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824200000036

第36章 有舍有得勿执著,知足常乐笑口开(3)

百里奚对于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没有什么过多的评论,从他最后告诫儿子的话也可看出,善尽人事是他处世为人的唯一准则。无论是得到重用时,还是受到冷落后,基本上看不到他喜形于色或悲天悯人。他与蹇叔哭师一事,也是出于国家大义,而并非个人私利,其哭师行为的本身也是善尽人事的一种表现。百里奚来得从容,走得潇洒,实为古今中外少有的贤德智者。

话虽如此,但去留宠辱还是经常扰乱世人的心。即便是参禅礼佛之人也常有想不明白的时候。

白云守端禅师跟从杨岐方会礼佛参禅了很长一段时间,但始终不能完全领悟佛法。于是杨岐方会禅师想借机点悟一下他。

杨岐方会禅师找了一个机会问白云守端:“你以前师从何人?”白云守端回答说:“茶陵郁山主。”

禅师听后点点头,又问道:“听说此人是因为走在路上摔跤后才完全领悟佛法的,为此他还做了一首诗,你能说给我听听吗?”

“好的,那首诗的大意就是,我身怀一颗蒙尘明珠,如今所有的尘埃被拂去了,它又恢复了光华。”

杨岐方会禅师听后面露诡异的笑容,然后就一声不吭地走开了。

可白云守端却感到不解,久久也不能明白为什么禅师会那么诡异地笑。他辗转反侧,心中一直想着这件事,难以入眠。

天刚亮,白云守端就起身去找杨岐方会禅师,他一见到禅师就问:“您昨天为什么会那样怪笑呢?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

杨岐方会禅师看着白云守端,意味深长地对他说:“你还不如昨天在庙宇前耍猴的小丑,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逗笑别人,可你却害怕别人笑。”

心中挂碍,所有的宠辱之念,都是那原本华光万千的明珠上的尘埃。尘埃无论是大是小、是美是丑,都不会为明珠添彩,反而会遮蔽明珠本身的光彩,只有拂去所有的尘埃,明珠才能重见天日,展现自身的价值。

知足,知不足

人在多数时候是应该懂得知足的,正像成语“知足常乐”说的那样,只有人们先明白对于生活的种种要知足,生活才能让人感到更长久的快乐。有人曾说过,人是否富裕、是否快乐,与他本身所拥有的多寡无关,而是与他的心态相关,而最好的心态莫过于知足。这就是北宋著名隐逸诗人林逋所说的:“知足者贫贱亦乐,不知足者富贵亦忧。”

不懂知足是很危险的,人一旦丢弃了知足之心,就会迷失心智,沉沦于过多的欲望之中。由此也可知,人要知足。这也是古人就有的智慧,所以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祸莫大于不知足。”

中国人自古就倡导知足常乐,这可能与近两千年的封建社会君主的愚民政策有关。然而知足常乐确实也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得陇望蜀、利欲熏心终究不能让人们得到稳定踏实的生活,得到心灵真正的平静。所以说,聪明人还是要明白适可而止,知足常乐。

说起古今中外最懂知足常乐的智者莫过于庄子。庄子心思明净似神,行为飘逸似仙,其德行常为后人们赞颂与向往。他的智慧确非后人所能揣度,但将他的哲学用在俗世的生活中也并非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

庄子虽享誉后世,但他活着的时候,生活非常困苦,常常食不果腹,可他却始终安贫乐道,享受着世人难享的快乐。

其实庄子之才,在当时已为各国君王所看重,据说楚王就曾想让庄子到楚国去任职做官。

有一天,庄子正在河边怡然自得地垂钓,楚王手下的两位大臣身负楚王的期冀,亲自带着礼物来拜访他。

这两位大臣并没有见过庄子,所以当他们看到脚踩破烂草鞋,身着麻布旧衣的庄子时很惊讶。可他们再一细看,发现庄子神态怡然、双目有神,自有一番超脱之气,很像一位德才兼备的隐士,就谦恭地对庄子说出了楚王想要请他出任楚国大臣,帮楚王治理国家的请求。

庄子听罢却依旧坐在那里垂钓,丝毫没有回话的意思。两位大臣于是又将刚说过的话重复了一遍。这时庄子才慢吞吞地说:“我曾经听说楚国曾有一只死去的神龟,楚王派人将它悉心装扮了一番,放入了檀香制作的木盒之中,并供奉在神庙里,没错吧?”

两位大臣听后,不知庄子为什么会这么问,不过还是老实地说:“确有其事。”

庄子听后微微一笑,对两位大臣说:“如果你们是那只神龟,你们是愿意自由自在地在烂泥中爬,还是愿意死后被人供奉呢?”

两位大臣异口同声回答说:“在泥里爬。”

庄子听后,也严肃地说:“你们回去吧,就和楚王说我这只神龟情愿在烂泥中无拘无束地爬。”

庄子宁愿舍弃荣华富贵,却依旧要保有一份自由的生活,这其中自有其超脱的哲学观,但也有他知足常乐的生活观。

世间万象,世事无常,人也只是其中及极微不足道的一部分,而每个个体就更渺小了。像庄子这样洞明世事的人终究只是少数,世间有太多美好的事物,多数人面对这些充满诱惑的东西时,只是盲目地想要占有,而其结果无非就是一无所获。

夏天酷暑时节,有一位旅人正在赶路,他又饿又累,十分疲乏。但这些他都还能抵抗,最要命的是他带的水已经喝光了,干渴的他感到自己即将到达生命的极限。

于是他四处寻找水源,好不容易发现了一条清澈的小河,他喜出望外地跑了过去。但他却突然停在了半路,只是傻傻地看着那条河。

正巧这时有一个人也路过此地,看见旅人干渴的模样,就好奇地问他:“这里不是有一条河吗,你怎么不过去喝点水呢?”

旅人却回答说:“我太烦恼了,走了这么久,我就见到了这一条小河,可是河水还是太多了,我根本喝不完。”

路人听了很诧异,看着正在烦恼的旅人,对他说:“你为什么要全部都喝掉呢?只要喝到自己不渴了,不就行了吗?”

正所谓,“人心不足蛇吞象。”为人如果不懂知足,对万事都贪婪地想要得到,只会让自己连最微小的东西都失去。对于那些无法拥有的东西要懂得欣赏,而不是占有。用知足常乐来告诫自己,才可能真正跨越生命的种种极限,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仙境。

然而,如果知足常乐变成了一种抱残守缺、不思进取的借口,那就是将知足的解释片面化了,知足也是有其环境限制的,很多时候人也要知不足。

知不足才能有所为。这里的知不足,说的是人要知道自己有不足之处,不能盲目遵从现实,妄自尊大。

鲁迅先生生前曾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奴隶说”,他表示,纵观中国历史,中国人只经历了两个时期,一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期,另一个则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期。

后来鲁迅先生的这一观点广为流传,成了剖析中国国民性的一个经典论断。如果说在做稳了奴隶的时期,人们还可以用知足常乐的心态自我开解,那么在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候,人们就应该善用知不足的观点,勇于抵抗,追求新生,而不是抱着知足常乐的心态苟且偷生。

同时,知足常乐也不应该是一种不思进取的借口,人还是要时常用知不足来自勉,切勿孤芳自赏、顾影自怜。

古代有个读书人名叫李相,在他读书时,总有一个仆人随侍在侧。有一天,他读一本书时,他的仆人皱了一下眉,正巧被李相看到。于是他就问仆人是怎么一回事,仆人很不好意思地对李相说,自己以前总是错念一个字,如今听到李相读这个字,他才知道自己读错了。

而李相听后,却摇了摇头说:“不,不是你错了,是我错了。”随即将错读的字音改了过来,并谦虚地向仆人请教。后来,李相学有所成,将这个仆人奉为自己的“一字师”。

李相做事不盲目自大,不放纵自己的错误,并很有自知之明地接受别人的意见。这正是季老所说的“知不足而有作为的人”。

知足是一种生活的智慧,是一种颇高的人生境界;而知不足则是一种处世的态度,是一种不流俗的行事作风。简单来说就是,为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

做事要识时务,做人要适可而止

老子口中的“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大意是说,一个人太过贪得无厌,倒不如适可而止,因为太贪的人到最后可能什么都没有了;而“揣而锐之,不可长保”,意思是说我们做人做事要懂得识时务,太过精明算计和锋芒毕露很有可能给自己招致灾祸。老子的这句话用现代语言来总结就是:“做事要识时务,做人要适可而止。”

南怀瑾先生对老子这句话的理解是:“这是形容一个人对聪明、权势、财富等,都要知时知量,自保自持。如果已有聪慧而不知谦虚涵容,已有权势而不知隐遁退让,已有财富而不知适可而止,最后终归不能长保而自取毁灭。”南先生还认为,“持而盈之”和“揣而锐之”是人类心理的通病,从古至今有很多人都犯过这种毛病。所以人们要想“富贵久且长”,就要看开世事无常,懂得“功成身退”的天之道。

刘秉忠,字仲晦,少时出家为僧,后成为元世祖忽必烈最器重的股肱重臣,而且他还是第一个被信用的汉儒。刘秉忠生来就风骨秀美,素有志向,为人豪爽不羁。自幼聪明伶俐,据说他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并对《易经》等经史、地理、天文、律历以及卜算、遁甲等都深有研究。刘秉忠的父亲是金的地方官,按照当时的制度,凡是在蒙古贵族领地为官的汉人,都要把自己的儿子作为人质,所以刘秉忠在13岁的时候就于都元帅府做人质,并在那里初步学到了一些从政的方略。

17岁时,刘秉忠在邢台节度使府当了令史,主要负责一些文字工作,但素有大志的他不甘于此,投笔掷案感叹道:“吾家累世衣冠,乃汨没为刀笔吏乎!丈夫不遇于世,当隐居以求志耳。”所以他毅然辞官,跑到武安山中隐居了。

后来,刘秉忠的才华获得了天宁寺虚照禅师的赏识,于是“遣徒招致为僧,以其能文词,使掌书记。”后来,刘秉忠游历云中时,留居在了南堂寺。

有一次,元世祖忽必烈为乐积极接纳中原文士和儒释道三教名流,就特意邀请了海云禅师。禅师在经过云中的时候,听说刘秉忠很有才华,就“邀与俱行”。后来见了忽必烈之后,刘秉忠很受赏识,而且他“于书无所不读,尤邃于《易》及邵氏《经世书》,至于天文、地理、律历、三式六壬遁甲之属,无不精通。论天下事如指诸掌。”所以等到海云禅师返回的时候,刘秉忠被留了下来。

从此,刘秉忠几十年一直跟随着忽必烈,参与他创建元朝的各种大计方针的决策,为辅佐忽必烈完成统一大业竭尽了全部精力。他上书谏言说:“典章、礼乐、法度、三纲五常之教,备于尧、舜,三王因之,五霸败之。汉兴以来,至于五代,一千三百余年,由此道者,汉文、景、光武、唐太宗、玄宗五君,而玄宗不无疵也。然治乱之道,系乎天而由乎人。天生成吉思皇帝,起一旅,降诸国,不数年而取天下。勤劳忧苦,遗大宝于子孙,庶传万祀,永保无疆之福。”

刘秉忠还告诉忽必烈说:“以马上取天下,不可以马上治。”所以刘秉忠接着提出了要改正蒙古国官制混乱的缺陷,他上疏建议说:“官无定次,清洁者无以迁,污滥者无以降。可比附古例,定百官爵禄仪仗,使家足身贵。有犯于民,设条定罪。威福者君之权,奉命者臣之职。今百官自行威福,进退生杀惟意之从,宜从禁治。”

国家要强大,最基础的就是保民安民,所以刘秉忠又提出要减轻百姓负担,他说:“天子以天下为家,兆民为子,国不足,取于民,民不足,取于国,相须如鱼水。有国家者,置府库,设仓廪,亦为助民;民有身者,营产业,辟田野,亦为资国用也。”不但如此,他还积极改革考试制度,主张尊师祭祀,开科举士,为忽必烈选拔有用人才。

同类推荐
  • 思辨的禅趣:《坛经》视野下的世界秩序

    思辨的禅趣:《坛经》视野下的世界秩序

    关于禅趣,很多人都会想到林林总总的机锋公案,然而那些讲解机锋公案的读物往往言人人殊,莫衷一是。本书则着力于贯通禅宗的核心义理,高屋建瓴地使所有机锋公案都可以迎刃而解。
  • 佛教常识问答

    佛教常识问答

    佛也称佛陀,译为“觉者”,能彻证人人本具的、寂然不动的、光明遍照的觉性:觉了一切烦恼都是因缘和合,虛妄不实:不受烦恼的干扰,朗然大觉,就称为佛。尝闻师言:世间无论千万最大事,都抵不过一个死:千万个死,抵不过我一修;千万个修,抵不过我一觉。觉则心空,此是最上福德,轻重利害,不可比拟。佛法的实践,一般叫做修行。修是修理,这说明自性本来清;争自在,因受尘垢妄执的蒙蔽,所以要加以修理,以恢复本来的样子,否则就应该叫做建造:行是行行不息的活动,这说明修习佛法,要在一切时、一切处自强不息,行行重行行,深入又深入,不能时续时断,不能一曝十寒。
  • 金刚经修心课:不焦虑的活法

    金刚经修心课:不焦虑的活法

    被誉为“万经之王”的《金刚经》,记载了释迦牟尼佛在人世间时的本来面目与讲话实录,全文5176字,字字蕴含佛法精髓,句句都是人生真谛。作者费勇教授结合20年的读佛心得,将《金刚经》深奥的道理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通过趣妙横生的精彩阐述,让您轻轻松松读懂佛经、感受佛法智慧,获得来自佛陀的正能量,不知不觉中变得平静、放松、喜悦和幸福。翻开本书,让您两小时读懂金刚经的全文与精髓,轻松汲取“万经之王”的终极智慧,收获来自佛陀的正能量,使自己内心强大平静,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一扫而空!
  • 禅与养生

    禅与养生

    将前人精要有机地融汇组合在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化繁为简。相信有兴致的读者详阅后,在很多方面与我会有共同感悟。若能照此修禅、养生,净化心灵,强身治病,延年益寿,善莫大焉。
  • 佛是一棵树:用佛法智慧经营成功人生

    佛是一棵树:用佛法智慧经营成功人生

    藏传佛教宁玛新伏藏传承者,敦珠法王新宝藏持有者,国际西藏学会发起人,《西藏仁波切》著者。——杨瑞智巴活佛。由西藏活佛亲自作序,第一本真正的佛商养成手册。东方人管理企业,要运用适合东方人的管理方法;现代人感悟佛法,要应用适宜现代人的佛门法则。一个有智慧的人,会无往不利;一个有智慧的团队,将战无不胜。这是一个属于佛商们的时代,你准备好了吗?
热门推荐
  • 我的异能手机

    我的异能手机

    凌啸的手机被外星人上了身,是福是祸?原本一个普通的高中生走上了一条不再平凡的路,是悲是喜?人类走的科技发展道路是否正确?玛雅预言是从何处得来?世界末日真的会降临吗?如果是真的人类会怎么样?这一切是自然现象?又或者是一个惊天大阴谋?一切的一切,凌啸会带着自己的手机一一为您揭开。想知道吗?打我手机!!!
  • 太清导引养生经

    太清导引养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死于威尼斯(译文经典)

    死于威尼斯(译文经典)

    德国作家前往威尼斯度假,他恋上一个少年,又因为某种机缘滞留威尼斯。此时威尼斯开始流行霍乱,而政府则封锁了消息。作家迷恋少年,长时间地追逐使他精疲力尽,同时他又吃了过于成熟而几近腐烂的草莓,染上霍乱,死于当地。
  • 我真的有100亿

    我真的有100亿

    平地一声惊雷,陡然而富!拥有一百亿的生活……和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奇奇怪怪的人都闯入到我的生活来,宛如一群妖孽。
  • 精灵之虫族崛起

    精灵之虫族崛起

    穿越重生,发现自己变成了口袋妖怪中最苦逼的刷钱机器——捕虫少年。原本以为人生从此灰暗无望,但一枚紧随着他穿越而来的水晶却让他获得了属于自己的金手指虫典。虫典在手,天下我有。因为虫典,少年可以利用自己的鲜血打破虫系神奇宝贝种族极限,甚至激发出从未有过的强大能力。原本一直让人吐槽的最弱系虫系神奇宝贝终于可以翻身农奴把歌唱,从那以后绿毛虫吊打喷火龙将不再是梦想。二次元练笔之作,求大佬们的收藏推荐温暖。
  • 爆宠萌后:腹黑邪帝别乱来

    爆宠萌后:腹黑邪帝别乱来

    一朝穿越为尚书嫡女,岂料前身是个众人不喜万人不爱的女子,最后还被二房的妹妹下药谋害进了青楼。幸亏老天爷待她不薄,让她碰到了个皇上抱大腿。莫说这小小的二房妹妹,就是天王老子来,她顾盼兮也照样当面能把天捅破了!从此,她仗着妖孽男人斗恶人赚大钱无所不能!可是,妖孽男人救了她之后,为什么却粘着她不放了?!于是,她不断退后,却被步步紧逼,“你一表人才英俊潇洒,我人丑无脑,实在不适合!”男人视而不见,轻笑出声,“朕自然知道,那夜救你的时候,朕就知道了。”“可是我并没有什么靠山,你娶我无益!”男子眸光一动,笑意晦暗不明:“无碍,你会是我朝国独一无二的皇后...”【1V1】
  • 宁远殿

    宁远殿

    宫里来了一个蕴才人,致力于解决大明宫平均寿命不高的历史遗留问题
  • 妖邪殿下狂宠冷公主

    妖邪殿下狂宠冷公主

    她,冷酷无情,却被自己的幼时玩伴推下一个无名的悬崖;她,成熟妩媚,却被自己的亲生妹妹所陷害;她,活泼可爱,但却因为父亲的一时糊涂,被扫出家门。10年后,她们回来了,她们发誓要报仇。但10年后,她们回来了,在复仇的道路上,她们遇到他们,她找到了她的哥哥的同时,也找到了属于自己得真爱;而陪伴她10年的同伴也找到属于她们自己的幸福。欲知后事如何,请看明天的文章88!
  • 跑龙套悲催的日常生活日记

    跑龙套悲催的日常生活日记

    “你作为这个世界的主角,我是你的主角兼导师又系统,我们现在来上第一课,作为一个主角,你的处境现在是一悲催的孤儿,好,在你的世界里,你就是主角,但是,以后和我说话的时候,要叫我大哥大!”......
  • 偏方三书——外敷偏方

    偏方三书——外敷偏方

    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作出了重要贡献。它所倡导的传统养生保健、疾病诊疗方法,以价格低廉、简便易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近十几年来,在世界范围内亦掀起了一股“自然疗法”的热潮,因此,挖掘整理中医药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