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596500000011

第11章 亲子篇——家有儿女,父母要共同成长(3)

单亲家庭的孩子如何成长——从张国立代替儿子张默道歉说起

核心认识:“在人际关系上,父亲扮演着主要的社会关系老师的角色,如果这一角色缺失,孩子无法获得模仿和学习的榜样,而有父爱损失的绝大多数后代会有人际关系的困扰,无法有分寸感的确认。对于一个失去保护的个体,其成长要适应环境中的压力,他的内心会滋生很多敌意,攻击性会变强。这对男性来说,不难理解。”

典型事件:张默吸毒被抓,被处行政拘留13日,此事在网络掀起了热烈的讨论。先是张默的爸爸张国立出面替30岁的儿子向大众道歉,接着冯小刚出面为好友之子出事道歉。(据中国网络电视台)

冯俊杰:看到这个事件时,我的脑袋里忍不住冒出一句“那些年,你爹为你道过的歉”。您怎么看这些新闻报道所称的“中国式老爸”、“中国式叔叔”?

朱文波:唯有主动和自愿地越界,才会干扰他人的独立性。张国立道歉和影响张默独立性的联系不大,相反,是因为孩子的失控,张国立才被迫以自己的影响力来减轻这件事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冯小刚出面也是利用自身影响力帮朋友重塑社会信任。

冯俊杰:与此事类似的好玩事情还有一个——韩寒跟“打假斗士”方舟子打笔墨战,韩寒的父亲韩仁均则上阵父子兵,为了儿子,他陪着韩寒去复印手稿,还翻箱倒柜找旧病历佐证。网友调侃道,韩仁均叔叔,放手让韩寒独自去面对吧。

且不说这笔墨论战的是非。儿子30岁了,闯荡文坛十多年,老爹拼命出头护犊子。与张国立抢着代替儿子承担责任一样,他们这是不是间接剥夺了孩子独立的机会?

朱文波:韩寒父子和张默父子在具体事件发生时的相似表现并没有“中国式父子关系”的特异性。这不过是社会生存策略,做父亲的以为自己出面处理危机更妥当而已。

不过,这两件事也有共性。这两对父子都有相同的社会角色,事业上都互为搭档或者联系紧密。

冯俊杰:您怎么看这种父子关系的密切绑定呢?这类父亲几乎最大程度地参与了孩子的人生。他们利用自己的人脉和才能去协助子女。我有一次参加《故事会》杂志的笔会,那杂志主编提到韩寒的父亲也是个作家,给杂志写稿,当年拿着韩寒的稿子到处极力推荐求出版。与韩寒相比,郭敬明反倒比较独立,据说郭敬明是自己找出版社社长进行自我推荐。

同样,张默入行,张国立在演艺圈帮助儿子,这种明星二代特别多,父亲出面帮儿子拓展事业和人脉简直是“天经地义”的事。

朱文波:老子为儿子铺路并不违反人性,也不违反社会规则。身份和规则重叠的现象无处不在。核心的评判标准在于,身份和规则有冲突时,是尊重规则还是尊重身份。

冯俊杰:从法律角度看,现代社会是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变。也就是做事、处事和解决事都按规则来,少靠身份关系。但事实上人身依附关系还是主宰了我们的生活。这种强力的血缘纽带,合理吗?

朱文波:这是让人郁闷的地方,也许有太多的不公平。需要讲规则时有人强调身份和血缘,这样就形成了刻板印象——只要是子承父业,一定不正当。

冯俊杰:的确。还有,著名作家章诒和在微博里回忆说,1999年,张国立在一个访谈节目里说到张默,他说儿子“除了吸毒,其他什么事都干了”。没想到,12年后,儿子没干过的吸毒也干了。张默从伤害他人到寻衅滋事,再到触犯法律,他干的事情是在逐步升级。儿子并未因为父亲每次的挺身和每次的诚恳道歉而有所收敛,这是为什么?张氏父子想过吗?

“逐步升级”这个说法也很有意思,好像是儿子不断在挑战父亲的底线——你不是要帮我吗?那我犯事到什么程度你才彻底罢手?

当然我觉得我这种看法属于精神分析。您觉得这种分析思路靠谱吗?

朱文波:在张国立身上,我没有发现这样的特质。章诒和的微博质疑属于个人化的见解。张国立对儿子的评价恰好将其还原成一个真实的人。什么事都做了,意味着好事坏事都有,意味着张国立根本没办法管住儿子,也没办法让儿子什么事都顺从,也就更加谈不上粗暴限制儿子的个人主张了。那么,张默其实也谈不上逆反,更谈不上挑战父亲的权威和底线。至于“逐步升级”到吸食毒品,我们应当看具体到何种程度。事实上,吸食大麻和吸食冰毒和海洛因还是有差别的,虽然我国的法律对这些一律定为毒品。

演艺圈的职业属性决定了相关人等对精神类化学品具有偏好倾向性。此外,也不排除媒体有故意放大或炒作的嫌疑。

张默本人逆反和特立独行并不意味着他要挑战父亲的权威和底线。你的这种推断成立的前提是儿子过度压抑的自我成长,父亲一直粗暴限制儿子的个人主张,以顺从为教育导向。显然在张国立身上我没有发现这样的特质。

冯俊杰:您这个观点有意思。张国立的确看起来更像个无奈的慈父,而不算专制强大的父母。据报道,邓婕跟张国立结婚后,张默说继母邓婕是个好人,但他们之间没有太多的情感交流,他跟父亲的关系则非常别扭。您怎么看父亲离婚对张默的影响?

朱文波:说到离婚本身对孩子心理发育能造成什么影响,婚姻关系研究都谨慎地不将之作为必然变量,否则在高离婚率的今天和未来,一半人群都有问题,既可怕也不符合实际。

我们只要问一句:是否正常婚姻家庭里出来的孩子不会出现类似问题?

显然也会。

真正出现心理问题的孩子,问题主要出在离婚家庭的教养方式和离婚事件发生过程中父母对孩子的态度。

冯俊杰:我大学同学很多是单亲家庭的孩子,他们的学习、成长、工作和恋爱也没有出什么问题。那张国立和张默父子为什么会出问题?

朱文波:真正的隐患在于,张国立和他们母子早期的分离使得张默完全脱离父亲的管教和影响。父爱缺失的男孩容易性早熟,在人际关系中容易失度,喜欢挑衅权威。

性早熟带有进化的痕迹,它促使个体早日摆脱生存压力,完成独立需要。在人际关系上,父亲扮演着主要的社会关系老师的角色,如果这一角色缺失,孩子无法获得模仿和学习的榜样,而有父爱损失的绝大多数后代会有人际关系的困扰,无法有分寸感的确认。对于一个失去保护的个体,其成长要适应环境中的压力,他的内心会滋生很多敌意,攻击性会变强。这对男性来说,不难理解。

父亲这一角色代表着权威和规则的制定,在孩子心中,父亲的离去意味着对自己的遗弃和不认同,这必然导致其在心理发展过程中为满足需要而纠结。

孩子的行为出格是因为没有分寸感,只为获得“爱我还是不爱我”这个答案。他们会常常挑战社会规则,做出没有分寸的事。

冯俊杰:照您的分析,张默实在是一个可怜人,他的内心存在创伤。另外,我在这里想请您总结一下,单亲家庭的父母在面对子女的成长时,最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朱文波:夫妻关系受损,成年人可以自行处理,另作选择就可以恢复生活常态,但孩子完全依赖抚养,既脆弱又无助,难以处理这种受损的家庭关系,成长也就必然会受影响。

冯俊杰:希望张默能体会他父亲这些年为他道歉的心情,也希望张国立能和儿子在心理层面上修复关系,回到生活常态。既然有了孩子,不管结婚离婚,都不可缺失父母角色的责任。

父子怎么做朋友——赶走父权心理的幽灵

核心认识:“和孩子是朋友关系的父母不会以命令的口吻和孩子说话,对孩子的教育采取的是引导的方式,他们和孩子一起玩耍、探讨,适时地加以提醒,让孩子自己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判断,自己找到应该走的人生道路。”

典型事件:40多岁的刘先生在一家企业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很擅长处理人际关系,可他在儿子刘力面前却碰了壁。刘先生发现儿子喜欢撒谎,不爱待在家里以后,心里很着急。于是他试着和儿子做朋友,进行平等的交流。他用儿子的口吻跟儿子聊天,希望儿子也能敞开心扉,可儿子却始终不“买账”,不愿和他沟通。他以父亲的身份对儿子进行教育,儿子根本不听;以朋友的身份和儿子谈心,儿子却不当他是朋友。(据朱文波咨询卷宗)

冯俊杰:这样的父亲,说是和儿子做朋友,却没有纯粹的朋友之心。他儿子判断正确,才不会轻易交心呢。本质上,这个父亲还是有一种浓厚的传统父权心理。

朱文波:刘先生的行为实际上是注重形式,忽视实质。孩子喜欢撒谎、不喜欢待在家里等习惯,作为父母的刘先生要负主要责任。他为什么说假话?因为说真话压力太大,他必须自我保护,自我保护的方式就是撒谎。

从双方谈话中我了解到,刘力说:“爸爸始终是爸爸,不可能是朋友。谈话之后他又跟以前一样,我怎么敢把他当朋友?”

冯俊杰:这个父亲的做法其实很像职场上的老板,一味要求下属听话,装出真心的样子,结果被识破,下属不予配合。挺逗的。

朱文波:有类似之处。刘先生肯定会经常要求孩子这样做,那样做,要求孩子听话,而听话的过程对孩子来说是剥夺自我的过程,时间久了自然会有抵触情绪。孩子都已经在内心抵制你说的话了,还怎么能成为朋友?

和孩子是朋友关系的父母不会以命令的口吻和孩子说话,对孩子的教育采取的是引导的方式,他们会和孩子一起玩耍、探讨,适时地加以提醒,让孩子自己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判断,自己找到应该走的人生道路。

冯俊杰:没错。朋友正是在一起玩出感情,彼此信任,才交心的。那么您对这样的父子关系有什么建议?

朱文波:我的建议是,做父亲的可以多抽出一些时间和孩子待在一起,多了解孩子,适当地加以引导。具体该怎么办,就让16岁的孩子自己决定吧。

真正考试焦虑的是谁——直面父母自身的不成熟

核心认识:“高考当前,父母的情绪往往会影响考生。面对孩子,考生父母首先应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同时配合指引和激励,为孩子营造一片适度宽松的考试环境。”

典型事件:每年高考时,高三学子尤其容易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而“考试焦虑”则最为普遍,通常会影响学生考试时的表现。很多考试焦虑的学生平时的成绩非常优秀,但考试结果往往都不尽如人意。(据央视新闻)

冯俊杰:考试这种东西,对于中国孩子来说,简直是梦魇。学生如何判断自己有没有考试焦虑的问题?

朱文波:心理学上认为,有考试焦虑的儿童或青少年大多有自我认知上的问题,自我评价能力低,通常不自信,并有更多的广泛性担忧和与考试无关的其他恐惧。考试焦虑的学生最怕在考试中受到消极评价。

我举一个例子:假设你正在参加一个模拟考试,你的表现将决定你在高考中的实力。考试进行到中途,有位同学站起来,很轻松、自信地把试卷交给老师,你会有怎样的反应?

如果你认为,他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题目做完,然后继续考试,你可能就没有考试焦虑;如果你想:他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做完了,而我才刚刚开始,我真的很笨,做得这么慢,我肯定没法按时完成考试了,随后出现心律加快,手心出汗,脑海一片空白,难以思考,你就有考试焦虑。

冯俊杰:考试的焦虑,其实背后藏着单一教育评价体系的副作用。我曾经做过相关新闻调查,发现学生在乎的是同学老师在学校里的群体评价,以及父母的看法。其实就是一种很在乎外界看法的心态吧?

朱文波:有考试焦虑的儿童或青少年往往害怕在考试中受到他人的消极评价,如“我的老师会认为我很笨”,“我的同学会认为我不行”,“父母亲会很失望”,这些问题已与学习成绩无关。

有个案显示,在有考试焦虑的儿童或青少年中,有相当比例的人患有广泛性焦虑障碍或社交障碍,说明他们很多人会因为他人对自己的关注而产生广泛性担忧或恐惧。针对考试焦虑问题突出的学生,可以采用系统脱敏、认知重建和学习技能培训方法,来消除学生的考试焦虑。

过大的压力,容易使孩子心理内部的学习动机耗竭,甚至对学习、考试产生畏缩、犹豫和对自己的怀疑。面对高考倍感压力的高三学生,首先是要调整好心态,正确认识高考。孩子要认识到,人生发展有无数种可能,高考只是一个短期目标,认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达到自己长远的人生目标,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掌控自己的人生。

冯俊杰:父母们在倒数的那些天,会不断嚷嚷让孩子放松,但实际上,父母们的举动无时无刻不透露着紧张的气息。我看,考生焦虑最大的原因就是父母的口是心非。真正紧张的是大人。

朱文波:很多父母一味强调高考的重要性,把考大学灌输为孩子的终极目标,这样不仅误导了孩子对考不中后的绝望,也加剧眼前的考试焦虑,使孩子心理上感到孤独,无法真正地放松。其次,父母要尊重孩子的学习习惯,父母言行上的尊重是孩子真正释放压力的保护伞。

此外,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不努力就一定不会成功。如何让孩子学会追求成功或接近目标,也是对父母教育能力的挑战。

高考当前,父母的情绪往往会影响考生,面对孩子,考生父母首先应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同时配合指引和激励,为孩子营造一片适度宽松的考试环境。

我自私还是婆婆自私——婆媳关系折射情感多样性

核心认识:人的情感需要具备多样性,由于角色的多元而带来体验的丰富,因为这些背景才衬托出生命的美好。更多的形态总是以并重的利益来锻炼更细致的权衡。

典型事件:我从昨天开始焦虑不安,不知还要持续多久,原因是婆婆还要在我家住上一段时间。我老公经常出差,一年中有七八个月在国外。好不容易出差回来,也就在家待一两个月。所以老公回家后,我就特别希望能和他多待在一起。可是每次他一回来,他妈妈就来我们家玩,一住十多天。由于生活习惯不同,我们总有一些不和谐。年前我跟老公刚领了证,还没有来得及照婚纱和办酒席,他就出差整整三个月,回来没几天他妈妈又来了。想着老公下个月又要出差,我却不能跟他好好享受二人世界,心里就特别烦躁。他妈妈一来,很多活动安排不得不取消,周末还要特意陪她出去玩,平时也不能在家打闹疯耍。真的好郁闷,好压抑,完全不是我希望的生活。我觉得很累,下班时一想到回家就觉得心里沉重。其实我也知道,作为晚辈,应该尽我所能地让父母生活得开心,再说,我对老公的父母好,老公也高兴。可是,为什么我无论如何也开心不起来,不能愉快地面对这一切呢?我好矛盾,一方面我渴望二人世界,一方面我又觉得自己有些自私。我怎样才能找到内心的平衡,让自己平和宽容呢?(据朱文波咨询卷宗,求助人李莉)

冯俊杰:李莉的烦恼看起来是婆媳关系,其实是母子关系交叠夫妻关系吧?她为什么觉得撇开婆婆与老公过二人世界是自私的呢?如何取舍才好?

同类推荐
  • 一分钟读懂顾客心理

    一分钟读懂顾客心理

    顾客的心理有多种,其中包括“求实惠”和“求便宜”的心理,对抱有这种心理的顾客,一般可以用价格和产品的质量来说服,重点指出自己产品的“物美价廉”,那么他们就很容易被打动。另外顾客的求“效率”心理,求“舒适”心理,求“安全”心理,求“方便”心理等,在读懂消费者心理的旅途中,本书将为您一一展现!让您在1分钟之内读懂顾客心理,打开顾客的钱袋!
  • 魔鬼心理学:影响力与说服力的深层法则

    魔鬼心理学:影响力与说服力的深层法则

    《魔鬼心理学:影响力与说服力的深层法则》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亚利桑那大学教授罗伯特·B·西奥迪尼在其行为心理学名著《影响力》一书中提出的六大经典原理为线索,企图从最简单的生活常识和商业现象出发,揭开人类行为的若干真相。人的行为是怎样受到影响的,人又是怎样被说服的,也许你的理性告诫你不要轻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不要轻易被他人说服,然而,影响和说服并不会以你想象的方式出现。了解到这些有趣的心理学知识,会让你和你周围的人彻底改变看待自己和人类群体行为的方式。从最实用的角度来讲,你想成功地影响你身边的亲朋好友吗?你想成功地说服你的同事、上级、下属、客户及对手吗?你想成为万众瞩目的“社交明星”吗?
  • 改变你一生的怪诞行为心理学

    改变你一生的怪诞行为心理学

    为什么有人能够看见自己“灵魂出窍”?为什么有人会患上“恋童癖”,对儿童欲罢不能?为什么男人和女人在一起会激发出更大的潜力和能量……其实这些行为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难以预测。此书将为读者解读许多怪诞行为,探秘其中的怪诞心理,“以怪制怪”,化生活的“非常态”为“常态”。。
  • 色界

    色界

    《色界》是由乐嘉主编,性格色彩图书中心和磨铁图书联合出品,面向广大色友公开征稿的书系,该书集合了各行各业各路英才性格色彩运用实例,第一季《色界:活得舒坦并不难》涉及到九大行业,同时还有职场篇、亲子篇、情感篇、文艺篇等其他专门板块,侧重于洞察和影响的记录,来帮助读者在生活中运用性格色彩来解决各种心理困惑。虽然性格色彩并不是万能钥匙,但为我们提供了人与人之间交流更有效的方法。通过剖析自己,理解他人,自助助人,使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更容易与他人和谐相处。
  • 本能的冲动与成功

    本能的冲动与成功

    这里弗洛依德清楚地肯定了集体力量在文明中的作用,看到了社会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同时,我们要意识到在创造性的探索和活动中,即个人成功的最有前途的领域,理性与非理性是人的两条腿。理性离不开非理性,非理性亦离不开理性。他们的相互作用,才是成功的保证,人类的活动一面是走向未来,一面是走进历史,我们在看到文明的未来的同时,也会看到我们对文明的不满。本书本着通俗易懂的原则从弗洛依德早中晚三个时期的主要作品编译而成,并参考了一些英译本。
热门推荐
  • 坠落z

    坠落z

    如果你经历过苦难,你会怎么选择?依旧善良,或者是穷凶极恶。善良和邪恶的交织,梦幻和现实的碰撞,究竟是谁遍体鳞伤,又是谁偏执疯狂。噩梦的背后,又会牵扯出什么样的记忆。若有雷同,纯属巧合,坚持住,高潮在后面,拜托了。
  • 河山

    河山

    她是前朝遗孤,他是帝王血脉。本是似海深仇,却偏偏有段青梅竹马情缘。他护她十几年,却在她及笄前将长剑穿透她胸口;她眷他数十年,却在朝野间同他较高低。她说,应愁高处不胜寒,他微微皱眉,却也并不答话。觥筹交错,刀光剑影间,她也分不清谁是谁非,夺嫡之争,她究竟该相信谁?
  • 2013年小小说选粹

    2013年小小说选粹

    本书是我社继去年推出年选今年推出的年选系列里新增加的丛书品种。本书是对2013年中国小小说的创作实绩所做的及时盘点和总结。其中既包括悉心遴选的该年度较有具代表性的小小说作品,也包括在各个单元作品之后所附的深度解读,以及在绪论部分对该年度小小说创作状况的宏观性把握。如果,将这一年又一年的小小说放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独立发展的小小说历史进程中考量,那么,今天的小小说无疑是精彩的、好看的,是日臻圆熟与精致的。
  • 初恋,那一抹疼痛

    初恋,那一抹疼痛

    人生总是有很多的无奈,曾经的过往,心痛的回忆。岁月的浪花层层叠叠,湿湿的夜色中流淌永远的思绪,于是,那些流淌在指尖的故事,汇成记忆的河,文中的主人公多年后再次见到初恋情人才揭开深藏多年的秘密。小说的主人公在遭遇了人生的重大挫折之后,得到自己过去老师的帮助,并且准备等待与老师结婚,可是等到花儿也谢了,不见人来,于是人生重新改写了!小说主人公杨梅雨在前往西藏看望昔日恋人的途中,与一对美国情侣同行,路上看到了许多外国异性同居的状况,在一路同行的过程中,逐渐培育出了深深的情意!
  • 重生之任务太多不想干

    重生之任务太多不想干

    女主(筱芷兰):“重活一世,我一定要当一只米虫,每天吃吃喝喝,玩玩手机,溜溜街,当一条咸鱼”。云墨:“主人!你就别想那些有的没的了,上一世你就撂挑子没完成任务,这一世你想当米虫做梦去吧!”男主(沅思辰)提起云墨的后衣领,“你最近胆肥了,敢跟她这么说话啦?”“我这不是督促她一下吗?”云墨在半空中倒着小腿,僵硬地回过头来。“哼,她想干嘛就干嘛,任务我来·····”。云天搁天上看着下面那场闹剧,“你们能别闹了吗?不想回来了是不是?”。下面三个:“关你屁事啊!哪凉快哪待着去!”云天:“·······”
  • 我的合租对象是魔女

    我的合租对象是魔女

    我叫荒川自由,23岁,因为钱包羞涩的缘故现与一位美少女合租。在系统的安排下正为了成为超越“霞诗子”的优秀小说家而努力,每晚赶稿到凌晨才休息。不主动招惹事端,也没有什么除魔秘术,只是总有一些自称令和名侦探江户川、好奇系驱魔师千反田的家伙来找我讨教“降伏魔女”的诀窍。睡前我通常会喝一杯滚烫的牛奶,然后就能一觉睡到天亮。平时经常锻炼,精神十分饱满。连同居的魔女小姐都说我太过正常。
  • 梦那时青春度似水流年

    梦那时青春度似水流年

    这第一次写,我觉得差不多,可以试着读一读
  • 影子不会说爱你

    影子不会说爱你

    当郑可霓从宿醉中醒来,发现身边躺了一个陌生男人起,她的生活全毁了!更糟糕的是,她竟然有了孩子!被家里赶出来,她从此贫苦。从人人羡慕的白富美变成了含辛茹苦的单身妈妈!而那个男人,却再没有出现。三年后,命运发生转机,到底上天会给她怎样的爱情?------码字不易啊,稳定更新,求收藏推荐~
  • 温柔之庭寂静之森

    温柔之庭寂静之森

    【待开】到乡下姥姥家过暑假的女大学生孙繁,在姥姥家庭院茂盛的葡萄架下发现了一只白色的狐狸。
  • 丞相夫人养成记

    丞相夫人养成记

    阿苓生于官宦人家,却因变故长于市井之间,后来,她遇到了一位贵人,从此便开始了在丞相府蹭吃蹭喝,撒娇打诨,哦,不,为非作歹的幸福生活。日常上房揭个瓦,下水摸个鱼,哄哄白老夫人,撩撩白清弦,众人苦不堪言。然而,白老夫人偏偏宠她护她,于是她越发无法无天。唯有一人可治,那便是白清弦了。阿苓每次见他就怂,但又偏看不惯他那副自视清高的模样,所以,天天想着法儿跟他作对。后来发现,坑着坑着,怎么把自己坑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