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596500000012

第12章 亲子篇——家有儿女,父母要共同成长(4)

朱文波:对李莉而言,焦虑已经让她非常不安。她的冲突来自人伦道德感和真实的愿望相抵触。

个人心愿不算自私,满足个人心愿的过程若损害他人利益则属于自私。以这个标准看,李莉该如何取舍的答案虽然有了,但她颇为值得同情,这份自私完全够不上卑鄙之类的批判。聚少离多的感情世界本来就让人处在饥渴状态,短暂相聚的分秒对李莉而言显得弥足珍贵,这相较于常态夫妻,的确不可同日而语。

冯俊杰:李莉已经规划好的甜蜜二人世界被婆婆干扰了。看来,对她来说,婆婆很不识情趣。但是婆婆想看儿子,也合情合理。

朱文波:李莉规划和期盼二人世界很正常,但她在角色分配上只强化妻子角色的补偿渴望,所以特别在意免打扰。当这种心愿以特别正当的面貌出现时,婆婆的出现仿佛变成了一个侵入者,不识趣的干扰源,这让李莉心烦不已。问题是,每个人都不是一个单一角色独立于世的,她的老公还有一个儿子的身份,他的母亲也带着对远游儿子久别重逢的期盼,这也是正当而不可剥夺的情感需要。

人的情感需要的多样性就是这样,由于角色的多元而带来体验的丰富,因为这些背景才衬托出生命的美好。想通了,这份对婆婆的接纳才是让李莉夫妻感情锦上添花的补充。自私的人是无从替他人考虑的,这才显示出行为上的理所当然,或者将他人的感受决然弃之不顾。

值得安慰的是,李莉并不自私,她的这份纠结本身意味着她在替别人着想,只是难以割舍自己的需要。她有点小小的错觉是对时间段的理想化想象造成的,处在渴望状态下格外稀缺的共有时间被占用,她当成了损失,这自然会造成心理上的痛苦。

冯俊杰:其实人的大部分痛苦,都是理想化想象造成的。那她具体怎么做才好?

朱文波:满足婆婆的心愿也是帮助老公满足亲情的渴望,这样其实一举多得,很美好。

如果想更贴切地满足小夫妻二人世界的情趣,的确有一个空间感的要求,婆婆在身边会让她感到不自在。李莉不妨跟老公商量一下,替婆婆短租一处干净舒适的住处,离家也近,方便照顾婆婆,也许就皆大欢喜了。

冯俊杰:在不同角色里做好权衡处理,这恐怕才是生活之道。好像大多数人都倾向于要么这样,要么那样,非此即彼,太极端了。

朱文波:假如生活以黑白分明的态势来考验我们的选择能力,人类的智能也就不值得夸耀了,因为太直白而变得没有了挑战性。

更多的形态总是以并重的利益来锻炼更细致的权衡。可是这种并重的利益难于取舍,会形成冲突。很多人会有类似的经历,冲突久而不决的代价就是让人陷入焦虑甚至抑郁。原因是抉择过程一直消耗着大脑的能源,久拖不决意味着威胁来临的低效状态,大脑会发出担忧的警报。

冯俊杰:看来生活是门大学问,我们很有必要了解表面的和内在的根本原因,让自己别陷入焦虑,积极寻找并重的解决办法。

报读兴趣班,孩子很烦恼——不要用父母的兴趣套孩子

核心认识:“孩子需要找到自己的兴趣,父母也要找到孩子的发育节奏和学习节奏。一些父母喜欢把自己没有完成的愿望加到孩子身上。事实上,孩子和父母生活的环境不一样了,父母用自己的成长经历来要求孩子,并不恰当。”

典型事件1:暑假期间,不少父母会遇到一些烦心事,比如孩子玩网络游戏上瘾。有的父母怕孩子上网成瘾,就给孩子报了很多兴趣班,花了不少钱,但孩子根本不想去,结果双方矛盾不断。(据浙江在线)

典型事件2:四川绵阳一名10岁的小学四年级学生,因拒绝上父母为他报考的兴趣班受到母亲打骂。他向警察求救。父母感到迷惑:其他孩子都在上兴趣班,自己的孩子不愿意上,怎么办?是让孩子没有压力地自由发展,还是抱着技多不压身的观点,让他跟上同龄人的步伐,上兴趣班?(据《绵阳日报》)

冯俊杰:兴趣班这个东西,其实好多是父母自以为的兴趣,小孩子其实没兴趣。

朱文波:有很多父母曾咨询我:孩子厌学了怎么办?

我觉得,孩子厌学的问题多年来一直存在,而且属于当下孩子们的群体性问题,而厌学的根本原因很多时候就是从孩子四五岁时的“被学习”开始。

现在的孩子从四五岁开始,很多就被强制学习小学课程,被强制学习钢琴、舞蹈等。一旦被强制,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就被彻底颠覆,孩子开始惧怕、讨厌甚至憎恶所有要求他学习的东西,道理很简单——这违背孩子的天性。

我接触过的很多天资聪颖的厌学儿童,他们缺失了简单的快乐学习的土壤,以致最后缺失了人生的快乐。甚至可以说,那些在暑期“被学习”的孩子是带有先天焦虑的人群,焦虑的来源是父母“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教育理念。

冯俊杰:兴趣班其实也与人生的竞争挂钩,从这个角度看,兴趣班其实是变相的、没有试卷的考试。父母让孩子上兴趣班,是因为父母怕孩子落后,他们把自己的焦虑转移给孩子。您有没有同感,对于上兴趣班,最忧心忡忡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朱文波:对,孩子不上兴趣班,父母会很害怕!在很多父母的眼中,周围每个同龄孩子似乎都“自觉”好学,唯独他们的孩子对这些不感兴趣。很多父母并没有试着去了解和读懂孩子,相反,他们总是简单草率地要求孩子学很多东西,而不是陪孩子玩一会儿,逗他们开心一下。其实,把学习隐藏在游戏活动中,会提高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孩子也更愿意这样学习,但是很多父母却做不到。这是谁在偷懒呢?真的是孩子不爱学习吗?

孩子需要找到自己的兴趣,父母也要找到孩子的发育节奏和学习节奏。一些父母喜欢把自己没有完成的愿望加到孩子身上。事实上,孩子和父母生活的环境不一样了,父母用自己的成长经历来要求孩子,并不恰当。

冯俊杰:说起这个,有一个流传广泛、人人伤心的神存在,叫“别人家的孩子”。在很多父母眼里,别人家的孩子什么都好。

朱文波:父母应该记住一个简单的准则:别拿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比较。当对孩子的说教失去作用时,别顽固地坚持重复无用的方式,不妨先平静自己的情绪,找到更深层次的原因。孩子永远比不过父母的顽固,他们在叛逆、不学习的外表下,其实都特别脆弱。如果父母总在孩子面前说别的孩子的好,孩子的内心会有深深的焦虑和恐惧,慢慢会对父母失望。

冯俊杰:给大家补充一个小贴士。国外曾有心理专家指出,对孩子来说,“虚度光阴”也是一种休息和能量储备,反而是大人对孩子的过多安排会扼杀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力。

帕特里克·奥唐纳是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他曾表示,孩子天生具有游戏和探索的天性,在3岁之前,这种行为一般在父母的指导下进行,3岁以后,则是孩子自主。如果孩子发现他们感兴趣的事情,或发现想要融入孩子间的社交活动,他们就不会感到无聊。除非他们没有玩伴或活动的限制太多。

5岁到6岁更是孩子们自主社交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年龄阶段,孩子们不喜欢过多地和父母待在一起,而更喜欢和其他同龄的孩子玩耍。这时,父母不应该时刻充当“卫星定位仪”来监控孩子。

管不住孩子,当妈的想死——反省家庭中的病态控制

核心认识:你可以暂时控制孩子的身体,但你永远控制不了孩子的心理。他们会更加反感父母,想方设法远离父母的控制。父母想控制孩子的做法大错特错。正确的做法是用共同成长代替控制压迫。

典型事件:我是一位14岁女孩的母亲,孩子现在读初中二年级。最近,我陆续发现女儿有撒谎、私自在外上网、拿大人的银行卡取钱等毛病。她的成绩下滑很快。而且我还发现她开始早恋了。我该怎么办?为了帮她改正错误,每当她放假回家,我就不许她外出,我也留在家里看着她学习,但她不愿意,总是试图逃跑,就算留在家里也总是跟我闹别扭。我采用了各种手段,甚至以死相逼,但现在看来都收效甚微。我该怎么办啊?(据朱文波咨询卷宗)

冯俊杰:这个妈妈的话,看着都让人觉得恐怖。在她看来,仿佛孩子犯了天大的错,天都要塌了,可实际上都是一些常见的成长问题。虽然孩子有教育方面的问题,但妈妈才是根本原因,问题更大啊!

朱文波:很多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很重视他们的身体发育、生活和学习成绩等,但忽略了对孩子的心理教育,忽视了他们的心灵成长。等孩子出现了习惯问题或心理问题时,父母就不知所措,只能采取简单粗暴的强制式的教育,强行要求孩子作出改变。

要知道,如果父母在孩子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缺少了对孩子习惯养成的教育和做人品德的教育,父母们将发现自己与孩子在心理上隔得很远,孩子什么都不愿意对父母说。

孩子的很多坏习惯是被父母“培养”出来的。比如,孩子在与父母的交流中体验到他们如果向父母正常表达将受到父母的责骂,为了不被父母指责,他们只能撒谎。从这个角度说,孩子撒谎不是他们的错。很多父母很自私,他们对孩子的要求往往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以自己的某种目的来要求孩子,当孩子不愿意或者做不到的时候,怎么办?他们就会撒谎。

冯俊杰:我很同意您的看法。如果一个孩子已经变得很叛逆了,并且养成了偷拿家中财物的习惯,怎么办?

朱文波:孩子偷拿父母的钱或者银行卡,父母应该多反思自己。如何看待、使用金钱,是父母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的重要部分。孩子长大了,肯定要与金钱打交道。父母从小培养孩子的理财观念,孩子长大了就会具有正常的理财观和金钱观。

我们要知道,一个孩子对钱有需求,是很正常的需要。父母完全可以满足他们的一些需要,比如定期给他一些零花钱,并帮助他制订用钱规划,帮助他管理好自己的财产,逐步培养他的理财意识。

冯俊杰:这个案例中的妈妈还特别管着孩子的青春心思——早恋问题。早恋也是一个界限含糊暧昧的词。事实上,不管是在古代真实的历史里,还是在文学艺术作品中,恋爱几乎都发生在十几岁的时候。何况,好感与爱慕,不一定等于发生性关系。父母为什么对孩子早恋特别恐慌?

朱文波:准确地说,青春期的孩子对异性的喜欢不叫早恋。他们喜欢异性,是再正常不过的心理和生理现象,父母完全不必如临大敌。父母们往往对早恋有很大的误区,他们在有意无意地用成人谈恋爱的方式来想象孩子与异性的交往,有的父母甚至把孩子与异性的交往想象得很肮脏,这都是因为他们不懂孩子的心理。

研究发现,其实青春期的孩子喜欢异性,这种喜欢是非常纯洁的。他们交往的方式,一般是聊聊天、发发短信,完全不是成人想象的那么一回事儿。

如果孩子喜欢上了异性,父母可以轻描淡写地赞美他(她)一下,比如:你那么帅气(可爱),等你将来读大学后,喜欢你的人会更多。

孩子会感受到父母的赞美,自然地拉近与父母的距离,他(她)会从心理上建立起自己的自尊,他(她)有什么心事就会跟父母讲,父母才可以根据他(她)的心理状态来制订恰当的教育方式。

冯俊杰:对孩子的控制欲旺盛,在我看来,恐怕是因为大人对自己的人生无法掌控,于是把这种失控的畏惧转嫁给孩子,结果却适得其反。

朱文波:也可以如此理解。父母这种限制孩子自由的做法是违反人性的。十三四岁的孩子,正是需要游戏、需要与同龄的孩子交往的时候,控制孩子的自由,只会更伤害孩子的心灵,加深孩子与父母的对抗情绪。

父母可以暂时控制孩子的身体,但永远控制不了孩子的心理。他们会更加反感父母,想方设法远离父母的控制。父母想控制孩子的做法大错特错了。

控制欲强的人,崇尚的是支配,他们不会和孩子建立平等关系。那么,为什么有些父母对孩子会有强烈的控制欲呢?

控制欲为的是自我保护。一个高控制欲的父母,本质上不能真正地爱孩子,而是视孩子为私有财产。控制欲超强的人最享受的是被控制方对关系的依赖,最忌讳的是被控制方的独立和自信。

冯俊杰:这对母女应该如何做?

朱文波:正确的做法是,鼓励孩子走出去与人交往,参加社会活动,包括一些公益活动或者志愿者活动。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制订有效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时间表,并要求孩子按照计划进行。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彼此都要有一个承诺和约定,如果一方没有兑现诺言,可以在计划中增加一些惩罚性的内容。如果孩子做到了,父母要进行鼓励和赞赏,如果没有做到,就要严格按照承诺进行惩罚,并对孩子提出下一步的目标。父母若违反承诺,也一定要接受惩罚并认真实施,否则彼此之间的信任会被破坏。

孩子有了想改变自己的想法,父母应该进行鼓励,并与孩子一起制订计划,一起努力。一个人要想改变以前的状态,需要精神鼓励,也需要时间。父母这时候应该跟孩子一起努力,共同成长。

宫崎骏为何反对子承父业——父子需要扮演好各自的角色

同类推荐
  • 气场心理学潜能的力量

    气场心理学潜能的力量

    《气场》之后,“气场”这个原本很深奥的词语,一下子变成了一个热词,成为人们研究、修炼的对象。但是气场的获得,必须经过历练,仅靠“速成”是难以实现的。而且真正的气场也不是“装装样子”,而必须建立在卓越的能力之上。如果没有超强的能力,气场就变成了空中楼阁,是难以长久的,更不能感染人。所以,你必须正确认识和挖掘自己的潜能,使自己获得强大的能力,如此,你的气场才会有根,有基础。
  • 弗洛伊德7:精神分析导论

    弗洛伊德7:精神分析导论

    本卷收录《精神分析导论》一部作品,内容由弗洛伊德1915~1917年两个冬季在维也纳大学讲授精神分析的讲稿组成。全书包括失误动作、梦和神经症等三篇,共分28讲。前两篇内容假定听众没有精神分析的基础知识,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失误动作的分析和对正常人的梦的探索,为听众奠定学习有关神经症问题的基础。第三篇神经症通论是弗洛伊德讲解精神分析的核心,他通过对各种神经症的全面分析,深入地阐述了这个十分困难的新课题的有关理论和方法。该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导听众领会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精神分析导论》可以公正地被认为是弗洛伊德的观点大全和精神分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状况。
  • 抓狂心理学

    抓狂心理学

    《抓狂心理学》以全新的趣味实验和案例的形式,层层解密上至人文史学、意识形态,下至日常行为、心理常识,无奇不有,为读者解开几百年甚至上千来看似合理却又错综复杂的抓狂现象和行为,把读者从抓狂的世界捞起来。
  • 潜意识操控术

    潜意识操控术

    我们每个人内在的潜意识都存在着一股强大的活动力,然而却少有人能将其开发出来,释放我们潜在的能量。其实通过一些技巧性的训练,我们便可以灵活掌控这些神秘而强大的力量。而这种技巧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开发它,唤醒它,就是你的任务!本书将向你揭露潜意识的秘密,向你展示你所拥有的未开发的强大力量,教你通过操控潜意识来掌控自己的生活。
  • 健康是想出来的

    健康是想出来的

    养心是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生的核心和关键。保持良好心态,促进身心健康。养心将成为21世纪的健康主题。养生的根本就是养心。不良心境是健康的毒草。所以一定要经常注意调适自己的心境。健康靠自己,良好心境关乎一生的健康与幸福。学会驾驭心境,别让不良心境害了您。好心境是“想”出来的。驾驭心境之道就是“想”就是通过主观努力调适心境。因为心境也会受到主观意志的控制。勿庸置疑,我们能够驾驭心境。人生旅途中,无论您遇到多么烦心的事儿,都应该学会利导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去比、较,慢慢地,您就会没有什么放不下的了。由此,您的养心就步入了正轨。
热门推荐
  • 男神不高冷

    男神不高冷

    一次期中考试,洛尚诗偷瞄了林予桁好几次。居然没有一次不被发现的!!考试结束后,洛尚诗因为被理科害得太深哭丧着脸打算回家,却意外得到所谓男神的微信号………从此以后,尾随偷拍没有终点,一切未完待续…………这到底是惊鸿一瞥一见钟情呢还是偷拍无限日久生情呢。敬请期待……
  • 常用中草药百问百答

    常用中草药百问百答

    《常用中草药百问百答》以问答形式,分中草药基础知识、常见病的中草药疗法和附表三部分,较为系统地介绍了中草药的基本知识。其中,中草药基础知识重点介绍了中草药的基本性能及其使用方法、贮藏保管等用药常识;常见病的中草药疗法简要介绍了50余种临床常见病的中草药疗法;常用中草药用附表形式作了简单介绍。《常用中草药百问百答》通俗实用,可供家庭、基层中西医药工作者以及中医爱好者参考使用。
  • 武古传奇

    武古传奇

    武古,自幼便被老乞丐收养。可他不愿一生都靠施舍度过,命运改变就在一瞬。被卷入阴谋的他,如何创造自己的传奇?在这个符纸世界,来和武古一起改变命运、创造传奇。
  • 天之子传说

    天之子传说

    在这不平常天气的一天里,一个平常的小渔村里,随着一声“哇……哭声,一户姓李的渔民家里诞生下了一个男孩。从幼儿开始学生时代,几个男孩各怀心中大志,有的想成为国家有用人才,有的……大千世界选择居奇多,时过境迁,几个孩子们慢慢长大,找准目标,为之奋斗。演绎着不同的人生百态……
  • 乱世浮歌:重生之民国商女

    乱世浮歌:重生之民国商女

    她夏清浅21世纪威名赫赫的铁血女教官,冷情冷血是她的代名词。一次救援任务,失足落下山崖,却没想到一朝梦醒,成了民国夏家目不识丁,胆小如鼠,上流社会笑话的二小姐。进监狱,她就当参观了,被休弃,她就当是成人之美,可是被当做替代品,要联姻,成为那个名震魔都阴险狡诈男人的小妻子,她怒了。上厅堂,下厨房,做学问,开洋行,游刃有余,一跃成为翘楚,亮瞎无数人的眼。这是一个狐狸和狼的故事。
  • 他口袋有糖

    他口袋有糖

    许多年后,洛染染终于红着脸了承认自己对韩亦辰情根深种。并且是储谋已久、无药可救的那种。韩亦辰问洛染染:“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洛染染毫不犹豫的回答:“从你给我那颗草莓味的糖果开始。”十二岁的韩亦辰出门不小心撞到了十岁的洛染染,并给了她一颗草莓味的糖果。再后来呢,韩亦辰一家搬到了洛染染家隔壁成为了邻居,再次见面,洛染染知道自己喜欢上了这个长的像漫画一样的男孩。于是,十八岁那天,等洛染染吹灭了最后一根蜡烛,却把坐在自己旁边的韩亦辰扑到在沙发上,就是一顿狂亲。黑暗中,依稀可见男孩深邃的眸子:“你亲到我脸了!”洛染染一愣。下一瞬间,本来压在沙发上的男孩反备为主,洛染染脑子当时死机。然后,耳畔响起男孩清澈的声音:“染染,八年,我终于得偿所愿了”话落,男孩对着女孩的嘴唇一吻。【甜宠文】
  • 被藤包裹的别墅

    被藤包裹的别墅

    我们知道彼此的存在,我们经常出现对方的梦中,在梦里我们做了很多姐妹能做的事情。突然有天夏荷做梦梦到那个跟她长着相同脸蛋的女孩跟她告别。不要走,不要离开我,我们还没有一起逛街,一起吃好吃的尼。夏荷哭着醒来。
  • 自觉成就一切

    自觉成就一切

    本书针对员工在职场中遇到的问题和心中的错误想法,结合一些生活和工作中的小故事,生动地阐述自觉的重要性,告诉大家一些真实存在却易被忽视的道理。本书还给员工提供了一些培养自觉精神、摆脱职场误区的有效、实用的方法,是一本让员工从平凡走向优秀、从优秀走向卓越的读物。
  • 无眠纪之春逝

    无眠纪之春逝

    缪好时说"你可曾与这世界坦诚相待?与所有的一切赤膊相见的时候只能足够诚实,照单全收,别无他法。"所以,那十年,又十年,他们失去了的可有拥有的多?穆陆源退出娱乐圈和转让全部所持恺撒股权时,只在微博里刷了这段留言。没人知道,这是缪好时日记里的话,而这句话也是冯景熹对心中死去灵魂的最后告别。冯景熹隔着监狱晦暗的玻璃望着穆鹏飞的眼睛时,他才体会到什么是失去,什么才可珍惜。缪好时披上婚纱时,只一个人安静地眺着远方。若要嫁给爱情,先要主宰人生。这十年的蹉跎,是一场无眠的春逝,教会他们残酷成长。这城市充满秘密,是成人的欲望丛林。在这片丛林中,他们因成长而流离失所。如不辜负,何日方长?
  • 从斗罗开始无敌于诸天

    从斗罗开始无敌于诸天

    突然白浩发现自己穿越了,还得到了诸天征战系统,于是白浩于是开始了征战诸天的道路—斗罗大陆—斗破—将夜_绝世唐门—完美世界(暂时那么多其余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