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42100000031

第31章 灵武百姓的服饰、住房及其他(2)

食 品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饮食是人类生存的首要物质需要,故古人云:“民以食为天。”灵武人受地理环境、人文历史、传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从20世纪20年代起,按照“忙时吃干、闲时半干半稀”的习惯而饮食,口味以咸、辣、酸为主。

灵武人的主食为一日三餐。早餐为稀饭、咸菜、酸菜、馍馍。中餐忙时为米饭,当地人称为“干饭”;做饭时,在大米中掺一些粗粮,一般是掺黄米,做出来的饭叫“二米饭”。晚餐为面条。灵武的家庭主妇一般都善于料理饮食。

她们在多年的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治家经验,并且在未出阁时就受母亲的指教,对于灾年的应对、丰年的节俭及粗粮细做、素菜荤做都是有一套的。

她们在厨房三尺天地里展示自己的才艺,将家中操持得井井有条,就是家常饭也做得有滋有味,调和、搅团、干饭、黏饭、糊饽、连锅面、臊子面都做得不错,家人吃了耐饱抗饿。家庭中的普通炒菜就更多了,过油肉、清炒土豆丝、红烧猪肉、清炖羊肉,这些寻常百姓家的菜肴主妇们做得都非常可口。

但在解放前,一般百姓家庭是吃不上这么好的菜肴的。值得一提的是有几种特色野菜,直到今天,仍作为点缀饮食出现在很多人家的饭桌上。一是蒸榆钱、蒸艾。榆钱即榆树的果实,春天青黄不接时,用面或糠麸伴和蒸后食用,可顶替粮食;艾是一种野生植物,在灵武的田野四处可见,做法同样。二是洋芋糍糍。用刀将洋芋切成丝,拌面或糠麸上笼蒸熟后食用,也可带替粮食。三是玉米。将玉米米粒破碎后和大米拌和,可做米饭,也可做粥,食后耐饱。经济不发达时期这三种粗粮细做,在灵武人的食物中占很大的比重。

民 居 房屋是人们居住、工作、娱乐、社交活动的场所,尤其是民居,它是老百姓自己的小天地,布局、形式、色调都和当地的自然气候及人文环境密切相关。

上世纪20年代前,灵武百姓建房盛行请风水先生到宅基地看山向和地形。风水先生到建房地点后,用罗盘反复测量,口中念念有词。如果建房的人家所选的地点山向和地形不合,则不能建房。如果这家人再无其他宅基地,又确需盖房,就要采纳风水先生的建议,在门前立一石碑,上刻“泰山石敢当”,方可建房。灵武城南的一家商店建房时就因山向、地形不对而发生纠葛,店主人在风水先生的坚持下,在原南门牌坊西侧的几间房子旁边立了一个1米高的方石柱,上雕有兽头,石柱上刻着“泰山石敢当”一行字。

这些工作完成后,才动工建房。进入30年代后,这个风俗逐渐消失。自明清至上世纪70年代中叶,灵武居民盖房皆为土木结构,具有典型的西北建筑风格。一般建房用石头为基,土坷垃砌筑墙体,外用黄泥涂抹。房子坐北向南,门窗采用木制的。

除寺庙以外,民居很少有砖木结构。土坷垃制作方式很独特:待麦子等农作物收割后,农民用碾子将田里的土压实,先用特制平板锹在地上前、后、左、右裁4锹,最后一锹抬起,铲平坷垃底,晾干后在田里堆放起来,干透后用于砌墙。后来生活水平逐渐好转,一部分人家用砖砌成房柱子,中间用土坷垃砌筑,房顶上椽檩主要以柳木、杨木为主。经济条件好的人家,大梁、檩条采用松木。由于受交通、经济等条件的制约,一般人家很少用松木。灵武自古到今柳木非常多,唐代诗人曾松曾在一首诗中写道:“回首若经岁,灵州生枝条。”宋代诗人张舜民在《西征诗》中写道:“灵州城下千株柳。”春天,人们将柳树修剪,当年生出枝条,稍加管理,三五年便成为椽子。将粗柳木伐下,泡入水渠边、池塘里几个月,既不变形也不生虫,成为盖房子的主料。上世纪50年代,家中如有上了年纪的老人,细心的主人盖房子,就拣粗的、好的柳木做梁。老人作古,家境不好,一时找不了好料做棺木,就用细的木料将大梁抽换出来,做棺木以安葬老人。民国年间,灵武一带建房全为零星分布,无规划,户不相连。上世纪30年代战乱纷起,土匪盗贼经常出没,零星居住的人们感到孤单、不安全,这才逐渐数户、十几户连成一片。到了解放前夕,新华桥、梧桐树、崇兴一带人口居住密集。由于商户、有钱人家增多,在城内出现了不少四合院,主要分布在县城谢家井巷、高庙东北角一带。这种四合院的结构特点是:正房地势较高,门窗相连,配有雕花,窗棂间可以糊裱白纸。厢房较低,分为东西厢房,一般为子女或佣人居住。屋顶有竖脊和青瓦。往往从这些院子可以看出主人的身份和经济状况。这些四合院多毁于上世纪60年代房屋“私改”运动和“文革”期间。

农村盖房子,匠人是一定要请的。同时要给自己的亲戚朋友打招呼,请他们来帮忙。这些帮忙的人是不付工资的,将来以工还工。清末民初,城内人们盖房子要先请风水先生看风水。灵武城内的风水先生名叫李德新,他不仅看风水,还兼做阴阳。县城及城郊的人家盖房子,为了图个吉利,基本上都请李德新来给看风水。自李德新去世后,盖房子的事就由干活的工头说了算。工头不懂风水,但基本知道今年山向对不对。灵武城解放前百姓盖房子先要“放线”,也就是定线,确定房子的朝向。民居是不能正南正北的。

盖房子讲究很多,一是女人绝不能跨线而过,如女人跨线,人们则认为晦气;二是上房泥时在椽子上铺好席子或芭芭柴后,要将捆草的草绳取掉,否则,屋顶透气,经常出现“叭叭”的响声,房子要漏雨。20世纪30年代后,人们盖房时,先要请泥瓦工来放线,中午要用烟酒招待泥瓦工、木工,还要给红包。上梁的这天,要用好茶饭招待工匠,门上拴红布并贴对联。大梁下面贴“架梁喜逢黄道日,诸凶远避,大吉大利”或“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的红竖联,以图吉利。现在一些农村建房还沿袭此风俗,以图吉利。房屋建好后,主人要办酒宴招待工匠和亲朋,饭后将盖房工资一次性结算、付清。亲戚邻居则用各种方式庆贺,打肉、买菜或凑点钱、拿点粮,以表示心意。来的妇女多在厨房给主妇帮忙,男人则四处转看,道一些溢美之词。待饭菜做好,主人在新房堂屋摆置酒菜,以此方式庆贺,这个风俗叫“热锅底”。主人家如经济条件好,还办上几桌饭菜,请亲朋来聚。这个风俗习惯,反映了灵武“一家有事,四邻帮忙”的淳厚民风。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灵武一带基本上很少建土木结构的房子了。

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住房讲求砖木结构,以经得起岁月的淘汰。另一方面,灵武属地震多发地区,自1987年灵武发生数次5级以上地震后,防震、抗震已成为人们建房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地势高、基础牢、结构好已成为今日建房的标准。对于建筑层数,建设部门也做了硬性规定,以节约用地。土木结构建筑的房子在灵武这块地方将要逐步被淘汰,以适应形势的发展。

现在的民居建设,首先要考虑采光和地理位置,再者要经过土地规划、施工许可等一系列手续的审批。随着经济的发展,有的乡村建房已达到历史上的最高水平。房屋基础采用砂粒夯实并用石头和水泥压下墙基础,墙体一砖到底,小窗变成大窗,木制门窗变成铝合金、塑钢,有的还进行了装潢。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市区内的建设更是突飞猛进,利民小区、二建新村、城市花园、芙蓉苑、梅花苑、湖滨小区等新型住宅小区出现在原是湖泊、水坑之地,其设计新颖、布局合理、设施科学、环境优美,将人们带入一个崭新的生活氛围中,标志着灵武的居民住宅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交通工具 1949年以前,灵武境内道路全部为土路。那时,人们在土路上行走,晴天尘土乱飞,雨天路上泥泞,老百姓出行非常不方便。交通工具仅有木轮牛车和木轮挂铁瓦的大马车。木轮牛车车身一般都很大,仅车轱辘就高达1.8米(有的已陈列在古玩店,成为了历史文物)。这种车非常笨重,速度慢,专供农村拉肥、运粮。农闲时,为冬季取暖,几家凑钱雇这种车到磁窑堡煤窑拉煤,每次装400公斤,最多500公斤,往返一趟,得5天时间。木轮挂铁瓦的马车,也是供农用的,有时除拉肥运粮外,也搞一些短途运输。解放前有钱人家娶新媳妇,专门去雇轿车,也就是过去人们说的“娶新姐姐坐轿车”。轿车容量小,最多坐3人。姑娘出嫁,家中送亲人和一小辈坐轿车内同行,意谓“压轿”。据一些老年人回忆,当年灵武城内有两家经营此生意的。20世纪30年代,灵武南边的吴忠逐渐兴旺起来,集市上物资丰富,非常繁华,人称“旱码头”,人们采购、农闲游玩都去那里。灵武城就有几帮人自发组成了运输队,集资做了10辆木轮铁瓦大马车,往返吴忠、盐池、永宁、青铜峡一带跑运输。他们最远还跑到兰州、西安等地,去拉运油料、米粮、布匹等物资,给商号店铺运送货物,活跃了灵武及周边城市的经济贸易。50年代,这些木轮大马车又逐渐被胶轮马车代替。胶轮马车算是进了一步。一是轮子由橡胶制成,小而轻便。二是车身尺寸变小,制作比较精巧,使行驶速度明显加快。

除车辆外,灵武在解放前还活跃着几支跑运输的特殊队伍,即驼运队。

那时,灵武的驼运队规模较大,多是开明人士何义江等人的,都是自行贩运货物。人们的代步工具多以毛驴为主,出门运送货物主要靠骡马。20世纪40年代后期,灵武出现了自行车,仅少数商号有。随着运输业的扩大,一些车马大店应运而生,自清代光绪年间陕西华子福来灵开设“日盛店”到上世纪50年代,灵武的客栈、车马大店有9家,方便了灵武人的交通运输。50年代后,由于工作需要一些单位为干部配备了自行车,但数量非常少。80年代后,一些家庭拥有了摩托车,有的甚至还拥有私家车,这标志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

同类推荐
  • 大明帝国

    大明帝国

    全新故事。由于电脑损坏故障换了新电脑草稿全部丢失。所以打算重新写一个新的故事。背景是从二战末期开始的。日本即将战败。明帝国表面力持日本。又在日本广岛山口投下原子弹.........明帝国又计划着帮日本拜托和平宪法
  • 莽金迷踪

    莽金迷踪

    一个价值百亿的黄金宝藏引发的跨越千年的争夺!一段离奇的穿越揭开了众多惊天秘密!穿越容易,返回的路却异常艰难!一部不一样的都市小说!一部不一样的穿越小说!一部不一样的悬疑小说!半截老山药潜心为您献上!
  • 回唐

    回唐

    黑夜里,摇曳的树枝上的蝴蝶的翅膀,随风煽动着,那一骑黑马哒哒的马蹄声穿过光化门,穿过西市,进了怀德坊,宣告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是原本不属于这里的东西,不知道历史的车轮,会因为方炎这个特殊的人的到来,因此而变动吗?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 江山隋我

    江山隋我

    一个现代初中生去十三朝古都旅游时,意外穿越到了隋末唐初这个风云变幻的年代,他该如何生存下去,在没有外界支援的情况下,又遭遇了一系列历史大事件他将如何靠自己的力量,回到现代呢?
  • 活在五代

    活在五代

    离奇身世,古怪异瞳,千古情仇……这一世,他只为寻找活下去的理由………………他那看似纤弱的身体里约暗藏着某种巨大的力量,兴许是读过些书的缘故……
热门推荐
  • 魔尊恋:倾城之泪

    魔尊恋:倾城之泪

    她,是仙界妒忌心最强的女仙。有着强大的后台,自己却没有本事。他,是魔界千万年来最是强大的魔君。有着众多人、仙、魔、妖喜欢的他,却独独喜欢她。问:天下间,有谁配得上他?他说:“唯她一人。”
  • 如果我依然青春

    如果我依然青春

    她是一个被身边的人宠大的小女孩,18岁那年喜欢上了一个男生,23岁满怀期待的和他结婚。她以为她很幸福。后来,母亲离开了,父亲得了重病住院。爱她的人好像正一个一个从她身边消失。25岁,父亲去世,身边爱她的人都对她避而不见,他说:“我从未爱过你。”她不信。后来,她有了孩子,被他害死了,她信了。满心难过在离婚协议签下自己的名字,离开这个伤心的城市。28岁,他找到了她想让她回心转意……
  • 逆战天机

    逆战天机

    有推荐票的书友请投本人另一本《诸天万界坑爹系统》!李无锡做了个画风羞耻的梦,便莫名其妙地GET到了捡宝贝的新技能。什么?天机莫测?等下,我捡个运气,逆战之!
  • 吴茗还愿录

    吴茗还愿录

    那天,风很大,天很黑,少女站在十六楼的窗台上,头发凌乱,泪痕已经被风吹干,殷红的双瞳中充满了呆滞和震惊——两个黑衣人悬浮在半空中。其中一个大叔看到少女的眼神,眸中闪过了一丝惊讶,随后又涌上了懊恼,当他触及到少女的红瞳,嘴角又扬起一抹狡黠的笑,嘴唇吐出幸灾乐祸而又故作清冷的语句——“你,想成为‘鬼姬’吗?”这是一本来源于作者梦境的灵异小说,它有关鬼怪,有关前世今生,有关爱情,有关友情……而这一切都起源于吴茗的亲情。这是一本不是很恐怖的小说,里面的鬼怪和人一样,都是美丽而又自然的存在,没有死前的血肉模糊,没有吓人的恐怖面容。有的只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纠葛,这一切人的情感之美都将由鬼姬吴茗带你一一领略。快来入坑吧?(?^o^?)?哈喽~各位喜欢溥麓作品的小可爱们,我建了一个企鹅群,群号是849503740,欢迎最可爱的人来加群,大家可以在群里讨论你们对溥麓作品的看法,给我提建议,还可以说说你们想让我新的章节写什么,我会看情况满足大家的需求哦~大家还能一起讨论有趣的事情,分享自己身边的事,可以自由撰写小故事,大家一起学习,提高写作技巧,快来吧?(?^o^?)?最可爱的人!
  • 凰图凤业

    凰图凤业

    青莲红颜,浴火长歌,当她还魂重生为动荡大陆唯一女王爷,等待她的不是锦衣玉食而是无尽追杀。她背负天下骂名,被指责祸国殃民、媚惑君心,有人横眉仗剑千方百计置她于死地,也有人誓死效忠不惜一切来守护,更有无数阴谋阳谋将她作为棋子。动荡河山,险恶江湖,涉入多国乱世与阴谋中心的她要如何挣扎求生?金戈铁马狼烟,胭脂粉黛风云,沧海桑田惊天变,狂澜未歇,一朝风华独揽。
  • 末世最强纨绔

    末世最强纨绔

    末世来了,天地灵气复苏。纨绔子弟王皓获得了强大的天赋力量,然后开始各种作死!你有把神兵?抢了!你有个庇护所?抢了!你有个做城主的老爹?照杀不误!你是超级高手?小的们,都给我上!后退一步者回去就杀了喂狗!作为纨绔子弟,王皓就没见过比自己更嚣张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暗纪

    暗纪

    世界末日,人类劫后残生,能否在失却了文明的土地上重新屹立?未知的文明天外的对手,大灭绝的真相究竟是什么?是什么让生命的进化如此波折?
  • 千亿总裁倒追胖娇妻

    千亿总裁倒追胖娇妻

    奉旨成婚……贪吃嗜睡的胖甜与冷俊桀骜的万豪集团少东家万厉霆~“你不是说会好好爱我的吗?”“涉世未深,随便一说!”万厉霆凝眉~“离婚,你会给我补偿金的哦?”“想的美!”胖甜怒目~
  • TFboys之久别重逢

    TFboys之久别重逢

    我叫沐梓言。我一直深爱着一个男孩,当我鼓起勇气向他表白时,他的手已经牵上了别的女孩的手,而那个女孩竟是我的闺蜜。我比他小一岁,他上大二我上大一的那年我们重逢了,他没有变,可是我变了……他总是说不爱我,那我何必要在这棵树上吊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