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5300000015

第15章 收藏之前(1)

旱地拔葱,自学成才

梅 辰 每个人的爱好一般来说都是有原因的,比如家庭影响、环境因素等,您呢?

马未都 我的祖上没人写小说,也没人玩古玩,我完全是旱地拔葱,自学成才。我觉得我喜欢古玩有点与生俱来,我很小就喜欢这东西,我对新的东西不是特别有兴趣,对旧的、过去的东西很有兴趣,我觉得这可能源于我们那个时代的教育。

我1962年上小学。我们那时候所受的教育不怎么完整,完全是一种政治程式化的教育,比如我们学的语文课中都带有政治的灌输,我们中、小学的教育中都没有美学教育。我上小学的时候没有美学课,撑死了有个画画的课,也只是让你画个五角星、红旗什么的。我不记得我的小学课本里有唐诗什么的,即使有也就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之类最具政治色彩的诗。我们那时更多的是政治教育,而不是知识教育。我想我们小时候所受的教育是不希望你知道更多的历史知识,不像今天是希望你更多地知道历史,因为当时整个社会的观念都是破旧立新。你现在看“文革”的纪录片还能看到六六(1966)年破四旧时砸文物、砸东西的场景,我们那时候是旧的东西知道得越少越好。

梅 辰 1962年是“文革”前,政治色彩不会太多吧?

马未都 也还是比较政治化的。

1966年,我上小学四年级时“文革”开始了,在我们刚开始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时候我们就彻底不学习了。可能是因为过早地辍学反而使我们能够更早地走向社会,通过社会去学习,于是你的兴趣在哪儿你就冲哪儿去了,也不受学校教育的约束了。

梅 辰 您对历史有兴趣,所以您就自己开始学了?

马未都 我倒没觉得是有意识地去学,都是自然而然的。我印象中六八(1968)年,我在北京看《红卫兵查抄成果展览》,我第一次看到金砖的时候觉得特惊讶,我小时候认为金砖至少是像我们现在看到的砖头那么大,那才叫金砖嘛。看了展览后我才知道所谓金砖才那么大一丁点儿,印象很深。当时也看了很多封资修的东西。

那时我就觉得有些事琢磨不明白,就是人类都是向往美好生活的,可当我们面对过去很美好的生活,比如从过去遗留的精美文物我们就能知道当时人们的生活,我们却采取了一种破坏的态度或者是一种否定的态度时,心里就有疑惑,老在想“为什么是这样?”

其实“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我并不喜欢文物,也并不知道什么是文物,就觉得这个东西很奇怪:“为什么它会引起很多人巨大的仇恨?”因为过去我们都是对人有仇恨,现在为什么对物有那么大的仇恨?我们小时候也有仇恨,比如小孩打架,谁欺负我了,我就恨谁,这都是对人的仇恨,但是人对物有什么仇恨呢?物为什么就侵犯你了呢?不知道。只看见人们咬牙切齿地砸东西,把东西都摔个稀碎。同时我也看到很多建筑在拆,在毁坏……为什么?这都不知道。因为那时候还小,没有判断能力。也正是在这个成长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我的世界观。

1969年,我十四岁时离开北京随父母去了东北干校,一所军队的干校,因为我父亲是军人。我在这个封闭的军队空间里待了两年,初一、初二的两年。那两年基本上没上学,尽干农活,虽说后来也成立了学校,连中学带小学都在一块,但也就是天天轰到里边去读读报,基本上是半天读报、半天干农活,没上过几堂课。

1971年,我十六岁时又回到了北京。那时十六岁的孩子跟今天十六岁的孩子是不大一样的。我觉得我们那个年代的孩子非常有承受力,我们的承受力远远大于现在同龄的孩子。我觉得今天很多比我们当时大十岁,也就是说今天二十六岁的青年人都没有我们当年的那种承受力。现在的人对超体力劳动的承受力、对困难的承受力以及对待挫折的心态都比较脆弱,一遇到事儿就先瘫了。(梅:个别脆弱的人才这样)

梅 辰 您那时的承受力来自于超强度的体力劳动?就像劳改犯是通过超强度的劳动来改造思想。

马未都 我们那时的体力劳动倒没有太超强。我觉得这种承受力、意志力主要是来源于社会的一些看法。我曾经在央视做过一期教育节目,很多家长、包括主持人都说现在的孩子理想过大,好高骛远,不能脚踏实地等等,我说比起我们与他们同龄的时候,他们的这些理想只能说是小得不能再小了。我们当时的理想都是“解放全人类,让红旗插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理想比他们大多了。我说他们“想上大学、当博士”这算什么大理想啊,小得不能再小了,搁我们当时都不好意思把这理想说出来。

梅 辰 那时候您自己心里真的是想“把红旗插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它是您真心的理想?

马未都 当然是真心的了。所以说一个时代和一个时代人的观念、理想是不同的。我们十几岁的时候跑跑颠颠根本不叫个事儿,你看现在的孩子出个门,父母都很担忧,很紧张,又是准备行李又是准备吃喝。我们小时候谁管你?根本就没人管你,爱上哪儿上哪儿!晚上睡觉挨个儿数数有几个脑袋,够数就OK了。

梅 辰 因为现在只有一个孩子嘛。

马未都 我觉得不仅仅是这个原因,那时候也有独生子女啊,我觉得是社会使每个人的心态坚强或软弱。我觉得我们的民族总体上是一个比较柔弱的民族,历史上我们的民族在遇到苦难的时候都是以柔克刚——“我跟你磨了!”的态度去解决,而不是用硬碰硬的方式解决。明朝、清朝都是这种态度——软化、同化异族。

我们这个民族内心比较复杂,复杂的人就容易表现出柔弱的一面,简单的人都比较刚强。

梅 辰 复杂的人懂得韬光养晦。

马未都 是,你复杂你就知道一个事物有多个层面,你就会从多角度去考虑问题,因此有时候单纯信仰的人就比较坚强,他心无旁骛,一心一意地按照他心中的理想去做。

我们小时候所身处的社会其残酷性是今天的人所不能想象的。所以我就觉得有时我们对待历史就是翻过去了就不再翻过来看。你比如,1966年到1976年这十年间,全国非正常死亡人数,指被殴打致死、迫害致死、自杀等诸如此类的死人事件数以百万计,我们都是亲眼所见啊。我在1966年的时候亲眼看见三个人自杀,你知道看见人自杀是概率非常低的事儿,一般都是听说,真正亲眼目睹的很少。我眼看着人从楼上跳下来……大量的人自杀不就说明了生活的残酷吗!

我认识的很多人,比如刚去世不久的中国历史博物馆(现更名为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俞伟超,他当年就曾多次自杀过。

你见过俞伟超吗?

梅 辰 久闻俞先生大名,但不曾谋面。他在“文革”中多次自杀?

马未都 若干次呢,自杀未遂。他跟邓朴方一样,是自杀未遂。我曾经看过一个有关邓朴方的采访,他说他当时为什么要选择死?是因为“没有生的意义了”,这句话只有他能感受到,一般人是不能感受到人生是如此残酷的。人对生命的渴望是人对生命的一个认知,对他来说这个意义消失了,他说:“我觉得活着和死了没什么区别!”跳下来腿摔断了,他觉得“残废和完整的人也没什么区别!”……这是西方记者在采访他的时候他的回答。令人震惊!

俞先生,我每次和他见面握手时我心里都特别的难过,因为他只有八个手指——两个大拇指没了。“文革”时,他把裸露的电线缠绕在两个大拇指上,准备通电自杀,结果通上电后因为电流强度太大,把他的两个大拇指当场齐根儿就给打飞了,没死成……这是在他几次自杀未遂的情况下又一次的自杀。卧轨,被人给拽回来……几次都没死成,他是真的想死。你不能想象一个人反复地想死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所以我每次见他心里都特难过。

再比如,像我们所熟知的著名作家老舍跳太平湖自杀了;北京大学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夫妇双双服安眠药自杀;著名翻译家傅雷夫妇上吊自杀……你查中国“文革”史那么大量的人都自杀,你就知道社会???严酷性。

我们今天听说一个人自杀都感觉非常地震惊,而且我们今天也很少有人因为政治而自杀,都是为了……

梅 辰 爱情?

马未都 对,唉!怎么说呢……这些人真是……我小时候从来没听说过谁为爱情自杀。

那个时期的社会迫害是不能想象的,我们就是在那样的一个政治氛围中长大的。

曾经是个文学青年

梅 辰 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文学的?

马未都 我从很小的时候就喜欢文学,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的作文曾被老师在学校喇叭里当范文广播过。“文革”时期,十八岁插队时生产队长一要上台讲话,就催着“赶紧给写一个发言稿”。那上面写的全是大话、空话、套话。(梅:“东风吹!战鼓擂!现在世界上究竟谁怕谁!……”)不是,这是歌词,当时写文章特别简单,都是按照一定的套路开场。

梅 辰 “目前全国形势一片大好,我们村的革命形势也跟全国一样大好……”

马未都 差不多。要不就是毛主席教导我们说“……”,引用毛主席一段语录,或者引用毛主席一段诗词,比如毛主席在《忆秦娥·娄山关》里的“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是所有写检查的人必先引用的两句诗,可惜这两句诗从根儿上就给引用错了。因为毛主席在这儿用的“漫道”不是指的漫漫长路,而是说“不要说、莫说”的意思,即“不要说雄关坚不可破,如今我们从你头上跨越过去了”,是这个意思,但当时很多人把它误解为“漫漫长路,从头开始”,写检查嘛用它就正合适了。这就是套路。

链接

毛泽东诗词1935年2月《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梅 辰 那时候破四旧,也找不到什么名著可读吧?

马未都 我在那个时期看了不少有关文学的书,偶尔也能找到一些禁书,比如《红楼梦》、《简·爱》等。《红楼梦》,以前听说过但从来没见过,我在十六岁以前就不知道有《红楼梦》这本书。后来我们部队大院的一个女孩借给我看《红楼梦》,她说是她从家里偷出来的,一回只借我一本,看完一本再换一本。我十六岁时看《红楼梦》,哇,感觉真是天翻地覆一般,“还有这样一种爱情”,感觉特好。

《简·爱》也是别人借我看的,书前面的六七页都烂没了,而且第二天还得还给人家。现在想想一天就看完《简·爱》这简直是不可能的事儿!但那时候我把自己反锁在屋里,那时的窗户没玻璃,都是窗户纸,我把手伸出去在门外把挂锁一锁,谁也找不着我,不吃不喝地看一天。那年我十八岁。

梅 辰 看了《简·爱》、《红楼梦》肯定特向往爱情。

马未都 感觉跟现实差距特大。

梅 辰 您那时有爱情吗?

马未都 没有。我的爱情开始时我大概已经都二十多岁了。实际上我对爱情那种特强烈的感受都来自于文学作品,真看见一个女性反而没有那么强烈,因为真实的人没有文学作品所描绘的那么好嘛!

]

梅 辰 现实中没有颜如玉?

马未都 那上哪儿找啊?我二十六岁结的婚,我挺现实的。

实际上今天再看《红楼梦》,我却不认为《红楼梦》有多么伟大的成就,尽管它是中国的第一小说,又有那么多红学家在研究它,但很多地方它都有模仿的痕迹,受到明代晚期的话本小说,包括《金瓶梅》等的巨大影响。我不认为它到了中国小说登峰造极的地步。我当时看《红楼梦》很多段落到了几乎能背下来的地步,但随着后来阅历越来越多,就不觉得它多么不可逾越了。

梅 辰 我觉得它的艺术价值仍然是中国小说至今无法超越的。改天咱再探讨这段儿。

马未都 我觉得明清小说跟唐诗、宋词没法比,简直就是天壤之别。我觉得中国文学的第一成就就是唐诗,任何其他成就都低于它。我当时是酷爱唐诗。

你读《金瓶梅》吗?

梅 辰 没有。我小时候所受的教育是“它是大毒草”、“好孩子不看,看的都是流氓”。

马未都 那你还跟我探讨什么《红楼梦》啊?你趁早歇菜。

梅 辰 我跟您是从文学的角度探讨。

马未都 从文学的角度探讨你也得有基础啊。《红楼梦》的“爸爸”你都不看,你怎么探讨啊?《红楼梦》是彻底地模仿《金瓶梅》。

梅 辰 您觉得酷爱文学对您后来的收藏有什么影响吗?

马未都 有很大的好处。我十几岁开始就写小说了。

梅 辰 发表吗?

马未都 不发表。

梅 辰 哪一类的?爱情小说?

马未都 那时候没爱情,就是写着玩的小说。我记得我十几岁的时候写过三万多字的小说,可惜那稿子给扔了。(梅:大概什么内容?)不记得了。(梅:小男孩儿的情感)不是,我那时候的阅历已经很丰富了。

在乡下期间偶尔也写点东西,那时候没想过要发表,就觉得写着好玩。因为那时候很苦闷,不像今天诱惑这么多,最起码你今天还能看个电视,那时候连电视都没有。现在人都忙得没空写,我们那时候都闲得没事儿干。

同类推荐
  • 名人传奇故事丛书-斯大林

    名人传奇故事丛书-斯大林

    从事社会主义宣传,被神学院开除,坐牢、流放,斯大林有一个革命家应该有的典型经历。
  • 三分归晋

    三分归晋

    中国历史真正迷人的地方在哪里,有人从不读史,但却读魏晋风流。有人说:让我选择,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回到魏晋:魏晋风流是人格精神与现实方式的统一,是时尚生活的历史写照。
  • 世界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世界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世界名人,或以其深邃的思想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步,或以其叱咤风云的政治生涯影响了历史的进程,或以其在自然科学领域中的巨大成就造福于人类。了解他们的生平、思想、智慧,以及人格魅力,必然会对我们的人生产生重大的影响。
  • 胡雪岩的人生经营课

    胡雪岩的人生经营课

    胡雪岩虽然已经去世,但是他的人生经历却是一本关于人生经营的教科书,饱含着人生的智慧。“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胡雪岩离我们渐行渐远,他所生活的那个年代也一去不复返,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对他经营的人生进行深入的探讨,挖掘其中蕴藏的智慧,为自己的人生点亮一盏智慧的灯。
  • 华人十大科学家:丁肇中

    华人十大科学家:丁肇中

    丁肇中(SamuelChaoChungTing)(1936年1月27日-),1936年出生,美国实验物理学家。汉族,祖籍山东省日照市涛雒,华裔美国人,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曾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曾发现一种新的基本粒子,并以物理文献中习惯用来表示电磁流的拉丁字母“J”将那种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丁肇中》由冯蓓佳、冯成奇编著,是“华人十大科学家”系列丛书之一。
热门推荐
  • 斗罗之最强堡垒

    斗罗之最强堡垒

    既然老天给我一次重活的机会,那这一世我定然不能平庸的度过,与人斗,与天斗,即使是一颗流星,我也要做那最亮的一颗。
  • 绯闻女妖

    绯闻女妖

    重生为修仙世家的千金小姐一无灵根二无灵力如何自处?没关系,身后美男多如云,日子照样悠闲过。霸道傲娇又粘人,一边去!妖冶魅惑无节操,一边去!天然萌物自然呆,一边去!.......温柔体贴极品男,一边。。躺着去吧!
  • 大明软饭王

    大明软饭王

    当周世显穿越到了明朝,并且要成为驸马之后,立马感觉好日子来了。抱上了一个公主,可以抱上皇家有一辈子不劳而获吃不完的软饭,可是他很快就傻了!“我的老婆是崇祯的女儿朱媺娖,也就是被砍断了手臂那个?而且现在是崇祯十七年,我勒个去!李自成即将进入北京,满清紧随其后,接下来又是一片大屠杀!结果老婆没有两年,也就病死了?我去,这个软饭吃个毛啊!满清鞑子,你大爷的,我不就是想要安稳吃软饭吗?既然你不让我吃软饭,那我也就跟你没完!”周世显发飙的想道。
  • 道起鸿蒙

    道起鸿蒙

    鸿蒙终,天道显。九祖应天而生,问道得道,掌控鸿宇。自此后,修道始。十方生灵皆起,潮起潮落,谱写传奇。万古后,尘飞扬。
  • 你是我的中意王子

    你是我的中意王子

    俗话说,男追女隔层山,女追男隔层纱。为了让大学生活过得绚丽多彩,她决定不能坐以待毙,主动出击找个好男友。虽说他长得高瘦黑,虽说他打蓝球很帅,虽说……但也不能让她是“波大无脑”吧。好,勉强就他了,先把他追到手,让他尝尝“看走眼”的滋味!
  • 生命支柱

    生命支柱

    太阳系瞬间毁灭,幸存者在异星醒来,又面临异星末世危机,立即踏上救世之路。
  • 思念变成海

    思念变成海

    青春里的每场相遇都有意义每个瞬间都是回忆范琦森和苏念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宗主别浪

    宗主别浪

    一场陨石雨,一部手机,平平无奇的小白脸何小武踏入了这个世界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在地球成为了另一个世界的宗主。但是这么胆小的人,怎么能成为霸气宗的宗主?!霸气霸气,无所畏惧,不想地球灭亡,就要做一个合格的霸气宗宗主,就要在这两界之中,狠狠的浪起来!
  • 曾爱以往笔记

    曾爱以往笔记

    “我这是在哪?”林立惊呼道。“我真搞不懂主人为什么把我交给你个弱小子”一直黑猫冷笑道。主角忘记往事?仅靠自己打出一片天地?美女投怀入抱?看(曾爱以往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