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21200000013

第13章 帝制与共和(4)

在谈到《新青年》的创办时,我曾把陈独秀与蔡锷相提并论,要表达的是这样一点意思:1915年,谁在保卫共和?武有蔡松坡,文有陈独秀。前者面对的是硬环境,打的是硬仗;后者面对的是软环境,打的是“软仗”。为共和国创造合适的软环境的工程可以慢慢来,也不是心急就可以奏效的;硬仗却是刀兵相见,必须在帝国与民国之间分出个你死我活。由蔡锷领导的护国战争打的是这样一场硬仗,是中国政治制度现代化过程中的一场保卫战,是历史前进与倒退的一场争夺。它的意义许多人都不理解,但蔡锷知道,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蔡锷的确是保卫共和的元勋,是共和国的再造者。虽然那个共和国最后还是亡了,但那是后来的事,历史不会忘记她的卫士们为她所做的一切。而且,正是由于蔡锷领导的那场护国战争,才使得后来想当皇帝的人无一胆敢公然加冕。

蔡锷于1915年11月11日离开北京,然后从天津到日本,又取道上海、香港转河内,于12月19日到达昆明。25日,云南宣布独立,护国军组成,誓师讨伐袁世凯。

这不是一件容易事。只要进入那段历史,我们就会看到,蔡锷其实很难。

从力量对比看,蔡锷与袁世凯简直不成比例。镇压二次革命以后,袁氏的势力进一步增强,当时中国的主要精锐部队都掌握在他的手中。而蔡锷只身回到云南,除了声望和旧部下之外,可谓一无所有,他所依靠的是自己在云南的旧班底,也就是唐继尧的势力。当然,唐继尧是蔡锷的老部下,蔡锷对他甚厚,他对蔡也不薄。但此时的唐继尧已获封开武将军,授侯爵。他的父亲为此兴高采烈,对袁氏感激涕零,所以力劝儿子不要反袁。如果不反袁,唐继尧完全可以安安稳稳地享他的富贵尊荣,做他的南天一霸。但他还是决意与蔡锷一起举事,仅此而言,唐继尧的人格就不可低估。但是,这一切事实上是有条件的,涉及权力和地位,人的内心常常会非常复杂。

提起护国战争,人们总是把它与蔡锷联系在一起,但众所周知,护国军的一切誓词、公文和布告,都以唐继尧领衔。护国之役的真正首领是谁?这没有疑问,但如果着眼于形式,却似乎是唐继尧。也就怪不得后来唐继尧为自己建造了“会泽唐公再造共和纪念碑”。这其中,当然体现着蔡锷不为个人争权力的高尚人格,但事实上也有无奈的苦衷。蔡锷入滇后,梁启超曾一再要求他从唐继尧手里夺回大权,以便指挥部署。蔡、唐商讨谁出征谁留守时,梁启超又一再去电,建议唐出蔡留。梁启超与蔡锷毕竟是师生,自然要更多地为蔡锷设想。而且,梁启超的想法也是对的:没有权力,如何举事?但是,在这件事上,老师的确不比学生更高明,正是因为涉及权力之争,稍有差池,就会出现不可想象的后果。所以,蔡锷没有听老师的话。在举事前夕的会议上,大家认为云南既已宣布独立,就应该另行组织政府,原先的将军、巡抚等官衔已不适用,应设大元帅府或临时元帅府。蔡锷坚决反对,认为那样会让人感到他们是为了权力,反而妨碍护国大业。权力机构的事,应该待各省响应之后,由各省公议。既然议决恢复民元的都督之制并以都督统帅三军,唐继尧提出让蔡锷当都督,自己率第一军开赴前线。蔡锷又坚决拒绝,他说唐继尧在滇主事多年,一切都驾轻就熟;自己此来为的是救国,理所当然应做先锋。这一切都说得合情合理,也是真话,但其中也有苦衷:他不能因为取代唐继尧的地位而坏了护国的大事。蔡锷此时手中没有一兵一卒。挽救共和的大业需要唐继尧的地盘,需要唐继尧手中的军队。所以,才出现了双方互相退让,相持不下,“情词诚挚至于泣下”的感人场景。最后,还是唐继尧就任都督之职,蔡锷任第一军总司令,李烈钧任第二军总司令。也许,正因为蔡锷不争权位,才保证了护国之举的顺利进行。

有一种说法是:护国军从云南出发,唐继尧只交给他“三千羸师”,两个月的饷银。在川南一带鏖战半年之久,二三月间战事十分激烈,护国军“衣不蔽体,食无宿粮”。蔡锷一再催促补给,而唐继尧却没有给前线补充过一兵一钱一械。按照梁启超的说法:“护国军起的时候,闹得轰轰烈烈,到底有多少人,当时不知道;他拍出来四处求援的电报,亦只吹他有几多军队,几多器械;后来战事完了,从军中字纸篓中,找出他支配军队的清单,不过三千一百三十个大人。他不单初出兵是这么多人,始终是这么多人,不曾得一点接济;好几月后,才有几省独立响应,但是远水不救近火,他只能以孤军奋斗,好像下围棋,走得没有眼了,你想这是如何的危险。”说一点没有得到接济,大概不是事实。因为蔡锷在1916年5月3日写给梁启超的信中有这样的话:“滇军出发时,携饷不足两月,早经用罄,就地踌借,亦经罗掘一空。前月哀恳滇、黔,仅解到十七万,杯水车薪,立即告匮。如再无饷接济,将成饿殍。万望吾师于各属华侨,赶为设法,以解倒悬。”那么,护国军入川之后,至少收到过十七万的供给。但是,正如蔡锷所说,杯水车薪,护国军的处境异常困难。

困难也不在于唐继尧不卖力,而是以一省之力支持护国军的军费开支,都督大人实在无力解决。唐继尧已经为此把全省的教育经费挪用,以致全省中等以上学校都以放长假的形式暂时停办,公务人员只领取少量伙食费,欠薪一年之后还没有结清。

就在这种情况下,蔡锷以叙永为大本营,坚持战斗,在泸纳之战中击溃袁军,因而震撼全国,使得各省相继宣布独立,赢得了护国战争胜利。这是古今中外战史上的奇迹。以三千之众,对十万雄兵,于几个月的时间里摧毁了中华帝国,迎来了中国民国的复生。其奥秘何在?蔡锷靠的是什么?

护国之所以成功,军事力量的确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它之所以能够胜利,关键在于民意。因此,在历史的关键时刻,英雄人物如何顺应民意而发挥作用,实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考察当时的时局,袁世凯拥兵数十万,手握国家最高权柄,看上去是不可战胜的。但是,他事实上却不得人心。人心所向不难发现,当筹安会发起时,许多人就痛心疾首,当袁世凯一步步破坏共和而走向帝制时,多少人愤懑于胸,但是,人心常常在强权面前很无力。如果没有真正的英雄,民心往往只能在暗处叹息。历史的一些细节很值得注意:云南军队中的中级军官如邓泰中、杨蓁、董鸿勋等,自从筹安会发生就非常气愤,他们多次向唐继尧进言,并且试探唐的意向。唐继尧部下那些中下级军官决心反抗帝制,却不知道上峰的意图,曾经秘密开会多次,议订了四项办法:“一、当适当时期,要求唐氏表示态度;二、如唐氏反对帝制,则仍拥其为领袖;三、如中立则送彼往安南;四、如赞成帝制则杀之。”蔡锷在写给梁启超的信中曾说到他抵达昆明时的情景:“儿童走卒,群相告语,欣然色喜。不数日,金融恐慌,为之立平,物价亦均趋平静。”而在此之前,袁世凯即将称帝的消息传来,却是“全城震骇,金融立见恐慌,富滇银行四五日间,兑付现金至五六十万,米价亦随之大涨……”正如梁启超所说:“洪宪帝制发生,大家看五色国旗,被人扯破了,很生气,很悲愤,当时想做蔡松坡的事业,有同样见解、同样理想的人,谅来不少,但是都没有做出来……”因此,蔡锷义旗一举,可谓人心大快,各省很快纷纷宣布独立,使得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共和国死而复生。

从这段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民心是重要的,但英雄也是重要的。没有英雄登高一呼,人们也许只能徒唤无奈,任袁世凯复辟称帝,眼睁睁看着共和国夭折于摇篮之中。历史发展的曲折过程常常为英雄提供机遇,或者说,也常常呼唤着英雄,但英雄总是少之又少,一些人不是没有能力,而是没有胆识。蔡锷让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他对理想的执着,而且是他超人的胆识,和为理想而奋斗的勇气。

蔡锷是一个有原则、有立场的现代军人,在大是大非面前,一点也不含糊。从他与袁世凯关系的前后变化,可以看到蔡锷作为共和军人的使命意识和鲜明的是非观念。

应该说,蔡锷与袁世凯的关系非同一般。据梁启超说,戊戌政变之后,蔡锷要到东京找他,“湖南长沙出来只借得二毛钱,到了汉口借亲戚洋六元,由汉到京,袁项城借给他洋一千元”,才得以到日本。(《蔡松坡集》,145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由此可见,蔡锷东渡日本时曾得到袁世凯的慷慨资助。1913年到1915年,蔡锷在北京,袁世凯对他可谓优礼有加,先后给了他一系列官衔,而且几乎每天召见,商谈政要。种种材料证明,蔡锷辞掉云南都督之职进京,是自愿的,未必是袁世凯的阴谋。袁世凯对他虽然并不放心,因而或有“槛虎于柙”之意,但并没有以管制监督而伤害他的尊严,而是在各方面关怀备至。正因为这样,蔡锷悄悄离开北京取道日本回到云南之后,在宣布云南独立的前一天(12月24日),还致电袁世凯“痛哭陈辞”,给他一个“最后之忠告”。

蔡锷与袁世凯的关系经历了几度变化。他佩服袁世凯的才略,而且对袁有很高的评价。1912年1月12日,他在致黎元洪的电报中这样评价袁世凯:“闳才伟略,实近代伟人,即孙中山先生亦曾有民国大总统宜退项城之论。徒以清廷关系尚未脱离,故此次选举不及项城者,非不愿举项城,实不能举清廷之内阁总理大臣也……中国有必为共和之时机,而项城亦自有被举总统之资望,如果大局定,此事自在意中。”《蔡松坡集》,156页。但是,在袁世凯面对革命高潮持观望态度,并企图借国民会议来决定君主还是民主的时候,他激烈指责“袁之狡谋”,“懈我军心”,甚至在《北伐誓师词》中直呼“袁贼”。不过,南北和议一旦成功,蔡锷立即又成了袁世凯的支持者。他多次发表通电,支持袁世凯建都北京。3月25日,他电贺袁世凯宣誓就任大总统,说他“闳才伟略,群望所归”。4月11日,他给各报馆的电文中也称袁是“一代伟人,中外钦仰”。即使在宋教仁案发生之后,他依然反对武力讨袁,主张法律解决。可是,当袁世凯图谋破坏共和、复辟帝制的时候,他的态度又变了。1915年8月之后,复辟帝制的舆论甚嚣尘上,“筹安会”、“全国请愿联合会”、“妓女请愿团”、“乞丐请愿团”等纷纷登台表演。这时的蔡锷则韬光养晦,终日沉溺于风花雪月,做出一副颓唐而不关心政事的样子。他一方面在与袁世凯虚与委蛇,另一方面却已经把袁世凯看作仇敌,开始与梁启超等秘密商讨反袁大计。最后,他终于逃离北京,组织护国军与袁世凯刀兵相见。

蔡锷支持袁世凯或者反对袁世凯,都出于他的一贯原则,而这原则与他的政治理想连在一起,是他清醒的政治选择。在民国元年,他支持袁世凯,是因为后者在关键时刻能与清廷决裂,使几千年君主专制的历史以和平的方式结束,避免了无数生灵涂炭。在民国初年的乱局中,他支持袁世凯建立强有力的政府,集中中央权力,是因为那样更有利于共和国政局的稳定。但是,一旦发现袁氏试图破坏共和,改变国家的性质,他就要挺身而出了。在这里,还不只是公义与私情的问题,在他看来,即使为了私情,也更应该把袁世凯赶下台。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后,他坚决反对袁继续当总统,这不难理解,怎么可以让一个共和国的叛逆继续担任共和国的如此要职!但他始终不忘袁世凯对他“礼遇良厚”。1916年4月18日,他在给政事堂统率办事处的复电中严正申明自己的态度,要求袁世凯退出政治舞台。他认为:“人生几何,六十老翁以退而安天下,尚复何求?”他又说:“锷于项城多感知爱,惓惓忠言,盖上为天下计,亦下以报其私。”

可惜中国传统培养出来的政治家袁世凯,根本无法理解蔡锷。他曾问莫里循:蔡锷会不会统治中国?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这个问题:你蔡锷不要权力,不想做统治者,为什么要来管闲事?

蔡锷并非什么都不要,他要一个共和国,他要共和国国民的人格尊严。他曾在不同的场合多次说过,护国战争是“为国民争人格”。

护国战争起事之初,蔡锷对于成功几乎毫无把握。我的面前摆着蔡锷的老师梁启超的三份回忆:一份是1916年蔡锷逝世后在其追悼会上讲的;一份是1922年在南京讲的;一份是蔡锷逝世九年之后在北京讲的。

在蔡锷追悼大会上,梁启超在发言中说:“护国军总司令蔡将军誓师之言曰:‘吾侪今日不得已而有此义举,非敢云必能救亡,庶几为我国民争回一人格而已。’……我国数万万人之人格,至今日已被袁世凯蹂躏而无复余。”

1922年12月25日,梁启超在南京演讲《护国之役回顾谈》,曾经这样回顾蔡锷的话:“眼看着不久便是盈千累万的人颂王莽功德,上劝进表,袁世凯便安然登其大宝,叫世界看着中国人是什么东西呢?国内怀着义愤的人,虽然很多,但没有凭借,或者地位不宜,也难发手。我们明知力量有限,未必抗他得过,但为四万万人争人格起见,非拼着命去干这一回不可。”

1925年12月25日,梁启超在北京演讲《蔡锷与袁世凯》,曾经这样回忆:“他从北京到天津,由天津转日本,又由日本回云南;临别的时候,与我相约两句话:‘成功就下野,决不争地盘;失败就殉国,决不想亡命’;我们都觉得这句话,不过讲讲而已,见面的机会,恐怕这是最后一次了。蔡松坡向国内国外的,都说是为争人格而战,这句话从何说起呢·老袁强奸民意,伪造几十万人的劝进表,以为全国人都像王莽篡汉时,大家劝进一样。松坡觉得这样一来,我国人在世界上,大没有面子了,他出头争一回已失的人格,原不打算成功。”说完全不打算成功是不对的,明知更大的可能是失败,却也要拼死一搏,却是事实。目的只有一个:为国民争人格。

如果只是梁启超的一面之词,也许并不可靠,但是,许多回忆都为此提供了证据。陶菊隐说,举义之前,蔡锷曾向滇军沉痛致辞:“袁势方盛,吾人以一隅而抗全局,明知无望,然与其屈膝而生,毋宁断头而死。此次举义,所争者非胜利,乃中华民族四万万众之人格也。”打败袁世凯,的确没有任何把握,但为了四万万国民的人格,却要知其不可而为之。

1916年1月31日,蔡锷在家书中写道:“余素抱以身许国之心,此次尤为决心,万一为敌贼暗害,或战死疆场,决无所悔。”

“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就是草头王”,这是中国特色,也是悠久的传统。在中国社会转型的乱世,蔡锷是一个奇迹。陶菊隐说:“自民国以来,武人解兵柄,棠爱犹存者,蔡松坡一人而已。”在中国历史上,手里拥有枪杆子而不靠它谋取权力,这的确是少见的。

同类推荐
  • 三国之举国飞升

    三国之举国飞升

    呐呐!后面的都是扯淡,这本书开心得一皮!大丈夫生于乱世,当提三尺青锋,立不世之功,创万载伟业,开永世之太平!江山如画,美人如花。铁血与柔情,肃穆与庄严。时间:三国。故事:一名苦逼的上班党幸运儿,幸运地被一位神秘人甩进穿越者大军的潮流中,凭借先知先觉以及神秘人慷慨的天雷馈赠,毅然决然地踏上了统一三国的漫长道路。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犹如探囊取物;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指点江山,建造帝国……一人,可敌一国!如果不是一个飞在天上的老爷爷,煞气,神念,信仰,武将技,法术,巫术,特殊建筑,灵兽,凶兽,妖魔鬼怪,仙人还有等等的出现,本书应该就是一本严谨认真外加规范正经的历史架空型题材类小说!
  • 回到唐朝做散仙

    回到唐朝做散仙

    修仙为了什么?有的为了报仇,有的为了长生,有的为了法宝,有的为了灵丹妙药,有的为了女人,有的为了朋友,有的为了酒。散仙重生在唐朝的生活,有酒有朋友有女人,当然也有修仙。不一样的散仙,不一样的生活。因为修改前面章节,请谅解,小写数字章节名都是修改过的,大写的还未修改。纯爷们,不TJ,放心收藏。顺便打劫推荐!感谢中国作者素材库免费封面支持
  • 书剑路茫茫

    书剑路茫茫

    鹏北海,风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朝堂之争?家破国灭?金戈铁马好儿郎,携刀披甲束戎装。修道?成仙?江湖笛声响,修罗金刚也陨亡。快哉遥哉,美人红妆,盛世太平琴声扬。
  • 三国之吴国大都督

    三国之吴国大都督

    平凡学生闯入三国,辗转经历多地,最后扎根于吴国。且看他如何以一介书生搅动三国风云,在诸多名臣猛将中立足不败!成为一代都督,名留青史!
  • 唐朝封神

    唐朝封神

    睡一觉竟然穿越了,而且自己竟然是李恪,突然发现自己竟然有个系统。。。于是大唐因我而改变
热门推荐
  • 斗罗之我的武魂是恶魔果实树

    斗罗之我的武魂是恶魔果实树

    本书又名《斗罗之带着全国去种树》《斗罗之我种树就能变强》ps:本文设定停留在斗一,斗二,斗三,斗四作者都没看过...种树就变强?是的!你没有听错!获得恶魔果实树的孟晓,在斗罗大陆里兢兢业业,不知觉间成为了最强斗罗。孟晓:想要我的恶魔果实吗?想要的话可以给你,去种树吧!我把一切都交给了大自然!”
  • 光华月影:呆萌妖妃逃不掉

    光华月影:呆萌妖妃逃不掉

    初遇时,未知地点,某个不知名的床。“啊,有色……”某妖孽:“如此良辰美景时刻,不知姑娘如此尖叫真的可好?”天知道,她是真的很不好。穿越,别人口中的废材,废物七公主,被退婚的相国夫人。老天,你还敢再虐点吗?某妖孽一把搂过她:“怕什么,还有我。”她笑笑不语,废材?废物?且看她如何逆天改命,笑傲异世。
  • 天涯亡命鸟

    天涯亡命鸟

    一朵残落的花将向何处?一杯酒能解心中几多乱愁?一身的伤痕又能多少体会?这是一个关于江湖情义和一个父亲对儿子的那种外人无法理解的情感
  • 云伲驾到

    云伲驾到

    李云伲第一次在滑冰场遇到郭龙宇,一见钟情。郭龙宇拥有双重身份,一是陆军特种部队军官,其二他是国内大型投资公司天森集团的继承人。郭龙宇的上司宾九一心想将爱女江晨欣嫁入郭家。李云伲李母的表哥良森,儿子良峰化名黑子,实则为彭越手下人物。在追踪彭越过程中,龙宇被父召回,发现郭父与宾九早已给他和江晨欣商定婚期,择日完婚,龙宇大怒离开,宾九将龙宇暂时停职,郭父将龙宇软禁。云伲巧遇故人黑子,,发现郭龙宇的妹妹还活着。在黑子的帮助下,云伲顺利脱险,为了捣毁毒窝,云伲求助父亲,父亲的机械厂原来是隐密的军供厂,父亲派人协助郭龙宇抓获彭越。李父出面会谈郭父,从前和宾九都是军中同事,后来郭父由于女儿失踪无心从政,辞职从商。为了能和云伲在一起,龙宇辞去军中要务,接任天森集团,而云伲经过了一翻锻炼,进入军工厂。江晨欣设计怀上龙宇的孩子,郭龙宇无奈答应完婚。云伲抓走江晨欣,去医院查证孩子与龙宇的血亲,云伲被江晨欣从医院推落,晕倒后失忆,龙宇发现宾九秘密,宾九持枪劫持云伲,云伲梦醒记忆恢复。天森集团与军供厂联手击败宾九,江晨欣崩溃,龙宇与云伲重新和好,宾九被抓,龙宇官复原职,云伲接任军供厂,一对英雄从此携手走天下!
  • 穿书后我成了富婆

    穿书后我成了富婆

    本书又名《穿书后我成了团宠》以及《穿书后我气死了女主》1比1甜宠放心入坑江糖一天才少女因疯狂加班猝死在实验室醒来就变成了被同事安利的女主逆袭文中,你以为她是女主?不不不她变成了反派的恶毒前妻及恶毒女配姜糖,并且有了一个气死女主系统。可是没想到原主在她家是个团宠.....一醒来就面临离婚?!OK,离就离老娘还没享受够单身呢。离婚一天后反派遇见了他的前妻正在优雅的怼着小白花。离婚两天后反派看见了了他的前妻英勇救人的身影。离婚n天后反派“老婆你好,我们复婚吧。”ps:女主超强,男主不渣。小甜饼哦!无逻辑哦!轻松沙雕文!
  • 封神:无字卷

    封神:无字卷

    北天域,青阳城陈家少年陈子凡,觉醒十阶废脉,被族人看做是超级废物,谁曾想到,在得到一卷“无字书”后,被万人嘲讽的废脉,却变得举世无敌!无字卷开启,少年崛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随风飘怡

    随风飘怡

    短文,可能看不懂,可能太简白,可能不好,可能可能,就这样了
  • 星河原罪

    星河原罪

    一个联邦通缉犯,却成了拯救联邦的英雄!一个混吃等死的后勤兵,却成了超级战士!浮萍虽无根,亦可撼动星辰浩海!
  • 灵宠出没请注意

    灵宠出没请注意

    陆家少女和她的灵宠来到十八中,遇见了一些有意思的人。可是之后的生活就不平凡了,不断遇见奇怪的事情,又不断的被拖入这些事件。之后又会有什么事呢?请继续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