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96400000007

第7章 创立维基解密(1)

阿桑奇这个自由人开始了在网络江湖结成一个自由的联合体的乌托邦实验。这个乌托邦所希望实现的不是马克思所谓的物质的极大丰富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而是信息的极大丰富,这个联合体的自由人可以“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地提供或获取他们所需要的信息。他草拟出一个类似宣言的文件,标题为《阴谋即统治》(Conspiracy as Governance, 2006年 12月),旨在应用于政治领域。他写道:“专制政权创造种种力量,将它们用来对抗人民想要得到真相、爱和自我实现的愿望。

帮助维持专制统治的计划,一旦被揭发,就能引起更大的抵抗。因而,这样的计划会被成功的专制政府隐藏起来,直到抵抗消除,或者被赤裸裸的权力有效地瓦解。这种用以伤害人民的共谋的秘密,足以将他们的行为定义为阴谋。”阿桑奇使用了《牛津英语词典》对“阴谋”(conspiracy)一词的定义:“制订秘密计划以共同实施一个有害的行动;共同行动以达到一个特定的结果,往往是对某人有害的。”他认为,当一个政权内部的沟通线路被破坏,那些阴谋家之间的信息交流便注定会缩小,而当这种交流趋近于零的时候,阴谋就会被瓦解。泄密是信息战的一个工具。

维基解密网站(wikileaks.org)就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创立和运作的。从 2006年到 2007年初,阿桑奇在墨尔本大学附近的一个房子里开始与世隔绝的闭关修炼,他要炼成的就是维基解密网站。

只要有灵感突现,阿桑奇就在墙上将系统的流程图画出来,以免忘记。阿桑奇在每个房间都放置了一张床,甚至在厨房里也放置了一张,他邀请那些路过校园的黑客们同他待在一起,以此来交换他们对网站建设的帮助。为了创立网站,“他根本就不睡觉,”一位曾经在阿桑奇的住所待过的黑客这样对记者说,“他也忘了吃饭。”这是维基解密的初创期,阿桑奇的房子就成了各路电脑狂人的窝,一个电脑奇才们的乌托邦式公社。有一个女人在这段时间里也住在这里,据她的回忆,房子里到处都是床或床垫,她就睡在阿桑奇房间里的一个床垫上。她常在夜里醒来,发现阿桑奇还盯着他的电脑。

他常常废寝忘食、通宵达旦地工作,在墙上和门上写满了数学公式,在他的房间里,他只用柔光灯,为的是不惊醒房间里睡的人。

阿桑奇经历了身体的波动,因为人体正常的代谢被打乱,为了节省时间,他有时每两天吃一顿饭。“他总是异常地聚精会神。”她这样回忆说。

在发布这个网站之前,阿桑奇需要向潜在的信息提供者证明,网站是可行的。一名维基解密的志愿者拥有一个服务器,是用来当作 Tor (Tor,是一个抵御流量分析的软件项目。由其组成表层网,可以实现匿名对外连接,匿名隐藏服务)网络的一个节点的,数百万份机密文件通过该节点传输。该志愿者发现来自某国的黑客正通过 Tor网络搜集外国政府的信息,于是,他开始记录下这个路径。只有一小部分的文件被发表在了维基解密上,但最初的材料被作为网站的基础,在随后的网络成长中,阿桑奇就有底气这么说:“我们从十三个国家收到了一百万份文件。”2006年 12月,维基解密发布了它的第一份文件:由一位索马里的叛军领袖谢赫·哈桑·达赫·阿威斯(Sheikh Hassan Dahir Aweys)为伊斯兰法院联盟所签署的一份“秘密文件”,这份文件正是从 Tor网络上传输往某国的机密信息中截取下来的。该文件声称将对政府官员处以死刑,因为他们雇佣“罪犯”来袭击他人。阿桑奇和其他人无法确认该信息的真实性,但是他们认为读者通过使用该网站类似于维基百科的特性将有助于分析它。他们将文件公布到网上,并附加了一份长篇的评论,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它是与本·拉登有联系的一个恶名昭彰的伊斯兰军阀的一份大胆的宣言?还是美国情报部门的一个用以分化索马里各派别联盟的狡猾的栽赃手腕?”在网站还没有建立独立的验证机制之前,他们对所发布的信息并不十分自信,因而采取一种用户可编辑的交互形式,后来逐渐予以改变。

维基解密(WikiLeaks,另译维基揭密或维基泄密)就这么诞生了。它是一个国际性自许为非营利的媒体组织,专门公开来自匿名和网络泄露的文档。维基解密网站的域名 wikileaks.org于 2006年 10月 4日注册。网站成立于 2006年 12月,由阳光媒体(The Sunshine Press)负责运作。从严格意义上说,维基解密根本就不是一个组织,它最多可以被描述为一个媒体反叛集团。它没有员工,没有复印机,没有办公桌,没有办公室。同时,世界各地的数百名自愿者帮助维护网站复杂的基础设施;许多人是临时性的,大约 300到 500人是全职地奉献。《纽约客》(2010年 6月 7日)杂志特约撰稿人哈卡多里安很详细地记录了维基解密的项目运作,将其定位为“介于组织和社会运动之间”。维基解密没有一个所谓的总部,目前该网站只有 5名全职的编辑,而公开身份的只有阿桑奇和德国的网络工程师丹尼尔·施密特(Daniel Schmitt)。此外,帮助网站运转的有数百位志愿者,来自全球各地,有记者、工程师、视频加密专家、律师等。在运作一个项目时,成百上千人会以一种非常短暂的方式参与进来,做一两件关键的工作然后悄无声息地消失。维基解密的发言人丹尼尔·施密特表示,该网站的主要兴趣在于“揭露暴政”,“揭露政府和公司不道德行为”。“你要么自己选择透明,要么 ‘被透明 ’。”施密特如是说。

维基解密曾宣称网站是由来自亚洲、美国、欧洲、澳大利亚和南非的政治异见者、记者、数学家以及小型公司的技术人员所创立。在成立一年后,网站宣称其文档数据库已经成长至超过 120万份。多家媒体指出,澳洲籍的网络行动人士朱利安·保罗·阿桑奇是网站的主导者。维基解密的其他创始人从来就没有被正式地曝光和确认。自从 2007年 1月起,阿桑奇就同另外几个人正式代表网站出现在公众场合,而阿桑奇本人也仅仅将自己描述为顾问委员会中的一员。众多媒体将他称为“维基解密创始人”。而根据一位在维基解密工作的冰岛自愿者的说法,阿桑奇在一次私人谈话中说自己是“这个组织的心脏和灵魂,它的创始人、哲学家、发言人、源代码编码者、组织者、筹款人以及其他一切”。然而,创立者阿桑奇甚至没有一个家。他从一个国家旅行到另一个国家,住在支持者或者朋友的朋友家里,他也常常对人说:“我这些天来住在机场。”他是该网站运作的首要推动者,说阿桑奇走到哪里,维基解密就在哪里,是不为过的。在这样一个分散的机构中,阿桑奇似乎是唯一了解所有事情进展状况的人。在接受美国 NPR电台采访时,哈卡多里安评论说,像维基解密这样一种分散的组织架构有利有弊。它的优势是,来自不同司法管辖区的人处理某一项目的不同片段,这增加了维基解密的安全级别,保护了泄密者的身份。当然它的缺陷是效率较低;并且,一旦阿桑奇离开,他的继承人将面临很多困难。 2009年 6月,该网站声称有超过 1200名的注册志愿者和包括阿桑奇在内的九人顾问委员会。只有少数几个首要人物才认识的核心成员,在维基解密中隐藏颇深,他们之间的在线交流都是通过加密在线聊天服务进行的。保密性源于这样一个信念,一个实质上没有来源的最大众化的情报运作,用来公开强大的机构不愿意公开的信息,会有最危险的敌人。维基解密公布的顾问委员会成员包括前谷歌公司的程序员和网络安全专家本·劳利(Ben Laurie)、泰国反信息检查人士 C.J.辛克(C.J.Hinke)、巴西社会正义倡导者基科·维塔克(Chico Whitaker)等等。虽然传说中的顾问委员会包括不少名人,但其实际作用却值得怀疑。一些媒体也报道了某些顾问对自己的这项任职一无所知。阿桑奇则为网站辩解说,委员会是“相当非正式的”,也就是说,只有一些象征意义。尽管顾问们徒有虚名,但这并没有阻止美国的一个右翼博客发表言论说,顾问委员会的所有成员,同阿桑奇一道,都应该被暗杀。

一位曾经在维基解密网站顾问委员会任职的澳大利亚资深播音员、电影制片人、社会评论家和专栏作家菲利普·亚当斯(Phillip Adams),在接受《澳大利亚人报》采访的时候,表示虽有顾问头衔,他从来没有被要求提供任何意见,也从来没有见过阿桑奇。在被问到他是如何成为顾问的时候,亚当斯说:“他几年前曾问过我是否有意,那时候还是一个模糊的想法,维基解密听起来像是那种我应该支持的事物,于是,我就答应了。然而,如同我向人们指出的那样,他从来没有向我征求过意见。顾问委员会显而易见是橱窗里的摆设,他到处去找人支持他的那些进步的主张。例如,在美国他找到了乔姆斯基签名。”这位媒体人还表示,他怀疑同他有着同样经历的人还有顾问委员会中的其他人,包括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哲学家、思想家诺姆·乔姆斯基(Noam Chomsky)。不过,亚当斯还是激烈批评了澳大利亚的吉拉德(Gillard,任总理)政府在处理阿桑奇问题上的做法,澳政府愚蠢地没有给予阿桑奇任何支持,一味地“做华盛顿的哈巴狗”。

就在维基解密于 2006年 12月成立不久,它就为一个坚持伦理价值的群体获得了灵感,他们常常在网站上发文章,对发布在网上的数十万份文件提出评论。Wikileak.org将自身塑造成了一个维基解密项目的“有关伦理和技术问题的讨论博客”。整个网站显然与其学术项目保持一定距离,因为它将自身看成“尚未从属于秘密和操控媒体的大规模文件泄露”的维基解密的一部分。然而,在维基解密面临官司缠身的时候,美国政府以及各类被揭秘的组织试图以种种方式黑掉该网站的时候,曾经持批判态度的 Wikileak.org博客开始将原始揭秘者的镜像网站域名列表,以供访问者找到这些发布出来的文件、相关文章以及观点论文。网络的力量在于发动群众,一旦信息被网站披露出来,想要封杀就非常困难。加上这帮超越国界的高科技网民有的是技术手段和奇思妙想,复制出了无数新的镜像和博客,网民们在网上和各国政府、组织玩起了“地道战”和“猫捉老鼠”的游戏。诸多媒体也加入了这场信息披露和揭秘的狂欢,不时地将各种“料”爆到报纸的头版、电视的头条。“维基解密(wikileaks)与维基百科(wikipedia)没有任何关系,只是大家都用了 wiki的词根而已。维基百科创办人之一的吉米·威尔士(Jimmy D.Wales)表示维基解密并不是一个 wiki网站,而且,他对维基解密的做法多持批评态度。虽然维基解密和维基百科的英文名称 Wikipedia中都有“wiki”名词,中文亦翻译成“维基”,但英文“wiki”并不是一个品牌名称。这个机构没有固定的总部和办公场所,工作人员如同军情五处或 CIA一般神秘,外人无法知道全世界到底有多少人为其工作,他们有着众多愿意向他们揭秘的人,提供海量的信息。维基解密更多地像是一个信息审查机构,他们得到信息,确认其真实性之后,就销毁信息来源的任何资料。在阿桑奇和维基解密的官方说法中,维基解密的信息来自于数个国家的支持者的提供。简单地理解,你可以想象成一种全球范围内的投稿,当然,稿件的内容比较特别。而维基解密需要组织权威的专家,包括资料建立专家、笔迹学专家和相关政治经济领域专家等,对“来稿”进行严谨的审核,去伪存真,之后,再确定是否发布。正因为有了这样严格的自我审查程序,从而维护了西方媒体一直坚持的审慎、独立、客观、自我约束的精神,使得网站解密的内容经得住考验。阿桑奇表示:“这是一个可以规避检查的系统,实现了无法追踪的大规模文件泄密和公共分析。”尽管遭受到 100多起法律方面的威胁,但真正实施的寥寥无几。

自维基解密问世以来,它就致力于披露种种被隐匿起来的信息和真相。法国《国民报》在 2009年 11月 19日的一篇文章中指出:“也许,维基解密在其短暂生涯中所披露的独家头条新闻比《华盛顿邮报》在过去 30年所披露的还要多。”除了 2006年曝光索马里军阀的新闻之外,2007年至 2009年,维基解密网站公布的内幕信息几乎触及了世界热点新闻的各个领域,网站也为自身树立了各式各样的敌人:从地球最为强大的政府到个人、从独裁者到邪教头目、从银行家到科学家。在 2007年肯尼亚大选前,维基解密曝光了该国政府高层的腐败证据;之后又公布了美国国防部下发给士兵的关于如何审判俘虏的《关塔那摩监狱管理指导手册》;去年还公布了千余封东安格利亚大学气候研究所的邮件,引发“气候门”事件;该网站甚至还公布了莎拉·佩林的雅虎电子邮件信息,以及“9·11”事件中的短信。维基解密一次次地引发了全球媒体和公众的争议,阿桑奇作为该组织的代言人也开始越来越受到关注。 2007年 8月 31日,《卫报》以“洗劫肯尼亚”为题,报道了 1978年至 2002年担任肯尼亚总统的丹尼尔·阿拉普·莫伊家族腐败丑闻。

文章援引揭秘的原始资料,报道了莫伊家族触目惊心的贪污记录:

同类推荐
  • 茶者圣:吴觉农传

    茶者圣:吴觉农传

    如果说,在那悠远的唐代,茶圣陆羽曾架一叶扁舟探索了茶之源流的幽深与浩瀚,那么20世纪以降,当我们祖国的茶叶在危难中面临枯萎凋零之时,吴觉农先生,像一位高瞻远瞩的船长,引领着中国一代茶人走出困境、饶过激流险滩。本书传记了吴觉农先生将学者与茶人高尚的人格力量结合、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结合的伟大一生。
  • 许家印:地产、足球,恒大的世界

    许家印:地产、足球,恒大的世界

    一个南下的打工者,他运用魔术般的手法,为我们上演了一段眼花缭乱的成长史、创业史,让恒大成长为中国地产业的巨擘。随之华丽转身,从地产跨界到体育、文化和快消品,短短四年,风靡全球。伴随着恒大的狂飙突进,“恒大”二字早已变成一个另类符号,代表一个梦想,而掌舵人许家印所展现的洞察力、执行力和营销力,让我们不得不感叹:恒大的世界,看不懂……
  • 名人传奇故事丛书-巴顿

    名人传奇故事丛书-巴顿

    人类五千年的战争史上,曾涌现出许多叱咤风云、功垂青史和富有传奇色彩的优秀军事将领。在他们中间,有一位被誉为“热血与豪胆”的将军,他以其鲜明的个性、敏锐的感觉、娴熟的战法和高超的指挥艺术导演出一幕幕战争活剧,引起人们无尽的遐思和争论。他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杰出将领、陆军四星上将巴顿。
  • 高原上的背影

    高原上的背影

    对于大科学家,人们难免想知道:他们是怎样成功的?日常生活中又是怎样的?书中关于科学家们业余爱好的描写,十分有趣和亲切,使人看到科学家们精神世界的另一个侧面,看到科学与人文的和谐交融。
  • 无可替代:美国历史上三位伟大总统的自传

    无可替代:美国历史上三位伟大总统的自传

    托马斯·杰斐逊,亚伯拉罕·林肯和弗兰克林·罗斯福是怀着坚定信仰的奋斗者;他们是美国历史的灵魂;他们改写了美国的政治和经济,也改写了世界格局;他们当之无愧称得上是这个世界上最值得民众敬仰和学习的人。然而,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神秘而又遥不可及。《无可替代:美国历史上三位伟大总统的自传(励志珍藏译本)》编者研究美国历史多年,力求将他们真实的一生清晰地呈现给每位读者。
热门推荐
  • 穿越时空当屠户

    穿越时空当屠户

    意难平?那又如何,谁让你命不好!人家穿越过去要么到有钱人家当小姐,要么有权人家做公主娘娘,你穿到了屠夫家能怪谁?还好上天垂怜,老娘还算能有点是专业对口啊,动物学博士解剖一只猪,当代庖丁啊,再卤个猪蹄,还是可以的,真的是不会杀猪的博士不是好厨师啊!!!
  • 雷凌

    雷凌

    修真之道,顺为凡,逆为仙,只在一念间.......少年叶轩几经转折,踏入修真仙途,历经坎坷,凭借其聪慧的心智,艰难的迈向崎岖的仙路
  • 莫家杂事

    莫家杂事

    莫小姐与她暗恋男生的日常,由真实事迹改编,略有改动。“答应我,不要早恋,好吗”“……好"
  • 龙王之决

    龙王之决

    在大陆上,龙占领着我们的领地,我们还可以拿回来吗?在大陆上,龙在虐杀我们,我们该如何反抗?强大的龙族,脆弱的人类凭什么打败龙族?主角又该拥有怎样的冒险、快乐的生活?那么我们带着问题去看完整部小说,小说写的不易,希望大家能支持。而大家就是我写作的动力!(此小说与异能有着极大的关系)
  • 九星澜川

    九星澜川

    不修心法,皆是外道,徙有肌肉,如同柴夫,无为妙法,方为永恒,真敌在心,不在于外,不了生死,废柴一个。当天空出现红色妖月之时就是我族统治澜川大陆之时,万年的痛苦,万年的等待......最近很忙,无法更新,请大大们见谅!!!!!
  • 灭邪巫妖

    灭邪巫妖

    秦正豪一个即将步入大学的大学生,在上大一前............(此处省略一千字作者太懒了)于是一段不一样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 六十种曲目录

    六十种曲目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的文字记忆

    我的文字记忆

    三言两语一种情绪一种沉浸忧伤或是美好平和或是无奈
  • 偶遇迷情泛滥:废柴也是宝

    偶遇迷情泛滥:废柴也是宝

    帝国四大家族之一的颜氏三小姐颜瑞宝此生最大的目标:1,离家出走。2,与哥哥老死不相往来。经过几番深思,她终是踏出这一步,并偶遇一酷似小白脸的大侠,威逼利诱下方得以自由。可是哥哥啊哥哥,你为啥就不能放妹妹我一条生路咧?更让人泄愤的是你干吗总跟这小白脸唱反调、打对台戏、你来我往多个回合?难道你不知将碍事的我晒在一旁是很容易风中凌乱的吗?
  • 斗破我是萧炎

    斗破我是萧炎

    穿越斗破苍穹,魂替萧炎,成为主角的一段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