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657900000015

第15章 古代连环画赏析(2)

《中兴祯应图》

据说,李唐在太行山逃难时,曾遭强盗劫掠;强盗检索他的行囊,并无财物,只有颜料和画笔。强盗十分惊讶,一问才知是个画家。此强盗名叫萧照,亦知书善画,素慕李唐的大名,当即拜李唐为师,随他南渡,成为李唐的得意门生,后亦得补画院待诏。

萧照擅长山水画,能画大幅壁画,也曾画过连环画长卷《中兴祯应图》。这一画卷长达12段,为绢本,着色,描绘南宋皇帝赵构的事迹。文字为当时的昭信军节度使曹勋所编,每段有曹勋的赞引。第六段描绘赵构奉钦宗赵桓之命去金国求和,行至临州谒崖庙时,被磁州郡民数万人拦阻。民众提出反对议和,并杀死强要北去的副使王云。第八段描绘金兵到磁州追索赵构,当地群众骗走金兵,故未被生俘,后来作了南宋的皇帝。画家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对赵构的歌颂未必得当,因为他是在和与战上动摇不定的人,但是,画家在这套画里却从侧面表达了当时广大人民反对求和、主张抗战的意志,是难能可贵的,显示出萧照和他的老师一样,也是位具有强烈爱国心的画家。相传此图有多种。还有一卷共六段,是萧照与李嵩合作的。

三、宗教壁画

在中国的古代建筑中,常绘有各种壁画。这不仅是一种装饰,能起到华丽美观的作用,而且还可表现各种生活题材,寓有深刻的主题,能起到某种宣传或寄托某种意愿的作用。所以,这种绘画形式流传至今,一直兴盛不衰。

古代的壁画当中,除了我们前面介绍的墓室壁画之外,还有画在宫殿、厅堂的殿堂壁画,即前面说过的孔子见过的明堂壁画,以及为宗教宣传的寺观壁画、石窟壁画等等。这些壁画当中,有许多都是以连环画形式绘制的作品,它成为中国古代连环画艺术的璀璨宝库。虽然许多作品都已湮没不存,但至今仍保留下来一些宝贵的遗产,值得珍惜。以下我们将敦煌石窟和山西永乐宫所存的一些宗教连环壁画,加以简要的介绍:

敦煌石窟连环壁画

敦煌莫高窟创建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以后北魏、西魏、隋、唐、五代、宋、西夏、元代均有修建。最盛的年代,有佛窟干余龛。由于一千多年来的自然和人为的损毁,现在只剩下不足500窟龛了。这些窟龛中保存着历代的雕塑、壁画、装饰画、画卷等许多精美绝伦的艺术品,是一座伟大的佛教艺术宝库。

其中壁画尤为丰富多彩,据说按幅连接,可绵延约30公里,总面积达4500多平方米。它的主要内容是佛菩萨像、佛传故事、本生故事和经变故事。佛教相信轮回,把许多优美的民间传说认为是佛祖释迦牟尼生前许多世的事迹,称为本生故事。释迦牟尼降生为净饭王子到出家成佛一生的事迹,称为佛传故事。那些表现佛经经义的故事,则称为经变。从敦煌壁画的发展演变看,早期还是单幅画较多,后来发展为在一个画面上表现故事内容的几个重要情节,其后又发展成为连续性强的分段描绘的长卷或多幅连环壁画。敦煌壁画记录了中国连环画艺术的发展历史,保存了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大量连环画作品,因而,它又是中国古代连环画艺术的一座宝库。

下面介绍两个图例,并加以简要的解说:

(1)《鹿王本生图》(北魏257窟)。传说古代有一只美丽的九色鹿(佛的前生),在水中救起一个将要溺死的人,溺人表示愿给鹿王作奴隶,鹿王谢绝了,只要求他不要说出自己的住处。溺人起誓:如把鹿王住处泄露,就满身生疮。当时,王后正好梦见鹿王,便想以鹿皮作衣,鹿角作耳环,并说如果得不到九色鹿,便要去死。国王于是悬赏求鹿,溺人贪图赏格,忘恩负义,出卖鹿王。国王命溺人引兵去捕捉鹿王,溺人立刻得到报应:全身生疮,口中恶臭。此时,鹿王正在睡觉,等鹿王的好友乌鸦将它啄醒,国王兵马已到,弯弓欲射。鹿王诉说了溺人负义的经过,国王被感动了,下令放走鹿王,禁人捕捉。这幅横卷把前后发生的相连贯事情分列两旁,事情的延续发展伸向中央,正表明故事的连环性。这种横卷式绘画是古代连环画中常见的构图形式。图中白线长方框内,还有文字榜题,虽已漫漶不清,但可说明中国连环画具有文图相结合的传统。此图人物刻划生动,形象逼真,是敦煌壁画的精品。鹿王本生图(左部)鹿王本生图(中部)鹿王本生图(右部)(2)《萨土垂那本生故事》(北魏254窟)。此图描绘萨缍那太子(佛的前身)兄弟三人外出打猎,在山谷见一只母虎,萨土垂那本生故事(摹本)因饿想吃它的幼仔。萨缍那于心不忍,劝二兄前行,自己投崖饲虎。虎因极度赢弱,无力吃他。萨土垂那便以干竹刺颈出血,让饿虎舐着血将他慢慢吃掉。二兄归来,只望见一堆白骨,惊慌呼号。最后,收起骸骨,为他修了一座宝塔。作者把故事的主要情节布置在一个方形的构图之中,却也能看出其连续的关系。同一个题材,在428窟(北周)的连环壁画中则将故事充分展开,有头有尾地安置在成S形的三条横列的长幅面之中。画面巧妙地连接起来,显得既有变化又很完整。

从上述图例,我们可以看出:敦煌连环壁画既注重人物的塑造,又寻求形式的变化,富有探索精神,很值得后人学习。

永乐宫连环壁画

原址在山西省永济县永乐镇黄河岸边的道教名观永乐官,因修建三门峡水库于60年代初搬迁到山西芮城县境内。这座道观建于公元13——14世纪,宫内至今完好地保存着许多精美的壁画,其中有两套描绘道教首领吕洞宾(名岩,号纯阳)、王(字知明,号重阳)得道成仙的传记连环画,是现存元代连环画的杰出作品,以表现民情风俗见长,在中国连环画发展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由于道教相信神仙常隐迹于人间,所以道教画人多放手描绘市井人物,具有风俗画的特点。如永乐宫纯阳殿所绘连环壁画[纯阳帝君神游显化之图],就是从吕洞宾诞生开始,直至所谓[得成仙道]和[普渡众生游戏人间]的神话故事。此图共计52段,每段画角都有百字左右的题记,介绍本段内容。这是一套宗教宣传画,自然有浓重的迷信色彩;但由于作者力图表现人间的种种生活,所以它突破了宗教宣传的束缚,描绘出丰富多彩的人间风俗画图,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图画风俗百科全书。

这套连环画很有气派,它占了大殿的东西北三壁,总面积近200平方米。它综合了山水画、人物画、界画、花卉画各种体裁,并巧妙地把这些画种融为一体,构成一幅通景巨作。从远处看像是一幅大山水画,近处细看,则画出了五六百人的社会活动,内容极为丰富,可以说是古代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有平民的日常生活,如梳洗、打扮、吃茶、煮饭、卖鱼、打柴、耕田、采药、教书、闲坐谈天,以及生育分娩等;有贵族生活,如宫殿朝拜、君臣相见、鸣锣开道等;有宗教活动,如道士醮会、和尚诵经等。这套画还着重刻划了各色人物,有养尊处优的帝王、皇后;凶焰毕露的文武官员;朴实善良的渔翁、樵夫、农民;地位低贱的仆役、酒保、厨夫和乐手,以及流离失所的饥民、满怀冤抑的囚犯、铤而走险的强盗等等。可谓应有尽有,把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间的矛盾,绘形绘色地活现在壁上了。由于这套画描绘了极为丰富的民情风俗和建筑艺术,它成为我们研究宋、元社会的难能可贵的形象资料。

更难得的是壁画上还留下了一批作者的姓名,其中有元代山西著名的民间画家朱好古的门人张遵礼、李弘宣等人,他们于元朝至正十八年(1358年)制成这幅绝世珍品。这些民间艺人的艺术造诣很高,山水布局严整壮丽,生活画面生动逼真,人物刻划惟妙惟肖,简直可和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媲美。如第一段[瑞应永乐],题记为[唐德宗十四年四月十日巳时,众见一白鹤自天飞入房中,母正梦,亦惊觉,即时帝君降生,异香满屋……]描绘吕洞宾降生于永乐宫所在地永乐镇的情景。画面上白鹤翔空,彩云缭绕;房中婴儿落地,喜气洋洋;屋外行人仰望仙鹤,不胜惊异,既表现了人间世象,又充满了神话的神秘气氛。《望鹤》为[瑞应永乐]局部。值得特别一提的是纯阳殿神龛后面的《锺、吕谈道图》面积近16平方米,它是与这套人物画传不可分割的一幅人物特写。锺离权背松倚坐,笑容可掬,双目注视着吕纯阳,恳切地向他谈道;吕端坐石上,意态谦恭,静聆教诲,从此走上了弃家学道的路程。这幅画用笔洗练,形象传神,寓意深刻,是一幅成功的佳作。

七真殴所绘王重阳的连环画传,也分52段,描述他学道成仙的故事,内容和上述纯阳殴壁画差不多,这里就不再详细介绍了。

四、石刻雕塑

我国古代不仅有画在壁上的连环画,还有刻在石头上的连环画。例如早在汉代的画像石中就有带连续性的故事画出现了;北魏修建的云岗石窟第6窟的佛传浮雕共17幅,分别刻在洞窟各处,就是一组连续故事画;甘肃庄浪县李家碾发现的北魏时期的一座石方塔上,以五幅浮雕画面概括地描述了佛传故事;唐、宋时期在四川大足县北山和宝顶上的石雕群中,也有具有连续性的佛传和经变故事。此外,四川广元皇泽寺还保存有清代石刻连环画《蚕桑十二图》,以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从黄帝的妻子嫘祖在御花园中思索怎样造福人民开始,完整地表现了传授栽桑养蚕技术的全过程。限于篇幅,这里不能一一细说,只能选择大足石雕和《圣迹图》石刻,来加以简要的介绍:

大足石雕连环画

大足石雕连环画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有的画面较小,在龛窟中属于次要的部分;有的是巨幅的摩崖造像,十分雄伟。有的是一龛为一幅,有相对的独立性,各龛连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佛传故事;有的是一套连环画统一在一龛的造像之中,如《父母恩重经变》。还有一种是“长卷”形式的《牧牛图》,此图高约3公尺,长约30公尺,不雕常见的神佛,却雕出10个牧人和10头牛组成的农村生活画卷。以下将这两套作品,稍作介绍:

《父母恩重经变》,是劝人孝顺父母的一龛图画。高6公尺,长14公尺,分上、中、下三部分:上部列坐7佛;中部刻11组雕像,是主体部分,每组像旁边凿有一块小方碑,刻有赞词,并加标题,揭示要旨;下部是不孝之人死后在地狱所受的各种刑罚。中部11幅的排列,是由中间开始,两侧各有五幅,其内容为“投佛乞求恩”、“怀胎守护恩”、“临产受苦恩”、“生子忘忧恩”、“咽苦吐甘恩”、“推干就湿恩”、“哺乳养育恩”、“洗濯不尽恩”、“为造恶业恩”、“远行忆念恩”、“究竟怜悯恩”。这最后一幅,画父母老态龙钟,端坐于上,中年的儿子,跪拜于下,仍在接受双亲的教诲。这套画虽有些迷信说教,但敬老爱幼的主旨,却无可厚非。

《牧牛图》不是刻在崖面上,而是刻在坡度较缓的岩石上,随着地势的高低起伏,作出巧妙的构图,人和牛置身其间,仿佛真实生活一般,故当地人称《牧牛图》为“放牛坪”。

《牧牛图》中还刻有10首《牧牛歌》,此歌是北宋杨次公写的。他是个居士,对佛学颇有研究,借用牧人驯牛的过大足石刻生子忘忧恩图大足石刻牧年图程比喻佛门弟子“调服心意”的内心历程,喻意含蓄而又深邃。

石刻连环画《圣迹图》,现存于山东曲阜孔庙圣迹殿中,共有120幅。据考,它原为宋人画本,经明人增补,于万历二十年(1592年)完成。由画工杨芝作画,刻工章草刻石。这部空前的大型连环画传,每图高约11英寸,宽约22英寸,将石面磨光阴刻。从颜氏祷于尼山生孔子起,到死后立庙受后人祭祀止,描述了孔子一生主要的活动。它一石一图,刻工精细,虽因年久风化,有些漫漶,但人物形象仍清晰可见。每幅都有说明文字,刻在图的空白处,文首有四字小标题,显得既醒目又有概括性。这是一套非常完整的连环画。所以,鲁迅先生称它[明明是连环图画],还把它与印度阿旃陀石窟的佛传故事相比,认为它们都是宣传性的艺术品。

作者为了达到宣传的目的,有意地采用夸张的手法。在内容上超出有关史料的范畴,糅杂了一些神奇的传说,把孔子神化了。在表现形式上,为了突出孔子的形象,在人物比例方面,孔子明显地比别人高大;同时,为了维护[圣人]的尊严,除了开头几幅,以后各幅孔子的形象,都是一个庄严长者,没有根据时间的顺序而变化。这在主观上可能是作者的思想局限,在客观上却形成了这套画的艺术特色。

石刻《圣迹图》,全国仅此一处,而木刻的[圣迹图]却有很多种。有翻万历石刻的木刻本;还有更早的明正统九年(1444年)的木刻本;明崇祯年间吕维祺的刻本;清康熙年间也曾刻过一部等等。另外,曲阜孔庙还保存一套明代彩色绢本《圣迹图》。一部传记,在历史上有这许多刊本,也是很不寻常的,足见孔子在中国封建社会居于何等重要的地位。

下面我们选出其中[退修诗书]一图,将明石刻本和木刻本加以比较。这幅图描绘的是公元前510年,孔子42岁的时候,鲁昭公死了,定公即位。由于季氏专权,孔子当不了官,便退休回家修诗书,办学校。从对比中可以看出,石刻本线条刚劲流畅,人物造型优美,神情生动自然,而翻版的木刻本就逊色多了。这说明石刻本的艺术水平是较高的,它在诸本[圣迹图]中有特殊的价值。

五、木刻版画

我国自隋、唐之际发明印刷术以来,就有了木刻版画艺术。如敦煌石窟保存下来的唐代刊印的《金刚般若波罗密明刻圣迹图(石刻本)明刻圣迹图(木刻本)多经》的扉页画,佛在“礻氏树给孤独园”说法图,即是一个证明。

到了明代,由于出版事业的发达,更促进了版画艺术的繁荣,达到了鼎盛时期。当时的市民文学如戏曲小说等,出版极为兴盛,书商为了吸引更多的读者,便在书中附加插图,以利推销。由于这些书籍表现了丰富多样的生活,不仅有中心人物,还有很强的故事性,所以,这些插图,画幅较多,连接紧密,便开辟了中国连环画发展的新天地。诚如鲁迅先生所说:“书籍的插图,原意是在装饰书籍,增加读者的兴趣的,但那力量,能补助文学之所不及,所以也是一种宣传画。这种画的幅数极多的时候,即能只靠图像,悟到文字的内容,和文字一分开,也就成了独立的连环图画。”除了市民文学,其它如宗教文、历史、文化、科技等书籍,也多有各种插图,差不多到了无书不图的地步。

除了插图式的连环画,明清两代也有独立的木刻连环画出现。如明万历年间程大约绘刻的《中山狼图》,即是一例。此外,明清两代也还出版过一些生产题材的木刻连环画,如《耕织图》、《棉花图》等,以及民间木刻年画中的连环画。这说明当时版画艺术中的连环画,品种很多,有广泛的用途,已到了繁盛时期。下面选取一些图例,加以简要的介绍:

同类推荐
  • 审美与管理视野中的影视传播

    审美与管理视野中的影视传播

    美学是一门年轻的科学。“美学”的名称是我们沿用了日本人的译语。18世纪以前还没有这一个学科。虽然西方从古希腊开始、中国从春秋战国开始都有大量关于美学的论述,但是“美学”这个名称以及“美学”的第一个完整的理论,是18世纪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提出来的。
  • 绘画人生

    绘画人生

    半个世纪的艺术生涯使我懂得一个道理,人一生不会一帆风顺的。何况我这一辈子,早年生活在贫穷落后的年代里,青年生活在新旧社会变革的年代里,中年生存在与极左路线斗争之中,长期生存在艰难险阻之中,能够活过来也是很不容易的。到了晚年才活得像个人样子。我生来诚实好强,想对人类文明做点贡献,觉得比登天还难。
  • 音乐·审美

    音乐·审美

    本书从宏观到微观揭开音乐的神秘面纱,引领您认识、理解、欣赏音乐,在音乐的世界里遨游驰骋,在音乐的殿堂中浏览、徜徉。本书与读者促膝谈心,面对面地阐述音乐是怎样产生的,如何欣赏音乐,音乐美在何处,你有音乐细胞吗,什么是音乐的耳朵,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结构是什么,什么是良好的审美情趣,什么是流行音乐……本书从18个方面(每个方面均配有点晴之笔的范曲的谱例)详论细说欣赏音乐的要领、特性和方法,给您一把启示的钥匙,在边读、边对照、边领会、边哼边唱中,进入到音乐天地之中,进入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境界,获得音乐之美的艺术享受。
  • 书法文化阶梯丛书-怎样写好钢笔字

    书法文化阶梯丛书-怎样写好钢笔字

    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具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
  • 世界美术经典(下)

    世界美术经典(下)

    这是一部囊括艺术种类齐全、文字通俗生动、内容详略得当、知识性和趣味性兼备的艺术史读物,相信能引领读者畅游于人类艺术历史的浩瀚海洋中,帮助人们实现卓越的英国艺术史家贡布里希向往的以“*程度的精神满足来度过自己一生”的美好愿望。
热门推荐
  • 浮华江山暮

    浮华江山暮

    企业金盘讲师秦寿穿越时空来到陌生古代大周王朝,公元年1626年,初入金陵城险些被人为逆贼圣莲教,遇到真命天女,成为花魁知己,自命天高圣坊仙子,好景不长逆贼叛乱金陵。力挽狂潮剿灭叛乱,深得帝王信任诏入京城,内忧外患宦官当道,危机四伏的京城险象环生,小人物又如何斗奸臣驱外患?一切尽在本书故事中……
  • tfboys之澄心爱恋

    tfboys之澄心爱恋

    本小说是写的三只和三位女主:慕容陌雅,上官忆雪和欧阳橙韵的故事,可能会有点虐,但是结局一定是甜甜的
  • 戮神无罪

    戮神无罪

    人生之路,有喜有悲不要总拿自己的眼光去看另一个人的世界你会后悔的!!——熠
  • 超级天庭代练

    超级天庭代练

    某天,专业游戏代练陈小实下载了一款神秘的代练软件,上面发布着各种代练任务,比如帮助太上老君的药园除草,帮二郎神遛狗,帮嫦娥仙子看管玉兔。上面还有各种任务所对应的酬劳,有仙丹、狗粮,还有嫦娥仙子用过的胡萝卜?在试玩之后的陈小实惊讶的发现,这个玩笑般的软件,竟然是真的……
  • 向犹太人借智慧

    向犹太人借智慧

    该书是以犹太人羊皮卷里的经典话语为基础,运用翔实的案例剖析了生活中的大智慧。该书主要是从赚钱和教育两方面入手,为人们的日常生活、财富积累和人生成功“答疑解惑”、“指点迷津”。通俗案例中透露出的深奥哲理,对我们现代人的工作、生活、学习有着非常好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 重生之全职首富

    重生之全职首富

    重生一次,既然重新来过,就一定要活他个轰轰烈烈!抢大佬饭碗!挖巨头墙角!在时代的浪潮里高歌猛进,呼风唤雨!谢易:在这个时代我就是那个无所不能的神。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邪灵剑帝

    邪灵剑帝

    修炼一途,乃逆天之路,非大毅力者,绝无可能成就大业。凌笑穿越到异界,附身在一个地位还不如家中奴仆的少爷身上,在这个以武为尊的世界,既然来了,就要留下一段神话。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这才是自己想要的。看凌笑如何斩杀一路强敌,成就一番大业
  • 符氏三国

    符氏三国

    驴友符谭,在去西藏途中,一觉睡到了三国,在这个乱世之中他该何去何从呢?
  • 蒙田随笔

    蒙田随笔

    《蒙田随笔》集中展现了蒙田内涵颇丰的人文主义思想,共三卷,是世界上首本随笔集,被誉为欧洲近代三大哲理散文经典之一,此后几百年间被译成多种文字风靡于世,经久不衰。《蒙田随笔》一书精选50篇享誉世界的经典随笔,内容丰富、旁征博引,深刻地揭示了人生中的各种困惑和难题,堪称一本“生活的哲学之书”。蒙田在文中不断地自我剖析和反省,为我们答疑解惑、破除困境,字里行间无不投射出积极和智慧的人生态度,也教给我们一种生活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