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21200000017

第17章 帝制与共和(8)

他说:“我不过是一个闯进大观园的刘姥姥。官场如戏场。戏班里有副对联:悲欢离合,开场日即收场日;男女老少,看戏人即做戏人。蔡元培的大学院院长被挤掉,胡汉民、李济深被关押差点送掉性命,这不是真刀真枪么?黄埔系、CC系、政学系、亲日派、英美派,蒋家天下陈家党,相互倾轧,明争暗斗,还轮得上我这刘姥姥么?挤也挤不进去!国府主席林森死了,蒋介石找我商量,要我继任国府主席。我当时不拆穿,只是对蒋说,我这个人不宜当国府主席。他又问为什么不适宜?我说我最控制不住自己的性情。当了国府主席,就要经常接见外交使节;看到有些国家的大使呀、公使呀,穿着他们本国的服装,花花绿绿像做戏一样,我会禁不住笑出声来的,那就有失国体呀!蒋先生听后也笑了,笑过又问既然你老先生不愿意,你看,由哪一位来担任才比较合适呢?我心想,于右任和居正都可以当,他们也愿意当,蒋介石不去找他们,偏偏来找我这个并不想当的人,分明是蒋先生自己想当。我说现在抗战时期,最好是党、政、军统一于一个领袖,使事权更能集中,我看还是由蒋先生兼任最适宜。后来就由我在中常会提出,由蒋介石兼任了国府主席。有人说我清高,谈不上……”

对于一个人的评价不可能众口一词,特别是涉及官场,涉及政治,好人难当,清名也难得。有人就为吴稚晖“不做官,不要钱”的口号做过一个注解:“不做官——嫌小;不要钱——嫌少!”但结合吴稚晖一生的实际情况,这种注解让人们看到的,往往只是注解者自己的心理。

常骂人而颇有人缘

吴稚晖有一个明显的毛病:脾气不好,喜欢骂人。从学界巨子,到党国要人,几乎哪一个他都敢骂,而且骂起来非常难听,不留面子。

吴稚晖的语言极具个人风格,犀利酣畅,痛快淋漓。真是市井俚语,随手拈来,国骂村骂,皆成文章。无论什么样的语句,哪怕是俗语脏话,他都能拿来用,而且用得够味。他骂人常常像村妇骂街,为了出效果,常常要用连珠炮,直骂得狗血喷头。比如,在《猪生狗养之中国人》中,他骂梁启超:“三年以来,粪味将浓时,纵有一个剿灭人种的梁贼、梁强盗、梁乌龟、梁猪、梁狗、梁畜生,所谓梁启超者,无端倡满洲皇统万世一系之说,洗净了屁眼,拉鸡巴来干,然用其雌雄之声,犹有什么政治革命、责任政府等之屁说,自欺欺人。”

在一般人看来,这些话难登大雅之堂,是一般文人雅士说不出口的。吴稚晖却毫不避忌,顺手拈来,用于大雅之堂,而且用得大大方方。甚至党国高层开会提案,他也仍然说上一通,“总而言之,统而言之,只能提提案,放放屁”,“我今天再放这一次,把肚子泻空了,就告完结”。如此不雅、不恭、不敬,弄得一些人哭笑不得。

其实,人们都知道,吴稚晖自幼饱读诗书,中过举人,参加过京城会试,八股文写得合规中矩的,年轻时在江南一带颇有名气。后来,一次偶尔读到《何典》,该书开篇就说:“不会谈天说地,不喜咬文嚼字,一味臭喷蛆,且向人间捣鬼,放屁放屁,真正岂有此理。”吴稚晖大吃一惊,又恍然大悟:原来可以这样。因此有了另一种语言,说话为文风格大变。“放屁”成了他的经典词语,无论何处,都常常要说一句:“放屁放屁,真正岂有此理。”

刘半农说,他曾细读《何典》,将它的笔墨与吴稚晖的笔墨相比,发现“真是一丝不差,驴头恰对马嘴”。

鲁迅则说:“其实吴先生的‘用讲话体为文’,即‘其貌’也何尝与‘黄口小儿所作若同’。不是‘纵笔所之,辄万数千言’么?其中自然有古典,为‘黄口小儿’所不知,尤有新典,为‘束发小生’所不晓。清光绪末,我初到日本东京时,这位吴稚晖先生已在和公使蔡钧大战了,其战史就有这么长,则见闻之多,自然非现在的‘黄口小儿’所能企及。所以他的遣辞用典,有许多地方是惟独熟于大小故事的人物才能够了然,从青年看来,第一是惊异于那文辞的滂沛。”

吴稚晖的一些游戏文字,常常化雅为俗,使经典翻出新的趣味。比如,在重庆时,他有一篇由名篇《陋室铭》改写而来的《斗室铭》,描写他的居住状况:“山不在高,有草则青,水不厌浊,有矾即清。斯是斗室,无庸德馨。谈笑有鸿儒,往来多白丁。可以弹对牛之琴,可以背癞痢之经。耸臀草际白,粪臭夜来腾。无丝竹之悦耳,有汽车之闹声。南堆交通(部)煤,东倾扫荡(报)盆。国父云:阿斗之一,实亦大中华之大国民。”

他爱管闲事。有些事也许真不该管,比如,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不久,南京市长刘纪文的夫人花二十五元买了一双丝袜,他知道了,大发其火,从街上发到中央,最后,由胡汉民在立法院会议上对南京市长提出弹劾。这事在当时影响不小,全国报纸都有报导。

再如,抗战时期,在陪都重庆,他看到一家餐馆名字是“潇湘馆”,认为这是对林黛玉的亵渎,当场命人拆了招牌。

就这样一个人,名声却不坏,而且人缘颇好,“德高望重”,成为“革命圣人”。更让人疑惑的是,开口骂人,不留面子,如何能在官场上混?

而事实证明,他不仅能混,而且混得不错,简直是不倒翁,一直混到八十八岁。

三吴稚晖与“总理遗嘱”

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后,致电孙中山,邀其北上指示“一切建设大计”。孙中山于1924年12月31日抵达北京。但由于长期奔波,孙中山早已积劳成疾,到京第五天就病倒了,不得不住进协和医院。接受手术前,孙中山下手谕组成一个“北京政治委员会”,负责处理重要事务。委员会由五人组成,其中就有吴稚晖(其他四人是李大钊、李石曾、于右任、陈友仁。此外黄昌谷为秘书,鲍罗廷为顾问)。

孙中山住院后,于1925年1月25日实施开刀手术。医生检查全肝,发现已硬如木头,证实是肝癌,且癌细胞四处蔓延,无法割治。本来可用镭锭放射阻止癌细胞蔓延,但为时已晚。

2月12日,众人建议改用中医。知道孙中山拒绝中医中药,特意请了非亲非故非同党的胡适来劝他,此举果然生效,孙中山没有发火,更没有骂人,在生命的最后,听从胡适劝告接受了中医治疗。但延至20日,病情继续加重,医生认为回天乏术,不如趁他还清醒,请示遗言。于是,经过讨论和准备,推汪精卫、孙科、宋子文、孔祥熙四人进病房恳请。孙中山问要他说什么,有没有已经替他考虑过。汪精卫说已经准备好一份稿子,于是拿出来念给孙中山听。第一篇是政治遗嘱,也就是“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着《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等。第二篇是家事遗嘱,内容是:“余因尽瘁国事,不置家产。其所遗之书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庆龄以为纪念。余之儿女已长成,能自立,望各自爱,以继余志。此嘱。”孙中山对这两篇遗嘱都表示满意。汪精卫要取笔墨请孙中山签字,孙中山说:“你先收好,我还不至于就死,改天再签字吧!”

3月11日,孙中山病情加重,自知将不久于人世,才在遗嘱上签了字。随后,由在场的宋庆龄、孙科、张静江、吴稚晖、汪精卫、宋子文、孔祥熙、戴恩赛、邵元冲、戴季陶、邹鲁、陈友仁、何香凝等依次签字作证。

汪精卫念的那份遗嘱的草稿,自从民国以来,史书都说是汪精卫起草的。可是,这显然不是事实。它的真正起草者是吴稚晖。

张继在其回忆录中说,总理临危时,于右任以为万一不幸,应有昭告国人之遗命、遗诰、遗训,名称未定。稚晖以为吾辈系平民主义,不应带帝王语气,方决定“遗嘱”二字,原稿由稚晖起草后,再三商榷修改,乃改为今文,兆铭亦修改者之一,并非如党史纪要所云:“于是兆铭等申请总理预备对同志之遗言,由兆铭笔记。”

于右任也多次说过孙中山遗嘱是吴稚晖起草的,并称遗嘱完成,吴稚晖“与有大力焉”。(见罗平汉:《吴稚晖别传》。)

但是,吴稚晖本人一直没有说过遗嘱是他起草的。后来,国民党右派中的一些人说这份遗嘱是伪造的,想以此否认孙中山联俄联共。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开会时,邓泽如提出这个问题,吴稚晖曾经与之争辩,两人对骂起来,但吴稚晖也没有说遗嘱是他起草的。事后,邓泽如在《顺天时报》上发表文章,声称孙中山的遗嘱是伪造的,闹得满城风雨。吴稚晖为此写了长文《答邓家彦书》,其中说:“就是那遗嘱,汪先生说:如何是联席会议讨论,如何推汪精卫属稿,皆是不错的。”他为汪精卫辩护,证明遗嘱不是伪造的,但就是不说是他起草的。

究其原因,大概有两点:一是吴稚晖从来不争功名利禄,更不喜欢拉大旗做虎皮。既然大家已经都说是汪精卫起草的,而汪精卫自己不出来更正,自己就无须多说。二是遗嘱毕竟是经过集体讨论修改过的,其中包含的“联俄”内容,是后来吴稚晖不赞成的,也许他并不认为起草那份遗嘱是他的光荣。

四吴稚晖教育“太子党”

吴稚晖从十八岁开始做教书先生,此后一直与教育有缘。

在他年轻时,常州翰林汪询特别赞赏他的篆隶和经文,聘请他到家里去教书。有人说他是疯子,不能任教。汪询说:“人疯,文章不疯。”那时候文章尚不疯,后来是连文章也疯了。

后来,吴稚晖从事过不同层次的教育,比如在法国当中国大学校长,在北洋大学当教授,但在他的教育生涯中,最见特色的还是他办国民党的高干子弟学校,教育那些“太子党”。

吴稚晖曾受孙中山之托,在北京南小街创办海外补习学校。学生都是国民党要员的子弟,只有二十余人,其中有孙中山的两个孙子、蒋介石的儿子、汪精卫的儿子、朱执信的儿子等。吴稚晖规定语文课要写作文,而且必须用毛笔书写。孙中山的两个孙子不肯写,说用毛笔写文章是秘书做的事。吴稚晖非常生气,当即写了一首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叫他们抄写下来,并且要他们带回家去同家长一道体会诗意。后来,他曾经在国民党中常会上提起这件事,感慨地说:“我吴稚晖活到七八十岁,还没有用过什么秘书。好大的口气呀!官宦缙绅之家的子弟,如不严加管教,是非常危险的!”

他对蒋经国的管教也非常严厉。他反对功名富贵的思想,而且不以成败论英雄,曾对蒋经国说:“你能保持你的人格,失败了我为你高兴。如果你不能保持你的人格,你成功了,不是我的学生。”

吴稚晖逝世后,蒋经国写过一篇题为《永远与自然同在》的悼念文章,记述了一些往事:

在北京外校时,有一次吴稚晖让他把友人送的一辆人力车的拉杆锯掉,蒋经国以为老师是在开玩笑,所以没有动手,吴稚晖却坚持要他锯掉。锯完之后,两人把车座抬进屋里,当沙发用。吴稚晖说:“一个人有两条腿,自己可以走路,何必要别人拉。”

蒋经国去苏联之前,吴稚晖问他去苏联干什么,蒋经国回答说去革命。吴稚晖说:“革命就是造反,难道你不怕吗?”蒋经国说不怕,他让蒋经国再考虑一下。两个星期后,蒋经国主意已定,准备动身赴苏联,吴稚晖说:“去试试也好,青年人多尝试一次,都是好的。”十二年后,蒋经国从苏联回国,吴稚晖一见面就问:尝试得怎么样?蒋经国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把自己在苏联的经历写成了一份报告,送给吴稚晖。吴稚晖看过之后说:“你没有把命试掉,总算还好。”

蒋经国跟他学习的时间并不长,但师生情谊很深,而且终生不变。1949年,吴稚晖匆匆离开大陆,也是蒋经国陪他乘机走的。到台湾后,蒋经国的改革措施引起一些老人的强烈反对。他去找老师诉苦,吴稚晖说:“我知道有许多人想用各种手段反对你,也有人造谣中伤你,算不得什么!你都必须好好地做,一个没有被人打击过的人,是不会成人的。我觉得你所受的打击还是太少了。敌人所希望的是你放手、让步、不干!荣华富贵都是空的,一个人能凭良心做事,那就好。”

可以说,对于学生,他始终是一个负责任的好老师。

五“生不做寿、死不开吊”

吴稚晖出身贫寒,六岁时母亲就去世了·早年的生活可谓三餐不继,衣衫褴褛,这一切对他的一生影响很大。他习惯过平民生活,衣食住行都不愿装模作样。他住的房子多数是大饼店的楼上,或是平民区中的旧屋,当局配给他高级房屋,他都拒不接受。他曾经在广东路的一个贫民窟中住了两个月,每晚住宿费是三个铜子,同居的是贩夫走卒。

他家中陈设简陋,卧室内只有一张单人床,一张写字台,一把旧藤椅,几把客人坐的靠背椅,此外就是书报杂志和一只马桶。没有沙发,没有古玩,墙上不挂名人字画,更没有当时被认为时髦和体面的收音机、电风扇等。食宿、看书、写字、会客,都在同一个房间。

吴稚晖一生不坐黄包车,不仅上茶馆、跑旧书店、访友叙旧、出门授课均安步当车,还偏爱跋山涉水,足迹踏遍峨嵋、青城、三峡、桂林、庐山、黄山、雁荡、华山等胜地。有一次,烈日之下,吴稚晖在老虎桥附近晕倒在地,当地乡人正准备救治,正巧丁惟汾坐汽车经过,就把他直接送到中央医院。他醒来之后,发现自己在医院里。当他明白是怎么回事之后,等护士们走开,他自己把所有盐水针、氧气筒一齐拔掉,乘人不备溜了出来,到一个老朋友家里去睡了一夜。第二天清早回到自己家中,照常写字。

梁冰弦在谈到吴稚晖的人格时,曾经说到他的“笃实”与“无欲”。关于“无欲”,梁冰弦说:“譬如吧,他是极主张物质文明的,他期许人群生活上的幸福是要每人有一辆汽车的,但他自己准备披发缨冠去救世的还重,穿的在西洋则终年一袭破旧呢衣,在中国则大雪天一件老羊皮灰布袍子;吃的常是三四个铜子的面条或粉团儿便作一顿;住的在伦敦则贫民窟中一间灰败斗室,在上海则闸北区一所单幢小房,在北京则几元钱一月的穷学生公寓。在他一副脑根,常常想到太阳系以外,一双眼光,从地球未凝结以前看到二十一世纪以后,所谓游心物表,这肉体苦乐,当然无所容心,然一较那些叫做当世贤者的,以我们低而又低浅而又浅的眼光比看,便觉得高不可攀了。”《吴稚晖学术论着》序二,3页。梁冰弦还说到这样一件事:当年,吴稚晖在海外办大学的计划成功,做了巴黎中国大学的校长。“带领一班学生出洋,在赴欧一月的海程中,一百多人屈在船头的四等舱里,他老在船面竖起两枝竹竿,支着一条毯子挡住太阳,下面一张藤桌子,便在波涛汹涌中终日治事,还要不绝地往来巡视那些晕船呕吐的,送茶侍饭,甚而至每天要打扫那班娇儿撒满地的瓜子皮果壳垃圾。有一天,一大堆人围在一起看新出的告示,原来是吴先生写的一张条子,上面说:‘地上拾得一条臭脏的裤子,已代洗干净,是哪一位的,请自领回。’”(《吴稚晖学术论着》序二,4页。)

他生活简朴,没有架子,不要所谓体面,也不迎合世俗。他主张“生不做寿,死不开吊”。在他的一生中,坚持自己不过生日,也不为别人祝寿。到了生日那一天,他常常是自己一个人到素面店吃一碗素面,他说这是纪念“母难”。如果亲戚故旧送来一些水果或鸡蛋之类,表示祝贺生日之意,他会毫不客气地说上一句“什么生日,放屁”!亲戚故旧听惯了他的“放屁”,也不以为意。

同类推荐
  • 燕赵弘毅

    燕赵弘毅

    中华民族有自己的浩瀚的历史,有自己悠久的文化,也有说不尽英雄故事。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长河浩浩荡荡,奔流不息。今天我们说的这部书叫做《大隋演义》,它既不同于民间的小说,也不同于正统的史书。它是以民国年间,浙江名士,一代历史学家蔡东藩先生的《历朝通俗演义》为范本,经过改编而成。
  • 始皇嬴政

    始皇嬴政

    都说朕生的好,却不知我在邯郸受苦十余年。都说朕没本事,却不知我忍辱负重又是十年。都说朕继承父辈基业,却不知赵迁负刍远胜于朕。都说朕捡的统一六国,却不知其中汗水几何。都说朕性格残暴不仁,却不知朕不杀功臣,不杀降兵,杀的是妖言惑众的术士,杀的是破坏华夏统一的敌人。都说朕的不好,为什么朕的帝制你们沿用两千余年,为什么长城帮你们世代守护北方侵略。现在让作家窗格为朕正名!书友群:547828481
  • 重生和珅之不走寻常路

    重生和珅之不走寻常路

    和珅不贪,天理难容。*******************************************新书,《幸福官虫》已经上传,请大家支持。美女们说他是一个才华绝世、豪放不羁的真男子。清官们说他是一个忍辱负重、打入贪官内部的真英雄。贪官们说他是一个神机妙算、可以推心置腹的好盟友。富商们说他是一个一诺千金、出手大方的财神爷。百姓们说他是一个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活菩萨。老皇上说他是一个忠心耿耿、可以完全信任的栋梁之才。但是他却说自己只是一个想要活得更加滋润一些的幸福官虫。【本书轻松诙谐,希望能让大家在工作劳累之余开心一笑。】推荐好友力作海飞龙在人间》《岳飞的贴身保镖》《手撕人生》《一指观音》《道是无情却晓晴》《九天计》《双面咒》《彼此的承诺》《风雨沧桑》《将纵大明》
  • 中华帝国之崛起

    中华帝国之崛起

    银河258年,人类早已征服整个银河系,大大小小的星球上遍布着人类的足迹。正当全人类沾沾自喜之时,陈氏宇宙财团之下的明日医药集团却发生了一起事故,几乎灭绝人类的危机就此开始……此乃科幻&*(……
  • 虞乱

    虞乱

    复仇是一个古老的命题!争权夺利也是亘古不变的传奇!然而,尔虞我诈,你争我夺,江湖庙堂,风云诡谲,世事无常多磨难!逢此乱世,如何能够守住初心,不改初衷?大虞儿女,次第登场,爱恨情仇,天下名扬。往昔已死,新月将生!且看谁才是虞乱中真正的大英雄!正是:明月楼中夜未央,西子湖畔话凄凉。少年英雄江湖老,泛舟湖上伴斜阳!
热门推荐
  • 酒言欢

    酒言欢

    一场仙途游戏,虚幻中的现实,本文主角不定,一切随缘,主角淼淼天生感情缺失,好奇心促使进入一场游戏,后续会发生什么呢,自己看吧
  • 英雄联盟之穿越男主播

    英雄联盟之穿越男主播

    男人就得毫无畏惧,想干嘛就干嘛,想要“妹子”就得要妹子,虽然这些妹子有点。。。
  • 嫁给傻王:王妃别想逃

    嫁给傻王:王妃别想逃

    片段一:你喜欢她吗?沐梓晴心抽痛着“是”凌浩轩冷漠的说“那好,我决定放手”沐梓晴转过身离去,一滴泪顺着脸颊滑落。片段二:“你背叛我!”他吼道“我没有,为什么你不愿意相信我?为什么!”
  • 教师教学的十大误区

    教师教学的十大误区

    由于学识、经验、能力、性格、思维等诸方面的限制,教师由于认识和行动上产生了偏差,在教学过程中走入误区在所难免。本书列举了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常出现的一些问题甚至错误,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及这些问题在教学中的呈现形式,提出解决的方案,引导教师避免或者走出误区,通过"行动—反思—再行动—再反思",引导教师做一个反思型教师。促进教师在专业化的道路上更快的成长和进步。
  • 三源石

    三源石

    钟敲响的时刻,万物俱寂。划清维度的三源石在上空漂浮。他站在执政塔顶,孤独的鬼影与旧时代的遗迹合在一起。火源的剑锋指着他身后的天——无尽黑暗,左手握住枪把,黑暗的瞳孔烧着烈火。17是名字,他在打一场属于宿命的战争。三维度的宿命,也是他自己的宿命。此刻,他放眼望去,城市的一切无比清晰。“游戏结束。”这是他进入真界前说出的最后几个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万古武圣

    万古武圣

    少年叶秋,经脉俱废,受尽凌辱。被人扔进绝地,得无上传承,造化涅磐,凝完美道基。武道盛世,万古天骄,绝代神女,皆破长眠而出,大世之争,闪烁万古。万古我为尊,神女我为夫,横扫各世天骄,凌霸诸天万界,咆哮苍穹乾坤。
  • 繁花锦簇怎敌少年鲜衣怒马

    繁花锦簇怎敌少年鲜衣怒马

    群雄割据,时局动荡,越国萧氏一族满门忠烈,楚国权臣段氏一族却豢养军队,两国交战,是帝王间的斗争,亦是各大氏族间的斗争,帝王,权臣,宦官,前朝,后宫,算不尽的唯有人心......帝王笃定萧家虎父无犬子,所以断了萧留景武将之路,他亦乐的做个腰缠万贯的商人,君父过于了解皇子们的心思,却不了解真正的帝王的气魄与智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当师爷的那几年

    我当师爷的那几年

    穿越明朝的法医,进洞房却被美丽新娘赶出来,当师爷遇到的都是离奇迷案:“古寺谋杀案”、“洞房迷案”、“书院血案”、“鬼屋杀人案”等等,件件都是迷雾重重,让人头痛。他运用自己的法医侦破推理知识,仔细勘察、精心检验、缜密推理,抽丝剥茧,揭开层层迷雾,终于将这些离奇案件幕后真相一件件大白于天下。对付纷繁的案件他没问题,但面对侦破过程中不断邂逅的那些美丽而性格各异的女子,包括面对那个如花似玉又不能碰的新娘子,他又会如何表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