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50700000013

第13章 黄帝陵朱标壮雄心 (下)

再说太子朱标,离开白鹿山后继续前行,这一日正行走间,忽见后面烟尘滚滚,几匹快马飞速而来,追上朱标后,来人翻身下马说道:“太子殿下,皇上有旨。”

朱标连忙跪在地上,传旨官展开皇凌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尔昨渡江,震雷忽起于东南,导尔前行,是威震之兆也。然一旬久阴不雨,占有阴谋,宜慎举动,严宿卫,施仁布惠,以回天意。钦此。”

朱标接旨后,一路上惴惴不安,吩咐侍卫严加防卫,按皇上的圣意行事,遇到灾民难民便好意安抚,一路上倒也无事,这一天来到了长安,马上便入住进了秦王府,开始查找可疑的东西,十几天后没有搜到任何反叛的证据,他又问询了王府的管家、护卫、家丁,以及几位王妃,均未找到对秦王那个不利的言行。

朱标不由得松了一口气,他实在不愿意看到兄弟们悲惨的下场,长沙那把大火,至今仍会出现在他的梦里,想起八弟朱梓死时的惨状,他就会心痛不已。

朱标吩咐护卫指挥使道:“明日本宫要出去散散心,你给安排一下。咱们要微服出巡,不必大张旗鼓,挑三五个侍卫跟随就行。”

指挥使答应一声问道:“不知殿下要去哪里,属下先去布置一番。”

长安附近古迹众多,大小雁塔,霸桥烟柳,华清温池无不引人入胜,太子却说道:“不用预先布置,本宫说了要微服出巡,咱们就去黄帝陵看看,也不必通知当地官府。”

黄帝陵号称“天下第一陵”,位于中部县桥山,陵区三面环山,沮水绕流,形如八卦,气势非凡。太子带着几个护卫,身穿普通百姓的衣服,沿着条石铺就的神道缓缓而上,两侧古柏参天,翠色长驻。

见到道旁一块御制石碑,上刻着洪武帝的御笔题词:文武百官到此下马。朱标连忙肃然而立,恭敬地整了整衣冠,这才继续前行。

越过汉武仙台,登上桥山之巅,朱标在黄帝陵前燃起三只香,他跪拜在陵前心潮起伏,不知自己日后能不能做个好皇帝?父皇对自己期望很高,真怕辜负了他的圣意。

朱标对父皇真是又敬又怕,大明朝刚一建立,他就被立为太子,朱元璋为了他的成长,可谓是费尽心机,不但请全国知名学士教他读书,还时常亲自对他进行考究。洪武十年,在他二十二岁时,就谕令一切政事并启太子处分,然后奏闻。有意让太子日临群臣,听断诸司启事,以练习国政。

但是朱标的性格和朱元璋却是迥然不同,处事方法也就不同,他心慈宽大,而朱元璋则生性多疑,对文臣武将都不放心,为了巩固统治,他大兴党狱,大肆屠戮功臣,朱标看不过眼曾劝他:“陛下杀戮过重,恐伤和气。”第二天,朱元璋叫人拿了一大把长满刺的荆棘放到地上,叫太子拿起来。

朱标怕扎手了不去拿。朱元璋就说:“你怕刺不敢捡,我把这些刺给你去掉再交给你,朕现在把这些人杀了,除掉他们,让你能安安稳稳地坐江山,难道不好吗?”

朱标气愤之余,竟说了一句:“有什么样的皇帝就有什么样的臣下。你这样对他们,只怕他们更会反叛你。”气得朱元璋拎起椅子就砸向太子,幸亏朱标身手敏捷,一溜烟的逃掉了。

皇帝主张以猛治国,运用法庭监狱特务和死刑镇慑官民,使人知惧而莫测其端,太子却生性忠厚,又长期接受儒家教育,所以往往讲仁政、讲慈爱,认为杀人愈少愈好;皇帝要用全力消灭内部的敌对力量,巩固皇家统治,太子却要照顾将相过去的汗马功劳,照顾亲戚情谊,兄弟友爱,向父亲说情争执。一个严酷,一个宽大;一个从现实政治出发,一个从私人情感出发;一个欲树立绝对的权威,一个却总有自己的原则而不肯屈服。如此这般,父子间的分歧日渐扩大,冲突不断升级,也就难以避免了。

这类的矛盾和冲突若出现寻常人家的父子间,也就罢了,但发生在皇太子和性情暴戾的皇帝身上,这给太子造成心理压力之大也就可想而知了。在这样情境中,朱标不仅难以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相反不得不常常在漫长而没有期限的等待、紧张、郁闷甚至惊恐之中苦忍度日。

参拜完黄帝陵,朱标反而心情更加郁闷,他满脸惆怅的来到山脚下的轩辕庙内,只见一株粗大的柏树之下,站着一位中年道士,见到他之后迎上来道:“我看施主满脸心事,似有不快之意,莫非是遇到了什么麻烦事不成?在下粗通相理,如蒙不弃为施主看看面相如何?说不定在下能指点迷津。”

身后的侍卫过来刚要赶他走,朱标拦住道:“无妨,就让他看看吧。”

道士仔细端详了半天后说道:“恕在下直言,施主面相尊贵,定是栋梁之才,只是颧骨之处生有一痣,乃是运气不稳之兆,你的问题出现在心里方面,施主心病太重。”

朱标不置可否的问道:“如此说来可有医治之法么?”

“心病还需心药医,只要施主坚持内心的道德与智慧能强大守正足矣,可是这句话说着容易做起来却很难。不过贫道倒是有一个偏方来做药引子。”

“是何偏方?”

“俗话说,雄心壮志。贫道这里有一颗熊心,是经过多种名贵中草药煨制而成,只要炖熟吃下去,心力自然会壮。”

朱标哈哈大笑道:“俗话说‘吃了熊心豹子胆’,就是如此了?好,不管真假这颗熊心我买了,不知你要多少银子?”

再说太子朱标,离开白鹿山后继续前行,这一日正行走间,忽见后面烟尘滚滚,几匹快马飞速而来,追上朱标后,来人翻身下马说道:“太子殿下,皇上有旨。”

朱标连忙跪在地上,传旨官展开皇凌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尔昨渡江,震雷忽起于东南,导尔前行,是威震之兆也。然一旬久阴不雨,占有阴谋,宜慎举动,严宿卫,施仁布惠,以回天意。钦此。”

朱标接旨后,一路上惴惴不安,吩咐侍卫严加防卫,按皇上的圣意行事,遇到灾民难民便好意安抚,一路上倒也无事,这一天来到了长安,马上便入住进了秦王府,开始查找可疑的东西,十几天后没有搜到任何反叛的证据,他又问询了王府的管家、护卫、家丁,以及几位王妃,均未找到对秦王那个不利的言行。

朱标不由得松了一口气,他实在不愿意看到兄弟们悲惨的下场,长沙那把大火,至今仍会出现在他的梦里,想起八弟朱梓死时的惨状,他就会心痛不已。

朱标吩咐护卫指挥使道:“明日本宫要出去散散心,你给安排一下。咱们要微服出巡,不必大张旗鼓,挑三五个侍卫跟随就行。”

指挥使答应一声问道:“不知殿下要去哪里,属下先去布置一番。”

长安附近古迹众多,大小雁塔,霸桥烟柳,华清温池无不引人入胜,太子却说道:“不用预先布置,本宫说了要微服出巡,咱们就去黄帝陵看看,也不必通知当地官府。”

黄帝陵号称“天下第一陵”,位于中部县桥山,陵区三面环山,沮水绕流,形如八卦,气势非凡。太子带着几个护卫,身穿普通百姓的衣服,沿着条石铺就的神道缓缓而上,两侧古柏参天,翠色长驻。

见到道旁一块御制石碑,上刻着洪武帝的御笔题词:文武百官到此下马。朱标连忙肃然而立,恭敬地整了整衣冠,这才继续前行。

越过汉武仙台,登上桥山之巅,朱标在黄帝陵前燃起三只香,他跪拜在陵前心潮起伏,不知自己日后能不能做个好皇帝?父皇对自己期望很高,真怕辜负了他的圣意。

朱标对父皇真是又敬又怕,大明朝刚一建立,他就被立为太子,朱元璋为了他的成长,可谓是费尽心机,不但请全国知名学士教他读书,还时常亲自对他进行考究。洪武十年,在他二十二岁时,就谕令一切政事并启太子处分,然后奏闻。有意让太子日临群臣,听断诸司启事,以练习国政。

但是朱标的性格和朱元璋却是迥然不同,处事方法也就不同,他心慈宽大,而朱元璋则生性多疑,对文臣武将都不放心,为了巩固统治,他大兴党狱,大肆屠戮功臣,朱标看不过眼曾劝他:“陛下杀戮过重,恐伤和气。”第二天,朱元璋叫人拿了一大把长满刺的荆棘放到地上,叫太子拿起来。

朱标怕扎手了不去拿。朱元璋就说:“你怕刺不敢捡,我把这些刺给你去掉再交给你,朕现在把这些人杀了,除掉他们,让你能安安稳稳地坐江山,难道不好吗?”

朱标气愤之余,竟说了一句:“有什么样的皇帝就有什么样的臣下。你这样对他们,只怕他们更会反叛你。”气得朱元璋拎起椅子就砸向太子,幸亏朱标身手敏捷,一溜烟的逃掉了。

皇帝主张以猛治国,运用法庭监狱特务和死刑镇慑官民,使人知惧而莫测其端,太子却生性忠厚,又长期接受儒家教育,所以往往讲仁政、讲慈爱,认为杀人愈少愈好;皇帝要用全力消灭内部的敌对力量,巩固皇家统治,太子却要照顾将相过去的汗马功劳,照顾亲戚情谊,兄弟友爱,向父亲说情争执。一个严酷,一个宽大;一个从现实政治出发,一个从私人情感出发;一个欲树立绝对的权威,一个却总有自己的原则而不肯屈服。如此这般,父子间的分歧日渐扩大,冲突不断升级,也就难以避免了。

这类的矛盾和冲突若出现寻常人家的父子间,也就罢了,但发生在皇太子和性情暴戾的皇帝身上,这给太子造成心理压力之大也就可想而知了。在这样情境中,朱标不仅难以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相反不得不常常在漫长而没有期限的等待、紧张、郁闷甚至惊恐之中苦忍度日。

参拜完黄帝陵,朱标反而心情更加郁闷,他满脸惆怅的来到山脚下的轩辕庙内,只见一株粗大的柏树之下,站着一位中年道士,见到他之后迎上来道:“我看施主满脸心事,似有不快之意,莫非是遇到了什么麻烦事不成?在下粗通相理,如蒙不弃为施主看看面相如何?说不定在下能指点迷津。”

身后的侍卫过来刚要赶他走,朱标拦住道:“无妨,就让他看看吧。”

道士仔细端详了半天后说道:“恕在下直言,施主面相尊贵,定是栋梁之才,只是颧骨之处生有一痣,乃是运气不稳之兆,你的问题出现在心里方面,施主心病太重。”

朱标不置可否的问道:“如此说来可有医治之法么?”

“心病还需心药医,只要施主坚持内心的道德与智慧能强大守正足矣,可是这句话说着容易做起来却很难。不过贫道倒是有一个偏方来做药引子。”

“是何偏方?”

“俗话说,雄心壮志。贫道这里有一颗熊心,是经过多种名贵中草药煨制而成,只要炖熟吃下去,心力自然会壮。”

朱标哈哈大笑道:“俗话说‘吃了熊心豹子胆’,就是如此了?好,不管真假这颗熊心我买了,不知你要多少银子?”

同类推荐
  • 至尊至上至高神

    至尊至上至高神

    庸碌一生,或者万古长存不在天地命运,在于自身霍云,一名不甘心终日上山砍树下山睡觉的青年,他发誓他一定要出人头地最后,他如愿以偿,但是回首过往,不禁唏嘘……
  • 天邪传

    天邪传

    天邪降世,究竟是福?还是祸?亦或是神话。
  • 云亦

    云亦

    乱世,强者拥有一切,弱小,甚至没有权利生存。异世,人兽相争,没有对错,唯一规则便是成王败寇。十八年前林天玄凭一己之力,力挽狂澜。十八年后,云亦又能否成长为像他那样的英雄,救人族于水火。
  • 一枪至尊

    一枪至尊

    神威如狱,一念即可毁天灭地,逆转星河。一滴血,方可造就出一位威震天下的绝世强者。一杆枪,可破开虚无,开辟一方空间。一个人,融合那血,手握此枪,挑天阙,碎九霄,问鼎至尊,威不可阻。一段征程,浴血悲歌。一个传说,由此而始……
  • 逆天无痕之汐颜

    逆天无痕之汐颜

    弱肉强食的世界,实力为尊,在叶汐颜“公子”眼中,对于打不过这种事,一个字,逃,二个字,快逃,三个字,逃快点,四个字,逃去如飞,五个字,他妈的快逃,六个字,逃的快点啊!
热门推荐
  • 综穿之空间修复者

    综穿之空间修复者

    其实就是一个高考完的学生党被流星砸中,而让系统绑定穿越到各个小说世界里完成任务的故事。。第一个世界青春校园----贵族王子and公主第二个世界都市男主调教渣男------重生之商业大亨第三个世界韩剧影视花样美男第四个世界玄幻女强本文无男主不喜慎入。而且由于某怡是初三党所以更新可能会不定时,但绝对不会弃文,请大家放心。最后请大家动动你的小手收藏下呗。。。。
  • 向来缘浅奈何情深

    向来缘浅奈何情深

    “慕昕瑶,我不会让你逃出我的手掌心的”-------------by唐辰坚“慕昕瑶,你就不能回头看看我吗?”--------------by洛亦“慕昕瑶,我愿为你去地狱。”------------------by完颜殇“慕昕瑶,你知道我爱你吗。”------------------by伊流迦我们不是说好要在一起吗——慕昕瑶
  • 草根王妃养成记

    草根王妃养成记

    霜降常在想什么时候爱上了这个大嗓门的小鬼,爱得这么深,深到无法自拔;霍擎苍亦在想,我就是不承认先爱上霜降这条笨牛的,实在要说也要让霜降向我表白心迹,谁有这个本事让霜降先说,本王重重有赏!
  • 唐穿之雨后荷花

    唐穿之雨后荷花

    如果知道结局我们还会相爱吗?王雨荷变成了王皇后,她知道自己的结局,但她最想改变的是家人的结局,以及看他如何划上她的结局。
  • 妖仙异闻录

    妖仙异闻录

    我们生活在这个城市,为梦想,为自己拼搏,我们的灵魂似乎都是孤独的行者,然而有一天你会发现这个世界并非我们想象和我们看到的那么简单。我相信总有一天,你也会发现我所认识的这个世界,只是当他来临时,不要恐惧,用我们的生命去爱,去演绎一场属于我们自己的传说。
  • 风云征伐

    风云征伐

    一个落魄的孤儿重生来到异界,但命运并没有兼顾他,他再次成为了孤儿,在这个风云变色,战争不断的世界他和许多孩子一样成为了战争的孤儿,拥有上世记忆的他和别的孩子走了不同的路,经过悲伤的他不想悲剧继续下去,他立志成为一个绝世强者,带领大家走出一个新的国度
  • 步上云端

    步上云端

    张瑶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衣食无忧的混吃等死渡过一生。可惜事与愿违,年纪轻轻的,就被车祸送去穿越了……她忍,不就是换个环境吗,做个好丫鬟也可以养活自己嘛!可是转眼又被卷进阴谋里,为她欲生欲死的穿越生涯添了刻骨铭心的一笔.她接着忍,既然地球太危险,咱跟着师傅上山修炼去,没那成仙的志愿还不能好好活着?谁知,刚刚趁着论道大会的机会出山,就撞上一票追着她不放的家伙!妖皇找上门来要她垂青;神将找上门来要她性命;狼妖找上门来要她负责;神仙找上门来要她成仙。可是她不想成仙啊……
  • 宋煦

    宋煦

    辽国、西夏虎视眈眈,靖康之难就在眼前!上有王安石变法,下有旧党把持朝政。穿越成宋哲宗赵煦的猪脚表示我好难。吐槽群号,欢迎大家加入:景仁宫:983546750
  • 大荒的使命奇幻篇

    大荒的使命奇幻篇

    李北荒以考古学者的身份进入了一个远古遗迹,在研究过程中被一座塔楼吸入其中,出来之后,他发现来到了一个叫查尼大陆的魔法世界,那里有美丽的精灵,好战的兽族,憨厚的矮人,可爱的宠物.......李北荒开始在查尼大陆游历,以解开心中很多的疑惑。这段魔幻旅途也让大荒对人生渐有领悟,生命中总有许多抛不掉,也不想去放下的东西,不光大荒有,你有我有全都有啊......
  • 应是盛夏已长安

    应是盛夏已长安

    高三那年她啃着桃子转眼望见树下的小男生,真是帅到掉渣渣啊!大三那年她啃着桃子看着宿舍楼下帅掉渣的小男生,傲娇转头表示“我很有出息!”结婚三年他啃着桃子喂着她,她期待的问:“渣渣,你会不会嫌我老?”帅掉渣小男生看着比自己大两岁的“学姐?”轻咳一声“当然不会”孩子出生三天他俩啃着桃子相视,“这…俩咋带?”“同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