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77200000026

第26章 内科病证针灸医案 (15)

第三章 内科病证针灸医案 (15)

膻中穴位于人体胸部,两****之间连线的中点。此穴位为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膻,羊臊气或羊腹内的膏脂也,此指****气血为吸热后的热燥之气。中,与外相对,指****。膻中名意指任脉之气在此吸热胀散。本穴为中庭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之气,至本穴后进一步吸热胀散而变化热燥之气,如羊肉带有辛臊气味一般,故名。气会膻中心包募穴。被击中后,内气漫散,心慌意乱,神志不清。膻中穴的主治病症为:咳嗽,气喘,咳唾脓血,胸痹心痛,心悸,心烦,产妇少乳,呃逆,噎膈。

气海穴位于人体下腹部,直线连结肚脐与耻骨上方,将其分为十等分,从肚脐3/10的位置,即为此穴。此穴位为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气海:气,气态物也;海,大也。气海名意指任脉水气在此吸热后气化胀散。本穴原指为石门穴传来的弱小水气,至本穴后,水气吸热胀散而化为充盛的天部之气,本穴如同气之海洋,故名气海。气泽名意与气海同,泽指****的天部之气为浑浊之状。气海穴的主治症状为:妇科病、腰痛、食欲不振、夜尿症、儿童发育不良等。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该穴名意指胃经气血物质在此形成较大的范围,本穴物质为犊鼻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散于本穴的开阔之地,经水大量气化上行于天,形成一个较大气血场范围,如三里方圆之地,故名。该穴主治疾病为:胃痛,呕吐,噎膈,腹胀,泄泻,痢疾,便秘,乳痈,肠痈,下肢痹痛,水肿,癫狂,脚气,虚劳羸瘦。

本案患者噎膈之症,杨氏采用针灸膻中、气海、足三里,行气降气补气,重在于调整气机,从而达到治愈此疑难病症的效果。

(二)陈少农医案

武某,男,43岁。1992年2月12日初诊。

主诉:吞咽困难伴胸骨后疼痛2年,加剧半月。

现病史:患者于2年前因吃汤圆时食管被烫,即感胸部灼痛。后常出现饮食发噎,伴胸部隐痛,呈无规律发作。曾服多种中西药治疗效果不明显。近半月来自感吞咽困难加重,尤以食固体食物为甚,胸闷灼痛,上腹部饱胀,时有恶心泛酸。经X线钡餐透视示食管炎。服药未效,经人推荐请陈老诊治。

检查:咽部未见红肿充血,咽后壁黏膜正常,腹软无痞块、压痛。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辨证施针:陈老认为此病属噎食范围,病位在食管,虽为胃气所主,但与肺脏亦有关联。病因为热邪伤络,气血受阻,郁久化生内热;肺胃热盛,炼津成痰,闭阻胸膈,食管失润。故治拟清热降气化痰,肺胃同治。

治疗经过:先取天突穴,用3寸毫针深刺2.5寸,行透天凉法,待有凉意后留针10分钟。再取列缺,逆经脉而刺,取丰隆、太白,施以泻法,得气后留针30分钟。经上法治疗2次后噎灼痛顿减,继治13次,诸症消除。随诊3年未发。[陈宁.陈少农针灸验案举隅.江苏中医,1999;(08):32-33]

评析:本案为陈少农治疗噎膈验案之一。陈少农生平见《呕吐》。

天突穴在食管入口附近,针之至胸骨之后,可直达病所,又行透天凉法,能清实热,畅气机。《灵枢·经别第十一》曰:“手太阴之正……循喉咙,复合阳明。”肺胃相连,列缺为肺经络穴,兼通任脉,与天突相配起清上焦之热,宣肺胃经气之功。配合以足太阴、阳明二经的丰隆、太白以健脾化痰,调和脾胃。众穴相参,共收良效。

(三)阎莉医案

王某,男,61岁,2004年9月6日初诊。主述:吞咽无力伴头晕1天,患者于1天前突发吞咽无力,饮水咳呛,一日未进食,就诊时患者吞咽困难,饮水咳呛,声音嘶哑,右侧面部及左上肢麻木感。PE:神清,咽反射消失,双软腭活动正常,肌力正常,右巴氏征阳性,示右侧延髓梗死,西医诊断:延髓梗死;中医诊断:类噎膈。处方:天突、中脘、曲骨、照海、风府、风池、完骨。针刺后患者即食一袋奶和两个包子。嘱吞咽功能未完全恢复之前应在针刺完毕后4小时内进食。三诊(9月8日):加上星、印堂加强醒脑开窍之力,肝火盛加太冲,四诊(9月9日):患者进食可,饮水稍有咳呛。可按正常时间进食。五诊(9月10日):吞咽功能基本恢复,偶有咳呛。面部及左上肢仍感麻木,加左侧曲池、合谷,右侧地仓、迎香,治疗1周后所有症状基本消失,巩固治疗1周。[史慧妍.阎莉针灸临证经验举隅.辽宁中医杂志,2006;(09):1073]

评析:本案为阎莉治疗噎膈验案之一。阎莉,天津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从医38年。长期致力针灸医、教、研工作,专攻针灸治疗“脑病”,在治疗脑病、眩晕、类噎膈、高血压病、糖尿病综合征、无脉症等疾病颇有专长;尤其运用芒针治疗延髓性麻痹、臂丛神经痛、腰腿痛等疑难病症,临床经验丰富,疗效显著。

假性延髓麻痹与真性延髓麻痹虽症状有相似之处,但若用治疗假性延髓麻痹的方法治疗真性延髓麻痹却难以取效,阎教授在不断探索中确立此法,在临床的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以此法治疗真性延髓麻痹,天突、中脘用芒针为宜,毫针浅刺则效果不理想,“凡用针之法,以补泻为先”(《千金方》),针刺各穴均应遵守补泻方法及时间,方可取桴鼓之效。病情轻者针刺后即可进食,针刺效应可持续3~4小时,一般针刺3~4次吞咽功能即可基本恢复,若已下胃管,病程迁延月余,多可在治疗后6~8天后撤下胃管,15天左右基本恢复,此法治疗真性延髓麻痹疗效确切,重复性好,适于推广。

三十一、疟疾

(一)王登旗医案

黎某,男,27岁,农民。1988年12月21日初诊。

主诉:发冷发热12天。

病史:患者缘于12月12日,与同乡3人共饮蛤蚧酒3瓶、白酒1瓶,卧醉36小时之久,醒后无任何不适,照常上班工作。自12月16日起,每天晚上10点以后发冷发热,先冷后热,体温高达40.5℃,俟1个多小时后,不经服药而汗出热退。曾在当地医院诊治无效。12月23日转到广西民族医院门诊部就诊,住观察室治疗5天,病情如初。后又采血送区人民医院、区防疫站检查,疟原虫、钩端螺旋体等检验报告均为阴性。

检查:精神欠佳,身有微热,体温37.6℃。舌质淡、苔薄黄腻,脉微弦数。

诊断:疟疾,邪伏少阳型。

治疗:清热散寒,疏解少阳。

取穴:大椎、曲池(左)、足三里(右)、间使(左)。

操作:均用缓慢捻进法进针,用泻法,留针20分钟。大椎穴不留针,出针后加雀啄灸50次。每日1次。

复诊:12月28日晚,自诉昨夜3点多钟时出现寒热轻作,头晕头痛,体温37℃。又按前法施治。取曲池(右)、足三里(左)、间使(右)。

三诊:12月29日晚,昨晚针灸后,至今未发作,口味较和,食欲稍增,尚觉头微晕,全身无力。仍按前法。

四诊:12月30日晚,寒热往来3日未作,精神、食欲均佳,疗效稳定,但仍有头目微晕,又依前法,取风池(双)、阳陵泉(左)、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0分钟。

1个月后随访,病已痊愈,至今病未再复发。(引自《中国当代针灸名家医案》)

评析:本案为王登旗治疗疟疾验案之一。王登旗生平见《感冒》。

寒热之证,病因有内伤外感之分。该病例起于酗酒,盖酒为标热而本温,主发泄,酒后腠理疏、毛窍开,风寒之邪乘虚而入,风寒湿合邪,出于阳则热,故寒热乃作如疟状。人身十二经脉,阴阳各半,阳之会,督脉也;阴之海,任脉也。大椎穴乃手足三阳、督脉之会。张介宾的《类经图翼·针灸要览》说:“疟疾,灸大椎;久疟,取间使”。故以大椎为主,可清热散寒,辅曲池、足三里、间使等更可协同大椎以调和营卫,增强抗菌能力,故寒热迅速平稳。

该病例从证候看,似伤风而无肺气不宜;似少阳而无寒热往来,日二三度发;虽未查到疟原虫,也仍属中医“疟疾”范畴。中医治疟,证候上着眼于寒热发作有时,病位上着眼于半表半里。临床实践证明,对许多现代医学难以做出明确诊断的病证,若按辨证论治原则而施治则获效迅速,针灸则是最理想的治疗方法之一。

(二)于东海医案

迟某,男,39岁,农民。秋初感寒,乃发寒热有时,周身酸痛,疲乏无力。曾服解热药后热退身凉。随即每隔2日于午后2时左右,突然寒颤鼓颌,周身酸痛,口苦胁痛,旋即壮热口渴,头昏脑胀。经某市级医院血液涂片,查到间日疟原虫,服奎宁制剂渐有好转,但仍有反复。查其体弱面黄,舌赤尖红,脉来弦滑,知邪在少阳,热瘀胆腑所致,遂取椎环点行挑罐治疗,复针后溪、间使,以及背部痧点出血,经治3次,症状消失。复令查血,未找出疟原虫,为巩固疗效,又治3次,后未闻再犯。

(引自:高希言.《临床针灸医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年)

评析:本案为于东海治疗疟疾验案之一。

《江苏中医杂志》1961年8期,王崇文报道“针挑红点治疟简介”一文记载:红点分布区域,在患者背部任何部位可产生。此例患者红点不高出皮肤表面,患疟疾时间不很长的颜色鲜红,时间久者变暗褐色(患疟疾1个月后大多数变成此点)。挑法是红点找到后,局部常规消毒,术者左手揪起红点局部,用精缝衣针挑,点内流出白丝状物如蚕丝状,挑断再挑,挑尽白丝,点内流血为止。

三十二、呃逆

(一)秦亮甫医案

马某,男,65岁。主诉:呃逆10天。因心脏手术后引起血胸,再次手术止血,发生呃逆不止,不能入睡,不能进食,用镇静药无效,靠补液维持,已有10天。他医针刺内关、足三里、加耳针:膈、神门,呃逆未止。呃逆时头胀痛、口苦。苔淡黄腻偏干、脉弦滑数。诊断:心脏术后呃逆。辨证:肝气犯胃,胃有湿热。治则:平肝和胃,降逆化湿。针刺取穴:行间(双)、太冲(双)、足三里(双)、内关(双),均用泻法。用电针留针20分钟呃逆突然停止,30分钟后起针。呃逆停止6小时,至夜间呃逆又出现,但程度较前减轻已能稍进流质。以后每天针一次,治法按原方,共针4次而愈。[洪钰芳.秦亮甫针灸医案五则.中医文献杂志,2005;(02):35-37]

评析:本案为秦亮甫治疗呃逆验案之一。秦亮甫生平见《腹痛》。

本案呃逆俗称打嗝,古称“哕”,是胃气上逆,失于和降所致。《灵枢·口问篇》云:“谷入于胃,胃气上注于肺”今有故寒气与新谷气,俱还入于胃,新故相乱,真邪相攻,气并相逆,复出于胃,故为哕。秦师在治疗时根据症状,认为此病属肝气犯胃,由于肝气偏盛见脉弦;肝气上逆见头痛、呕吐;口苦、苔淡黄腻,为胃中湿热,肝气犯胃是肝之经脉夹胃故也,此病人当用平肝和胃,降逆止呃,针取足厥阴肝经荥火穴行间及肝经原穴太冲,该两穴以挫肝气横逆之势,泻足三里以清胃中湿热,加内关以降逆,理气宽胸。

(二)肖少卿医案

周某,女,41岁,1998年7月12日初诊呃逆频频8年余,自1990年起无明显诱因出现呃逆,呃声频作,不能自制,在某中医院诊断为:呃逆(膈肌痉挛),胃镜检查:无明显异常,经服中药疏肝理气、和胃止呃之剂40余帖,未见效果,后就诊于某西医院,亦诊断为膈肌痉挛。服用卡马西平、天麻丸等中西药物,亦未获效,刻下:呃逆频作,呃声洪亮有力,每于精神紧张或情绪激动时发作尤甚,饮食与二便如常,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证属:呃逆(膈肌痉挛),良由肝气不疏,横逆犯胃,胃失和降所致,治拟疏肝理气,和胃降逆,取穴:①肝俞、期门、内关、中脘、足三里、太冲;②膈俞、水突、天突、膻中、支沟、阳陵泉,以上2方,每日选用1方,施平补平泻法,留针20分钟,10次为1个疗程,并结合推按腋笑穴(在极泉穴下2寸处),每日1次,以促其心胸开朗,加速康复,中药汤液:柴胡10g,白芍10g,炙甘草8g,党参10g,木香9g,厚朴9g,开心果12g,绿萼梅6g,吴茱萸5g,丁香6g,柿蒂7枚,薏苡仁5g,砂蔻仁各4g(打后下),沉香片3g,佛手片9g,降香6g,每日1帖,水煎分早、中、晚各服1次,

本例膈肌痉挛宿疾8年之久,平均每日打呃50余次,经肖老针灸40次,服中药28帖,呃逆逐渐消失,而告痊愈,过1年追访,患者告知愈后未再复发。[许国杰.肖少卿教授针灸验案3则.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04):235-236]

评析:本案为肖少卿治疗呃逆验案之一。肖少卿生平见《哮喘》。

同类推荐
  • 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政策手册

    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政策手册

    为了进一步落实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发挥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服务特色,提升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经过精心遴选,我们编写了《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政策手册》。本书依据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要求,汇集了近年来国务院、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开下发的相关文件,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中医药文化建设、科室建设为重点,便于医院领导、各职能科室、临床医技科室负责人系统掌握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政策、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知识及管理知识,同时,也可作为医院及科室开展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相关工作的依据,增加医院日常管理及监督考核的针对性和客观性。
  • 全本黄帝内经

    全本黄帝内经

    相传,上古时代轩辕黄帝经常与他的臣子岐伯等人探讨医学问题,对疾病的病因、诊断以及治疗方法等设问作答,予以阐明。他们的谈话被人记录下来,整理成册,便有了《黄帝内经》。
  • 中医脾胃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

    中医脾胃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

    本书注重实用性,理论上深入浅出,引经据典,文献翔实,理论与实践结合,诊断与治疗并重,并将新观点、新成果融汇其中,既反映了中医脾胃传统理论与诊治的特色,又与当今中西医研究最新进展和中医临床实际相结合,体现了学术性与实用性的有机统一。
  • 病毒性疾病中成药的药理与临床

    病毒性疾病中成药的药理与临床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现代医学对不少疾病逐渐有了有效的治疗方法和康复手段,对于感染性疾病来说,现代医学疗效更是突出。但近年来新出现的一些感染性疾病如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艾滋病等,由于病原体的变化、感染方式的变化等,使现代医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 医务管理工作实用手册

    医务管理工作实用手册

    本书详细介绍了医院医务工作的流程以及医务工作相关的法律解读,能帮助医院医务工作人员,临床医生更好的开展工作,并知道临床医务人员依法行医。
热门推荐
  • 黎明救援队

    黎明救援队

    突然被毁灭的世界,行于地上的异类,人类文明的点点星火。行走世间,为救援而生。从黑暗中走来,向黎明中走去。
  • 相公很难缠

    相公很难缠

    一次意外让她穿越至这异世,从那黑帮首领沦为三岁孩童。迷茫窘迫时,被他所救,摇身一变成了“逆天”尊上之子,但谁又知,救赎的相遇只是利用的开始。辗转红尘,搅乱一池春水,究竟,属于她的幸福在何处?
  • 在异世界成为冒险者想要做些什么

    在异世界成为冒险者想要做些什么

    期待已久的次时代游戏《世界》终于公测了,但是在同一天,所有参加公测的玩家却穿越到了异世界成为了冒险者。穿越到异世界成为冒险者的我们将经历什么样的故事,又能否找到回到原来世界的方法?
  • 双生

    双生

    有些人,有些事,有些爱,没我想的那么好,也没你想的那么脏……谨以此文,祭奠我的青春,以及前男友。
  • 苟活着的诗意

    苟活着的诗意

    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尽是我们身边的柴米油盐
  • 天生一对:男神,别害羞

    天生一对:男神,别害羞

    苏兮航拿她没有办法,因为她无赖,固执,不淑女,很不良,还经常想方设法占便宜。苏兮沫有很多办法对付他,装傻,卖萌,小手段,投其所好,还经常找准时机色诱。他经常阻止她的头往肩膀上靠,说:你离我远点,别影响我直播。她经常拿着喇叭在学校里告白,说:都58次了,你要我告白多少次呀?她无意间听到了他在唱情歌,于是,她花一首情歌的时间,爱上了那个厌恶的“抄袭者”。苏兮航,三个字,惊艳了她的时光,温柔了她的岁月。爱上,原来,只是一首情歌的距离。决定追求苏兮航之后,苏兮沫所有的愿望都和他有关。第一、做苏兮航的老婆。第二、做苏兮航孩子的妈。第三、做苏兮航孙子的奶奶。
  • 棠小姐姐别冲动

    棠小姐姐别冲动

    看不见你,思念狂涨,填满心口,满满的是你的回忆;看到了你,甜蜜蔓延,填满心房,满满的是你的身影。我爱你,已经深入骨髓,无法忘记!
  • 新课改·高一化学备课素材

    新课改·高一化学备课素材

    本书收录的教学素材丰富而翔实,有利于教师拓宽视野、启发思维和创意。共分7章,每章设置了知识链接、学史探究、生活科普、课题拓展等四个版块。
  • 幻梦风华

    幻梦风华

    呵,心碎了,梦破了小傻瓜,可还在21世界,初生初灭嗯?〔只是部分,勿喷〕
  • 江山风雨情之雍正与年妃

    江山风雨情之雍正与年妃

    他,爱新觉罗•胤禛,历经九龙夺嫡,最终君临天下;她,名门闺秀,才貌双全。原本天作之合,佳偶一对,却阴差阳错,与爱擦肩。一个错付真心,一个心字成灰,一步错,步步过,错过今生,错过来世,何时才能真心真意爱一回?姐妹情深,兄妹情深,侯门一入深似海,爱恨情仇无止休。天赐良缘,天作之合,千里姻缘一线牵,鸳鸯误点为哪般。爱新觉罗•胤禛、年冰凝;爱新觉罗•胤祯,年玉盈,两兄弟、两姐妹,阴差阳错遇见你,生生世世不分离。本文讲述雍正皇帝与年妃的爱情故事,基本尊重历史,不宫斗,不滥情,不虐恋,数字军团靠边站,康熙也只打打酱油,偶尔搞笑,基本煸情,志矢不渝、无怨无悔,只为写出我心目中的四爷,写出我心目中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