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19800000002

第2章 皮肤科(2)

苦参汤

【来源】《疡科心得集》引《大全》。

【主治】一切疥癞疯癣。

【组成】苦参、蛇床子、白芷、金银花、野菊花、黄柏、地肤子、大菖蒲各等分。

【用法】用河水煎汤,临洗入4~5枚猪胆汁,洗2~3次可愈。

【禁忌】忌食发物及吹风。

枯矾散

【来源】《外科正宗》卷四。

【主治】脚丫湿痒。

【组成】枯矾15克,石膏(煅)、轻粉、黄丹各9克。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温汤洗净,搽之即愈。

牛皮癣

立止散

【来源】《普济方》卷二八一。

【主治】牛皮癣。

【组成】冬瓜皮(烧灰)。

【用法】上药共研为末。油调搽疮上。

百部膏

【来源】《医学心悟》卷六。

【主治】牛皮癣。

【组成】百部、蓖麻子(去壳)、白鲜皮、鹤虱、黄柏、当归、生地各30克,黄蜡60克,明雄黄末15克,麻油240克。

【用法】先将百部等七味入油熬枯,滤去滓,再将油熬至滴水成珠,下黄蜡,至入水不散为度,起锅;将雄黄末和入,候稍冷,倾入瓷缽中收贮,退火备用。用时搽敷患处。

头癣

一扫光

【来源】《万病回春》卷七。

【主治】小儿头上肥疮。

【组成】细茶9克(口嚼烂)、水银(入茶内研)3克,牙皂、花椒各6克。

【用法】上为细末。麻油调搽。

苦参洗汤

【来源】《备急千金要方》卷五。

【主治】小儿头疮。

【组成】苦参、黄芩、黄连、黄柏、甘草、大黄、芎各9克,蒺藜子6克。

【用法】上八味,咀。以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渍布拓疮上,一日数次。

肥油膏

【来源】《医宗金鉴》卷六十三。

【主治】秃疮初起。

【组成】番木鳖18克,当归、藜芦各15克,黄柏、苦参杏仁、狼毒、白附子各9克,鲤鱼胆2个。

【用法】用麻油300克,将前药入油内,熬至黑黄色,去滓,加黄蜡36克,溶化尽,用布滤过罐收。每次用蓝布裹于手指,蘸油少许擦疮。

黄粉膏

【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八二。

【主治】小儿头上恶疮。

【组成】胡粉、黄连末各30克,水银1克,糯米22粒,赤小豆14粒(和黄连捣)。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先将水银于手掌中以唾液研化后,即以麻油调药,与水银和匀,涂疮上。

梅毒、下疳

二龙丹

【来源】《疡科纲要》卷下。

【功用】消毒退肿,长肉生肌。

【主治】下疳。

【组成】龙衣2条(大者,烧灰),龙骨15克,鹅管石、海螵蛸(煅)、炉甘石(制飞)各12克,乌芋粉30克,冰片9克。

【用法】上药各为极细末,和匀。用鸡蛋黄熬油调涂。

二灵丹

【来源】《疡疾大全》卷二十四。

【主治】下疳初起流脓。

【组成】儿茶3克,冰片0.9克。

【用法】上药研匀。将疮先用冷茶或甘草汤洗净挹干,以鸡翎将药扫上。

二子消毒散

【来源】《外科大成》卷二。

【主治】玉茎上生疮,外皮肿胀及杨梅疳等。

【组成】皂角子、肥皂子、僵蚕、蝉蜕、杏仁(去皮、尖)各7个、猪牙皂1条、金银花9克,防风、荆芥、牛膝各3克,猪板油60克,土茯苓15克。

【用法】上药用水1.6升,煎至600毫升,分3次服。

十味淡斋方

【来源】《疡科心得集》卷下。

【主治】下疳广疮,误服轻粉升药,致烂喉塌鼻,遍体骨节酸楚,或腐烂不堪。

【组成】川贝母(去心,生研)30克,白芷(焙)30克,防风(焙)30克,海螵蛸(浸淡,漂净,去甲)30克,当归(炒)30克,川芎(炒)30克,金银花(晒)30克,花粉(晒)30克,半夏(姜汁制炒)30克,南星(姜汁制炒)45克。

【用法】各药要囫囵,放瓦盆内炒,用木槌于石臼内打成末,筛净,分作21服,每服15克,每日用鲜土茯苓500克,不见铁器,于石臼内捣碎,放于瓦罐中,用河水3升,煎至1.5升,去滓,下药末15克,再煎至750毫升,早、午、晚各服250毫升。服此药63日收功。

【禁忌】煎药时忌一切金、银、铜、铁、锡器;服药期间,须忌一切盐味。

八宝丹

【来源】《种福堂公选良方》卷三。

【主治】广疮结毒。

【组成】真犀黄3克,血珀6克,珍珠6克,冰片3克,滴乳15克,面粉24克,辰砂6克,飞滑石12克。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每日调服。

儿茶散

【来源】《疡医大全》卷二十四。

【主治】下疳。

【组成】铜绿适量(煅红,放地上冷定,又煅又冷定,研细),儿茶适量。

【用法】上药研细和匀。外掺用。

九龙丹

【来源】《外科正宗》卷三。

【异名】九龙败毒丸(《经验奇方》卷上)。

【主治】鱼口、便毒,骑马痈,横痃等初起未溃,及梅毒初起,遍身见有红点,或阳物肿痛破烂者。

【组成】儿茶、血竭、乳香、没药、巴豆(不去油)、木香各等分。

【用法】上药研为末,与生蜜调成一块,瓷盒盛之,团成寒豆大的小丸。每服9丸,空腹时用热酒适量送下。大便行四五次,再吃稀粥。肿甚者,间日再用一服自消。

土萆薢汤

【来源】《景岳全书》卷六十四。

【主治】杨梅疮,瘰疬,咽喉恶疮,痈漏溃烂,筋骨拘挛疼痛。

【组成】土萆薢(即土茯苓)60~90克。

【用法】上药以水600毫升,煎取400毫升,不拘时候,徐徐服之。若患久或服攻击之剂致伤脾胃气血,以此一味为主,外加对证之药,无不神效。

千里光明汤

【来源】《寿世保元》卷九。

【主治】杨梅疮毒邪陷伏,延溃不能杜绝,手足心皮干枯类似白鹅掌风,筋骨疼痛,并起风块者。

【组成】青木香、黄连、黄柏、黄芪、荆芥、防风、苦参苍耳子、蛇床子、羌活、升麻、麻黄、甘草各15克,鸡肠草(焙)、冬青叶(焙)各适量。

【用法】上作一剂。用布包,水煮,于无风处浴洗,凉了再加热。出微汗拭干。

【附注】原书用本方治上症,同时以托里解毒汤内服。

广毒至灵丹

【来源】《疡科心得集》卷下。

【主治】梅疮透顶,下疳结毒。

【组成】生大黄(晒研)90克,生川连(晒研)15克,广珠15克,黄芩(盐水炒)30克,朱砂9克,百部(盐水炒)30克,核桃夹(盐水炒)30克,肥皂夹灰60克,血余60克,骨余(土拌炒)15克。

【用法】上药研为末,与陈酒搅拌制丸。每日早服9克,夜服6克,陈酒送下;不吃酒者,夏枯草汤送下。

己字化毒丸

【来源】《疮疡经验全书》卷六。

【主治】梅疮毒结于脾胃二经,外发小块,肌肉蛀烂蔓延,或发大块破溃,或手足生鹅掌风癣,或传他经致生别病。

【组成】牛黄、牙皂各1.5克,木香6克,生牛乳3克,乳香、没药各5.1克,穿山甲、白鲜皮、朱砂、雄黄、月月红各4.5克,熟大黄、僵蚕各6克,血竭5.1克。

【用法】上药研为末,用神曲末15克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另研朱砂为衣。每早空腹服13丸,晚服9丸,人参煎汤送下,砂糖汤亦可。病去药减,如余毒未尽,药不可撤。百日内勿使大劳大怒,顺时调理。

卫生宝丹

【来源】《惠直堂经验方》卷一。

【主治】痈疽,发背,疔疮,无名肿毒,杨梅,痔疮,打扑损伤,蛇、蝎、疯犬咬伤;伤寒,瘟疫发狂,喉风;赤白痢疾,霍乱吐泻;小儿急慢惊风,五疳五痢。

【组成】山慈菇、川文蛤、红芽大戟、千金子各60克,麝香、西牛黄、珍珠、明雄黄、滴乳香(去油)、没药(去油)、朱砂琥珀(蜜珀不用)、丁香、沉香各9克,金箔10帖。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糯米粉煮糊,木臼捣,印锭,每重3克。每服1锭,重者连服2锭。取通利后,以温粥补之。痈疽、外伤等以酒磨服或调服;伤寒、瘟疫、喉风以薄荷汤冷磨服;霍乱、痢疾以姜汤磨服;小儿惊风、疳积以薄荷浸水磨浓汁加蜜服。

【禁忌】孕妇忌服。

五宝散

【来源】《医宗金鉴》卷六十九。

【功用】清热解毒,祛腐消痰。

【主治】疳疮。

【组成】石钟乳12克,朱砂3克,珍珠(豆腐内煮20分钟取出)6克,冰片3克,琥珀6克。

【用法】各研极细,和一处再研数百转,瓷罐蜜收。用药6克,加飞罗面24克,再研和匀,每用土茯苓500克,水2升,煎至1.25升,滤去滓,分5次服,每次加五宝散0.3克和匀,量病上下服,每日用10次。如鼻子溃烂,每日土茯苓内加辛夷9克煎服,引药上行。

【禁忌】服药期间,忌食海腥,羊、牛、鹅肉,火酒,煎炒;戒房事等。

苓姜饮

【来源】《仙拈集》卷四。

【主治】杨梅结毒,及玉茎烂完者。

【组成】土茯苓500克,生姜120克。

【用法】分数次煎服,10日内即愈。其溃处以药汁调面糊敷之。

炉甘丹

【来源】《疡科纲要》卷下。

【功用】拔毒止痛。

【主治】下疳。

【组成】上炉甘石(煅,黄连汤淬4次,拣净,研细,水飞,漂)60克,上血竭15克,海螵蛸(去背)15克,真轻粉12克,乌芋粉20克,漂牡蛎粉30克。

【用法】上药各研极细,和匀,密贮。掺患处。

波斯散

【来源】《青囊秘传》。

【主治】下疳梅毒。

【组成】珍珠9克,冰片6克,麝香、炙乳香、炙没药、儿茶、朱砂、轻粉各3克。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用人乳或猪脊髓调搽。

【加减】痛,加血竭3克;痒,加枯矾少许;热,加牛黄9克,青黛3克;毒甚,加象牙屑、制甘石;淤痛,加大土鳖3个;研开,加龙骨少许;蚀去下体龟头者,加龟头1个。

【附注】或猪脊髓调搽亦可,原文脊髓前无“猪”字,据习用加。

珍珠散

【来源】《外科正宗》卷三。

【异名】月白珍珠散(《外科大成》卷一)。

【主治】下疳皮损腐烂,痛极难忍;诸疮新肉已满,不能生皮;汤泼火烧,皮损肉烂,疼痛不止者。

【组成】青缸花1.5克(如无,用头刀靛花代之,但不及缸花),珍珠3克(入豆腐内煮数滚,研至极细无声),真轻粉30克。

【用法】上三味,研细如面粉,方收入罐。凡下疳初起皮损,搽之即愈;腐烂疼痛者,甘草汤洗净,猪脊髓调搽。如诸疮不生皮者,用此干掺,即可生皮。又妇人阴蚀痛,或新嫁内伤痛甚者,亦可搽此极效。

结毒紫金丹

【来源】《外科正宗》卷三。

【主治】杨梅结毒,筋骨疼痛,日久腐烂臭败,不堪闻者;或咽喉唇鼻破坏,诸药不效者。

【组成】龟板(放炭火上炙焦,用新安酒浆,浓笔蘸浆涂上,反复炙涂3次,以焦黄为末)60克,石决明(煅红,童便内渍之,为末),朱砂(明亮者,为末)各6克。

【用法】共再碾极细,烂米饭为丸,如麻子大。每服3克,量病上下,食前后服。筋骨疼痛者酒下;腐烂者土茯苓汤下。

莹珠膏

【来源】《医宗金鉴》卷六十二。

【功用】祛腐,定痛,生肌。

【主治】溃疡,杨梅疮,臁疮,下疳。

【组成】白蜡90克,猪脂油300克,轻粉(研粉)45克,樟冰(研末)45克。

【用法】先将白蜡、猪脂油熔化,离火候温,入轻粉、樟冰搅匀,候稍凝,再入冰片末3克,搅匀成膏,罐收听用。凡用先将甘草、苦参各9克,水煎,洗净患处,再贴此膏。

【加减】杨梅疮,加红粉6克;顽疮、乳癌,加银朱30克;臁疮,加水龙骨9克或龙骨12克。

萆薢汤

【来源】《外科正宗》卷三。

【主治】杨梅疮结毒,筋骨疼痛,头胀欲破,及已溃腐烂。

【组成】川萆薢6克,苦参、防风、何首乌各15克,威灵仙、当归、白芷、苍术、胡麻、石菖蒲、黄柏各1.8克,羌活、川椒各1.2克,龟板4.5克,红花1克,甘草1.5克。

【用法】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临服入酒适量,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空腹时服。

黄柏散

【来源】《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八。

【主治】下疳。

【组成】黄柏9克(猪胆汁炙),橄榄核(烧存性)、陈螺蛳(烧存性)各6克,儿茶、轻粉各4.5克。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先以甘草水洗净患处,再以药末掺之。

清肝渗湿汤(一)

【来源】《外科正宗》卷三。

【主治】阴囊玉茎潮湿肿胀,坠重作痛,小便不利。

【组成】苍术、白术、茯苓、山栀、厚朴、泽泻、陈皮、木通、天花粉、昆布各3克,甘草1.5克,木香0.9克,川芎、当归各1.8克。

【用法】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服。

【加减】局部色红灼热者,加黄连、龙胆草各2.1克。

清肝渗湿汤(二)

【来源】《外科正宗》卷三。

【主治】肝经湿热下注,致成囊痈,阴囊红肿,发热焮痛,小便不利。

【组成】川芎、当归、白芍、生地、柴胡、龙胆草、山栀、天花粉、黄芩各3克,泽泻、木通、甘草各1.5克。

【用法】上药用水400毫升,加灯芯草20根,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服。

清肝渗湿汤(三)

【来源】《外科正宗》卷四。

【主治】肝经郁滞,湿火下注,阴部肿痛,时或作痒。

【组成】川芎、当归、白芍、生地、山栀、黄连、连翘、龙胆草各3克,柴胡、泽泻、木通各2克,滑石6克,芦荟1.5克,甘草0.9克,防风2.4克。

【用法】上药用水400毫升,加淡竹叶20片,灯芯20根,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服。

琼花膏

【来源】《外科大成》。

【功用】祛风除湿,清热解毒。

【主治】杨梅疮并结毒,筋骨疼痛;及一切腰腿疼痛,诸毒恶疮。

【组成】闹羊花根皮45克,五加皮、归身各60克,威灵仙30克,防风、荆芥、元参、花粉各45克,甘草30克。

【用法】上药用真麻油1.5千克浸,煎如法,再用铅粉收膏,退火毒7日后可用。摊贴患处。

同类推荐
  • 健康孕产知识200题

    健康孕产知识200题

    本书所讲述的是主要的、基本的、不可少的孕产和哺养新生儿的知识,它们有助于孕育和喂养一个健康的宝宝,什么知识都要主动去学习,做妈妈的知识也不例外。
  • 眼科专家谈眼病防治

    眼科专家谈眼病防治

    本书介绍了常见的眼科疾病的诊断与简单的治疗措施。并针对患者的疑问,请专家逐一解答,约有300条用眼、护眼、眼病防治等方面的专家答疑。
  • 内科速查手册

    内科速查手册

    内科作为医学领域十分重要的学科,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了适应我国医疗体制的改革和满足广大内科医师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临床内科医师的诊治技能和水平,我们组织国内长期从事临床一线工作的专家、教授,结合他们多年的临床、科研及教学经验,编写了《内科速查手册》一书。全书分为急症、中毒及各系统疾病共十个章节。
  • 中医学

    中医学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断与防治以及摄生康复的一门传统医学科学,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按照中国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名词,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医学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
  • (便携式)中医诊断学学习记忆手册

    (便携式)中医诊断学学习记忆手册

    本手册分两篇。“学习篇”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整理、归纳、提练、概括,使学习内容变得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以便学者在复习时能准确把握主要知识点。在表述形式上主要采用图表形式,将内容相关、格式类似的内容进行归纳与概括,以化繁杂为简明,变零散为系统,帮助学习者对相关知识点的前后联系与比较,便于掌握和记忆,并在脑中构建起《中医诊断学》的知识网络。“释难篇”主要针对教学内容的难点或易混淆的内容,加以解释和剖析。附录中有2套模拟试卷,以帮助学习课后复习之用。
热门推荐
  • 我与三生缘

    我与三生缘

    主人公李三巡是一名普通的大三学生,前不久奶奶突然离世,却给他留下了一本神秘的古书,而正是因为这本古书,李三巡陷入了层层险境之中,邪道布阵,万妖来袭,究竟这本古书是什么逆天法宝,竟然使得人神妖争相来抢,且看主人公李三巡如何化险为夷,破解古书迷题与家族千年恩怨。
  • 二十世纪十大经典战役·“霸王行动”—诺曼底登陆战役

    二十世纪十大经典战役·“霸王行动”—诺曼底登陆战役

    代号“霸王行动”的诺曼底登陆战役是二战期间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登陆战役。战役从1944年6月6日至7月24日历时49天。本书记录了诺曼底登陆战役的过程。
  • 绣冬春雷刀

    绣冬春雷刀

    看似一片平静的江湖,实则暗流涌动。变幻莫测的局势凛冽如寒冬。延续了千年的悠悠王朝,究竟是被寒冰冰封,还是炸响春雷,重获新生?
  • 认定你

    认定你

    她喜欢他很久了,他却一直把她当成妹妹。所以他的怒火、他的任性、他的蛮不讲理,以及他的恶作剧等等,而她统统接受了,不会为了这些讨厌他,而是想方设法讨他欢心。他夺去她的初吻,完全是因为一个游戏,他甚至还调侃她的吻技很懒……真过分!
  • 赵帝魂

    赵帝魂

    100年前的世界和现在的世界有区别吗,一个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醒梦珠

    醒梦珠

    继续严巧的故事。再度返回这个世界的她,发现思慕的人失掉了右眼,世界因醒梦珠的碎裂而变得昏天黑地,前世的他也在不觉中与自己渐行渐远……今生的情与前世的缘,该如何抉择与了断?优柔寡断的她,能否完成收集净化碎片的任务,召唤出传说中的神女,让安宁再度降临人间?冒险的旅程,将在暗郁的黑夜中悄然展开……
  • Erewhon

    Erewh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曾国藩:魔力不倒翁的生存寓言

    曾国藩:魔力不倒翁的生存寓言

    本书不是一本关于曾国藩的人物传记,而是节选曾国藩一生中给他带来启发和成长的事件,结合现实中人们种种人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读。让我们一起跟随曾国藩的成长轨迹,透过他的成长故事,你也可以成为下一个生存大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