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52800000005

第5章 生活中的智慧禅(2)

月亮属于任何人,谁都没有特权私自收藏。每一个人的自性中都有无限的宝藏,“美丽的月亮”,象征着人人都拥有的初心。我们就像小偷,总是被各种妄念蒙蔽了心性,物化的内心看不到真实的本性,双手又被物欲的绳索捆住了。禅师惋惜,不能将美丽的月亮送人,正是告诉天下众生:灿烂的阳光、新鲜的空气、洁净的水,以及健康的身体、向上的精神是我们生命的无价之宝。

毕竟天上的月亮以及美好的心境是偷不去的。

(十、寸丝不挂)

温州净居寺的比丘尼玄机,常在大日山的石窟中打坐参禅。有一天,忽然闪出一个念头,心想:法性湛然深妙,原本没有来去之相,我这样厌恶喧哗而趋于定寂,不算是通达法性的人。于是他立刻动身前往访寻雪峰禅师。

见面后,雪峰问他:“你从何处来?”

玄机答道:“从大日山来。”

“日出未也?”

“如果日出,早就溶却成雪峰。”

雪峰又问:“你叫什么名字?”

“玄机!”

“日织几何?”

“寸丝不挂!”

当玄机礼拜而退时,才走了三五步,雪峰随口说道:“汝袈裟拖地了!”

这时玄机猛然回头,雪峰禅师大笑说:“好一个寸丝不挂!”

禅析:

说明一下,禅宗的对话往往是应用双关语,灵通活泼,充满着风趣、幽默。你得有一些的悟性,理解话意。

“日出也未?”——意思是:智慧的太阳升起了吗(即:你开悟了吗)?

“如果日出,早就溶却雪峰。”——言外之意是:我若悟道,则智慧必将在雪峰禅师之上,哪里需来向你请教。“日织几何?”——意思是:你头脑中还有多少烦恼丝?

“寸丝不挂!”——言外之意是:我已经达到无牵无挂的境界了。

玄机自称已经达到心中无挂牵的境界,却在意自己的袈裟是否拖地,他真达到无牵无挂的境界了吗?禅宗有静修内观的功夫,但是要真正做到自知自见,真的很难。我听说,很多人口口声声称自己视富贵如浮云、视钱财如粪土,可真正面对利益,有几个人能保持清醒,做到理智而客观?

苏格拉底总是自称一无所知。他的名言就是: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围绕人的精神修养提出哲学命题,比如什么是幸福、美德、真理、正义等,其中贯穿一个主题就是说服人们不要专注于对身外之物的追求,而应去改造自己的灵魂,追求真理和智慧,成为道德完善的、真正的人。有人问泰勒斯,什么是最困难之事,回答是:“认识你自己。”然而,最内在的自我必定也是最隐蔽的,怎样才能认识它呢?怎样才能做到心念上的一丝不挂呢?这是最难的,也是需要修行的。

(十一、空杯心态)

日本明治时代,有一位大学教授特来拜访著名的南隐禅师,向他问禅,禅师以茶相待。入席坐定后,南隐便开始为教授倒茶,只见南隐不间断地将茶水注入这位来宾的杯中,直到杯满,仍然倾注不止。教授眼看着茶水溢出杯外,在桌面上四处流淌,终于忍不住,打破沉默说道:“师父,茶水已经溢出来了,不要再倒了!”

南隐禅师答道:“你的头脑就像这杯子,里面装满了你自己对禅的看法和想法,你不先把杯子空出来,叫我如何往里装呢?”

禅析:

每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总是被家庭、学校、社会所教化。因为每个人都从毫无戒心的婴儿期开始,在非常漫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被家庭、学校、社会所操控、影响。而一开始,我们都那样的信任,无条件地接收成人给予的一切讯息,包括爱心、甜美的呵护,也包括被粗鲁地对待,责骂、体罚、暴力、仇视,以及一些负面情绪、偏执的观念。事实上,更多的时候,我们被这个社会所污染,我们纯净的心灵不经意间被涂鸦了。直到有一天,当我们忽然意识到:啊!我已经长大了……我们的潜意识里已经不知道容纳了多少错误的信息。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过去的经验制约着我们,所以南隐禅师说,除非把你的杯子(头脑)空掉,不被过去所污染,否则,“老牛学不会新把势”。

我们世俗的头脑总是装满各种东西或是执著于某种东西,这东西可以是金钱、权力……我们的内心就这样不断被物化。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清空归零,打开自己,禅把所有的东西从你身上带走,掏空你,当你的头脑达到完全的空,就会有某种灵性的、某种无限的东西在发生,有一种海洋般的感觉把你淹没。

(十二、茶禅一味)

当年,赵州和尚在河北赵县的观音院弘法传道,遐迩修行僧云集。有一天,一位禅僧远道而来向赵州参学,赵州问他:“你以前来过这里没有?”

“没有来过。”

“是吗,那么喝茶去!”

转而又来一位禅僧。

“你以前来过这里没有?”

“啊,来过。”

“是吗,那么喝茶去!”

于是,不解的院主终于启口问道:

“和尚,方才你让初来乍到的喝茶去,理所当然;但对常来常住的,也让他吃茶去,这是为什么呢?”

赵州闻言立即叫“院主”,院主应声,赵州又说:“喝茶去!”

禅析:

关于中国茶的起源,有许多传说,相比较,我更喜欢这种传说:相传梁武帝时期,中国禅宗始祖菩提达摩为弘扬佛法来到中国,在嵩山少林寺一幽寂的山洞内面壁静修。在做长时间连续的坐禅时,睡意袭来,他会一次一次地发困,昏沉。为了能驱赶睡意,保持清醒,为了能集中思想,专注一境,他不得不睁着眼睛,站立着修行,但那也是困难的。眼皮会一次一次地往下掉。但这并未动摇他苦行的决心,于是,为保持觉醒,他忍着剧痛割下了他的眼皮,扔出洞外。据说,那两个眼皮在土里生根发芽,长成一棵茶树,用它的叶子泡了世界上第一份茶,人们惊奇地发现,这茶具有提神益思、驱除睡魔、生津止渴、消除疲劳等功效,能保持更长时间的清醒。

茶禅一味,所以茶便成了禅的象征,意思是清静、警觉、空寂。静坐冥思是历代禅师们参悟佛理的重要课程。所以习禅的和尚们一直喝茶,在氤氲香雾、袭人茶香中参禅入定。平凡心是道,从每天的生活中找到修行的韵律,与真理相遇。因茶悟禅、因禅悟心,对禅宗的人来讲,每一时刻、每一件事都是神圣的,甚至连喝茶也是神圣的;每一时刻、每一件事都是修行,当然喝茶也是修行。

“茶须静品”,茶也被文人雅士视为一种陶冶心性、体悟人生、抒发情感的风雅方式。“寒夜客来茶当酒”,从小小的茶壶中去体悟宇宙人生的奥秘,在虚静中与大自然融涵交会,体悟佛性。

(十三、一心点茶)

有一次,日本茶道大师千利休被一个叫上林竹庵的人邀去参加茶事,并且带上了几个弟子。竹庵非常欢喜,在千利休和弟子们进入茶室后,开始亲自为客人点茶(即砌茶)。但是,一切似乎不太顺利,竹庵可能由于过于紧张,点茶的手有些发抖,致使茶盒上的茶勺跌落、茶筅倒下、茶筅中的水溢出,竹庵十分尴尬。千利休的弟子们在一旁暗暗地在心里发笑。

可是,茶会一结束,作为主客的千利休就赞叹说:“今天茶会主人的点茶是天下第一。”

弟子们都觉得千利休的话不可思议,便在回府的路上问千利休:“那样不得体的点茶,为什么是天下第一?”

千利休回答说:“那是因为竹庵他为了让我们喝到最好的茶,一心一意去做的缘故。所以,没有留意是否会出现那样的失败,只管一心做茶,那种心意是最重要的。”

禅析:

对于茶事来说,重要的是心到。用心即是,否则,即流于形式。不管多么优雅的点茶、多么昂贵的茶叶和茶具,若没有真心实意,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茶道。在现实的生活中,不论待人接物,还是工作学习,没有虔诚和用心,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生态度。

(十四、一杯水和一片湖)

一位禅学大师有一个老是爱抱怨的弟子。有一天,大师派这个弟子去集市买了一袋盐。弟子回来后,大师吩咐他抓一把盐放入一杯水中,然后喝一口。

“味道如何?”大师问道。

“咸得发苦。”弟子皱着眉头答道。

随后,大师又带着弟子来到湖边,吩咐他把剩下的盐撒进湖里,然后说道:“再尝尝湖水。”

弟子弯腰捧起湖水尝了尝。大师问道:“什么味道?”

“纯净甜美。”弟子答道。

“尝到咸味了吗?”大师又问。

“没有。”弟子答道。大师点了点头,微笑着对弟子说道:“生命中的痛苦是盐,它的咸淡取决于盛它的容器。”

禅析:

心有多宽,世界就有多大。有的人只在自己的镇里做着小本买卖;有的人把生意拓展到整个地区甚至全国,乃至整个世界。其实,世界真小!心的领域很大很大,问题是:面对世间种种,你的心底是一杯水,还是一片湖?

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生性放达,嗜酒如命,常在家里脱光衣服,裸体喝酒。有人看见就讥笑他,刘伶反问说:“我以天地为房屋,以房屋为衣裤。你怎么钻到我的裤子里来了?”那人无言以对。

我听说,一只大象经过一条山路,顺便留下了一堆大便。一只蚂蚁刚好从旁边经过,它望了望那云雾缠绕的顶峰(其实是大象拉的大便),不禁唱道:“呀啦嗦!这就是青藏高原……”

眼界有高低,心量有大小。你的心藏大海有多宽,你的心胸就有多广。

(十五、心量有大小)

一位信者问无德禅师道:“同样一颗心,为什么心量有大小的分别?”禅师并未直接作答,告诉信者道:“请你将眼睛闭起来,默造一座城垣。”

于是信者闭目冥思,心中构想了一座城垣。

信者:“城垣造毕。”

无德禅师:“请你再闭眼默造一根毫毛。”

信者又照样在心中造了一根毫毛。

信者:“毫毛造毕。”

无德禅师:“当你造城垣时,是否只用你一个人的心去造?还是借用别人的心共同去造呢?”

信者:“只用我一个人的心去造。”

禅师:“当你造毫毛时,是否用你全部的心去造?还是只用了一部分的心去造?”

信者:“用全部的心去造。”

于是禅师就对信者开示道:“你造一座大的城垣,只用一个心;造一根小的毫毛,还是用一个心,可见你的心是能大能小啊!”

禅析:

就在我居住的那个镇里,有两个一起结伴捡拾破烂的人。一天,他们同时发现在地上有一张面值2元的纸币。就在一瞬间,一人抢先一步拾起纸币,占为己有。见者有份,另一个人不服,据理力争要平分……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之后,他们达成共识:捡拾者得1.5元,另一个得0.5元。

下面的一则不仅仅是笑话:

一个带狗的男子怒气汹汹地对宠物商店的老板说:“你把这条狗卖给我看门,昨天晚上小偷进我家偷了我300元钱,可这条狗连吭都没有吭一声!”

老板立即回答道:“这条狗可是出生豪门,它以前的主人是千万富翁,这300元钱它根本不放在眼里。”

元钱你根本不放在眼里;100元你当然也不放在眼里;1000元你还是不放在眼里;1万元你还是能够看开看破的;10万元你知道它是个不小的数目,但它不会动摇你的信念的;100万元呢?你当然要考虑考虑,但你不会忘记自己的原则;1000万元呢?等等!你可能会说,一个人若死守一个原则,缺乏变通那是不够明达的,那就仅此一次吧,下不为例。

贪婪之心,不可得!我听说,有的人因1000元;有的人因1万元;有的人因10万元……有的人因1000万元,在人生道路上摔了。原来,人们所谓的道德、原则是有上下限的,是有条件的;人们所谓的道德、原则有一个虚假的标准。

人的心是有大有小的啊!心有多宽,世界就有多大。禅者无我、心空,故心无限。

(十六、平静如水)

日本禅师白隐一直被人们尊奉为一个过着纯洁生活的人,在白隐居住的寺院附近有户人家,他们全家都是白隐禅师虔诚的信徒。一天,他们发现自己的未婚女儿怀孕了,父母亲一再逼问女儿:谁造的孽?因为女孩经常去寺院玩,父亲最相信白隐,为了保护自己的情人,女孩情急之下,就说:“孩子是白隐的。”父亲震怒了,他怒气冲冲地拿着木棒,找到白隐,不由分说地将禅师痛打一顿……

总算弄清事情的起因,白隐一点也没有觉得委屈与生气,面对着愤怒的人们,他知道解释是徒劳的,只是平静地问:“是这样吗?”此后,白隐依旧像往常一样过着平静的日子,尽管他已声名狼藉,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受干扰。

小孩出生后,女孩的父亲理所当然地把婴儿送到寺院去,当着所有僧人面要他抚养。孩子是无辜的,白隐非常细心地照顾着婴儿,就像父亲。他每天都向附近村民乞求婴儿所需的奶水,虽难免遭人白眼,但他总是处之泰然,还是像往常一样过着平静的日子。

一年以后,那个女孩再也无法保持沉默了,她将真相告诉了她的父母,孩子的真正父亲是村里的一个青年。那女孩的父母懊悔万分,带上女儿立即去找白隐,表示深深的歉意,请求他的宽恕,并要回了婴儿。白隐依然是心如止水,只是淡然地说了句:“是这样吗?”

白隐还是像往常一样,平静地生活着,就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一样。

禅析:

我们活在世上,难免会蒙受各种流言飞语;难免会被人误会甚至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而我们总是那样容易受伤害。其实,面对世间种种不幸,让你受苦的其实是你自己,是你面对问题的态度,是你选择了痛苦和愤愤不平。一个再好的总统总是有他的反对者;一个再差的总统也总有他的支持者。别人的看法和态度我们没有办法左右,但我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看法和态度。面对着各种伤害,如果说那算伤害的话,你可以选择报复、选择暴力;也可以选择宽容、选择超越。因为你是完全自由的、我们的内心是完全自由的,不受任何人左右。但有几个人能够真正做到荣辱不惊呢?在社会上混,你是容易受伤的人吗?对所有的流言飞语,你能百毒不侵吗?在常人看来是巨大的委屈、耻辱,是谁都无法忍受的极限,但白隐的心不受这世间的任何伤害,寂寂然,一尘不染。无事闹心、无物碍心,也只有禅宗的人能不为所动地活着,保持不被打扰。

《菜根谭》是禅宗的人写的,它对完美的人格有着这样精彩的描述:

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

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则心随空。

这几话话的意思是:当有风吹向竹林,竹的枝叶被风吹得吱吱作响,而风过之后,竹林又恢复原有的宁静;当大雁从平静水潭上飞过,潭面就会出现大雁的倒影,但大雁飞过之后,水潭又恢复原有的空寂。那些真正的人呵!内心是那样的空灵,他们顺应自然,随遇而安。每当事情发生时,他们就全身心去应对作出反应。而当事情过去后,他们的心境就立刻恢复到原来的虚空平静,他们就这样保持自己的本然真性。

无独有偶,禅宗大师天衣义怀也讲过几句话:“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无留踪之意,水无留影之心。”大雁飞过天空,把它的影子自然就投在清澈的池塘上。当大雁飞过之后,它的影子就不复在池塘里面呈现。这也就像月亮照着池塘,当月亮照射池塘的时候,池塘平静地映现出月影;当月落西山的时候,池塘又恢复到原来的宁静与空灵。水月相忘,事情来了,我们就自然而然地去感应它;事情过去了,我们的心要回到原来的空寂和宁静。这样,你的心才不被物役,不随境迁。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过境迁,放下自在,当下就是禅!

(十七、拒绝接受的礼物)

一位禅师在旅途中,碰到一个不喜欢他的人。连续好几天,那人用尽各种方法污蔑谩骂他。最后,禅师转身问那人:“若有人送你一份礼物,但你拒绝接受,那么这份礼物属于谁呢?”

那人回答:“属于原本送礼的那个人。”

禅师笑着说:“没错。若我不接受你的谩骂,那你就是在骂自己。”

还有一个故事:

同类推荐
  • 想到做到

    想到做到

    《想到做到》又名《如何将IDEAS转换成你想要的结果》,此书作者为美国的斯科特·贝尔斯基,由重庆出版社出版。书中写到“如果创意不能成真,就毫无价值”,为此,就想到和做到也做出了定义,想到:有想法、有主意、有点子;做到:有行动、有做法、有结果。另外也有中国版的《想到做到》,由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作者为湖南的罗健。主张“善用你的大脑,想到就要做到,做任何事情才会有成功的可能。”“想是问题,做是答案,输在犹豫,应在行动。”
  • 快乐心灵的人格故事

    快乐心灵的人格故事

    汇集开阔眼界的故事,让青少年在学海百科从容漫游,以激励人心的文章,让青少年获取鼓舞、走进快乐成功的圈子。通过这里可以学习很多,看到很多、获取很多、了解很多。经典的一个个小故事,是灵魂的重铸,是生命的解构,是情感的宣泄,是生机的鸟瞰,是探索的畅想。优美的文学是以审美的力量、情感的力量、道义的力量、精神的力量打动人、感染人、影响人。
  • 你一定要知道的博弈常识全集

    你一定要知道的博弈常识全集

    博弈论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人生成败密切相关。本书摆脱了博弈论惯有的复杂与枯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其内在的深刻原理与奥妙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使读者轻松了解博弈论的原貌。同时,将博弈论常识同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便于读者用博弈论的视角和思维来生活,从而帮助大家在竞争中取胜,成为人生的大赢家。
  • 你的营销口才价值千万

    你的营销口才价值千万

    口才是金。市场营销人员无人不知“一言兴商”、“一语千金”的道理。口才是宝。做成生意最需要的是好口才,营销的奇迹80%是由口才创造的。营销口才,是营销活动中的特殊技能,是口才艺术中的特别技巧。决战商海,必须要拥有良好的营销口才。
  • 让梦想站立起来

    让梦想站立起来

    本书以思想者的独特视角,为我们揭示了如何树立并成就个人梦想,给人以永不言败的心灵激励和生命智慧的启迪。还告诉我们应该怎样树立正确的梦想,以及梦想确立后通过哪些路径来实现各自的梦想,旨在通过对读者内心潜移默化的激励,让梦想点亮人生。
热门推荐
  • 绝宠丹医:掌门师兄太撩人

    绝宠丹医:掌门师兄太撩人

    她携不甘重生异界,竟成“废物”师妹。看她百炼成丹,一念活死人肉白骨。诛尽欺辱之辈,登顶绝世丹医。他乃大陆第一宗门掌门,转世而来扮猪吃虎,甘愿守护她身边。从此升级打怪撩师兄。<一对一><独宠双强><某男扮猪吃虎>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猛妃殿下你加油

    重生猛妃殿下你加油

    她,本是某神秘佣兵团的顶级佣兵;被佣兵团头头忌惮,计划杀害,魂穿至此,遇绿茶陷害,遭渣男劈腿,被世人骂成无用之才、社会败类……不慌,看她如何手撕绿茶、渣男,名声么,不慌这个。先让她搞清楚面前这个风华绝代妖孽而又特别骚气的男子再说……“殿下,我们是不是在哪里见过啊?”某殿下看着面前的小女人,薄唇轻启。“哦?是吗?你好好想想。”
  • 完美娱乐

    完美娱乐

    Tara是我的皇冠放学时我的王座彩虹是我的权杖姐妹是我的明珠秘密是我的宝石思念是我的神殿什么?你说全是女团?废话。我这个开挂的穿越族高富帅,你指望我去基情四射?送你去利比亚你信不?你说为什么是利比亚?好吧。五年后你就知道了!
  • 丫丫江湖游

    丫丫江湖游

    她,凌丫丫,亦正亦邪,快意恩仇!遇见江湖,波澜咤起,她的出现,是否会掀起另一个狂潮?管它阴谋诡计,虚情假意,且看她一一破解!一切真相大白,她该何去何从。
  •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灵魂的真理是——高贵。我们也许不能探知灵魂的神圣来源,但是,由自己心中的道德律和羞耻心,由内心对真善美的向往和对假恶丑的厌弃,我们都可体会到灵魂是人的尊严之所在,是人身上的神性。平庸和卑鄙,是对灵魂的真理的背离。在本书中,周国平与少年朋友们进行了关于灵魂的探讨,收录了《信仰之光》《第一重要的是做人》等经典散文。
  • The Golden Slipper

    The Golden Slipp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推进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现代化

    推进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现代化

    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月底,由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清华大学凯风发展研究所、清华大学政治学系联合召开的“推进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对“治理”概念的产生、含义、特征、功能等方面做了理论上的论述,并针对当前中国社会治理问题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推进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的阐述。本书收录了16位与会专家、学者的参会文章,是国内知名政治学专家、学者有关“治理”问题的最新学术成果合集。
  • 末世重生之苏寒

    末世重生之苏寒

    上一世,你是女主,男人、权利、能力、机缘,什么都是你的!我只是一个女配,我的权利、我的机缘统统都是你的,包括我的命你也要,好!我有尊严,自爆而亡!这一世,你依旧是女主,我依然是女配。我自己过的逍遥,男人、权利统统归你。我倒要看看,这一世没有了我的铺垫,你还会和你的男人们笑傲天下么?看女配如何在玛丽苏光环下活得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