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64200000008

第8章 关于中国古史研究中的两个问题[1](1)

一关于中国的奴隶社会

什么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基本特征?这是从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中国历史以来,就存在的老问题。我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十批判书》、《青铜时代》、《奴隶制时代》等书中,讲过这个问题。这些著作,有的是很早以前写的,其中有些意见考虑不周,已作了修正。但我的基本见解,现在仍未改变,因为近些年来还没有发现新的反证,所以我还是保留着原来的意见。

我认为,中国奴隶社会不像所谓“古代东方型”的奴隶社会那样;只有家内奴隶,而生产者则是“公社成员”。严格按照马克思的意见来说,只有家内奴隶的社会,是不成其为奴隶社会的。家内奴隶在解放前的汉族和某些少数民族中都还存在。如果太强调了“公社”,认为中国奴隶社会的生产者都是“公社成员”,那中国就会没有奴隶社会。正如太强调中国封建社会中还是和奴隶社会一样,是土地国有制,则中国就没有封建社会一样。这样,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原理,也就成问题了。当然,如果事实如此,我们也只好尊重事实;可惜事实并不是这样。

原始公社在我国古代存在过,是不可否认的。它是原始社会的共同细胞组织。马克思所说的日尔曼人的“公社”,德文是Volksland,意即人民的土地;拉丁文是Ager publicus,意即公地。马克思讲的印度“公社”,德文是Dorfssystem,英文是Village System,意即村庄体系。马克思讲的巴黎“公社”,德文又是另一个词Kommune。这些本来意义不同的词,在我国都译为“公社”,不一定都适当。原始公社在中国古代应该有,但名称是什么?我们弄不清楚。我们只能就商、周社会中的某些基本社会单位作些推测。甲骨文中有邑字,形作,像人所住居的区域。邑有大有小,商的首都叫做“天邑商”,各地有小邑,甲骨文中屡见“乍(作)邑”的记载。邑的起源应该很早,不始于商。因甲骨文字已经相当发达,商代文化是很高的,根据安阳及其他地区的发掘物即可知道。邑中的组织最初应是原始公社组织。直到春秋时代,楚人仍称当时社会发展较为原始的百濮人的住地为邑,说是“百濮离居,将各走其邑”(《左传》文公十六年蒍贾语)。

但邑的性质是随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它作为商、周社会中的基层单位,其中的组织就不再是什么“公社”了。《汉书·食货志上》的一段材料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

民,年二十受田,六十归田。七十以上,上所养也。十岁以下,上所长也,十一以上,上所强(勉强)也。……

春,令民毕出在野,冬则毕入于}db}邑}/db}。……

春将出民,里胥平旦坐于右塾,邻长坐于左塾,毕出然后归。夕亦如之。……

冬,民既入,妇人同巷相从夜绩。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必相从者,所以省费燎火,同巧拙而合习俗也。

这里的邑,很像是劳动集中营。里胥、邻长就跟哼哈二将一样,坐在居邑门口,监视着“民”之出入。其他材料(包括地下发现的材料在内)都可说明这个问题。古代有“受民受疆土”的事,邑可作为生产资料赏赐;邑与田又可交换。金文中有好些这样的例子,我在这里只举《镈》一例,是把邑作为赏赐品的。

镈氏易(锡)之邑二百又九十又九邑,与之民人都(鄙)。(《镈》,《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第二一〇页)

又有《人盘》(一称《散氏盘》),是人破坏了散人的邑,由人用两处的田地来赔偿的纪录。文太琐碎,可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此外邑与田的交换则有《从》。

和邑相当的有里,也可用以赏赐。再晚则有县和书社,古物中所见关于县的资料,以齐国为最早。齐灵公灭莱,赐叔夷“厘都,其县三百”(《叔夷钟》,同上书,第二〇三页)。这种县一定很小,恐怕与邑、里、书社等是同物而异名。县的本义是悬首级的意思,甲骨文中不见此字,可能出现较晚。把脑袋子挂在一个地方为县(悬),把人(奴隶)集中在一个地方为县,从字义的引伸中可以看出县邑的性质。

因此,如果说邑最早是原始公社组织,那末后来就变成为奴隶主控制下的劳动集中营,变成行政机构了。所以一有机会,邑人就会集体地或个别地逃亡,这是奴隶反对奴隶主的一种形式。《易经·讼》九二:

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

《讼卦》的邑是相当大的邑,逃跑了的有三百户人之多。《论语》:“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只有十户人,那是很小的邑。

邑的这种变化是从两方面来的。一方面,经济发展了,公社内部就会产生贫富分化,耕种方式就会由本族自耕变为用奴隶耕作。邑中的组织就蜕变为奴隶制性质。当然,孑遗形态是有的,如“同宗共财”之类;就是解放前的祠堂、会馆、公产、常平仓之类,也何尝不是原始社会的孑遗。但把孑遗形态或一时性的逆流夸大成社会制度,就不合乎历史唯物主义的精神了。即使承认有孑遗形态,那也是变了质的。在奴隶社会里,它的内部结构是由奴隶制的生产方式决定的;在封建社会里则取决于封建生产方式。

另一方面,有的种族被别族征服了,就会部分地或全部地降为种族奴隶——“黑劳士”(Helots)。商代已有种族奴隶是不成问题的,所谓“纣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便是。周是以少数人征服了商,又把殷民降为种族奴隶。如“殷民六族”、“殷民七族”都是殷之遗民。“怀姓九宗”,则是属于殷的种族奴隶。但以后都成了周的种族奴隶了。《左传》上又有“九宗五正”参加重要会议,“九宗”自即“怀姓九宗”,有人据此否认“怀姓九宗”为奴隶,其实参加会议的是九宗之长,即管家头子。在被征服族中,原有贵族会部分地保留下来,成为征服者的走狗,是不足为奇的。周的统治进一步发展了中国的奴隶制,把更多的种族加以奴隶化。这在《诗经》里面也是有反映的。如:

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或息偃在床,或不已于行。或不知叫号,或惨惨劬劳。或栖迟偃仰,或王事鞅掌。或湛乐饮酒,或惨惨畏咎。或出入风议,或靡事不为。(《小雅·北山》)

东人之子,职劳不来;西人之子,粲粲衣服。舟人之子,熊罴是裘;私人之子,百僚是试。(同上,《大东》)

前一段材料反映出阶级之间的悬殊,也反映出殷人所处的奴隶状态。《大东篇》中的“西人”就是周人,“东人”则指殷人或其同盟种族。“舟人”的“舟”字恐怕是谐“周”字的音,不敢直言,故借音近之字来回避。“百僚”的“僚”分明是“隶臣僚”的僚,是一种奴隶。

总之,到了奴隶社会,邑的性质就发生了变化,把它看作行政单位还可以,解为“公社”、借以确定社会性质,就未必适当了。不但不宜于古,而且不宜于今,因为这容易和我们的伟大的人民公社发生混淆。

弄清了“邑”的性质,土地所有制的形态和耕作者的身份就容易明白了。我认为中国古代存在过井田制,但它不是公社土地所有制,而是奴隶主贵族的土地国有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同上,《北山》),说明了这一点。当然,中国最早是存在过公社土地所有制的,这是一种萌芽状态的土地制度,土地完全由本族人自耕。但后来它就起了变化。一种是夺取异族之田,将原有耕作者降为奴隶;本族自耕者,在有了奴隶可供榨取之后,也会采取奴隶耕种。公社土地所有制因之就转化成为贵族土地国有制。

井田本身也会发生变化。田是人为的,甲骨文中打猎也称田,当时休耕,应是在休耕地上打猎。天然的田是不可能有的。田最初是方块块,取其象形;后来便发展成有严整的沟洫畎浍系统的井田。在井田之外慢慢出现了私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小雅·大田》),是说所有的井田都是“公田”,不属于井田的便为私田,并不如孟子所解释的“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诗经》的“中田有庐(芦),疆埸有瓜”(同上,《信南山》),庐是芦菔,并不是中央百亩的公田里有人民的住宅。

同类推荐
  •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牛玉儒的故事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牛玉儒的故事

    牛玉儒,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党的优秀民族干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呼和浩特市委书记牛玉儒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4年8月14日4时30分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51岁。2004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 想出名的乌龟

    想出名的乌龟

    本文作者林华玉,其作品有个特点,就是故事性强,举个例子,2010年发表作品210余篇,其中原创首发的只有80余篇,转载的竟然有130余篇,其中个别篇章转载率达到数十次,所以说,他的作品还是蛮受读者喜欢的。
  • 名家亲情散文精选:爱如山样重·深沉卷

    名家亲情散文精选:爱如山样重·深沉卷

    本书精选了包括鲁迅、许地山、朱自清、冰心、石评梅以及布拉克、海明威、卡耐基、培根等二十位中外著名作家的亲情散文,这些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情感真挚。作家们以真挚的感情写自己身边亲人的琐事,写自己对亲人的所见、所闻、所感,将叙事、描写、抒情、议论熔于一炉,委婉缠绵,真切感人,从而能产生感人肺腑的艺术感染力。
  • 在场主义散文丛书·斑色如陶

    在场主义散文丛书·斑色如陶

    《斑色如陶》是作者近年来的散文优秀作品的结集。作者以朴实|智慧的语言,记述了往日的生活轨迹,字里行间可见作者对生活的深切体验。
  • 散生漫笔

    散生漫笔

    近几年我的视力突然衰退,医生诊断是老年性白内障,而且是“老双白”:两只眼都被“白”蒙上了,这一点儿不冤枉我。几十年来两只黑白分明的眼睛跟着我受够了罪,伤眼的事儿看得太多了。
热门推荐
  • 带着空姐去穿越

    带着空姐去穿越

    〈环球黑卡〉持有者:叶晗活了二百多岁的少年,旗下资产,遍布全球;却鲜有人知。#这本书号称“调戏空姐必备守则。”不看这本书,出门调戏空姐,挨揍,概不负责!请认准〈寡人在写书〉,寡人出品。必属精品!
  • 大北谣

    大北谣

    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系的青春偶像秦可和同窗们的一步步成熟为线索,穿插有趣的美术校园生活片段,最后聚焦到毕业后四对情侣的恋爱故事。充分裸露了生在70年代、受教育在80、90年代的艺术家们生活和思想火花。“大少爷”秦可和苦命的“歌星”利婵以及“老炮”翔子之间似是而非的情愫,是三角恋吗?“高忽悠”老高和美女学霸“饭饭”赵亦凡性格不合但又珠胎暗结的矛盾恋,该如何收场?晖哥和峥峥的巴黎梦将走向何方?天蝎女和水瓶男到底是友情还是爱情......
  • 参见女王大人

    参见女王大人

    她的家族世代守护着一个叫做“漓殇”的紫玉镯子,相传得此镯子便可长生不老,而她也为守护此镯断送了性命。她自嘲的笑了,真的可以长生不老么?再次睁眼,却是千年之前,呵呵,公主?你们不是要得到这破镯子么,我还偏偏不让你们如愿了,既然我做不了闲人,那定要陪你们好好玩玩,皇上?王爷?皇子?有趣的很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沉默的三色堇(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沉默的三色堇(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看小说)

    豆瓣阅读征文大赛入围作品所属组别:小说组凶杀案发生后,尸体却不翼而飞……孪生姐妹二人究竟谁的嫌疑更大?有收集女孩头发怪癖的化学老师是杀人凶手吗?小说通过多人视角讲述了一宗精心策划的杀人毁尸案,情节紧凑,扣人心弦,有着日本优秀本格推理小说的质感。沉默,有时就如同一把杀人的利器,它割破你的喉,划断你的脉,让你灰飞烟灭。80末,IT技术女,喜欢悬疑推理恐怖,各种重口都爱。崇拜阿加莎,东野圭吾。
  • 华娱之梦

    华娱之梦

    好春光,不如梦一场,梦里青草香。千禧年初春,林木落脚到了四九城外的村子里。然后一切都开始变得像是一场梦一样。一场如梦似幻的华娱之梦!---------ps:已完本240W同类型《华娱》,欢迎开杀,信誉保证。
  • 山河入梦

    山河入梦

    故事背景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江南,主要人物则与《人面桃花》相衔接。陆秀米之子谭功达在新中国成为梅城县县长,在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蓝图中混杂了“桃花源”的梦想,而从上海流落到梅城的少女姚佩佩偶遇谭功达,成为他的秘书。在个体无法抗拒的现实中,谭功达的雄心屡遭挫败;憧憬着纯美情感的姚佩佩,则被命运捉弄,沦为逃亡的嫌犯。谭功达被下放到“花家舍”后,发现自己多年来梦寐以求的“桃花源”已在此实现;他与姚佩佩的爱情虽历经磨难,却劫数难逃,以心跳加速般的节奏展开……
  • 妖神记之我为佛

    妖神记之我为佛

    一个少年意外得到一个佛祖舍利穿越到妖神记世界里且看他如何光大佛门
  • 南风过境:十里春风不如你

    南风过境:十里春风不如你

    爸爸的再婚让宁希然的生活焕然一新,而种种矛盾都施加在她身上。明星弟弟,各大学长,情敌,姐弟恋?为什么一切都围着她,就连自己的身世都成为一个秘密,闺蜜也离她而去,而她的感情里:腹黑明星弟弟秋尚,霸道学生会长闫椿,能力学长秋深,翩翩校草苏胤,天使农场主陆哲修,面对重重选择她又该如何?
  • 汉末召虎

    汉末召虎

    中平六年,灵帝驾崩,新帝继位,十常侍作乱,大将军何进身死,凉州董卓入京,废立天子,袁曹诸将外逃,起兵关东。貌似大大咧咧的张召虎却化身张辽,一头扎进了狼群虎穴,在董卓麾下打混。出身太差,名声太恶,谋士猛将怎么来?五个字:坑蒙拐骗抓。宁教我打天下人,休教天下人打我。他打得袁术咬牙切齿,打得袁绍暴跳如雷,打得曹大惶惶而逃,打得一盘散沙的关东诸侯同仇敌忾……他平定羌族,重开河西走廊,横扫匈奴,远击鲜卑,大败乌桓,拓土筑城。张辽不禁长叹:仇敌满天下,娇妻无一人。贾诩面无表情:这是董公赐给你的娇妻!王允疾言厉色:并州诸将可赦,独不赦张辽!(群号:40568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