的箱子里搜出了“一双男子的锦带袜并一双缎鞋”和潘又安给她写的“字帖儿”,“字帖儿”内容涉及二人私下往来、园中约会和互赠私物等等。证据“明明白白”,没有辩解余地。二房掌权派首席代表王熙凤见此情状“不怒而反乐”,在一旁幸灾乐祸,反唇相讥。王善保家的“一心只要拿人的错儿,不想反拿住了他外孙女儿”,丢人现眼,无地自容,只好自打耳光臭骂自己。而此时的司棋态度却反而异常镇静,“只低头不语,也并无畏惧惭愧之意”,王熙凤“倒觉可异”,“料此时夜深,且不必盘问,只怕他夜间自愧去寻拙志,遂唤两个婆子监守起他来”,对她隔离审查。

司棋那次园中与情人幽会被鸳鸯无意发现,她可以下跪求情,而今事发,“私情”暴露无遗,她反而“无畏惧惭愧之意”,这看似异常,其实很正常,符合她的性格逻辑,是她在不同情境、面对不同的人所可能作出的不同反应。前后态度尽管截然不同,但她对情爱的执著追求和无愧无悔,却是一以贯之而又有所发展,这标志着在她自我意识中,“人”的觉醒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坚定。

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作为引发抄捡大观园这场风波的那个“绣春囊”,正是潘又安给司棋所写的“小字帖”中提到“已查收”“所赐香袋二个”中的一个。小说叙述语言中虽未挑明,但细节描写却提供了确证。第七十三回,傻大姐是在离园门不远的“园内掏促织”时,“忽在山石背后”拾到“绣春囊”,第七十一回,鸳鸯也是刚进园门在“一湖山石后”首先发现司棋的,据此,可以确定,傻大姐所拾的“绣春囊”正是司棋赠给潘又安的两个“香袋”中的一个,显然是幽会时不慎遗失的。香袋一面男女“两个人赤条条的盘踞相抱”的绣像,不过是男女性爱的一种图像表征,象征意味大于所谓“春”意,与具体图示性姿势、性技巧的春宫画还不是一回事,根本不值得大惊小怪。见了绣春囊,邢夫人“吓得连忙死紧攥住”,王夫人在闭门对凤姐追问绣春囊来历时,更是谈虎色变,“气色变更”,“泪如雨下”,尽管二人不一定是故意作态,但实质上就是假道学,是出自一种虚伪的道德感,因而显得极不协调,滑稽可笑。再说,绣春囊,只是两个情人间的表赠私物,纯属个人隐私,并未扩散,说不上“事关风化”,反而是邢夫人之流借题发挥把事闹大的。

在“诗礼簪缨之族”的贾府,真正放纵情欲、迹近兽性的荒淫无耻之事比比皆是,人们习以为常,见惯不惊,有的还被冠冕堂皇地合法化、合“礼”化,而一点正常的人性、人欲却被视为罪过和丑事,横遭禁锢和打击。主子们自己的纵欲与对奴婢们的禁欲可以并行不悖,对兽性与人性的善恶美丑评判更常被搞得错乱颠倒——司棋的不幸遭遇,正是这种错乱颠倒的充分表现之一。

在抄捡大观园后,作为第一批惩治对象,司棋背着有伤“风化”的罪名被逐出贾府。然而,她不认“罪”,不检讨,无所畏惧,无愧无悔,不仅维护了作为人的人格尊严,更表明她已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无愧于“人”,只是做了一个“人”所可能做的事。当她直着腰被押送出贾府大门的时候,意味着她精神上已彻底摆脱了奴隶枷锁,真正作为一个普通人重新回归了社会。司棋被逐出贾府后命运如何,结局如何,《红楼梦》原著前八十回来不及交代,或不需要交代,我们无从得知。

高鹗后续第九十二回,借人物之口作了补叙交代:司棋离开贾府回到家里后,因思念情人(私情事发后,潘又安偷偷逃离贾府,不知去向),“终日啼哭”,忽然有一天潘又安来了,司棋母亲“恨他没良心”,也嫌他穷(实际上他是“发了财”才回来的,只是故意暂不声张),“要打他”,也不许司棋嫁给他,母女之间为此发生争执,司棋一气之下撞墙而死;潘又安见司棋已死,便马上买来两口棺材,自己也一刀抹颈而死。司棋被逐出贾府后,原本有多种可能的结局,其中,当然也不绝对排除她和潘又安双双殉情悲剧结局的可能,问题是要把这种可能变成现实,就应当写出两人死的合理性或必然性。望眼欲穿、“终日啼哭”的司棋,好不容易盼到情人归来,双方刚一见面,还没来得及说点心里话,仅仅因为与母亲发生争执就一头撞墙而死,这已经不大可信;原本贪生怕死(不然,他不会事发后,背着司棋一个人悄悄逃离贾府)的潘又安,一旦发财归来,故意不露真相考验司棋,已是对司棋缺乏信任,而在司棋死后,并未见他有痛不欲生的感情,却突然买来两口棺材,自己视死如归、干脆利落地一刀自抹而亡,这更令人莫名其妙。缺乏真实性就不会有感染力,我们读到司棋与表弟双双殉情的悲剧结局,除了头脑里留下一连串问号外,根本谈不上为之动心动情。

《红楼梦》高鹗续书与雪芹原著思想、艺术水准不在一个档次上,仅从此例即可看得很清楚。

同类推荐
  • 少男少女文摘修订——思恋小语

    少男少女文摘修订——思恋小语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解放兖州

    解放兖州

    我军攻占了兖州这一津浦路中段的战略要地,共歼敌63600余人,其中俘敌44700余人,毙伤敌18900余人,解放了兖州、济宁、汶上、宁阳、曲阜、邹县、滕县、肥城、泰安、新泰、泗水、章丘等12座县城,控制了津浦路徐济段350多公里的铁路线。
  • 唐诗(国学大书院)

    唐诗(国学大书院)

    《唐诗》精选唐朝三百余首古诗,囊括了各种题材,隐居、干谒、应试、落第、恩遇、迁谪、忧国忧民、辞官归田、相思、离别、慈幼、友爱……明白易解,反映了唐朝生活背景和时代特征。细细品味,也可获陶冶性情之益处,并修养、激发人心。
  • 启迪世界的100部文学作品(下)

    启迪世界的100部文学作品(下)

    本规划是广州市未来15年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及其相应设施建设的依据和蓝图,共设有6个课题、15个专题。
  • 一世珍藏的散文130篇

    一世珍藏的散文130篇

    本书里的美文可以说是古今中外的名篇。这些文章的题材五花八门,不少是谈草木虫鱼、风花雪月的,可即使如此,也具有丰富、生动的意义。原因何在?就在于这些草木虫鱼、风花雪月打上了作者的精神印记,成为这些名家人格的艺术象征了。从这样的文章可以读出作者独特的生命理解、人生态度和思想信仰。
热门推荐
  • 查理九世之奇香

    查理九世之奇香

    什么?!唐哓翼转到了墨多多的学校去了!还带了两个引导者。一封信,多多他们收到了一封信。信,一封信和他们的好奇又出来了新的冒险!本人第一次写书,多指教
  • 工程机械那些年

    工程机械那些年

    这是一本要耐着性子看完的小说。故事跨度有三十多年,讲述一个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由青涩到老辣但最终不甚成功的工程机械推销员的工作和生活。他是这个时代微不足道的一份子,是个小人物;但这个时代又随着岁月的更迭给他烙上了不同的印记,于是,故事就来了……最后声明:本书里的工程机械品牌都是真实的,但与之相连的人和事请勿对号入座。
  • 快穿之我的前男友不可能是病娇

    快穿之我的前男友不可能是病娇

    【已弃坑,慎入!!!】时酒爱好美色,前男友数不胜数,这刚和男友分手,打算找下一个,被主神强制性去做任务。时酒脸上笑眯眯,心里呵呵一声,好感值而已,撩个男人还不容易,只不过为啥她要在好感值未满的情况下刷满黑化值,再去刷好感值。尤其时酒遇到的男主一个个如此病娇神经病,这是在病娇的头上作死吗?ps:男主神经病,病娇,无三观,女主爱面子,爱美色,感情冷淡。1v1,宠文。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奥林匹克知识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奥林匹克知识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知识小百科》共12册,是专为中国青少年量身定做的一套全方位知识图书。《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知识小百科》涵盖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历史、科技、军事、文化等不同领域知识精华。本丛书旨在启发青少年学习积极性,积极引领中国青少年朋友走向未来,使青少年朋友们能够在轻松与快乐中学习知识、健康成长,是广大青少年学习新知识的理想读物。而这本《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影视艺术知识》更是系统全面讲解影视知识,使青少年轻松学会。
  • 待世间只剩晨曦

    待世间只剩晨曦

    那一年,真人秀盛行,但却频频被曝出有剧本,有安排。我们所在的小镇,不知道是幸事还是悲哀的,迎来了一档无剧本的真人秀。而故事便由此开始,几个女孩的纠缠,以及每个人心中的那点故事。将由我写给你们看。
  • 时光易逝,人亦老

    时光易逝,人亦老

    时光本就是一个很虚无的词,所以她试着不去提,可是。。。。。。终究还是让思绪停在了这个上面,是人是狗,时间会慢慢讲给你听······你说的话我都会相信,因为我相信你不会骗我······
  • 莲心禅韵

    莲心禅韵

    一位印度智者追寻禅宗智慧,探求人生哲理的心路历程,带你走向心灵自由之路,文化没有国界,思想没有疆界,智慧的激情碰撞,文化的和谐沟通。
  • 永不止步:寓信念于行动的惊人力量

    永不止步:寓信念于行动的惊人力量

    本书是《人生不设限》姊妹篇。作者力克告诉我们只要你存在于这个世界上,那么就一定有一个目标是要由你去完成的。要想实现这个人生目标,就要有坚定的信念,并且寓信念于行动。只要我们寓信念于行动,就会产生巨大的前进力量,就会克服困难,勇往直前,永不止步!力克在本书中通过真诚、平实而富于真情实感的语言,围绕挫折、爱情、成长、心理等问题向大家讲述了那些他人生路上所遇到的普通人的感人故事,展示了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行动带来的惊人力量,让我们明白,只要我们自己寓信念于行动,就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无论你所面临的困难怎样令人望而却步,只要有执着的行动,我们就能够活出人生的精彩。
  • 乘风传

    乘风传

    谁说凡人注定受神的主宰,他目睹了太多人间的困苦,百思不得其解为何神灵能移天换海,却不肯给众生减轻一点点的灾祸,若是神灵要用痛苦来统治苍生,那么神灵的存在又有何意义?若是万千生灵终其一生只能被神灵玩弄于鼓掌之间,那么,就逆天吧!宋乘风因不满神灵布下的腐朽秩序,大战天帝,最后相差一招,败于天帝之手,而后神魂转世到云轩城一位纨绔少爷的身上,从而开始逆天弑神的道路
  • 重生虐渣那些年

    重生虐渣那些年

    唐棠是娱乐圈大名鼎鼎的当红影后。结了婚5年,但是婚后并不幸福。甚至还被情敌气得心脏病发作,死于非命。重生回来之后,唐棠一路虐渣男打贱女,把上辈子欠她的人通通踹到西伯利亚。但是为什么总是以前那个对她冷冷淡淡给男人会变成宠妻狂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