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04300000007

第7章 服装有人这样卖(6)

6.老板娘要年赚百万,那么8个月里每个月得赚12.5万;一个月不按30天计,按25天计比较合理一些,那么,老板娘每天要赚5000元。每天卖1087件衣服,分摊到30位小妹身上,则是36件/人。这个数字不算多,我所知道的在2009年11月南方天气转冷的一周内,深圳龙岗区有一个人摆地摊卖木棉湾的长袖,卖出1300件左右。

7.一天出一千多件货,就算一年365天每天都这样,年出货量也不到40万件。40万件的出货量不少,但在木棉湾,这个老板娘还不到出货量最多的那个级别。

8.按4:6的比例,30位小妹总共就能赚上150万元,一年工作8个月,平均每个月赚6250元,年赚5万元,无论是总收入还是工作时间,小妹都比普通白领强多了。

9.每位小妹一天卖36件衣服,一个月25天,就是900件,老板娘在出厂价与批发价之间就赚了1800元。这笔钱,小妹的底薪、租房费、管理费、物流费,以及有可能出现的地摊管理费等,全出来了。所以说,老板娘的一百万是纯赚的。

这一百万元只是推算的假设,实际上老板娘一年赚一百几十万元,与她合作的小妹实际人数是33人。

投资小,门路多,一两年工夫能赚上几十万、一百万元的,对于草根来说,不能不算是一种商业传奇。这也是促使很多行外人士想投身服装业的最大诱因吧!

话又说回头,作为已经投身服装行业的普通经营者,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市场环境和经营难题,要怎么做才能避免“十做九亏”呢?

超市里面也有服装及与服装相关联的货品卖,特价衣服、内裤、文胸、袜子,等等。这些产品的运作,跟超市里的矿泉水是一样的。

超市里的服装类货品,由经销商供货,商场扣点,点数15—35不等。

这些货品,大部分作为特价货品,但仍然包含有60%左右的商场扣点和经销商利润在里面。

内裤、袜子的地区代理,可以凭借资金的实力以代销的形式,把货品放到代理区域内的超市、大卖场销售。他们一个代销点铺2000—4000元的货品,然后是补货多少结多少。按200个代销点计,代理商需要铺货60万元左右。每个点年平均营业额2万元,总共就是400万元,按30%的毛利计算,代理商盈利120万元。

浙江那边的商人一般以个人的名义来操作这样的商业模式。他们做的货品棉服和羽绒服都有,但对外都说在卖羽绒服。2006年,50元可以拿到很好的棉服,150元可以拿到不错的羽绒服,同类货品,拿货价相差不大,但他们都会分多个不同的价位来销售。像羽绒服,卖888元、688元、388元、268元的都有,以迎合消费者不同的消费心理。羽绒服耐卖,不怕库存,基本上拿出几十万元做这样的生意,短短的三四个月能赚上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

我做大卖场时,每逢八九月份要接待十几位从浙江过来的商人。他们在大卖场租几排货架,交租金、押金及入场费,10月份上货,一直做到春节前。每家卖场上货架的货有200件左右,备货约400件,货品总额5万元左右。缺货再从仓库调过来。自己请人销售,卖场收款,月结。在超市里的话,是扣点的,不交租。

这种生意在2006年之前很好做。后来,好多大卖场和超市都同时跟浙江商人签合同,造成一个商场有两家人做大众羽绒服生意的局面。2008年,我叫一位浙江商人过来签合同,等了半天都不见人,后来他来电话,说超市已经签有做羽绒服的了。我说不可能吧,为这事我都跟商场交涉过好多次。他说商场门口的宣传栏上有招羽绒服营业员的广告,广告上联系人的电话是他老乡的。

有的商场,甚至签两份合同,超市部一份,百货部一份。部分浙江商人刚性十足,发现这种情况,马上将自己的货品下架,打包走人,连押金也不要。

这种做羽绒服的模式,跟前面说的迁徙式地摊、低层次的“博览会”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做阶段性的生意,找一年中服装生意最旺的时段来做。在淡季的时候,投入大回报小,不如将精力投入其他更赚钱的行业。

服装生意真的要一年四季都守着做吗?答案是否定的。一些做羽绒服、做皮草的工厂,也想直销自己生产的货品。海宁的一个工厂老板在成都和余姚各开一家店,秋冬卖自己的皮衣,到了夏天不知道卖什么,结果一年不到就不做了——亏了四十万。北京的一个老板,几个卖场,七八月份开始卖羽绒服卖到次年二月,夏天就把场地租给别人卖衣服。他计划从2012年开始,自己做夏装,经营自有品牌,加工贴牌或市场采购贴牌。有的则采用浙江商人找大卖场合作的模式,找很多的店铺合作,盈利十分丰厚。

再看看菜鸟是怎么避免“十做九亏”的。小张和小李都是服装菜鸟,2010年初在佛山同一个商厦里租下店铺。大众服装商厦有近千个服装店铺,消费者有太多的对比,如果经营得不好,生意会很差,反之生意会很好。2月份是淡季,小张的店铺赚了三四千元,算是不错的业绩,但她仍有很强的危机感。整个商厦,大部分商铺的业绩都不如她们,可她俩从不跟这些店铺作比较。她俩总是跟商厦里经营得最好的店铺作对比,老是在想:为什么别人的生意那么好,我应该怎么做才能超越他们?

这是做生意的一种态度,她俩虽然都有很强烈的成功欲望,但不浮躁,不急功近利。

佛山离广州、虎门很近,很多商户习惯于常规的进货渠道,即从广州沙河、十三行、站西和虎门富民、大莹、黄河等市场进货,结果是大家卖的货都差不多,卖不起价。小张和小李认为,这样做生意,没有赚头,不如不做。她们到深圳笋岗仓库、布吉美好(已拆掉)、广州昌岗、广州石井等市场淘一些库存尾货,或作为特价促销款,或作为提高单品利润款。整个夏季,周边很多做了五六年服装的老手都不赚钱,甚至亏钱,她俩都赚钱。

小张和小李并没有因此而满足。商厦里面有一个店铺,做的是小品牌,有其独特的风格,很少有撞款的现象,即使有撞款,大多数消费者也认这个牌子,所以既卖得起价,也卖得起量。于是小张和小李都分别找小品牌来做。2010年,同商厦的服装店铺,不敢说是“十做九亏”,至少是“十做五亏”,但她俩是赚钱的,而且赚得比绝大部分商铺要多。

服装生意是一种职业,小张和小李无疑是很敬业,也很专业的。常常碰到店主说“初期不赚钱都可以,当作是一种锻炼”,我认为这是很不敬业的做生意态度。就算是锻炼,包括心理状态,也要进入实战,即一开始就要定位为赚钱。尽心尽力了,当出现最坏的结果时,仍在心理可承受范围之内,这时再以“不赚钱,但锻炼了”来宽容自己。如果一开始就将心态定位在“不赚钱都可以”,就很难进入实战状态,锻炼的实际效果不大。

此外,方法和路径也很重要。在深圳航空公司上班的赵先生,2010年上半年一直想辞职回东北做批发或开临街小店。辞去月薪过万、待遇优厚的工作,进入一个陌生的行业做生意,是很不成熟的冲动行为,所以我一直引导赵先生先兼职热身,当生意盈利达到薪水的4倍以上再考虑辞职。

赵先生在深圳上班,有条件经常逛笋岗仓库和木棉湾这两个市场,淘合适的货回东北,家里人摆摊销售。木棉湾的货很低档,也不时尚,但赵先生为避开选款眼光差的短板,就主打这样的货品,瞄准低端市场。这些货均码多,码数对东北人来说偏小,但赵先生通过多逛市场,他找到了三家做工不错,可以特地为他做码数大一点的厂商合作。2010年,赵先生做了四五个月的生意,每个月纯利都有五六千元。

初次试水成功,赵先生对未来的服装生意信心十足。这样的信心,是建立在已经入行的基础之上,不是盲目的。2011年3月份之前,他囤了三四万件短袖和长袖。他认为中低档的基本款不易过时,而面料成本和加工成本都涨声一片,囤得越多,赚得越多。

赵先生2011年的目标是,进货10万件,争取1年销售出去。最坏的打算,压货两三万件也不要紧,明年还可以再卖。

兼职服装生意的盈利有望做到薪水的四倍了,赵先生也没有辞职的打算。上班、做生意都不费心费力的,没必要二选一啊。

服装生意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包括选址、定位、装修、货源、陈列、搭配、销售、营销等多方面,做好每一个细节都能极大地提升业绩空间。服装生意十做九赢,作为菜鸟的小张、小李和赵先生都做到了。你,准备好了吗?

(第八节)看大卖场风云变迁

卖场发展的手法与ITAT大同小异。他们到各地去找人谈判,说自己负责货品供应,对方只要租下场地,装修好即可运营;大卖场的股份由双方按比例分配。他们找供货商谈判,说自己有多间大卖场,要求对方供货,货款先不付或付少量,先卖后结,或定期结算。

服装,是看天吃饭的行业。虽然有“夏装其实比冬装更赚钱”的说法,但更多的人还是把赚钱的希望放在冬装上。冬天越冷,服装生意赚钱的机会越大,这是不争的事实。

2007年冬天,关于武汉市场的服装厂商是否赚到了钱,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很多厂商都赚到了钱——道理很简单,就是因为这个冬天不但比往年冷,而且冷的时间很长。

第二种说法是,他们都没赚到钱,甚至大部分人还亏了钱。武汉的厂商通常是在元旦之前把货走完,而这个冬天在2008年1月份才冷。之前是暖冬,大家怕压货,都急着清货。等持续的寒冷天气到来,棉服脱销,很多零售商找不到货时,那些清货的厂商悔得肠子都青了。

也有很多南方的服装大卖场在这个冬天里亏得血本无归。他们眼睁睁地看着天气一直不冷,有的在12月份开始拼命清货,有的元旦期间就把货贱卖完。等到元月中旬开始,天冷个不停,这些大卖场的老板,看着空荡荡的货架,欲哭无泪,有的连死的心都有。

我的大卖场,在深圳某镇的百货商场里面,2000平方米。之前,我是咬着牙支撑,撑到元月中旬,实在撑不住了,就搞“买100减50”的活动,开始清货。天意弄人,活动的第一天,就是天气骤然变冷的第一天。

不要说我们不看天气预报,我们天天看,一天看几回。之前天气预报说冷空气来袭,十有八九令我们失望。人家说“信天气预报,不如信母猪上树”,不是没有来由的。

发出去的宣传海报上,说活动搞到大年三十,想撤都没辙。活动对我来说,利润很薄;对消费者来说,很划算。加上天冷,又临近过年,每天营业额都有两三万元,星期天差不多能做到10万元。不到10天,就没什么货卖了。积压3年的保暖内衣,被抢得连渣都没有。后来,因为供应商够兄弟,人家空运过来的货,分得400套。这些货,虽然只有两个码,但也是没几天就走完。就算没什么货,年三十前的一个礼拜,每天也能做4万元的营业额。过完年,货架都空了。

当时的环境,我就算不搞活动,也一样能把货走完,而且可以多收三四十万元。这些钱,虽然没赚到,但比起在元旦及元旦之前就把货清完的大卖场,已经非常不错了。

那些不太懂服装生意门道的,或之前生意不好、清货也清不动的大卖场,在这个时候,反大赚一把。

2008年的冬天比2007年的要暖和一些,但是,在大多数服装生意人的心里,却是一个非同寻常的“寒冬”,尤其是珠三角一带,受到国际金融风暴的影响比较大,工厂裁员、倒闭,外来人员减少,消费低迷,再加上服装零售业上游供应链银根紧缩,服装大卖场关门的就有数百家之多。倒掉的大卖场,商场再招商,零月租人家也不敢进;没倒的,商场不是减租就是免租。

服装大卖场的倒闭,对批发商的打击很大。大批服装批发商做不下去,又拖死了不少服装加工厂。

惠州银基商贸城,档口空了很多,昔日的黄金旺铺,都有转让或招租的广告,3年两万元的租金都无人问津。像虎门富民时装批发城,以前多么风光,10多平方米的档口,月租从几万元到十几万元不等。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到经济回暖前,只有档口不做的,没有档口新开的。那些做不下去的档口,反正空着也是空着,业主就来个零租金出租,搞得另外的档口被迫减租,且一减再减。要是不减租,商户宁愿不要押金,也要搬到那些零租金的档口。做生意图的是一个熟和一个稳字,业主减租,商户也就算了,不搬了。

2008年10月中旬,我和朱老板一起喝茶。朱老板眉头紧锁,脸无血色,连说话都很吃力。他之前有5家大卖场,上半年倒了2家;9月份,又有一家地下铺因为消防不过关,被迫关门。这样,5家大卖场200万元的货、150万元的债务,全部压到剩下的2家大卖场上。这两家的生意又是十分惨淡,搞促销活动都没有多大用,压力非常大。2009年春节前,朱老板跑路了。

2008年,珠三角有几十个大卖场的老板跑路。

几年前,商场或地下铺的服装大卖场门槛很低,交点进场费、押金就行。装修和货架的钱,都是先付一点,剩余的开业以后慢慢给。货源方面,有做大卖场生意的批发市场,像惠东银基商贸城、石龙西湖批发城等,2万元的现金可以进到20万元的货。当然,进货价比现金进货要高,批发商要将利息、追收货款的车马费,以及可能出现跑路的风险都计算在内。

有人问我,跑路的大卖场老板那么多,批发商为什么不把钱捂住,不做这门生意?

是的,跑路的事情时有发生。要弄明白那么多批发商乐此不疲地做这种铺货的生意,得看看批发商的风险有多大:

一个批发商,一家大卖场一年做货2万元,100家大卖场就做货200万元。他们的毛利控制在20%—30%之间,按25%计,就是50万元。所有的大卖场,每家铺货1万元,就是100万元。这100家大卖场,一年有10家跑路,刨去10万元,那么他这一年还有40万元的毛利。对于单家大卖场来说,每一年做货2万元,5年做货就是10万元,那么批发商赚到的毛利就是2.5万元。对于任何一家大卖场,做了5年就跑路的,批发商还是存在1.5万元的毛利。

前几年生意好做,大卖场一家接一家地开,跑路的极少。近两年环境不好,跑路的人才多起来。

数以千计的服装零售店铺来提货都是拿现金的,有些批发商还兼营零售,这些都是稳定的收入,他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大卖场这个更大的市场搏一搏?

再举个例子,某位先生很有钱,如果他高息放贷,就是违法,但是他投资服装,做这种铺货生意,赚的毛利再高都是合法的事。而且不管这位先生所投资金的来路如何,经过服装生意这么进进出出,不正当的也变成正当的了。

同类推荐
  • 关键在于落实全集

    关键在于落实全集

    本书从多个方面诠释了如何做到落实,点出落实在现在社会的应用,为有效落实提供了建设性的意见。
  • 中小公司的金字塔原理

    中小公司的金字塔原理

    本书对如何创建和发展中小公司作深入分析,从金字塔的最底层也就是创建公司的第一步开始,从六大层面逐层分析介绍,论述中小公司如何生存发展的问题。
  • 大捐赠者传奇

    大捐赠者传奇

    《大捐赠者传奇》像一部纪录电影,用一个半小时的片长讲述了一个跨越半个世纪的故事。在这部电影里,作者将聚光灯打在了私人基金会这群“从不需要接受公众监督”的社会恩人身上。这些传奇性的捐赠故事,让我们嗅到了这些富甲一方的豪门显贵身上凡人的味道,感受到他们捐赠时的爱与愤恨、渴望与恐惧、罪恶感与虚荣心,也让我们透过慈善机构庄严堂皇的外表,窥视到它的内部运作。
  •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本书主要用作国内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专科)教育的教材,同时,也可作为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资料和参考,或供管理人员自学使用。全书共十章,包括绪论、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人员招聘、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培训与开发、职业生涯管理、劳动关系管理和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等。本教材充分体现应用实践导向,注重知识结构的全面性、编写体例的新颖性和内容素材的前沿性。
  • 三十六计演义

    三十六计演义

    “三十六计”是中华民族智慧之花结出的硕果,集中历代“韬略”、“诡道”,从统军作战到治国兴邦,从兴办企业到商业经营,从人际交往到体育竞技,无不蕴涵三十六计的谋略,书中不少计名、语汇妇孺皆知,吟诵如流。从古至今,无论帝王将相,还是凡夫俗子,无不倚重智谋计策去达到预定的目的。本书按照“三十六计”的顺序,对其进行阐释,并以清新的文笔,动人的情节,讲几则故事,介绍一种计谋,议论一点道理,便于读者理解其中深邃的思想,并从中获得教益。
热门推荐
  • 裁决武威

    裁决武威

    康涵在一个魔法昌盛的圣元大陆,仙法,实力,家族势力共存的社会中,崛起了一个翩翩少年,自身的刻苦,巧合的机遇,在受到挫折打击后终成大器,成就一代仙果。在面对亲人,朋友的离去中惨痛悲伤,在面临敌人狠辣出手时表现的仁慈内心,让我们共同诠释这少年的成长拼搏之路!!!(圣元大陆修仙分为先天境界,后天境界,世传境界,国传境界,神传境界,天传境界)
  • 废材邪尊

    废材邪尊

    他是一个无赖纨绔,却拥有人人艳羡的世家!他被认定为练武废材,身体却封印着神秘的力量!他长着一张妖孽般的俊颜,却屡遭美人调戏。他的桃花运旺盛到令人发指,却唯爱一人!他绝对是睚眦必报好少年!敌人也好、情敌也罢,前提是别触碰到我的鳞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精分的迷惑日常

    精分的迷惑日常

    打算这本主打甜文,网文是爱好,更新不定请大家理解。
  • 红豆相思泪

    红豆相思泪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 葫芦寻仙记

    葫芦寻仙记

    万古悠悠,岁月流逝。当历史的真相掩盖在了岁月的尘埃里,当一翻江倒海的仙人已经成为了传说。一个来自未来的灵魂,穿越到了一株葫芦藤身上,当其得知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仙存在时,这株拥有着后世灵魂的葫芦藤就定下了修炼成仙的大愿。他能成功吗?而他的到来又会为这个世界带来怎样的变化?揭开怎样的秘密呢?让我们敬请期待【葫芦寻仙记】为你带来的精彩,一切答案尽在其中。让我们一起启程吧,与葫芦去征伐仙道吧。
  • 穿越之民国与你

    穿越之民国与你

    本文又名《与你共度的那些时光》倘若我知道醒来会穿越到民国,前一晚上我一定要熬个通宵!倘若我知道一步行差踏错会造成这一辈子挥之不去的噩梦,我一定巴不得坐在轮椅上动弹不得!倘若我知道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要遇见你,那我只能说:干得好极了!
  • 重生过去变成猫

    重生过去变成猫

    诺比常说浊世浮沉蒙蔽了他的慧眼,所以他想做一只猫,偶然有一天被上帝听到了,上帝:“好的满足你”(纯日常轻松流,修不修真你们决定。)
  • 降服霸气千金:校草,你赢了

    降服霸气千金:校草,你赢了

    她是千金二小姐,背景令人闻风丧胆,活泼开朗的她不想继承父亲的产业,一直在逃避。他是学校的高冷校草,但在她的面前却是个恶魔校草,喜欢和她开玩笑。她第一次遇见他,他迷住了学校的女生,第二次遇见他,居然和他拿中了同一瓶水,第三次遇见他,他在跟踪她。天哪,这是要亡的节奏?这男的绝对不能靠近,但结果却没有她想的那样,一次次的遇见也让她在学校出名了。他和她的相遇,是美好还是悲伤,家族背景的不同,会让他们经历许多的坎坷,但是那些坎坷,却让他们爱的更深。一场校园恋爱…………
  • 惜缘你是我的朱砂痣

    惜缘你是我的朱砂痣

    前世今生,缘起缘灭。妍汐,对不起,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