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736200000014

第14章 人物春秋(1)

布衣定天下——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字国瑞,志意廓达,人莫能测。太祖17岁,父母兄长相继死去,家贫无法安葬。邻人刘继祖让出片地才得以安葬,太祖孤身无所依靠,便削发为僧。过了一月,游食合肥,路上身患重病。太祖游历光、固、汝、颖各州三年,后又返回皇觉寺。当时,元朝政纪无纲,盗贼四起。刘福通奉韩山童之命假借宋朝之后起兵颖州,徐寿辉称帝起兵于蕲州,李二、彭大、赵均用起兵于徐地,各率众数万,设置将帅,杀戮官吏,攻占郡县,而方国珍则早在海上起兵。其他一些盗贼都蜂拥而起,据地拥地。一时天下大乱。

朱元璋

元朝至正十二年(1352年)春二月,定远人郭子兴与孙德崖等同伙起兵濠州。元朝将领彻里不花害怕不敢进攻,便每日抓良民邀赏。太祖时年25岁,为逃避兵荒,问卜于神,去留皆不吉利,就说:“难道应该谋反举事吗?”一卜则吉,大喜,于是于四月十五到濠州见郭子兴。子兴留下作为亲兵,每战必胜,于是将抚养的马公之女许配给他,此即后来的高皇后。郭子兴和孙德崖不和,太祖多次调解。

秋九月,元兵收复徐州,李二逃走死去,彭大、赵均用投奔濠州,孙德崖等收留他们。郭子兴礼待彭大而对赵均用另眼相待,赵均用心生怨气。孙德崖于是与赵合谋,等郭子兴外出之时,将其抓住捆绑交于孙氏,准备处死。此时太祖正在淮北,闻难赶回告诉彭大。彭大大怒,率兵而行,太祖亦披甲戴盾,冲进屋内救出子兴,给他松绑,让人将其背回,郭子兴幸免于难。

是冬,元将贾鲁围濠州。太祖和郭子兴拼力抵抗。至正十三年(1353年)春,贾鲁死,濠州围解。太祖回故里招兵700人。郭子兴高兴,提升太祖为镇抚。这时彭、赵所率部众暴横无理,郭子兴孱弱无力,太祖考虑不足与他们共事,便交兵于他将,独自与徐达、汤和、费聚等人向南经营定远。用计降服驴牌寨民兵3000,一起向东。夜袭元将张知院于横涧山,收其兵士2万。道遇定远人李善长,与之交谈大喜,便一起攻取滁州。

这年张士诚占据高邮,自称诚王。

至正十四年(1354年)冬十月,元朝丞相脱脱大败张士诚于高邮,分兵包围六合。太祖说:“六合破,滁州也难免。”与耿再成军瓦梁垒前往援救,奋力而战,护卫老弱者还滁州。元兵随后蜂涌而来,进攻滁州,太祖设下埋伏诱败元兵。考虑到元兵士气正旺,定会卷土重来,于是归还所获马匹,派父老备牛、酒酬谢元将说:“守城在于防备盗贼,为何舍下大盗而来杀害良民。”元兵由此退去,滁州得以保全。脱脱攻破张士诚,军威声望大振,却中谗言,解失兵权,江、淮更是混乱。至正十五年(1355年)春正月,郭子兴采用太祖计谋,派张天佑等攻拔和州,命太祖总领部队。太祖思量诸将不分上下,便秘藏令符,等待第二天会事厅再说。当时席位崇尚右边,诸将先入,皆踞坐右边,太祖故意后到坐左边。等到讨论军事,太祖剖析决论如流,众将瞠目结舌不能发一言,始稍屈服。讨论分工筑城,期限三天。太祖完工,诸将却落后。于是太祖拿出命令文书,面南而坐说:“奉命总管诸位兵马,今筑城都未按期完成,按军法该如何处置。”诸将惶恐称谢,于是太祖令将军中所掠妇女释放回家,民众大为感动。这时元兵10万进攻和州;守军拒守三月,粮饷殆尽,而太子秃坚、枢密副使绊住马、民兵元帅陈野先分别屯踞新塘、高望、鸡笼山以断绝粮道。这时刘福通迎立韩山童子韩林儿于亳州,定国号宋,建元龙凤。任命郭子兴子郭天叙为都元帅,张天佑、太祖为左右副元帅。太祖感叹说:“大丈夫能受制于人吗。”不受。然而考虑韩林儿势盛可以依靠,便用其年号以号令军中。夏四月,常遇春前来投奔归顺。五月,太祖想渡江,无船。恰逢巢湖水帅廖永安、俞通海以水军千艘前来投奔,太祖大喜,前往安抚众军。但元中丞蛮子海牙扼守铜城闸、马场河诸关隘,巢湖舟师无路可出。忽然天降大雨,太祖高兴说:“天助我啊。”于是乘水涨从小巷放舟奔出,乘机击海牙于峪溪口,大败元兵,于是定计渡江。诸将请求直捣集庆。太祖说:“要取集庆必须从采石开始。采石重镇,守备牢固,牛渚前临大江,元兵难以防备,可以率先攻克。”六月十日,乘风引帆,直达牛渚。常遇春先到,一举攻克。采石元兵也溃逃。沿江诸垒全部归顺。

诸将因和州饥荒,争先夺取资粮准备回归。太祖对徐达说:“渡江侥幸成功,若舍弃而归,江东就非我等所有。”于是斩断船缆,将船放到急流中,对诸将说:“太平较近,我与诸位合力攻取。”于是乘胜攻拔太平,抓获万户纳哈出。总管靳义赴水而死,太祖赞叹:“真乃义士。”以礼安葬。张榜严禁剽掠。有士兵违令,斩首市众,军中肃然。改路为府。设太平兴国翼元帅府,自领元帅事,召陶安参谋幕府事,李习为知府。当时太平四面都是元兵。右丞阿鲁灰、中丞蛮子海牙等率众堵截姑孰口,陈野先的水军统帅康茂才率数万人攻城。太祖遣徐达、邓愈、汤和正面迎战,另派将士潜入其后,前后夹击,擒陈野先并且降其部众,阿鲁灰等引退而去。

秋九月,郭天叙、张天佑进攻集庆,陈野先背叛。二人皆战死,于是郭子兴部将尽归太祖指挥。陈野先不久为民兵所杀,从子兆先收其散兵,屯据方山,和海牙形成掎角,窥视太平。

至正十六年(1356年)春三月二十七日,大破海牙于采石。三月三日,进攻集庆,活捉陈兆先,降其众3.6万人,皆疑惑害怕不能自保。太祖挑选骁健者500人入卫,解甲酣寝达旦,众心才安。四月十日,再败元兵于蒋山。元御史大夫福寿力战而死,蛮子海牙逃跑归附张士诚,康茂才投降。太祖入城,召集官吏父老告谕说:“元朝政治腐败,干戈蜂起,我来是为民除乱,请各位安于职守。贤士我以礼贤相待,旧政不适者一律改掉,官吏不要贪婪残暴殃及百姓。”百姓欣喜。太祖改集庆路为应天府,征召夏煜、孙炎、杨宪等十余人。

当时,元将定定扼住镇江,别不华、杨仲英屯扎宁国,青衣军张明鉴占据扬州,八思尔不花驻守徽州,石抹宜孙守处州,其弟厚孙守婺州,宋伯颜不花守衢州,而池州已经被徐寿辉据有,张士诚自淮东攻陷平江后,转而侵掠浙西。太祖既定集庆,考虑到张士诚、徐寿辉势力强大,江左、浙右各郡已为他们所吞并,于是派徐达进攻镇江,获胜,定定战死。

夏六月,邓愈攻克广德。秋七月二十八日,诸将拥太祖称吴国公。设江南行中书省,自己总领省事,设僚协助。送文书给张士诚,张士诚不给回话,带兵进攻镇江。徐达率兵将其击败,进而围常州,没有攻下。九月二十五日,太祖到镇江,拜谒孔子庙。派儒士告知父老,勤于农桑。不久太祖回到应天。

至正十七年(1357年)春二月,耿炳文攻克长兴。三月,徐达攻克常州。夏四月三十日,太祖亲率兵攻克宁国,别不华投降。六月,赵继祖攻克江阴。秋七月,徐达攻克常熟。胡大海攻克徽州,八思尔不花逃走。冬十月,常遇春攻克池州,缪大亨攻克扬州,张明鉴投降。这年,徐寿辉将领明玉珍占据重庆路。

至正十八年(1358年)春二月十六日,邓愈攻克建德路。夏四月,徐寿辉部将陈友谅派遣赵普胜攻陷池州。当月,友谅占据龙兴路。五月,刘福通攻破汴梁,迎立韩林儿,以汴梁为其首都。当初,福通遣将分四处出击,攻破山东,寇秦、晋,掠幽、蓟,中原大乱,太祖由此有机会安定长江沿岸的一些地方。所过之地从不乱杀无辜,收召才俊,自此人心日益归附。冬十二月,胡大海攻婺州,长久不克,太祖自任统帅率兵前往。石抹宜孙遣将率车师由松溪前来援助,太祖说:“道路狭窄,车战是自取失败。”命胡德济迎战于梅花门,大破元兵,婺州投降,厚孙被活捉。太祖入城,散发粮食振救贫民,改婺州为宁越府。征召范祖斡、叶仪、许元等13人,讲经书历史。

至正十九年(1359年)春二月十九日,太祖谋取浙东,未能攻下各路,他告诫各位将领说:“攻城以武力,治乱以仁义。我们入集庆,秋毫无犯,故一举而定。每每听到各位将领攻得一城不妄自乱杀,就喜不自胜。军队行动如火,不控制就将成燎原之势。为将能够以不杀人而起到武力征服的作用,难道仅是于国有利。实际是为子孙造福啊。”二月二十四日,胡大海攻陷诸暨。当月,命令宁越知府王宗显设立郡学。夏四月,俞通海等收复池州。当时耿炳文守长兴,吴良守江阴,汤和守常州,都数次击败士诚兵。太祖因事久留宁越,巡行浙东。六月二十六日,还应天。秋八月,元将察罕帖木儿收复汴梁,刘福通与林儿退保安丰。九月,常遇春攻克衢州,活捉宋伯颜不花。冬十月,派遣夏煜授予方国珍行省平章,国珍以病辞去。十一月三日,胡大海攻陷处州,石抹宜孙逃走。这时元朝守兵单弱,听到中原大乱,人心离散,因此江左、浙右诸郡,兵至皆克,于是西部与友谅相邻。

至正二十年(1360年)春二月,元朝福建行省参政袁天禄以福宁投降。三月十八日,征召刘基、宋濂、章溢、叶琛。夏五月,徐达、常遇春在池州击败陈友谅。闰六月十四日,陈友谅攻陷太平,守将朱文逊、院判花云、王鼎、知府许瑗被害死。不久,陈友谅杀其主徐寿辉,自称皇帝,国号汉,尽占江西、湖广之地。并约张士诚合攻应天,应天大震。诸将商议先收复太平来牵制。太祖说:“不可。他们占居上游,舟师十倍于我,很难收复。”有人请求太祖自己亲帅人马迎击,太祖说:“不可。他们以小股部队牵制我,而大部队直趋金陵,顺流半天可达,我们步兵骑兵很难急时返回,百里趋战,兵法所忌,这不是良策。”于是飞马告知胡大海准备进攻信州牵制其后,令陈友谅故友康茂才送书信给陈友谅,让他速来进攻。友谅果然带兵东进。于是常遇春设伏石灰山,徐达布阵南门外,杨璟屯扎大胜港,张德胜等以水军出龙江关,太祖亲自督军卢龙山。二十三日,友谅到龙湾,众欲迎战、太祖说:“天快下雨了,你们赶快吃饱饭,然后乘雨迎击。”不久,果然大雨,将士竞奋,雨停合战,水陆夹击,大败陈友谅,陈友谅乘小船逃走。收复太平,攻下安庆,胡大海亦攻克信州。

当初,太祖令康茂才向陈友谅暗传书信,李善长深为不解。太祖说:“二寇联合,我首尾受敌,只有让友谅先来全力击败他,那么张士诚就闻风丧胆了。”后来张士诚果然没有出兵。秋九月,徐寿辉旧将欧普祥献袁州投降。冬十二月,再次派夏煜送书晓谕方国珍。

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春三月九日,改枢密院为大都督府。元朝将领薛显率泗州投降。二日,方国珍派使者贡献金玉马鞍前来感谢。太祖推拒说:“当今正是经营四方之时,所需的是人才,所用的是衣食,宝玩不是我所好的。”秋七月,陈友谅部将张定边攻陷安庆,八月,遣使去元朝平章察罕帖木儿处。当时察罕平山东,降田丰,军威大振,所以太祖与之通好。正逢察罕正攻益都不下,太祖就亲率水陆军征讨陈友谅。九月十九日,攻克安庆,陈友谅部将丁普郎、傅友德投降。二十三日,到湖口,追击陈友谅于江州,攻克其城,陈友谅逃奔武昌。分攻克南康、建昌、饶、蕲、黄、广济。冬十一月九日,攻克抚州。

二十二年(1362年)春正月,友谅江西行省丞相胡廷瑞率龙兴投降。二月三日,到龙兴,改名洪都府。诏告父老百姓,废除陈氏苛政,罢免各种军需,抚恤贫穷无靠者,百姓非常高兴。袁、瑞、临江、吉安相继攻下。二月,回应天。三月三日,降人蒋英杀害金华守将胡大海,郎中王恺也死于其难,蒋英叛降张士诚。处州投降来的李佑之听说蒋英反叛,也杀行枢密院判耿再成而反,都事孙炎、知府王道同、元帅朱文刚皆死。当月,明玉珍在重庆称帝,国号夏。夏四月二十八日邵荣收复处州。五月十三日徐达收复洪都。五月二十五日,朱文正、赵德胜、邓愈镇守洪都。六月二十七日,察罕修书来报,留我使者不准返回。不久察罕被田丰杀害。冬十二月,元朝派尚书张昶航海到庆元,授太祖江西行省平章政事,太祖没有接受。察罕子扩郭帖木儿来信说还使者。

二十三年(1363年)春二月九日,派汪河回信扩郭帖木儿。当月,陈友谅将张定边攻陷饶州。张士诚将吕珍攻破安丰,杀死刘福通。三月十六日,太祖亲率人马救援安丰,吕珍败走,因韩林儿到滁州,于是回应天。夏四月五日,陈友谅大举进兵包围洪都。五月修建礼贤馆。陈友谅分兵攻陷吉安,攻陷临江,攻陷无为州。秋七月十五日,太祖救援洪都。二十五日,到湖口,先设伏兵在泾江口和南湖嘴,遏制陈友谅归路,令信州兵守武阳渡。陈友谅听说太祖兵到,解围洪都,在鄱阳湖迎战太祖。陈友谅大军号称60万,联接巨舟为阵,楼橹高十余丈,连续数十里不断,旌旗戈矛,望之不尽。二十九日,两军相遇于康郎山,太祖将军队分为十一个队抵御。三十日,两军交战,徐达击其前锋,俞通海用火炮焚烧友谅船数十艘,双方伤亡大致相当。陈友谅骁将张定边直冲太祖船来,太祖船胶于沙中,不能后退,极为危险。常遇春从旁以箭射中张定边,通海也前来援助,船骤然而进,带动水涌,太祖坐船才得以脱险。三十一日,陈友谅率大船倾巢出战,而诸将则船小,仰攻极为不利,一个个面有惧色。太祖亲自指挥,仍然不敢前进,于是斩杀退缩之人十余,大家皆殊死奋战。到下午三时左右,东北风大起,于是命令敢死队乘七艘战船,用芦苇叶包上火药,纵火焚烧陈友谅船队。风烈火猛,烟焰涨天,湖水一片红色。陈友谅军队大乱,诸将呐喊乘势攻击,斩杀二千,汉军被烧死淹死者不计其数,陈友谅气势顿消。八月二日,双方再战,陈友谅再度大败。于是收舟自守,不敢再战。三日,太祖移军扼住左蠡,陈友谅退保渚矶。相持三天,其左、右两位金吾将军都投降太祖。陈友谅势力更加窘迫,甚为忿怒,将所获将士全部杀掉。而太祖则全部归还所俘之人,对受伤的给予好药,且奠祭其阵亡的亲戚将士。八月三日,陈友谅粮尽,奔向南湖嘴,被南湖守军遏制,于是向湖口突围。太祖半路拦截,顺流与之搏战,直到泾江。泾江军又以遮盖之势进攻,陈友谅中乱箭而死。张定边和陈友谅子陈理逃回武昌。九月,太祖率大军回应天,论功行赏。当初,太祖救援安丰,刘基劝阻不听。现在对刘基说:“我救援安丰之时,如果陈友谅乘虚直捣应天,天下大势就难预料了。但陈友谅屯兵南昌,不亡何待。陈友谅一死,天下就不难定了。”十月三十日,太祖伐陈理。当月,张士城自称吴王。冬十月十二日,进围武昌,分道进兵湖北各路,皆克。十二月丙申,回应天,常遇春留督各军。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二月四日,李善长等率群臣劝进,太祖不受。再三之后,太祖才即吴王位。设置百官。任命李善长为右相国,徐达为左相国,常遇春、俞通海为平章政事,告诫他们说:“立国之初,应该首先正纪纲。元朝暗弱,威福下移,以至于大乱,今天应引以为鉴。”立子朱标为世子。三月四日,太祖再次亲征武昌,汉、沔、荆、岳被收复。四月三日,班师回应天。秋八月十三日,徐达攻克庐州,派别将直下衡州。

同类推荐
  • 唐谋天下

    唐谋天下

    九转十世,投胎到皇家。命运给了他一个尊贵无比的太子身份,也给了他一个残酷无情的生活环境!那就是他不得不面对的坑爹现实:他爹是李治,他娘叫武媚。
  • 别样三国小小布

    别样三国小小布

    三姓家奴?吊死白门楼?这是无解的宿命吗?我低调,我归隐。不行?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沧桑大叔变身青葱少年,看吕二郎如何玩转三国改写命运!(作者是个理科狗,高考语文只有100分,也没学过写作,所以写作水平很低,可能令读者阅读中产生不适,不过,不要紧,吐着吐着就习惯了~~~)
  • 变色传奇

    变色传奇

    杨知节,民国年间安州书香门第的一位清俊少年。乱世逢灾荒,举家逃难,痛失祖、父和妹妹。关外遇相助,少年做先生,红袖添香。遇事非、迁抱负,投身东北军。九一八撤不及,屈身满洲伪军。恐制裁、惧恶名,绿林做好汉。被欺哄、受招安,投身白日青天。明大义、反戈一击,走上红色征程。
  • 大清王朝4

    大清王朝4

    北京的紫禁城,以其金碧耀眼的宫殿式建筑和九十余万件珍贵文物而著称于世。清朝有10位皇帝在这里度过了他们的统治生涯。268年的清王朝,给人们留下了扑朔迷离的景象和挥之不去的惆怅。
  • 寻汉记

    寻汉记

    年过不惑的黄仲因为意外而穿越到东汉末年成为历史名将黄忠,面临年老、妻死子亡的局面,每天只能修炼武功以及长吁短叹度日。忽有一日,因为奇遇,使得黄仲恢复到18岁少年的时期,他欲再次闯荡天下,从此开始了一段传奇色彩的人生,战董卓、斗吕布、灭诸侯、征战天下的历程。地位、美女、权势、金钱----无一不取,使得他站到了历史的顶峰,书写属于他自己的人生。
热门推荐
  • EXO别让等待成为遗憾

    EXO别让等待成为遗憾

    ‘曦然,是我错了,你回来好吗?????’(边伯贤)‘然儿,我是你的鹿哥啊!你快回来,鹿哥想你了。'(鹿晗)‘然儿,你回来吧!我们都知道错了。(吴世勋)……‘呵,让我回去?我不是天天犯傻的夏曦然了,让我回去简直就是做梦。(夏曦然)
  • 终极一班之终极之战

    终极一班之终极之战

    看似和普通学校没差的芭乐学院,实则却是卧虎藏龙。它由知名教育家投资建立,又有来自各方有势力的家长赞助。硬件设备可谓齐全和优良。而来这里就读的学生也都是各有各的特长。在看似和乐融融的芭乐校园,却有一个让校长和教导主任头疼的“终极一班”。在终极一班,这里有KO榜排行第一的班级老大雷婷,人称king。新学期开学,班级转来了一位新转校生汪大东。他不是KO榜上的人物,战力指数却高过她这个KO榜第一的king。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汪大东的好强和雷婷的不服输的很快便碰撞在一起,起了冲突。此时,亚瑟王丁小雨等好友转入终极一班…是不是有什么大事要发生了呢!!?
  • 侯门嫡妻

    侯门嫡妻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初次见面,芳心暗动。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寻得良人,日夜念念。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嫁的良人,嫡姐反目。沦为妾室,四面楚歌。参差荇菜,左右采之。腹中胎儿,身死冬日,良人在侧,冷眼相关。译吁唏,译吁唏!世人皆言痴傻儿,怜之痴男怨女何处从。若有来生,但求不曾相遇。
  • 仙狐梦谈

    仙狐梦谈

    纯爱,古典,仙侠,一母同胞的兄妹两个,彼此修行在不同的道路,最终逃不过宿命的枷锁。两只妖二代狐狸精的故事。古典修仙派,灵感来源于梦笔西谈和西游记(动漫)的一幕场景。形似逍遥魔君合桃花缘的感觉。
  • 主上,你的夫人来自异世

    主上,你的夫人来自异世

    她,是来自21世纪的黑暗杀手,她,是九华峰上昏睡了三年来路不明的废物女子,她变成她,是偶然还是命中注定?穿越而来便被定废物一枚,永生无法修炼!但是她浩星穹月永不认输!重活一世,她不会再轻易相信任何人!经脉尽碎那又怎样!她必定逆天而行!勇闯天下!管她妖魔鬼怪,还是麟凤龟龙!挡她者,杀无赦!且看废材女如何收妖宠,坑财宝,撩美男~嘎嘎嘎~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放飞自我后我火了

    放飞自我后我火了

    (简介无能,请看正文!)转世亦或新生,仇恨还是希望?当拥有网络,军事,文化,异能,修真帝位,兜兜转转,那群朋友还在,她爱的人也在,执剑者仍选择坚守初心。温柔(划掉)坚定超A余翘俏×话少行动派未琛
  • 武动九方

    武动九方

    玄武,朱雀,白虎,青龙四大神兽遭到妖神女娲的禁制,散落于九方世界,万年后,帮助玄武脱困的少年被带入九方世界之一玄武大陆,玄武大陆以武为尊,偏偏少年资质惊人,却遭到妖神女娲手下的阻挠,废掉了经脉,无法修炼,看少年如何挣扎黑暗泥潭,成为巅峰强者!
  • 人间四月不及你

    人间四月不及你

    她在万人眼中是难相处的江家小姐,可在许煜心里,她却是刀子嘴豆腐心的白月光,直到某天记者问他‘’如果江小姐要你的命你会给吗?‘’‘’我会。‘’众人都以为他在开玩笑,笑着不语。只有坐在电视旁的江讪哭了,她直到许煜说的都是真的,为了她,他真的连命都可以不要。
  • 异界经商之烟王

    异界经商之烟王

    众人说:香烟,一生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众神说:香烟,走向堕落的开始!张罗说: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染上烟瘾的时候居然比凡人更加疯狂!
  • 异度学园

    异度学园

    主人公陈子绡是个从小就能看到鬼的灵异少年,这本书是讲陈子绡爆笑的高中生活。虽然每天都能见鬼,而且成绩不好,但是他和那帮有着各种缺点的朋友们,却依旧热爱生活,在种种奇怪恐怖的事件中,挥洒着属于他们的乐观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