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72400000006

第6章 吃喝门道(6)

大清国一完,老米也跟着掉价,虽然还有遗老遗少留恋这一口儿,但一般人家是不再问津了。离开皇粮,起码食品安全更有保障。如今,如果有谁再把变色发糟的老米拿到市场上兜售,肯定会被扭送到工商局,告你一个出售劣质商品,危害大众健康。世上许多事情,是不可以随意刮风的,一刮风,难免把老米这样的糟粕当作精华,闹出笑话。

?

官饭难吃

世上什么饭最难吃?官饭——官场之饭。

说官饭难吃,并非指其滋味不佳,尽管这是事实。清代负责为官员聚餐提供饮食的光禄寺之厨艺,曾有幸进入京城“十可笑”之列。有一文人陈耕石探望主管光禄寺的朋友时,考察过此处饭菜,并写下了一首《黄莺儿》:“蹄子小多毛。秤梗鳗,着腻烧。海参倔强蹄筋跳,鱼虾寿夭,鸡鹅寿高。冬舂米饭黄而糙。最难熬,新刍水酒,故意满台浇。”事见《清代名人轶事》。此等吃喝,其实已属“超标”。皇上赐食百官时,一般只有寿高之鸡鹅多毛之蹄子,鱼虾海参之类,均告阙如。

官饭难吃,也非指其就餐环境太差,尽管这也是事实。据《明会要·宴礼》记载:“明制,有大宴、中宴、常宴、小宴。凡大祀天地次日庆成,及正旦、冬至、圣诞,大宴。立春、元宵、四月八日、端午、重阳、腊八日,永乐间俱于奉天门赐百官宴,用乐。其后皆宴于午门外,不用乐。”奉天门在南京皇宫,此地气候湿润,官员们在腊八、元宵群集露天吃顿冷餐,好歹能将就。等到明成祖迁都北京,还要在午门外照此办理,就有些麻烦。遇上沙尘暴什么的,饭菜内容未免过于丰富。不仅如此,明代午门之外还是施行廷杖即不听皇上话的官员挨板子的地方。臀部有幸承受浩荡皇恩的朝廷重臣,又要在此处领教御赐大餐,真不知吃出什么滋味才算正确!

官饭难吃的最难之处,是麻烦。特别是逢到老大请客,与宴者无论职位高低,一举一动一吞一咽都要按制度办事,而且还有执法官巡回检查,发现有人吧唧嘴打饱嗝,轻则申斥,重则禀明圣上,或罚俸,或降职。

过去还有比这更厉害的。春秋时,卫国太子完宴请大夫良夫,饭没吃完,良夫的脑袋便被砍了下来,罪名是穿了君王才能用的紫色狐裘大衣,吃饭时还把大衣随意敞开,而且带着佩剑。这应该算蓄意谋杀。幸好,这类极端事例还不多。

官饭难吃,但吃官饭者却不得不吃,否则罪过更大。据《南亭笔记》记载,一次慈禧太后在坤宁宫赏王公大臣吃肉,这可是旷世盛典,既不用露天挨冻,又属于正儿八经的吃食。被赐吃肉者,有一徐郙,同治元年的状元,后来混到了大学士,相当于宰相。这徐相国在吃肉时却没露面,慈禧恼了,“谓其有误大典,当以不敬论罪。”大不敬的罪过可不小,过去名列十恶不赦之列。老徐大惧,转天赶紧找太后请罪。说自己一大早就出了门,没想到路过使馆区时,一辆洋人拉货的马车坏在了当道。车夫帮忙折腾了半天,挪不动,“臣又不能飞越而过,以致误及大典。死罪!死罪!”西太后听罢,“但微哂而已,不复深究。”此事如属实,当在“庚子拳乱”之后。否则,徐相国如拿洋人说事儿,老佛爷就不会是“微哂”而是“勃然”了,十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最高执政之所以对吃官饭的规矩毫不苟且,是因为这关系到江山社稷的长治久安。臣子们在吃喝之小事上不忘尊礼守法,逢到大事才能和老大一心一意,不致另起炉灶。君臣之外,家庭内部与官民之间同样需要明“礼”,以使长幼有序,尊卑有别。人人敬上惧上,天下自然太平。因此,有的皇上吃饱喝足之后,还要为那些吃不饱喝不足的草民订章程。朱元璋就发过两道诏书,一道是关于士农工商人等平居相见及岁时宴会谒拜的规矩;另一道则明确官员退休后的待遇。其中规定,“若筵宴,则设别席,不许坐于无官者之下。与同致仕官会,则序爵;爵同,序齿。其与异姓无官者相见,不须答礼。庶民则以官礼谒见。凌侮者论如律”。谁拿退休干部不当回事,就办谁。

常吃官饭的主儿,遇到所吃者并非官饭,便会脑袋发懵。据《梦溪笔谈》记载,宋代枢密使陈尧叟与另外六个大臣和文学侍从曾担任过一回皇上(大概是宋真宗)的客人。这一次,皇上要和大家平起平坐,自己坐宴席东边,让陈尧叟坐于席西,“如常人宾主之位”。众臣子皆惶恐不敢就位,说是自古未有君臣齐列之礼。皇上顿时很不高兴,说如今天下太平,只想找几个亲近之人乐呵乐呵,连酒菜也是自家厨房弄的,要是讲规矩早就到外朝开宴了。于是,“尧叟悚栗危坐,上语笑极欢”。宴会之上还赏了赴宴者许多宝物,直到四鼓时酒才喝完。此次“天子请客”一时被传为美谈,但陈尧叟之流大约还得“悚栗”一阵子。连三岁小孩子都知道,对小绵羊来说,大灰狼露出微笑,比满脸狰狞还要可怕。高高在上者的“平等”姿态,是很难让弱势群体当真的。

官饭难吃已成旧事。如今,无论是饭菜质量还是就餐环境,此类吃喝都没的说。至于其他方面是何状况,因身在“场”外,无从置喙。

堂餐滋味

当官的一大好处是有的吃。而且官越大越是有的吃。起码中国古代如此。许多时候,当官之后想不吃简直都不行,因为有制度管着。

唐朝时,太宗李世民看到大臣值班很辛苦,常常到了吃饭时间还干不完事,于是降旨,供应午餐。免费,白吃。这就是堂餐,也叫堂馔。老李的算盘其实打得挺精:把手下饿出个胃溃疡什么的,没人干活不说,还得老传太医给他们治病,医药费也不少花,不如送顿饭吃,花钱不多,还能落下个关心下属的好名声。唐朝开国初期政事清简,据《新唐书》记载,太宗时中央和地方官员全算上,编制不过720人,相当于北京市局级干部的三分之一,加上编外人员也不算太多,因此,给朝臣来上一顿免费工作餐,还说得过去。

不过,此例一开,难免有人登鼻子上脸,非要来个锦上添花。以后,朝臣一旦升至宰相,白吃饭不说,还要单独另开小灶,说是这样可以吃饭工作两不误,商讨国家大事时不受外界干扰。理由很是堂皇。唐朝虽未设宰相之职,但是享受待遇的人可是不少,尚书、中书、门下三省的主要头头都在此列。大家凑在一起,开个大唐公司临时董事会,捏咕捏咕,就能把这件事定下来。万一下面有人反对,还可以说是集体决策集体负责,让他板子找不着屁股。

高宗时,宰相之中大概有人听到了下面议论,于是研讨吃喝是否过于丰盛,“欲少损”。新当上宰相的张文瓘大概心理有些不平衡,觉得凭什么你们吃够了,轮到我就要改革,于是发了一通高论,说是“此天子所以重枢务、待贤才也。吾等若不任职,当自引避,不宜节减,以自取名”。这话实在有分量。当高官吃好饭,这是皇上的恩典。想在此事上搞什么改革,只能说明你没有真本事,干脆回家抱孙子得了。此言一出,举座哑然。是为国家省点伙食费还是保住自己的乌纱帽,如果连这点事体都拎勿清,确实该抱孙子了。一项制度一旦建立,受益者总不难找出冠冕堂皇的理由维护它的存在。堂餐即是一例。

既然宰臣们得开小灶是皇上的恩典,总要投桃报李才是,于是唐代便出现了烧尾宴。大臣当上宰相,官阶上大大进了一步,等于鲤鱼跳过了龙门,只有将尾巴烧掉,才能修成正果。因此,新任宰相必须办一顿丰盛宴席,请皇上当主客,这就是烧尾宴。唐中宗时,韦巨源官拜尚书左仆射即宰相,便向皇上进献过一顿烧尾宴。据《清异录》记载,其中菜点兼备,名堂甚多,像什么光明虾炙(生虾可用),通花软牛肠(胎用羊膏髓),生进二十四节气馄饨(花形馅料各异,凡廿四种),生进鸭花汤饼(典厨入内下汤),冷蟾儿羹(蛤蜊),凤凰胎(杂治鱼白),升平炙(治羊、鹿舌拌,三百数),八仙盘(剔鹅作八付)等,共数十种。为了烧掉尾巴,韦巨源想必大大破费了一回。不过,这样做也不吃亏,只要在宰相位子多吃几年就能找补回来。

等到安史之乱后,由于国力衰竭,堂餐也不得不跟着打折扣。唐德宗建中三年时,为了筹集军费,皇上下令降低御膳和皇太子吃喝标准,中书侍郎张镒立刻跟着上折子,“奏减堂餐钱及百官禀奉三分一,以助用度。”张镒算是聪明人,知道到什么山唱什么歌,皇上都减膳了,你就绝不可再唱“此天子所以重枢务、待贤才”的高调,否则老板一怒之下拆了食堂,让你再饿着肚子上班。这就是官场学问。节约堂餐支出即可补充军费之不足,可见当时公款吃喝的人数已然大增,国家有些难以为继了。

不过,堂餐标准虽可降,原有规矩却不可破,宰相吃饭时,依旧禁止下级奏事。一般人等也没有这个胆量,除非不想混了。可是遇到非一般人等,便有些麻烦。唐顺宗时,就出过这样一档子事。一次宰相郑珣瑜、韦执谊、杜佑、高郢几人正在中书省用餐,翰林学士王叔文非要找韦执谊议事。这可把韦丞相噎着了。王叔文虽然官位不高,却是皇上的大红人,此时不见,虽合制度,可万一他在圣上耳边嘀咕几句,就得吃不了兜着走。韦执谊思忖多时,脸儿涨得通红,最后终于想得通彻,不但将王叔文迎到官署,还让手下再备一桌饭,陪他吃将起来。杜佑、高郢两位也是明白人,闻知此事埋头继续吃自己的饭,一言不发。只有郑珣瑜犯傻,觉得宰相尊严扫地,长叹一声:“吾岂可复处此乎?”随即吩咐手下备马回府,堂餐,不吃了。一顿不吃固然不打紧,可几天后老郑的宰相乌纱帽便没了,再想吃堂餐也没戏了,窝囊得他一病不起,郁闷而终。

不知官场规矩有时即是无规矩者,官,当不稳;饭,吃不香。

同类推荐
  • 南方云集

    南方云集

    散文集,系我社“散众文丛”之一。作者从一个诗人、移居者的角度,传达南方生活经验和中年况味。作品视野开阔,但始终扎根于内心,充满了“诗与思”的相互激荡、融汇为一的力量,从而使其文字脱离了地域和个人藩篱,抵达广阔复杂的人性。行文痛彻又充满阅读快感,是一本“诗人精神地理”之书。
  • 草叶集:惠特曼诞辰200周年纪念版诗全集

    草叶集:惠特曼诞辰200周年纪念版诗全集

    完美复刻1855版草叶集原版,古朴精美、别具匠心;20幅美国插画大师罗克韦尔·肯特亲笔画作,诗画合璧,相得益彰;译者邹仲之又对之前的译稿进行了新一轮的修订与打磨,使得这个在过去几年中已经备受好评的译本更趋完美。《草叶集》是一部奇书,从内容到形式都颠覆了在它之前美国诗人们遵循的欧洲诗歌的创作模式,而且是有意识的颠覆。尽管它从问世至今饱受争议褒贬,但却被尊崇为地道的美国诗歌的诞生标志,是19世纪世界文学史中最重要的诗集之一。书的内容如此浩繁,从中史学家看到了19世纪的美国历史,思想家看到了民主自由平等观念的美国式表达,哲学家看到了万物皆有灵和灵魂不朽的信念,旅行者看到了美国野性旷莽的自然风光和壮丽沸腾的城市景象,青年人读出了对肉体和性的赞美,老年人看到了对死亡的坦然无惧……惠特曼在美国与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性怎么形容都不过分。
  • 恋歌十八拍:追忆古典诗词中的惆怅往事

    恋歌十八拍:追忆古典诗词中的惆怅往事

    古典诗词中,情诗最动人。恋爱往事中,入诗的多不堪。能写缠绵动人诗句的未必情深似海,看似轻薄的往往晚令人同情。文姜、息夫人、刘细君、蔡文姬、鱼玄机、朱淑真、仓央嘉措、苏曼殊……由古到今,才子佳人多为“情”为困。爱情在他们的诗中,在他们的生活中,在有关他们的一切往事里。
  • 感动心灵的精品美文:人生立志卷

    感动心灵的精品美文:人生立志卷

    《别停下生命的脚步》,讲述的是人生的梦想与追求,生命的感悟与思考,人生的启迪与智慧。本卷中所精选的一篇篇华美文章,是作者用自己敏锐的目光捕捉生命的雨丝,用丰富的内心去感悟生活的真谛,用美丽的情怀追忆岁月的风尘,用睿智的大脑思考未来的命运。
  • 黑白斋序跋

    黑白斋序跋

    本书收入作者为40多部文学作品写作的序跋。包括“好汉不提当年勇——序刘林小说集《桃子脸,弯弯眉》”、“魅人的梦想:星空乡愁与航天文学——序李鸣生长篇报告文学《飞向太空港》”等。
热门推荐
  • 看我逆天斗苍穹

    看我逆天斗苍穹

    主角重生后如何在这片大陆开挂般一路过关斩将,重回巅峰。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执行官的秘密之迟来暮归

    执行官的秘密之迟来暮归

    主甜甜甜,宠宠宠片段一:盛夏,室外地面被烤的炙热,阳光透过树叶,照射进小院,迟缓缓坐在院子里的椅子上,半眯着午休,奶奶拄着拐杖边走边道:“缓缓啊,听说萧家那小子要回来了。”迟缓缓猛地睁开眼睛:“什么!”片段二:“萧暮之,我那么相信你,你就是这么欺骗我的吗?”“迟缓缓,我们回家吧。”主婚后(第一卷男女主校园剧情偏多,相信我,后面不是哒,多多推藏2333)
  • 文明狩猎者

    文明狩猎者

    末日降临后的百余年人类文明谁在坚守?文明最后秘宝谁人可得?妖族在烈火中崛起是敌还是友?红月当空敌人视你如蝼蚁你是叛徒还是烈士?互相捅刀子的人类终将灭亡么?这一切请看终极吃货许巍拯救世界
  • 弈汉

    弈汉

    天下将乱,汉祚衰微。我要在这乱世成就霸业。
  • 重生在网游中的我们

    重生在网游中的我们

    重生穿越到异世界,这里是一个以网络游戏为法则存在的大陆,故事的主角——林枫,曾在游戏界被誉为“第一辅助”的存在,也将和伙伴踏上一条在游戏世界冒险,生存的道路。
  • 麻辣少女在昇樱

    麻辣少女在昇樱

    围绕昇樱高中的生活和学习,上官晴儿和她的姐们们发生了一系列的事情,而且和高二的学生会主席季永哲有着里不乱的关系。当大家以为都可以顺利发展的时候,晴儿的哥哥再次说出了让人难以接受的过去,是什么样的过去,让这几个人陷入了一场充满绝望的悲剧当中。
  • 勇者正传

    勇者正传

    勇者就应该手持圣剑击败魔王?应该一帆风顺天下无敌?不对,勇者不应该是一个这么片面的形象,而一个勇者的故事也绝不应该如此肤浅。故事发生在第三次人魔大战开始后第十七年,年少的勇者背井离乡来到大陆最强组织修旅者之岩修行,并踏上了联合人族数十个国度的旅程。一路上,预言中的同伴一个个的到来,勇者的团队逐渐成形的同时,魔族与人族的高层合纵连横后的计划也开始渐渐展现。不断的权衡利弊,不断地牺牲着棋子,统治者的心中,勇者不过是一个代称罢了。站立在善恶夹缝的少年们究竟该如何抉择?是妥协,还是用剑、弓、匕首法杖炼金术为心中傻傻的坚持而战?一个拥有自己的物理规则、化学体系、历法规则的世界,一个无限贴近于真实的世界。
  • 帝王思考式

    帝王思考式

    带你了解帝王的思考方式让你走进秦皇汉武的绝盛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