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34900000073

第73章 糕团

大方糕,时令极强,清明上市,端午落市。《苏州小食志》说:“春末夏初,大方糕上市,数十年前即有此品,每笼十六方,四周十二方系豆沙猪油,居中四方系玫瑰白糖猪油。每日只出一笼,售完为止,其名贵可知。彼时铜元尚未流行,每方仅制钱四文,斯真价廉物美矣。但顾客之后至者辄不得食,且顾客嗜好不同,每因争购而口角打架,店主恐因此肇祸,遂停售多年。迩来重复售卖,大加改良,每日约出五六笼,玫瑰、豆沙俱系全笼,不复如前此之简单,但出笼时极早,约在清晨六七点钟前,若晨起较迟,则售卖已完,无从染指矣。”大方糕是桂香村的传统名品,其品种有甜咸之分,甜者有玫瑰、百果、薄荷、豆沙四种,咸者则为鲜肉馅。甜者因四色之不同,分别辅以松子仁、瓜子仁、核桃仁、青梅干、糖桂花、糖渍板油等,咸者也略加白砂糖。大方糕出笼即应市,皮薄馅重,表面洁白,内馅透明,花纹清晰。

葱猪油咸糕,又名脂油糕,早在清代已有,袁枚《随园食单·点心单》记道:“脂油糕,用纯糯粉拌脂油,放盘中蒸熟,加冰糖捶碎,入粉中蒸好,用刀切开。”然晚近则以咸味者为上。它常年应市,几乎处处都有,道光《元和唯亭志》卷三就称其为“里中佳制”之一。居人将它作早点尤实惠,既可独吃,佐以清茶,也能和大饼油条夹了一起吃,如和南瓜同煮,咸中有甜,清香肥糯,别具风味。此糕色泽莹润如玉,白绿相映,入口葱香满口,香咸肥糯。旧时现切现卖,后改为切块上市。

桂花糖年糕,春节传统食品,分红、白两种,红糖者加赤砂糖,白糖者加白砂糖,色不相同,然形制都如薄砖,相传有伍子胥筑阖闾大城故事。糖年糕吃法颇多,可蒸可煮,可煎可烤。蒸了吃,只需将年糕切片后置于碗中,隔水蒸软后即可,为防粘碗,可将饼干屑或面包屑垫底;煮了吃,就是做成汤年糕,还可将糯粉小圆子同煮,盛入碗中,再加棉白糖;煎了吃,将年糕片放入菜油锅里,煎至起泡回软,另用小碟盛棉白糖,蘸食最妙;烤了吃,就直接将年糕片置铁钎或火钳上,搁火上烤软,具有独特之味,惟容易焦枯,故烤时不得分神。

大猪油年糕,也为春节传统食品,以纯糯米粉作主料,加较多板油丁而成,可分玫瑰、薄荷、桂花、枣泥四味,分别呈红、绿、白、褐四色,合装一盒,最为惹眼,为节日里馈赠亲友的佳品。

水方糕,旧时周庄地方特产,光绪《周庄镇志》卷一记道:“水方糕,以糖果脂油作馅,蒸熟出售,松软胜于他处。”

软香糕,清代苏州著名糕团,袁枚《随园食单·点心单》记道:“软香糕,以苏州都林桥为第一;其次虎丘糕,西施家为第二;南京南门外报恩寺则第三矣。”但软香糕失传已久,它的配料、形制、滋味,已无可稽考。

蜜糕,稻香村传统名品。相传清高宗弘历南巡,苏州地方进呈,食之不忘,下谕稻香村定做,稻香村饼师将糯米粉、白糖、蜜糖拌和糅透,再加入松子仁、核桃仁、瓜子仁、桂花、玫瑰花,做成的蜜糕色如白玉,镶嵌果仁,柔软甜香,呈送宫中,高宗大加赞赏,赐一葫芦形招幌,上书“稻香村”三字,于是稻香村名声益彰。当然这个故事也是文献无征的。晚近以来,苏州蜜糕品种增多,有百果蜜糕、清水蜜糕、喜庆蜜糕等。

喜庆蜜糕色泽玫红,长方条形,彩盒包装,糕面或盒面上覆盖着印有“喜庆蜜糕”或“百年好合”字样的红纸,作为喜庆人家必备的喜糕,故也称和合糕。光绪初,夏传曾在《随园食单补证》里说:“蜜糕,今苏州犹呼之。缔姻者以为聘礼,富家多至数十百匣,匣以红纸为之,与小瓶茶叶相称,女家受之,则以分赠戚族,以为喜意。”旧时稻香村、叶受和、赵天禄等店家承按订货,送糕上门,并当场开切、称量、包装。

绿豆糕,乃清凉消暑的夏令佳品,端午节前后应市。有荤素两类,味分玫瑰、枣泥、豆沙等,糕形小巧油润,内嵌馅心,印纹清晰,故显得格外精致,特别适宜碧玉小家女作为茶点小食。甪直所出绿豆糕尤佳,乾隆《吴郡甫里志》卷五称为“里中佳制”之一。

松糕,因色泽嫩黄,又称黄松糕,为最常见的苏式糕点。吴江盛泽所出松糕颇有盛名,咸丰九年秋英国人呤利去盛泽采办蚕丝,在那里吃到了松糕,留下深刻印象,他在《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中特记一笔:“我特别记住了盛泽,因为我在这里吃到了中国最美味的松糕。”松糕的主要原料是米粉,粳糯相合,以糯为主,求粗不求细,蒸制时拌以赤糖,加糖腌猪油和胡桃肉,中夹赤豆沙,讲究一点的,糕面还嵌以松仁、瓜子仁、玫瑰花、桂花及红绿丝等,放入方形蒸笼内,用大火蒸,出笼时,软糯宜人,香甜可口。如将松糕放在通风罩篮里,多日不会变质,可随蒸随吃。李渔《闲情偶寄》卷五说:“糕贵乎松,饼利于薄。”由松糕之制,即能领悟笠翁的旨趣。

豇豆糕,以面粉、豇豆为原料,加赤砂糖、糖桂花、薄荷末等制成,其味独绝,为苏州糕团中绝无仅有。

油汆团,也称油墩,始产于吴江黎里,市上有售,家中也可自制。油墩需选用精细糯米粉,加水揉捏,至韧而不散,然后搓成圆形,包入馅子,用滚油汆制即成。馅子常见有豆沙馅、全肉馅,考究一点的还用猪油、白糖、松子、桂花等调制而成,色泽金黄,外脆内糯,香味沁脾,鲜肉馅者含卤汁,为秋季大快朵颐之物。

粢毛团,苏州冬令名点,制作时粉团外粘以糯米,蒸熟后米粒饱满,状如芒刺,故吴人称为刺毛团,分甜咸两种,甜者以豆沙作馅,咸者用鲜肉作馅。

炒肉团,苏州夏令名点,用精细糯米粉作团,馅以鲜肉为主,辅有虾仁、扁尖、金针菜、黑木耳等,中有卤汁,外形似小笼包子,其上微露孔隙,能见馅心诸色。

糟团,以横泾所出最著名,相传始制于光绪三十一年,时里中有女名邱三伯者经营小吃,生意不景气,就改制甜食糟团,加赤砂糖、蜜猪油、新上市的香糯、新摘下的桂花等,滋味独异。应市的那天,正好吹北风,糟团浓郁的香味,传至近处的义春园书场,听客循味而来,纷纷解囊,吃后赞不绝口,从此邱家糟团远近闻名。

青团子,在江浙间流行久远,袁枚《随园食单·点心单》记道:“青糕、青团,捣青草为汁,和粉作粉团,色如碧玉。”用于做团的青草,各地不一,或用艾叶,或用菜叶,而昆山正仪用一种名为酱麦草的野草,相传晚清时里人赵慧发现并用之于制团,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制销历史。正仪青团子葱绿似碧玉,油亮似翡翠,清香扑鼻,能存放七天之久,不破不裂不硬不变色。正仪有南市周金宝、北市金仁源和文魁斋三家糕团店,均以青团子著名,选用上白软糯米,馅心有百果、豆沙、枣泥,并嵌入水晶般猪油一小方,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满口清香。

闵饼,吴江同里特产。嘉庆《同里志》卷八记道:“闵饼,一名苎头饼,一名芽谷饼,在漆字圩,出闵氏一家,筛串精而蒸煎得法,为同川独步,著名远近,已百馀年,康熙初年、乾隆十二年县志载入,有此苎头饼之名。”其实苎头饼久已有名,沈周便有《咏苎头饼》之作,诗曰:“檾萌方长折,作饵糈相仍。香剂圆从范,青膏软出蒸。女红虚郑缟,士宴夺唐绫。我有伤生感,临餐独不胜。”《吴郡岁华纪丽》卷四说:“麦芽饼色碧,用青苎头捣烂,和麦芽面、糯米粉,揉蒸成饼,以豆沙脂油作馅,甜软甘松,实山厨之珍味。新夏,人家争以携馈亲友。田妇亦以之饁饷亚旅,为耕锄之小食,亦谓之苎头饼。同里镇闵姓善制此饼,他处莫及,俗称闵饼。”闵饼的配料和蒸制方法有独到之处,秘不外传,而选用上等糯米粉和闵饼草嫩叶,则众所周知。所谓闵饼草,就是一种野生白苎,叶圆形,面青背白,中医称之为“天青地白草”,可以入药。闵饼以豆沙、桃仁、松子仁、糖猪油作馅心,为扁圆形,黛青色,光亮细洁,入口清香滑糯,油而不腻。一九二八年前后,同里人曾合资在上海三马路开设大富贵闵饼公司,受到普遍欢迎。惜其制法,今已失传。

麦芽塔饼,类乎苎头饼,惟用油煎之而成另类,吴江、昆山、太仓等地都有。蚾叟《盛泽食品竹枝词》咏道:“节令时逢食品多,饼师手段竟如何。南郊今日方迎夏,粉饵和同新麦搓。”说的就是麦芽塔饼,也称麦芽塌饼或立夏塌饼。苏曼殊游吴江,特别喜欢吃,范烟桥《茶烟歇·苏曼殊与麦芽塔饼》说:“麦芽塔饼,他处人都不解为何物,盖吴江民间之自制食品也。以麦芽与苎(俗称草头)捣烂为饼,中实豆沙,杂以枣泥脂油,其味绝美,既无饾饤之病,又少胶牙之患。常人能下三四枚,已称健胃,而苏和尚能下二十枚,奇矣。所谓塔饼也者,言可以叠置而不黏合也。春日田家有事于东畴,每制之以饷其佣工。童时观春台戏,吃麦芽塔饼,拉田氓话鬼,承平之乐,不知世变为何事。今伏莽遍地,农村荒落,不敢再作此想矣。”做麦芽塔饼,正是桃花流水鳜鱼肥的时候,先将苎草(也称将军头草)榨出汁来,和在大麦粉和米粉里,馅用的是细豆沙和桂花白糖渍过的猪油丁,大小仿佛青团子而扁,做好后放在油镬里煎,煎得两面焦黄即可,吃起来又甜又糯,清香四溢,难怪曼殊和尚口馋如此也。

闵糕,即吴江平望薄荷糕。道光《平望志》卷一记道:“薄荷糕,以粳米水浸数日,碓粉和白糖入甑,甑底用薄荷,同蒸熟,亦能耐久。闵姓造者佳,又有杨姓者。乾隆乙酉年,高宗纯皇帝南巡,浙江巡抚熊学鹏曾备以充御膳。熊为书‘雪糕’二字赠杨。”注引汪璂诗曰:“莺脰湖边春瀁漭,红栏雪浪浮孤舫。停桡为问闵家糕,照眼生花璧玉晃。薄荷舌底涌清凉,扑面江风海雨香。一滴中边蔗和蜜,软匀滑饱快初尝。我闻佛说供养乳汁美,钵里莲开功德水。兰浆桂露浸吴秔,玉碓金杵劳月姊。君不见薰莸同器飞蚊乐,肥牛割炙屠门嚼。娈童歌妓闹如云,蜂屯蝶恋纷驰逐。何以水米交成滋味永,冰轮印出秋珪玉。携归赠我素心人,意淡情长趣弥足。清言茗战牙颊芬,相逢漫遣斟醽醁。片片真疑贝叶经,高斋拟伴瞿墨读。”又引金粟《逸人逸事》曰:“嘉禾张生芑堂至平望,市闵糕一甑,馈龙泓丁征君,征君以奉母,作歌略曰:‘闵姓名糕深雪色,到眼团团秋半月。张生携馈登我堂,径尺浅浅疏筠筐。镵花绛纸相掩映,招人榜子看几行。兰馀斋专殊胜寺,久专此斋别无房。慈眼倚桯见莞尔,婆娑鹤发神扬扬。淡然无味天人粮,黄庭有语义允臧。老人食之寿而康,感生之馈足慨慷。揽笔作歌嗟学荒,独立矫首风吹裳。’逸人录歌一通,付市寿梓。今市闵糕者,人人得读征君歌矣。”这也是久远的事了,所谓“招人榜子”者,即广告也。

斗糕,原料是粗磨米粉,馅心有白糖豆沙、玫瑰糖浆、薄荷糖浆等,很受顾客欢迎。朱大黑《斗糕大王王巧生外传》记抗战前后富仁坊西口斗糕大王的制作:“斗糕大王工作有序,台面干干净净,动作利索,竹匾里盛粉,蚌壳爿就是量具和工具。只见他在斗糕模子里垫一片打了几个小洞的铜皮,再用蚌壳爿匀上些米粉作垫底,然后用刮刀把馅刮进模子,再用米粉垫满、刮平,就可蒸煮了。蒸糕的壶只有壶口,没有壶嘴,把模子往口上一放,蒸气从下而上,就起到蒸煮的作用。模子上可以再叠模子,能放三四层,只要不停地翻换,斗糕自能蒸熟。待到香气四溢,把模子里的糕反拍在白毛巾上,用粽箬衬着,送到顾客手里,一个个欢天喜地地捧着斗糕走了。”

海棠糕,状如海棠花瓣而得名。此糕由来已久,咸丰兵火前已脍炙人口,潜庵《苏台竹枝词》咏道:“绣带盈盈隔座香,新裁迷语费商量。海棠饼好侬亲裹,寄与郎知侬断肠。”民国时期,海棠糕以玄妙观内赵永昌小摊为有名,用铁制模型烘翻出来,嵌入几块猪油,抹上一层糖油,既香又甜,引人入胜。

梅花糕,制法同海棠糕,海棠糕为甜点,梅花糕则有甜有咸,甜的用豆沙馅,上面洒些红绿丝,咸的用鲜肉馅。梅花糕形状上大下小,与梅花并无相似之处。

盘笼糕,吴江盛泽传统名点,已有百年以上历史,《申报》曾撰文介绍,饮誉沪上,畅销苏嘉湖,创始人金顺观,有“金顺记”招牌。制法是用铜皮将蒸笼分隔内、中、外三圈,精白糯米粉里拌入白糖、猪油、红绿丝等,浅浅装满蒸笼,上灶以大火蒸透,揭开笼盖,甜香扑鼻,因糕心出笼形圆如盘,故以得名。当年盛泽丝号、绸庄、牙行鳞次栉比,商船塞满市河,往来上海、苏州、嘉兴的客商都要买点盘笼糕,作为馈赠亲友的礼品。

橙糕,常熟传统特产,相传翁同龢曾带入京中供德宗品尝。每当橙黄橘绿,应时而出。《苏州小食志》说:“橙糕,向日各糖店有楂糕,而无橙糕,惟观前采芝斋有之。每当九十月之间,新橙成熟,色灿烂如金,不久而橙糕上市矣,色黄而香,味甘而酸,食之口颊生芳,大可醒酒。”

其实,苏州诸肆都有橙糕,惟以采芝斋所出最佳。夏传曾《随园食单补证》说:“橙糕,制与楂糕同,惟橙味太甜,不若楂糕之隽爽也,苏州有之。”

橙糕用新鲜橙橘为原料,加蜜饯、冰糖精制而成,外观有橘红、橙黄两色,香味醇厚,甜中微酸,入口而化,并有平肝、理气、开胃、健脾的药用功效。

定胜糕,色呈淡红,松软清香,入口甜糯。做时用糕模,将米粉放入模内,一般用豆沙作馅。旧时盛泽风俗,亲戚往来,都以糕点相馈,女子缔姻称为受茶,例以定胜糕用红绿色题吉祥语于其上,送往男家。沈云《盛湖竹枝词》咏道:“籹粔餦餭馈送劳,四时熟食亦堪豪。东邻有女茶新受,红绿忙题定胜糕。”城中所制,旧时以稻香村为最佳。

同类推荐
  • 中华国学经典(对联楹联)

    中华国学经典(对联楹联)

    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资治通鉴一日一读

    资治通鉴一日一读

    《资治通鉴》向来被视为辅佐统治、提供政治智慧的“帝王之学”,是中国自宋代以来历代皇帝的必学科目,也是今日为官从政者案头必备的历史参考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参照这面历史的镜子,可以练就看破成败的眼光,养成敏锐的世情嗅觉,让我们跳出人性的盲点,不再跌入历史的覆辙。历史是最不该被忽视的智力资源。关于今人面临的竞争、成败、取舍、抉择等生存问题,过去的时空中早就有过相关的案例:终南捷径、东山再起、狡兔三窟、择木而栖……破解尔虞我诈的政治权谋,领略对抗性的精英思维,悠悠青史,无疑是国人最可宝贵的阅历。
  • 思想课堂-经济笔记

    思想课堂-经济笔记

    为你的头脑镀金,为你的思想导航。思想笔记系列丛书包括:道德笔记、典籍笔记、婚姻笔记、家庭笔记、教育笔记、经济笔记、科技笔记、历史笔记、伦理笔记、论爱笔记、美学笔记、民俗笔记、农业笔记、情感笔记、人生笔记、人物笔记、人性笔记、儒学笔记、商业笔记、社会笔记、文化笔记、文学笔记、心灵笔记、修身笔记、养生笔记、艺术笔记、语言笔记、战争笔记、哲学笔记、自然笔记。
  •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

    本书反映了犹太民族的形成发展,赞颂了犹太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这些美丽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是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曾给无数的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提供无穷的灵感与启迪,至今仍有极高的阅读价值。是生活亚、非、欧三大洲交界处的古代希伯来民族数千年历史长河中集体智慧的结晶。
  • 诗话花草

    诗话花草

    本书主要选取了部分名花异草加以抒写,共有三十九节组成,大致分为名花和异草两部分。用优美的笔调、丰富的想象,对所选取的花草逐一描写,其中大量引用了诗人们吟咏花草的诗章,从古至今、十分丰富。文中还穿插了不少有关的逸闻趣事,生动有趣。
热门推荐
  • 凡墙都是门

    凡墙都是门

    收陈染的9篇小说,5篇散文。《与往事干杯》是陈染的成名作,《无处告别》为代表作,其余属新近时期的佳作。陈染小说的主要特点是以散淡的眼光看取散漫的性情,以优雅的文笔抒写高雅的灵魂。这种风格坚守至今,但人物渐近日常化,叙事更趋散文化。
  • 迪迦奥特曼传奇

    迪迦奥特曼传奇

    这是一个关于迪迦奥特曼的故事,里面有许多奥特曼是他的伙伴,奥特曼的力量是无穷的,奥特曼也是我们的英雄,请看我的小说。
  • 梦回三国成奉孝

    梦回三国成奉孝

    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个宅男突然穿越回汉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并且附在了20岁郭嘉的身体上。他将上演怎样的三国传奇,与曹操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与红颜知己又有哪些割舍不断的爱恨情仇,与爱子郭奕又有哪些意想不到的故事呢。在这里,除了历史政治,还有爱妻、家庭、亲情、友情的全面展现,古代与现代的意外糅合,给你带来一个全然不同的三国世界。
  • 初春绮梦唯忆晴天

    初春绮梦唯忆晴天

    她把命运寄托在晴天娃娃身上,他把命运寄托在她身上,他希望,能永远守护她,永远给她晴天般的微笑.....
  • 华璃谣

    华璃谣

    身为安王嫡女,皇上亲封的一品郡主,太后养女的女儿,沈华璃可谓是捧在手心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养的性格叫一个乖戾。作为皇上的七皇子,皇后嫡出的楚王,还有一个做太子的胞兄,顾澈的性格那是一个易燃易爆。偏偏一碰到她,顾澈就从一头虎变为没了爪牙的猫。
  • 穿书成了大佬的白月光

    穿书成了大佬的白月光

    【1V1】 娱乐圈小透明江禾莞终于接到了一个由小说改编的电视剧资源。 但是,她死都没想到她会穿进这本书里,并且成为了自己本该要演的角色——恶毒女配。逆袭?打脸?跟女主斗智斗勇?不好意思,她都没兴趣。江禾莞以为只要自己安安分分,就可以活到结局。但她却忘了,原女配有一个为了女主即将要和自己离婚的老公。 反正早晚要离,不如她来助攻一把。某位沈大佬边磨着刀边咬牙切齿道:离婚?江禾莞,你再说一遍?江禾莞:大佬,你余生需要的是一个能让你开心的女人,而不是我这样一个能把你美哭的花瓶。沈大佬:可是莞莞,你需要一个强壮的男人。江禾莞:??大佬都是这样的吗?开车的骚话张口就来? 【书名寓意:女主在穿书后慢慢变成了大佬的白月光,而不是直接穿书到了白月光身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御妖师GO

    御妖师GO

    在这充满神奇梦幻的妖灵世界,人们与妖灵共同生活,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战斗是永恒的主题,而善于指挥妖灵战斗的人类,被人们称之为‘御妖师’!
  • 不折不扣地执行

    不折不扣地执行

    每个员工都必须具有不折不扣的执行力。因为,打折扣的执行,等于没执行;而执行不到位,早晚要“失位”,只有不折不扣地执行才会受欢迎。然而,无论在什么行业、无论到什么地方,我们总是能发现许多投机取巧、逃避责任寻找借口之人。《不折不扣地执行》围绕“不折不扣”这个主题进行了深层解读,提出了诸多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具体的操作措施;并结合生动的案例,从不同侧面分析员工在执行中的种种做法,帮助员工明确执行对自己以及企业的重要性,并对员工在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做出引导、给出好的解决方案。这是所有员工完美执行的指导手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