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596500000013

第13章 亲子篇——家有儿女,父母要共同成长(5)

核心认识:“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认同’:首先就是要让双方都愿意为对方承担责任,有改变的立场、意愿和动机的时候才有可能改变。”

典型事件:宫崎骏是日本著名的动漫大师,但他反对儿子也从事动漫职业。宫崎吾郎是宫崎骏的长子。他自幼随父接触动画,但父亲一直没有让他直接参与动画制作工作。2006年,在宫崎吾郎的新片发布会上,宫崎骏除了表示作品“还不错”以外,就只剩下反对和苛求了。

宫崎骏在其参与制作《虞美人盛开的山坡》的过程中也不改对儿子的苛求。外界盛传宫崎骏父子失和。不过宫崎吾郎表示,他和父亲在创作中“有各自的想法,并非外界想象的那样”。吉卜力动画工作室社长铃木敏夫透露:“宫崎骏是怕儿子走上这条路,太辛苦。”宫崎骏曾对铃木敏夫说:“我做到死都没关系,但不要让我的儿子当导演。”(据中国新闻网)

冯俊杰:事业有成的父亲和孩子,尤其是父子有矛盾,这种例子太多了。比如我们做过的张国立父子的案例。

父子之间到底存在什么障碍?

朱文波:这是一个形象期待的问题。

有些父亲的形象是慈祥的,有些父亲的形象是威严的,有些父亲的形象是冷漠的。每一个孩子都会将自己的父亲与自己同龄人的父亲相比较,在比较的过程中,不同的父亲形象可能会让孩子产生落差。

此外,父子双方也可能互相不认同,这种不认同,有价值观上的,也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因此有可能衍生很多冲突。

再有,相比母爱,父爱是一种更深沉的爱,在表达方式上可能会更含蓄和隐讳。

冯俊杰:很多人喜欢宫崎骏的作品,因为其动漫温情感人。显然宫崎骏也深爱自己的孩子,但他为什么会如此反对儿子也走自己的道路呢?这样的父子关系,好像不同文化背景的各国都有,比如导演蒂姆·伯顿和他的父亲。(编者注:蒂姆·伯顿,美国著名导演,其代表作有《蝙蝠侠》、《剪刀手爱德华》等。)

朱文波:这种父子之间的情感障碍是再正常不过的。人与人之间只要有不同,就会有冲突。放眼望去,这种事情每时每刻都会发生在你我身边。这种父子的冲突不过是一种普通情感的另一种表达而已。我们通过他们看到我们自己,改变我们自己,他们不过是起一个参照的作用。

冯俊杰:如果亲子关系已经这样了,怎么办?

朱文波: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得到解决。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认同”:首先要让双方都愿意为对方承担责任,有改变的立场、意愿和动机的时候才有可能改变。

也就是说父亲愿意当好父亲,儿子愿意承担儿子的责任。只要获得双方的认同,我们就会有改变的动机,这种动机越强烈,改变的机会和质量就会越好。

小孩子放养好不好——找到宽松教育的尺度

核心认识:让孩子具有一个积极的自我观念至关重要,父母对子女所有的培养过程,都是为了让孩子确认他们自己能够拥有完成任务的能力。

典型事件1:市少年宫一间办公室里,三个孩子正背着手、低着头,站在一位愤怒的女士面前,旁边还站着他们的父母和市少年宫的老师。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让这位女士如此动气?这几个孩子的父母以及老师,为什么袖手旁观,任由孩子被训斥?原来,这几个男孩参加夏令营,其中一个却受到欺负,有人塞袜子到他嘴巴里,有人趁他睡觉时喂他吃沾了灰的脏饼干,还用花露水喷他……(据《重庆晚报》)

典型事件2:孩子成绩不错,但在外面经常受欺负,他又不反抗。我想应该是我们把他教育成那样胆小的。这可能是一种教育错误吧。我要怎样才能让他更强势些,而不再那么懦弱?(据读者的求助来信)

冯俊杰:现在如何教育孩子是父母最重要的事情。最让父母们迷茫的是,什么叫自由?如何给孩子自由?

朱文波:放任不管显然不是自由,每个父母都不会如此轻率简单地理解。

我想说的“自由”本质上是指向每个人的“自我”。父母和孩子间无论发生怎样层出不穷、花样百出的关系,你的各种爱,都必须随时回答或者落实到这个点上:孩子如何看待自己?这是个体成长的核心,也就是最广泛的他(她)的各种可能性的总和。

“自我”这个词其实一点都不抽象,就是将所有“我的……”来进行造句:他的所有父母、衣服、房子、友谊、能力、玩具、老师等等,这些都在每个人心中被赋予了情感,如果这些让人感觉相当好,那么孩子会产生成就感和自尊,如果它们不那么好,沮丧就会产生,差别只是程度上而已。

冯俊杰:给孩子报名参加夏令营,肯定是为了培养孩子,没想到却是被如此欺负……

朱文波:以此来对照这些案例,你会比较清楚地看到,很多父母,简单粗暴地以为学习好是孩子的全部,基本剥夺了孩子其他所有领域的自我认识。一个单一角色的“好学生”,几乎是被抽象地只能以考试分数来加以确认。这让孩子的个体发展需要受阻,会产生强烈的恐惧和不安。因为他自己都知道其他能力的缺失,是无法适应和参与社会竞争的,如此一来,懦弱和缺乏主见就被父母塑造出来了。被欺负而不知道如何处理。

比如,有些父母逼着孩子参加各种补习班,不管孩子接不接受、喜不喜欢,父母的自我不是孩子的自我,孩子所学到的所谓技能,并不能纳入自我的认同中,所以不会增长孩子自己的自尊感和成就感。很多父母并没有意识到问题到底有多严重,可能还相当自得,以为孩子虽然现在不乐意,但是将来会感激他们。事实上成功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因为这种自我剥夺的过程,使得孩子牺牲自尊和自主选择的锻炼。自我成长的重要性在于个体的责任感,也就是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和担当。强迫要求孩子应付父母的要求必然导致孩子的无奈和痛苦,最终以各种形式爆发。

冯俊杰:父母希望孩子强大、不懦弱,又希望孩子听话,其实很矛盾吧?

朱文波:概括地说,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强健,强是精神强大,健是身体健康。可是在殷殷期待下,无所适从的高标准,常常变成“积极的打压”,最常见的情形就是拿别人家的孩子来攀比,这恐怕是最缺乏理性判断而又试图规范孩子自由的见证。宽松的尺度是多大?能为孩子们做些什么?我们要为他们的安全担忧,又要为他们时刻想摆脱管束而紧张。

冯俊杰:的确,对大多数父母来说这本身就是一场艰难的对话和成长。我们在网上或影视剧里不难发现中国娃娃和日本、韩国和美国这些国家的娃娃不大一样。

朱文波:是啊,日本孩子一年四季校服都是短裙单衣,最多加上薄毛衣;韩国和俄罗斯的孩子有固定的冰雪天赤裸着小身体的野外生存训练;美国六岁以上的儿童要学会独自乘坐校车。这些比较足够让我们的父母做深呼吸,明智的父母会思考,外国的父母或学校不知道孩子的冷暖,不考虑孩子的安全?不评估懵懵懂懂的儿童无所畏惧的行事风格?在没有伤害的前提下,他们用法律或制度的形式来限制父母的保护,这的确是有远见的坚持,保护孩子的自由,最大的收益在于促成孩子自信心和责任感的养成。

自由的重要在于,人世间的所有事物一旦被孩子思考,都是孩子延伸的自我,会引发完全不同的态度、能力、情绪、兴趣、动机。所以引导和规范似乎不难理解,围绕的主题就是“让孩子成为有用的人”。

让孩子具有一个积极的自我观念至关重要,所有培养的过程,都是让孩子自己确认能够拥有完成多任务的能力。应试教育下的分数真不能和知识消化画上等号,如果着眼于未来的话,独立性、竞争性、和善、真诚、整洁、守时这些特质的培养,在自由的发展中格外重要。

可怕的事真的发生了吗——家庭性骚扰的妄想与偏见

核心认识:大多数父亲是家里的门神和执法者,他宣示纪律,他规定女儿去聚会必须在几点几分回家,他禁止女儿跟男生走得太近,他的雄性荷尔蒙使得他缺乏耐心,而青春期的男女少年的愤怒来得自然迅捷,所以女儿和父亲的冲突总是很激烈。

典型事件:我小时候曾经被父亲性骚扰。现在经常想起,总是痛苦地回想当时的情境。心情极度痛苦。后来我长大后,他的行为依旧不是很检点,有时穿比较瘦的衣服他会突然捏我一把或者用猥琐的眼神看我。我感到很害怕,不敢与他单独相处。但是当我告诉母亲后,无知的她总是被父亲左右,因为我从小也不是听话的孩子。父亲就告诉母亲不要听我胡说八道。母亲有时说你爸爸就想和你玩,你那个样干什么。我只好不再说什么。现在我很不想搭理他,不想与他说话。但母亲还总说我对他态度不好,说你爸又没惹你,你还欺负他。我感到有苦说不出,非常郁闷痛苦,有时夜晚想起都会痛哭,心里说不出什么滋味。”

我现在恨爸爸,觉得他不是人。同时对母亲的无知和不负责任感到很气愤。我现在竟冒出要杀掉父亲的想法。他从小对我和姐姐也不好,脾气极其暴躁,因为觉得吵,把我们养的小鸡活活摔死了。在外受气时懦弱的他不敢与人争吵,就回来找我和姐姐的麻烦,用最最难听的话骂我们。我们都很恨他,总想他不要回家,但是不要出什么事。现在不了,我觉得他的存在就是我的压力。他死了我才会解脱。(据朱文波咨询卷宗的求助信)

冯俊杰:选这个案例看起来似乎很重口味。其实,我在心理杂志工作的十年里,收到大量类似的问题。家庭性骚扰问题,太隐蔽了,中国人比较忌讳提。其实,这个问题是一定比例存在的。您怎么分析这个例子呢?

朱文波:我必须筛选出这样的信息:一个恨父亲的女孩,一个中立的母亲;一个比较调皮的女孩,还有一个姐姐。

当我把这些综合起来判断的时候,我不能轻易地相信父亲对女儿性骚扰的事实,假如是真正发生的经历,那对案例当事人来说真是噩梦。在界定是不是性骚扰的问题上,我不了解当事人是如何认定的,而且它发生在童年。

作为一名临床心理学工作者,我总是对童年记忆的描述保持一份谨慎的倾听。因为我们切实在大量研究和实践中,知道很多成人在回忆童年的经历时,真相并不准确,甚至是被自我诱导后凭借想象加工过的“记忆”。

冯俊杰:据我所知,很多运用精神分析的心理工作者,还有爱好者,喜欢拿性和潜意识来解析。我发现越是看过我们的心理杂志,对心理学有了解的读者,越是有比较多的这种个案。这种联系,是一种自我暗示吗?

朱文波:曾经有过弗洛伊德童年潜意识学说的鼎盛时期,有相当多的人声称曾经在童年期遭遇过性侵或虐待,这些令人震惊的事实让心理学界倾情投入地展开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几乎所有的事实都是虚构的。要明确的是,我不否认可能存在这种经历,但真的需要当事人提供更有价值的细节。

我判断的依据还有案例当事人的母亲的行为,她“总是被父亲左右”,意味着女儿在她那儿的投诉总是无效,而且我看得出母亲总是着力于拉近孩子和丈夫的父女关系,基本上站在父亲一边。

这点很有参考性,一个爱女儿的妈妈不会放任这样的威胁,而且妈妈给出了性质判断,你这个女儿在“欺负”父亲。那么所谓“猥琐的眼神”就算过度主观的态度影响了事实,我们称之为“读心术”。我强调这些的用意在于说明,对线索赋予主观的解读,可能造成案例里的父女关系真正的扭曲,而这些扭曲极可能纯粹来自偏见,那很令人惋惜。

冯俊杰:这就是所谓的恋父情结?

朱文波:其实并非如此。我还想告诉大家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家庭现象,就是青少年时期男孩女孩恨爸爸很常见。大多数父亲是家里的门神和执法者,他宣示纪律,他规定女儿去聚会必须在几点几分回家,他禁止女儿跟男生走得太近,他的雄性荷尔蒙使得他缺乏耐心,而青春期的男女少年的愤怒来得自然迅捷,所以女儿和父亲的冲突总是很激烈。但是案例当事人的同龄人把这种过去式的恨化作了尴尬,把那种关系紧张理解为冲动,而不会保留真正的厌恶。

冯俊杰:那您怎么看这个典型事件里的当事人呢?

朱文波:对于具体的案例当事人来说,我有两个层面的解读,她的父亲不算理想,这种不理想可能来自自身个性发展的不顺畅。就像她描述的父亲在外面受气或带着一身压力回家,也许很难有心情,也忽略她们姐妹的感受,脾气暴躁甚至摔死她们喂养的小鸡,这说明他是一个自身缺乏被爱感受的人,或者曾经有爱但没有能力感受。他的个性给女儿留下了强烈的阴影,以致他对女儿的偶然示好,包括这种可能缺乏界限分寸的示好,给了女儿更加严重的憎恶。

而女儿的调皮和不安分也意味深长,这有遗传倾向的提示。我们这个案例中的女儿也有任性和倔强的个性特点,让我感觉她比一般女孩有更多男孩气。让我推测的话,一个在自我成长中拒绝甚至憎恨父亲的女孩,在人际交往中会有麻烦,她极易缺乏安全感,极易对异性产生偏见。

这些提示,或许让她有机会换一个角度思考和观察自己和父亲,有可能误会化解后,她会获得突然的释然和满足,重新界定自己过往的人生。我们要祝福她!

同类推荐
  • 社交要读心理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社交要读心理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在过去的2500年中,人类渴望揭开广大而幽眇的心理世界的面纱。在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渴望认识最熟悉的陌生人——自己。人性恶?人性善?思想来自何方?人类拥有自由意识吗?凡此种种,都是人类希望了解的。伺谓美?何谓丑?幸福来自何方?你我能够主宰自己的生活吗?所有的疑问,都困扰着现实中的人们。什么是强大?什么是弱小?力量来自何方?平凡的人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和生活吗?一切的一切,都可以在自己的内心找到答案。本书是为非专业人士准备的心理学普及性系列读物,运用通俗、简练的语言,结合大量的实例,从如何理解人的心理入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与个人健康、社会现象、组织运营、人际关系。
  • 心理健康四年级(下)

    心理健康四年级(下)

    在影响孩子成长的各种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两个,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非常必要,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面,尤其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是学生,学校教育更加突出重要。为此,教师学习和掌握心理卫生常识尤为关键。
  • 珍爱自我

    珍爱自我

    本书侧重于中学生在青春期中的困惑,它告诉同学们,青春期是美好的,是一生中最灿烂的时期,产生困惑和解决困惑都是成长中需要积极面对的必修课,要学会生活。
  • 旅游心理学

    旅游心理学

    本书主要介绍了在不同的动因驱动下旅游者的知觉、情绪情感、态度、个性、社会心理,以及旅游企业员工的心理特点、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维护等内容。
  • 心灵可以重建

    心灵可以重建

    本书共分八章,内容包括:心灵大厦倒塌,人生失去支撑;心灵重建前,先把杂物清理干净;以真情感为地基,大厦才牢固;砌大厦,这些原料一定不能少;盖大厦,别忘了请别人帮忙等。
热门推荐
  • 一曲离骚

    一曲离骚

    “你是上辈子修了多大的福气,这辈子能找到我这样能文能武,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美女当女朋友啊?”慕华俏皮的看着慕容挽秋,就像春光透过枝叶,撒下一地的温暖。“估计是前世造了太多的孽,让我还没来得及游戏人生,就中了你的圈套,再也逃不掉。”慕容挽秋整了整衣装,眼角余光瞄到慕华拿起了擀面杖,顿时没了风度的落荒而逃。“女王饶命,我跟你开玩笑呢!”“你说的是心里话,别跑”
  • 弦月缭绕:腹黑四小姐

    弦月缭绕:腹黑四小姐

    她,十六岁的黑道第一大boss,世界第一嗜血杀手,霸道腹黑,唯我独尊,更是鬼医圣手,活死人肉白骨,谁敢欺她?一朝竟穿越在喻府废材草包四小姐身上?天生废材没有冥力?而且还是哑巴,特么的哑巴也就算了,竟毁她倾世容颜,看本小姐怎么玩死你。废材草包?特么的本小姐冥武双修?月神血脉!超十段的精神力!分分钟闪瞎你们的狗眼!她喻弦月从不向别人低头!他,千万年绝世的天才妖孽,高贵冷艳霸道腹黑的冥帝?宁负天下不负她。世人称其嗜血成魔,恐怖至极。笑话,他偏偏宠她上天,护着她!某男坏笑“宝贝儿快来滚床单”“你滚”
  • 梦食

    梦食

    梦是什么?是虚幻的么?肯定不是真实的么?还是另一个世界?石磊:“在梦里,像我这么帅,可都是主角哟!!!”“嘿嘿嘿......”阴沉冰冷的笑声在远处响起,是人还是怪物?还是......“快快成长,变成我的食物吧,嘿嘿嘿......嘎嘎嘎......”
  • 回到三国当黄巾

    回到三国当黄巾

    世人,可老子好死不死穿越到三国,穿越三国就穿越三国吧,我琢磨着脑子里的历史不少,抱抱刘备曹操大腿足够混的不错,但被三国群雄专用刷经验值的黄巾军看上是啥情况,哭,我能不答应被张角选成继承黄天之志吗,能打个商量先放过我吗?不能!
  • 龙王传说的异世界旅行

    龙王传说的异世界旅行

    21世纪的少年,被陨石砸中开起了异世界传奇
  • 非凡女修

    非凡女修

    外科医生元柳刀不幸死亡,穿越进了一个修真的世界,可穿越后所附的新身体却经脉尽毁,无法修炼。她唯一能用的只有自己因穿越附身而变异的神识。看她怎么借此为自己闯出一条与众不同的修仙通天大道。=======元柳刀:“作者亲妈,我无法修炼,肿么办?求金手指!”作者:“凉拌!自己想办法。”“......”元柳刀:“我资质不好,修炼太慢,求金手指!”作者(冷酷):“没有!自己想办法。”“……你是后妈吧!”〒▽〒=======本文只有半个男主,他戏份不太多,与女主感情互动的机会极少,很可怜!女主有时修为会超过这半个男主,大家不要嫌他弱,他会努力追赶的。
  • 卿不语即秋为期

    卿不语即秋为期

    寒水三尺,万丈崖,你坠东宫九妃,不及卿,我思入了衍宫的女子退不得…
  • 犹商的智慧

    犹商的智慧

    犹太人的民族历史是一部辉煌灿烂的文化与文明的演进史。在遥远的中世纪时期,犹太人就开始被指控具有神秘的图谋。因此,被君主和权贵们的剥削、驱逐就成了他们的必然命运,并受到了纳粹恐怖主义的极端迫害。在经历了18世纪后,启蒙运动为犹太人带来新宗教制度的希望。与宗教迷信不同,这一标志着人类新纪元的运动将强调的重点放在人类理性的力量和科学方法上。最为重要的是这一点被赋予了人权思想。
  • 凰女尊世

    凰女尊世

    某女尊手持寒冰,眸倾天下。寒冰出鞘,血染半天。前世作为女子之悲,今世又何人能敌。某皇子天赋不如她,怕什么?某尊会帮你和她一同走向巅峰 某女尊:老样子,我上你下 顾某:寒儿,我已经不是从前那个实力弱的我了某尊:那好,打一架,看谁赢顾某:好,成交寒渊称霸,怎么,可有人不服?
  • 绝代公主的另类爱情

    绝代公主的另类爱情

    张菲艳!本是一个及三千宠爱于一身的天之骄女。成堆的帅哥都不能入她眼,怎么就非得回到古代当个花瓶南溪公主去找什麽姻缘啊?找就找吧!她认了,既来之则安之!可是......为什么......她的姻缘就是一个名满京城的......呃......美人!怎么?不服啊!他本来就是美人啊!看什么啊!好吧好吧,就算他不是个美人是个美男吧!可是这个玉如枫又是怎么回事?干嘛缠着她的美男?切!原来他也不知道她的美男是如假包换的男人啊!看来她的这趟情路还真是坎坷啊!唔......干嘛?我的太子大哥也用这种表情看着我的美男!干嘛大家都对我的美男虎视眈眈的啊!大家不准觊觎!他不是美人!他是男的啦!这下好了,美男终于安全了!可是这个玉如枫又是怎么回事,干......干嘛这样看我啊!难道他喜欢上我啦?废话,才不是哩!他觊觎的应该是我的美男才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