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695600000051

第51章 中医帝用康复方法(2)

得气与否以及气至的迟速,不仅直接关系针刺的治疗效果,而且可以借此推测疾病的预后。《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临床上一般是得气迅速时疗效较好,得气较慢时效果就差,若不得气时就可能无治疗效果。《金针赋》也说:“气速效速,气迟效迟。”在临床上若刺之而不得气时,要分析经气不至的原因。或因取穴定位不准确,手法运用不当,或为针刺角度有误,深浅失度,对此就应重新调整腧穴的针刺部位、角度、深度,运用必要的针刺手法,以促使得气。如患者病久体虚,正气虚惫,以致经气不足;或因其他病理因素,感觉迟钝、丧失而不易得气时,可采用行针催气,或留针候气,或用温针,或加艾灸,以助经气的来复,而促使得气。若用上法而仍不得气者,多属正气衰竭,当考虑配合或改用其他治疗方法。临床上常可见到,初诊时针刺得气较迟或不得气者,经过针灸等方法治疗后,逐渐出现得气较速或有气至现象,说明机体正气渐复,疾病向愈。

七、针刺补泻

《灵枢·九针十二原》说:“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补泻之时,以针为之。”《备急千金要方·用针略例》指出:“凡用针之法,以补泻为先。”可见针刺补泻是针刺治病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毫针刺法的核心内容。

补法,泛指能鼓舞正气,使低下的功能恢复正常的针刺方法;泻法,泛指能疏泄邪气,使亢进的功能恢复正常的针刺方法。针刺补泻是通过针刺腧穴,采用适当的手法激发经气以补益正气、疏泄邪气,调节人体的脏腑经络功能,促使阴阳平衡而恢复健康的方法。古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创造和总结出不少针刺补泻手法,现摘要简述如下。

(一)单式补泻手法

1.捻转补泻针下得气后,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者为补法;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操作时间长者为泻法。也有以左转时角度大,用力重者为补;右转时角度大,用力重者为泻。

2.提插补泻针下得气后,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短者为补法;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操作时间长者为泻祛。

3.疾徐补泻进针时徐徐刺入,少捻转,疾速出针者为补法;进针时疾速刺入,多捻转,徐徐出针者为泻法。

4.迎随补泻进针时针尖随着经脉循行去的方向刺入为补法;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来的方向刺入为泻法。

5.呼吸补泻患者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补法;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为泻法。

6.开阖补泻出针后迅速揉按针孔为补法;出针时摇大针孔而不揉按为泻法。

7.平补平泻进针得气后,施以均勻的提插、捻转手法,适用于虚实不明显或虚实夹杂的病证。

(二)复式补泻手法

1.烧山火法将针刺入腧穴应刺深度的上1/3(天部),得气后行捻转补法或紧按慢提九数;再将针刺人中1/3(人部),如上施术;然后将针刺入下1/3(地部),如上施术;继之退至浅层,称为一度。如此反复操作数度,使针下产生热感。在操作过程中,可配合呼吸补法。多用于治疗冷痹顽麻、虚寒性疾病等。

2.透天凉法先将针刺入腧穴应刺深度的下1/3(地部),得气后行捻转泻法或紧提慢按六数;再将针紧提至中1/3(人部),如上施术;然后将针紧提至上1/3术,称为一度。如此反复操作数度,使针下产生凉感。在操作过程中,多用于治疗热痹、急性痈肿等实热性疾病。

(三)影响针刺补泻效应的因素

1.机体所处的功能状态在不同的病理状态下,针刺可以产生不同的调整作用(即补泻效果)。当机体处于虚惫状态而呈虚证时,针刺可以起到扶正补虚的作用。若机体处于虚脱状态时,针刺还可以起到回阳固脱的作用;当机体处于邪盛状态而呈实热、邪闭的实证时,针刺可以起到清热启闭、祛邪泻实的作用。例如,胃肠功能亢进而痉挛疼痛时,针刺可解痉止痛;胃肠功能抑制而蠕动缓慢、腹胀纳呆时,针刺可加强胃肠蠕动,提高消化功能,消除腹胀、增进食欲。大量的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表明,针刺当时的机体功能状态,是产生针刺补泻效果的主要因素。

2.腧穴作用的相对特异性腧穴的主治功用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具有相对特异性。人体不少腧穴,如关元、气海、命门、膏盲、背俞穴等,都能鼓舞人体正气,促使功能旺盛,具有强壮作用,适宜于补虚益损。此外,很多腧穴,如水沟、委中、十二井、十宣等穴,都能疏泄病邪,抑制人体功能亢进,具有祛邪作用,适宜于祛邪泻实。当施行针刺补泻时,必须结合腧穴作用的相对特异性,才能产生针刺补泻的效果。

3.针具及手法轻重因素影响针刺补泻因素与使用的针具粗细、长短,刺入的角度、深度,行针时的幅度、频率等有直接关系。一般来说,粗毫针的指力要重,刺激量大;细毫针用的指力较轻,刺激量就小。毫针刺入腧穴的角度、深度不同,其刺激的轻重程度也不同,一般直刺、深刺的刺激量要大些,平刺、浅刺的刺激量要小些。行针时的幅度、频率不同,与针刺手法轻重密切相关。提插幅度大、捻转角度大、频率快者,其刺激量就大。反之,其刺激量就小。

八、留针与出针

(一)留针法

留针指将针刺入腧穴施术后,使针留置穴内。留针的目的是为了加强针刺的作用和便于继续行针施术。留针的方法有静留针和动留针两种。静留针法指在留针过程中不再行针;动留针法指在留针过程中作间歇性行针。一般病证只要针下得气而施以适当的补泻手法后,即可出针或留针10—20分钟。但对一些特殊病证,如急性腹痛,破伤风、角弓反张,寒性、顽固性疼痛或痉挛性病证,需适当延长留针时间,有时留针可达数小时,以便在留针过程中作间歇性行针,以增强、巩固疗效。在临床上留针与否或留针时间的长短,不可一概而论,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而定。

(二)出针法

出针又称起针、退针,指将针拔出的方法。在施行针刺手法或留针达到预定针刺目的和治疗要求后,即可出针。

出针的方法,一般以左手拇、示二指持消毒干棉球轻轻按压于针刺部位,右手持针作轻微地小幅度捻转,并将针缓慢提至皮下(不可单手用力过猛),静留片刻,然后出针。出针时,依补泻的不同要求,分别采取“疾出”或“徐出”以及“疾按针孔”或“摇大针孔”的方法出针。出针后,除特殊需要外,都要用消毒棉球轻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或针孔疼痛。

当针退出后,要仔细查看针孔是否出血,询问针刺部位有无不适感,检查核对针数有否遗漏,还应注意有无晕针延迟反应现象。

(韩同卫丁瑶)

(第二节)艾灸疗法

灸法是指以艾绒为主要燃烧材料,烧灼、熏熨体表的一定部位或腧穴,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一、灸法的材料

(一)艾

施灸的材料很多,但以艾叶制成的艾绒最为常用。因其气味芳香,辛温味苦,容易燃烧,火力温和,故为施灸佳料。《本草纲目·火部》载艾火“灸百病”。新制的艾绒含挥发油较多,灸时火力过强,故以陈旧的艾绒为佳。

1.艾炷将纯净的艾绒放在平板之上,用拇、示、中三指边捏边旋转,把艾绒捏紧成规格大小不同的圆锥状物称为艾炷。有大、中、小之分,小者如麦粒大,中等如半截枣核大,大者如半截橄榄大。

2.艾条又称艾卷,是用艾绒卷成的圆柱形长条。根据内含药物之有无,又分为纯艾条和药艾条两种。一般长20cm,直径1.5cm。具有使用简便,不起泡,不发疮,无痛苦,患者可以自灸等特点,临床应用十分广泛。

(二)其他灸材

1.火热类灸材主要有灯心草、黄蜡、桑枝、硫黄、桃枝、药锭、药捻等。

2.非火热类(药物贴敷法)主要有毛茛、斑蝥、旱莲草、白芥子、甘遂、天南星、细辛等。

二、灸法的作用

1.防病保健灸法可以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抗病能力,无病时施灸有防病保健的作用。+备急千金要方·灸例第六》记载:“凡入吴蜀地游宦,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瘟疟毒气不能着人也。”《扁鹊心书·须识扶阳》也指出:“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以增强人体抗病能力而达到强身保健目的的灸法称为保健灸,《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又称之为“逆灸”。

2.温经散寒灸火的温和热力具有直接的温通经络、驱散寒邪的功用,《素问·调经论篇》说:“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而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灸法更适合治疗寒性病证,《素问·异法方宜论篇》说:“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临床上多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和寒邪为患的胃脘痛、腹痛、泄泻、痢疾等病证。

3.扶阳固脱灸火的热力具有扶助阳气、举陷固脱的功能。《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说明了阳气的重要性。阳衰则阴盛,阴盛则为寒、为厥,甚则阳气欲脱,此时就可用艾灸来温补,以扶助虚脱之阳气。《扁鹊心书·须识扶阳》说:“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也说:“下利,手足逆冷,无脉者,灸之。”可见阳气下陷或欲脱的危证,可用灸法。临床上,各种虚寒证、寒厥证、虚脱证和中气不足、阳气下陷而引起的遗尿、脱肛、阴挺、崩漏、带下等病证皆可用灸法治疗。

4.消瘀散结艾灸具有行气活血、消瘀散结的作用。《灵枢·刺节真邪》说:“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气为血之帅,血随气行,气得温则行,气行则血亦行。灸能使气机通调,营卫和畅,故瘀结自散。因此,临床也常用灸法治疗气血凝滞的疾患,如乳痈初起、瘰疬、癭瘤等病证。

5.引热外行艾火的温热能使皮肤腠理开放,毛窍通畅,热有去路,从而引热外行。《医学入门·针灸》说:“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故灸法同样可用于某些热性病,如疖肿、带状疱瘆、丹毒、甲沟炎等。对阴虚发热,也可使用灸法,可选用膏盲、四花穴等治疗骨蒸潮热、虚痨咳喘。

三、灸法的种类及其运用

(一)艾炷灸

将艾炷放在穴位上施灸称艾炷灸,艾炷灸可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类。

1.直接灸又称明灸、着肤灸,即将艾炷直接置放在皮肤上施灸的一种方法。根据灸后对皮肤刺激的程度不同,又分为无瘢痕灸和瘢痕灸两种。

(1)无瘢痕灸。又称非化脓灸,施灸以温熨为度,灸后皮肤不致起泡,不留瘢痕,故名。临床上选用大小适宜的艾炷,施灸前先在施术部位涂以少量的凡士林,以增加黏附性。然后将艾炷放上,从上端点燃,当燃剩2/5左右,患者感到烫时,用镊子将艾炷挟去,换炷再灸,一般灸3-6壮,以局部皮肤充血、红晕为度。此法适用于慢性虚寒性疾病,如哮喘、慢性腹泻、风寒湿痹、风湿顽痹等。

(2)瘢痕灸。又称化脓灸,因施灸后局部组织烫伤化脓,结痂后留有瘢痕,故名。临床上选用大小适宜的艾炷,施灸前先在施术部位上涂以少量大蒜汁,以增加黏附性和刺激作用,然后放置艾炷,从上端点燃,烧近皮肤时患者有灼痛感,可用手在穴位四周拍打以减轻疼痛。应用此法一般每壮艾炷需燃尽后,除去灰烬,方可换炷,按前法再灸,可灸3-9壮。灸毕,在施灸穴位上贴敷消炎药膏,大约1星期可化脓(脓液色白清稀)形成灸疮。灸疮5-6星期愈合,留有瘢痕。在灸疮化脓期间,需注意局部清洁,每日换膏药1次,以避免继发感染(脓液黄稠)。《针灸资生经·治灸疮》说:“凡着艾得灸疮,所患即瘥,若不发,其病不愈。”可见灸疮的发和不发与疗效有密切关系。因此,应叮嘱患者多吃羊肉、豆腐等营养丰富的食物以促进灸疮的诱发。灸疮是局部组织经烫伤后引起的化脓现象,对穴位局部能产生一个持续的刺激,有保健治病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哮喘、慢性胃肠病、风湿顽痹、瘰疬等。由于这种方法灸后遗有瘢痕,故灸前必须征求患者的同意及合作。对身体过于虚弱,或有糖尿病、皮肤病的患者不宜使用此法。

2.间接灸又称隔物灸、间隔灸,即在艾炷与皮肤之间垫上某种物品而施灸的一种方法。

古代的隔物灸法种类很多,广泛用于临床各种病证。所隔的物品主要为动物、植物和矿物类中药。药物因病证而异,既有单方又有复方,现将临床常用的几种介绍如下。

(1)隔姜灸。将鲜生姜切成直径为2-3cm,厚0.2-0.3cm薄片,中间以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放在应灸的部位,然后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尽后,可易炷再灸。一般灸3-6壮,以皮肤红晕而不起泡为度。在施灸过程中,若患者感觉灼热不可忍受时,可将姜片向上提起,或缓慢移动姜片。此法应用很广,多用于因寒而致的呕吐、腹痛、泄泻和风寒湿痹证、外感表证等。

(2)隔蒜灸。用鲜大蒜头切成0.2-0.3cm的薄片,中间以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放在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然后点燃施灸,待艾炷燃尽,易炷再灸,一般灸3-6壮。因大蒜液对皮肤有刺激性,灸后容易起泡,若不使起泡,可将蒜片向上提起,或缓慢移动蒜片。此法多用于治疗瘰疬、肺结核、腹中积块及未溃疮疡等。此外,尚有一种铺灸法,自大椎穴起至腰俞穴之间的脊柱上,铺敷蒜泥一层,宽约2cm,厚约0.5cm,周围用棉皮纸封护,然后用艾炷在大椎及腰俞点火施灸。因所铺蒜泥形似长蛇,故又名长蛇灸。民间用于治疗虚劳、顽痹等症。

(3)隔盐灸。因本法只用于脐部,又称神阙灸。用纯净干燥的精制食盐填敷于脐部,使其与脐平,上置艾炷施灸,如患者稍感灼痛,即更换艾炷。也可于盐上放置姜片后再施灸,一般灸3-9壮。此法有回阳、救逆、固脱之功,但需连续施灸,不拘壮数,以待脉起、肢温、证候改善。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急性寒性腹痛、吐泻、痢疾、小便不利、中风脱证等。

(4)隔药饼灸。以隔附子片或隔附子饼灸最为常用。药饼的制法是将附子研成细末,以黄酒调和,制成直径约3cm、厚约0.8cm的附子饼,中间以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放在应灸腧穴或患处,点燃施灸。一般灸3-9壮。由于附子辛温大热,有温肾补阳的作用,故多用于治疗命门火衰而致的阳痿、早泄、遗精、宫寒不孕和疮疡久溃不敛的病证。

(二)艾条灸

又称艾卷灸。即用细草纸或桑皮纸包裹艾绒,卷成圆筒形的艾卷(也称艾条),将其一端点燃,对准穴位或患处施灸的一种方法。有关艾卷灸的最早记载,见于明代朱权《寿域神方》。该书“卷三”有艾卷灸治阴证的记载:“用纸窦卷艾,以纸隔之点穴,于隔纸上用力实按之,待腹内觉热,汗出即瘥。”后来发展为在艾绒内加进药物,再用纸卷成条状艾卷施灸,名为“雷火神针”和“太乙神针”。在此基础上又演变为现代的单纯艾卷灸和药物艾卷灸。

按操作方法艾卷灸可分为悬灸和实按灸两种,介绍如下。

1.悬灸按其操作方法又可分为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等。

(1)温和灸。将艾卷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或患处,距离皮肤2-3cm处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穴灸10-15min,至皮肤红晕为度。如果是局部知觉减退或小儿患者,医者可将示、中二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通过医者的手指测知患者局部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时间和距离,防止烫伤。

同类推荐
  • 中华名医名方大全(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中华名医名方大全(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在世界医学史上,中医是惟一历经2000余年仍能焕发生命力的医学技术。中医药方神奇的疗效便是这一传统医术科学、高明的集中现。在这些有效、实用的药方里,包含着历朝历代诸多名医名家的智慧和心血,他们为我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众所周知,大多古医药方多散见于各种医学典籍之中,难以查找。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编者从上百种古医典籍或名医专著中摘取了大量的名方、验方,经科学的分类统筹,编辑成书,以方便读者参考验用。本书集录了从春秋战国到明清年间的多个朝代的名医名方,既具有实用价值又极具收藏价值。
  • 中西医结合防治乙型肝炎

    中西医结合防治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但部分有效的方法很多。在现阶段仍以综合治疗为主,如抗病毒、免疫调节、改善肝功能、减少肝细胞死亡、促进肝细胞再生、抗肝纤维化、中医中药、整体治疗和各种对症治疗。要分清疾病发展的阶段和各阶段的主要矛盾,结合病情、因人而异地给予合理治疗。
  • 疾痛的故事:苦难、治愈与人的境况

    疾痛的故事:苦难、治愈与人的境况

    鼻塞、腹痛、关节疼痛,这些对身体异常和不适反应的切身感受,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生命体验。疾痛的主要问题,在于它给日常生活造成了大量的困难。腰酸背痛使我们分神,影响工作效率;头痛会让我们无法集中注意力,成绩下降;而有些疾病引发的性无能,甚至会导致婚姻破裂。对一位单身母亲而言,高血压不仅意味着要少吃盐,还跟女儿的失学和早孕有关;而作为一位弱势群体的成员,社会的歧视、不公以及孤立,或许才是其身体持续疼痛的根源。长期紧张的父子关系,导致病患的双腿突然麻痹瘫痪;而换一个压力不那么大的工作环境,也会使一度恶化的哮喘慢慢痊愈。然而,在大多数医生眼中,疾病才是问题所在。现代医疗系统,将我们鲜活的疾痛经验,解释为一种生物结构或是生理功能的变异,仅仅与身体有关。对此,哈佛精神病医师与人类学家克莱曼博士,从其20年来的临床治疗和数百个真实病案中发现,疾痛不仅属于身体,而且连接着自我与社会。讲述这些疾痛故事,不但对于病患、家属和医护人员有着极大的使用价值,而且,对于认识医患关系和人性化的医疗体系改革,意义深远。
  • 计划生育知识问答

    计划生育知识问答

    人口与计划生育国家立法工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经历了近三十年的漫长历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继制定了地方计划生育条例,西藏、新疆制定了政府规章,为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国家立法创造了有利条件。2001年12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我国第一部以人口与计划生育为主要内容的基本法律,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以下简称《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确立了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法律地位,并于2002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
  • 专家诊治中风

    专家诊治中风

    本书尽选常见病、多发病,聘请相关专家编写该病的来龙去脉、诊断、治疗、护理、预防……凡病人或家属可能之疑问,悉数详尽解述。此书10余万字,包括数百条目,或以问诊方式,一问一答,十分明确;或分章节段落,一事一叙一目了然。
热门推荐
  • 我师兄实在太高尚了

    我师兄实在太高尚了

    诸天秩序崩塌,妖魔鬼怪祸乱人间,天道不彰;魑魅魍魉迷惑众生,善恶无序。小道士一朝顿悟开玄关,入道炼长生;誓要肃清世间妖魔鬼怪、魑魅魍魉,还这天下一个朗朗乾坤,海清晏平。执掌无字天书,敕仙、封神、役鬼。重开神阙仙庭,立天地秩序,让那风调雨顺天道无缺。再塑六道轮回,察众生善恶,让那善恶到头终有报。贫道苏长生,任务很重,对手太强,稳步发展,苟字为先。(装版简介)明月牵着白龙马,手搭在额头,贼眉鼠眼道。“师兄,前方三百里发现一位窈窕小娘!身陷魔窟!”“哎~,师弟莫急,待师兄收拾一番,前去斩妖除魔,救那小娘脱离苦海…”“师兄你实在是太高尚了…”“一般一般,天下第三!”天兵奏乐天女散花,真人骑白马,好一副谦谦君子三界第一长生仙。本座太玄长生大帝,执掌三界,对手太弱,么得意思,出手之前,必须昭告天下,人前装一波。“哎!无敌是多么寂寞!”
  • 故事在那年黄昏

    故事在那年黄昏

    我们谁也不欠谁,会觉得相欠!只是因为一段往事而无法放过自己。去了北国后,才发现原来我们都不会演戏但却演哭了人生!站在原地很久,也许你是对的!那一刻,竟觉回忆是最珍贵的,而它又击乱了谁的心跳?如果生命真的可以轮回,我们又会否看得和之前一样的清楚?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昭烈皇帝

    昭烈皇帝

    爱飙车的黑白无常撞了我,然后把我送到了混乱的三国,我该怎么办?
  • FBI心理洞察术

    FBI心理洞察术

    心理洞察是一门学问,是运用心理学知识在沟通的过程中通过形体动 作、语言、表情、情绪变化、谈话的逻辑性、眼神来推断他人的心态等。在最短的时间内洞察他人心理,在人际交往中获得主动权。 FBI经过了多年的积累,已经掌握总结出这个世界上最卓有成效的心理洞察术。让我们翻阅《FBI心理洞察术》,跟着FBI一起掌握了其中的精髓,一定能够运用心理战术轻松驾驭他人的想法,成为人际交往中的大赢家 。《FBI心理洞察术》由姬小安编著。
  • 夫人大佬今天马甲还在吗

    夫人大佬今天马甲还在吗

    一场意外让失忆的岚鸢以景家大小姐的身份成了晋家傻少爷的未婚妻。既来之,则安之岚鸢自此每天不光要怼小白花还要带未婚夫。其实吧小绵羊也挺可爱的软萌,好看还听话,可是为什么后来小绵羊变成了腹黑的大尾巴狼。岚鸢怒吼“要退货。”大尾巴狼把人拖走“老婆我们晚上好好聊聊。”失忆伪高冷女霸王VS装傻卖萌的大尾巴狼。
  • 檀花未尽

    檀花未尽

    不存在的东西一旦出现,将会依赖,那到底应不应该存在?
  • 天宙纪

    天宙纪

    千川很大,大到,承载了千座川峰,承载了夜羽殇最初成长的所有;千川很小,小到,只是十几年、二十几年的时间,夜羽殇便灵修至,能够破碎空间,入那天极宇宙。天极很大,大到,他可能此生都无法去太多的世界,以看其中的风景;天极很小,小到,黑暗侵蚀之下,没有任何一座世界,能够独善其身。千川很美,千座川峰,各有其美。天极很美,寰宇星空,紫宸如梦。夜羽殇低眉,自己所站,一座高峰,险恶雄骏。夜羽殇抬头,烁烁星光,星星世界,梦魅惑人。如此美的景,还是...不要被破坏了的好。所以,千川世界,夜羽殇折刃,先定个小目标好了:将千川之中,黑暗生灵,尽皆净化。再者:让天极宇宙,黑暗,是最初星空烂漫的黑暗,而非,死寂的黑暗。他一直在努力。他要做到。不只是口头说说。
  • 我心中的剑

    我心中的剑

    执以心中剑,挥剑平乱世。但求无愧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